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居然会为一个打3★的片子写长评_( : < 丿∠)_( ̄﹏ ̄m)不是因为有囧囧估计这片偶都不会看吧。。。
以下有全剧透总结= =观后感为主 请酌情阅读-好吧偶是以下正文的分割线-怎么说呢开场的时候就一直崩的很紧因为知道表面上瞬间欢乐之后必然是悲剧可是萤火虫真的好美两死两伤的事故不能坐电梯 间歇性痉挛 平衡感失调 视嗅觉障碍 记忆损伤从之前的闪闪发光突然间变得连普通人都不如然而生活依然得要继续至少他在努力继续参加康复训练班 练习讲故事——虽然总是只能从结局开始往前跟在互助班上认识的盲人室友学习做饭——虽然有时候会弄成一团糟在银行做夜班清理的同时还练习着前台的工作——虽然经理并不相信他能做好听冰球比赛的时候也会想起之前的那个自己——虽然只能用那些清洁道具模拟小细节一点一点拼凑起了事故之前的人生家境良好 教养优秀 房间里的那排奖章彰显着过往的辉煌还有幸福美满的姐姐和事业有成的哥哥那些仿佛都是为了反衬他现在的落魄有时无法正确表达自己 要靠着小本子记下所有会忘记的事情住着不愿意让家人看到的租房 干着不愿意告诉家人的工作终归还是有落差感的所以才会有人乘虚而入伪装成朋友 诱惑他 Do you want your old life back?几乎就要堕落的更远然而在最后一刻 那些不经意的小温暖构成了回头的理由着急的打电话给盲人朋友的时候他说I messd up朋友说别担心 whatever you messed up, I'll clean it up.(这段真是 戳到我了QAQ可是他还是没法阻止一切发生——又怎么能强求一个头部曾重伤过的家伙真的能在被枪指着头的时候正确冷静处理一场连他自己都被计划被迫卷入其中的抢劫呢一连串的砰砰砰之后他开着装满钱的车逃开再次在黑暗中开上Road 24那些丢失的回忆 瞬间无声的爆发(555囧囧表现的太赞QAQ((↑终于还是忍不住花痴了喂不过从这之后的处理倒是略令人费解几个可以转折结尾的地方偏偏每个都选了让剧情微妙的发展下去的那一条感觉有点呃。。。
累赘?
嘛 不过最后那个猎枪爆头还是蛮赞的——曾经我也很擅于打猎 神马的经历过的那些 总是会留下痕迹也许大脑忘记了 但是身体的记忆还留着无论是之前的辉煌还是大转折后的落魄 那些经历过的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冒个泡出来或者撕心裂肺 或者温和平静I Wake up in the morning;Take a shower with soap;And try to forgive myself.If I can do that, then maybe others will forgive me too.
我们的创伤大都来自于那过去的悲惨记忆——甚至有时强烈到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它被深深地压入了潜意识,而这样的状况就如同我们的主人公,带着负罪的念头、犯下错误的痛苦记忆苟活于世。
我们踏出的每一步似乎都应该发生在当下,但却总是回溯过去或遥望未来——而这也就像许多灵性大师所说的——去体验当下,去除掉那些过去的情感记忆,无论它是好是坏,否则你的生活便仿似一个地狱。
塔罗牌的审判牌也同样揭示了这个秘密——审判意味着立足当下,并从心里真实的宽恕我们自己。
当然也有别人。
而我们的每一天都如同一个审判,需要我们充分地活着、绽放,而不是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之中。
真正的末世并不存在——用克里希纳穆提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天都要大死一番。
从开始到结束,你在哪里?
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如果世界是由片刻记忆组成的,那么选择还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世界是由人类内心最无助的情感组成,那么选择则是改变或保持这情感的唯一方法!
―――韩兮克里斯是镇上一个很有前途的运动天才,但正是由于夜晚一次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放纵令他的生活从天堂堕入了地狱!
毫无疑问,导演并不打算将这个人物描绘成一个浪子的形象,所以他所犯下的错误其实是可以原谅的,大多数人都会抱有一种惋惜的心态。
尤其是克里斯自身也为这个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无法继续他运动员的前程,更由于车祸而造成了他的大脑严重受损,即便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他似乎也根本想不起来,只能依靠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记事本来生活。
可以想象,车祸前后对于这个年轻人是何等的打击,失去朋友的自责,美好前程的毁灭以及不得不以一个残疾人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些现实的情况必然会造成人物的自曝自弃,生活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一般来说,这样人物的出现往往会将影片引向两个方向,一是励志类型的,二则是赎罪,但无论是哪一个方向,影片都很难将这个残疾人与一桩犯罪联系到一起。
但编导偏偏把此片做成了一部悬疑的影片,这是非常具有新意的。
一个残疾人是如何阻止犯罪的?
这个疑问将引导着观众们继续看下去。
职业无疑是影片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家银行的守夜人,克里斯注定要与犯罪相联系。
匪徒们由于克里斯的绝对身份而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慢慢地接近他。
可以想象,成为残疾人的克里斯其实仍然具有着一颗年轻的活跃的心,但现实的情况令他无法象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爱恋。
而失去的女友同时也成为克里斯心中最大的包袱。
在这种情况下,匪徒实际上找到了克里斯的软胁,知道这个曾经的运动天才到底需要些什么?
生活于是在平静中开始掀起了波澜,克里斯恋爱了。
女人的诱惑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鼓励,她能够给与克里斯极大的信心与勇气。
鲁伍莉的出现令克里斯找到了自己作为一个正常男人应该拥有的力量与自信。
而匪徒加里更是诱导克里斯超越自己,恢复以往的辉煌,当然所要采取的办法便是把那家银行里的钱财归自己所有。
当这个劫银行的计划暴露了出来以后,所有观众都知道加里是在利用克里斯,都不禁为克里斯的抉择而担心。
但克里斯还是答应了这个计划。
很明显,克里斯在与加里与鲁伍莉的交往中获得的自信其实是很狭隘的,在他的内心深处,他依旧认为自己无法得到社会以及家庭的认可。
所以这种自信完全是由加里的计划而膨胀起来的自信,并非一个真正的自信。
而克里斯虽然记忆力受到了损伤,但他的社会判断力并不混乱,所以他很显然明白抢银行的罪恶以及加里等人对其的利用,但“财富就是权力”这句话却时刻萦绕在他的耳边。
克里斯已经不满足鲁伍莉与加里所给与他的自信,他要以财富而获得真正的自信,真正的社会地位!
当一个人需要用财富来表现他的权力的时候,说明他其实是极度不自信的,他是绝对依赖与社会而需要社会认可的。
在这个时候,影片出现了两种力量的对峙,一是加里对克里斯自信心的故意夸大,二则是克里斯宿友刘易斯对现实的无情揭示。
刘易斯双目失明,但他却是一个乐观的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残疾,也能够以一个残疾人的身份融入到这个社会中,能够默默地承受许多身为残疾人而带来的生活上的不便,更重要的是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
但是,克里斯显然无法能够象刘易斯这样乐于天命,他被匪徒们点燃的自信被盲目扩大了并且继续膨胀着,于是他拒绝承认自己的残疾身份,拒绝一切在他看来是对残疾人怜悯的好意。
这种心理动机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影片发展到这里便涉及到了导演对故事采取的态度。
说实话,笔者认为克里斯这样的人物完全可以将案情进行到底,或者以一个残疾人的身份获得最后的财富。
但事实上,导演仅仅通过一两个社会示好的细节便令克里斯临时改变了主意,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了匪徒。
克里斯如何战胜匪徒的段落是影片的高潮戏份,节奏明显加快,也极具戏剧性。
可以想象,一名残疾人在这个由匪变成警的过程中不但要战胜坏人,更要战胜自己,这里面的细节可谓丰富。
虽然其创意以及演员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但事实上却多少有些跳跃感,与影片整体的风格稍显脱节。
造成这一感觉的主要原因在于影片前半部一直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形态表现着克里斯的生活,通过一些细节慢慢地渗透出克里斯的心理动机,显得是那么地平实,而影片结尾之处,由于这段戏剧性,克里斯的内心动机立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是一些有目的性的行动。
回到结尾的选择中,无论克里斯是赎罪还是通过极端的方式拯救自我,但战胜匪徒这一段落的确令他重拾了自信,这显然是具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自信,是一般社会人也许都无法办到的自信。
于是,克里斯变成了刘易斯,但问题是克里斯是否真正地找回了自我呢?
也许这是一个疑问吧?
很显然,这是一部由人物内在心理而推动故事发展的电影,而所有情节的设置也诱发了主人公的心态变化以及选择。
在有条不紊的叙事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人心中的渴望与变化,这本身似乎比克里斯这个人物更有现实意义!
韩兮2007-8-14于通州
老实说,一开始就是冲着JGL小帅哥去的,总是纳闷这个眼睛不太大,鼻梁不太挺身量不太高的小子怎么突然就有了市场,看着《监守自盗》里他沐浴抬头的一瞬间就明白了,下巴尖削,线条纤细,还有迷人的黑发扬起一连串的水珠,所以在《盗梦空间》里,当他与魁梧沧桑版Jack一起漫步城市崩塌边缘走入人们视线时,令人感到异常的和谐与优美。
诺兰有眼光啊,打的是团队牌,要MAN有MAN,要BOY有BOY,我就不信很多女观众不是冲着帅哥去的!
说回原片,立意题材都不算新,倒是摄影风格,冬天,雪地,灰蓝的调子,阴郁低迷的人生,氛围尚可,令人不至于看两眼就走开。
故事着实薄弱,当加里说服主角去抢银行时,说的不知是什么,根本没有花任何力气,然后主角竟然同意了,还是没有用任何暴力胁迫。
然后我们就看着,小帅不知怎么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然后就同意了。
最后是主角心灵发生转变的时候,回忆重生,小帅哥在车上抓狂,音乐,闪回都恰到好处,其实我内心还是想给小帅的表演赞一个。
其实观众是一直在期待这个爆发的,小帅看起来就是此类人才。
如果《盗梦空间》有二,我还真想看看精明冷静的亚瑟抓狂的时候。
关于犯罪与找回自我的桥段,影片融合得生硬了。
小帅对于生活的不满的转变一直压抑,然后突然爆发,那个点似乎找得不准,很让人措手不及。
私以为前面铺垫地不够,小帅的生活可以再扭曲一点,可能会有更加鲜明的对比。
而关于结局,这个好人的结局怎么看都不过瘾,杯具一点的就是小帅在野外杀了人,盲人大树也挂了,然后他望着公路,一片茫然。
但是故事到这个点也就结束了,残障人士与精神病一样是不用负责任的,故事用超越常理的人去运行超越常理的规则,阐述一个企图回到常规的人的一切尝试,但一到关键时刻,他也绝对会用这种超常理来为自己辩护,甚至不用他自己,人们内心深处对所谓弱者的所谓同情会为他们辩护,这就是人类给自己设下的无解的陷阱。
如果JGL真的是希斯莱杰,他完全可以用why so serious来展开另一端扭曲快意的人生,然后人们一直在习惯原谅那个无辜的车祸生还者,世上又会多很多变态的辉煌史。
当然以上全部是个人添加的想象,无关导演原意,当然他就是想要这种平平淡淡的赶脚,那就看看呗。
似乎是文艺片和犯罪片以黑色的形式结合起来。
前半部极其拖沓,有浪漫气息。
后半部速度突然加快,摇身一变成正宗犯罪片。
男主角的笑容很迷人,但那个病实在没啥说服力。
记忆间断不像记忆间断,逻辑缺失不像逻辑缺失……开头一幕的确很FANCY。
Chris再次开上Road 24,没有开前灯,然后一瞬间的爆发。
这是我最爱的画面,来回看了不知几遍。
无声的爆发,被回忆瞬间冲垮。
那时的Chris看起来让人感到撕心裂肺,JGL的演技相当到位。
很欣赏当时的无声处理,原声音乐也是全片最高潮的一段OST。
最欣赏的设定:You've got an end, then you can go back to build up your story. 谁说这不是最有力,但同时也是最绝望的方法呢。
这是被逼到绝境之时的爆发。
绝境已然摆在眼前,Then start at the end. 从结局展开的故事,将世界颠倒来看,疯狂变成了平常,平常中充斥了疯狂。
Chris到底是怎样。
Gary在问,are u that stupid or that smart. Chris的极端,充满了魅力。
Simple Power:Chris的本子上,简单的词句构成了巨大的力量。
Chris只身一人最后与Gary大斗,靠的是两句话——“start at the end”和“who have the money have the power”。
这是简单思维的力量,是直线的力量。
片尾,Chris回归到最简单的生活,并不是强力地试图改变,但却在一点一滴改变自己(这样的情节一向是我最爱)。
他不再去管别人怎么想,不再去管家人、Kelly究竟如何对待自己。
这是一种无力,但也是一种回归。
不是better or worse,是一种如甩手沉肩一般的感觉。
如果你可以试试看这样的动作,会发现在放松之中,竟带了钝钝的疼痛感。
就是这样。
真的,若能“简”下来,力量自然而然地爆发。
沉静无声。
不知导演的主线是何,在我来看,就是“简”的力量。
像是一个姿势,一个态度,一种表情,一个目的。
一条Road 24。
最后一句。
Never loved anyone that much before JG-L。
看完之后也没什么想法,也许思维还没到那种欣赏上面去,只是感到克里斯很可怜,可以说从天堂直入地狱,从万人迷变成了与老盲人相依为伴,从运动健将变成随时会忘记一切的残疾人,没有什么比失去曾经拥有的更残忍。
当然,主人公也一直在努力,努力记下一切争取到银行前台进行服务,努力试着去泡妞,当然从量变到质变是要时间的,当中照本泡妞那段挺搞的,后来又老套开始了,迷茫、被诱惑、心理斗争、失忆的Supperman。
结尾还挺讨人喜欢的,自己开了个店,自己站在前台收银。
差点漏了,本电影最值得回味的地方就是关车灯看萤火虫那段,那景色真是优美,要是能找到这种地方生活,算了……不说了!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得失忆,否则别人看本本就知道你要干什么!“我可以告诉她我只能在梦里说的话在那之前我能做的只是一觉醒来用肥皂洗澡努力原谅自己如果我能做到或许其他人也能原谅我我不知道这是否能实现我想我只能先从原谅自己开始做起”
"我醒过来,关掉闹钟,吃早餐,但不看报纸,我淋浴,然后穿好衣服有的时候,我哭泣,但是没有理由"我生于富有的家庭是明星般的冰球运动员,有着漂亮的女友带着她穿过漂浮萤火虫的美丽夜空然后突然车祸我不再能够拼凑出完整东西,我用发抖的手纪录生活最好的朋友是一个愤世嫉俗的盲人,不知道如何和女人搭讪主要靠父母养活,做银行的晚间看门人于是我被有目的的接近和利用,参与到一次银行抢劫我开始失控,带着钱逃往,在老24号公路上。。。。
我只是想回到过去的生活开始喜欢Joseph Gordon-Levitt从《brick》和《Mysterious Skin》开始消瘦的面颊,蓬乱的头发,迷茫的眼睛没有刻意修饰的落寞孤独的帅气过去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现在我只是想努力原谅自己这样也许我将被别人原谅
如果说《奔腾年代》是呛呛的号角,那么《the lookout》无疑是隽永的诗篇,愈久愈醇。
这是作为导演的斯科特·弗兰克(Scott Frank)的处女作,男一号、白面小生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也还未因次年的《盗梦空间》受到瞩目,虽有抢银行的枪战戏份,整体节奏始终是不缓不急。
但是,这绝对是最触动人心的“生活”励志电影。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大牛James Newton Howard创作的音乐为该片增色不少,我就是因为前五分钟的配乐和暗夜驱车捕捉光(萤火虫)的浪漫镜头被吸引住的。
制作精良的影片绝不会牺牲配乐,就如同漂亮姑娘的五官没有一处不美,所以我决定看下去。
其次,作为编剧的斯科特·弗兰克(Scott Frank),功力不可小觑。
该片延承了他编剧的另一部作品《马利和我》的风格,平淡却不缺震撼。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导演将车祸后的Chris清洁银行时拖地的动作,伴随收音机中的冰球比赛,闪回到作为校队明星的从前的“他”,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相信每个曾经有过梦想的人都会对Chris最后的无可奈何的伤恸所深深触动。
这与另一部优秀励志片《千钧一发》中文森特体作为清洁工而非宇航员观看火箭起飞的镜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这里的Chris是从天堂坠入地狱,感受更深。
最后,但却非不重要的元素,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的表演。
毕业于常春藤系的他,具有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与片中的Chris很贴合,Chris的父亲也是某公司的CEO,他本人在车祸前是聪明前程远大的帅哥。
其次,他的表演,内敛感人,个人感觉比基奴李维斯要更富冲击力。
片末的Chris,开始重新skating,虽然并不象以前那么好,但是他明白了,接受现在的自己,接受生活的平凡,享受那些不平凡的无价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信任,对此做出回报,虽不像宏大的理想那样令人神往,但是同样不易。
大量运用音桥,让很多时候声音先于人物出场,使得一部可能会搞得像《记忆碎片》一样错综复杂的电影有了克制而流畅的节奏。
刻意简化情节,总结一下就是讲了车祸后失去长期记忆的囧瑟夫被一伙银行劫匪利用来偷银行的钱,最后被囧瑟夫反杀的故事。
单线叙述,没有运用复杂的形式。
故事本身也没有悬疑惊险之处,甚至动作、枪战戏几乎都是一带而过。
所有的画面都被剪辑在一个略略迟疑、停滞的质感中,再强烈的感觉,不久之后都会变成起床、洗澡、穿衣服:对的,就是那种失忆的感觉。
囧瑟夫车祸后幸存下来,自然而然会有一般励志电影中的心灵创伤,比如囧瑟夫演的另一部电影《抗癌的我》,就是纯粹的和心灵作斗争。
这里他因为是事故责任人,懊悔、内疚、自责种种标签贴满。
但他同时要面对类似于《记忆碎片》中盖•皮尔斯所遭受的大脑的物理伤害。
盖•皮尔斯的角色比较单纯,每天早起痛苦回忆一番就意志坚定的进行复仇之旅。
一部电影中囧瑟夫经受心灵和生理双重的创伤,经常不知道要干什么,又要努力融入社会,还永远处于他自己都不太理解或者说可能忘了的负疚感之中,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矛盾的情绪。
并不是说这就比《抗癌的我》《记忆碎片》更牛,只是它自有独到的特色,不能、也没必要去相互比较,非要分出个胜负来。
情节简化的同时,细节上的细腻和呼应却毫不含糊,尤其囧瑟夫的小记事本上的一条条记录的来历和作用,还有几次直击人心的眼睛镜头的叠化。
最感动的两个场景,一个是囧瑟夫开着满载钞票的车从银行逃出来,配合着强烈的音乐,闪回车祸场景与当时场景的快速切接,看到肝都颤了。
另一个是结尾,伴随的是舒缓的音乐,囧瑟夫一段普通的鸡汤式的独白,不知不觉真实地被感动了。
没什么特别。
Joseph就是有種難以言說的魅力
最后坏蛋死了,男主角圆满结局
我只看到了基情……如果把男二换由TH来演化学反应一定更激烈,哦耶ww
囧瑟夫还挺嫩。但我的看点完全集中到马修.古迪身上:板寸。乖乖男的邪性。女配太像艾米亚当斯。
前边看着是真的没意思,一点意思都没,虽然后边还挺不错,但是故事真的有点俗套。
那个警察太无辜了,好人真的没好报!
编写欲望
把一个好故事处理得过于波澜不惊。有点可惜。
he is just a normal one
一颗星给炯瑟夫,三颗星给这个有点奇怪的故事。
靠 片名弄混了。。
2012/9/15.
两星给马修古迪的颜
三星半,一部关于自我救赎的片子。总感觉在同类题材的片子中算有点特别,影片中个别地方很出彩。
又是囧瑟夫!
☆☆☆☆☆ To JGL!
我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
挺烂的片,你不觉得吗?不能因为约瑟夫的存在就给那么高的分吧,明星效应。
编剧导演是一人,而且导演是编剧出身,难怪这部片子人物符号化、道具符号化的味道那么浓重,太过匠气太过细巧导致平淡平庸。唯一的亮点是开头寂静的高速公路上那些宛若星辰的萤火虫,“谁的美 美的日月妒忌 叫我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