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国片现在是进步了,今年的这部哭泣的拳头居然让我在最后哭了,而在去年我也是被同一个演员演的老男孩深深震撼.2,这是一部关于男人的片子,男人在这个社会中地位的探讨,背负的责任,虚荣,压力和名誉在感情面前最后完全崩溃.3,叙述的独立,象两条涓涓溪流慢慢流淌起,最后在高潮处汇合,无法不让你从泪腺内部感到动容.4,很喜欢最后相互拥抱的360旋转的镜头设计,那种表现出来的感觉可以说是百感交集,有相互的惺惺相吸,也有失落,也有欣喜.5,暴力在这个片子里面十分值得玩味,原本是一种让人谴责的行为,但是在这里却是温情脉脉,就是血腥也是那么的让人感伤.6,拳击题材的片子最近看了不少,有百万宝贝,拳坛小辣妹,甚至还有一个让人心颤片名的cinderella man,但是我觉得只有这部片子的视角最独特,你可以说他有励志的成分,但是事实上当你最后感动的时候绝不是他妈的励志,而是雄性之间的理解.7,说到雄性之间的理解,我觉得那实在太奇妙了,两个男人最后停下了拳头,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他们也许早就作罢了,那时候他妈的冠军已经不存在了,可是生活呢,就一定要有一个选择,要有一个冠军,这就是生存的标签呀.8,导演是乐观的,但我不知道有多少男人会这样乐观,不过还是要感谢这不片子,让我high了一下.
有比赛就会有输赢真心盼泰锡赢个人情感立场无所谓了当两人用拳头挑战了自我战胜了自己用血和泪赢得尊严就己足够两个绝望的人浴火重生是对家人的忏悔也是自己的重生世界是功利的永远只记得赢家无视那些奋斗过的失败者无所谓了超越自我拼尽全力才是体育的真谛做人亦如此由本片联想到《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与上官金虹一战我更盼上官金虹胜他有数次能杀死李寻欢却堂堂正正的死于刀下我更喜欢这种人
戏剧冲突是怎么来的,古希腊的《悲剧论》大概是这么说:当矛盾的双方从各自角度看都有其合理性时,这样的矛盾就产生了悲剧。
而这部电影中的矛盾,就是此类典型矛盾。
双方参赛都是借此改变人生命运,说严重点是完成自己人性的救赎。
但是完成救赎的唯一办法就是击败对方。
说这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片,不单单是因为其矛盾结构的典型。
基本上所有此类电影的典型要素都被囊括在内。
比如:典型的人物背景,一个是改变过去,一个是开创未来。
典型的电影结构,矛盾双方采用大量平行蒙太奇来展现。
典型的悬念构成,一个具有两难特点的矛盾,让观众迫不及待想知道最后的结局。
就连最后的所谓“冲刺镜头”都是最典型的慢镜头打斗加童声合唱,哈哈!
不知道最早是谁先使用的这种蒙太奇,太经典了!
至于最后谁获胜,其实也是很典型的,不过为了不影响各位的观赏,我再次暂秘而不宣。
当然,煽情的手法也是最通俗的,惨打后亲人一起惨哭。
不过我不得不承认目前这还是一种相当行之有效的手法。
同时,此类励志片也是相当常见的商业片类型。
我的印象是3星,对于观影不足300部的朋友,我还是推荐看的。
“哭泣的拳头”这个片名很有意思,基本能概括最近看掉的一堆韩片的特征。
韩国导演普遍的对渲染暴力场面有着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黑帮罪案类的影片中,比比皆是拳脚或冷兵器的惨烈肉搏,热血暴力滥用到有条件就飙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飙血的地步。
与此同时,韩国导演们在“哭泣”的呈现上,丝毫不逊于“拳头”,片中人每每遭遇苦难,都悲恸到撕心裂肺,熟悉韩片的朋友不妨回想一番“痛彻心扉”的场面,定会忆起若干位泪流满面的女主角在各种惨事后哀嚎。
平行蒙太奇下的崔岷植和柳承范是个谁比谁更惨的事情,体育励志片常会这样一个男主角,曾经辉煌,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浑浑噩噩的生活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得以扭转,一溜儿找回当年的集锦式剪辑后,重出江湖拼死一搏最终赢得尊严,捎带手也会找到个姑娘什么的。
《哭泣的拳头》的格局无非也就这样,但故事漂亮的地方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假设,如果原本那个终极大战中被击败的背景男也是男主角之一呢?
你大概能想象到身为观众的纠结了,看着男主角一步步沉沦、转变、成长直至成功是一件自然的事,但是当两个走这样路线的男主角放在面前,那就成了个两难的困境了。
和那些优秀的商业韩片一样,《哭泣的拳头》也是一板一眼的在类型故事上再拓展,一方面老套到让人接受全无困难,另一方面又会花心思向前迈一步搞到够有新意。
这种务实不装蛋的作风,诚意十足,实在是韩国商业类型片的典范。
我知道那种沉沦的情绪……它就像一个沉重的铁球,无可挽回,沉入心灵的海沟,激起几乎被遗忘的黯淡尘土,于是一方面是垂死的姿态,一方面是无休止的生之骚动。
是的,我经历过。
那样的时间,你会渴望突然天降大雨,把发生过的冲洗而去,幻想地球回转一切重来,会有嚎啕大哭的冲动,不知为什么就想着把脑袋往墙上砸,会一心找个事当救命稻草,扎进去了忽略所有。
然而,什么都不会做,不能做,情况着了魔一样越来越糟,你全身冰凉,看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坠下,没有尽头地坠下……然后,是很长很长的时间,用于痛苦的浮出。
在焦虑的海洋里,你不停地吐着思考的气泡,绕着一个两个三个问题,没完没了打转。
想要有所行动,却如梦魇中看着自己失去感觉的躯干,有命令的到达,无回应的神经。
是的,我体验过。
因此,当那两个男人,把坎坷的一生投入在自己的拳头,在台上格斗的时候,我会希望他们谁都不要倒下。
可是,他们能够重新站立起来和自己的命运来一场公平决斗,已经是莫大的奇迹了,我实在不能奢望奇迹又一次发生。
终于必须有一个结果,终于有人胜利有人失败。
拳击台上,他们的汗水、血渍和灵魂蒸腾而起,挟裹了那无休止的沉沦与抱怨之尘土,汇进生命的河流。
没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他们的人格,又都站立起来。
这是涅磐的喜悦,是沉沦之后的自我救赎。
我望见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救赎,愈加觉出自己的踌躇,自己的不安。
然而也知道,这踌躇不安总会消失,只要我们的人生不服输,也终究会有那样站起来的一天。
韩松落 在《老男孩》之后,崔岷植又在《哭泣的拳头》里动起了拳头,只不过,《老男孩》中15年囚禁生涯中练就的铁拳,是为着复仇,而《哭泣的拳头》里,崔岷植扮演的姜泰锡,要用拳头重新找回自己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
两条线交替讲述。
这边的姜泰锡是1990年亚运会银牌得主,怎奈拳击运动不受重视,健身俱乐部只肯上马“拳击操”这类被姜泰锡视为花架子的项目,而他又人到中年,于是落魄街头充当“人体沙袋”,霉运一起了头,就走得踉踉跄跄,老婆恨毒了他不争气,撵了他出去,儿子请他去学校的“爸爸课堂”上演讲,他语无伦次胡说八道,去医院查一查,又发现自己有很麻烦的脑病;而那边19岁的刘相焕,因着抢劫进了青少年教导所,领略了“监狱风云”之后,又死了爹,奶奶也进了医院。
两个人爬在泥泞里,仰望他们的星空——他们的目光定格在了“新人王”拳击比赛的海报上。
两个人都丢了自己打开世界之门的钥匙,一个中年,一个青年,一个丢在半中间,一个或许从未得到过,他们落了队,看着人们熙熙攘攘往前走,再也插不进一个步子,他们失了声,看着旁人合唱一首歌,却找不到能让他们融入的那个小节。
他们要找一种方式,一个可能,来开一扇门,来起个头,和这世界对话,赢得尊重。
只是,从前我们看到的都是孤胆英雄,尽管路程艰险,信仰时时动摇,甚至解语花不解语(如《烈火战车》),到底对手是确定的、万恶的,我们的好恶是单向的。
而这一次,我们有了两个主人公,我们分别知道了他们的过去,看到了他们亲人的眼泪,目睹了他们的困境,就好象介入了他们的生活,当他们成了对手,就好象我们的手心手背成了对手,谁输了都令我们于心不忍。
我们像看一场残酷的角斗,已经提前知道了蒙眼上场的两个人是兄弟,而他们却毫不知情,要痛下杀手来保全自己。
而这似乎也是全片真正的悬念所在——我们同时关注着两个男人的尊严达两小时之久,只为看看在最后的十五分钟里,这尊严是不是得到了善良的对待。
所幸的是,编导用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方式,让较年轻的刘相焕以微弱优势赢得了比赛,但因为比赛的过程被细细描摹,对抗的艰难被极力放大,于是,姜泰锡因为他的坚韧赢得了妻子和儿子的尊重,也使得我们紧绷着的善良体面下台。
大概是因为有中国的投资,又要推中国市场,所以,片中那些把前进的动力推到极端的困境,看起来都像是来自我们先进材料中的典型事例,父亲去世,奶奶病危,都是拿亲人说事,而且约好了时间一起到来,再把主题歌换做刘欢的“我不能随波逐流,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可算十全十美。
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大奖”获奖影片,今年3月在韩国上映,票房已超过1亿人民币,大约是今年以来中国所有电影票房的一半。
中国电影,看来也要找回自己的钥匙。
两个不同人生轨迹的人在拳台上相遇,人生的苦难和低落在他们身上集中。
姜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不过早已是昨日黄花,债台高垒,妻子的离去的种种,让他的自尊一扫而光,站在街头以做人肉沙袋糊口,此中的无奈和痛楚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尹则是个愤世青年,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充满了仇视,直至父亲的离去才击碎了他心里的铁墙,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他毅然的选择了拳台。
两人都抱着死一般的决心去打擂,放到这段时,我用了快进,不忍心看他们彼此拳拳相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到底结局是什么,清楚的知道终会有胜有败。
韩国人是煽情的,老套的故事被安排到最后出现了最大的情节冲突,让我忍了半天的眼泪哗哗的流了下来。
当落泊到极限,当自尊一扫而光,当无路可退时,当懊悔无处改正,当痛苦撕心裂肺……要么死去,要么重新来过,两种都是无法阻止的力量。
记得让身体该放松的地方放松,该紧张的地方紧张,让呼吸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记得要让步伐紧凑快速又扎实。
过程可能有点漫长乏味,但是决不会轻松,不要掉以轻心,因为不会有击倒与被击倒之外的第三种可能性。
用沉默来承受,你恨那样。
你的妻子离开你,你的孩子恨你,社会认为你是个废物,连上帝都不喜欢你,他随时都可以让你倒下去动也不动,而且总会有些讨厌的人出现把你打得浑身是血。
拳头与生活都是如此轻易地在你地脸上和身上划出伤口,总是在那些讨厌地部位,汗水逗留在伤口上,那感觉简直要让人疯掉,我想用我的嘴活活撕烂掉他。
每次都是这样,视力开始模糊,听觉也开始变得很差,而且你也没什么力气再躲开对方的拳头。
你的妻子离开你,你的孩子恨你,社会认为你是个废物,连上帝都不喜欢你,他随时都可以让你倒下去动也不动,而且总会有些讨厌的人出现把你打得浑身是血,所以你怎么可以让拳头就这样失去力气,你是个男人……看着他模糊的脸,迷惑他,让他低估你的余力,让他放低戒备,在出人意料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
记得让身体该放松的地方放松,该紧张的地方紧张,让呼吸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只要等待时机……他很得意不是吗,他一定以为你已经不行了。
呵,他轻率出拳了……就是这样,低头闪开来拳,用勾拳,用勾拳给他的左腮重重一击,他完蛋定了!
……比赛总有输赢,每个人都是可怜的,所以上帝不会偏袒谁,只是你总是没有力气去躲开那最后一拳。
韩国影片。
也是讲述拳击手的故事,崔岷植主演。
相对于前面两部,这一部更有内涵,更有深度,更震撼人心。
影片的结构绝对可以称得上别出心裁,两个男人,一个苦难的,一个倔强的,一个因为苦难而倔强的男人,一个因为倔强而苦难的男人,像两条平行线一样经历着人生的百般不如意,失去友情,失去爱情,失去亲情,失去爱自己的和自己爱的每一个人,每一次失去都饱含辛酸,都痛彻心肺。
男人痛苦的、无奈的、无助的、声嘶力竭的嘶吼,让你心酸落泪。
他们不曾相遇。
或者如果任凭命运摆布的话他们永远都不可能相遇。
但是,为了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为了生的尊严,他们向自己,向不公的命运,向世俗的蔑视发起挑战。
当你为他们重新振作而欣慰时,你感到振奋,感到高兴。
可是你似乎高兴得太早了,你把人生想象得太简单、太纯粹了。
你忽然发现,他们两个竟然站在了同一个拳击台上。
两个男人,虎视眈眈地望着对手,用燃烧着的目光注视着此时的敌人,谁都无法探测对方心底的苦难有多深,只渴望用自己的拳头摆脱人生的不幸。
他们要和对方战斗,要击打对方,要胜利,要让对方倒在自己的拳下,要通过这样勇敢和残忍的方式证明自己。
于是,冲上去,出拳,出拳,再出拳。
这时你又会觉得,现实太残酷了。
没有对和错,没有是与非,没有谁不该赢得比赛,更没有谁应该输,有的只是两个遭受过苦难,想用自己的努力摆脱苦难的,值得人同情的,值得人敬佩的两个可怜的男人。
不管谁赢,你都得为他鼓掌;不管谁输,你都不得不为他揪心,为他难过。
杂乱无章的、沉闷压抑的拳头一次次击打在对手身上,也击打在你的心上,回肠荡气。
你无从选择,无法逃避,几乎要撕裂你的心。
你已经不知道这应该是一场怎样的拳赛,你无法判断人生怎样做一个不算糟糕的裁判,在他们之间分出个高下。
幸而好在,他们的比赛不单单是为了冠军,不单单是为了竞技,当奶奶拖着半身不遂的身体挣扎着赶到赛场时,当孩子和妻子终于忍不住来看看自己的亲人时,你发现原来他们都赢了,赢得了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赢得了属于胜利者的尊严,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命运,都是精神意义上的大赢家。
这绝对是一部可以感动你,震撼你,激励你,鼓舞你的好片子。
都是以前看过的,很多细节无法表达出来了,只能写出这么些东西了。
就说一句吧,如果看的话,这是绝对不让你后悔的好片子。
以前看崔敏植的老男孩,觉得这个演员表演落魄真是天生的。
今天看了他的《哭泣的拳头》,整整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面充满了落魄的生活,混乱地极端的生活。
两个人,一个老男孩,一个年轻的男人,世界全在这里。
两个拳头的冲击,最后救赎的胜利和亲情的回归。
有人说,这是商业励志片。
我不管这是什么,我只知道,在电影的最后,不管是谁,都会泪流满面。
end
尼玛。。。不喜欢这影像记录手法与人物塑造。。。提前离场了。。。本来就不喜韩语。。。
写实的力量
挺一般的,前面大部分很无聊2个故事线交集点太晚了。倒不如让大叔去当小男生的教练然后让他获得全国冠军参赛国际
6分,我看了这么多拳击片啊。
韩国电影就是有催泪的本事。
将这部电影献给父亲、献给儿子、献给孙子、想给朋友、献给对手,当然,还有失意的自己~~~
典型的小人物大情感
值得一看,大叔级别的演员都很牛
个人觉得不是励志电影,泡菜国典型煽情片。此类很多,比如《悲伤电影》。倒不是说韩国人拍不出现实主义,太极旗就很好。
交战双方,并非一正一邪,两个好人,随便谁赢都是电影的胜利。
挥拳,向着人生的下一个目标
两个对生活什么的感到绝望的人的相遇,真不想提什么救赎之类的词语,虽然这在被基督教教义和音乐浸染的影片中不可回避。但是为什么最终是相焕获胜了呢?不应该是势均力敌么?
片子其实还不错,底层人民的互搏总是动人心弦;前面为了塑造人物加上又是双雄戏难免冗长,两个人其实没啥交集,有点遗憾;剪辑也有点乱
原来看过 就是忘了点评了 还不错 好结局 也挺感人
落魄的尊严,堕落的悔过!
可以的片子
故事三颗星就够了,第四个星给连续两分钟互殴的一个长镜头。
情节安排的很棒
韩国电影里的很多名配角都登场了
看到一多半的时候,一度以为要反高潮叙事,没想到最后还是以证明自己为主题打了一场比赛。就像餐馆老板说的,“你以为只有你有悲催的过去吗”,燃起的火随之再度熄灭,相比打赢比赛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