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智孝露娜看的,怎么说呢,感觉剧本中规中矩,能自圆其说但并不出彩,但演员演技确实棒,尤其是智孝露娜哈哈哈(没错我就是戴着粉丝滤镜【手动狗头】)。
其实这个剧本还不如改成翻转翻转再翻转的那种,这样感觉比强行邪教要好的多,这让我想起了神探夏洛克的复活的新娘,最后也是强行邪教,结果扑街了,哈。
一部作品呢,一看其立意,二看导演的手法,三才看演员阵容。
立意决定了作品的上限,演员的表现则决定了其下线,这剧就是典型的剧本对不起演员演技,如果不是这个豪华整容的话,可能会不及格吧。
剧本我给的是三星(不能再多了哈哈),还有一星给智孝露娜【比心】 哦,还有,露娜的那种药能不能给我来一打,不差钱哈哈哈。
完成度很好的悬疑惊悚片,看不出是导演的处女作。
全片前三分之二的核心悬念一直在线:即发生的一切究竟是疑点重重的妹妹满口谎言,还是哥哥因为丧妻服用抗抑郁药产生的臆想。
片中,男主因为小时候在游乐园没有看紧妹妹,导致一家人从此失去妹妹的音讯。
他的妻子也在不久前的一场车祸中丧生,肇事者逃逸。
悲痛万分的男主陷入自责里,即使找心理医师进行催眠治疗,也无法勇敢面对自己的记忆,不得不靠药物自我麻痹。
好在家人从来没有放弃寻找小女儿,直到某天,一份亲子鉴定99.99%的检测结果出现在母亲手上。
宋智孝饰演的妹妹走进视野。
此后她极尽全力的讨好家里的每一个人,扮演起这个家庭生活里缺失了几十年的女儿的角色。
她利用每个人内心的脆弱妖言惑众:对男主的女儿,她表现出了柔声细语、极富耐心倾听孩子的温柔一面;对男主的父母,她烧的一桌好菜,给行动不便的母亲找来护工,一副贤惠孝顺的模样;而对男主,她也十分体恤哥哥,主动帮他分担接送女儿、照顾父母的任务。
妹妹的一连串表现就像拿了台本一样,很快攻略了全家。
然而慢慢的,男主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他开始自己调查寻找真相。
正当众多线索指向妹妹肯定在撒谎时,影片一再反转——警察来到家中准备逮捕男主,心理医生也出面指证他长期服药出现了幻觉。
接下来走向如何,我就不在此过多剧透了,影片后期引入了邪教元素,晦暗阴郁,看的人背后直冒凉气。
韩国这几年邪教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少,可以看到民众对于极端思想操控人做出极端/愚蠢行为的愤怒和反思。
以影片所展现的一个家庭单位为例,亲密的家庭关系不是只靠血缘就能永远维系,更需要家人之间的沟通、倾听、理解和关怀。
有一个镜头给到男主母亲的抽屉,里面是一本圣经,当男主问道最近怎么不去教堂时,她说:“你以为我去教堂是为了和阿姨开开心心的吗,妈啊,因为宥真走丢的事一直很痛苦,所以心里备受煎熬,才需要一个依靠的角落。
”邪教正是利用人遭遇灾难、处于困境时的脆弱和痛苦,适时给了他们一个宣泄寄托的场所,以此安放心底里压抑的情绪。
生活已经如此之苦,为何不听从一个在你耳边安慰的知心人,去一个身边都是和你相似经历的人的温暖场所呢。
可是如果向各式欲望屈服了,放任内心空虚无以填补,那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深渊。
这些情绪本可以由身边的人排解,如果男主能更关心父母一些,弥补母亲感情的缺失,能更主动了解女儿的生活,倾听女儿的心事,而不是一头扎进事业忙不顾家,连妻子的反常都注意不到,也许就不会给邪恶可乘之机,造成悲剧。
上一次看到这种观众一直处于自我怀疑、猜测的影片还是《吾乃母亲》,不到快结尾不知道哪一方才持有真相。
宋孝智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时而楚楚可怜,时而惊悚可怖,呈现出阴气森森的形象。
影片节奏紧凑,本来是吃饭时只看了简介就点开的,没想到还有点意外惊喜。
其实邪教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是迷信的人仅仅是因为文化水平不高这么简单。
希望我们都能内心强大坚定不被蛊惑,爱自己也关爱别人,清醒的追寻幸福。
欧尼的好多表情都瘆得慌...——————————————关于结局我个人觉得应该是个开放式结局,男主放飞气球这一细节应该是在催眠治疗中告诉医师的,再由医生透漏给妹妹。
气球的颜色只是妹妹急中生智,为了再一次利用男主的愧疚活命而说的。
但这一次男主选择了不相信,比起血缘,他更想选择朝夕相处的家人,任何伤害了家人的人,将不再是我们之中的一员。
气氛营造的还阔以,但剧情都太过好猜了,没有任何让人峰回路转山路十八弯的惊叹感,反而像看着一条大江大河。
高潮出现在妹最后对峙的时候,哥哥说:你只不过是被一群疯子骗了的疯女人!
宥真:不是的!
那是我的家!
邪教洗脑比药物可怕。
爸妈停药以后就正常了,宥真从小洗到大,已经醒不了也不想醒了。
大家,再痛苦请去找心理医生,找朋友倾诉,千万行差踏错依赖毒品和邪教啊!
毕竟被设计看了邪教医生的非酋还是很少的。
关于宥真是否是真妹妹的问题,我只能说当然不是。
宥真之所以知道斑马气球,是催眠过程中哥哥告诉过邪教医生,医生告诉的宥真。
片头催眠的画面中只有气球出来时整个画面是灰色的故意隐去气球的颜色,算是导演埋下的伏笔,说明哥哥向医生描述的画面里只有气球的斑马印花没有气球的颜色。
那么医生告诉宥真的内容里也会少了颜色。
人们说谎时慌不择路,为了让对方相信容易在事情里乱加细节,比如颜色,下意识以为这样听上去会更真实一些。
没成想哥哥及时回忆起了气球颜色,断定了她是假妹妹。
不要忘了,前面哥哥一直疑惑的,为什么妹妹被拐走时已经六岁却不记得所有事情,只记得斑马气球呢。
因为哥哥只在催眠时跟邪教医生说了游乐园和斑马气球的事儿啊,他们真兄妹间别的事儿那伙人怎么可能知道呢。
最决定性的证据就是:如果宥真是真的,为什么需要演戏,需要一整套邪教一条龙骗人服务?
真人上阵,完全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心怀愧疚的父母的钱,失去亲妈的侄女的信任,都是春风化雨手到擒来的事儿。
那么有人会问了,哥哥为什么会碎了报告呢,不是为了逃避欺骗自己、弑杀亲妹的罪行吗。
不是,是因为这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一切向前。
一个你认知里的家人,无药可救地要害你,要向邪教奉献你的女儿,那她有没有血缘有什么重要呢?
剧中反复提示的主题“家”,看评论有人说哥哥被家人忽视,没有人帮他说话,那说明他自己一定有问题,忽视家庭,不负责任,那弑妹也在情理之中啊。
我只想说:呵,出来了,受害者有罪论。
这跟说女人被襁褓了是打扮的太花枝招展了有什么不同?
“哥哥被家人忽视,没有人帮他说话”,“妻子车祸前曾想向他坦白本是要告诉他真相却因为他忙着工作挣钱错过时机被撞死“等等,这是谁口里说出来的话?
是宥真啊!
妻子醒悟了第一个要找的是哥哥,反而说明哥哥在妻子心中是靠得住的存在。
邪教的套路呢,却是增强人的罪恶感,然后安排一个全能的神来听你忏悔,来拯救你。
人生来无罪,就给你按一个罪,你痛苦了怎么解决,入教啊!
教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在你身边,全能的神来宽恕你的罪。
入教啊,那么就奉上你的孩子,奉上你的全部财产吧!
就像宥真说的↓
邪教的套路,一不小心就被绕进去了。
哥哥为了自己的家人,即使被恶魔包围,被至亲指责排斥,被曾经的过错造成的心魔困扰,他也是坚持斗争到底了,这样的勇气怎么能不给他点个赞?
我不仅不怀疑他,我还要给他既不为居心叵测者的虚情假意所迷惑、又不为所珍视之人的指责所击倒的坚强心性点个赞!
片尾男主的背影在整室的阳光里,坦坦荡荡。
人生而无罪,谁也别想给我们套上镣铐。
故事逻辑性太差劲,邪教组织目的是为了带走女孩,以他们无所不能的手段能力,随随便便实行个绑架不就搞定了吗?
还偏偏得以男主妹妹的身份进入男主家,即便是入住了男主家,接触女儿的机会已经这么多了,接送女儿去幼儿园,去学舞蹈,随随便便直接带走女儿消失不就好了吗?
根本就是轻松无障碍的。
还搞那么一大堆破事搞得故弄玄虚,虚晃一枪。
侵入者 (2020)6.52020 / 韩国 / 悬疑 惊悚 / 孙元平 / 宋智孝 金武烈终于有时间看完了宋智孝的这部悬疑剧,怎么说呢,前面的悬疑氛围渲染的挺不错的,虽然可能猜的到智孝就是这个所谓的侵入者,但是也会去想,她假冒妹妹有真回到这个所谓的家里,有何企图?
为钱还是为仇?
但慢慢看到后面,就会觉得通过药物来控制这一家子人,虽然某种程度上是可能存在的,但是或多或少减少了情节的悬疑程度。
并且到后面情节也似乎略有点崩塌了。
所有的一切开始归结到哥哥的忙碌,为了钱,为了家,忽略了身边的人,就突然一下子把整个电影的悬疑氛围拉低了,并且后面也变得有点乱糟糟的。
整体上前面还可以吧,男主太过于神神叨叨了,主题没有特别的让我心服口服,就这样吧。
看完这部《侵入者》令我不寒而栗,该电影是韩国女星宋智孝继《女高怪谈》后再度回归恐怖悬疑类型片的全新力作。
在本片中与她上演对手戏的男主角是在《恶人传》中饰演狂暴警探的金武烈,在新作中他甩掉了“流氓硬汉”的标签饰演了一位粗中有细、铁骨柔情的“护女狂魔”。
另外,曾在《与神同行》中饰演“哑母”,堪称“妈妈专业户”韩国实力派女星艺秀晶,在新作中则担起了家中老母一角。
所有角色的扮演者都演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
这部电影初看像是家庭伦理片,男主角姜书振是位事业有成的建筑设计师,却因妻子车祸身亡而活在阴影中,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书振长期看心理医生,并希望医生通过催眠术让自己重回案发现场,进而辨识出害死妻子并肇事逃逸的凶手。
但是,每当进入催眠中快看到凶手面庞时,另一段童年记忆总会猛然闯入脑海,让他惊醒。
这段痛苦记忆是他童年时与妹妹姜宥珍去游乐场玩耍却因自己没抓紧妹妹的手导致妹妹被拐,让母亲深陷焦虑自责,还意外中双腿瘫痪。
失去家人的痛苦,将妻子的车祸和妹妹走失这两个事件紧紧地拴在一起,并共同成为了书振心中关于“家庭” 的隐秘记忆和难解的心结。
一、归来者亦是侵入者书振作为家中顶梁柱,既要在公司奋斗事业,又要照顾家中年迈的父母,呵护年幼的女儿,向她隐瞒妻子去世的消息,同时还得秘密地调查造成妻子死亡后逃逸的凶手。
电影开篇几分钟便向观众勾勒了这么一个貌似幸福和谐却饱含着痛苦往事的家庭,以及一个内心满含着苦痛和不幸的男人。
一切戏剧冲突的爆发都需要有一个诱因和催化剂,而让书振勉强维持的平静生活陷入狂乱旋涡的则是失踪二十年后重返家中的妹妹——姜宥珍。
书振的父母原本都已放弃了寻找宥珍的希望,但一个来自以马内利儿童福利院的电话却让他们又心生期盼,紧随其后的亲子鉴定更是让他们心中的疑虑荡然无存,相信这就是神的慈悲让女儿重回自己身边。
再加上看到宥珍出落的美丽、善解人意,还具备护理知识,就更是对这个失而复返的女儿疼爱有加。
虽然,宥珍丧失了在走失以前关于家人的所有记忆,但却很快凭借过人的亲和力与父母熟络起来,就连十分怕生的小侄女艺娜也在几天的相处后与她形影不离。
书振觉得妹妹有一种过度的完美,心中一直存有疑惑,因而他没有完全相信这个“宥珍”。
还在暗中安排保姆多留意“宥珍”的一言一行,如有可疑之处便立刻向他汇报。
而另一边的宥珍也早已察觉到了哥哥对自己的疑虑,早已伺机而动。
终于,在一次送艺娜去上芭蕾课的途中,“宥珍”被一个陌生男子追逐,她先在地下车库“甩掉”了男子。
得知已经无法完全消除保姆怀疑的宥珍,在驱车回家途中又“解决”了保姆。
回家后宥珍向父母说,保姆和情人私奔留下信不辞而别,而自己又从之前在福利院共事的工友中找来了一男一女两个看护分别照顾父母,而小侄女艺娜则完全由自己照看。
至此,这个久别重逢的“妹妹 ”完全成为家中的核心。
因为哥哥书振整日在外面应付工作,所以很少能够陪伴父母和女儿,这也就给了她乘虚而入的机会。
她究竟是走失二十年返回的妹妹宥珍,还是一个别有所图的侵入者?
二、阴谋论还是妄想症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中,书振这一角色也随着对妹妹真实身份的刨根究底而具备了一体两面。
一个是相信全家都被宥珍的谎言所欺骗的“阴谋论者”,另一个则是患上“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患者。
已经察觉到“妹妹”可疑的书振,也加紧了自己对她真实身份的追查,毕竟她陪伴在父母、女儿身边的时间可是比自己还要长。
一次偶然,书振在街头看到了初见宥珍时接待自己的以马内利儿童福利院的一位护士,而此刻她却正身着毛绒套装,在街头假扮人偶招揽客人。
在书振的一再追问下,女孩终于松口,说那只是自己收钱所为,自己并不认识宥珍。
气愤不已的书振在得知真相后立刻就回到家中,当着父母的面就揭穿了宥珍的谎言,并且表露出自己对她的怀疑。
谁知宥珍临危不乱,她没有与哥哥进行任何争辩,而是急忙转头便向父母表明悔意,说自己之所以欺骗他们是为了给家人一个好印象。
书振并未善罢甘休,而是步步紧逼,说之前的保姆静林婶的不辞而别也一定与宥珍有关,并要她老实交代。
可这时,父亲却突然站出来,摔给书振一包他一直以来服用的精神性药物,说他所讲的一切不过都是他的妄想。
此时,母亲也在极度激动的情况下昏倒。
书振见状,只得暂缓计划将母亲送往医院。
在医院走廊他假意原谅了宥珍,但却趁机从她的肩头取下几根头发,希望通过再一次的亲子鉴定,来证实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当他哄女儿睡觉时,却发现艺娜性情大变,大声责怪自己隐瞒了妈妈去世的消息,还骗她说妈妈只是去外地工作。
看着这悲痛欲绝的女儿,书振再难以按捺心中的怒火,径直冲到楼下找宥珍算账。
母亲及时出现并制止了书振对宥珍的殴打。
在母亲的言语中,似乎当年宥珍的丢失和二十年间对女儿寻找的未果似乎全部都成为了书振的错误,因为他觊觎家中遗产,所以才特别不希望妹妹的归来。
尽管宥珍刚刚归来不久,并且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但所有家人却对这一切熟视无睹,仍旧坚定地站在她的一边。
面对这一局面,心中郁闷的书振来到了城中自己的另一处公寓。
却突然发现,许久未归的公寓竟然亮着灯,便急忙上楼查看。
他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腐臭味,循着源头他在浴缸中发现了保姆静林婶的尸体。
接着,吓得魂飞魄散的书振,被隐藏在角落中的神秘人迷晕了。
接下来,在与神秘闯入者的对话中,书振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眼前的这个人和宥珍同属于一个邪教教会,也正是撞死老婆的肇事逃逸凶手。
他们会在信徒的孩子中寻找一个作为“特别的孩子”,来作为“童贞玛利亚”。
而这个孩子再也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只能做为让无数疯狂的信徒去膜拜供奉的使者。
而书振的孩子艺娜就是被教会选中的特别的孩子,为了将她顺利地领入教会就必须先解决掉她的双亲。
就有了导致书振妻子去世的“意外车祸”。
而家中的宥珍,则是有意出现的,她的目的就是离间书振和家人的关系,然后再以“姑姑”的身份将艺娜带走。
知晓了一切的书振奋起击溃了神秘人,飞奔回家。
而当他推开家门的时候却发现宥珍已经先他一步将警察带进了家中,并以“家庭暴力”的罪名举报他。
三、血亲伦理——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在电影的最后部分,宥珍向被压入警车书振全盘托出了自己的计划。
她通过一种粉末状的迷幻性精神类药物,让书振的家人吸入并受控制。
而书振由于常年在外忙于工作,并未受到影响。
在受害者吸入粉末后,对宥珍的话就言听计从。
受害者渐渐就会对在他耳旁的声音产生依赖。
这也是此前,书振屡屡向父母表露自己的怀疑而不被理睬和女儿艺娜对姑姑言听计从的原因。
在影片的结尾,书振上演了一场千里救女的戏码。
他先是将警车弄翻,接着又摆脱了紧随而来的邪教徒。
按照邪教信徒车上的GPS导航路线,千里飞驰找到了邪教聚会的教堂所在之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书振在树木丛生的密林中找到了宥珍和女儿艺娜的踪迹。
他一鼓作气将宥珍逼至了悬崖边缘,在争夺艺娜的过程中,宥珍跌落悬崖,而书振则伸手抓住了她。
这时,宥珍仍旧希望通过自己的话术扰乱书振的思维,她说自己当年走失时,哥哥书振买的是一只蓝色的气球。
书振也随着她的话,再度陷入困惑,但很快他又一清醒了过来,他记起自己买的气球是黄色而并非蓝色,宥珍最后的诡计也宣告破产。
书振说“即便咱们确实有血缘关系,你也再不是我妹妹。
”然后他的手就渐渐放开了宥珍,让她跌入了深渊。
影片最后的镜头很有意思,就是之前书振用偷偷取下的宥珍的头发做的亲子鉴定的报告结果出来了。
这个留白很好,结果让我们自己脑补。
但书振却连信封都没有打开,而是直接将它放入了碎纸机。
其实这一行动和他在悬崖上放开宥珍的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是一致的。
那就是,在宥珍对家人做出如此多的背叛和伤害之事后,即便她确实是自己的亲妹妹,也无法原谅。
所以,与其冒着有可能让自己再抱着杀死亲生妹妹的遗憾度过余生,倒不如将这个问题放置一边,珍惜好身边能够真爱的家人。
书振的决定虽然残忍,却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最为现实的选择。
整体较完美的悬疑片,演员尤其是宋智孝的表演无可挑剔,情节紧凑紧张,氛围营造到位,导演和演员共同将悬疑和惊悚拿捏得分毫不差。
但该片症结在于为了设置曲折的情节,让真的宥真以观众认为的假身份出场,但为什么需要一整套邪教一条龙骗人?
真人上阵,完全可以手到擒来达到目的。
此外,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导演将细节的刻画到骨子里,饭桌上人的座次、宥真掉的扣子等,但却忽视了另外一些细节,如行车记录仪、广泛信徒如何藏住邪教秘密、男主多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等等令人生疑。
此外,该片从另一个侧面提示家庭的重要性,探讨男性如何衡量好赚钱与生活的问题等等。
相比演员的表演来说,导演的一些细节很有意思,也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但是作为观众,我看到了导演的用心。
比如第一次一家人吃饭,爸爸在主位,智孝和小艺珍坐在最下首,而第二次吃饭,智孝仍旧对着艺珍,但是位置已经提高了,第三次智孝在主位了。
最初刚进入这个家,接着位置提高,艺珍吃平时不吃的彩椒,到最后在家中主导,艺珍自己吃彩椒。
这个渐进的过程和剧情中智孝对家庭的影响力逐渐变大对应。
男主每一次回家,各自的位置也很有意思。
最开始智孝陪着妈妈,后面逐渐脱离家人这个群体,等男主倒数第二次回家,智孝在厨房,有光,带来的保姆和护工在有一点光的地方,爸爸妈妈全在黑暗的客厅里。
每一次男主回家,智孝的位置都在拉远。
等最后一次回家,之前爸爸坐的位置已经是智孝坐了(就是警察来的那次)。
类似的地方有很多,比如男主在剧中都是一个人出现(在家中),而智孝一开始的镜头都是在家人周围。
剧情推进智孝离家人越来越远,而男主却近了。
(在有家人出现的镜头里)。
最后的结局也在说放不放手,男主说出黄色气球就相当于对妹妹的放手,(这段挺有意思的,注意智孝的眼神),而结尾男主换了鲜艳颜色的衣服,笑着。
(男主一直都没笑,伪装的不算)也是对前面剧情男主陷入失去妻子的回忆的照应。
也不知道和导演想的是不是一样,总之我认为这部片子很不错,还有很多镜头切换的地方也很好,就不一一赘述了。
导演很用心,很让人满意,唯一一点瑕疵我认为是剧本有些粗糙,但也不排除是因为时间限制等特殊原因。
总的来说。
是一部很值得用心看的电影。
最后,我是智孝的粉,也是因为智孝追的剧,一点都没失望!
智孝欧尼加油!
爱你!
因为之前大量的推荐,所以就来看了,但感觉还是高开低走,有些失望一开始设置的悬念很不错,男主一直追查撞死妻子的肇事逃逸,通过催眠但每次都是想起自己年幼时弄丢妹妹的画面,后面妹妹被找到,看上去妹妹很会照顾家人,一家人也其乐融融,但忽然开始在妹妹送男主女儿去上课的时候遇到一个男的之后开始各种转变,保姆的消失、家里其他佣人的出现、父母对妹妹的言听计从十分信任、男主的怀疑迷茫和一直找不到害死妻子真凶的痛苦以及家里人不相信自己判断的孤独绝望。
也一直在想到底是男主服药后的幻觉还是妹妹设置的局。
当父母和自己的女儿同步调咀嚼时还有阴暗的光线,真的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在这里就很好奇男主怎么破局、妹妹是用什么办法做到的,她的目的是什么当男主被敲晕醒来后从妹妹的同伴中知道是因为自己的女儿被邪教选中,所以才布置这个局,男主拼命赶回家没想到还是陷入妹妹设置的局,这里就很佩服妹妹和他的同伙想的真周到但最后的结局有点快,有些生硬,而且整个原因就是邪教,选中的神的女儿,所以大费周章这么侵入别人的家庭,家人的言听计从只是因为被下了药。
之前侵入的一次已经差点暴露,为什么还会这么一次。
可能是韩国邪教影响很大,所以影片具体想呈现的就是邪教的危害,家人要注重沟通,但还是感觉这个结局不是很满意,邪教真正如何吸引人加入以及巨大的危害没能全面展现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本文原作者非我心也,盗用必究。
影评能不能写两个字,不好看。
看过一个电影,一个女教师进入一个庄园给两个孤儿当家庭教师好像还兼监护人,觉得庄园里有鬼,最后才道出,原来其他人都是正常的,只有她是精神病。
所以看这部片的时候,我就在观察男主和他妹妹,到底谁是精神病呢。
导演好像也有这个目的,多年前走失的妹妹出现,长的漂亮,笑的温柔,还帮着瘫痪的妈妈学走路,完全是正能量。
男主的忧郁,阴森的场景,一度让我怀疑,妈妈的瘫痪难道是原本可以治好的,是男主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故意为之。
还是因为曾经看过两部电影,小孩本来没病,被妈妈说成有病,控在身边。
想想自己来写影评,也不是偶然,看的多呀。
说回侵入者,总体来说,有点不伦不类,说它现实吧,有那么灵验的精神控制的药物吗,吃了药立即变傻可以,还说啥都能实现,那不神仙药了;说它玄幻吧,它又是在讲一个邪教组织,它说的邪教可真够邪的,祭祀选教民的小孩,能有妈妈信吗,祭祀一次过后不都得跑了,哎呀,也不一定,小孩即是天使也是魔鬼,经常恨小孩的妈妈也有,偶尔讨厌小孩的更是满大街都是了,那我还是用温柔的方式说了呢。
说着说着说跑偏了,悬疑片,不是玄幻加疑惑就是悬疑片了吧,是玄疑片?
教育意义也是老生常谈,男人不要只顾工作,忽略家庭,没劲。
虽然这部影片的韩国演职人员肯定不知道我说他们,那也想点好话说吧,做人要厚道。
没快进没恼火,还是引起了那么丢丢的好奇心,想知道到底是咋回事谁有病,最重要一点,妹妹那个演员真的挺漂亮。
还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我是他,最后会不会放手?
没有答案,没关系,提出问题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我的影评没看过电影的人看不懂哎,更像随笔。
所以说,电影要拍的好看,写影评才更有动力,要不然,写的太差就会觉得对不起好电影。
深有感触的电影怕写起来费劲,又迟迟懒得动笔。
盗用必究。
过于充盈的激烈情感,没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反而越往后越疲惫,尤其在谜底揭晓时,有点令人泄气。
还可以,把那种想拯救家人却又无力的感觉拍出来了,这大概就是反映的韩国的邪教问题吧,其实在我们国内不也是有这种,如果真遇上那真是挺可怕的。。女主宋智孝真是很漂亮,就是明显老了很多啊。。
所以是成年版孤儿怨吗?过去深受创伤依赖精神药物的主角,外表完美但能察觉到一丝不对劲的介入者,揭露真相反被其他人误解...抓着这么点已经嚼到烂的东西再嚼一遍,剧情和角色都能一眼望尽,宋智孝的表演也没感觉到多大突破,演员真是不能再综艺的圈子里混的太久,对新鲜感是严重的折损。
你知道她是个坏人,但是你依然觉得她很可怜,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其可恨之处,那样的家庭,那样的被摧残,她为了自己活下去,也是歇斯底里不顾一切。韩国剧本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从前总统朴槿惠到这次新冠疫情在韩国的传播扩散,邪教对韩国的影响还真是深远啊
对家人多一些关爱。
家人:无法放弃的存在。但当家人是恶魔时,家人又需要如何重新定义?“她是真的宥真吗?”“妹妹有问题?她的意图是什么?”这个悬疑一直引人入胜,但对妹妹“有问题”过早的揭发、家人生命被剥夺、伤害以及营造的邪教渗透的恐怖,让观众在道德上容易一边倒向放开妹妹的手是对的。对邪教的控诉以及开放式结局 是亮点也是败笔,如果能多着墨于发现“家人是恶魔”与自己弄丢妹妹的愧疚混杂的复杂人性,电影探讨的问题会更深刻。
羡慕韩国人可以拍这种题材的片子而不被审核部门拒
节奏也太慢了,镜头都是按恐怖的感觉切入的但并不恐怖………后面就开始节目自圆其说了
不太喜欢涉及宗教题材的片。
中档偏上的韩国邪教惊悚片。前半段节奏有点慢,略闷,后边节奏上来才好点。故事编圆了,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感觉韩国都好久没拍出过能看的惊悚片了,这片算一部。
六分太高,4分太低,下一大盘旗为了绑架个小女孩,太费劲,而且中间来来去去的,男主的抵抗软绵无力,最后反转也是自圆其说罢了。
前戏太慢了。女主苍老的像具骷髅。
最开始以为是成人版《孤儿怨》,之后以为是《寄生虫》,最后居然真的是邪教…emmmmmm…其实以为是《寄生虫》的时候就猜到男主周围的人都是托了。电影里的警察也太弱了,还有保姆,明明都已经察觉了为什么还要上她车,不是找死吗?不过,邪教催眠术倒是一流
邪教风还没刮过去吗
还挺不错的
看来韩国社会对于“极端宗教主义”活动真的是怨念颇深啊~结合了宗教狂热,团体诈骗,鸠占鹊巢等混合犯罪元素,显得戏份有些太多,太超现实——但是,在口味越来越重的观影人群面前,这也许是成了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演员表演爆发力强,宋智孝脑门上青筋暴起的画面印象深刻。
结尾就稍稍微有些挎 但是看出来还是下功夫了 本和演员都还不错 3星半 准四星 宋智孝这个脸演恐怖片一点毛病没有啊
看过类似的,一般就是谋财的,心理问题的,邪教的,或者恐怖片那种奇幻设定的.
欧美老套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