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坦白面对,唱什么昭和歌谣,人们的生活总会脱轨。
说什么青年中年,替朋友复什么仇,原因不过是无聊。
这片儿告诉我们,当生活脱轨,人生无聊的时候,宁可呆着不动也不可以随意妄动。
否则,当花儿开放,机遇到来,很可能平民的原子弹也突然降临了。
手枪里的子弹,没人知道有几颗。
讲真,这个片子给1星,还是为了龙平的颜😅荒诞片,讲了个一群男大和一群中年离婚女性互相杀来杀去同态复仇的故事。
武器从一开始的菜刀,升级到最后的“自制原子弹”,然后杀人前杀人后杀人时还来几句昭和经典曲目,确实很荒诞讽刺(同态复仇让我想到了当年读《破碎的四月》,讲阿尔巴尼亚高地荣誉复仇文化的小说,非常优秀)。
纯看电影,可以感受到作者可大概是想要讽刺那种沉迷流行通俗文化下人们的怪异荒唐和幽闭空虚,但剧情的离谱程度,还不足达到能够讽刺如此深刻社会问题的境界,经常让人有种差了一口气的感觉。
个人感觉如果让演员用更夸张一点的表演方式可能会稍微好一点?
但真正导致我对这部电影产生厌恶的,是其中包含的厌女元素🌚「剧透预警」在一切血腥杀人还没发生前,那群男大学生偷看一位女性洗澡的场景。
我本来还想说服自己:行,这片子叫昭和歌谣,这剧情确实挺昭和日漫操作的,我忍了😅但后面真的越来越让我无语。
先是这些男大要去找一个有门路的五金店老板买手枪,老板是个老叔,本来不愿意卖给他们,但一听说是要买去杀欧巴桑,还是那种“离了婚经济独立,下班后喜欢去唱k,还会经常出国旅游”的欧巴桑后,瞬间:好的!
卖给你们!
还便宜两万!
我真的无语凝噎,这扑面而来中年卢瑟直男味儿真的把我熏到😅然后就是最后男主去问老板有没有原子弹的时候,老板教他自制炸弹之前,来了一通对于欧巴桑的评论:“欧巴桑是无法进化和进化不了的生物。
年轻男人、年轻女人、和小孩子也一样,在他们放弃进化的那一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欧巴桑。
”这段台词,是那个买手枪给男主的五金店老板说的。
”我真的,绷不住了,你日本男人有啥资格这么评价日本中年女人?
没她们给你们买汰烧你们能正常生活吗?
而且从剧情逻辑上来说,明明一开始是小团体里面一个男大莫名其妙在路上搭讪对面小团体里面的一位女性,结果被拒,然后就莫名其妙地抽刀把对方抹脖子了。
这位男大逃逸成功,没引起任何人怀疑就算了,还要和同伴炫耀自己干了件大事儿。
这位最终被对面欧巴桑同态复仇抹脖子杀了真的一点儿不怨,活该啊!
所以这片子用欧巴桑做意象来隐喻那种被消费主义流行文化侵蚀的行尸走肉般的芸芸众生真的完全站不住脚,让人生理性厌恶😅只会让人觉得作者是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睡不到女人就怪对面是让人毫无兴趣的欧巴桑的卢瑟男。
更别提从头到尾充斥着的那种对中年女性的凝视以及对女性性欲的轻蔑,这浓郁的霸权男性气味儿真是让人想吐🤮讲真,你荒诞片就是要整点现实里很离谱的操作才能显得讽刺荒诞,然而这部片子表现出的荒诞是让我觉得肤浅。
现实里针对女性的恶意与犯罪数不胜数,你拍这种欧巴桑和男大互相杀,是想要表达“哇好荒唐好讽刺诶那帮女人居然能杀回来然而她们最后还是被男主炸了真的荒唐哦”吗?
如果是夸张点的呈现也就算了,可这片子偏偏要搞点文艺片儿的那种调调,整点男大们的大特写和情感表达,拜托!
只会让人觉得恶心好吗😅本地狱笑话爱好者最讨厌的就是,想地狱但没地狱到位的笑话,建议导演多看看乔治卡林学学😅讲真,如果这个电影是从欧巴桑们的视角拍,说不定能够成为日版《末路狂花》,可惜傻屌日男的厌女已经腌入味儿没救了😅最后就是,松田龙平是真的帅,这片子也是真的拉,拉得我都想做视频详细吐槽这片子的垃圾程度😅要不是他演的这个角色只是蠢了点,是唯一一个没有太表现出厌女的角色,我可能之后看到他的脸都会ptsd😅
刚看开头时 疯掉了 简直比大逃杀还大逃杀 只是这次是青年人不知所谓的杀戮 这让我想了前不久法制进行时的真的案子 一对孪生兄弟和他们的小女朋友 虐杀一个40多岁妇女的案子 当时听了以后 真要疯了 觉得他们的手段残忍都赶上日本的变态电影了 那女的是被活活打死的甚至可以说是虐待死的 他们用针棒当打她 还用火烧她下面 因为他们都未成年 当时好像说判十几年当时觉得太轻了 后来好像重判了 当然悲剧的背后总有着另一个悲剧 他们也都是父母不关心没有家庭温暖 还有后妈 待不好的孩子 其实我们总感到电影中的悲哀那样深 是因为他被集中起来 被抽离出来 所以更显现了 生活中散落的悲哀才真叫人无所适从 像恶性肿瘤般不断扩散蔓延着 这种默默的无声的悲哀 更加的惨烈吧看到后面买枪时 那直率的表明复仇来意的坦白 心理不平衡而产生愤恨共鸣的中年男老板 以及 游戏般毫不避讳的复仇之说 手枪交易 越看越让我觉得 他 她 们是一样的 对等的团体 两个对弈的对手 而且是那么的相似 勇敢 智慧 不在乎 安藤对修车人的和蔼和女人对年轻同事的热心帮助不也是相似的一面吗一直都觉得私自复仇的人是强者 很多人没有选择自己复仇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 没有能力执行 不敢承担后果 其实有些时候事情总是这样无奈与可笑 人往往会憎恨讨厌和自己相似的人 话说回来 安藤和松田龙平 合作的片子还真多 46亿年之恋 昭和歌谣大全集 第三凶间 恶梦侦探 都是后记——电影之所以叫 昭和歌谣大全集 感觉是指对于现在不知所谓的喧嚣的现在社会的厌恶 而对往昔纯真年代的追忆与眷恋 昭和时期的歌谣 多么美好与质朴 现在却如此的混沌糜费 片子中欧巴桑身份的设定也有这个意思吧 它是衰老的美好不再的现在社会的一个象征 追忆那过去的纯情岁月的少年们厌恶它 包括欧巴桑们自己也是厌恶这种衰退与丑陋的吧 所以最后相互对抗或者可以说“合作”着共同走向毁灭 毁掉这个可笑喧闹的现代社会
看了很多日本电影,觉得对我来说,日本电影只分为三种:一种是岩井俊二式的纯情;一种是北野武式的暴戾;当然还有山田洋次式的温情脉脉。
筱原哲雄是个有点看不懂的导演,看他之前的《命》、《爱在天空的另一端》、《天国恋火》等片都是善男信女们在谈着纯纯的爱情,体验着生命的美好,可到了《昭和歌谣大全集》,人命却变得连草芥都不如,一下子从岩井式跳跃到了北野式,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暴头、残肢、匕首划破喉咙等场景都变得那么平庸,是影片的陪衬,安藤政信虽然是第一个挂掉的男主,但他挂得绝对是华丽、绚烂、充满想象力,让人目瞪口呆。
乍看时会觉得影片过于哗众取宠,把片中人物的性格描绘得太过于极端,先是六男六女的组合,六个男主都是年轻而无所事事的混混,六名女主是离婚富足又心灵空虚的老女人。
一次偶然的邂逅,安藤男主因为看一个老女人不顺眼顺手就抹了她脖子,然后被抹脖子的老女人的同伴们给了安藤华丽的一刀。
再接着,为给安藤报仇,齐藤男主把刺死安藤的老女人给暴了头。
再然后,剩下的四个老女人集合起来搞了挺火箭炮直接轰死了三名男主,池内男主因逃避不及时也被刺死了。
至此,男主阵容只剩下了松田龙平,为给同伴报仇,他去找了曾经卖枪给他们的杂货店老板,老板给了他原子弹配方,松田男主神奇地一夜速成,第二天兴高采烈地乘着直升机,向四名女主居住的田园调布扔下了原子弹。
至此,影片结束。
和片名呼应的是,男主和女主们都爱唱昭和时期的歌曲,特别是杀人时,歌声总能萦绕他们耳边。
片中松田龙平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是为了高兴而杀人,我们只是复仇。
”也许对他来说是这样的,但杀戮的开始却还是由于安藤政信一时的不爽,所以,故事里没有正义,也没有非正义,他们只是诚实对待自己,无论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天马行空,但各自只尊重自己的真理,松田龙平的准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而安藤政信的准则是率性而为。
故事架空了警察、家人、智力、财力等诸多因素,让主人公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电影中的理想国。
这是一场荒诞的复仇。
整个故事就是互相残杀,可是,画面却很欢快,没有压抑感,让人很想知道结局,最终究竟谁是幸存者?
很吊胃口的一部电影,也十分地出乎我的意料,很强的漫画感,因为讲述的就是一个荒谬而不可置信的故事。
一切都是欲望作祟,那些少年们会聚在一起看对面的女人洗澡跳艳舞,到兴头便开始唱歌,包括杉冈在杀死第一个“欧巴桑”以及被第二个“欧巴桑”杀死的时候,那仿佛听到的歌声,就好像变态杀人狂抹煞生命时所得到的快感一般。
而那些中年离异但仍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女人,面对诱惑却掩藏自己的冲动。
以为这两派人会逐个杀死对方,没想到速战速决,第一个被迅速的割开喉咙,第二个竟然像中世纪骑士对决一般,骑着电瓶车将绑在铁管上的匕首刺入对方颈部,第三个拿枪当面解决,而其后,复仇的手法越发的诡异。
欧巴桑们通过关系借来了自卫队留存的美国的火箭筒,在瞬间消灭了穿着sm装的少年们,至此,所有死去的人在临死前都是保持稳若泰山毫无逃跑冲动的姿势。
当少年中仅存的石原在奇怪大叔的指导下作出了化学原子弹并从直升飞机上空投到城市中时,看着那片蘑菇云,我彻底无语了,逐步升级的杀人方法,到最后完全的超出现实范围。
里面的配角相对死亡速度极快的主角们而言很有意思,那个看得到杉冈灵魂在两票人马对决中起到引导作用说话速度极快的奇怪女大学生,那个对欧巴桑深恶痛绝店里卖着各种物品包括手枪知道制作原子弹方法的五金店老板,还有那个在这群叫绿的女人面前诉说和另一个叫绿的女人的感情史的自卫队长官,异常丰满的角色。
或许这次对决便是社会上两种人的决斗,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与事业有成的大人们之间的较量,而作为主题穿插在影片中的昭和时代歌曲又将两种人群联系在一起,有想同爱好但代沟依然横亘,这是现今社会两代人之间的现状。
当生活不知怎的变得一片黯淡,至少还有死亡能唤起生的激情。
在这样一部情节荒诞的电影里讨论生与死这样一个宏大的话题似乎是不合适的。
可是黑色幽默的灵魂再加上导演时不时的一本正经,却让人难免想到这方面的问题。
存在是很荒谬的一件事,这是多么严肃的一个话题啊,可是就是应该用看上去滑稽的“荒谬”表现。
至少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
长久以来日本电影里都在表现“生与死”这么一个话题,他们崇拜生(爱情与性),也崇拜死亡,更经常出现混合着生与死的殉情。
可是总的看来,死亡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情,却大不过生存,那些伟大的死亡往往带来更伟大的“生”。
也许对他们而言,死亡只是一种生存方式(电影上如此,实际情形另说)。
生与死的矛盾经常就统一成一个总体。
这倒和弗洛伊德生本能、死本能的说法吻合。
或许电影里的那些统一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吧,也因为这点那些生与死的情节、人物很能触动人的深处。
电影里的死亡被一种很冷漠的方式得以表现,赤裸裸的没有任何修饰。
划开的劲大动脉、喷涌的鲜血、插进咽喉的刀、穿过脑袋的子弹、炸断的手脚……这些镜头不带任何感情的直接呈现了出来。
导演对“死”的表现是中性的,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可怕恶心。
他的眼光集中在那些活着的人身上:中年妇女与少年的朋友小团体。
电影要讲的是“生”,是“活着”。
死亡在这里真的是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即使是剧中的生者也没有对它足够的重视,短暂的悲痛马上被激起的怒火覆盖,对死者的缅怀瞬间荡然无存,转变为对生者的“复仇”。
随死亡的漠视,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每次死人之后“凶手集团”的庆祝与对“杀手”的羡慕,配合着“杀手”兴奋的讲解“啊,我做到了,这太美妙了!
”那些对生活早已丧失激情的欧巴桑,和那些迷惘颓废的少年们,他们并没有在活着。
如剧中对欧巴桑深恶痛绝的大叔所说,丧失了前进的激情与动力就是欧巴桑,不管你的年龄与性别。
显然在他的眼中,欧巴桑就是对于行尸走肉活死人的代称。
是啊,那种毫无激情浑浑噩噩的日子,怎么称之为“活着”啊。
不知道再干什么,不知道要干什么,自我封闭,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只有卡拉OK能带来一点激动的感觉,唱的还都是昭和时代伤感的老歌。
清歌,用快乐的方式表达悲伤的情感。
这是对荒谬生存多么生动的写照啊。
臧克家诗中说,有的人或者已经死了。
既然不能生,不如去死吧。
古人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死亡时生存最后的兴奋剂、强心针。
并不是同伴的死唤醒了他们对生的思考。
复仇是根引线,死亡时引爆生命爆竹的火光。
“我们很久没有讨论过什么问题呢,虽然经常一起长卡拉OK。
”“我发现,如果认真去听,很容易就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他死时一定听懂了那首歌,悲伤的快乐。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大妈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着满足的生活,却没想到来了个全体毁灭的山寨原子弹。
影片从“死”走到“生”,最后还是回到了“死”。
只不过从活死人(Dead alive)到了“死”死人。
闪光之后,是灵魂永存的“活”吗?
日本式的黑色幽默可不会有这么温情的结局。
死了就是死了吧。
好好活下去是不容易的,倒是行尸走肉或者腐尸的方式比较容易。
死的兴奋剂是个美好的假设,奇效但是危险。
所以,还是换个方式找点激情与意义好好活吧。
我真想好好的活着,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只能努力去做。
去看这部《昭和歌谣大全集》完全是为了观赏美男,知道安藤君对cult片情有独钟,做好足够心理准备,不过这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cult,至少相比起他的另一部Black Kiss,算主流许多了。
而且,这部电影在荒诞少逻辑的表面下面,讲得是个大道理:人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战争和毁灭的。
首先有个终日无所事事的小痞子,因为前一晚没睡好心情不佳。
见一个大妈不爽就用刀砍了她。
这年轻人可能心肠并不坏,邻居还夸他礼貌可爱,但就因为一时冲动,从一个普通的玩玩电子游戏机的技校生成为了“神出鬼没”的歹徒。
因为不小心留下了罪证,使对方阵营产生了报复之心。
安藤君最后那死相简直就是完美演绎了“屁滚尿流”,也是电影最cult最经典的一个镜头。
我在惋惜安藤君早死的同时心想,不会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干一个地干下去吧,幸好不是那么无聊,但是有一点已经肯定了:战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安藤君杀大妈用了最原始的匕首,大妈复仇制作了长矛,然后是手枪,然后是反坦克导弹,最后,松田君走到那破烂的五金店,用万年不变的呆滞神情说了一句:“原子弹有吗?
”这是全片第二经典的瞬间。
历史更迭,技术更新,不更变的是人的复仇心。
他们早已忘了最一开始为什么而战,也没人在意。
人们为失去同伴而悲伤,但从一次胜战中得到慰藉,同伴之情不如战胜之心,人类究竟是善良的么?
要知道,战胜的,是另一个人的性命。
战争中还有一些别的角色,比如因为私人恩怨而兜售军火的五金店老板。
就算没有私人恩怨吧,他们以为他们在维持世界正义,其实只是利益至上而已。
原子弹的用意又含沙射影了二战中的美国。
还比如说那个经常去“看望”安藤君亡灵的诡异女孩,哪方去就帮哪方,可以说是够“中立”:坐岸观火,见风使舵。
那昭和时代的歌谣在片中代表什么?
可能是艺术吧,或文明。
人类分享着巨大的精神财富,却没人意识到,还被用来当作杀戮的灵感,比如现实中的宗教。
并不是宗教指引着复仇,而是复仇之心强烈歪曲了宗教。
最后,当战争中的一方觉得够了,因为他们已经给对方以致命的攻击。
人们的情况开始好起来,大妈们有的被升为了店长,有的终于得到了儿子的认同,有的第一次享受到性的快感,但是,末日就在她们的头顶。
这就是人的自以为是啊,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但有一天,所有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幸福都将成为一时战胜的快感的代价,毁于一旦。
不知电影是不是受了9•11的启发。
物件一:無所事事、喜愛在海港邊表演變裝歌舞、午睡睡不好就追著歐巴桑問“來幹一炮吧!“的青年們。
物件二:事業略有所成、定期在卡拉ok歡唱的失婚歐巴桑們。
這可能是目前日本社會具體而微的兩群,而他們也都極具武士道精神的為了同伴展開一連串不成功便成仁的仇殺,結果造成東京的毀滅。
以昭和時期的歌謠作為段落和一次又一次報復的主題曲,武器從原始的開山刀到改製長矛,美軍過期白朗寧到自衛隊火箭筒,最後以自製原子彈完結。
尋找武器的過程竟然是歐巴桑們和青年們難得一次的小遠足。
裡頭還有一個有趣的人物,不知可作為顯微的另一群否:鎮日待在宿舍、著民族風服飾、通靈且古怪來自某不知名女子短大學生。
畫面其實非常緩慢且浪漫,就像無聊的日常生活一樣,但復仇場面也如此真實,血從頸動脈像啟動的消防栓般噴出幾米高還有滋滋響聲,子彈穿透頭殼的聲音,焦掉的屍塊,還有原子彈爆炸前夕,大家都是做愛的做愛,買東西的買東西呢。
尤其是大家熱切的計畫著復仇時,我們是多麼百無聊賴的一群。
劇情看似輕浮但有趣的也正是輕浮,這些小成本的荒誕故事和目前華語世界拍的轟轟烈烈歷史劇,因為某一青年睡覺品質不盡其意便導致整體人類毀滅的故事,或許才是真正的時代劇。
为看龙平看了不少不烂片但是很寡淡的啊…cult对于我这种正经人来说略煎熬…欧巴桑组和少年组的互相伤害。
热闹无厘头的表象下有暗黑细思极恐的社会深度问题,如果这样想,就会觉得导演鬼才之名坐得实。
比如中年女人的欲望的无处安放、在道德节操和熊熊欲火两端的煎熬、浑身的烟火气却碰上了追求仙女的小鲜肉然后裤子都脱了却拍屁股走了……也算一种深刻思考和轻松表现。
比如热血少年的躁动青春也无处安放,一起看美女打飞机。
当欲望妇女遇上热血少年,性欲转化为复仇和杀人的快感,互相利用对方泄欲,杀戮的背后是社会人群的躁动不安,是物质的表面繁荣和精神的内在空虚。
比如荒诞的情节,完全不顾法律没有警察,就自己买枪买炮造原子弹,你杀我我杀你,从复仇变成享受杀人的快感,中间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断挑拨,给双方提供信息,看着他们互相残杀。
最明显的是武器的不断进阶,直到原子弹毁了整个城市……这就是战争的全过程,因一个很个人的欲望而起(安藤政信一言不合割喉第一个欧巴桑),发展为两个群体间的对峙,互相伤害然后全体毁灭,废了少年灭了中年女人。
日本文化里真是有趣不可思议的东西多,让我们在自己文化背景下简直难理解。
我国就不会允许这样的片子放出来,少年中年全社会还不都得被怂恿得造了反。
起初看片名还以为是关于一个民谣乐队的电影,从安将刀放进老太婆的喉咙那刻开始感觉到“快乐的悲伤”,开头的松田龙平的扮相实在太美丽了,还有后来安静地躺在白色床单上扑闪着的长长眼睫毛和一旁笑起来象朵花般的护士都非常的美型,不过真的没想到从小刀一路升级到原子弹,老实说看平平在诺大的废弃仓库里一个人折腾着那些化学瓶罐有一种异常的快感,可能与他们说的杀死人那时的快感和自豪差不多吧?
两个团体的互屠让我想起SUN里废墟永无止境的会与会之间的PK,每天都能听到嘎蓝和辉煌在小喇叭对骂和PK,还有那可恶的“域”和“霸”两个公会,但终究杀完人心理是一种扭曲的,不然我不会最近天天梦里还在废墟里兜圈打怪的时候又看到“域”字样的几个人。
其实沉迷于网游的人和片里无所事事的少年,老太婆本质是一样的,一样的空虚和无聊,片里一群少年复仇完毕的晚上照旧一起吃火锅,这时一个说干脆把那群老太婆都杀了,但被平平阻止了,平说“我们只为复仇而杀”,这句话我在昨天废墟里也刚好说过,撅倒类,但后来呢,一群少年几乎被四个批头士老太婆团灭(几个老太婆举的一系列乐队名字这里相当恶搞啊),所以只要一旦PK,是不会结束了。
而其中一个吃完火锅想去杀人的提议被否决后往地板上一躺,然后说了句“好无聊啊”,真是相当有同感。
正巧昨天BB计划的弟弟也说“升级就是为了PK”,让人想起之前同样好战的才16岁的“花花的蛋”。
老太婆是无法进化和进化不了的生物。年轻男人、年轻女人、和小孩子也一样,在他们放弃进化的那一瞬间,他们就变成了老太婆。
再荒诞再无聊对抗的都是时光流逝,还有对自身价值的追寻。当然,昭和时期的歌谣真是给各代歌手留下了最美好的源泉。ayumi加油!
不知金基德的《一对一》是否从这儿得了灵感,不过后面也不是一对一地捉对厮杀了,武器升级到火箭筒、原子弹以后,两个团体之间的复仇,已演变为村上龙的都市空虚传说,这有点儿可惜,因为宗教战争和阶级战争的题材已有,本片原本可以做成一部审美战争……当然编导志不在此,虽然吐槽欧巴桑的力度够狠。影调让人想起三池崇史、园子温或者内田英治,被割喉的欧巴桑,撒着尿死去的安腾政信,少年们的两次堤岸MV,被青年嫌弃的铃木砂羽(导演刻意选择了青春时引人浮想联翩的一票女演员来饰演欧巴桑),酷似外星人的通灵女学生,从手枪到原子弹什么都卖的杂货店,在昭和歌谣的伴随下轮番上演,两者形成了一种怪诞的对立,当松田龙平发现复仇已无法瞄准目标时,原爆上场——村上龙的结论未必深刻,反正看上去很过瘾就是了
无法理解,好无聊的电影。
1.松田龙平真美。2.挺无趣的,真的。
血还行
完全不知所云,评分还这么高?
我捅你一刀,当然是因为期待你给我一炮。
片子的调调很喜欢,最后的终极复仇不要太帅气!开始部分的歌舞反复看了很多遍,松田龙平太好看了!还以为安藤政信会有很多戏份,结果最先挂了,死得还挺浪漫的说==;杀人的时候小刀一出血浆四溅,好生过瘾。
可爱的片子,,有首歌很好听。。。
什么狗屁电影,这么蠢
拿出火箭筒的时候我笑疯了
中二男生和老太婆。对于日本人来说创作里同时具备少年与大人、男性与女性这两组概念,就囊括了人类这个大整体。要说的道理是人性冷漠,即使是相伴彼此的存在,都从不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因此人类才无法互相理解,才是孤岛,才生出人生空虚之感慨。故事中人物借为亲友报仇和杀害他人在道德和生理两重层面上找到短暂的解答,感受到了意义那沉甸甸的存在。可荒谬的出路终究只是荒谬。既然问题的根在于人性,那么很明显要做的就是毁灭人类,一颗核弹炸出世界和平。我个人尤其喜欢影片血腥场面的点到即止,就很符合整个故事开玩笑般漫不经心满不在乎的腔调。细节值得捉摸,幸存下来的龙平在病房里认真表达失去朋友的悔恨,身后的护士望着窗外默念秒数,时间一到立马转过身去取龙平腋下的体温计,心满意足地把温度记下。你看,这又是一个不听人说话的家伙。
摸人屁股,手留余香,小鲜肉和欧巴桑的终极较量,你杀我来我杀你,开开心心下地狱。
变态废青vs fashion熟女,比的居然是军备竞赛,kuso至极(安藤桑松田桑和市川桑好漂亮😍
原来不是恐怖片……
其实蛮有趣的
死法很hi
浪费时间
安藤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