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了两个十几岁的男孩迈克和契克的故事,他们在暑假期间开始了一次穿越德国乡村的即兴公路旅行。
迈克性格内向,不善社交,他喜欢班花塔季扬娜,却不敢跟她表白,自然也一直被忽视。
转校生契克是一个性格古怪的青少年,机缘巧合下,他成了迈克的同桌。
暑假来临之际,班花塔季扬娜举行生日聚会,全班同学里只有迈克跟契克没有收到邀请函。
迈克的父母即将离婚,他孤身一人在家无所事事,契克开着一辆旧拉达来找他,两人一起踏上了一场没有地图、没有手机的冒险之旅。
当他们穿越德国乡村时,两人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面临着各种意想不到的挑战,最终他们收获了真诚而深厚的友谊。
契克 (2016)8.42016 / 德国 / 剧情 喜剧 / 法提赫·阿金 / 特里斯坦·勾贝尔 阿南德·巴特比勒格
林筠 19:39:44这个炫技式的开头好像我就不是很喜欢林筠 19:43:07妈呀,说好的喜剧呢,怎么一上来这么刺激林筠 19:43:26妈呀,人物一开口我听到了熟悉的德语林筠 19:43:29居然是德国的电影林筠 19:50:09“第一什么事你都可以说,第二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林筠 19:50:12哈哈哈哈林筠 19:51:11好恶心的老师林筠 19:51:20用这样的语言去定义一个学生林筠 19:57:22这个运镜怎么一惊一乍的 明明是个普通的介绍同学出场的场景,愣是给拍的跟超级英雄出场一样林筠 19:57:26猛的往前推进林筠 19:57:31还是从下往上的角度林筠 20:02:17哈哈哈哈哈 这个发型怎么跟红孩儿差不多哈哈哈哈哈 已及拽拽的笑死了林筠 20:02:32背景音乐也一惊一乍的林筠 20:03:19感觉男主的眼睛是异色瞳也 又金又绿又灰的林筠 20:06:06感觉这个翻译绝对文雅了(“不关你屁事”),我好像听到了德扎怼脸骂的发音林筠 20:06:46他们到底对中国有什么误解哈哈哈哈 有龙的衣服就觉得很酷林筠 20:08:17男主找到妈妈以后 笑出来的样子好可爱林筠 20:08:40为什么家门口还放着兵马俑啊啊啊啊 家里整的跟个墓地似的林筠 20:10:41他是怎么拍的跟 恐怖片一样林筠 20:10:52很好奇导演的精神状态林筠 20:12:07果然德国的男孩子说nein都很可爱林筠 20:14:29受不了了,你们切到幻想世界的时候能不能不要那么直接林筠 20:14:38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含蓄象征的林筠 20:23:38哈哈哈哈哈好可爱的友谊林筠 20:30:15还蛮喜欢男主的性格的哈哈哈哈,手机被扔了就 把对方的酒给扔了林筠 20:35:15我笑死了 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林筠 20:38:43我笑死了,怎么还cue荒原狼林筠 20:41:07卧槽好拽林筠 21:18:25啊啊 怎么随便剪个短发都这么漂亮林筠 21:26:41“不”“为什么”“我胆小 我胆小又无聊”“(笑)我跟你在一起不觉得无聊”林筠 21:31:59秋日的私语反而贯穿全场林筠 21:50:07“如果是在这个夏天之前我肯定会高兴的跳起来,但奇怪的是,我现在并不在乎”林筠 21:50:16挺共鸣这种感受的林筠 21:50:51这个夏天酷毙了林筠 21:52:41感觉像鳄鱼波鞋走天涯坏小孩版
迈克——妈妈酗酒,爸爸暴躁加婚外恋,老师不看好,同学不友爱,暗恋的女孩咋都注意不到他。
所以没同桌吗?
所以转学生契克——哈哈,就算是俄罗斯人也肯定是亚裔吧。
很有个性。
介绍他时我并没明白为什么影片会用他的名字——就顺理成章的坐在了迈克身边。
契克考试得A+的时候我在想,数学学的好会不会中国的孩子,还说什么黑手党,衣着发型明明像东北的孩子,哈哈,没毛病。
影片对中国元素龙也是情有独钟啊迈克读作文时,老师对迈克说,怎么可以那么对待妈妈。
也许是老师觉得正常的家长不会对孩子说那样的话。
迈克很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并没有觉得这是因为妈妈酗酒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
成人的世界真是无法想象也不愿去想象爸爸要带着美女去“开会”时叮嘱他有事打电话,迈克说可以在你开会的时候打电话吗,臭小子好好笑。
他爸真是无敌烂人一个。
迈克好孤独啊,看上去他和妈妈关系很好。
老师不喜欢,和男同学们合不来,女同学过生日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收到请柬的——除了转学生,这件事他介意了很久,直到后来他又一次说起说自己又胆小又无聊时,他还在介意没有收到派对请柬这个事。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这样,内心敏感又装作混不在意。
两个不受欢迎的男孩子踏上了炫酷之旅。
不是安安静静的旅行,甚至是做了不少“坏事”。
开车冲进了玉米地要开出契克的名字;差点冲撞了奶牛被农场主追赶;在风车下看星空露宿;遇到了“行走的贵族”,也许是青春期心理并没有加入他们;饥肠辘辘寻找超市的途中遇到了一个很好的人家接待;被当地警察发现未成年驾车而逃跑;计划偷汽油时遇到了一个“疯”女孩,酷炫之旅临时变成三人行;看到一个大湖某两人被推下水,迈克差点丢掉初吻,后来还是丢掉了。
试问,谁的青春会有这么刺激的体验。
友情之树也开始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慢慢慢慢就培养出了默契,走散后又相聚时“上一个地方”真是替他们叫好!
没有谁拯救了谁,成长过程中遇见了彼此就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撞猪之后(此处应有笑声),契克在警察到之前匆匆离开了。
烂人爸爸想让迈克把责任都推到消失的契克身上,迈克坦白了,我看到妈妈脸上的笑。
每个人固然会有害怕的事情,同时也会有珍惜的人。
契克用偷车的方式告诉迈克自己无恙,迈克会心一笑。
对了,还有去了布拉格的伊萨,人生那么长,有生之年他们一定会再遇见。
或者,即使不再遇见又如何
本以为德国电影也会像印象中的德国人那般的刻板乏味,可是人的青春冒险模式一旦开启,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啊——那不计后果的疯狂,不走回头路的执拗,不存芥蒂的恶作剧,不谋而合的急智,不触及灵与肉的性的启蒙,不会再见的离别,不掺杂质的纯真,不再接受被圈定的反抗……都如理查德·克莱德曼悠扬的《水边的阿狄丽娜》,琴声一路,相伴不绝。
相约五十年后再相聚,归来仍是少年否?
彼时他们再重逢,是不是也会相视一笑,轻声哼唱:“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 只有去经历,才会真正地成长。
真好的德国青春公路片。
基友刷了好几遍。
BGM没话说。
其实在设想他俩未来时不由上扬嘴角,接着有丝化作烟雾的惆怅。
绷紧眉头的记忆和泛滥澎湃的思念于离别后在迈克胸腔里发酵得浓烈。
两人颠沛流离相濡以沫到最后被迫分开,不管是爱情亦或是亲情,这份相处下来情感的分量能否超越本能?
这场荒唐离奇、单纯而肆意的狂奔在契克离场后戛然而止,像迈克的一场春梦。
最后的最后,目光空落落无处安放,我的心也随着迈克的心一并飞往契克。
漂亮女人突然间变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她曾经令我魂牵梦萦的笑也变得索然无味。
果然啊,要不是因为性,男人都更爱跟男人混在一起。
其实不关乎性别吧。
刚看剧照时被契克这货的红孩儿发型丑cry,港真。
再撸一遍才捕捉到他对麦克的甜笑和真挚眼神,不是在撩,是真真儿的喜欢啊!
此刻我他妈想化身迈克,给契克一个大大大熊抱!!!
人生中第一次写辣么长的影评啊。
喔不,不是影评,是纯吐槽。
暑假像是从时间轨道上切割下来的一小块,脱离旧制,独立成章,为各种奇幻、美好、糟糕的事情提供发酵的土壤。
暑假是日常生活里摆脱学校规矩和父母束缚的真空地带。
暑假带着开学就要升级,升级就离长大更近一些的使命感,“逼迫”着小孩在长大之前疯个够——穿得很少在烈日下奔跑嬉闹,顺带吃瓜嚼冰,抓鸟逗鱼,拉帮结派,为所欲为。
暑假里,正男领着一路叫嚣,狐假虎威的菊次郎,去丰桥探望妈妈。
如果没有正男“暑假”的掩护,菊次郎就没有办法去旅行;没有办法大声骂着八嘎呀路,一次一次地去“欺负”那些好心又胆小的陌生人;没有办法买彩票、偷玉米、砸车窗、搭顺风车、抢天使风铃;没有办法玩自己很想玩的“裸体一二三红绿灯”。
正男把暑假特权匀了一些给菊次郎,才有了《菊次郎的夏天》。
三个小屁孩在《我们假期做了什么》里,按照爷爷的遗愿将死去的爷爷海葬。
他们知道,大人会争吵,顾虑太多。
大人也不会听从爷爷的遗愿,索性亲手为爷爷办最拉风、最神秘的葬礼。
因为是暑假,所有出格的事情都能被理解。
《契克》讲述的就是一个在暑假发生的故事。
14岁男生迈克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契克来之前,契克来之后。
契克来之前,迈克是个小透明:长相平平,发型怪异,班花对他不屑一顾;妈妈酗酒,爸爸暴躁,老师对他骂骂咧咧。
迈克生活中一个非常大的困扰是,他不理解“语言”。
他的同学,课下热烈讨论买避孕套参加聚会,课上却假模假式地朗读“划船掉进水里,被救起,感谢上帝”这种幼稚的内容,老师也会煞有介事地进行关键字提取”拯救 上帝 落水”。
迈克非常认真地写了一大本母亲酗酒进疗养院的故事,还如实地记下母亲教给他的名言“一、什么事儿都可以说;二、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
换来的却是老师的一顿训斥。
老师骂他侮辱自己的母亲,还说“我希望你撕了你的作文”,等迈克真的动手撕时,老师又说“我不是真的要你撕,我是让你想想你都做了什么。
”天啊,迈克一定会被这个老师逼疯!
因为老师和很多大人一样,和那些会装傻充愣的同学一样,他们从不把真实的东西说出来。
幸好契克来了,契克以一个怪胎的身份凭空而降。
他长着亚裔的面孔,梳着红孩儿的发型,书包里藏着伏特加。
他一来,就纠正老师的发音,每天在课上昏睡,数学却能拿最高分。
暑假,怪胎契克开着一辆偷来的车来“勾搭”迈克。
先是去班花的生日派对上耍了个酷,之后尝到甜头的二人决定一路开下去,去瓦拉几亚。
他们听着理查德.克莱德曼舒缓的钢琴曲,从浓雾里横穿出去,没有地图,扔了手机,打算永不回头地走下去。
他们冲进玉米地,用车写字;他们闯入陌生人的家,享受一顿“智力洗礼”一般的午餐;他们分头行动,被警车追捕,最终又重新汇合;他们甚至遇到了流浪的女孩,三人许下五十年之约。
在这个酷毙了的夏天,迈克终于不再听理查德.克莱德曼。
一场车祸之后,涌在马路上的猪群,交错摇曳的灯光,迈克眼中的一切都荒谬得不像真的。
那个消失的契克也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但迈克再也不受困于“语言”了,语言就是“什么事儿都能说”:混蛋爸爸可以滚蛋,酗酒的妈妈就算酗酒又怎样?
她依旧是率直、勇敢、酷毙了的妈妈。
学校里那群傻瓜蛋还是傻瓜蛋,只有脸蛋的校花也失去了魅力。
只有那个犹太裔吉普赛人的孤儿契克,还有流浪的伊萨,是迈克的牵挂。
他们闯入迈克的青春,在一个暑假拯救了他。
是部公路电影,并没有觉得是喜剧,应该归类青春片。
可能自己已不再青春,或者因为这类公路电影包装成长内核的电影看太多,觉得此片并不出彩。
男主父亲包小三,母亲酗酒,性格内向,碰见喜欢的女孩不敢说话。
男二是反社会的孤儿,却活的逍遥自在。
暑假约着一起上公路飞驰,遇到各种风景,各种互帮互助,也经历了成长。
对于男主来说是逃离父母,逃离学校,逃离曾经讨厌的一切重获自由的新生。
可是,个人觉得这里面的叛逆有点过头了,毕竟犯法了。
两人才14岁额。
想起另一部德国电影《浪潮》。
同样都有点夸张。
写这条影评时,我坐在开往重庆的大巴,准备考pte的路上,路上给自己放假看了这部一直想看的电影全文用总分总叙事手法,节奏逐步走向高潮,给人一种向要和朋友去冒险的感觉,不再胆小,剪辑点有个声音切入,男主父亲拿衣服快递进来前,游戏声音增大提前匹配画面,最开始的叠加模糊的拍摄手法,每一段在开车时纯音乐代表的不同心情,还有契克对校园恶霸说的那句话,升格拍摄并且契克先回头看,再全部转身后退一步,再回头往前走太帅了!
给少年时期的我荷尔蒙加速分泌,迫不及待想要一个自己的一路向西计划!
😂
“契克”是一个14岁男孩的名字,然而他在这部电影里似乎没有故事。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迈克的14岁男孩,他长得和所有平凡初中生一模一样,也有着所有少年共有的迷茫。
电影的开头是一节语文课,老师似乎给学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生活。
迈克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和美丽田园》,很美的题目不是吗?
我想迈克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认真写了一个长篇,整整七八页的样子。
他很爱自己的妈妈,他写妈妈是一个网球高手,尽管酗酒,也能够轻松拿到冠军。
妈妈即将被送去康复机构,然而她调侃地称那里为“美丽田园”。
他的文章还没有读完,就被老师喊停,底下坐着的学生们也很反感。
课后,他被叫去了办公室,受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他是你的妈妈,你怎么可以这么说她!
”老师很激动,然而迈克却懵了。
大人的世界只看到了“酗酒”和“颓唐”,可孩子的眼里却只有“妈妈”。
迈克不觉得自己在诋毁妈妈,他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而且这也并不影响他对妈妈的爱。
少年的迷茫,是来自于他们的纯真。
迈克是一个非常纯真的少年,他偷偷喜欢班里的一个女孩。
女孩的生日快到了,她准备在假期办一个生日趴,然后邀请同学们参加。
知道消息后的迈克,决定送一份礼物给女孩。
他花了很久很久的时间准备,画了一幅很棒很棒的画,女孩的肖像画。
很浪漫对不对?
然而,他是全班唯一一个没有收到邀请函的人。
他成绩差又不讨人喜欢,受到大家的排挤。
我们年少的时候总是不懂最真挚的爱是什么,然后错过了,就是永远。
那个女孩,我真为她感到惋惜。
迈克,其实是一个多么有才华的男孩子呢。
有多少女孩收到昂贵的戒指包包,却不知道最难得的是什么。
你可以想象这个画画的男孩一边描摹一边想着你的样子,你可以想象他认真而在意的表情,努力而忐忑的样子。
最难得的是真心。
还好,迈克遇到了契克,“纯真”遇上了“勇气”。
契克是班里的转学生,穿着一双破鞋。
哦,忘了说了,他是班里另外一个没有受到女孩邀请的人。
他才不在乎,他浑浑噩噩,老是醉酒上课,但是成绩却非常不错。
迈克一开始也跟其他同学一样讨厌他,可是他看到了他带来的酒。
他觉得,醉酒的味道是悲伤的味道,和妈妈的一样。
契克不仅成绩好,车也开得很溜。
他偷了一辆车,载上迈克,两个受到排挤的少年,开始了一场青春的大暴走,一路向南。
契克扔了迈克的手机,他说任何混蛋都能靠手机找到他们。
迈克扔了契克的酒,他说你想冲到路边上去吗?
然后他们还在车里找到一盒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播放了起来。
这个旅程真美,没有手机,没有酒精,只有轻柔的钢琴曲和路边干净的风景。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人,也告别了很多人。
只有这两个少年,始终互相帮助、互相了解。
我觉得契克这个男孩很神秘,他说不清楚自己来自于哪里,他好像什么事都干得很好,他甚至于在最后也消失了,或者说是藏了起来。
我觉得他也许就是“勇气”,每个少年成长路上都需要的东西。
或者他就是迈克的另一个自己。
迈克渐渐变得有点像契克了,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反抗,敢于逃离
以上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一段对话,不是少年才能来一场青春大暴走。
不是只有少年会经历迷茫和苦痛,成人也许更加。
生活当中,你是不是会遇到想不通,被否定或者很疲惫的时候呢?
无论几岁,都可以来一场无所顾忌的青春大暴走。
没有手机,没有打扰。
没有酒精,没有烦恼。
只有轻柔的钢琴曲和路边干净的风景。
和你的,纯真和勇气。
只看到了一半,因为是在图书馆的服务台摸鱼,看到了不适合公放的部分,只好等回寝室继续看啦,先浅写一小段影评。
比起像一部公路片,这部电影好像更像是青春偶像爱情剧,完美契合我小时候对爱情的所有幻想啊。
从天而降的学霸同桌,和我一样的怪胎,两个同样孤独而又特别的人当然是要选择拥抱彼此啊。
契克简直就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白马王子啊,成绩好,特立独行,够酷,不对除我以外的人有好脸色,从天而降带我大杀四方,让那些不正眼看我的人只能目瞪口呆看着他飙车带我扬长而去。
没有父母的管束,和男友不顾一切的远行,一路上东聊西扯听理查德,看星星看月亮幕天席地,做所有放肆自由的事情,遇到善良有趣的人家,可爱的快问快答,分离后又默契地再次相聚,不过那个女孩出现干嘛,二人世界都被破坏了!
对不起啊,有些过度带入了。
但就是,真的很喜欢啊。
回寝室了,看完了,感觉就是,完全不够看!
好希望这段旅程永远不要结束。
伊萨也很可爱。
不过看到伊萨撩Maik时我还以为会make,结果契克回来的真是时候啊。
有些戛然而止了,但还是很喜欢,是独属于14岁的少年意气和青春啊!
最后契克传消息的方式也酷毙了!
小时候最爱弹的理查德,最向往的出走,和持续了整个青春的浪漫幻想全部在这部片子里面实现了啊。
ps:契克的红孩儿发型实在是……Maik也居然到最后都还是直男……(看他最后看护士小姐姐那个花痴样儿)
德国社会可真美好,呀。可是,情节设置的太刻意,不自然,既然是正能量的电影,不写实怎么能让人信服并感受到希望呢。
夏天来了,但我还差一辆偷来的蓝色拉达和一个契克
【√ ♫Richard Clayderman — Dream Wedding♫】LOL 『SIFF - 环球港AMG - 小葵 & 阿脚 - 2017/06/25』
24_102。很肆意,所以也很耀眼的一个夏天
再自由的青春 也不该是偷车 压玉米地 和在高速公路上飙车吧。除此之外 山野 繁星 湖滨 桑葚 岩石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和那个带我走向自信与快乐的你才是我整个夏天的回忆啊💙
看完全片的第一感想是理查德克莱德曼存在感真强啊……
公路
中规中矩的成长切片,电影中许多隐喻还不错。
与契克告别时,他穿着夹克一瘸一拐消失在高速公路的车灯里。开始确信,这个犹太吉普赛男孩是被上天派来拯救夏日的无聊。把裤脚塞进袜子、顶一团乱发、耳边别一根烟,却在傍晚的水泽里,告诉了他不喜欢女孩的秘密。这样一个夏天,有女孩去了布拉格,有男孩冲进了玉米田。五十年后再相见,我们仍是少年。
没有契克就没有这个夏天
年度十佳啊这是。简直要为这部没有野心的片子膨胀!这部片子有契克和伊萨还有夏天的一切!
酷炫的夹克和一个暑假的旅程。同性之间的友谊和默契才是最棒的。契克好帅!Cool到没朋友!
什么玩意
和少年犯差不多,对公路片很难惊艳
熊孩子的青春诠释法,卡带的克莱德曼,田野里压出的名字,夜晚仰看风车,以及偶遇的怪女孩,weirdo化的主人公玩出了最恣意的暑假之旅,屡次提到的“不走回头路”不光是对旅途的定义还是为这段青春回忆落下的注脚。契克这个人物独特的背景设定有一种酷劲儿光环,也起到了照亮主角无聊人生的作用。
我才不开回头路!
科学解释:人在13、4岁的时候,大脑里冒险信号比较强,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弱。所以,喜欢这部电影的成年人是怎么做到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的?我反正已经体会不来啦!
公路片总是能莫名吸引渴望自由的灵魂
三星半,还不错看
情节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