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部电影于我的点,根本不是什么时光穿梭,而是,在正常的世界里,我们无法做自己,没有勇气做出真正心向往之的选择。
在扭曲世界里,我们才能在一起。
到底,哪个才是正常的世界?
哪个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世界?
窃以为,这着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在以为的真实世界里小心翼翼地活着,不想要妈妈再嫁,不敢说出口却敢“私奔”,明明喜欢一个人不敢告白却在看见她和别人在一起之后又心生妒忌。
烟花,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呢?
电影里有人说,我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扁的烟花,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是不是,我们在这种自以为的、用常识规划的世界里,活得太久了,一切用不可能去判断。
就好像,我想要告诉你我喜欢你,在常规世界里,是不可告人违背天理伦常的事情。
就好像,我差点就真的以为,我爱上的是一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
或许,我哪天喝醉了,放在烟花筒里,世界就会颠倒过来呢?
烟花 (2017)5.52017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新房昭之 武内宣之 / 广濑铃 菅田将晖 因为《打上花火》而去看的动画,没想到直到片尾才等到哈哈。
一开始时的画风真的有种田园诗般的唯美。
青草味,海涛声,田间小径和大风车,一种经典的日本风味。
中后期因为表达的抽象和典道的呆讷,确是设了一道‘准入门槛’。
如果没被那些绕晕,欣赏完后就有一种会心一叹的默契。
因为这是长大以后,我们仍不禁会对青春时发生的一些遗憾所做出的,弥补式幻想。
就像《爱乐之城》里的"I wish I could"和《大话西游》中的"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面前"。
不同的是《爱乐之城》把它引到了最后的各自向好,《大话西游》把它引到以忘情为前提来获取力量去保护紫霞。
《烟花》则是通过一颗珠子去来到平行世界去一次次进行弥补。
而烟花的形状就是区分不同世界的标准。
这与《1Q84》里通过月亮的颜色区分世界有些类似 值得注意,回到过去去弥补遗憾与《你的名字》虽然有点像,但本质不同。
《你的名字》里世界真的被立花泷的行为所改变。
他让一个被摧毁的小镇重现世间,但《烟花》中典道虽然也穿越,但不过是争取到了奈砂在小镇上多待一天,她仍会离开。
所以《烟花》比《你的名字》多了一分"现实"。
对,就像七纸所说的,"就算时光可以倒流,就算时光可以一次次为我倒流!
我也只来得及用尽全部力气说一声我真的喜欢你。
什么都不会改变"。
从这一点来说,与《烟花》最像的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如果从玛莲娜的视角看,那电影无疑反应的是她的无奈和那个小镇上人的丑陋。
如果从雷纳多的视角看,就会莫名与《烟花》有点押韵。
玛莲纳出现在了雷纳多懵懂的青春中。
为了靠近与保护她,雷纳多做了许多努力,但结局不会改变。
甚至从始至终只对玛莲娜说了一句话"祝你好运,玛莲娜女士"他甘之如饴。
结局不会改变,但若时光倒流,那怕拼尽全力,能让过程变得不那么遗憾,就值回所有。
因为时间倒流而产生的一些剧情重复以及结尾时点名的冗长,若称得上是其代价,那真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首先,我看到了很多较为恶心的让我几乎不想读下去的影评。
我觉得,那些文字背后肯定是个没有青春的大叔。
这群人一向觉得自己很厉害,可以指点编剧导演,笑谈特效配音,你们就差点钱了,不然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肯定是你们的。
《烟花》很平淡,我看到很多人愿意把她和你的名字放在一起比较,没问题啊,你的名字欢快的节奏,有趣的穿越衔接,有点爱情轻喜剧的意思,结局又很温暖。
跟你的名字比起来,烟花的确更像是岩井俊二一贯的平淡的清秀的风格,当一些人怀着看第二部你的名字的心去看这部电影,他们一定会失望,整部电影少的可怜的笑点几乎用污段子在撑,不但没有笑点,几乎也没有泪点。
看电影的时候我听到后面的女生在说不好看,快睡着了。
你有没有在青春里真的喜欢过一个人,或许连喜欢都不敢说出口,或许充满了痛苦,或许有过一段难忘的记忆。
如果没有,你和这部电影也不会有一丁点共鸣。
我总觉得,如果没有在你有限的青春里爱过一个人,将会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我以为我会哭,但并没有泪点。
我想起我第一遍看《情书》,不也是这样的心态?
平平淡淡的看完了一个故事,好像什么都没有,好像有点失落。
这就是青春吧,总觉得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今天,《烟花》告诉我,岩井俊二告诉我,就算时光可以倒流,就算时光可以一次次为我倒流!
我也只来得及用尽全部力气说一声我真的喜欢你。
什么都不会改变,该错过的注定会错过,就像那句话说的,女生们注定要嫁给生活。
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男孩喜欢女孩却从来不敢说出来,第一次错过,他坚定了自己的心。
第二次错过,他喊出要追回女孩。
第三次错过,他仍然不放弃。
第四次,他明白了,话到嘴边只说了一半,一切都是遗憾,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年纪。
结尾,典道不见了,一个标准的开放式结尾。
在我的心里,我希望是他们真的留在了那个想象的世界里,永远在一起。
而最后一次时光穿越,玻璃球完全破碎也许也预示着处在那个世界里的人无法再回到现实世界。
伤感的青春文学,有的只是平淡和叹息。
也许和《情书》一样,一年后再看一遍可能就会留下眼泪。
所以,这个故事已经不能用好不好看来形容,如果你明白了岩井俊二想说什么,就好看,如果你完全不明白,那在你看来一定比不上你的名字。
相比于伤感和遗憾,人们更愿意接受温暖和圆满,包括我亦然。
第二次看见松田圣子这个名字,让我遐想是不是岩井俊二的青春就是听着她的歌度过的,在《情书》里用到了《蓝(青)色珊瑚礁》,在这里用到了《琉璃色的地球》,加上一首《forever friends》,还有那首好听到不行的《打上花火》,三首绝美的歌构成了这部电影的bgm,相比于打上花火,前两首的曲风都很平淡温和,正是符合整部电影的风格。
所以我也理解了为什么把《打上花火》这个主题曲放在了最后,那前奏一响真的是让人挪不动身体了,用这首歌结束这部电影,就像结束这段青春,不管是伤感还是遗憾,请都一股脑扔到过去里吧,跟着升空的花火一起绽放,消失,留在记忆里,留在心里。
烟花,绽放的一瞬间最美,但同样转瞬即逝,就算时光一次次倒流,它依旧只有一瞬间。
等你知道它注定只能存在一瞬间,圆的扁的没那么重要的。
本人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影评。
《烟花》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虽然有瑕疵,但总体感觉还不错。
整部看完,可能会感叹这是中学生典道的一个梦,一个关于心事的梦。
他跟我们所有人一样,曾懦弱、胆小,但会因为某个喜欢的人而发生改变。
许多电影都在呈现这种少年时期的状态,比如《怦然心动》、《两小无猜》、《侧耳倾听》等等,或许我们的青春期都有这种感受,从一个无知的状态开始,因某件事某个人在某一瞬突然长大。
这些能够打动我们的青春电影,并非因为画面多么精美,构图多么漂亮,摄影技法如何纯熟,就像《初恋那件小事》只是因为引起了内心的共鸣。
因为我们知道,成长就是充满磕碰,但这些伤痛带来的并不一定是伤疤,还有整个治愈的过程。
我们在《壁花少年》这样的电影中,积攒勇气,认真告别,继续走下去。
从电影人设来看,典道是那种典型的少年,他的心蠢蠢欲动,但缺乏勇气,无法对暗恋的女孩表达心意。
没有长大的典道和好友们无忧无虑,还会煞有介事地讨论:“升起的烟花,从下面往上看还是从侧面看?
它到底是圆的还是扁的?
”而少女早熟,已经开始想着要不要逃离当下的生活,她不想让母亲再婚,或者不想自己搬离现在的环境。
当然,这种若有所思并不成熟,还带着几分天真。
少女的青春期要来得早一些,她们看似柔弱,却比混不吝的少年更有勇气。
所以,电影中的菜津奈敢于做某个决定,敢于跟“权威”做对,敢于迎接新的生活。
这些都在后面触动着还未穿越的典道。
电影中的感情线拍的很纯真,很像我们小时候偷偷喜欢某个人,却很害怕这种喜欢给对方造成困扰。
典道和菜津奈没有什么交集。
他默默关注着对方的一举一动,而且害怕被别人发现。
印象中有一个画面特别细腻,是典道趴在桌子上克制地看对方,好朋友佑芥找他的时候,他假装自己在睡觉。
这也让我想起了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男孩总是青涩,也总因此错过。
我相信看过《烟花》的人,都是在为自己过去的青春感动。
坦白讲,它不是一部成熟的电影,在节奏和叙事上有所欠缺,有些画面也显得过于单调,跟一些优质的动画电影相比,还有进步的空间。
但这并不妨碍它能被人记住,岩井俊二的原著很真诚,大根仁的脚本够诚恳,配乐说起来比较出众,几首歌都可以单曲循环很久。
电影的故事主线是时间倒流,青涩的校园三角恋情,两个好朋友喜欢同一个女生,却都不敢表白。
当佑芥辜负了菜津奈,没有赴约,让女生伤心了。
而这时菜津奈被妈妈带走了。
后来,典道鼓起勇气,想要回到过去带走自己喜欢的人,开始了魔幻色彩浓厚的第一次穿越。
或者,这是他想象的一个梦,曾经错过的人,希望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追回。
一切重新回到比赛开始前,他努力赢得比赛。
他打算带菜津奈走,而那段两人下山逃走的画面真的特别美好。
少年骑着自行车,少女坐在身后,夏日的风拂过他们的脸庞,转弯时的颠簸,令她揽住他的腰,两个人害羞、紧张,留下了彼此仓促青春里最绚烂的回忆。
车站部分的碰撞,再次令典道陷入了挣扎。
他尝试着从大人手里“救出”喜欢的人,但挨了一拳。
等菜津奈被带走,他又想起了那个五彩斑斓的魔力球,开始了后面几次穿越,许下新的愿望,回到过去跟对方一起乘电车离开,哪怕去东京生活。
同是青春成长主题,在九把刀的故事里,男主角柯景腾跟典道一样也有一群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都对班花沈佳宜有一种特别的喜欢,属男主用情最深。
后来,他们长大了,结局是男孩参加了女孩的婚礼。
过去的他们,曾吵吵闹闹,高中毕业后打过无数个电话,也在冬天一起走在街头。
可这就是令人难忘的过去。
《烟花》像是个复原好的魔方,严厉古板的家长、有点吵闹但善良的好友、某个漂亮孤僻的女孩以及主角自我幻想的穿越。
我们所看到的,是如同烟花般短暂、绚烂的青春期。
它只有一种单纯的情愫,那就是“我想你在一起”,哪怕是魔力球构造的奇怪世界里。
典道在一次一次的重新回去中,克服了自己的懦弱、自卑、缺乏勇气,并在不断弥补曾经发生的遗憾。
看电影是一个体验的范围。
不光看他的风格套路,还会受电影的其他基本结构成分影响,如情节、主题、角色、场景等。
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青春。
而记忆,没有雷同。
如果你在青春期暗恋过别人,看到这部电影,也许满满都是自己的影子。
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这部电影,它或许有不足,但真挚、纯粹,充满感动。
而人们关于成长的表达不会缺席,更不会停止。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
这部作品真没什么必要用太长篇幅去分析具体剧情,对它的评价不用搞那么复杂。
虽然它确实制作水准低、剧情莫名其妙,但不可否认它还值两星。
因为青春的青涩懵懂,所以我们会停滞不前,害怕担当,但也正因为青春的胆大妄为,所以我们不计后果地要找到自己存活的方式,想要找寻属于自己璀璨绽放的烟花。
也许每个人在年少时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后悔,也都曾想象过如果那时我那样做了会如何。
其实即便能回溯时光,也很可能无法挽回曾错失的东西,就像剧中男主每次想重头再来,世界都会变得愈发光怪陆离。
而我们经历的人那些爱情又是否真的是爱情呢,爱一个人和爱一段感情,乃至爱上“被爱的感觉”之间,年少的我们又能否将它们区分呢?
就像剧情的女主一样,我们无法说清她究竟爱的是什么。
那些期待着看到第二个《你的名字》的观众,看到第二个《罗拉快跑》时会生气也是理所当然的。
影片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起承转合,故事在你认为绝对不可能结束的地方结束。
岩井俊二的原作其实是电视短剧的命题作品,主题是“如果”,所以会出现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剧情结构。
能够准确表现人物心情就行,情节什么的其实都是多余的。
换个角度想,既然是少年的幻想,当然就要在最精彩的地方结束,为什么要去找所谓的矛盾和解决办法呢,对少年来说,人生本来就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画面是必须要喷的……别说跟你名比了,连同公司的伤物语都比不过。
线条粗,画面色彩暗,人物动作缺帧。
要知道东宝可是拿君名的待遇给这片安排院线的,虽然SHAFT本来就是烧一流预算拍三流片的CULT专业户,但是在这种面向大众的青春片里大搞CULT风,胆子大的可怕。
有些地方表现方式太过头了。
我第一次在日本动画里见到穿插歌舞的情况,就算是配合当时的气氛,也别做的那么完整啊,要知道日漫迷多少都是有点鄙视迪斯尼的,搞歌舞片段尴尬得一逼。
而更严重的是,这片子里的杀必死数量多到难以置信,截图凑10册同人志都够了,我实在是没看出有什么必要。
是准备卖BD让宅男拿出去舔么?
制作方认为神经处女战场原受欢迎,色气的战场原一定更受欢迎,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是显然偏离了重点。
(好吧战场原也裸过)不过纸片老婆确实也到了更换的时候了:不是离家出走啊……是、私、奔、喔!
——及川荠
电影中典道不断的假设故事的重演,在中学时期,不知有多少人每天都在期待上学路上能和暗恋的人相遇,自以为假装得很淡定,事实却是流露的很明显,不知这种奇妙的感受是否只属于那些再没机会迈出第一步得人,看着典道不断的重演,回想起往日的那些幻想,真有点美似烟花,哈哈哈。
相对机智点的佑介,无论是假装想去告白,进泳池前去尿尿,无所谓的游泳比赛,被表白却看穿一切,真的就是有这样子的朋友,哈哈哈,完美整合了剧情,哈哈哈哈
个人觉得可能看电影也是在看自己吧,我不了解岩井俊二这个人,也不知道他出过什么作品,也不了解《你的名字》,虽然我看过,不过也是没有多大感触的但就这部影片来说,我觉得主线其实很好的,也许许多人都会有那么几个想要重新来过的人,就着这个电影也可以自己YY一下吧,反正我是有的,我觉得还不错,但是情节如果能够更出彩一些就好了。
与《你的名字》不同的是,《烟花》的剧情题材大胆,从“青春期对异性的幻想”着手,展现青春少女渴望自由、突破束缚。
在一次次特别的经历中,男女主人公懵懂却真挚的情感也表露无遗。
两个人也从起初的稚嫩,在忧愁与憧憬中面对成年世界的阴霾,从而成长成勇敢正能量的少男少女。
虽然“私奔”很疯狂,但这正是青春的模样。
对动画版的评价?
——很好,这很新房昭之!
或许是去年《君の名は。
》的大热烧坏了宣发的脑子,又可能是海报画面上相近的晴空白云,宣传方从推广开始就不停地把《烟花》和《君の名は。
》联系在一起。
被这样的宣传所引导,既没看过岩井俊二的电影原作,又不知道新房昭之与新海诚风格差别的路人们一对对被哄进了影院。
于是,探讨分支世界可能性的作品迎来了一群对穿越抱有莫名期待的观众,口碑的扑街就无可避免了。
关于网上大量的负面评价,很大程度需要把锅扣到宣传推广团队的脑仁上。
关于新房昭之和新海诚的生平、作品、风格,网上已经有充分的资源,这里就不赘述了。
如果还没来得及看,只需要记住这两人动画风格是彻底,完全,绝对没有交集就对了。
与《君の名は。
》由着监督大人和主创团队自己编故事不同,《烟花》的原作是1993年播放的一部50分钟电视短片,导演是岩井俊二。
没错,就是那个导演了《情书》和《四月物语》的岩井俊二。
而这部《烟花》,明明是在电视上放送的短片,却为岩井俊二赢得了日本电影导演协会评出的当年最佳新人电影导演奖,可以说是妥妥的"大物"。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岩井俊二的《烟花》感动了一代日本人,而这一代人如今正是活跃在动画行业中的翘楚。
可以想象,动画版《烟花》的主创团队们是抱着怎样的心情去制作这部作品。
然而,正是岩井俊二版的珠玉在前,恰恰成了动画版《烟花》最大的困难。
如果完全copy原作,动画版存在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同时50分钟的片长也无法满足剧场版的要求。
如果只借用原作的设定,重新讲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实在是大不敬,惶恐之余也偏离了初心。
正是这些无法言说的纠结,有了如今这个一再重启平行世界,横向扩展故事的动画版《烟花》。
——以下关于岩井俊二的93真人版和新房昭之17动画版的比较,会有剧透,介意请回避。
【时代感】1. 93版里的典道是个小学生,17版里改成了初中生,直接导致了很多行动看上去不合理。
比如说放弃妹子的邀约去参加男生的聚会,小学生来说合理,初中生未免令人担心取向……不过,没变的是同班同学的なずな比典道高半个头的设定,毕竟发育有先后。
2. 典道家里的游戏机,93版里的是1990年发售任天堂SFC,17版没看清但手柄来看已经PS风十足。
3. 车站なずな换下浴衣改装洋服,93版里的是黑色无袖上衣+红底白色波点裙,时代感十足;17版改成了一袭白色的连衣裙,平成废宅的最爱有木有?
4. 93版奥菜惠出演的なずな多少还带着几分生涩和畏缩,17版里的なずな积极大胆,火力全开,几乎就是个小只的战场原。
5. 男孩子们打赌的标的:93版是SLAM DUNK的新刊,17版是ONE PIECE新刊。
6. 93版男孩子们走路上学,17版有了自行车、滑板车交通工具。
【剧情】1. 93版典道只重启了一次时间线(假如赢了比赛)。
17版好像是4次?
(赢比赛、登上火车、不被发现、灯塔上),好不容易才把片长拉伸到满足剧场版的要求。
2. 93版典道单纯通过冥想就重启了另一个可能的时间线,17版特地增加了一个水晶灯泡作为触媒。
或许是需要多次重启的原因?
(灯丝还能亮成“ if ”的形状也是不容易)3. “假如赢了比赛”之后,なずな去典道家里接他。
93版是典道被なずな拉着甩下佑介跑步离开,17版改成了典道用自行车载着なずな离开。
主被动逆转了啊啊啊啊,忍不住再吐槽一次平成废宅们……4. 小学生对班主任的性骚扰,扬言偷拍胖次什么的,也是动画版被吐槽比较多的一个地方。
可是,93版直接就是袭胸啊,尺度比17版大太多了。
5. 典道和祐介的比赛:93版なずな去泳池后发现先到典道和祐介没值日而在游泳,于是穿着私服躺在泳池畔的,典道从なずな锁骨抓走了一只蚂蚁;17版典道和祐介后到泳池,发现换了死库水躺在池畔的典道和祐介,趁祐介去#$$!的时候,典道替なずな赶走了蜻蜓(为什么会改成蜻蜓?
);93版なずな只是做裁判,17版则参加了泳赛而且完胜两个小屁孩……6. 最初的私奔,93版两人有一段搭巴士的对话,去了火车站但没有搭火车;17版里省略了巴士的部分,把内容移植到了火车车厢里。
7. 火车站之后,93版和17版的展开完全不同,似乎没有必要再一一罗列。
但93版终末之前,三浦老师特地拜托烟花职人的同学给典道单独放了一个可以从正下方观看的烟花,典道究竟看到了什么实在是很让人好奇。
17版里则是直接把水晶灯泡当烟花打上了天,再以碎片的方式直白地端出“蕴含着多种可能性”的概念,彻底完全放弃了给予观众自由想象空间的打算。
个人感觉93版的更有意思一些。
8. 片末,93版我们不知道なずな是不是和典道真的“再见”了;17版干脆不知道典道去了哪里……【其他】1. 神前晓的音乐是极好的,哪怕是差评里往往还有“一星给配乐”的说法,足以说明问题。
2. 広瀬すず的配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特别是在本作一大群名声优的映衬下,问题更明显。
火车站被妈妈拽走时候的喊叫完全没有实感,单独听的话绝对能让人能石更……3.「私にもビッチの血が流れている」这句,影院里的字幕没有好好翻译出来。
其实何苦,完全没必要。
总而言之,《烟花》的完成度是足够的。
但受93版的影响太深,以至于只能勉强横向扩展情节的故事编排还是有些令人失望。
毕竟,观众还是希望看到足以衬得上新房昭之名字的表现。
一个有点魔幻的故事,多少掩盖掉一些剧情上的无趣,看完晚上做梦都变得魔幻了,主题曲和片尾曲都大爱,再相见会是怎样的世界,我也很期待……
这是一部不看会遗憾,看了会后悔的电影。
五彩缤纷的一堆碎片,抓住一切闪闪发亮的时刻疯狂抒情,却忘了去经营真正能触动人心的情感。男女主角的人物性格都没有立起来,缺乏铺垫的时空闪回不知所谓,可惜了这么好的卡司。
说所有不切实际的东西那不就是梦吗?难道我们不可以把它做成动漫的形式吗?用客观的心去看待我们曾经的梦吧~
这种配置故事讲的莫名其妙实在说不过去
本片最大的缺点是进入主线剧情太慢了…如果节奏能更快的话感觉回更好,话说按照片中表现的长度那条隧道在世界上都能派上名次了…临近结尾时老师打的那一巴掌的掌印的方向应该有bug。以如果为主进行穿越的剧不少见,一般也就是这样了,少年少女happy end还能怎样呢…毕竟能拯救小镇的机会并不多~
想起了《你的名字》。在如果的虚拟语气中一次次掷出的烟花球。最后全世界都获得了勇气的片段非常燃,像言叶的经典片段。烟花,究竟是圆的还是扁的呢
新房昭之老贼,故事讲的比较囫囵了,其实作为日本人应该会体会更深,他们的生活太过于拘谨,于是失去了许多可能性。画面和细节的设计没得说,大荧幕看更棒,然而音乐的水平在剧本之上。
烟花是扁的还是圆的,夏季的爱恋是真挚还是幼稚的。太差了,于是只有【闭上眼睛,大型脑补成CMBYN。放的烟花是他们跳Love My Way的红色舞灯,跳进泳池是那个承载了爱意和秘密的池塘....】(好的,我疯了
又一强强联合的失败之作。情节冲突刻意而肤浅,声优表现力不尽人意,3D效果使用不当,设定不明的超能力加上生硬的剧情只能说是牵强附会。导演企图用隐晦的技巧讲述故事,但所有莫名其妙的留白都化为了影片的遗憾。但是,打分本身就是件主观的事儿,对么。
苏州之夜蓝翎陪我看的,为了满足中年少女心,两人还坐了一个情侣座哈哈,马克这温暖的陪伴。
就一 离家出走 也能拍部剧场版动画?
思路上一脉相承有所增益,但表现力上原作精华无一被超越,可见工期和你苏打的表现堪忧。小荠母亲变得温柔,同时,男女主角更加依恋对方,或多或少对角色性格都有损伤,因为所谓小恶魔魅力,正是由旁人的冷漠、对旁人的不信任,和对自己的信任,(和社保度)三者组成的。伤角色性格实则削弱了高潮。
同样是穿越回过去改变现状,和《穿越时空的少女》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一个地。画面还算有点梦幻万花筒的感觉。| 根据岩井俊二同名小说改编
看个弱智片看得这么兴奋的我
全体的に微妙...でした 終わり
看前段反而一直想起《空想新子和千年魔法》(联想自己这几年的状态,选择一个人就失去了另外的世界)
是我的错!全都是我的错!
飞机上看的,画面很唯美,剧情确实是槽点太多。烟花是扁的还是圆的?
“离家出走听起来好幼稚,这叫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