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 《蝴蝶效应》是个经典片,可一直没看,居然等续集出来后先把它给看了,感觉也平平。
和不少穿越类题材一样无法改变历史或者改变历史的全部,或者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吧,只不过没有用更有说服力的表现出来这个思想。
即使是脱离现实的科幻景像,也没留下像《穿越时空的少女》那跳跃的动作那么深印象。
如果不是连接剧情类的续集,以后就等续集出来看了,再看第一集,看看第一集是怎么个“经典”法的。
一只蝴蝶身上沾染的花粉,可以引起美洲大陆的海啸洪峰,听起来似乎有一点不可思意。
但是如果这一切发生在某个人的身上时,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当自己做出一项决定,实行一次行为时,后果是什么。
不可预知的?
可以预知的?
而当我们拥有了改变事件进程,控制自身命运的的力量的时候——这是创造自我,还是创造世界;这是毁灭自我,还是毁灭世界。
还好,我没有这样的力量,不用做这样的选择。
如果和I比较,的确在震撼性/叙事性上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它是第一部又如何?还没到狗尾续貂的地步,我觉得其实是可以的.另外,我觉得erica的演技挺不错,样子看起来有点象安吉丽娜,仅观赏效果而言也是不错的。
玩转时空论家业 ——评《蝴蝶效应2(The Butterfly Effect 2)》与《人生遥控器(Click)》,殊途同归的两部电影 自听到《蝴蝶效应2》要出片了,便兴高采烈地去等。
作为我心目中一大神作的后续,其期望值是无穷大的。
便真出了,看了,反而失望了。
这《蝴蝶效应2》它讲述的就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仅仅是采用了主角招牌式的时光控制的异能。
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远远不及其前作之华丽。
用狗尾续貂这个评价在我看来丝毫不为过。
事实上我就很难再找到一部叙述独立故事的续作与其前作差距有如此之大的。
好吧,就说我挖空记忆想到的彭氏《见鬼2》,起码舒淇的表现也还是会使这部作品不至于被我以狗尾来形容的亜。
于是逐点嘲笑一下好了。
《蝴蝶效应2》将前作贯穿一生轮回起点的的时间界限缩短到了主角的青年时期,具体说只是一年带个零头。
同样是一种轮回,一年对半生,其震撼力便已经打了半折。
再看主角的能力,至于异能触发的媒介是文字或是图像这且不打紧,前作中主角童年时期的不定期性失忆与古怪的行为在影片一开始便能营造出一种绝对诡异的氛围,且又是为未来主角能够回到当时“偷”记忆作铺垫,换言之前作的主角拥有两种能力;或许是考虑到去看《蝴蝶效应2》的观众对这种能力了若指掌了吧,主角的能力被简化到三流科幻创意的地步:看照片、回到过去、改之……这是在对藤子·F·不二雄致敬么。
故事上则更是简单到小白,受主角异能的间接影响的人生从三个削减至两个,且此些人生的几种轨迹亦没能很好地体现蝴蝶效应动一发则乱全局的主题;而在一年之时限下,又更没能用类似前作中犯罪、残疾这些迭出的花样给主角造成近乎绝望的困难而令观众揪心至窒息。
相对前作中反传统教育、虐童、毒品、监狱暴力这些话题元素,本作一律欠奉。
就连前作中(导演剪辑版)的结局升华出的那种Cult极了的人生尽苦难,归一化作无的涅磐思想最终也还是被《蝴蝶效应2》Pass掉了。
诸多从简下,就这样,《蝴蝶效应2》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平庸之作——仅仅是挂着神作的帽子——吃老本吃到这个地步,貌似我们也便无须期待《蝴蝶效应》会达至三部曲的境地了。
若非我没有在前些日子在寝室同同学看了《人生遥控器》,我对《蝴蝶效应2》的评论也许就到此为止了,而我偏偏就看到了亜。
这《人生遥控器》它是一部标准亚当·桑德勒式喜剧,而《蝴蝶效应2》则是一部略带悲剧色彩的剧情片。
之所以将此二部影片拿到一起说事儿,就要看到它们所反映的一个共同的主题:家庭 or 事业?
这似乎是一个永远会被给出相同答案的永恒话题,以此作为主题的电影自然也不在少数。
而这两部电影除了出片时间接近外,还有一个曼妙的相似之处,便是都具有一定科幻色彩。
更绝的是,在《蝴蝶效应2》中是回到过去改变未来,而在《人生遥控器》中则是改变现在冲到未来…… 不是同一类型的两部影片,并不好去评论孰优孰劣,况且我前面已经把《蝴蝶效应2》贬得相当惨了。
但综合来看,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2》压根就令我很是恼火,我却硬是要说《人生遥控器》在对主题的诠释上要更胜一筹。
亚当·桑德勒向来就最擅长饰演这样一种喜剧角色:拥有一个美满家庭、半吊子事业的矛盾中年男,这部《人生遥控器》的主角对他而言可说是轻车熟路,这令片子整体的效果相当好。
在片中他从一位老者样的死亡天使手中获得了一部遥控器,可以将周围的生活环境像看DVD一样任意暂停、回放与快进,甚至还有如语言翻译这种附属功能,唯一无法做到的也许就是像《蝴蝶效应》那样真正地回到过去了。
亚当充分利用了这部神奇遥控器来满足他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每一方面的需要,而一次借此成功的商业洽谈更是使他对这部遥控器的痴迷与依赖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每当遇到挫折,便直接快进了事,坐享其成,却同时于不知不觉间失去了对家庭的耐心。
当他发现未来依靠遥控器的神奇功能平步青云的自己失去了妻子、女儿、健康的身体以及与年迈父亲最后一次的见面后,追悔莫及却于事无补,而遥控器的记忆功能更是火上浇油。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身心疲惫的亚当若有所失地倒在了自己儿子的婚礼上。
在死亡天使的帮助下他意识到了利用神奇遥控器这种外力来改变人生以及重业轻家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临终前他冒着暴风雨利用最后一口气对将这他用一生的失落所换来的理念传承给了自己刚刚大婚、险些重蹈他覆辙的儿子…… 好吧,你亚当大哥他做了个梦…… 对于一部喜剧,我打心里很难拿出像评论一些Cult电影的那种危机感极强的字眼儿动辄去深入、去挖掘,只想这样梗概一下剧情罢了。
作为一部喜剧,《人生遥控器》做的已经不赖。
而其又结合科幻的元素,以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种形式来阐述家庭与事业这样一个辩证的矛盾,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很深刻的。
同《蝴蝶效应2》横向比较,《人生遥控器》那种无法弥补的过去看上去要比无法完善的未来更博人同情,震人心灵。
且比起《蝴蝶效应2》那种近乎悲剧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极结局,《人生遥控器》即使不用做梦这种老土的结局保持整体的喜剧效果,也足够通过最后那感人的一幕传达其积极的意义了。
以这点观之,《人生遥控器》还是略胜一筹。
所谓殊途同归,家庭、友情、事业、名利、生活危机、存在恐惧,这种种的现实主义主题通过两种完全不通的风格、情节,甚至时空观都截然相反的科幻影片,在此达成了一致。
它们各以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了同样的一个思想,在这点,他们都是成功的。
或许,其实一开始就根本没必要将它们摆上擂台非评出个优劣吧。
让人大失所望的2代没有一代的内涵深刻 没有一代的情节合理 没有一代的演员特色换了个导演就差了这么多 诶绝对的狗尾续貂之作 连狗尾都算不上推荐给没看过一代的纯属娱乐的人看
好莱坞近年翻拍或者改编的经典电影绝对不在少数,蝴蝶效应虽然因为主演的过分表现显得有些不够完美,但至少导演以及过硬的剧本足以成就其完美。
但是这部更换了导演编剧以及整个演员团队的所谓正式版官方续集,无论是于情节架构还是主题挖掘上面,都远远不如其前身的发人深省。
共同点只有男主人公穿梭时空改变成为既成现实命运的能力以及愿望。
单薄的故事框架造成人之经历的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观众共鸣。
更大程度来说更像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而倘若编剧的意图正是表达现代人所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种种问题以及对于乌托邦似生活的向往的话,即便是如此,这样为了避免(或说逃避)生活当中的种种问题的发生而去将时间倒回至未曾发生的时候,成本未免显得有点儿得不偿失。
唯一看点,大概就是片中几名主演的外型都还算得上养眼。
穿着打扮和出入场所也算是可以归类于时尚。
但是仅仅凭这些因素,远远不能挽救一个看起来好像sex and the city一般肥皂剧的水平太差的剧本。
收的DVD9版本还不错,之前附送了大概有六七个去年精品电影的预告片,可能是一种促销手段,把人的眼球赚足了之后让人在潜意识里面期待蝴蝶效应2的正式登场。
但是,换来的只有失望。
第一次,救了自己的朋友,但是不满足,想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就第二次,事业上貌似成功,周围朋友却一团糟第三次,自己开车挂了。
这算是重复了1中的结局吧,只有死亡才是终点。
总是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好,可是生活总是有不如意的地方,总想去改变,这是贪得无厌吗?
在这部电影中没有遗忘的记忆,但是依然可以改变。
难道两部电影只想说活着就有痛苦,只有死了才能够解脱?
非原班人马,剧情也无关,仍然明目张胆的借着《蝴蝶效应》的光环,打出《蝴蝶效应2》的名号,摆明了就是为了宣传,设想,谁都想知道这部片子是否能超越堪称经典之作,于是就会带着好奇走进电影院。
当然,好处即坏处,比较的结果若是失败了,往往就成了他人用以打击的砝码。
那么,此次下注是否赢了呢?
看看多少人骂狗尾续貂就知道了。
即便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我想我也最多打三星。
人生不是我们能够完全掌控的,生老病死是这样,悲欢离合是这样,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变故,应以何等心态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这是本片想要探讨的。
只是,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渐渐的,对于主人公尼克性格缺陷的侧重愈加明显,到后来已然忘却了这是一个跟《蝴蝶效应》有着类似构想和设计的影片。
尼克母亲的一句“你无法掌控一切”使尼克意识到因为自己而使朋友遭受的痛苦,最终选择牺牲自己,造就一个对别人来说更为完美的结局。
然而我认为,尼克的失败并非在于掌控欲,而在于不劳而获的贪欲和悲观消极的怯懦。
当一次次改变命运,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新问题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用理性的智慧分析解决问题或是把问题造成的不良后果降到最小,而是妄图通过时间倒流消除他认为导致问题发生的源头以达到零问题的目标。
可惜他毕竟不是神仙,每次改变,旧问题消失,新问题出现,而他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一望不见底。
撇开穿越时空的能力不说,就以他的正常生活来看,他也是个失败者。
他自负,对晋升的上司不甘心不服气,可换成自己却把大case搞得一团糟,只得依靠取悦老板女儿获得副总裁的位置,而无论对待工作还是朱丽,他都是光说不做,“不愧为推销员”是他最犀利也是最真实的写照。
不同时空的转换虽然有偶然性,但每个时空的他的经历却具有必然性,这便是他的个性使然,可以说,到头来,尼克的死只是为他的个性买单而已,是懦夫因为发现对命运无能为力而沮丧绝望做出的无抗争的妥协,根本谈不上为了他人自我牺牲这么伟大。
这个结论显然与影片重复那句“为了你们我什么都可以做”的目的相悖。
突发奇想,撇开一切蝴蝶效应的相关,保留所有情节和有关尼克性格心理的内容,说说我对本片的构想吧。
第一种构想,在画面、音效等上再多下些功夫,尤其要在结尾扩充,着重笔墨渲染,要让人不由自主联想到尼克穿越时空的能力落在了孩子身上,而孩子将于不知不觉中触动这种能力,由此将此片打造成惊悚片。
不过,要达到惊悚谈何容易,尼克每次穿越时空,我唯一想知道的只是轮到谁倒霉了而已。
更倾向于另一种构想,加一段结尾,以第三者的角度揭示真相,原来尼克的头痛病遗传自父亲,且已经发展成精神病的一种(精神分裂?
妄想症?
),而之前发生的一切的一切皆为尼克的臆想,直到尼克精神状态不堪重负最终步父亲后尘完结生命。
影片之前埋下的许多伏笔,到那时才让观众恍然大悟,由此此片终于带上了悬疑片的帽子。
当然,再一想,这种结局与《Identity》异曲同工,毕竟还是缺乏了些想象力啊。
扯回来,这类影片无非是想让人打消回到过去的念想,我又何必在尼克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纠缠不清呢。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们无法在事件发生之前确定到底哪件不如意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更叫人痛苦,但可以确定的是,在惶惶惴惴中坐以待毙只会让痛苦加剧。
有得必有失,世事总不尽如人意,这亘古不变的道理导致了心理的不平衡,却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适者生存。
找借口逃避,或是用旁门左道挽救,无异于自取其辱,倒不如放开怀抱,坦然接受现实,积极面对困境,或许成功正在不远处等着你。
只有一小时20分的电影,后面拿一大段分色片来凑数,挺不负责的表现.唯一解释就是拍着拍着编导疯了,投资人不看好?草草收工收钱
其他的好看不好看之类的。
不想多说。
但编剧给男主角的下的定义。
无论怎么样想改变。
依然没办法逃脱命运的结局。
越弄越糟。
谁也不想的。
u guys know, i can do everything for u guys.(大概是这样的吧)整个剧的亮点压在最后一句话上有点失败。
但还是感人的。
没“一”经典不过,宝宝很可爱
续集一般都不如第一部
人生总不会这样圆满,无论你怎样抉择
二
拜托,能不能先听对方把话说完,能不能放下自以为是的控制欲
重复的剧情,没有了第一部的新鲜感
我觉得比一好看嘛。。。
说实话,没有第一不好看,虽然说女主角比第一部养眼一点。不管怎么说,第一部还是有点真实的,因为最后我知道男主角有精神分裂症,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幻觉。但是第二部是真的科幻了,男主角就是变得有控制时间和命运的能力了,晕,最后还投胎变成了自己的儿子。。。感觉有点像“神奇的遥控器”
要多烂有多烂啊。。。
跟1也差太远了!
有时候有选择很可怕
男主角啊男主角。
应该是最不血腥的一部了吧
续集拍成这样,也算是一种成功!
狗尾续貂
比第一部差远了= =
我只记得还可以,其他都忘了
剧情太粗糙,一点也不效应,比起第一部真是差远了。
bug太多,这部像死神来了。男女主不错。
我也想要一个回到过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