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我看电影。
电影院里除了我,只有两个大人、两个小孩。
看完电影,我突然想问自己:何为“孤”,何为“独”。
《礼记》有言:“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其中,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
如今,从无家可归到老无所依,从知交零落到知己难求,从物理上的孤身一人、独来独往,到精神上的孤立无援、独行踽踽,“孤独”的概念早已无限扩大、包容一切。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感觉,这三千世界的恒河沙数的孤独的姿态中,有一种专属于我与我的同龄人的时代精神,令我“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这,便是生而为独生子女的寂寞。
11岁的虎墩从小长在镖局,坚信只要成为镖师,浪迹天涯的父母就会回来。
可镖局大当家却一直讨厌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殚精竭虑阻止他往外跑。
在人生第一次走镖中,虎墩意外发现,自己素来瞧不上的酒鬼师傅,竟是江湖传说中的大侠,也是父母当年的战友。
原来,虎墩的父母早就因公殉职,而师傅终日酗酒,也正是为了逃避目睹同事阵亡带来的心理阴影。
最后,师徒俩合力手刃了当年的仇人,也完成了走镖任务,凯旋而归。
这个名为《小虎墩大英雄》的故事不怎么新颖,倒也没什么毛病;不算啥烂片,却又称不上“神作”。
偏儿童向、卡通化的3d建模“画风”,配上上述的剧情,让我出戏到十多年前在同一家电影院看过的《功夫熊猫》;而缺乏独立故事线与完整“人物弧光”的反派角色,甚至还比不上后者。
只是相比十多年前,如今坐在电影院中的我,心境早已截然不同。
同样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倒映在我眼中,仿佛也变成了另一幅模样。
《火影忍者》中,从身为主角的鸣人和佐助,到他们的导师自来也和大蛇丸,再到后期登场的千手柱间与宇智波斑、因陀罗与阿修罗,不论是否血脉相连,都如亲兄弟般相爱相杀、同生共死。
究其本源,或许正是岸本齐史与孪生弟弟圣史的关系。
即使后者作为漫画家的成就远不及前者,但两人的相处模式透过从小到大的生活烙印在前者心中的某种“印象”或“概念”,无疑被带进了《火影》这部红遍太平洋两岸的“超级IP”。
那么,身为计划生育政策造就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亦是冈田斗司夫所形容的“第一代御宅族”即“电视儿童”,如今业已成为国内acg业界中流砥柱的“80后”一代,是否同样从这堪称史上独一无二的生存体验中,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异变”,继而将其表达为了作品中的“性状”呢?
我想,至少对包括《小虎墩大英雄》在内的一部分国产动画而言,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故事最核心的事件与关系,几乎都围绕着虎墩与师傅杨镖师,以及镖局大当家三人展开。
在他们的关系中,我竟不经意间看到了某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我与我的同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由计划生育与传统家族观念共同塑造的、分裂于“旧”与“新”之间的家庭生活的影子。
如果说作为“引导者”的杨镖师有幸给予了虎墩失而复得、陪伴成长的“父亲”意象的话,扮演“阻碍者”的大当家——镖局这个“拟似家庭”的大家长——则更像一个越俎代庖、过度保护的“祖父”形象。
虽然故事里的虎墩是个孤儿,可故事外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被夹在因故缺席的亲生父母与代理监护人的老人之间呢?
哪怕是父母双全如我自己,也免不了在奶奶家度过每个寒暑假将近一半的时间。
也正因如此,虎墩成为镖师的核心动机——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父母之怀的强烈渴望,在独生子女的我们身上,也比其他任何世代都表现得强烈而清晰。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虎墩,镖局里的所有人都是成年人。
这个年仅11岁的小男孩身边几乎没有“同龄人”,没有能如盖世五侠之于熊猫阿宝那般,在比喻或象征的意义上成为他“兄弟姐妹”的角色。
戴锦华说,现在的小孩子比以前更像大人,因为在计划生育与数字革命的双重影响下,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也不常有竹马之交,为人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条件都只能从长辈那里获得。
这一点,在曾几何时闻名全国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虎墩和哪吒两个“熊孩子”成长的背景仿佛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在表现父母与子女和解的同时,饺子也在哪吒与同龄人(包括敖丙)的关系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事里,令哪吒与普通孩子们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是他“魔童”的身份与力量;而现实中,让我们与其他孩子“各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的,却是各自父母的爱与焦虑。
同理,哪吒和敖丙[1],自身的愿望只是相亲相爱,却被父母的立场逼得不共戴天。
相比之下,虎墩与杨镖师面对的反派只是简单的“杀父之仇”,虽然情节逻辑上无伤大雅,却无疑在思想表达上少了几分厚重。
《小虎墩大英雄》的故事来自一个短视频IP,它的主要受众——现在6-12岁的“小学生”们——大多是老一辈独生子女的下一代。
我不知道虎墩的背景、性格与经历有多少是无心插柳,又有多少是制作组有意为之,但不得不说,这个故事恰到好处地塑造了一个被“寄养”长大的“独生子”形象,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每个早已长大成人的独生子女心底的“孤独”印象。
一时间,我分不清究竟是我下意识将自己所处的寂寞投射在了影片中的虎墩身上,还是导演将他心底的秘密无意间传达进了银幕外的我心里。
如今,周围年轻的父母身边,大多环绕着两到三个膝盖高的小孩子。
难以想象,这个没有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的小镖师的故事,在他们眼里,是否也是像在我心里一样,透着一股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淡淡的忧郁呢?
放眼当今国内众多动画电影,不仅像《雄狮少年》那样,真正试图主动探讨、大胆表现、如实反映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的作品寥寥无几;就连如《魔童降世》那般,做到将真情实感寓于幻想世界,以“童话故事”寄托时代精神的佳作也屈指可数。
幸运的是,在《小虎墩大英雄》里,我切身感受到了与后者理念近似、且与自身命运相连的精神内核。
于是我由衷地希望,不久之后的中国,能越来越多地拥有这样的动画。
[1] 有意思的是,《魔童降世》的官方衍生漫画《敖丙传》里,敖丙记事起,他的两个哥哥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这不免令人想起《我的姐姐》中出现过的、国内常见的另一种家庭状况。
宣传照
结尾的PPT
结尾的PPT人物形象不错,细节比较到位,个人觉得非常照顾小朋友情绪了,打斗中掺杂了很多搞笑元素,毕竟年龄小的小朋友受不了打斗场面,加上搞笑元素就不会害怕了。
片中的中国文化也足够,看电影少的小朋友觉得很满意。
竟然说我评论太少了。。。。。。。。。。。。。。。。。。。。。。。。。。。。。。。。。。。。。
“关于小虎墩为什么想要成为镖师而押镖的故事。
”开篇以评书讲故事的方式把镖局镖师押镖走南闯北的江湖往事说给大家听,给人一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那种感觉,也正因如此小虎墩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镖师。
(后面才知道他为什么要押镖去成为真正的镖师)小虎墩呆萌可爱,很适合小朋友观看,作为小小镖师也为观众奉献了无数笑点,看到最开始押镖弄得鸡飞狗跳,到私自押镖押错镖,后阴差阳错救人获得押镖机会,那段剧情真的是让人开怀大笑。
沙漠剧情那块很让人惊喜,特别是在沙漠里还有行走飞快的工具“飞船”,有一点没有想象到。
小虎墩一路上也有自己的成长,从最开始看不起酒蒙子到后面看到总镖师的武功开始认起师傅。
最开始不理解总镖师丢下父母而独自护镖到后面总镖头让他独自离开后而又返回和总镖头一起战斗,小虎墩已经从单纯的成为镖师明白了身为镖师的道义责任与担当。
小虎墩和总镖头押镖虽然遇到了很多次危险,还好最后都能够化险为夷,这一趟押镖也让小虎墩成为了一个别人“闻风丧胆”的大英雄。
影片最后也很符合贺岁档气氛,很适合全家带着小朋友一起看虎墩过虎年。
ps:虎墩的虎头帽真的很好看,虎头虎脑的。
虽说剧情有些老套,但故事完整度还是很不错的,人物刻画比较细致,成长主题叙事清晰,节奏把控也不错,丝毫不拖沓,全程也有不少笑点,中间BGM是个亮点,画面制作也属精良,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部合格的作品,如果要说缺点,人物表达少了些个性化锋芒,故事新颖度差点意思,剧情有些平淡,不过对于这个制作量级,整体表现已经比预期中还要好些,元人动画继续努力吧。
不知为何,竟然有点心疼电影幕后的人马。
也许真的尽力了,但是技术和资金肯定影响了作品的发挥。
首先是角色形象,捏脸这块真的不太符合审美,然后剩下的那些在长的丑和声音怪之间单向选择……整体看下来给我的感受是太过追求搞笑而遗失了情节的深度。
小虎墩是一个在困境中不断历练的代表,但是沿途的障碍全都像是刻意陪葬。
我可以接受幸运光环的加持,但是也太夸张了,有点熊孩子幻想中的不劳而获……黑大王和那个义子的设定,不正是误打误着的典范吗。
当然一些事情的坚持和最后反派的合战倒是有点那股气势,跑起来贼快,还能缠线让一个高手难以还手,怕不是有点牛批,也说明小家伙本身就有天赋,而不是那种平凡努力后创造奇迹的设定。
总之影片是以孩子为目标创作的低幼向贺岁片,关于画风,我更喜欢里面穿插的水墨。
年度最佳影片,虎墩历经几次押镖,每次都有很多惊喜也有很大的收获与成长,剧中每一个形象都栩栩如生充满正能量,虎墩的善良,坚强,正义感爆棚,虎虎样儿非常可爱,在现场听到很多小朋友欢笑声,再加上虎墩儿萌萌的虎样儿,简直是太治愈了。
建议一家人一起去看,共享亲子时光,当然大朋友也要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看,太萌了!
虎年第一大片,收视长虹,虎虎生风
一早就和好姐妹带着孩子去看了《小虎墩大英雄》。
虎墩小镖师,可爱又勇敢,嘴边常挂着“忠义护镖,舍命必达”的护镖承诺,欢乐中带着温情。
大当家是个好人!
为了让虎墩儿有所期盼,对他作出了善意的“承诺”。
最后杨镖头的那句“镖师不是为了护镖去死,要为护镖而活”真的被感动到了!
不影透,好看!
通过小虎墩儿祝大家:虎年大吉!
虎虎生威!
中午去看了小虎墩,影片品质很高,工业化水平放在整体市场上都属于一流水准,笑点泪点结合得也很巧妙,总体来看是非常适合阖家观看的电影,推荐观看!!
第一,故事主线内容和主角形象饱满,整体笑点泪点都恰到好处,看下来属于是看的时候还蛮开心。
如果能有一些强记忆点或者增加一些支线内容,可以快速形成社交裂变的“精彩点”,感觉对后期宣发和口碑营销会更有好处。
P.s:BGM有方文山老师参与,诚意满满!
第二,战斗场面很体现制作团队的功底,特效、打击感都不输同类型作品。
就是最终Boss走的好突然哈哈,如果前面有一些相应的铺垫,比如虎墩观察到落石所以故意把反派往那个方向引,感觉就更好啦。
第三,最后是一点小的期待,希望反派及配角设定更立体一些,像哪吒中的申公豹,姜子牙中的元始天尊,他们当反派有当反派的理由,自己有理想和追求,在记忆点和人物圆满度上都属上乘。
虎墩中的反派、大柱子和鲁妹等看完略有一点脸谱化的坏人/好人/娘炮等等,添加一些细节就更打动人啦!
总之,小虎墩是一部很有温度的动画作品,推荐观影,期待续作!!
一开始看片名,没什么兴趣,但是还是跟同学一块来看了,总觉得大人还看这种合家欢动画电影还是挺幼稚的。
但是看完还是感觉很惊喜,笑点还是挺密集的,制作也很不错,画风很有喜感,冒险剧情非常适合小孩。
可惜过年不能回家,不然会跟爸爸妈妈和妹妹在大年初一一起去看。
已经跟爸爸妈妈推荐了这个电影,让他们带妹妹去看。
还有就是结尾的字幕也不要错过。
非常有意思,结尾曲也很好听,刘宇宁唱的,方文山作词,很有诚意!
从成年人的角度,能看到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很多用心的细节,场景转换动画高级,插曲运用合理,剧情也没有让人往“幼稚”二字想,很紧凑,即使是成年人看也不会觉得无聊,笑点不老土。
我相信观众小朋友能够从中学到一定的浅显道理,比如:不能莽撞做事,做事要顾及他人安危、考虑他人感受,不能留伙伴一人面对危险,要有难同当...“忠义护镖 使命必达”的口号也教会了孩子们勇往直前地去向自己的梦想努力,尽管路途坎坷,天赋不足,努力来凑。
不想评论,别看,失望2.5分
适合带小朋友看,立意不错
人物形象非常好
还不错呢
比想象中的好,豆瓣分有些低了
动漫做得不错,就是剧情和感情都乱七八糟的
这部片可能是春节档里最大的遗珠,排片也太过于低调了。起早8:20档,包场看完。“镖局”“国画”“武侠”“虎年元素”组成的冒险故事,满满的江湖风,有笑有泪又很燃,boss有反转,细节和包袱很足。第一次发现“神奇拖后腿”是个好词,回想就觉得好笑。很值得亲子观看!
这排片率也太低了…
带小孩去看了,孩子非常喜欢。小虎墩太可爱啦。小虎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人感动。虎年第一天看小虎墩大江湖。真是难得的好片。
带娃看的第一部电影,超出预期,细节很到位。支持下国产动画。
还不错 搞笑 救赎
陪小朋友看真的还挺不错的!
失望,小虎墩太过熊孩子了,熊得让人烦躁,难以共情。笑点无聊(不是子供向的锅,就是单纯的rz无聊)甚至有低俗low出没。武侠元素明明很适合做出老少皆宜的作品啊,可惜了。
很温暖,也很励志,很可爱,也很有深度。
可以开发个小游戏
因为虎年?
剧本差一点,台词抖机灵,和姜子牙有的一拼。国漫现在制作水平一点都不差,就差好故事和好好讲故事了。
虎墩全程作死,从一开始就在想,要不从悬崖掉下去摔死算了,啊要不这里被打死结束也行……还有老套的剧情,比如杨镖师给虎墩捆了送回家,就知道虎墩得逃。比如虎墩进了那个寨子,就知道师父得救他,就知道得遇见死敌,就知道虎墩得去而复返,就知道师父得受伤,就知道制敌得靠虎墩,就知道杀敌靠天灾。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物长得丑། – _ – །
虎墩我觉得完成度不错,尤其在文本衔接上,白蛇、青蛇、新神榜、佣之城这些都出现的衔接不畅的问题没有,调性不协调如雄狮的问题也没有,可见制作团队磨合的很好;镖师题材有趣,江湖规矩、行业黑话还有在神机堂段落的想象力,是能看出武侠动画的潜力的;但无奈的是低幼的市场地位限制了故事的厚度,这种情况下在场景、动作、奇观上就必须补齐短板,但大概受制于制作成本,能看出很多想法没能做到创作者理想的极致,所以整体观感就会显得四平八稳,但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挺可爱的虎头娃。既调皮捣蛋又忠孝仁义,又勇往直前,很符合民族秉性。最后不是小虎墩坐吊篮返回,老杨估计就交代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