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剧看下来,reo有不幸的童年,感受不到任何温暖的家庭,在遇到haru后,感受到了温暖,感觉到了依赖,也感受到来自haru的喜欢。
基于你帮助了我我也想要回报你让你开心,reo吻了haru.haru认为reo就是因为从未感受到这样的温暖和依赖而想要迎合她以继续拥有这样“幸福”的生活,加上haru之前的情感遭遇,以及日本传统文化的禁忌(猜测),让她拒绝了reo.所以reo后面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了,她把自己弄得很惨,自暴自弃,像叛逆的孩子一样想要引起haru的心疼,其实只要reo好好的,这个组合之间完全没有太大的问题。
而haru虽然拒绝reo但是她依然是关心她的,哪怕说要解散要离开她都在为reo之后的人生做打算,haru希望还有人能继续照顾reo, 我想她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从Reo在门口听到haru和志摩之间的谈话开始的。
巡演路上,他们三人相互之间都有刻意(我认为是第三方给的刻意)单独相处的片段,但是什么也没发生(或拒绝或沉默)很能表明这之间的关系了。
最后片尾,她们又回到车上,没有说是否不解散了也没有说是否相互接受对方了,无所谓,往前走走能解决这一切的。
自己私心很喜欢片里的氛围,自私地给了这部片它也许不该有的分数( ; ; )这三个人的个人魅力都太强了,彼此之间的纠葛也叙述得让人ドキドキ,成田凌的片子真是看一部少一部(大哭)——。
有几点想说的。
如果把这部片子归类在音乐片里实在是太狡猾了。
这部可以说是除了音乐什么都说了,音乐更像工具一样在电影中被使用了呢。
还有,这三个人,根本没一个人在关心歌曲的质量和为自己欢呼的粉丝嘛(恼火);我后来又看了一些评论,居然还有因为公路片这一标签来的,我只能说,你们大大地被骗了啊——!
其次呢,虽然三人之间奇怪的化学反应和纠葛展现得有起有伏,但不得不说他们三人本人的个人魅力实在是着墨太少——观众只能从三人间的举止行为间窥探到关于他们本人的想法。
尤其是麦饰演的春这个角色,几乎从头到尾黑着脸——到底在忧郁着些什么呢?
观众看到的,只有最开始春找到leo,春教leo弹吉他,haruleo巡演,带着她俩的小跟班…还有就是路上的吵架……我们对于春的了解似乎只有一丝半解。
当然,他们之间的相处所发生的故事,我都很喜欢。
但比起这些,作为观众的我,更想知道春的过去。
因为有了春,故事的一切才能够成立。
电影在对春的描绘上实在朦胧,暧昧。
才会导致很多观众没找到应有的观影情感节奏。
像本人这种天生忧郁气质的,也才勉强能体会那么一点点……((^ー゜)最后一点想说的。
成田凌,真好。
成田凌,赛高!!
至于很多人搞不清他们三个什么关系的,其实志摩也已经说过了,“我不上你,我也会很爱你”志摩对reo是这样说过的。
他爱reo,也爱小春,但对小春的爱,也不像正常恋爱关系当中的那种爱,而是心疼她、保护她,还有最纯粹地欣赏这个女孩子吧。
奇奇怪怪的关系,偶尔因羡慕我的同伴为什么能得到你的爱,而我却不能因此感到妒忌,却不知道吃的究竟是谁的醋。
在做音乐的旅途中,难免会有的油然而生的寂寞,也不被允许释放出来。
三个人,一个怪圈。
实话和虚言。
克制和放纵。
“再见了,唇”这是什么分手信吗?
我们就此告别吗?
现在还不太想。
“感性地感受当下,这是一个乐队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观赏一部影片就像是走进角色的世界,找寻一种慰藉,过着另一种人生。
上头的理性却把它扔进盘里备上刀叉。
情感的表达可以非常非常地细弱,有的人不起波澜,但有的人却会因为与之相近的经历泣泪。
每个人都在生活着,谱写自己的故事,或光明或阴霾、或拘谨或自由……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人生都在继续啊。
观影是在过着另一种生活。
感性点儿,别木着;-)
光和影交替在头顶
唱片店诶💘
被人期望的感觉
再见,嘴唇 (2019)7.22019 / 日本 / 音乐 / 盐田明彦 / 小松菜奈 门胁麦
谁都有故事,可能与你的不同,但如果你愿意,可以花点时间听听这个故事。
感动我的,是公路上前进时打出的字,应该是Haru写的歌词吧“大人们指着我 孩子们议论着 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我从梦中醒来 喝着水 那水的味道 现在都不曾忘记”。
还有Haru讲的流浪汉给人按摩的故事。
看到有人说剧本烂,把演员耽误了。
我倒是看法不同,所以想说说我的理解,不一定对。
会有剧透。
表层上这部电影讲的是做音乐很难,不容易出头,收入不高。
内里讲了三个人的经历和争扎。
Haru的取向导致她有点自卑,觉得自己会妨碍别人的幸福,也不敢告诉家人。
她爱Reo又不想勉强Reo喜欢自己,希望Reo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Reo是活得很自我的女孩,她敢于冒险敢于尝试,逐渐爱上Haru却发现Haru拒绝和疏远她,所以觉得Haru逐渐变得别扭又奇怪,可能出于报复吧,她更加放纵自己。
志摩是很早就组过乐队的,也放弃过乐队,一起工作后逐渐喜欢上了Haru,他知道Haru的取向,也知道她的胆怯和自卑,希望可以帮助保护她。
《再见,嘴唇》这首歌应该是根据自动贩卖机前Reo亲了Haru那件事写的,这是Haru 在表达她的逃避和拒绝。
流浪汉那个故事更妙。
Haru觉得没人会去找流浪汉按摩,后来看到来按摩的女人,Haru觉得那女人很了不起,回头看那女人的脸变成了Reo的脸。
这影射了Haru内心把自己比做那个流浪汉,渴望改变却又好像不值得被爱;而Reo就像来按摩的女人一样,勇敢地来爱Haru了。
可是现实中Haru躲开了,她不敢接受。
她写了《谁都有故事》。
电影中Reo说过好几次“傻有什么不好”,这种傻指的是不合乎常理,不合乎逻辑,但横冲直撞义无反顾。
这和Haru正相反。
现实中谁都是Reo 和Haru的结合体吧,有胆怯遵从规则的一面,也有偶尔不敢不顾的一面。
电影里的歌也很好,歌词很治愈,可以经常听一听。
当初是被预告片里小松菜奈的强吻吸引来的,毕竟两个美女太养眼。
但这部电影其实并不简单只描写那个闭环的三角恋,音乐主题一直贯通其中。
一场一场的解散会开下来,我到后面都能哼出来主打歌了。
我觉得Haru是应该喜欢Reo的吧。
从一开始搭话,到两个人一起玩音乐,再到乐队解散。
Haru说Reo的眼睛一看就会唱歌,并且词曲也是搭配着Reo的嗓音去写的。
她是个有才华的人,但这些触动人心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她也经历了痛苦。
青梅竹马的初恋结婚生子,她伤心落泪。
Reo亲吻她,她拒绝,因为她不希望Reo勉强自己。
所以这里我就有一个疑问了,Reo说自己可以为Haru做任何事,甚至一直追随着她。
这应该不仅仅是局限于友情的情感,因为她还是很看重两人第一次说话的纪念日,不惜跟男人打架。
可她后面又跟不同男生在一起,并且喜欢上了志摩。
我可以理解为,Haru拒绝的举动伤到她的心,所以她才故意这样叛逆的吗?
但影片中Reo单纯的性格,这样似乎又解释不通。
志摩作为后加入的男性,一直喜欢着Haru。
他很坦诚,直说自己以前很渣,但在这段关系中,他努力维系着三人之间的联系。
明确的拒绝Reo,同时知道Haru喜欢女孩子后,也仍守护在身边。
爱上一个不可能的人,志摩似乎是这段三角恋里最惨的人。
三个人因为音乐聚在一起,想用音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扬言拿到格莱美,到最后失去方向,决定解散。
爱缪的歌,两位女主唱起来真的很好听,如果有电影原声带的话,我想,我要加入我的歌单了。
算是文艺片吧,无论日本还是欧美,似乎乐队出现,吉他手出现,烟就必定随身。
两位女主在片中的烟可没少抽,一根接一根,男生反倒很少。
还有那两个接受采访的女学生,我想,她们应该是对应着Haru 和reo吧。
之所以打四星是因为,有些地方还是没太看懂,比如Haru碰见的那个也叫Reo的小孩子,应该预示着Reo的身世吧。
听到爸爸的时候,小女孩用铲子赶走Haru,那么,真正的Reo是不是也厌恶着父亲呢?
还有流浪汉的故事,按摩的陪酒女郎在Haru眼中变成了Reo。
希望后面的影评能有所解答吧。
最后,小松菜奈和门胁麦好配,我也想让小松吻我💋
看到《再见,嘴唇》这部电影,纯属机缘巧合。
一个极其无聊的漫长夜晚,不知如何打发时间,在世界上存在的无数风格迥异的影片之中选中了它。
很多人对这部电影的批评,是它“不三不四”,你很难给它找一个归类,有点四不像的感觉。
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一支乐队ハルレオ,但它不是一部偶像纪录片,这个乐队在整部电影里来来回回只唱三首歌,本来快要出名了,乐队成员间却撕得不可开交,对前来采访的杂志恶言相向,天天念叨着开完这几场live就解散。
这部电影主角是两女一男,好像是要讲一个三角恋的苦情故事,但看到后面你发现每个人都似乎同时爱和恨着另外两个人,他们只是无休止地纠缠和混乱,没有谁要和谁谈恋爱。
乐队的两个女孩有一个是同性恋,于是你预设了一个性取向导致的文艺或苦情的故事,但她们的故事却套不上任何一个模板。
最后的最后,你以为这是一部青春疼痛片,这几个天天抽烟的男孩女孩解散后即将各奔天涯,继续到工厂打工,就像做了一场梦时,电影的基调却又来了个大反转,在最后一幕来了一场青春励志。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
要带给观众什么?
我应当带着怎样的期待去了解这个故事?
其实,贯穿全片的这三首歌就是答案。
《再见,嘴唇》
《再见,嘴唇》歌词节选在这部电影中,《再见,嘴唇》这首歌担当感情基调的总旋律,它唱的不仅是Haru和Reo这两个女孩的故事,而是Haru、Reo、志摩这两女一男关系运转的逻辑。
心中的感情,无法传达,无人回应,让这根刺留在心里,并时时品味着这种痛感,就很好。
电影中有过三次“再见嘴唇”,最打动我的是Reo对Haru的吻(这里的长发小松菜奈真的太美了)。
我们看惯了性少数的那一方默默痛苦无限等待的故事,这里却让异性恋的一方,那个一心想要爱,想做傻瓜的Reo吻了上去,说着“我想要勉强”。
但是Haru把她推开,因为心里这根刺留着就好。
另一次是Reo对志摩的吻。
从他们第一次见面,Haru就略带醋意地说,禁止队内恋爱。
也许那是Haru的神经过敏,也许感情早已埋下伏线。
但因为志摩爱的却是Haru,Reo也不可能得到他的回应。
Reo是三个人里面最天真,最纯粹的那个,她一遍遍说着“当傻瓜有什么不好”,完全自愿地请他人爱或是伤害自己。
而Haru和志摩这两个遍体鳞伤的人,则一遍遍像大人教小孩那样,试图让Reo学会“再见,嘴唇”的逻辑,让她也只把爱埋在心里,带着伤痛一天天生活下去。
还有一次,是志摩对Haru的吻。
Haru一直有一个苦涩的想法,Reo迟早会跟志摩在一起,他们两人是互相喜欢并且也没有世俗偏见的障碍。
但最后志摩向她表白了,她却觉得那是同情和安慰。
这个首尾相接,看似荒诞的三角恋情,我非常喜欢。
里面的每个人都遵循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规则,他们作为三个灵魂在彼此纠缠,而非一个同性恋者和两个异性恋者,对于他们三人来说,这样的标签并不重要。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对性取向的处理。
我认为性取向跟任何标签一样,最终都是应当被撕毁的,世界上每一个人,只是不同的个体,各种各样的标签只不过是为了偷懒,人,是不能像垃圾一样分类的。
我喜欢Reo因为太喜欢、太感激Haru,太想为她做点什么,说着“我想要勉强自己”并吻上去。
我喜欢志摩痛苦地说“因为你这样我会心疼”而吻上Haru。
我喜欢Haru说“你这样只会显得我很可怜”而推开志摩,而不是义正言辞宣布自己是同性恋不能亲吻男性。
我喜欢他们三人超出了边界,超出了既定的轨道,变成了复杂、混乱的“人”。
我也喜欢他们在爱情里,享受着爱情带来的快乐与疼痛的分分秒秒,不为自己追求任何结果,却希望另外的人幸福。
《人人都有缘由》这是这部电影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首歌。
当剧中发生感情纠缠时,乐队唱着《再见,嘴唇》,当三人遇到低谷时,则会唱起这首歌。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念头是:怎么会有这么差劲的乐队啊?
他们是这样地貌合神离,上台后安安静静唱着歌的他们,前一秒在后台还在争吵得你死我活。
难道不是对台下粉丝的欺骗吗?
他们是这样的生活在阴暗角落中的一群人,一个退役牛郎,两个工厂打工的女孩,即使组成地下乐队,有了自己的专辑,有了一群粉丝,也不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和生活方式。
他们活在痛苦的拉扯之中,每次开口前都要不耐烦地点起一支烟,不断地伤害别人也被别人伤害。
他们明明说想要红,可是杂志采访时又因为对方不懂自己拂袖而去,明明知道乐队解散只能继续去工厂打工,还是义无反顾要解散。
但是随着这首歌一遍遍地唱下去,我渐渐明白了。
这群看似乖戾、孤僻、颓废的人,也都有他们的缘由,他们是因为一些缘由而唱起这首歌,他们不寻求他人的理解,只是静静地以自己的方式痛苦和快乐。
比起他们,似乎更加健康和阳光的我们,当然,也有同样充足的理由活下去。
我喜欢这种悲观的乐观主义。
《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这首歌是三首歌中唯一一首“正能量”的歌曲。
仿佛是怕观众看不出这部电影悲观中的乐观主义内核,结尾时突然来了一个反转,再次配上这首歌。
是的,我们可以脱离现有的轨道,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脱轨”好像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我们希望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即使996、007也不敢停下来,而电影中这三个人,即使乐队一解散就要饿肚子,也不愿意勉强貌合神离地撑下去。
我们希望有一份天长地久的爱情,但这部电影里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不可能,同性恋爱上异性恋,异性恋爱上同性恋,即使深爱的对方向自己表白,如果无法使对方幸福,也会拒绝。
我们希望功成名就,但Harureo这个乐队,不开心就解散,不喜欢记者的问题就拒绝采访,即使下一顿饭还不知道在哪里,也可以继续任性,大不了就回到工厂打工。
我知道上面这些都太理想化了,可是,看多了充斥着奋斗、成功学的所谓正能量,我们也需要给心脏浇浇水,在生活的缝隙中喘口气。
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大概就是,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已经这么差,完全脱离了成功人生的轨道,你还是可以拥有百分之百纯粹的喜怒哀乐,那些感受才是到人世间走一遭真正宝贵的东西。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summer_tones,在那里偶尔会写点想说的话,如果能被有共鸣的人看到就更好了。
好美在音樂和詩再給一分 如果是經常去live house看這片子會更有感覺 聼著音樂人述說她們的故事 詞曲的創作來源 在現場感受著此時此刻的音樂氛圍 不需要別的 感性去感受當下就夠了 這是講的一個樂隊的故事 一切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發生 附上電影里的詩句感情在風中在樹上在天空唇彩有時候分散有時候聚在一起我不由的心動想要沉入大地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看影片之前就很喜欢影片中的两首歌了。
经某位up推荐后怀着奇怪的目的来看《再见,嘴唇》。
在搜索影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差评,还差点就放弃看了。
但最后看下来,还是觉得“嗯,挺不错的吧。
”比较喜欢这种青春写实类的片,日系的清新风格也对我的口味。
况且女主小松菜也是颜值担当嘛(虽然在看影片之前我对三个主角都不认识),成田凌饰演的经纪人有一种沧桑大叔感,但日剧男风格看着挺舒服的,虽然剧情中经纪人更想一个配角,但还是在过程中展现着不错的演技,以后有机会再看看他的其他作品吧。
《再见,嘴唇》似乎是一部音乐片,讲述了组合HaruReo解散前的最后一次巡演,以及在巡演过程中不断穿插的以前的故事。
是一部平淡清新,但又治愈人心的影片。
片中围绕着两位主唱Haru、Reo以及经纪人(啊不知道名字)三人间的关系,追逐着梦想、寻求着价值的同时,也被各种情感上的纠纷、对自己价值的怀疑所烦恼阻碍着。
对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Haru讲述着流浪汉故事的那段情节。
流浪汉渴望通过自己的劳动与工作(给人按摩)来追求价值,却因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不堪,没人愿意接近他。
这就像Haru一样,渴望证明自己,寻求价值却只能草草地活着。
直到有一天,流浪汉前的座椅上,坐了一位陪酒女郎,她丝毫不顾忌流浪汉的肮脏,而是享受着他的按摩。
这就像突然闯入Haru生活的Reo,Reo给了Haru音乐上向前的动力,让Haru知道了自己为何而活,知道了自己挖掘价值的道路,并为之不断前行。
看到这里时,我明白了Reo之于Haru的意义,也知晓了Haru对Reo的感情。
对Reo而言,其实也是如此,Haru让她有了重新生活的方向,从一个不良少女转变为音乐路上的追梦人。
这两位互相对彼此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人,为何却不能让这个音乐组合坚持下去呢?
影片刻画了Reo一直是活在Haru的光耀下的(尽管我个人感觉Reo唱歌也很好听,台下观众也对两人一样热爱),但Haru除了主场外,也负责了编曲作词。
而作为民谣歌手,这样的才华往往更吸引一些“同样很有才华的听众”(无恶意),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就表现出了对H格外喜欢热爱而忽略了一旁的R。
长期在Haru光耀下展现自己的Reo,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是完美的Haru的陪衬,也正是这样,她才会发出“我唱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样的感叹吧。
影片中一直被弹唱的两首歌《谁都有理由》、《再见,嘴唇》我真的超喜欢,在影片中听着也很有感触,搭配着情节回味歌词的时候也更体会了其中的内涵。
可以说,这两首歌,是这部音乐片很精华的所在吧。
但正如一些评论所说,即便是精华,太过频繁的出现也会降低它的价值。
电影中HaruReo的七场演出,一直循环使用这两首歌。
说实话,这也是我给这个影片四星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烟的镜头是在太多啦),虽然歌曲很好听,但出现次数太多的确不好,如果导演真的想打造出音乐片的话,至少能让歌曲量再增个几首会更好点吧,这既能让影片多些新鲜感,也更能体现演出的真实。
不过这样频繁的使用也有一个效果,那边是让这两首歌成为《再见,嘴唇》的经典,让看过这部影片甚至没看过的人,都能记住这两首歌。
毕竟,歌曲中所表达的,也是导演所要表达的吧。
——20231102•天堂电影院观影之《再见,嘴唇》这是我今年到电影院观赏的第134部电影,也是在天堂电影院观赏的第166部电影,同时也是2016年以来到电影院观赏的第712部电影。
今晚这部音乐公路爱情片吸引了五男三女共八位影迷一起观赏。
剧情相当狗血!
三个主角表情非常丧!
女生二重唱组合中最美的蕾欧(小松菜奈)爱上了打扮中性、一头短发的女搭档Haru(门胁麦)!
甚至壁咚了她向她表白!
但是奇奇怪怪的是蕾欧同时又很贱,不停地和看对眼的渣男约炮!
甚至被渣男打的鼻青脸肿!
蕾欧又看上了男主志摩(乐队里的乐器管理),主动强吻志摩!
主动约炮志摩!
匪夷所思地是爱上Haru的志摩残忍的拒绝了她的邀约!
毕竟是拍电影,谁能拒绝22岁身材高挑、颜值爆表的小松菜奈?!
更狗血的是志摩也壁咚Haru!
强吻她并且表白!
而Haru把美女和俊男的表白统统都拒绝了!
她的心理活动实在太复杂!
影片中女生二重奏的学琴和表演实在太美好了!
每一首歌都那么好听!
所以喜欢音乐的影迷是相当享受的!
日本的电影很多情节是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但是拍的确实很好看!
追随女生二重唱组合的女歌迷们太热情了!
太令人感动了!
很多二重唱组合的女歌迷其实就是蕾丝边,那种感情情比金坚!
没有一点杂质!
男女的感情太多功利和现实因素,蕾丝边才叫一个纯!
精彩台词:为什么会选我?
你的眼神告诉我你很想唱歌。
我们去开房,你上了我就会爱上我。
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
我承认我动机不纯想看NANA贴贴三人三角恋关系在对戈达尔的三人行进行模仿而对于三人关系的阐释并不全面乐队的歌我也不太喜欢。
《利兹与青鸟》真人版的感觉,但更好真实好看,歌曲太好听了!想循环!
所以为什么要解散啊😂盼这部电影盼了好久终于有时间看了,歌好好听!小松菜奈奶酷奶酷的我喜欢!结尾很可爱…时间线乱七八糟到底要说什么
细腻谈不上细腻,音乐的安排单调而没有层次,唯一值得赞美的可能是公路景色。
SIFF上海影城。比预想的好听且好看,三人乐队的闭环式多角恋爱,男女与女女,并以组合解散巡演之旅为主线。戏剧性不强,俩女主更是不喜张嘴,好在三首歌词传达的理想与情感,非常饱满。( 小松菜奈演这种厌世角色,真的让人失去抵抗力啊!
就还是蛮不明所以的。haru拒绝所有人的原因不明,reo到底喜欢谁不明,公路片意义不明,经纪人剧设不明。还是情节太浅薄了所以人物动机都怪怪的,不能投入。尽管两女一男三人都太好看了,可惜剧本给表演拖了后腿。而且我觉得歌也一般吧……以及怎么会有人能够拒绝小松菜奈的吻!!!
门胁麦可以的,毕竟是被苏打和小松强吻过的女人
命题感太强,又冲不出命题,音乐的部分没有认真做起来,靠着几首歌反复的播放,无论是两人借歌谈情,还是音乐的改编,都十分简单,两位主演硬tag百合元素,甚至都不如最后那两个小妹妹一起听歌感人,那个画面才让我看到,那是她们珍惜的东西。
我是冲着小松看的,剧情真的提不起兴趣!
小松菜奈不配
乐队,三角恋,拉拉,有点劲爆吧,错~~~~人家拍得不要太小清新,所以哪个都是蜻蜓点水,这点点啥都没发生的三角恋和友情以上的拉拉情愫拍得跟悬疑片一样,看在姑娘还不错看,歌还蛮好听的份上我也就不翻白眼了。这首重复了好几遍的“再见嘴唇”成功在我脑海里荡来荡去,就是不懂日语,所以每每只荡到副歌第一句就卡死,不开心~~~~
人设薄弱,音乐普通,唯一能看的只有脸。01:26:37 小松菜奈x门胁麦 kiss
音乐太弱 卡司还不错
小松菜奈的吻给好评,其他都比较一般
什么玩意。
2019 SIFF,看我 nana!非常地点到即止、弦外之音、不明所以。我聚精会神地看也没明白俩人是怎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要是最后结尾就收在分道扬镳之后的吉普车画面上,其实会另有一番韵味。以及,这个剧情里有两点令我十分迷惑:1,怎么会有人舍得家暴小松菜奈?2,怎么会有人拒绝小松菜奈的开房邀请?
元素堆砌的廉价烂片
聚散无常不由人。小松菜奈饰演的Reo这种人,虽然能理解,但还是觉得挺讨厌的。
小松菜奈,演什么都无所谓,去看就好了啊,嗯去看就好了嘛
文艺片的矫揉做作,你爱我,我爱他,他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