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The One Man Olympics,The One

主演:李兆林,石凉,郭家铭,赵子琪,马境,胡军,孙海英,吴大维,福乐克,须藤正裕,大牛,Gary Michael,约瑟夫·博斯科,大冢匡将,盖克,李扬,丁勇岱,孙斌,谢钢,赵子惠,藤生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日语,德语年份:2008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2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4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5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6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3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4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5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6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7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8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19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剧照 NO.20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剧情介绍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九一八”事变前夕,刘长春(李兆林 饰)是东北大学的学生,在德籍教练指导下练习短跑,事变后,他回到了家乡大连。刘长春目睹了山河破碎的祖国现状,伹他从未放弃训练,决心有一天能为国争光,他的做法得到了妻子姜秀珍(马镜 饰)的支持。日寇控制下的伪满要他代表“满洲国”参加奥运会,誓死不当汉奸的刘长春躲过追捕逃至北平,他要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但国民政府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无奈之下他求助原东北大学校长张学良(胡军 饰),张资助他八千大洋以资鼓励,怀惴强国梦想的刘长春远赴美国参加第十届夏季奥运会。入场式上,代表四万万同胞出征的刘长春走来了......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怪兽湖仙踪乐园海克星安魂志乃酱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暗芝居第十三季平安夜肝酪上瘾者食人虫风云之十里洋场当哒当:邪视真·鬼娘子2鬼使神差2天降神运龙樱双面特工此路朝上第二季宝石幻想:光芒重现暖春娱乐圈内二三事科搜研之女第21季只是未婚妻的关系大话西游之爱你一万年光明的未来伦敦生活第一季嗜血龙鳞诀冒牌天神红玫瑰黑玫瑰月亮与蛋糕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长篇影评

 1 ) 2020/4/12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在拍摄技法上确实有缺陷,比如影片就缺少背景音乐的情绪推动,但是片子的情节和意义却让我很有感触并且想打四颗星。

深深感受到刘长春第一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困难重重以及他永不放弃、为中华民族争光,不甘落后的坚定意志。

影评中间用了很多的插叙,叙述了刘长春在校长张学良帮助下登船赴美国前的一系列事件:战火纷飞,学校解散,老师离去,老父亲为易容后的儿子钉好鞋底,说跑遍天下这双鞋子也不会烂;妻子抱着棉被跟着火车奔跑,却没法让他听清“我们有孩子了”;同学中弹后说“你一定要参加奥林匹克”;提了礼物去找体育局局长,局长回应说上报南京,却转身就烧掉了信件等等,都体现了这个为国争光的梦想在当时去实现是多么的困难。

最感动的就是刘长春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举着中国旗帜的那一幕吧,观众席中传来“是中国”的声音。

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是虽败犹荣!!!

体育强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家的水平和实力,影片看完心中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2 ) 煞风景的应景之作

煞风景的应景之作对于《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样一部明显带有应景色彩的作品,我在观看之前已经充分降低了期望值,但没想到的是,观后的失望指数依然很高。

意外的是,这一个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经历竟是如此坎坷,甚至可以说充满了无数跌宕起伏的戏剧元素;更意外的是,如此好的故事素材,如此饱满的人物,最终却被演绎成一部大煞风景的作品。

作为体育迷,对于不少奥运明星早已如数家珍,但是我要承认,对于刘长春,这个中国参加奥运第一人,我所知甚少,没想到,这部电影却给我们呈现了那么多丰富细节,当然有些是编剧所想象,但确有不少历史事实。

1932年,东北短跑名将刘长春,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不为所动,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并一路逃避追杀,来到北京,在张学良的热心捐助下,经过海上一路颠簸,终于抵达洛杉矶,代表中国走上了第十届奥运会的赛场……听上去,这就是个异常厚重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即使不走纯体育影片的路线,也完全能打造成一部相当出色的人物传记电影。

从台前幕后的阵容看,电影实在没有失败的理由。

主演,选择拥有短跑专业训练经历的青年演员李兆林实是明智之举,从历史照片看,李兆林和刘长春确有几分神似,此外他健壮的身躯,专业的跑姿,对于演绎这个角色实在很有说服力;导演,侯咏是摄影大师出身,转型导演后的作品《茉莉花开》也算是可圈可点;至于编剧王兴东,就更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他的主旋律作品《蒋筑英》、《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无一不是精品,尤其是《离开雷锋的日子》更是让一个主旋律题材收获了商业上的好口碑。

可是,没想到电影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出在最要命的一剧之本上。

刘长春拒绝日方无理要求,逃离家乡,遭遇战乱,被昔日同学误会是将代表伪满参加奥运的汉奸,随后参赛申请又被国民政府因经费不足而驳回,及至获得张学良的慷慨解囊,以及在海上的一路颠簸历经周折,凡此林林总总,无不是具有极强可看性的情节,剧本只要任选几处,浓墨重彩一番,就自然能有一种感人力量,可是剧本却像是漫不经心,潦潦草草,几处原本期待的重场戏无不是敷衍了事,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电影就这样把原本可用煎、炸、煮、炖各法搞一桌满汉全席的食材,硬是随便搞了个火锅就凑合了,虽然各种食材最终也被食客吃到嘴里了,但口感实在有云泥之别。

于是,一个原本可以在银幕上凸现出来的愈挫愈坚,一心报国的奥林匹克英雄,就成了一个几分鲁莽、几分无奈、几分失意的小人物。

甚至看到后来,你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国难当头,爱国青年纷纷寻思救国,他还要一根筋地去参加奥运会?

电影竟让观众产生这样的念头,对于这样一部原本要颂扬人物的作品来说,实在是有些啼笑皆非了。

幸喜影片中的几场跑步戏,导演侯咏还是充分体现出了摄影师出身的功力。

无论是刘长春和日本学生的百米比拼,还是船上的甲板独跑,乃至奥运会上的百米比赛,都让人看得血脉贲张,从这个角度说,这几场跑步戏总算是没有辜负影片中“奥林匹克”四个字的应景要求。

只是可惜剧本的严重缺陷,让一个在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被大写的人,在银幕上却最终成为一个模糊的背影,渐行渐远。

 3 ) 剪辑有点乱 精神很牛逼

2条线同时走倒是无可厚非,但是剪的太乱了。

小时候天语手机里的看的预告片,终于圆梦了。

情怀4分。。。。。。。。。。。。。。。。

以下为凑字数徐静雨在某音受到限流、删视频等行为后,愤然出走,决定不与某音续约。

据悉,徐静雨同意和B站达成4年2.15亿箱水果的签约合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职业生涯签下两份超过2亿箱水果合同的评论员。

新合约将在2021-22赛季开始生效:2021-22赛季4800万箱吐鲁番葡萄;2022-23赛季5190万箱赣南脐橙;2023-24赛季5570万箱烟台苹果;2024-25赛季5960万箱猫山王榴莲,并拥有评论员选项。

上赛季,徐静雨代表某音出战260场,场均2.0小时,每场可以稳定贡献2.7条视频,并拿下年度卓越影响力体育人奖。

转自虎扑

 4 ) 中国人的浪漫

当时的报纸这样写到: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灾难。

后辈敬告:此赴东京,国运昌盛,吾辈健儿雄姿英发,奋勇拼搏频频折桂,已具傲视群雄之姿。

刘长春逝世于1983年,1984年我国运动员许海峰获得第一个金牌。

刘翔出生于1983年,2021年苏炳添破了自己的亚洲纪录9秒83并且站着了奥运会决赛上看到有人点赞,我再补充点资料,刘的最好成绩是10.8,但是因为长达一个月的海上漂泊,到达地方,也没时间恢复状态,所以成绩是最后一名。

当时奥运纪录也是10.8,如果他恢复恢复身体,说不定真的可以拿到名次的。

据说,刘在海上经常吃不饱,因为路费花去大多,一餐一顿面包,此事没查到证据。

但比赛后停留当地许久,因为没钱回来,是当地华侨凑钱的才回国的。

 5 ) 看奥运,想起这部电影

奥运会今天已经正式落下帷幕,中国38枚金牌,是金牌榜第二,美国39,38这个成绩已成为目前奥运军团出征海外的最好成绩。

今年的东京奥运,因为在日本,因为疫情,因为延迟召开,格外关注,见识了最阴间的开幕式,见识了各种日本人的奇葩操作,更见识了日本做的公益——为眼盲人士提供当裁判的就业机会,如果不是这样,今年也许会再多拿一两枚金牌也未可知。

今年更可贵的是,运动健儿所展现出来的风采,他们活泼,机灵,朴实,更多的呈现出生活化的一面来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认识他们,中国人民刚经历了疫情的洗礼,疫情尚未完全过去,上上下下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让全国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无处释放,这次对奥运的关注,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出口。

东京奥运苏炳添创造了奇迹——9秒83。

我想过了很久,都会有无数人记得,那一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朋友圈微博,每个人都为之疯狂。

这份激动,让我想起刘翔,他说“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我今天就要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那时的我在凌晨的电视前,看着这个身披五星红旗的大哥哥,泪流满面。

后来想来,那时候的我还太小,其实不懂这意味什么,这代表什么,只知道是金牌,应该高兴,到08年,他的退赛,我还是没有懂。

匆匆又十几年过去,我才后知后觉懂了一些。

看到这次东京奥运,伊拉克运动员一个人来,一个人走,没有教练,家乡深陷战乱,就让我想起这部片子,我们也曾经,在战争年代,这样参加奥运。

电影本身是08年的片子,男主本身是运动员出身,无论是肌肉形态还是运动姿态,都给人一种很真实的感觉,看的时候,就觉得,这就是刘长春。

整个电影,装了很多元素,每个元素,都值得再展开,但受篇幅和主体所限,这一部分没有时间去过多的写,但也还是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些。

每一个配角也都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妻子,能说出,就算要一辈子饭又如何,在知道自己怀孕后到火车站抱着被子追火车,一步步跑的缓慢而安静,直到火车走了,才喊出我们有孩子了,这个女演员,把那种隐忍和伟大,即想告诉他,又怕影响他的情绪,表现的很到位,让人动容。

他的女同学,要去参加义勇军,刘长春问到,我们还会见面吗?

女同学回答,我们很可能不会再见面,但我们都在在战斗,在我们不同的战场。

那种奉献,斗争的精神,隔着屏幕溢出来,真的是激动鼓舞,又让人难过。

刘长春最终没有拿到奖牌,长途劳顿等原因,没能让更多奇迹发生,但去参加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值得牢记的事情。

他也最终没有看到我们第一次夺得金牌。

不过没关系,我相信他一定抱有坚定的信念,知道像他一样的人会前仆后继,我们终有一天会站到最高的领奖台上,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电影中描述的很多细节,不知道是不是加了艺术成分,有机会,还是想了解更多他的故事。

 6 ) 冰冷的现实

  从开始,就知道这部片子没有好莱坞式励志片的结局,所以一直在等待那把最后终于落下来砸在头上的剑。

影片在二百米的起跑线上嘎然而止,最后的镜头是刘长春坚定的眼神和蓄势待发的身影,长舒了口气!

现实是冰冷的,不管我们有多么热血沸腾的决心。

对于当时的中国,站到那根起跑线前,已经是经历千辛万苦的胜利了。

  影片拍得不错,情节跌宕起伏,希望这是事实的原貌,不辜负我们的感动。

  在网上搜了下,后来刘长春放弃了400米的比赛...  想起北京奥运会上的穿旧衣比赛的伊拉克选手,这样的故事在现代还在继续...    

 7 ) 赢不能证明我们的强大,不怕输才能

2020年我一共看了两部体育电影,一部是《夺冠》,另一部就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两部电影题材类似,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截然不同。

《夺冠》是典型的励志片,女排姑娘们付出努力克服困难,最后不负众望地取得成功,可谓是传统的皆大欢喜情节,所以票房也相应地大卖。

而12年前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则讲述中国第一次派一个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落脚点在中国人首战奥林匹克的先驱精神和勇敢爱国,刘长春两场比赛的失败一边被一笔带过,另一边被升华成虽败犹荣的骨气尊严。

08年上映时观众和院线对这部影片反响冷淡,一方面,因为许多观众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场以失败告终的奥运首秀,并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热血励志。

中国人很擅长讲失败故事,又很不擅长面对失败。

比如荆轲刺秦前的易水送别,比如项羽不肯过江东前的霸王别姬。

这些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失败,千百年来被歌咏被传唱,直到今天,国人依然感动、欣赏其中的悲剧美学。

而刘长春的故事,具备优秀感人的失败故事的所有要素,何以在中国被忽视了几十年?

在近代中国,胜利家喻户晓而失败无人问津的现象,这其中,有深层的时代原因。

影片中刘长春的台词不多,但他反复重复着一个词“一定”。

他对华侨同胞说:“一定取得好成绩”“一定不负期望”,对教练说:“一定要赢” “请一定相信我”我想刘长春不会不懂话不能说太满的道理,但他还是说了这么决绝,这么不留退路的话,让观众第一感觉是一种盲目自负。

为什么?

因为孤注一掷地想赢。

刘长春“死也不放弃”的宣告,和80年代女排姑娘豁出命带伤上场的画面重合在了一起。

虽然结局不同,但我从他们杀红了的眼里都看到了背水一战的悲壮。

一场比赛而已,为什么他们这么计较输赢?

对那个时代的中国人而言,体育比赛不是个人的比赛,而是国家民族的较量,不是体育风采的展示,而是浓重的政治象征。

无论是刘长春还是女排姑娘,从一开始,心态就不是纯粹的爱好体育和华山论剑式的交流切磋。

因为国家积弱,别的方面落后太多,只能,也只有盼着在体育上获胜,找回一点民族自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区区几场女排比赛的胜利拥有激励一整代中国人的强大力量,和刘长春输了第一场就被要求退赛——“这个民族不能再承受任何失败”的原因。

影片中,一百米预赛前,刘长春神色凝重。

有句话说,我孤身前行,仿佛带着万马千军。

我想,当时场上的刘长春,确有一人抵万人的精神气度,但是更多的,是来自亲人、朋友、华侨、教练还有四万万中国人殷切期盼目光的,沉甸甸的压力。

所谓“执者失之”,背负的太多必然被羁绊。

无奈的是,此时,家国情怀没有像常见套路那样助他创造奇迹,反而因为太重太重,成了干扰他状态的杂念。

我认为影片最真实地还原了刘长春,片中的他是敏感的、易怒的、好斗的,也是脆弱的,他充满敌意地拒绝美国女子的友好邀约,愤怒地就算违背体育精神也要和轻视自己的外国商人打赌。

我看到这样一个没有大侠风范的形象,只感到心疼。

因为透过刘长春,我看到了当年那个虽然弱却好强的中国。

古话说:静水流深 大音希声。

只有内在不自信,外在才会借助声嘶力竭的口号、呐喊给自己打气,才会需要一直抬头来宣告尊严。

因为这些是唯一能做到的了。

真正强者是不需要靠挥舞拳头来获得认可的,也不会因为别人轻蔑的态度或者几句挑衅而暴跳如雷。

因为强大的实力就在那里,所以有底气,根本不需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19年女排十连冠的时候有人感慨,现在大家对胜利的反应好平淡,感觉大家不那么关心国家荣誉了,真怀念80年代女排获得世界冠军时万人空巷、举国同庆的团结气氛。

但其实,40年间国人对体育比赛胜利的态度的转变,反映的,是一件很好的事。

时代变了,中国已发展成了综合实力强大的国家。

因为中国卓越的方面有好多好多,我们不再需要倚仗体育佳绩寻找民族自信,体育比赛也不再背负那么重的家国分量。

值得咂摸的是 200米预赛前蒙太奇闪回刘长春从前经历的一幕幕后,只定格在了起跑的一刹那,没有展示整场比赛。

制作人是点到为止 避免重复?

还是怕今天的观众无法承受那第二次失败?

我想,如今的国人已经具备走出历史惯性,放下追逐胜利实则自卑的心态的底气,不再躲闪刘长春的两次失败,不仅仅选择性记住他是中国奥运会第一人,更要去正视、激赏他对于民族精神更深远的价值启示。

赢不能证明国家的强大,轻松地主动谈起输才能。

 8 )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意义大于技巧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样一部电影的出现是让人欣慰的。

虽然这部电影有官方的因素作用着,但并没有我们所常见的主旋律电影那般说教。

从影片的类型来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一部典型的励志片。

从好莱坞的励志片来看,一部合格的励志片最好是真实故事改编,主人公要面临种种挫折并最后成功,影片最好煽情甚至于要有一点矫情——这也是为什么我屡次看到励志片都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的重要原因。

因此,从以上几点来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一部合格的励志片。

刘长春的故事本身已经是一出精彩的电影,只是在2008年,他的故事才被改编成电影搬上大荧幕,这在好莱坞简直是难以想象的,那群希望赚取观众眼泪和金钱的电影大鳄是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可以鼓舞人心的题材。

然而在中国,这个题材被忽视了几十年。

当看到这部电影几乎成了专门为我而放的专场之时,我才明白,倘若不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想要看到这部电影几乎更加遥遥无期,而更多院线为了票房的考虑,是没有将这部影片列在了排片表上——这部电影的票房着实不容乐观,观众和院线对这部电影的冷漠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当然,这和我们国内的观影氛围有一个很大的关系,一部有着无数噱头的剧情片的都未必让观众走进影院,更何况是一部对大部分观众还比较陌生的体育励志片。

国内缺乏拍摄励志片的经验,因此,《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制作还不是特别娴熟如果当从电影层面来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好。

较为典型的就是剪辑过于频繁,影片始终在两条主线——参加奥运会前以及去洛杉矶的路上——来展开剧情,但是由于两段时间相隔的太近,影片略显凌乱的剪辑甚至有时会让人难以理清两条主线的剧情发展,甚至有时两条主线的镜头不到一分钟便开始切换。

影片没有拿出一段较长的桥段来讲述刘长春在参加奥运会前的故事,而选择了将其切割,这使得观众一直没有一个很长的时间来积累自己的情绪,一些本该热血的镜头却没有让我有鼻子发酸的感觉——美国佬在励志片上的娴熟可以让一件很小的事放得很大,《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缺乏一定的情绪爆发点。

不过在剪辑上值得欣慰的是在影片里运动员入场的桥段中,真实画面和电影拍摄画面的相互切换很出色,这是影片中绝对的亮点之一。

体育励志片能刺激观众泪腺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音乐,好的背景音乐可以引导观众达到情绪的高潮。

但遗憾的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去没有给我留下太多深刻的音乐,最激动人心的敲击乐并不是出现在最为激动人心的桥段,这段在开头不久的音乐略微有了喧宾夺主之感,而百米赛跑的失败,虽然不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但音乐方面却在此时缺乏一丝热情。

可以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将一些本该让人感动不已的桥段刻画得略有点平淡,影片整体不如预告片那般激情澎湃。

但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却可以让我们忽视其在技术上的一些平庸之处。

我们可以鄙视好莱坞的铜臭,但我们却不能忽视他们的励志片在凝聚国人激情上所做的努力。

典型的如《冰上奇迹》,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诸多励志片的经典,就是让观众重温了冷战时期中对苏联一场非同一般的胜利,而另一部不朽的励志片《热血强人》,则是让种族歧视在团结面前变得如此的可笑。

从影片所承载的意义来说,《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则是更是比上述两部影片来得深刻,这是一个讲述了一个民族自强,结束屈辱历史的开始。

这部在特定时刻有着特殊意义的影片,我们应该给予跟多的宽容——我们的电影院实在太过缺乏增强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影片出现。

虽然影片的技法不是特别出色,但影片中仍然有许多的桥段打动了我。

除了前面运动员入场桥的桥段,刘长春在黑夜的游轮甲板上冒着大浪训练的镜头也一次又一次敲击着我的心。

而影片后200米预选赛时,影片定格在刘长春起跑的镜头上,几乎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

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的励志片并没有落入好莱坞的俗套,我之前曾经希望影片像好莱坞那样以欢呼结束,但没想到此时的寂静比喧闹更让人值得回味。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是中国电影对现代体育励志片的一个尝试,也是一个突破。

影片里的刘长春并没有因为比赛的失败而被人所遗忘,而《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同样不应该因为在技法上的一些生涩而被我们否定。

毕竟,这是一部意义大于技巧的电影。

 9 ) 很好的题材

印象里这种类型的中国电影很少。

虽然是2008年的应景之作,我在2009年才看,仍要为之叫好。

虽然比不上同类题材的《奔腾年代》,但影片的节奏也还不错,演员包括配角也都称职。

只是我这样喜欢历史的人,会有点吹毛求疵地问,刘不能跑出好成绩到底是因为舟车劳顿缺乏训练还是像影片所交代的那样过度地不科学的训练?

另外,影片以刘明知不济还是参加200米预赛为结束,强调的是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

但查了一下,刘200米预赛仍未出线后放弃了400米的预赛。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10 ) 一个人的……

喜欢热血故事,但唯恐遭遇过分煽情。

2008这部电影的宣传看过几次,想到是千篇一律主旋律篇子,一直心里都稍有拒绝。

2009无意看到……一个人的主题太多,《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KTV》——一个人常常会限于碎碎念,让人想起刘若英抱着吉他在风中问“想要问问你敢不敢?

”而刘长春的奥林匹克,才是真正孤独地“一个人”。

国破,战火纷飞,学校解散,老师离去,回到渔村在沙滩上昂头奔跑。

心里说,跑吧,我是跑着长大的,不能停下来。

但能为了日本人奔跑吗?

不能……老父亲为易容后的儿子钉好鞋底,说跑遍天下这双鞋子也不会烂;妻子抱着棉被跟着火车奔跑,却没法让他听清“我们有孩子了”;同学中弹后说“你一定要参加奥林匹克”;提了礼物去找体育局局长,局长回应说上报南京,却转身就烧掉了信件。

兵荒马乱,谁还会尽力去帮助一个人的奔跑,虽然他是为了祖国。

但这祖国究竟是谁的国都还不明朗……幸好坚强的理想遇见了张学良,终于揣着8000大洋上路。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短评

拍的太差了,剧情拖沓,台词矫揉造作,明明是一个很燃的题材,只有黑白片那段让人感动,应该说是历史让人感动,而不是电影本身。

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小学集体观影

8分钟前
  • 東京事事变💙💛
  • 还行

或许,真的不是一个放弃那么简单。参加奥运会与否是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12分钟前
  • CJ
  • 推荐

哭了😭

14分钟前
  • 三斤无花果
  • 还行

中国人来了!据说当时刘畅春还在当地雇了3个华人在后面走

17分钟前
  • ciel
  • 力荐

体育是全民的体育,跟政治挂钩多少有些别扭,如果非得挂上那也得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才对,看得不是很燃,体育精神可以鼓舞国民,增强国力仍需全面努力,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22分钟前
  • 解脱之光
  • 还行

全世界的奥林匹克,勇往直前,不可缺席。

26分钟前
  • jung
  • 还行

被无法跨越的主旋律半推半就的加了一星给毫无技巧可言满是拼凑感的剧情,可能做成体委主旋律ppt还比拍成片子强

31分钟前
  • Outyouhead
  • 较差

挺一般的吧

3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35分钟前
  • spypond
  • 推荐

爱国主义教育片,老一辈那种拼搏顽强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不管受多大委屈和侮辱,就算一个人也要拼到最后。

37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意义重大,远远大过了电影本身,前路迢迢,中国加油。2021.7.29凌晨

41分钟前
  • anderson ALP
  • 还行

一个人漂流在海中去参加奥运,一个人在洛杉矶运动场上高举中国的国的国旗。1983年,刘长春去世了,把任务寄托给了在同年出生的刘翔,让他在田径短跑上战胜黑人

43分钟前
  • Yxci。
  • 力荐

一部很励志的影片 影片从题材到剧情出发点都是很励志的很值得一看的

47分钟前
  • 小睿
  • 还行

历史

49分钟前
  • 🐳居北望南🦥
  • 还行

从东京奥运会过来的。演员外形很配角色,刘长春1983年去世,刘翔1983年出生,苏炳添亚洲百米记录9.83秒…奥运也好,国家也好,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54分钟前
  • 胖金吕
  • 推荐

这电影很工整。

57分钟前
  • 酒池肉林
  • 推荐

初中看的教育片铺垫之深沉,高潮之短暂以至于大家不知道男主的真实实力我给后桌讲了我的阴谋论以后刘长春是如何被资本主义陷害的后桌气的去操场跑了几圈

59分钟前
  • 别叫我懒得动
  • 还行

好像是高一時期在影院看的。人生第二部在影院看的電影。種下了跑步夢。後來去跑過五千米長跑,並拿了幾塊獎牌。

1小时前
  • 鄒沛吾
  • 推荐

看此片时 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1小时前
  • gejunhu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