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日日是好日》是日本国宝级演员树木希林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这部作品后,她就离开了人世。
但我们在抱有遗憾的同时,又因为她的这部作品而感到平静。
原因在于,《日日是好日》这部影片用慢镜头描述了主人公典子与茶道相知相伴的一生,在展现日本茶道之美的同时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美学,让我们能以一颗茶道之心坦然面对生命的消逝。
下面我将从日本茶道的器物、礼仪和禅语三个方面,为你分析日本茶道的美学力量。
一期一会,每一件器物都有各自的重量影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完整还原了茶道中点茶、沏茶的场景,并使用了古色古香的传统茶具。
这个绘有狗图案的茶碗,用来盛茶,12年才能使用一次。
因为这只狗代表着生肖,狗年才能拿出来使用。
可是时过境迁,12年能改变多少人多少事。
典子第一次见到这个茶碗的时候,是和表姐美智子一起讨论,这个茶碗上的图案是什么?
而第二次表姐婚后放弃了茶道,只有她一个人捧着这只茶碗怀念她们曾经度过的时光。
而第三次则是一个崭新的轮回,又有新人在问,茶碗上的图案是什么?
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却又不是原来的样子。
茶道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明明是一模一样的茶具,一模一样的抹茶,可味道就是不一样。
盛放和果子的器物虽大体相同,可一同和果子搭配就别有一番滋味。
和果子作为茶道中的代表点心,是茶道中一期一会精神的独特体现。
今天坐在一起,品尝这器物中所盛和果子的人,不是12年后才见不到了,而是明年甚至是明天就见不到了。
影片中多次提到初釜,即新年的第一次茶会时的情景,可没有一次和果子是相同的。
日本的和果子随着二十四节气、节日风俗的变化而变化,并寄托着美好的寓意。
女儿节有长得像个桃子的“千寿”,希望女儿能健康成长,而影片中的“下萌”,表现出寒冬过后小草吐出新绿的场景,希望一切不幸都能过去。
同一件器物,盛放的和果子不同,代表的寓意也不同。
影片中,可以算得上没有改变的或许是这只乐茶碗。
可这只茶碗却是乐家第9代传人乐了入烧制的赤乐茶碗,是绝无仅有之作,没人能烧出第二个同样的作品。
换句话说,对烧制茶碗的乐了入来说,在烧制过程中,他也只有一次机会能遇见这只茶碗。
不同的炉内环境会烧出不同的陶制品,烧制乐茶碗时,由于使用的火窑无法统一炉温和烧制时间,所以即便是同一火窑烧出来的茶碗,也有所差异。
茶道里的每件器物,都承载着它独特的回忆,有着独特的重量。
我们遇见的每一件器物,喝过的每一杯茶,都包含着生命中仅有一次的珍贵回忆。
茶道里的那些繁文缛节,是茶道的灵魂如果没有礼仪,茶道只是一项喝茶的活动,而不能冠以“道”的名字,成为一种艺术。
茶道的礼仪有多繁琐多难记呢?
一开始,典子学习的时候经常被老师叫停,说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
榻榻米一叠要走六步,第七步要跨过榻榻米的缝隙,光是走路的礼仪就让典子举步维艰。
而沏茶时,甚至有人因为紧张将水洒在了自己的身上。
作为一个沏茶人,连一块小小的手帕(帛纱,用来擦拭茶具、接茶碗的帕子)都要折得整整齐齐,泡茶的水要取最下层的水,茶要沏成半月形。
这些礼仪其实都出于对茶的敬重,而只有心怀赤忱,眼里只有茶的人才能感受到沏茶时的寂静,感受当下的心境,沏出一杯独特的茶。
作为品茶人,首先要强忍着正坐的痛苦,端坐在榻榻米上不出声,感受茶人沏茶那一刻的寂静。
更要在喝完最后一口茶时发出声音表示:我喝完了,谢谢你的招待。
除了这些,茶道还讲究一个“清”字,即没有污垢,洗涤灵魂。
茶室门口有一个地方叫蹲踞,进入茶室前,大家需要用水洗净自己的双手,洗去所有的污秽,以一颗最纯净的心来细品茶道的境界。
而影片中,所有进入茶室的人,穿的都是白袜子,也是因为白色象征着洁白无瑕,没有污垢。
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和”是整个气氛的和谐温馨,“敬”是沏茶人和品茶人之间的敬重,“清”是洗去外界污垢后的纯净灵魂,“寂”是忘却一切烦恼,感受当下的心境。
而这些,正是通过这些繁琐的茶道礼仪展现在我们面前。
日日是好日,每一天都是修行的旅程茶道自古以来就和禅宗有着密切的联系,剧名“日日是好日”就出自禅师云门文偃,是最能表现禅境的一句话。
主人公典子对于这句话的领悟也是逐年加深。
一开始的时候她和表姐讨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得出的结论只是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当时的典子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挫折,父母健在,表姐也陪在自己身边,正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候。
可是后来情况直转而下,她考试失利,找工作失败,就连茶道也没学好。
考前典子来到茶室,看到壁龛上的达摩画像,祈求考试必胜。
老师递给她一杯茶,告诉她:世事本就无常,生活也总有波澜起伏,很多事不必耿耿于怀。
她也终于明白自己之前对“日日是好日”这句话的理解,是多么地肤浅。
当时的她只是纯粹地以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今天是不是好日子,比如说今天的天气是好还是坏?
自己有没有赚到钱,是不是有好事发生?
但却没有考虑到这背后的得与失。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福与祸总是相生相伴的,在这样变化多端的人生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心境,坦然地面对得与失。
于是在考试失利后,她重整心情,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
可好景不长,她的未婚夫劈腿,她好不容易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没多久她的父亲又去世了,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的她,再也无法坦然面对这生命中最沉重的失去。
而老师告诉她,总有花朵在最严寒的冬季绽放,也总有些日子需要我们迎难而上,鼓起勇气去面对。
或许那个时刻,典子也想到了最早学到的那句话“沏茶时,重的东西要轻轻放下,轻的东西才重重放下。
”轻的东西重重放,是不能忽略微不足道的细节,重的东西轻轻放,是不能让悲痛摧毁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从此一蹶不振。
接受人生当中的每一个起起落落,并不是日日是好日的终点,而是一个中间的一个过渡状态。
只有当我们接受所有的痛苦并能逆风而行的时候,每一个日子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日日是好日”这句话用主人公典子一生的波折,串联起茶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表面上感觉每天都是好日子,就如同第一眼觉得器具很美,礼仪很美,茶道很美,很是庄重典雅。
第二重是在人生的变化无常之中,找到一颗平常心。
就好像遇到挫折时捧上一杯茶,扫去尘世的污垢,心情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
第三重是在坦然面对人生波折的同时,依然具备迎难而上的正能量。
这时候,喝不喝茶已经无所谓了,因为我们的心里已经有了茶道的智慧。
典子最终大彻大悟了,那么我们呢?
人生的道路向来就不平坦,每一天都是我们修行的旅程。
"日日是好日"据说这句话出自我国宋朝禅宗大师云门之口。
人生的很多无奈及不如意,不知如何面对之时,霓虹的电影又一次教人参透这句禅宗之语。
影片由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的茶道修行日记《日日是好日:茶道带来的十五种幸福》改编而成。
大森立嗣依旧发挥细腻温柔的水准,一分一秒地带你数着时间看电影。
雨天听雨;雪天观雪;夏天体会酷暑;冬天感知寒冷。
天热石盆里的水会多放一些;文字要在脑中如画欣赏。
梅雨的雨声、热水凉水的声音,还有老师茶室里的一副副卷轴。
学了24年,典子出师了,除了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更知每天皆是好日子,每年能这样做着同样的事,是多么幸福。
宋代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生命有花开也有叶落,人生充满迟暮与悲苦、受阻与破灭、不甘与难圆,体验百味,平常心以待,才能破解禅机。
这是快乐的最高境界。
凡人做得到吗😩?
推荐给所有觉得自己现在已经静不下心看文艺片的人。
人人都想成为美智子被《日日是好日》感动得一塌糊涂,哭肿双眼,我才知道我一直喜欢日本电影的原因,日本电影里有普通人,黑木华饰演的女一号典子是一个长相普通,性格普通的女大学生,女二号典子的表姐美智子就是用来衬托典子的“普通”,典子留着黑长直的发型,脸上化着淡妆,同样是长发的美智子把头发弄成棕色的细卷,睫毛用睫毛液刷得卷翘,大眼睛搭配齐刘海仿佛陶瓷洋娃娃。
在典子家留宿不会感到局促,随手拿起放在桌面的点心就往嘴里送,明明是典子家,美智子的一举一动看着却悠然自得。
在典子一口拒绝母亲的建议尝试去上茶道课的时候,乐于尝试的美智子立马接话说我想学,爽朗地拉着显然意识到自己太自闭的典子,希望她能和自己一起去学。
在第一节茶道课上武田老师先教了清洁用手帕的“一百种”折法,很符合日本人做事情讲究物归原处且不留下自己使用痕迹的生活习惯,曾经听过一个寺庙午饭时有一个规矩,在饭后的碗中倒水以作清洁,最后食客把水喝下,让碗回归最初的状态,将进餐仪式化以起到警示珍惜粮食不要剩饭。
课后武田老师给典子和美智子沏茶,武田老师让典子和美智子边吃和果子边等茶,茶道的规矩是先吃点心后喝茶(空腹喝茶很容易晕茶,茶道的规矩可不是没有道理),茶要喝得一滴不剩而且喝完的时候要发出“结束的声音”,这样沏茶的人也就知道你喝完了,典子听着茶道的规矩只觉云里雾里,美智子却坦诚地说,茶道好奇怪啊。
继续着茶道课的典子和美智子开始实操沏茶,每一个步骤都有武田老师严苛的指点,性格活泼的美智子自然感到烦躁,武田老师却毫不在意,安慰他们先把形做好了,重复之间即可出现心流的状态,美智子反问,只有形式岂不是形式主义?
如此讲究形式到底又有何意义?
武田老师回答到,就是因为什么都要想清楚,所以你才会这样问吧?
说完自顾自地笑了起来。
同样是对茶道宛如初生儿的典子感叹着武田老师的境界以及自己是否拥有坚持下去的强大内心。
面对陌生的事物,美智子怀疑学习的必要性,典子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
看典子忘记步骤而频频被武田老师提醒,美智子坐在一旁默默背诵着步骤,武田老师提醒道,不要背下来,要用身体去记住,重要的是练习次数,练多了手自然就会记住了。
话虽如此,美智子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给身体产生肌肉记忆,她决定趁暑假出国旅行,失去茶道搭子的典子面对严格的武田老师也产生了退意,和有着自己想法的美智子相比,典子到底又能为自己决定些什么呢?
在这么一番思想斗争后,典子终究决定一个人继续茶道课程,并收获了一次肌肉记忆带来的喜悦。
夏去秋至,刚熟悉夏天的点茶,练习却变成了冬天的点茶,本以为通过一个夏天的练习自己能展示出让美智子望尘莫及的老手姿态,却又和缺课了一整个夏天的美智子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当喜欢写作的典子还在犹豫毕业何去何从的时候,明明更加没有明确志向的美智子却决定去企业打工,深知自己大器晚成的典子此时想起来小时候父母带自己去看的电影《大路》,当时因为看不懂一直埋怨不如去看迪士尼电影,如今回想起当中的情节才明白真的是一部好电影,如果错过了一定会遗憾吧?
美“智”子再次上线,反问到,然后呢?
被问懵了的典子一脸尴尬,美智子接着说,或许茶道也和这部电影一样,典子你很喜欢茶道吧?
典子一边感慨美智子比自己看得更透彻,一边止口否认,才没有呢。
电影里的时间走过一年,典子和美智子跟随武田老师参加迎春茶会(应该是?
),茶会的茶舍里也挂着“日日是好日”的书法,美智子问典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典子说,“应该是每天都是好日子的意思吧?
”,美智子尴尬地说,“这点我也知道啦,但是,就是仅此而已吗?
”,典子疑惑地说,“什么意思?
”,美智子意识到典子并不是那种会多想的人,于是结束对话说,“也是啊”。
学习茶道一年,典子和美智子离开校园步入职场,不想毫无准备步入黑夜的典子选择了在出版社打零工,大典子一年的美智子如愿成为了企业职员,茶舍迎来了新的学员,看来新学员错漏百出的实操,典子和美智子都窃喜自己当年还是新手的时候也还行。
放下了心头作为新人的紧张感,坐在茶舍的典子听到了窗外的梅雨,听到了庭院滴水声带走身上的暑气,听出了不同温度的水,滴下时声音的细微差距,品出了“湃”字那一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在脑海浮现出倾泻而下的画面。
大学毕业三年,茶舍的学员随着生活的变动放弃了茶道的学习,典子与美智子走到了分别的十字路口,美智子觉得企业的工作已经干到头了,自己根本没有想做的事情,决定辞职回老家相亲,眼看美智子毕业三年已经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是做一名家庭主妇,人生进程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自己也不能再原地踏步写报道赚小钱,典子便也决定参加出版社的考试。
为了准备考试,典子向武田老师请假,武田老师独自观赏着茶舍里悬挂的达摩画像,达摩祖师预示着必胜,但人生就是起起落落变化无常的,潜台词就是必胜并不存在。
在书桌前对着复习资料烦躁不安的典子终究还是跑去了茶室,考试也没有通过。
幸好时代新词自由撰稿人给了典子一个社会身份,她也不那么焦虑了。
另一头,美智子完成了辞职时的愿望,嫁给了私人医生生了一儿一女,专注于家庭生活。
典子此时步入30岁,对很多女性来说,30岁还单身就是被归类入剩女的时刻,不区分性别去看,30岁的时候事业上仍没有什么成就,除了更加接纳自己的普通之外,或许只能安慰自己可能是大器晚成?
接受普通并不普通一位天才少女出现在茶舍,虽然只有15岁,虽然跪不了多久腿就麻了,却极具天赋连一贯严格的武田老师看着她的实操都忍不住默默点头表示赞赏,练就了能长时间跪坐的典子悲从中,自己这么多年到底学了什么,说什么多练习更重要的茶道终究还是要拼天赋,自己在茶道也找不到容身之处。
人生往往并没有雪中送炭,有的必然是雪上加霜,交往多年的男友在婚礼前的两个月出轨了,选择原谅可以顺利完婚满足家人的期盼,在经历三个月的茶道休假后,典子重新振作前往茶室,在寒冷的早春最先绽放的满作,表现从寒冬料峭的大地里小草吐出新芽的点心——下萌,通过茶道看生活,看到生命的顽强,对未来的期待,典子心头的寒冰在茶室渐渐融化,在学习多年茶道之后,才深深感受到茶道的温暖。
由每一个普通的事物组成的日常,由普通人去解读普通的事物,普通的好处在于普通。
没有人生不留遗憾重新鼓起勇气飞行的典子开启了新的恋情,同时开启的还有独居生活,沉浸在自己生活中的典子唯有茶道提醒着她时间的流逝,经历过世事无常的武田老师某天一番沉重的发言让典子感到奇怪,了解之后才得知,武田老师的老师非常疼爱她,不知是否过分担心武田老师婚后会放弃茶道的原因,老师在武田老师新婚后几天便撒手人寰,昨天还在的人,明天就不能再见。
遗憾难以避免,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即使已经读懂武田老师珍惜眼前人的暗示,典子仍然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送走父亲穿着丧服的典子坐在茶室与武田老师赏樱,那飘落的樱花正如人生一般璀璨过,又终将归于泥土,典子再次沉浸茶道让世界带走心头的悲伤。
一复一日,而有年茶室的日子是日复一日的沏茶,因为是道所以只需要遵循不需要变动,这是会被大部分人视为无聊的生活吧?
武田老师却由衷的感恩,能这样做同样的事情,真是一种幸福。
世界上有两种事,一种是即可就会明白的,一种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即刻就能明白的事,只要经历一次就行,但是,一时半会不能明白的,要花费想当长的时间慢慢消化。
不走到最后一天,我们都难以总结我们的一生,这刻的总结都只属于当下,命运的齿轮时刻转动,昨天的蜜糖在明日可以是毒药,日日是好日的要素就是过好每一天。
一杯茶 一段歲月 一路人生 珍惜眼前的沒每一片落葉 每一滴雨水 每一陣微風 每一朵雪花 和每一個人吧 因為人生無常 今天的相聚 不知下次再見會哪裡 會在何年而這一期一會 不僅僅是我們和外物之間的際遇 更是我們的身體和心靈的重逢 生命只在這呼吸之間 只在這一句偈中 只在每個變換的節氣下隨之變化的那幅字里 無論是親人的離世 好友的淡去 戀人的背叛 人生的起伏悲歡 在這杯茶氤氳的香氣中 都化作了生命的背景 宛如夢幻泡影的莫測 更凸顯出眼前這杯茶的真實 精心展開茶巾的動 一滴清水入瓮的靜 一口茶點的香 一抿茶湯的醇 無不寥寥分明 念念在茲 還記得那生肖的茶碗嗎 當我們定下心來 仔細端詳手中的這個陶器 上面的圖案 在無聲地提醒我們 喝下這杯茶吧 用心記住它 因為下次再體會這人 茶 杯的因緣際會 又要再過十二年了 人生的三萬天 在這被簡化 被抽離出來的小小圖騰中 被還原成一段一段的記憶 而在這記憶中 封存哪些畫面和感悟 不取決於對從前的思量 也不取決於對未來的憧憬 完全由此刻 我們在茶中喝到了什麼心情來決定 衹要此刻 我們還有一顆靈明的真心在 還有一杯清寂的茶在 在這心與茶形成的時空裡 我們的生命就在 它就在此刻 就在此地 原來它是如此簡單而清晰日日是好日
如果不是奔四的年纪,应该看不懂这部电影,就像女主角十岁时看到那部《大路》一样,觉得一点都不好看,而在她三十岁再看时痛哭流涕一样。
中国人讲的禅是什么?
师父答:就是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最近一年开始学习冥想突然明白了这句一直觉得很可笑的话,禅意十足。
日本讲的是道,电影通过茶道讲人生。
雨天听雨,夏天感受热气,冬天看雪花飘落,春天看花开,这就是道,这就是日日是好日。
另一层道是,一期一会,茶也是,人也是。
每一次的见面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在场”很重要。
跟冥想一样,就是活在当下。
当下不是一个时间段,是这一秒,心跳的这一秒,树叶被风吹动的一秒,握着爱人手的一秒。
心身灵都在场的这一秒就是当下。
日本是经历了经济极速发展和金融泡沫的国家,他们更懂大道至简,回归本心。
这样的影片,在鸡血社会是看不懂的,在唯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体系下是很难有共鸣的。
任何事物都是钟摆效应,我们在去向另一边的路上,到达极限后,必然会回落,摆向另一端。
在今年的北影节上,一部作为开幕片的电影异常火爆。
它刚开票不久,就全部卖光,成为今年电影票最快售罄的影片之一。
前两天,没有机会亲临北影节的朋友们,也终于等来了这部电影。
废话不多说,这就来和大家聊聊它——日日是好日
这是一部去年10月份在日本上映的电影,在今年北影节上也进行了展映。
大多数人知道这部电影,可能因为它是北影节的开幕片。
但,它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日本国宝级女演员树木希林的遗作。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你一定看过,至少听过她主演的电影。
树木希林可以说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御用”女演员,两人合作了《步履不停》、《比海更深》、《如父如子》等多部影片。
往近了说,去年在国内上映的《小偷家族》里,树木希林就贡献了亮眼的表演。
片中,她饰演家中的奶奶一角,收养了阿治等人。
在临近死亡之际,她道出一句无声的“谢谢你们了”,成为无数观众的泪点。
遗憾的是,《小偷家族》在中国上映后的一个月,树木希林就真的离开了人世。
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日日是好日》,也成了她生前的最后一部电影。
其实早在日本本土上映时,此片就非常火爆——上映首周末的两天,近8万人进入电影院观影,取得近亿元的首周末票房。
在日本的评分网站上,它获得了4.04的高分(满分为5分)。
不仅如此,它还获评日本电影蓝丝带奖的“2018十佳电影”,其导演大森立嗣也摘得2018年报知映画赏的“最佳导演”奖项。
所以,这部颇受好评的影片,到底讲的是什么?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拍的是日本茶道,但是却道尽了人生。
故事的主角叫典子(黑木华 饰),是一名20岁的女大学生。
她较真、好讲理,个性倔强努力,但在关键时刻又经常犯迷糊。
站在即将毕业的十字路口,典子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迷茫。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典子和表姐美智子(多部未华子 饰)来到了一间知名的茶道教室学习。
和典子不同,美智子是一个性格直率、做事有目标且果断的人。
这家茶道教室的老师叫武田(树木希林 饰),是一个看起来温柔慈祥,但教学时却一丝不苟的人。
面对两个稚嫩的新手学生,武田也表现得格外认真和严厉。
最开始学习时,表姐美智子就表现出了难得的天赋,总是学得很快。
而典子虽然也十分用心,但总是比表姐慢半拍。
在从无到有接触茶道的日子里,两人难免闹了不少笑话。
比如动作不规范,总是忘记正确步骤,或者太急躁等等。
而日本茶道,最讲究的就是“和静清寂”。
“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闲寂的审美观;“和敬”表示对来宾的尊重。
武田老师告诉两人,茶道是一门陶冶性情,让人感知生活美好的艺术。
其间蕴藏的哲学,就像她挂在家中的一副牌匾所言——日日是好日。
随着时间的流逝,典子和美智子都完成了从小女孩到成熟女人的蜕变。
意料之外的是,颇具天赋的表姐美智子选择了更广阔的人生,也渐渐缺席了茶道的学习。
而最初显得笨拙的典子,反而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每周六都来到这里学习。
整部电影横跨24年的时间,并且用24个节气串联起来。
在一次次的自然气候变换中,观众也见证了用茶道所串联起来的,典子人生中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岁的典子,刚开始涉足茶道学习。
此时的她性格毛躁、好胜,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充满好奇与新鲜感。
这个涉世之初的童真阶段,可以用“看山是山”来概括。
第二个阶段,是30岁时的典子,已经是茶道老手。
此时的她尝遍了人生的种种打击:就职失败、未婚夫劈腿、父亲离世等等。
哪怕是在她所热爱的茶道里,也被武田老师批评道“动作僵硬”。
这个痛苦与彷徨的阶段,可以用“看山不是山”来概括。
第三个阶段,是40多岁的典子,此时的她已成为能指导他人的茶道老师。
在经历了各种人生打击后,她增长了自己的阅历,也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这个洞察世事、返璞归真的阶段,可以用“看山还是山”来概括。
发现了吗,《日日是好日》传达的精神内核,其实和中国禅宗所提出的“人生三境界”相重合。
这种颇具哲学思考的人生况味,借助茶道这一讲究来体现,可以说再适合不过。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片中的一个重要道具——一个印有小狗形状的茶碗。
武田老师专门用这个茶碗来盛薄茶,因为当时正好是狗年。
碗上的图案和当年的生肖,正好对应了起来。
换句话说,这个碗要每隔12年才能用一次。
就算把时间线拉长,在她这一辈子的茶道生涯里,能使用这个碗的次数也寥寥可数。
在电影中,这个特别的碗一共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典子初学茶道,向武田老师提出疑问时。
第二次是典子成为茶道老师后,看身边的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
这两个镜头,可以说是典子人生阶段的分割点。
而从提问的学生到教学的老师,这一角色转变的过程,也暗示典子实现了精神境界的飞跃,以及人生阅历的升华。
了解茶道的朋友应该知道,茶道宗师千利休的弟子曾提出“一期一会”的概念。
它指的是,来诚心品茶的客人一生也许只会遇到一次。
所以要把每一次都当做最后一次,给予对方最好的服务。
换句话说,它也是在提醒每一个人要珍惜眼下。
实际上,茶道所追求的这种修行境界,其实就和这部电影片名要传达的精神内核异曲同工。
怎么理解“日日是好日”?
雨天听雨,雪天看雪,夏天感受酷热,冬天体悟寒冷。
对于每一个全身投入,珍惜当下的人来说,一年四季都是好光景。
*本文作者:张不才< END >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日日是好日》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雨天听雨,调动五官,全身投入,感受那一瞬间。
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的寒冷。
日日是好日,原来是这个意思。
日本茶道我之前是完全没了解过,看这部之前对这东西滤镜很重,觉得是种很高深且有艺术性的文化,但这电影看下来觉着茶道好像有点教化意图,有很多明显是形式主义的东西,总之通过这部电影对这项技艺的第一印象很一般。
之前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和纪录片粗浅地了解过日式花道,就是插花艺术,说不上懂但能体会到美感,比茶道给人感觉实际很多。
那肯定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茶道好像试图对人们后天形成的气质进行人为统一化的“修正”,不要一看到统一化就觉得不好,全世界大多数人对一些基本品质的认同是雷同的,诸如从容大方,仪态端正……慢吞吞的行事准则在现代社会也算一种对抗浮躁气性的修行。
让我真正觉得有所触动的是茶道在基本功的学习之后传达的日常理念:顺其自然,全力以赴……我这说的是不是有点矛盾,唉就这话了,说错了就当我不懂硬装。
电影时间跨越很大,可以说是概括了主角们大半的人生,世事无常的同时又常态化的无事发生,值得记录的事情不是每天都有,但认真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夏日里清逸细腻的小品,茶道文化一日悠哉赏游;在茶道中品味人生,在茶道中感悟人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繁忙、逼仄、快速、纷扰、日常吃土、情深缘浅的都市生活压力,让年轻人往往静不下心来,时而又会感到迷惘无措。
百年苦短,过尽千帆,喜忧相伴,参差难平,暮然回首,落英满怀,人生聚散无常态,“一期一会”静随缘。
能够专注的、快乐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反而会无惧岁月流逝,懂得平静,懂得珍惜,也是一种幸福啊。
片中场景的布局与切换展示、人物形象的立体描绘、情绪的抒发、情景意境的呈现等分明有一种新海诚作品电影真人版的风味。
日日是好日平凡另美刚看前二十分钟,就觉得太慢了,节奏推进实在是慢。
但看到一个小时的时候,音乐铺起来,就觉得格外通透。
茶道,一板一眼的,然而先形后心。
一辈子或许都无法称得上精通,但是学着什么,总能在其中获取一定的思考,成为塑造我们心灵的东西。
茶道有点类似于禅道,类似于中国水墨画一般的境地。
茶室中伴随一年四季变化的挂图,各个节气有所不同,也在映衬着主人公的心境变化,给她启发。
相伴,离开,再回归,然后看着后辈来。
一生的长久,站在时光的深厚,我细细品味着,四季候深,心沉静起来。
最后,我们总要目送着一些人离开,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一边研习茶道,一边求索人生。悲与喜,死与生,不是简单的一壶茶,也不是事事皆有答案。不如听雨,观雪,感受酷暑,地久天长,日日是好日。树木希林酷了一生,最后留下的只有温情。
能够坚持下来做一件事,真的真的是太好了,时光变化、时过境迁,能始终陪伴生命的,唯有坚持带来的结果和过程中的回忆。日影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让观者身心的敏锐度顿时上一个档次,对于自然风物、对于人生际遇的感受慢慢放大、纵深,并与自我重叠。当然每次看到黑木华游刃有余地驰骋大荧幕时,都想要感谢一番日本影视界审美的多元,分给不同种美好以合理存在并闪光的空间。最后,怀念树木希林老师。
茶道普及虽好看,总体平庸得让人失望的。让树木希林演职人只能说暴殄天物,大森立嗣已经成了二流日系小清新了
抛开树木希林的因素,实在太不喜欢了。相比日本电影黄金年代,完全暴露了当下日本电影的所有短板:格局小、信息少、眼界窄、冲突淡
三只大萌萌。有想法缺才华,海边大喊太尬了。但是好符合今天的我啊。今日从睁眼到合眼做了所有会让眼下的自己感到开心的事情,然后告别掉一些,腾出空间来迎接可能的新开始,就像最后时刻的女主一样。在姐妹俩身上也看到了我的好多段少年友谊,曾经携手相伴,亲密无间,分别后看清其实大家从一开始望着的就是不同的方向,也无所谓了,真心祝福你们然后再一个人往下走,慢慢也自会看清那些淡淡相互陪伴的悠久的朋友。
不焦急不躁 就会 日日是好日
女主的微表情有点惊悚,特别是最后一幕的面部特写,总感觉下一秒就要大开杀戒。
3.5
终于踩响今年北影节的第一个雷。《日日是好日》既无故事也无生活,就像一个「灵魂散发香气的女子」天天在朋友圈发自拍,配文是「岁月静好」🙄🙄🙄一个半小时的明信片集锦加茶道入门教学,可不叫电影。
欣慰的是树木希林这部的戏份在最近的作品里算多的了,但有些长的台词真是有吐息的卡顿,尤其狗年一轮回后说的那番话十分唏嘘。用节气区分跨度很长的时间,前半部分稍有缓慢,学习茶道的仪式感与逐渐领略人生成长,黑木华是一名好演员在中后段有小爆发。听雨看雪感受严冬酷暑,无法马上明白的事情经过反复琢磨体验反倒能更加领悟,小时候看费里尼的《大路》不能完全理解,长大后每次看都会痛哭流涕。香港亚洲电影节,油麻地百老汇。
完美地融合了«大路»女性生涯和日式茶道哲理。雖未及費里尼的想像力,但平實的生活和傳統的茶道修練中,體現了一種女性獨立自主的向度,可謂難能可貴。
一口饮尽,半生回想。
这种感觉的电影我都不大行 我能体悟到真谛 但我不想这么做
電影和小說的敘事畢竟還是兩件事。該直白的地方矇眛了,卻在最後拉了主題句來企圖點題,笨拙了。另外,怎麼好意思拿這部戲自比費里尼???整個片子拍得和糖水片似的…內心一萬個問號。一個星給kiki吧。
茶艺,干任何事都能琢磨出道理
【釜山电影节展映】剧情跨度长达24年,但黑木华和树木希林的造型却变化有限,有点出戏。节奏较慢,可以说是细水长流娓娓道来,也可以说是平淡无起伏的流水账。既展现了茶道文化,也有书法的内涵、茶点的精致,以及二十四节气的氛围。树木希林奶奶说一些台词的时候气息都有点不稳。听她说那句“那时候我就100岁了。”很触动啊。三星半
雨落了还是会停,花谢了总会再开。人生亦如此,日日是好日。
终于把树木老奶奶的遗作看完了,唉...茶道真的好讲究啊。电影很平淡如水也略微有点闷,但还是能看得进去的。以前看《大路》的时候也和女主一样无感,希望十年后等我再看的时候也可以有不一样感受吧。才30岁的多部未华子在电影里也太不好看了。日日是好日,这个片名真好啊。
完了我只想快进,,现在一定不喜欢费里尼的大路。。。
全片的感觉就像导演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强加于演员的身上,不断的重复精致的四季和人造的院落,以及人物的精致动作,不容有失的完美演绎,让人实在无法获得共情,仿佛在看日本旅游风光片,完全无法进入真实的人物生活!全片的内心独白简直是最可怕的文学改编作品。是我见过黑木华最没有亮点的人物和演绎了,绝对是导演的锅啊,导演我对你的期待远不止于此啊!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