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The Drummer 國別:香港 台灣導演:畢國智《海南雞飯》編劇:畢國智《海南雞飯》演員:房祖名《太陽照樣升起》 李心潔《鬼域》 梁家輝《蘋果》 何超儀《戲王之王》 張耀揚《放逐》曾江《東京審判》 鄭希怡《美女食神》 優人神鼓官方網站:http://thedrummer.emp.hk/官方blog: http://www.kenbiroli.com/blogc前提 這次有機會參加Blogger Ads的活動(就在部落格右邊,點下去就知道是什麼了= =),於是提前觀看了這部電影《戰.鼓》,這部電影預計在10月12日上映,如果還沒有決定要看那部電影的網友們可以考慮看看這部電影。
導演與卡斯 導演畢國智是知名老牌名星金漢與凌波的兒子,這部電影是他執導的第三部長篇電影,曾在泰迪羅賓執導的《香江花月夜》擔任演員與剪接,也曾幫黃浩義的《雷雨》及陳輝的《無問旅程》擔任策劃,香港知名寫實派導演陳果的「香港三部曲」(或者是「97三部曲」、「回歸三部曲」)中的《去年煙花特別多》也請畢國智擔當電影配樂,2000年推出個人長片電影《小奇蹟》拿下芝加哥數位電影節最佳外語片,02年與新銳導演林華全合作以《走火槍》入圍金馬獎影片、編劇、導演,而第二部作品《海南雞飯》不但請出影后張艾嘉主演,也順利拿下06年香港金像獎最佳新進導演,畢國智可以算是全才導演,在每種領域都有不錯的表現,而這部電影是他第三部長片電影《戰.鼓》,電影在各地試映都有不錯的評價,此片相信會有不錯的表現。
演員部份大多是香港耳熟能詳的演員,主角是由成龍的兒子房祖名領銜主演,搭配影帝梁家輝、影后李心潔、何超儀、張耀揚、曾江等知名演員參予演出,可以說是卡司非常堅強的演出團隊,而這部片特別的是台灣知名藝術團體「優人神鼓」也參予這部電影的演出,而這部電影叫做《戰.鼓》,「鼓」當然就是貫穿這部電影的靈魂的樂器,而「優人神鼓」在片中化身「禪鼓山人」在片中具有比重很高的戲份演出。
關於「優人神鼓」 2000年導演畢國智與太太(這部電影的監製李嘉繪),在香港文化中心觀賞了優人神鼓的演出,對這樣的表演藝術深深的感動,一個禮拜後,導演畢國智就去拜訪這位居台北郊區的山上劇場拜訪優人神鼓,也向創辦人及藝術總監劉若瑀女士提出拍攝劇情電影的提案,而對於導演畢國智的誠意下,優人神鼓也答應這部電影的演出。
86年成立的優人神鼓,劇團於台北郊區(老泉山)設立山上劇場,距離台北市郊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優人神鼓追求著「道」(自己生命的修練)藝」(藝術技能的學習)合一」,做為他們對於創作與生活的目標。
至於優人神鼓是什麼意思呢?
「優」在中國傳統戲曲的意思是「表演者」。
「優人」即表演的人。
「優」在中國傳統劇場的解釋正是『表演者』的意思。
「神」是人在高度專注下,所進入的一種寧靜、無我狀態。
那是存在於每一個身上最大的能量。
「神鼓」就是人的鼓 「優人神鼓」就是在自己寧靜所擊出的鼓聲。
亦即「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
文字與圖片來源:優人神鼓官方網站觀影心得(文章觸及內容,閱讀前斟酌) 電影名稱叫做《戰鼓》,當初看到這片名我還在想是什麼樣的一部片,梁家輝在戲中飾演黑社會老大關爺,又黑社會又戰鼓的,我還以為是黑社會的警匪槍戰片,或著又是一部像現代武俠電影,但是直到看了簡介以後才發現電影跟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 「記不記得第一次聽到的是什麼聲音?」 電影故事大概是這樣,主角Sid(房祖名飾)是黑社會老大關爺的兒子,因為父親暴躁個性的影響,造成Sid桀驁不馴的個性,也因此招惹了黑白兩道勢力大的富商Stephen Ma(曾江飾)的女人Carmen(鄭希怡飾),而遭到Stephen Ma的追殺,在情急之下,關爺將Sid送到台灣避難,而在台灣百無賴聊的Sid偶然遇見了隱居山林的「禪鼓山人」(優人神鼓飾)藝術表演團體,為了追求鼓團中的團員紅豆(李心潔飾)順便打發時間,Sid加入了禪鼓山人的行列,而這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在看這部電影前其實很迷惘,說實在的畢國智導演的電影我從沒完整的看完一部,演員的部份除了梁家輝、李心潔等老牌演員,房祖名的電影我基本上可以說是從來也沒看過,尤其是香港第二代(老牌名星的兒子)的演員傑出的沒幾個,所以我對他的印象一直都很模糊,最多也只知道他是成龍的兒子,而且有個很特別的性,除了老牌演員等,對於優人神鼓我也僅是略知一二,更惶恐這部電影是由房祖名領銜主演,要是在電影院自己挑片買票,我可能就錯過了這部電影了。
「你沒辦法記得起來」 打鼓很難成為一部單純為音樂的電影,而以往跟「鼓」有關的電影其實都只是一個媒介,曾經有部電影,是改編「威豹合唱團」的故事《Hysteria:The Def Leppard Story威豹合唱團:歇斯底里》,談的是一隻手的鼓手如何在努力站起來重新登上巔峰,還有前陣子的《鑼鼓喧天》,故事在說藉由打鼓讓主角了解做人處事的道理,以及團隊合作的重要,而《戰.鼓》,也是一部藉由鼓來砥礪人心的電影。
「因為在聽到那聲音的時候」 片中一開始就點名男主角對在樂團擔任鼓手,而本身對於鼓也有一種情懷,當初媽媽因為被父親誤以為與樂團鼓手有一腿,而被迫敢離他們家中,對於打鼓,不但是抒發情緒的方式,也是輾懷母親以及當年完整家庭的一種寄託,而在台灣他巧遇「禪鼓山人」,讓他了解打鼓不只是打鼓,而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我門還沒出生」 電影傳達很多正面的訊息,藉由禪鼓山人(劉若瑀飾)對Sid以及師傅(黃誌群飾)的潛移默化的教育,讓原本充滿暴利,個性反叛的Sid了解人生很多的意義,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優人神鼓」的理念相同,讓Sid了解真正的表演、真正的藝術,應該是要做到「道藝合一」,經過嵐姐的諄諄善導下Sid慢慢可以了解真正的生活方式跟態度,藉此改變自己,間接改變別人。
「在母親的肚子裡.. 電影厲害的就是把「優人神鼓」的理念,用劇情片的方式更簡單的傳達到觀眾心理,當你在舞台上看到恰似炫目或是震撼的表演,也許只是一時間的感動,但是藉由以劇情片的方式,更讓觀眾可以體會一個表演我們看到的只是表現,而在這之中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我們最大的依靠」 嵐姐最後給了Sid的一個新的稱號「阿道」,雖然當下我覺得很像法號,因為剃頭加上他們專有的儀式,但是後面發現其實這個字如同鼓,就是貫穿這整部電影的關鍵,整部電影就是以「道」為本,正確的如同通道亦或是道理,行為的通道、行為的道理、思想的通道、思想的道理,藉此讓我們了解正確的方向以及正確的生活方式。
「就是他的心跳聲~」 雖然說這部電影很正面在闡述一種精神,但是絕不是沉悶的電影,畢竟是劇情片,故事還是有起承轉合,配合著劇情還是有高有低,而且片中有很多橋段其實很有趣,而片中腳色之間的和關係及互動也有很多很感人的橋段,尤其是男主角與父親之間那種不同一般家庭的互動,是片中最令人動容的地方,最後 電影後段,在故事的鋪陳下,「優人神鼓」在房祖名的加入下有一場舞台演出的戲,搭配故事的內容你更能了解,「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意義,而「鼓」本身就有振奮人心的功能,藉這節奏的波動,畫面劇情的變化,短短的幾分鐘表演僅有單音的鼓聲,卻在潔拍快慢、聲音大小下,詮釋了片中腳色的心境,以及藉由藝術轉化為生活的一種衝擊,最後在電影的最後一幕,男主角總算省悟了,至於結果如何導演也留給觀眾自己省思。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pocato&article_id=12830887
前日看得《战鼓》,只看得三分之二,未竟全章,然颇赏其意味。
往往人美善莫名者,曰若有禅意,今观此剧,乃可曰:此得道之三昧者也。
《庄子·达生》谓: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何谓德全、神全?
便是得其天。
庄生借关尹口言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
夫奚足以至乎先?
是色而已。
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
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
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
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
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如此。
艺术如此,人生何莫如是?
终于盼到了上映,今天去和平影都看的二十块国产影片场,太值了!!
很晚了,随便说一些。
虽然近两个小时,并不觉得长,不过有的地方还是可以更加精炼点。
一个黑帮老大的顽劣子闯了祸躲到台湾去而后经由修炼获得新的人生的故事。
最直接的感觉是香港的部分不如台湾的好看。
开始和最后对香港黑帮的描绘有些地方似曾相识,有的又觉得带了一点隔,反而是父女、子三人间的戏还好看些。
到了台湾,导演的精神头都来了。
山脚小镇的短短几分钟就很有趣。
神鼓山人修行的主体部分更有很多好玩而富有禅意的段落,灵动而抓人。
从他们的修行方式来看,确实吸取了许多佛教的精华,手眼身法步极棒。
一股平和淡泊又极富生机、韧劲的精神透过银幕吹过来。
以脚接触大地,用最简单、粗砾的生活方式返归天然,通过修炼、流汗和击打取得平衡,融入自然,返照内心,获得力量。
看到这些,我对片中的小房只有两个字:羡慕,羡慕他能有这段奇遇。
也正是这一段主体,使得他最后的转变令人信服。
如果说是人包戏还是戏包人,那我认为是优人神鼓的鼓声托起了整个剧。
最后在香港演出的一场,绝对要在大银幕看,曾江震动而惊诧的眼神也只有放在这个舞台和鼓声下才有说服力。
富有仪式感的编排,整个服装、舞美、灯光、动作和声音,太美了,我都词穷了,只遗憾他们来上海的时候没有去看,悔啊……说说演员,小房这次表现相当不错,比《太阳》里面好多了,可能是剧情设置比较自然合理,小房就在老戏骨梁和小演员李的带动下发挥出来了。
或者,是一个月的山上修炼真的给了他俩一些什么……所以我有点遗憾看的是国语版,虽然小房略带生涩的发音正合了片中的身份,但张曼玉曾经说过,台词应该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大意如此),如果是粤语,应该能听出不同的戏来,何况给何超仪配音的太差了,感觉大打折扣。
最后看演职员表,舞台服装是叶锦添,不赖啊,减去了他惯用的华丽,反璞归真又功架十足,还有鼓乐,那是真好。
千言万语,不如当下一击。
阿照(张耀扬饰):男,年龄不详,资深黑社会成员,阿关(梁家辉)助手,有多年用枪打猎经验,因想当老大,出卖了阿关,并找人在狱中杀了他。
sid(房祖名):男,年龄20出头,黑社会大哥阿关之子,典型的摇滚青年,乐队鼓手,因泡错妞被人追杀逃到台湾,偶然机会下加入了禅鼓队终成正果。
最后,sid为报父仇,两人大战于树林。
结果:新手干掉了老手。
(并没有当场打死)。
昨晚上看了这部电影,同酷爱好莱坞大片的男人。
他一看见标题就兴奋了:“一定是动作片,就这个了!
”结果一开场,画外音加舞台上一人敲大鼓,男人凭着多年陪我看文艺片的经验,便觉察出又上当了。
但是等到房祖名抱上了美女沐浴,他又有些小兴奋。
兴致勃勃的劲头待到房祖名坐着小破船跑路,我让他猜接下来会演小房跑路的戏还是他老爹收拾残局的戏,他不假思索的说明显梁家辉是主角。
哈哈,小样儿后来彻底知道自己被玩了。
首先,能看到这部电影还得感谢这名字。
最近的影片开始流行“X·X”的名制,似乎这样能更直白的体现出影片中的矛盾,比如色与戒,比如战和鼓。
如果说李安是先用了大手笔去复现特定时代下的个人故事,再让人玩味出里面色与戒的矛盾的话;那么毕国智则更像是先有了个对“山鼓”神往的念头,再来为之编造了个上山取经的故事,所以相形之下,《战·鼓》故事与主题的融合不如前者那么到位,就像是房祖名的脸,怎么看都是老爹成龙的大鼻子长到了老妈林凤娇的小面孔上,虽说不上不好看,但总有点不得劲。
这种混血儿的感觉还要从制作方说起,“英皇”和“吉光”共同出品本身就是个大混血。
英皇是什么来头我就不说了,吉光就是出品过“蓝色大门”、“十七岁单车”、“五月之恋”等青春文艺片的公司,这2者珠联璧合了,却都没有完全脱掉自己的特色外套,所以《战·鼓》里,我们看到了香港黑帮类型片与台湾文艺片的深情拥抱。
再来说下故事,看到一大半了,我还执著的认为这就是香港大佬版的《教父》。
儿子跑路到小岛—倾心乡野女孩—原女友疯狂寻找—老爹受难—儿子回家主持大局替父报仇。
中间有段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尤其相似。
但是看到最后,我明白了,这不是黑帮片,儿子最后是不可能重操父业的,所以“吉光”战胜了“英皇”,房祖名还是回台湾去打鼓了。
除了上面说的小问题,影片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地方,比如几段打鼓的场面,大概是服装、动作和气氛的原因,拍得很“神”。
在台湾山上的部分,镜头晃动得很有纪实感觉,自然音响也不错。
香港部分赞一下梁家辉的超强演技,把那种没素质又爱子的大佬拿捏得很准,脸色发黑的吓人,怎么也无法和《情人》里那个温文尔雅有着完美臀肌的他联系起来。
李心洁这样的大眼妹很适合诠释这种偏执野性又有点小可爱的柴火妞儿。
房祖名除了那张脸容易让我联想到他双亲之外,表现还不错,他虽生长在那样的艺人皇家,但身上却没有谢霆锋的不羁的感觉,看来林妈妈的家教好,这孩子总是蠢蠢乖乖又很有毅力的样子。
此外,房祖名他们打鼓与照叔接管大局的场景平行剪辑得很不错,很有韵律感。
但影片前部分有好几个场景的转场有点问题,都像被广电总局删过一小段似的,跳得很突然,大概是我已经习惯了声音先入画面再入的形式吧。
零七八碎的不成文,我是太久没写字了。
一方面是黑社会仇杀题材,这个题材已经滥的不能再滥了。
另一方面是所谓的文明的冲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现代人总是对归隐,清修这些古老的文化残渣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
这方面题材也是很滥的,往往是一个都市人因为某种机缘回到农村或者山沟或者寺庙一类的地方,然后就悟到了人生真谛云云。
这一方面的片子一般都挺浅薄的,因为倒退回过去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现代的观众也不可能都认同社会倒退的价值观。
本片一个黑社会老大娇生惯养的儿子,偶然和一群莫名其妙的山村打鼓人混到了一起。
情节比较牵强。
开场的独白说得多好:记不记得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你没办法记得起来。
因为在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
在我们母亲的肚子里,我们最大的依靠,就是她的心跳声。
之后的故事相当乏味,看着看着睡过去了,醒来的时候看见他们在打鼓,为之一震。
很惊奇鼓也可以打得这么好看。
可惜的是,整个电影也仅限于台上的那一场鼓打得还算好看,以及,让大家知道了这个叫优人神鼓的奇妙乐队。
上来房祖名就在泡别人的女人被撞破后还特牛逼的说我老爸不会放过你们的结果事实证明他爸梁家辉实际上是受恩于人(完全弄反了...)于是只能拿他的手去换不过做爸的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于是把儿子送到了台湾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房上山看到有人打鼓就加了进去(其实他开始是看上了里面一个不讲理的小MM那真不是一般的不讲理啊简直就是个泼妇)后来梁被手下出卖入了狱然后被人狙死房回去发现是梁的最信任的手下(张耀扬,哈)出卖了他还接过了老大的位置房在摆平此事后继续打鼓--全片没什么亮点实在很让人想睡觉房眼睛实在是太小了装可爱还成装帅实在是差点至于给三星实在是看在梁的面子上
本以为是一个黑帮片捏,谁知导演弄出的是个四不像,不知道属于类型片了,看到豆瓣的标签里有励志的,但是我当黑帮片看,不知道还有没有说是体育(非竞技)的,哈最恨这种商业不商业,文艺不文艺的片子。
它跟咱玩的是深奥,可是我是一个俗人,香港黑帮片属于我喜欢的类型,谢谢本片只看梁家辉和张耀扬,其他无视,其实曾江演的也不错^_^
跟小葵一致觉得房祖名的出场惊艳到让人惊讶。
后来觉得那可能是假发。
管它。
这孩子长得还真快。
不过对于小开的演绎那应该算是本色出演吧。
随他爸,拍戏还是很认真的,功课应该也做了不少。
是个好苗子。
其他人,李心洁演戏还是那么使劲。
梁家辉是勤奋的好大叔。
diao样子还是演的很棒的。
比当年大D还有超越。
我看好大叔。
同样是大叔的还有张耀扬。
沉沉曾跟我说他喜欢他。
我才开始喜欢他的。
乌鸦。
哈哈。
这片里他很man啊。
尤其是在台湾上课那段。
可爱死了。
因为期待值比较低所以看完之后觉得也还好。
剧本不像话,视听也一般。
鼓反正是没有打动我。
但不能否认几个演员还是不错滴。
毕国智 挺有意思
2008年11月,家中。觉得最出彩的反而是山上的鼓者...
香港导演很努力的拍台湾片,禅道黑帮文艺片?庄子道在屎溺那套东西,结构高仿北野武小奏鸣曲。原版主打毁灭,新做歌颂赦免。南橘北枳,香港没有这种作品的土壤,注定水土不服。
说梁家辉是中国的德尼罗真不是盖的,好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山上那段鼓不错,空灵、安宁、清静,禅意出来了。故事一般。6.8
到头来是个励志片啊。
好内容的差电影
明明是个不错的题材,愣是把披萨拍成了馅饼
要看了。。
励志的故事
就冲最后导演想学深沉让观众思考,但是弄巧成拙的搞成了弱爆了的结尾,该片也应该判不及格。我想说:结尾还能再傻点么,还能再弱点么?
很久没有看到那么用心的电影了,向导演和演员致敬。
情节松散,莫名其妙,连骂得力气都省掉了。
很香港
近年来比较有新意的港片了,可惜保鲜期没有维持100分钟。听传销宣讲的选择当反骨仔,听禅的悟出了人生真谛,这一切来的太直白与突兀,与金基德的在春夏秋冬又一春表现出来自然流淌的感觉相差甚远。
口口声声说是战鼓却把人敲得昏昏欲睡,烂片的本质暴露无遗。
除了鼓声,真的没有什么能表扬的。
导演的倾诉欲太强了……萌梁爷
老人家演得好
禅鼓
房祖名至少这部片子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