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旗帜
Last Flag Flying,老爸出任务(台),三个小生去送殡(港),特殊任务2,最后的细节2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布莱恩·克兰斯顿,劳伦斯·菲什伯恩,史蒂夫·卡瑞尔,J·昆顿·约翰逊,迪安娜·里德-福斯特,尤尔·瓦斯克斯,格雷厄姆·沃尔夫,杰夫·莫纳汉,多泰斯·詹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2003年,前海军陆战队军医拉里“博士”(史蒂夫.卡瑞尔),重新集结30年前曾与他一同参加越南战争的前海军陆战队的萨尔(布莱恩特.蓝斯顿)和理查德.穆勒(劳伦斯.菲什博恩)去执行一项不同以往的任务:去埋葬博士的儿子,一位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的年轻海军。博士拒绝了在阿灵顿公墓的军队安葬仪式,在他的老朋友们的帮助下,将..详细 >
三个退伍的老兵,其中一个的儿子战场上牺牲了,还好就是太冗长了睡着了。
丑化上校真的毫无意思,因为这个剧情的设置对后面的剧情毫无作用。最后儿子的一封信让我像是吃了狗屎,我爱我的国家,死的时候希望穿军装。
很喜欢
三个老男人主持的社会情感创伤类电台节目,时不时再插入一段抒情小曲,基本就属于那种即使关掉画面戴上耳机听两个小时对话也不会对内容理解有太大影响的电影。
有点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的忧郁氛围,至少在其他人眼中你就是英雄!
三位老戏骨的戏 值得一看
如果结尾改成坐在家里烧军服喝啤酒会更震撼更有趣,与自我和解不一定要原谅白宫和国会的混蛋们,认清现代战争中美军的罪行和作为士兵被折磨与压榨的事实后放下所谓的“荣誉”反而是一种更潇洒的解脱。
3.5 其实和比利林恩的问题如出一辙,对战争做去政治化的表达是现在美国电影的套路手法。说是阿什比那部电影的续集,其实只是借了一个公路片的结构而已,70年代那种愤怒和绝望永远回不来了。印象深刻的是一句“美国每一代人都有一场自己的战争”,只是什么时候真正跳出愤世嫉俗的圈子,变化才会到来吧
背景的改动挺明显,虽然运送尸体的旅程带着伤感但能看出还是遵循着前作的思路。可惜就像很多时隔多年的续集一样,总是变得恨不得把主题糊到观众脸上。
唯有那点幽默令人赞赏
三个老战友有笑有泪的公路旅行片,三个老头子撑起了整部戏,他们配合默契,表演各有千秋,三人只是随便演演就把三个性格鲜明的角色表现的形象生动,台词里的笑话也挺有趣。故事结局还是回归美式主旋律,主要看当中三个老头聊天。
似林克莱特又不似林克莱特。三个老戏骨即便是坐火车聊天也看点十足。三个退役海军护送卡瑞尔角色的儿子,在巴格达服役时被误杀的年轻人的尸体返乡。是中年老男人版的“爱在”故事。卡瑞尔是一个被低估的伟大演员。
林克莱特的公路电影,侧面的战争反思与理解,属于渐入佳境的那种,有些细节还是很打动人的。[B-]
从一个视角了解美国军人文化和爱国思想
从迪拜飞奥斯陆的飞机上看的 剧情不是很吸引人 而且太长了 不过老白真的演技好到毫无表演痕迹
三个老兵的故事,居然是个公路片,非常丧。林克莱特真是一如既往地话痨。能看到老白和卡瑞尔这两个戏这么好的演员共演真是开心,看着那叫一舒服,配乐也很舒服。
几位看似隐藏着罪恶滔天的秘密的老同志,其实只是在战场上犯了一个看起来真的无关紧要的小错。但是这一个小错足够让他们煎熬一辈子。生活是如此荒谬,上帝,酒精,吗非,陆战队的荣誉,英雄的传说,都是麻醉自己活下去的毒品。也许战争只有一丁点意义,那就是会交上一些很好的朋友。
公路片,三个人物,三个演员选的非常棒,演的非常好。
其实是很好的故事,讲的是经历过越战的美国老兵,带着战争的创伤走过大半生后,又遭逢自己的儿子在伊拉克战争中牺牲,老兵于是踏上寻找旧日战友的旅途,是一个关于疗愈和反思的故事。而且,演员们都给出了非常精彩的表演,“老白”Bryan Cranston的玩世不恭;《办公室》里的Steve Carell强忍着凝重的悲伤。截取表演片段,好些都能让人忍不住为之鼓掌称赞。可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太平庸了,平铺直叙、节奏拖沓,人物对白冗长,情绪磕磕绊绊,导致剧情都不能流畅,以致到了结尾处,感情都积蓄不起来,最终反变成虚弱无力的煽情了。所以说,即便具备了好故事、好演员,也还是无法确保成就一个好作品啊!
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很像,都是被严重低估的电影。电影很干净,一路尬聊,虽然确实比不上理查德林克莱特原来的电影,但是生涯耻辱绝对谈不上,又一部因为政治因素被颁奖季所忽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