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4日,晴,青年节,杭州,卢米埃影城,V5的邱叔耍大刀^^)片子的开头不算出彩,沧桑发福胡子拉渣的罗素克劳脸上血迹斑斑的回眸,除了那双倾城的蓝色眼眸,完全不能够用帅来形容,于是作为一个外貌协会的成员不禁弱弱的有点失望。
但是,惊喜在于,随后的发展是一点一点的给他加分过程。
确实,他的人格魅力赢了。
Part 1 Three Years Ago先拿出中间一段倒叙再按正常顺序从三年前一餐烦躁的晚餐开始正序,有小小的吊胃口。
由于一开始就是妻子被捕,莫名的给整个电影定下了一个不是很轻松的氛围,除了被小正太时不时的萌一下,感觉心情都是很紧凑的状态。
三年前,女人的上司是女人,而且是个难缠的女人,雨夜,女人的上司横死停车场。
两者一直不和,是为动机,男同事目击到女人开车离开,是为人证,凶器上有女人的指纹,是为物证,女人风衣上有死者的血迹,更是铁证如山,没有时间证人,没有任何有利的证据证明她无罪。
他选择为女人打官司上诉。
Part 2 Three Months Ago官司打了三年,一直败诉,律师说没得救,他大怒,开始在图书馆夜以继日的找资料,采访越狱七次的越狱大师,参观监狱,拍照,观察,思考。
卖掉房子,安顿小正太,一个衣冠楚楚的大学老师深入贫民区和小混混打交道,违禁药品,三本护照,一本驾照,哪怕被抢劫,哪怕被打,哪怕警察就在眼前,义无反顾。
他说,我真的很需要这些。
他选择为女人越狱。
Part 3 Three Days Ago女人即将转监狱,他不得不提前进行计划。
我们像是在玩通关游戏一样看着他实施计划,一点小运气一点小运气的通关,知道他的终极目标却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怎么实施,仅仅是揪心、紧张、猜测、会心又时不时的可以松口气。
这片子的类型里有惊悚二字还是对的。
看他带着女人和黑人干探周旋,变着花样的换衣服,会多带一对老夫妇乘车来逃避关卡检查,会算好时间拉紧急刹车再从前几日已经剪开的铁栏里逃出,会给黑人干探一个他们去海地的假象却偷龙转凤的去委内瑞拉。
每一个死里逃生的嘴角浅笑都是那么迷人。
智慧和周密让他魅力倍增。
他选择为女人绞尽脑汁。
Part 4 对话他:你是怎么逃狱成功的?
高人:每个监狱都有一把钥匙。
女人:你从来没有问过我。
他:我知道你是怎样的。
爸爸:儿子再见,保重。
妈妈:别告诉我你一把年纪了开始多愁善感了。
黑人干探:你真的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
爸爸:我们从来不说话。
Part 5 细节肢体接触是胜过语言的良药。
想不开的妻子,和丈夫并肩在车前坐一会儿,手指触碰,两个人就都想通了。
白人干探在雨中思考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于是顺着雨水走到下水的井盖,在马上要接触真相的时候,扣子永远的掉进下水道了。
真相只有观众知道。
酷酷的爸爸翻看世界地图,看到委内瑞拉的时候,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瞬间温暖。
雪佛兰是个好车。
罗素克劳到动物园把孩子接走时,小女孩的妈妈也领着小女孩出来了,她看到在车里坐了一个陌生的女人。
如果约翰没有一直抱着这个执念的话,可能会在不久后和妮可在一起,他们都是单身一人带着孩子,他们都很孤单,最重要的是他们都不再年轻了。
至少妮可一定是这样想过的,生活里什么都有可能遭遇,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妥协,再去找一扇能打开的门。
这扇门可能不是你希望进入的,但至少它能够通向生命的下个阶段。
而人生本就是想尽办法的走下去。
但约翰偏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是一个大学教师,而他要把妻子从牢里劫出来,然后弄到足够的钱,摆脱掉警察,逃到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
他幻想了好久了,他一直在做准备,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基本都是那些不靠谱的准备过程,直到还剩三天,他妻子告诉他还有三天就要离开水牛镇,到一个别的地方。
直到他们到了委内瑞拉,我都不相信他会成功,一个个诡计都恰好奏效,一次次都能恰好躲过,从抢劫毒贩开始,这就是一次赔率极大的豪赌,输了的话他将和他妻子在牢门前分别,然后各自蹲一辈子,而赢了,则是在另一个角落,看着他们儿子长大,然后一起变老。
实际上他已经老了很多了啊,罗素克劳也是老了很多啊,洛城机密里他还是一个喜欢穿背心的老青年,而在这部片子里,更多的是他穿着夹克,拉紧衣襟在风中匆匆行走的臃肿背影。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那么臃肿,他的妻子也算亮丽,只不过三年以来他过着不如妻子的日子,又是打架什么的,又是构思什么的,又是岁月匆匆流过什么的。
孩子知道给女孩吃饼干了,他也老了。
这是一个很长的片子,有两个多小时,分开看有两部分,就是对一个老男人的塑造和一个老男人创造的奇迹。
只是因为对妻子的信任,就要无论如何把她救出来,看完这个不太真实的片子后,我在想他是为了谁。
最后觉得他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啊。
这不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就像一个小孩受了委屈一整天和大人闹,不吃饭不睡觉直到大人们承认错误才罢休一样,这是一个固执又天真的人,他只是一时想不开,一定要向大人们讨个说法。
那么在出现在他这段生命中的两个女人相遇时,他心里应该是有着孩子般的骄傲的,只是时间太紧了,他来不及表达出来,他要赶时间,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找个地方和心爱的人终老。
我觉得这更多是一部亲情片,和爱情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毕竟孩子都这么大了,再说爱情还有什么意思,能够在一起就好。
在一起就好。
在委内瑞拉,那个语言不通的南美国度,他们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也许约翰要整日忙着工作,而劳拉每天还要打胰岛素,孩子什么人都不认识,找不到玩伴,甚至不会和小朋友门说话。
这些约翰一定是想过的,劳拉也是想过的。
不过只有这里他们能够在一起啊。
妮可在目送他们离开时,心里也许是羡慕嫉妒的,可能在这个时候他她也被迫承认自己已经老了,整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和怎样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他们还可以最后一次不管不顾的飞驰在公路上,把身边几十年的世界甩在一旁。
另外她看到了一对在一起的人。
这不是大学里的小情侣,更不是傻头傻脑的高中生,他们是一对曾在一起的人,后来分开了,而这次他们使出全力制造了这次重逢,不管怎样,这已经比很多人好出太多,从这个角度讲。
有太多人分开了,有太多人没有找到那个可以在一起的人,有太多人找到了,但终究没有在一起。
这样想想,也许能一起变老,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了吧。
多大的福报啊。
罗素•克劳、连姆•尼森就这两个名字,我想就足够卖票的筹码了。
这两位实力派的老牌影星联袂搭档出演这部翻拍版的《一切为了她》,共同演绎电影版的《越狱》。
突然登门造访的警察,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击碎,罗素•克劳扮演的男主文学教师约翰,被告知自己的妻子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杀人犯,而且还证据确凿,几乎没有丝毫的辩护的余地。
就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的主妇被以谋杀罪名投入大牢,接下来就是反复的上述以及一次再一次的败诉,此时夫妻之间经年累月积累的感情和信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证据都不利于自己的妻子,在所有人都认为她是罪证确凿,在所有人都已经放弃她的时候,这位丈夫始始终坚信自己的妻子是清白的,他要拯救她走出高墙。
看着妻子在狱中日渐凋零,甚至企图自杀,这位原本性格温和、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教师,终于被逼上梁山,决定铤而走险帮助妻子——越狱。
相信多年之前掀起收视高潮的著名美剧《越狱》有很多人看过,越狱这个活的技术含量还是非常高的,把整个监狱的地图以及事先布置好的各项预谋,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全部转变成纹身,那一身看起来华丽炫酷的真皮地图,绝对不是常人能够完成的,光疼之一字就够大部分人望而却步了。
所以呢“米帅”布置了这么久,进监狱不久就能搞定狱中老大,随后开始呼风唤雨,顺便制造用个打蛋器就在一堵水泥墙上轻易的就开出个大洞。
还能够除了把自己的兄弟带出来,再捎带手就带上几个跟班出来,一帮人组团越狱。
而本片中的男主,一位教师就没那么牛了,况且给他准备的时间也没那么充裕,突然之间传来即将转移他妻子的消息,让本来就显得紧张不堪的时间变得更加局促起来,给他落实计划的时间只剩下三天了。
三天的时间让一位教师转变成越狱重犯,三天的时间让一位老实本分的居家暖男转变成危险分子、变成心机深沉、不择手段只为救老婆的疯狂丈夫,呃…………看这故事怎么白活吧。
当然不成功便成仁的说法是不存在的,既然演了就是只能成功这一条路了,关键是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到底是怎样,影片给出了非常详细的介绍,那紧张刺激的一步步的实施过程自然是非常精彩,不过呢我始终怀疑,这位教师主角,所具备的这一堆能力的可能性,我想也只有博学多才和平时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这个说法比较合理吧。
编导在带来非常精彩的故事的同时,也通过影片对现有的制度发出了疑问和探讨,像男主这个家庭所遇到的情况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而这样的状况将怎样去避免和挽回?
是不是每个遇到这样情况的人都不得不去考虑越狱,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男主的那些本事和坚持,那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值得思考。
看的时候隐隐感到了删节的痕迹,很多段的配乐不完整;看完之后得知,删了30分钟。
好吧,我就是冲着克劳来看这部片子的。
纵然被国内的电影审查制度删的七零八落,还好我本来的预期就是克劳一人。
仅从删节版的角度来看,达不到8.0的评分。
仅从删节版的角度来看,故事情节老套,铺叙一般,人物单一,机缘巧合无限多。
删节版足以扼杀一部好片,之前看《天国王朝》的时候,已经有所感觉。
只是这一次,是对引进版狂删不止,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被删的部分,究竟有多少秘密,是那些动手的人不想让我们知道的?
从删节版来看,这部片子最多的新意,在于结尾。
皆大欢喜的结局并没有彻底出现,虽然壹家人团聚,隐居委内瑞拉;但是杀人案的最终证据还是掉落了,于是杀人罪名洗不清。
主题稍微沉重了一点点,不如《真相至上》那么发人深省。
开头是倒叙,3年……3天,然后最紧凑的部分是正序,各种逃往技巧得以体现。
如果只是想看看克劳,就去看看国内上映版吧。
《危情三日》。
保罗·哈吉斯导演作品。
哈吉斯确实牛逼,出手的都是经典。
《撞车》无敌。
很遗憾,找不到一张好的剧照。
我这种内心无比偏执的人,得不到好的,宁可不要。
看这片子要有耐心,就像一大群朋友喝茅台,吃大餐,得吃过后才能回甘,才能回味它的香。
罗素·克劳饰演的文学教授约翰坚持不相信自己的妻子是杀人犯,即便警方、律师都认为证据充分,约翰依然毅然决然投入全新的令人震惊的计划——帮助并且带领妻子越狱外逃。
前面一小时几乎是风平浪静,毫无征兆,随着警方对妻子的突然调监,约翰急了。
后面半小时惊心动魄,虽然他在脑海里演练过无数次,但面对突发的状况以及警方的精准防控,他依然深感不安。
但故事就是如此美好,要不然也做不到“危情三日”。
这真是硬生生的越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挖地道或是保外就医),事变可能性太大。
但反映出的却是一个好丈夫为救含冤入狱的妻子而做的最后一搏,可惜的是最后成功了。
罗素-克劳演一些好电影还是发挥的很好的(并不是很喜欢他),这个角色很普通,甚至有时表现出无能,会因为计划差点破产紧张的呕吐,会病急乱投医地找小混混办假护照,结果被骗一顿暴打,但他不气馁,坚持最终成功。
导演保罗-哈吉斯很有才能(一部《撞车》足矣,更别说他编剧的作品啦),故事很紧凑悬疑,角色情感的表达很隐忍但让人动容,但这部电影并没有大红。
另外提一下,芬奇翻篇<龙纹身的女孩》都能获得奥斯卡提名,为什么该片啥都没有呢(最佳改编剧本不能来一个?
)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324686/note/148930960/
猪脚有些发福的身材。
让我一直不敢相信他能越狱成功。
尤其是找混混搞护照挨揍,在网上找视频学习做万能钥匙的时候。
但最后从让地铁急停开始,我慢慢的相信他,可以的!
作为一名曾经的人民教师,想起那些曾经窝囊的岁月。
面对校长的敲诈,只有无奈的屈服。
工资被财务挪用,教了一学期书,竟然过年买不起一箱梨。
可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心爱的妻子也被冤枉了,要和我分开。
我想,我一定也能像这人,战斗,战斗,战斗。
然后和老婆孩子一起,远走高飞。
一。
“你好准备好,路线,钱,种种,花费会很大,这是一条不归路。
你要想好,当你离成功只隔着几米的一扇门的时候,你能不能够狠狠推倒偶然挡在中间的妇女儿童们。
你要想好,如果有一点犹豫,你就不会成功,你只会让无辜的人送命。
”他拿走他钱包里所有的钱。
诚然应该。
二。
“你从没问过我。
”“因为我知道一定不是你。
”“如果我说是呢。
”她愿用她的一生幸福,换取他的自由。
可他不肯。
因为你的自由才能成全我的自由。
三。
她打开飞速行驶的汽车车门仰出上身。
他拽她回来,停车下车。
寸秒寸金的逃亡途中,两人靠着车门,并坐在路边阳光明媚的莺飞草长下。
道理也都讲过,你以死相胁,非要不可。
本就是为了你。
毁坏费时三年的周密计划又如何。
理智盖不住纵容的深情。
很感谢观影团组织的免费观影活动 http://www.douban.com/event/13839966/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情节,作为老师的男主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堂吉诃德》,提问学生这部著作的精神是什么,最后他自己说出“以激情指导行为,超越理性的边界去做一件事”云云。
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这样。
看完电影总觉得这才是导演想要表达的真正主题,对于一个中规中矩在社区大学当老师的中年男人来说,策划妻子越狱就是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壮举。
越狱本身就是一种反常规的行为,反常规就意味着刺激,刺激就意味着兴奋;但兴奋不代表快乐,所以,即便影片最后他们一家三口逃逸成功,并在几年后留下一个光明的结局点明妻子真的是无辜无罪的,我依旧快乐不起来,快乐的神经在某个环节被导演硬生生堵住了。
——想不明白,男主何必费那么大周张去越狱?
以他在越狱中的表现看来,他大可以缜密的调查一番找出证明妻子无罪的证据啊不过话说回来,与越狱相比,凭个人之力推翻有罪证明的确难度更大;这就像一场Game,前者是推翻一切条框自己建立游戏规则,后者是带着镣铐舞蹈,在已有规则中寻找突破点;前者更过瘾,后者更残酷;前者需要精准的观察力、果断的行动力和强大的爆发力,后者则除此之外还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煎熬的心。
所以,名侦探们都不是盖的——福尔摩斯波洛金田一工藤新一毛利小五郎……当年那个在下水道里匍匐了大半夜的肖申克(原谅我忘记主角的名字,只记得监狱名了)也不是盖的,人家至少不是头脑发热,不是什么“激情超越理性”,也没弄得这么兴师动众——飞车啊,地铁啊……越个狱,咱能低调点么?
总之呢,片子概括起来就是女人杀人入狱,男人坚信她没罪,找律师翻案不得,灵机一闪头脑一热肾上腺一分泌决定激情一回救出老婆,然后筹划一番他成功了,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影片剪了很多,看到最后我也不知道男主角在救人的过程中有没有杀人。
全家大逃亡.尽管不能算高智商越狱但还算精彩,特别是后半部分,很是紧张刺激.如果能砍掉20分钟会更加紧凑.
难道是因为电影院的阉割版原因,看着简单又粗暴啊
搞哲学的有世界上最强的大脑和逻辑。。。
配乐无敌了
21世纪的肖申克的救赎。24分钟就可以猜中结局,没有肖申克波澜不惊的铺垫。。。结局很相似
就算你不信了,我还是信。
极度烂片,千万别看
不完全是电影, 更是坐在身旁一同观赏电影的那个人. 是的, 我爱你.
故事框架还成,细节错漏百出
节奏有些慢
爱妻儿的男人最可爱
真烂啊。浪费时间的东西。
亮点和吐槽点一样多的佳片。和哈7同周首映,我选错了片子,这片子选错了男主角!克罗跟《致命游客》里的德普对调一下就完美了!苦大仇深的数学老师才长克罗这样,这里头是文学老师啊文学老师!班克斯笑起来像范玮琪有没有!!!
巧合巧合巧合,运气运气运气,然而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片中关于如何越狱及之后如何逃跑那段对话不错~
原来是越狱啊 看名字还不知道是说这个的
看到睡着是什么境界。如果不看影评,根本不清楚这部电影到底要说明些什么。
一个平凡但几近完美的丈夫,一次不平凡的越狱。前半段略有拖沓,后半部分很精彩,扣人心弦,但如果电影时长压缩到100分钟左右会显得更好。爱就是信任,信任就是爱。★★★☆
你前戏这么长,我早软了。操。干脆拍个连续剧得了,那女人烦
关于一个人相信道德已经比道德本身更重要?你们知道,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来使这个世界井井有条,我们发明了钟表、历法,我们试着预测天气,但人生的那些部分是真正由我们控制的?如果我们选择逃离这个我们亲手建造的现实世界呢?是不是比一个绝望的人生更好呢?
让人感动的是那份信任,近期强烈推荐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