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考试
The Exam,指考风暴(台),Zkouška,Ezmûn
导演:肖卡特·阿明·科尔基
主演:阿万·贾马尔,瓦尼亚·萨拉尔,侯赛因·哈桑,施万·阿托夫,胡希亚尔·内尔瓦伊,尼格尔·奥斯曼,卡瓦·卡迪尔,阿迪尔·阿卜杜拉赫曼,哈马·拉希德·哈拉斯,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伊拉克,卡塔尔语言:库尔德语年份:2021
简介:年轻女子洛瑾在未婚夫失踪后患上了抑郁症,心碎的她还要准备大学入学考试。如果没考上,父亲就会逼她结婚。如果考上了,她也许就能过上更自由的生活,不必再步姐姐希兰的后尘。希兰的婚姻很不幸福,她的丈夫思想保守,要求她只能做一名本分的家庭主妇。看到妹妹在追求梦想的路上举步维艰,希兰决定不计一切代价帮妹妹通过考试,这一决定使..详细 >
几处全景很美。
对女性的不公平的控诉,对女性的教育、婚姻各方面的压制和剥削。
姐们儿,就你这个脑子就别想拥有什么都自由意志了。一张卷子50道选择都写不明白就啥也别说了。姐姐倒是有点意思。可惜最后自杀倾向,让两星再减一星
打卡北京电影节,剧情一般,但能感受到姐姐和妹妹的心酸
太窒息了 这样的姐姐太窒息了
全程看得紧张,和压抑,还有无力
电影全程靠着姐姐的执念推动,这个执念来自于自己婚姻的不幸福,自己父亲要再婚而卖掉房子,姐姐不幸福,她什么也没得到。她希望妹妹可以幸福,不要走自己的老路,又或者寄希望于妹妹这个最亲的人能够在考上大学之后回报自己。她全程皱着眉头,直到妹妹失踪,她眉头舒展开来,我不明白,她以为她在为别人而活?她在自我感动?就像那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做着没有脑子行为的人?不管怎么样,我不喜欢长期蹙眉
剪辑节奏很紧,戏一场接一场,时长不长但是包裹了很多东西,看得人比较压抑,情绪也能够紧紧跟着。整体完成度还行,但是对于人物道德困境的展现还缺了点东西。
北影节。看的过程中能听见我身边的女生的呼吸声。作为共同体的身份,让观影本身从一开始就过于代入。
难得一见的伊拉克电影,电影很不错
导演心眼有点坏了,看似在关注女性困境,但影片中却充满了对男性角色的怜惜,丈夫每一次施暴的过程都恰到好处的打断,让女性的痛苦显得像是无病呻吟。而女性为了逃离父亲安排的强制婚姻从而决定考大学,这本可以讲出一个《垫底辣妹》这样的故事,女性从最开始利用学习完成某种目地,到最后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而更加坚定选择用知识改变命运。但导演(也是编剧)却让女主角选择用作弊来达成目的,只能说导演或许并不相信女性可以通过一种非捷径的方式获得成功。看似在说女性困境,但一来对女性困境缺乏体认和刻画的能力,二来男性视角让他下意识跟男性角色站到了同一立场,最后呈现出的就是一个愚蠢女性自戕的故事。
#BJIFF2022#里面的每个男性角色都非常傲慢,享有无限的特权,自以为是到无以复加。姐妹都面向大海,可能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压在浪花里了。感觉不是非常成熟,但考虑到国家,能触碰到这个层次、包裹到考试作弊的现象里,也不能再强求什么了。
给个3.5把,太窒息了,只是觉得悲哀,觉得无助。
伊拉克版天才枪手,背后是女性的绝望处境
【作弊确实不对,但更大问题是考试是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一条又一条被拍晕的鱼、一条又一条关于战争的新闻,就好像拼尽全力也没法对抗命运的姐妹俩。工程师先生去开他的土耳其餐厅,姐妹俩却没有另外的出路了//故事是好故事,但导演有点儿没讲好。
其实真的讲的是女性困境吗,我觉得更多是穷逼困境和弱智困境啊。。主要也没人拦着她好好学习考大学啊,尤其是她亲爹都没管,甚至作弊家人也没真的阻止吧。何况真纯靠作弊考上大学就能混得好吗,不如说本来能上大学,结果出了什么事没法学习影响考试了,才要作弊,反正我觉得用纯因为脑子不好使作弊的故事来表现什么社会现象是挺抹黑女性的。话说回来看到这电影我想起来五年前第一次在北影节看电影,看的是《毕业会考》,论深度确实这俩没法比,但是这部好就好在节奏非常快,没什么赘笔,观影体验很好。
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压抑感满满
#BJIFF2022#开篇是妹妹面朝大海 结尾是姐姐绝望的背影 生活在禁锢中的姐姐想尽办法帮助妹妹逃离苦海 两人却都挣脱不开命运的桎梏 执着的监考老师线也很有意思 看似绝对正义 与姐妹俩一追一逃
就这心理承受能力就敢作弊啊?考试前就想着跑路的未婚夫,临时抱佛脚都比这靠谱啊😂这女主真是没用……在我们接受公平正义之前 只要有空子可以钻有便宜可以占 大家都会努力去“争取” 虽然内心知道不应该……但公平的第一步总得要迈出
明知道很苦,但还去看了的片子。#女性、生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