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
გადასვლა,Passage,Crossing,跨到彼岸寻找你(港)
导演:列万·阿金
主演:姆齐亚·阿拉布利,卢卡斯·坎卡瓦,德尼·杜曼利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法国,土耳其,格鲁吉亚语言:格鲁吉亚语,土耳其语,英语年份:2024
简介:退休教师来到格鲁吉亚海边小镇,带着家姐的遗愿,为了寻找疏远已久的跨性别侄女。人早已搬走,邻居少年告诉她,侄女去了伊斯坦堡,他知道地址但条件是要同行。教师不情愿地带着少年一同踏上前往土耳其的旅程,两人在伊斯坦堡的跨性别人士社区打转。寻人过程中他们结识了一位为当地弱势社群争取权益的跨性别律师,得她帮忙查探侄女在那里生..详细 >
又见伊斯坦布尔,日照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好人。
想到又见奈良了,不过这部拍得更散一些,更加流动
虽然我能get到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但依然觉得很平庸,创作的“目的性”太强了。
导演在镜头运用和画面构图上下了大功夫,每一帧都美得像一幅画。配乐更是与剧情完.美融.合,时而激昂澎湃,时而温柔细腻,让人仿佛置身于剧中世界。
一些情感上的复健,非常细腻,格鲁吉亚女人严肃拘谨坚定都演得好好。喜欢形容伊斯坦布尔就是给人来消失的,层叠的房子不怕生的猫。这种往生活中说是city walk,但突然感觉人是锚点,穿行是过程。
比较平和,主要是对伊斯坦布尔感兴趣。主要探讨的亲情关系,看得出来姨妈是一个很传统,也很严格的人。但在经历那么多次迷茫和灰心后,最终遇见了侄女。她抱着她说:不会离开。这里真是对自己多年的冷漠和失去一种深深的懊悔
看了几部土耳其LGBT了,哪里流行吗?
6.5-7吧。对tran身份认知导致的社会身份/认知身份的误差处境是有一些隐晦暗示的,但是电影节奏介于普通/还行之间,三条人物线的平行和交叉,设置放在这个故事里,也是显得过于浮夸了,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都没有阿姨丰满。就好像完全没必要的一个技巧,为了一种导演和编剧水平的炫技被选择了。
9/10. 漫游迷失伊斯坦布尔。
从格鲁吉亚穿行到土耳其,去伊斯坦布尔寻人的这部电影有两个巧,一个是这些天正好有两位友邻在这两个国家,二是早上变性人因为易建联进入公众视野。电影一开始,所谓教养很好的中老年女士,所谓素质低下的青壮年男性,在提及这个群体的时候都带有或羞于谈及,或孟浪鄙薄的语气。这当然不是个案。《穿行》是穿越国界的找寻,也是让跨性别从周知的地下状态,穿行到真正的周知境况里,甚或是,在无可挽救之前,还给他们应有的尊重。性别焦虑太难了,稀释它,要面临身体与经济的雪上加霜,更要在面对不包容的社会时,先在家庭内部遭遇狙击。而我们穿行过那么多时间与空间,那么多人与事,胸襟总该更广大才是。《然后我们跳了舞》导演新作,还是暗地动人。三星半。
三星半。又是我不喜欢的公路片。但主演姨妈昂然坚毅又执着的身影太美了。船上的长镜头、女律师亮相的交接、姨妈的艳遇、结尾的一场梦碎,都是神来之笔。初看结尾时,还好奇怎么贴地镜头刚错开几步路,回头后换成中近景却花了这么久才重逢……在赫尔辛基独自游城时,随便撞进一下影院,随便看了在映片单,随便选了这部语言不通字幕也不通的片子,纯靠视听与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瑞典语看下来的,肯定需要重新观影。
不在影院我肯定看不下去
Istanbul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come to disappear. 又在大屏幕上领略了一座城市的风光,每每随意出现在街景角落的猫,爱猫之城名不虚传。很有设计的结局,仿佛一首钢琴曲缓缓流淌,温柔又悲伤,还有女主坚毅的脸庞。SIFF Egyptian
2024年10月20日。故事性还是差了点。
好意难平的结局,在结尾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导演也在花絮说希望看完电影后对爱的人说说话;现在看完无比的想念家里的长辈,想抱抱他们。惊讶于混音的质量,声音有强烈的指向性,准确的在心理期望的方向响起。这种准确的印象或许反而是声音夸张表达得到的,但是效果真的很棒。
跨越性别,同时也跨越国界,不需要动任何脑筋也能猜到这对结伴而行的奇特拍档最终一定会走向相拥,伊斯坦布尔是一个让人消失的地方,但其实人总会以自己的方式补全缺失
后半部分处理得太好了,所以打四星。漫漫寻亲路,也许要找的那个人已经面目全非,但依然在每一个路过的人身上看到了她活过的痕迹。我会一直找,找到你为止,那是所有流浪的人渴望的一双温柔坚定的、托底的手。如果人与人的互助和拥抱真能打破偏见的藩篱该多好,网络上的trans问题已经吵变味了,接触过活生生的人之后,或许会有另一种感受。
全然不见导演前作《然后我们跳了舞》中那般感性的张力,取而代之的是欧陆传统社会行将就木时的忏悔。穷乡僻壤的少年来到城市,腐朽的老妪寻觅于跨性别者社区——他们的旅途都意味着逃离,即使是逃离到另一个无依之地。
基本元素都有了就是缺乏亮点
很神奇,好像都挺窘迫,但是并没有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