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的,看完后我觉得是不是我的精神出了点问题,竟然对nicolas主演的作品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开始承认自己是个思想不够深刻的人,那种太执拗于探讨人性的东西我真是不大了解,后来专门搜索了下,看到网上烂评如潮,说是nicolas出演过最烂的一部片子我才放心原来我的审美没什么问题精神也比较正常.阿门,我不是异教徒.
影片的总体感觉:如题这种类型的片子没看懂基本就是整个影片魅力减半,毕竟没什么色彩、造型、场面、悬疑等其它标准,凯奇的表演还是那样,没什么突破,也还是比一般演员强很多。
至于其它,应该都是编剧和导演故意安排的,柳条,蜜蜂的寓意,死刑的仪式……我现在比较关心从哪可以找到这部电影的背景资料,原教旨主义?
嘿嘿,我纯属瞎掰的。
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紧张,最后发现是女权主义者的YY片,给男同学——尤其是警校的同学们——看的教育片……
其实俺的看法是,只要凯奇哥您能定期不定期地现身在不同剧中,换换衣服(随便穿什么都可以)。
做一些表情(当然那眼神总是很无敌)。
活动,走来走去,随便干点什么(拿枪,或是平底锅都可以)。
说话,发出声音(当然那嗓音一样也很无敌),就足以回报俺对您的爱戴了。
但只有一条,别演恐怖片。
尤其别演似恐非恐,似惊非惊的恐怖片。
类似《柳条人》这种。
不过,真演了也没关系。
对凯奇哥,俺不仅没有原则,还没有底线。
不拘片子好坏,不论角色忠奸。
你惊天盖世威武不屈大英雄固然很好,你老实宽厚笨蛋一名家庭妇男也不错。
你正直勇敢深情含蓄大情圣、你放荡落拓狂躁暴戾大愤青、你敏感忧郁神经质一坨颓废男、你当机立断强悍冷酷一只大枭雄。
你穿着狗熊皮衣服以有别于以往轻巧利索的身手极不灵便在树林里老态龙钟地奔跑。
你疑似天生倒霉蛋遇人不淑救美不成反送了卿卿底性命。
看起来你很可能拿不到第二三四个奥斯卡小金人,也没人颁你终身成就奖。
你发际线悄然退后有一天终于都要沦为凯奇叔。
你超级眼神也有杀人杀不动的一天。
但是,只要你活着,还演戏,就好。
我先看的70年代的那个版本.再看这个版本相对容易明白,知道大概讲的什么内容.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没看明白.比如刚开始的车祸,比如蜜蜂.相比较70的那个版本,感觉在宗教方面的内容少了很多,看的时候有点云里雾里.个人感觉剧情上有点不衔接,有点跳跃.就算把上面朋友所说的蜜蜂的含义理解进去还是有点晦涩.
《异教徒》这部电影情节其实很简单,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警察在一次意外车祸后接到了一封来自前女友的信,称她的孩子可能被绑架了需要他的帮助。
于是带着车祸后异样的心情他设法来到了女友指定的一个小岛,让观众无法想象的是,他这一去竟然有去无回。
原来该女友是个异教教主的女儿,这群异教徒象桃花源人一样专拣世外之地生活,本来与世无争。
但是宗教者弄人之处在于,其必然要制造一些神秘却又可信的东西才能保持自身的权利,于是乎异教女教主称风调雨顺的日子即将过去,需要有人自愿献身为祭教徒们方可重新过上幸福的日子。
为此教中年轻女子都要到外面世界中与男人接触,钓到男人并与之怀孕后便逃回岛上。
待孩子长大后,全体教徒以该女子名义发信求男人来拯救孩子,若男人甘愿而来便算是自愿为祭品了,由他的孩子亲自点火把此男烧死,从此便可天下太平。
我看此影片有两大亮点,一是视觉方面,女主角的选择近于天成。
那个性感而忧伤的女主角以前肯定见过但忘了名字,这种悲剧性角色她演起来几乎不用什么演技便可。
虽然对于宗教者而言让自己孩子烧死其父的作法可能更多的是痴狂,但对电影而言毕竟观众都是正常的,此女在恰在剧中的形象肯定比其他人更容易打动观众之心。
另外一个亮点则在内蕴方面。
看此影片你很容易感受到一些重要的问题: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善良?
什么是人性?
什么是自私?
当一个充满爱心与正义感的警察被放在巨大的木楼上烧死时,你能看到的是教民们充满期待的眼神和充满幸福的狂欢。
他的女儿在亲手点燃了木楼后一直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在观看着整个过程,天真的脸上没有一丝恐惧。
她的母亲虽然面有泪色,但是在整个处死过程中同样没有一丝反悔表现,想必在其心中教众集体的大义早已高于了个人的男女私情。
是什么使得一群人在看到一个无辜同类被活活烧死时竟然有如此反常的表现?
难道仅仅“宗教”二字就能解释得了全部问题?
当然不是。
无数个经验都证明着下面这些道理——在无节制的权利下,能够说服多数的人就有权并且有能力决定少数人的生死;在没有更大多数人监督的前提下,一个人类的集体也同样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野兽;在失去了外力约束的前提下,如果牺牲他人可以换来的是自身的幸福,结果一定将是他人的牺牲。
虽然这些道理看上去冷酷无情,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逃避是没有用的,因为有时候我们终将会面对。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也是唯一的——不要让任何人处于无节制、无监督、无约束的境地,不论是他人还是自己。
今天的多数明天可能会成为少数,而且这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千万年的文明进化使人们获得了可以安心生存的环境,文明者,来如抽丝,去如山倒,有谁愿某日之后世界重归惶恐之中?
我觉得这个电影第一没有那么烂,第二让我失望的地方不是剧情不是镜头不是演员(实际上我觉得这些都挺好的),而也许是最终政治不正确的结局吧。
主人公最后死亡BadEnding的电影倒是也有,但是像异教徒这样没有什么铺垫5分钟剧情突然大逆转草草了事的确实不多。
而且这个电影定位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英雄主义而非文艺剧情片,这种主角一路好心拯救世界,看上去困难重重,披荆斩棘开到最后,结局被黑暗魔王轻松杀死的设定真是让人有些接受不能。
大部分我看过的同类结局的电影也大多设计成主角结尾如有神助逃出小岛,虽然魔王还在世,但是主角也没死。
最后结局彻底交代之后冗长的数十分钟我曾一度感觉也许导演是想这么做的,但是很可惜没有。
尼古拉斯凯奇的演技依旧很标准,电影气氛悬疑设计也都挺到位,从结局可以感觉出编剧是不想来个大家都看烂了的精神病之类的设计,但是最终拍的过于潦草,仿佛是因为赶工之类的原因,远失电影前半段的正常水平,结局设定开了一个不错的头却没有圆回来,有些可惜。
无论何种宗教,在创立之初,总是凝聚着世人最美好的期待与最纯粹的相信而产生的。
它们在彼岸建造了一个祥和光明的世界,诱惑着世人满怀希望,孜孜不倦的去追寻。
很大程度上,宗教的魔力恰来源于这些希望的魔力。
但在电影《柳条人》这部如英国绅士般文质彬彬甚至还伴着些许喜感的电影中,当那个祥和美好的彼岸世界坠入凡尘,被抽丝剥茧般的剥开时,我们只感觉有一种夹杂着恐惧与绝望的冰凉慢慢爬上心头,令人惊觉。
电影《柳条人》还有另一个名字《异教徒》,那么谁是这异教徒呢?
在男主角豪伊警官的眼中,异教徒当然是以夏岛勋爵为首的这一群夏岛人,因为他们肆无忌惮的宣扬性交与生殖的思想;因为他们不信耶稣而是信仰太阳神、火神等上古之神;因为他们竟将伟大的圣子耶稣称为“幽灵之子”。
每一次豪伊因为夏岛人的风俗信仰而气急败坏时,都会给人一种可笑之感。
这种可笑不仅仅只是因为豪伊的言行,而是从他的言行中透露出的他所信仰的基督教本身的可笑。
当夏岛勋爵在为豪伊讲述他们的宗教信仰时,豪伊愤怒的忍无可忍,他向夏岛勋爵喊道:“他把你变成异教徒。
”异教徒一词在基督徒的口中是带有深刻贬低与歧视意味的词语,豪伊这虔诚十足的基督徒,在面对夏岛人并不信奉耶稣这一现实时,时刻有一种被冒犯的愤怒,这种愤怒本身其实就夹杂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
而这种对异教徒的贬低,这种天然的优越感与基督徒们时刻念叨的爱与公正相对比,不正形成一种可笑的反差吗。
豪伊总是以基督教的教条来评判着夏岛人,视他们为异教徒,他不知道的是在夏岛人的眼中,他自己才是那个待宰的异教徒。
他视自己为正义与信仰的卫道夫,却不知道他的愤怒、他的坚持在夏岛人眼中就像是动物死前无知的挣扎。
他妄自将自己的宗教信仰视为可凌驾世间一切其他信仰的最为高贵神圣之物,对于身为基督徒的他而言,这虽不是一种错误,但确是一种可悲可笑之处。
在要被处死时,豪伊向大家喊道:“根本没有什么太阳之子,根本没有什么农神,你们的庄稼没有收成是环境使然。
”在旁观他人的宗教信仰时,他恢复了科学与理性,但为何在死前,他却又还是如此惊惧的向耶稣呼号求救。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么对于像他这般虔诚的信徒,上帝为何不听从他的召唤,将他从熊熊烈火中拯救出来。
豪伊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虔诚也正直的基督徒,但正是这份虔诚与正直,将他推向了死亡的火焰之中;正是由于他对上帝毫不动摇的爱与敬仰,使他成为夏岛人心目中无愧是“献给神最珍贵的礼物”。
这种命运的导向与结局,不更像是神对他的信徒进行的一次荒诞又残忍的捉弄吗?
而当我们将审思的目光转向夏岛人时,一种隐秘的残酷感则更是让人不寒而栗。
很多人称这部电影是他们看过印象最为深刻的几部惊悚片之一,其实这部电影并不像一般惊悚片那样设置了许多压抑阴森的色调和一些故弄玄虚的惊吓或血腥。
但在影片最后,当我们看着豪伊在燃烧的柳条人中嘶喊,当我们看着夏岛人一边听着豪伊的嘶喊一边手拉着手志得意满又满怀希望的唱起了歌,当我们明白这整部电影其实正在讲述一个捕杀祭品的阴谋时,我们确实会发出一句满含恐惧的惊叹。
夏岛人信仰的来由是因为夏岛勋爵的祖父明白要对偏僻荒凉的夏岛进行开荒,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们从冷漠中唤醒,让他们还相信众神还存在,以及信奉神灵会得到保佑”,只有通过信仰唤起大家的生命激情,大家才会愿意努力劳作,夏岛才有可能成为“一片结出丰硕果实的土地”。
这信仰在创始之初,就是一种带着功利性的欺骗。
而这份信仰虽然引领人们走出了冷漠,却也将他们推向了更为正大光明的残忍。
只因为打着宗教信仰的旗号,他们就可以肆意将人视为牲畜一般,只是献祭给神的祭品;只因为打着宗教信仰的旗号,他们就可以完全无视自己手上的鲜血,甚至将其视为荣耀的象征。
可如果来年还是不曾结出果实,这血腥的祭祀是不是还将继续下去。
无数生命无辜的死去,只是为了用鲜血来遮掩信仰已昭然若揭的谎言,用躯体来支撑信仰已岌岌可危的尊严。
信仰不仅没有将大家渡济到爱与善的彼岸,反倒将他们推向愚昧与偏执的深渊,夏岛人是如此,豪伊警官也是如此。
整部电影中,一直在上演一种对抗,既是豪伊警官与夏岛人的对抗,也是他们所代表的两种宗教信仰的对抗。
当我们回溯任何一种宗教流派的发展扩张史都会发现,这种对抗并非偶然或电影虚构,而恰恰伴随于宗教发展的始终。
十一世纪初,由天主教皇允许的长达数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导致欧洲与穆斯林各国生灵涂炭;十六世纪以新旧教之争为名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令整个欧洲陷入混战;文艺复兴的伟大战士布鲁诺因鼓励自由运动和日心说,而被教会视为“异徒”烧死在鲜花广场;直至今日,伊斯兰世界仍因宗教分歧不断混战、民不聊生;极端恐怖分子在虐杀无辜时,高举的亦是“圣战”的大旗...... 宗教是来自天堂的一束光,可当光芒洒向人间,阴影也随之而来。
宗教的真善美成为了金光闪闪的遮羞布,教徒们一边唱颂着神爱世人的赞歌,一边举起屠刀东征西伐。
屠刀的凛凛寒光映射着权利的厮杀、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命运的寂寥归处。
一般能看出比较弱一点的电影好像是怎么回事。
一群这么怪异的女人们和一个看似聪明的弱智大叔。
(问题是别人提到的)这个岛就是一个蜂巢,有谁想到了?
:::蜜蜂世界里,蜂王是女的,男的是工蜂,主角是雄蜂。
合了最后那句台词“雄蜂必死”。
暗合某些女权主义的味道。
片子开头死掉的母女意味着什么?
:::专门的,让他有负罪感引诱他去找他的小宝贝。
那个送信的警察也是那个岛上的,尼大叔有一次的梦境中看见她最后变成了一堆蜜蜂,意味着她是陷阱的一部分。
最后穿蓝衣服带面具的那个,所以这是引诱计划的一部分。
请他带着离开的女孩子是什么意思?
:::让他相信他的未婚妻是被强迫留下的,增加他莫名其妙的英雄情节,因为那个女孩在最后穷凶极恶的跟他搏斗就在酒吧被k昏的那个。
---回答提问--- 其实他一直出现的幻觉表明他看到的是虚构的,我想导演是这个意思,可是主人公理解错误,以为是直觉指引他找到真相。
只是,为什么那破电话后来打通了又,留这么个悬念最后也不飞来一架直升飞机把尼大叔救了,最后把那女蜂王灭了,她的未婚妻悔恨交加最后:happy ending。
还有就是那个小姑娘找的演员不是一个吧,看着那么不一样。
大叔那么蠢下那个水坑的时候,就知道有人会把他扣上。
这个电影最大的硬伤在于一个看似睿智的探索只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每次都是别人挖好了坑,他乖乖的往下跳。
这导演是双鱼座的,浪漫过头了。
---故事情节深入探讨-莫名其妙的英雄主义情节。
总而言之一句话,虽然有尼大叔想要冒充一把文艺惊悚宗教,其实为什么呢?
女权:要是女权主义者认为自己编了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陷阱”且称之为陷阱,然后尼大叔掉里了,看似很成功,的确挺成功的,那女蜂王还要宣布一下“你是自己来的”,好像是非暴力的。
这样就叫成功了吗?
如果尼大叔不是一个善良和有责任心的人,那帮女的一定不会成功,现在成功了,那表明什么:思考一下就知道这足以撼动她们最基本的价值观,她们的祖先是为了躲避女人被欺负的命运才来的,现在这帮大老爷们们不是都洗心革面了吧,且给个机会吧,还把十个男人中人人爱的这一个给红烧了,那她们想干嘛?
女蜂王也说了她是爱她们的男人的,只是不顺从。
女权主义者们想干嘛?
我还真不知道我这个伪女权者。
其实男人和女人应该和谐共处这才是人间正道。
宗教:那更可怕,好像黑暗的中世纪,正儿八经的宗教信仰至少应该不会把那么个大活人给红烧了吧?
宗教知识浅薄不敢妄加评论,所以她们应该是和李洪志一样是邪教。
所以别扯宗教,好像一提到讨论别人的宗教信仰这样的大事就是不尊重,如果你们的神放之四海而皆准,(你们大概也试图这样子)经不起几句闲言碎语的考验那还行,一定要像耶稣受难的时候那样:我的血是为你们而流的。。。
(刚看完《耶稣受难记》现学现卖)有一朋友就这样:耶稣大叔从来都不许提,我又那么好奇,忍不住老问,有一回就惹恼他了,哈哈后来送我一本圣经要我好好研究,我只好虚心接受。
那次推荐他看《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差点酿成惨剧,还好他没看。
人性:这是最惨的一种结局,片中最有爱心责任心好奇心的尼大叔最后被红烧了,这这这只好让我们相信好人没好报。
所以呢我郑重宣布:这就是一帮傻人忽悠大家玩的那种最没意思的电影,还那么恐怖,弄一堆蜜蜂怪渗人的,最后还弄一户外的化妆舞会,还怪丑也不围着那柳条人跳一跳好歹是宗教祭祀,弄得那么业余。
一看没参加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项目。
还有什么?
一点也不娱乐,害怕,那岛上的人都那么怪异,那个贪小便宜的飞机爷爷也不得善终。
悬疑:谈不上,因为尼大叔进入小岛除了开始飞机的情节不是托以外好像都太顺利了,要知道尼大叔你调查的可是一宗ms谋杀的案件呀,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能进入,还让你看见医生的秘密实验室。
我觉得对于情节最大的猜测出入大概是:我以为尼大叔这么一个好人是被选来完成她们的生育大事的,因为一直提到这个情节,就好像西游记中的女儿国,都是女人····思想不纯洁,一定要做深刻的自我批评。
说恐怖也不恐怖,说宗教也不宗教,完全不知道到底说的是啥凯奇大叔这是要干啥啊那个恶灵骑士就很垃圾,国家宝藏也还算凑合那些离开拉斯维加斯、石破天惊、空中监狱都哪去了,哪怕就是近期点的什么风语者、战争之王也都行啊难道真的老了?
睡觉了睡觉了,回头继续………………
又是烂片一部
想看1973年的,但就是找不到资源,只好看了2006年的,,假如我也被抓去活人献祭那我就先死一步,,怎么说也不能如他们所愿吧……
前面铺陈得比较慢,但越到后面越有不寒而栗的窒息感
已经抱着这是一部烂片的准备去看了,没想到还是烂的让人难以忍受。。。 好吧,我仅仅是为了看全凯奇的片子才看你的。
好悲剧的他居然死了 没有人来救他!
尼古拉斯凯奇的影片,都是这么精彩长得这么个性的人,站在那里就是一出戏
可怜的凯奇叔,比较震撼。
冲着凯奇看完了全片,烂得要命,受不了。
看男主角一个多小时被折腾的死去活来,演到最后原来是个邪教猎杀片,除了几处猎奇的场面之外这部翻拍基本没什么看点,前面各种剧情更是没有任何铺垫的必要,而身为大主演的凯奇先生在电影里将他的过度表演给发挥到了极致,最后看着他被自己的亲女儿烧死心里真是憋屈。结尾客串的詹姆斯·弗兰科估计是本片唯一爆点。宗教下正常与疯狂在持有不同世界观的人眼里如何界定是本片能带来唯一有价值的思考,现在稍微能体会到那些身在邪教里的人究竟以一种什么心态活着的了。
有点看不懂
很莫名的片子,也许是不理解这个文化
有些信仰很可怕、竟然连孩子都参与……冲着凯奇给个4星,演员倒是都漂亮
主角真死了
凯奇叔你狠帅。没了。。
真不喜欢这种看着开头就能猜到结局的感觉
不明白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片子。
太绝望了
为什么就死了呢,一把汗白捏了
改编不如原作,加了狗血桥段
凯奇作品之中的平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