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明日

Die Tomorrow,哪一天我们会死(港),明天,最后一天(台)

主演:桑尼·苏瓦美塔农,帕查·朋皮雷亚,茱蒂蒙·琼查容苏因,瓦尔蕾特·瓦帖儿,淳妮苷·内醉,札玲朋·尊克迪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语言:泰语,英语年份:2017

《死于明日》剧照

死于明日 剧照 NO.1死于明日 剧照 NO.2死于明日 剧照 NO.3死于明日 剧照 NO.4死于明日 剧照 NO.5死于明日 剧照 NO.6死于明日 剧照 NO.13死于明日 剧照 NO.14死于明日 剧照 NO.15死于明日 剧照 NO.16死于明日 剧照 NO.17死于明日 剧照 NO.18死于明日 剧照 NO.19死于明日 剧照 NO.20

《死于明日》剧情介绍

死于明日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片中的故事均以真实新闻改编而成。每天的日常生活看来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但死亡往往就会来得猝不及防,日常生活中的琐碎赋予了生命以价值。在曼谷,朋友庆祝毕业、兄弟姐妹再次相聚、恩爱夫妻面对分离、女演员等待召集...... 这是对命运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既愉快又忧郁,同时充满哲学性的反思。 该片由六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死亡之前平静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这部作品继承了纳瓦彭之前影片中的混杂实验元素,是一种包含虚构成分的散文电,有音频、图片、记录文件等媒介拓展达到对死亡意义的探索。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成长恋爱吻翻云覆雨诡异酒楼骆驼客3之弓魂传灾难大电影星语心愿之再爱杀人鼠实验滹沱儿女我们曾经爱过的一切我的朋友都恨我赦免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鹰与鲨鱼欢乐课程THEFINAL青春动霸chua离秋辣警狂花1开什么玩笑!遗恨:明治十三年最后的复仇咱家那些事超感神探第六季坟墓舞者画江湖之不良帅灵媒缉凶第五季捉鬼小精灵2假如明天来临御前厨神新魅力四射:全球万人迷金钱与我他们生活的世界

《死于明日》长篇影评

 1 ) 死于明日

泪点极低如我,也没有半点触动。

对真实死亡事件中当事者死亡前一天的搬演,还有音频,照片,纪实采访等媒介元素。

六段事件大部分都是意外死亡,意外前夕当然都是风平浪静的,表现破碎前的平静是很能调动观众情感的策略,这些案例的选择挺讨巧的,相对应的意外死亡能带来的关于死亡的讨论也更单一,它很难和纪实部分干瘪的讨论死亡的文本内容做等量齐观。

同时在刻意挑选过的案例呈现中,又夹杂太多编导刻意的讨论,节奏的克制平静,日常化的表达也无法抹灭这种刻意,小画幅的聚焦又在提醒这种搬演性,有一种很微妙的搞不懂对方到底想不想让人共情的排异感。

其实选择死亡前一天,并非是对一个人的死亡有什么特殊性,而是这部片最大的戏剧性所在。

真实的死亡数据的跳动,和片中对死亡简略抽象的言谈,前者是给人以压迫感,后者是让人去看淡死亡,这还谈个啥啊。

我觉得这片要是讲死的虚无就太贪心了,死未必虚无,生才虚无,叫生于虚无倒是更扣题

 2 ) 生于明日

如果片尾处背景声的戛然而止意味着死亡,那影片中的时钟滴答和鼻息交错,让我们活着也让我们向死亡轴无限逼近。

某夜的归途,坐在副座的特斯拉和我们大侃开车的好处,“租个车放个歌在蓝天白云的马路上压过落叶,想想都很爽”,正准备diss他翻车,没想到司机先帮我助攻,“开车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噢,我们开大车十几年的都说不准,前些日子我们车队前面追尾还走掉了几个...”,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歌词“是太阳先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却漫上心头。

摸索后排的安全带无果,算了,还是看看窗外的星空吧。

儿童不想缓慢地死去,老人更在乎生前的意义,有趣的是时间正缓慢地锤着我们死去,而死亡的不期而至让生前变成了珍惜每一天。

死亡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放在他人身上,每天就有换心脏和顶替工作的希望,于自己会明白什么比生命珍贵,抑或简单挥手告别。

面对死亡,无措感总在绷紧的缝隙间袭来,不妨把死亡作为对立面的起点吧,如果我们一觉起来还没死掉,感叹下睡前生于明日的祈祷,然后,然后起床刷牙。

这居然是特斯拉对向死而生的理解,我对自己生而矫情感到抱歉。

我从未感到和死亡这么相近,因为我快要想死你了,真羡慕爱情对死亡的转化;花儿都折了还养着,真欣赏那迎接死亡的笑颜。

“爸,如果哪天我出意外了我想器官捐献哈”,“噢”,“你咋不问我为什么这么想呢”,“这多好,一下子还能救好多人呢”,“嗯...可不么”。

 3 ) N*8442

每看一次就有8442人死去,可是,有多少个8442人在你活着的时候,失去了生命。

总是什么事情都留着明天才去做,可万一活不到明天,你在最后那个时刻,你最想做什么?

你会遗憾没有做到什么?

小女孩第一次听到死亡,虽然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可她已经嚎啕大哭。

参加聚会的女学生被卡车撞死,可之前她还跟好朋友们畅谈着将来,还有一生一次的毕业典礼。

证券商人猝死,几个小时后才被发现。

许久未见的姐姐拍不到弟弟的笑脸,也吃不到那家小吃店的炸生蚝,弟弟也永远失去了姐姐。

永远消失的MH370航班,生重病的女友与永远失踪的男友,到底哪个会先死了?

一个死了老婆,儿子也死了的老爷爷,独自一人看破生命,他所能期待的,也就是死而无憾了,吹熄第104根蜡烛,他会永远的活下去直到还剩下他一个么?

因为女明星重伤,补位的女模特替她伤心,且也为自己能拿到工作而开心,可她真的希望是这样拿到工作么?

因为得不到喜欢的女生,哪怕安慰的一句我爱你,而跳楼的男生,可他爱的人又有在乎过他么?

音乐家在家里躺着,安静的死去了。

有人意外死,有人猝死,有人病死,有人永远失踪,有人还永远活着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

有人为爱选择自杀,有人安静的老死。

当你绿灯经过马路被车撞,当你走在大街被高空砸物,当你坐手扶梯电梯被关被夹,当你发现,不管怎么样,都有可能会被搞死。

也许,你也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跟死亡哪个先来。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做好现在该做的,那样当走马灯来临的时候,你才会不枉此生,含笑而终。

 4 ) 或许死亡如同喝水睡觉

看完这部电影时,电影告诉我在我看电影的这段时间里,世界上有8442个人死掉了。

我一直很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因为我对它的恐惧和忧虑让我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它就像一座正在融化的冰山,时不时掉下几块巨大的冰块砸在我的胸腔上,这宣告着这一夜我可能要失眠了。

而且我又不知道,这座冰山会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我死去,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麻痹自己不去想这些事。

而在人类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在刻意逃避这个话题。

人是有必死性的,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人在生活中往往掩盖住必死性,然后又以生活的希望取而代之。

而只有在特殊时期,例如战场上被敌人包围的士兵,起义时面对刺刀冲在最前面的学生,更或者是穷途末路的杀人犯。

他们在洞悉了自己的必死性后爆发出来的属于自己独有的人性的行为,往往是很多人无法想象且极度纯粹的。

而再观察很多文艺作品,就能发现死虽然很普遍,但是人们把它的地位还是摆放的比较高,这一点也深入人心被众人所接受。

导演就不一样了,他首先提醒死亡的突然性,没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挂掉,对于你的亲人而言这是一段不好的记忆,对和你不熟的人而言,你会不会死掉的猜测在聊天中的地位和今天中午吃什么一样。

甚至有的人因为你死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

所以你的死只对你自己来说重要,对别人来说 just so so 而最后那段更奇妙了,那个躺着突然不说话的男人,我们以为他死了,然而他翻了个身宣告他其实只是睡着了。

但是后来字幕又说,这人某天在家中死掉了。

既然死亡和睡觉的界限如此模糊,那死亡大概也和睡觉一样稀松平常吧。

毕竟每秒就会有两个人死掉,看完这部电影时已经有8442个人死了,再加上我暂停的时间那就会更多。

我在乎吗,我有伤心吗?

 5 ) 林象文化观影记录2021

通过4个意外事故,1个自杀,1个正常死亡,让职业演员去表演真实死亡事件发生前几分钟或更长些时间当事人的状态和说过的话,4个事故都有聊到死亡但最后出事的都是聆听者,这些都用的3:3的画幅,而穿插的其他访谈用的是4:3的正常画幅,还用了一些真实死亡事件的照片和视频。

尽管通片都在表达和探讨死亡但并没有直接展现都是通过文字表达的。

最后出演员表时穿插一些鲜花的照片(我理解还是为表达生命的旺盛美丽与脆弱)。

文字显示说全球平均每天有172800人去世,平均每秒2人,然后银幕左上角时不时显示计时和对应的人数,片长70分钟对应8400人。

主要是表达了导演认为的生命的无常短促与不确定性,让人们引起对生死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实验气氛较浓,但能看。

不过,我斜后方,旁边,斜前方的人看的陆续睡去,呼噜声此起彼伏。

发现泰国的女演员虽不漂亮但都很耐看。

 6 ) 《死于明日》一篇探讨生死的散文集。

这部泰国电影更像一部纪录片,几段不同感情的分离,有注定的,有突然的,特别感触的是夫妻之间的那段,老婆一直说自己知道自己要走了,所以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在老公短暂的离开时还是忍不住泪水的滑落。

片中还有两段拜访,一个小男孩,一个104岁的老爷爷,孩子对死亡既害怕又充满好奇,老人不怕死亡更渴望死亡。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

如果今天就是你的最后一日,你是希望知道还是不知道?

你是想在最后一日好好打扮一番,和想说话的人说几句心里话,做一些这辈子想做还没来得及做的事?

还是选择一无所知,照常生活,就和平常的每天一样,中庸浑噩,最后在一无所知下离开那?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如何选择那?

 7 ) 一些感想

依旧3.5颗星谁知道下一秒,下一刻,下一天会发生什么,在我写这些话的时候,已经有超过20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离开了。

即便我知道死亡并不痛苦,因为它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我依然惧怕死亡,for no reasons。

nawapol的影像风格真的十分令人愉悦,即便是在如此沉重的一个话题下面,青柠一般的色调让人在沉重之中唤出一丝释然,人生来就是向死亡走去,什么时候我真的能接受这个事实了,什么时候我就真的不再惧怕。

 8 ) 无常只是日常

即将毕业的女孩意外车祸离世,通宵一夜的酒店房间打扫后还会有新的人住进来证券所里有人猝死了,周围没人注意到他,屏幕上的数字依然不受影响地无情变动着世界的一端飓风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另一端只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著名影星突然横死,接替她工作的人既难过又庆幸,内心的天平来回摇摆,刚流完泪,在镜头前还是得展现最灿烂的微笑。

亲近的姐姐死了,留下弟弟一人继续过以前孤独的生活,天台阳光还是那么灿烂,晾着的衣服还没干,他心里会不会后悔那天没直接带她去那家她想吃的餐厅?患病的女人和她的丈夫一边互相照顾,一边讨论着身后事,无比平静女孩从被前男友纠缠中摆脱,男孩从他自己的生命中解脱一个平凡的午后,老音乐家在家中睡午觉,梦中就这么与世长辞。

导演并没有直接拍“死亡”瞬间,只是先知会了观众结果,然后运用了很多长镜头,客观冷静地将死亡的前后拍给观众看,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只是有一点克制与压抑,告诉我们死亡只不过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意外了——无法预料,但却事先知道的结局。

电影开头的小女孩,为这逃不过的命运而嚎啕大哭;电影结尾的104岁老人,看清了命运后等待它的到来。

那些你曾以为无比沉重的东西,时间总会冲淡它。

 9 ) 哪一天我们会死

不要纠结死亡到底是好是坏生命的重点在于,你死之前,你的人生是好还是坏。

🇹🇭最近几年泰国的电影佳作不少,特别是17年的《天才枪手》,让我们看到了泰国电影在恐怖片和爱情喜剧片之外更多的可能性。

🎬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就是正在努力创造着更多可能性的一个。

对比以前的作品,纳瓦彭的改变应该是从他的上一部电影《恋爱诊疗中》开始。

虽然依然是一部爱情片,但它已经明显挣脱掉泰国老一套爱情片装疯卖傻的套路,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故事中男主人公是一个每天为工作拼命的修图师,因过度劳累而患上的皮肤病,让他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恋爱诊疗中》之后,纳瓦彭发现死亡才是自己真正想拍的题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死于明日》。

《恋爱诊疗中》的男主角Sunny也参与出演了《死于明日》🍊如果你是个重感观体验的人,那你应该会被这部电影吸引。

虽然以沉重的死亡为主题,导演却用最轻盈的方式,赋予了这部电影最清新自然的画面。

电影画面的色调犹如泡在玻璃罐里的青木瓜一般清爽,使得镜头下的演员们都格外地好看。

或许因为这里是泰国吧,在这个终年皆夏的热带国度,一切都只能是夏日里应有的宁静安逸的样子,就连死亡也不能匆忙。

比起其他电影中那些强烈地撼动着人心的生离死别,似乎这样平静的步调,才是死亡最常有的状态。

🎥电影以散文式的结构讲述了七个“死于明日”的小故事,期间还穿插着与一老一少的对话。

无论是小孩对死亡未知而表现出来的好奇,还是老人厌倦生活之后对死亡的无所谓,都让我深感羡慕。

✈️电影中的死亡多是无常,突如起来的车祸,在空中失联的飞机,从高处突然坠落的电线杆,骤发的心脏病。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死。

一天过世172800人,每小时过世7200人,每分钟过世120人,每秒过世2人。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

但当看到屏幕左上角以每秒两人速度增长的死亡人数时,又感到一切无常的死亡其实都不过是平常。

设置在画面左上角的死亡计时器。

一部电影的时间,已有8442人离开了人世。

🎶比起刻画死者本身,导演这次把更多的感情注入在场的生者身上。

面对死亡,处于不同位置的旁观者们有不同的情感:对于失去姐姐的弟弟来说,死亡让他开始自省,后悔没有更多地陪伴家人;

对于因另一位明星去世而得到拍摄机会的女演员来说,死亡是内心的悲伤和喜悦两种情绪矛盾的碰撞;

对于与丈夫意外“交换命运”的病人来说,死亡是因失去挚爱而失声痛哭;至于那个酒店的清洁工,她应该对女孩的去世毫无触动吧。

酒店套房里早就没有了女孩们存在过的痕迹

女生和她的邻居谈论着那个被自己拒绝的男生,如果知道男生即将自杀,她的选择会不会不同。

📷面对死亡,我们一生中只做一次当事人,作为旁观者却有无数次。

把镜头放在生者身上,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原文来自公众号 Icryduringsleep

 10 ) 这个时代,哪怕死于明日

夏日。

午后。

长镜头。

女孩在为父亲按摩头部,嘴里唠叨着:多么无聊的一天啊。

女孩起身离开,父亲翻身熟睡。

镜头缓缓拉开,静静后退的步伐沉稳的不像话,银幕内的男人离我们越来越远,银幕外的我们屏息凝神,注视着这一刻。

只闻风声,只闻鸟声。

黑幕。

字幕顿现:2016年11月30日,资深音乐家在春蓬省的家中,宁静死去。

不期而然的逝去,从容自如的离别。

这是《死于明日》最富诗意,云淡风轻的一幕。

它就像某个粗心女孩留在公园石椅上一本被摊开的书,被风轻轻吹开又合上,一切那么自然轻盈。

这个靠短片创作闻名于世的天才导演,用他极为节制,冷静,敏锐,超然的影像理念,向我们传达死亡的意义。

但他总是点到为止,不细究死亡的本质,而是向我们道明死亡前一天的种种故事。

毕业典礼前夕,四个女孩把酒言欢畅谈梦想,冰箱的啤酒空了,她们中的一个人会下楼买酒,然后被一辆卡车相撞而死;姐姐从美国不远万里来看弟弟,说不清原因,好像冥冥之中的一个决定,她将在第二天因为给小狗拍照而被倒下的电线杆砸死;女人没有给男人打开房门,他们的关系在女人眼里已经结束了,之后男人从高楼跳下结束了生命。

......它们就如散落在钢琴上的乐章,无序却有着相同的乐符,纳瓦彭将这些乐章拾起,弹奏。

75分钟的曲子,却恍如让我们度过一生。

6个短片故事,拼接成一部长片,伪纪录片的闲碎,被偶尔插进来的真实录音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

就像姐姐去世后,弟弟一个人在天台落寞的吸烟,我们耳边传来的是片中"弟弟"一角的原型人物对姐姐去世的回忆,那种口吻是不带一丝哀伤的,像是在诉说这件事的神秘性。

姐姐好像知道死亡这一天要来到,她自己也无法道明,那种感觉总是带着宿命意味的。

弟弟在天台想些什么?

不该让姐姐出去?

不该借给她摩托车?

不该对她如此冷淡?

有太多的不该,也有太多的不珍惜。

导演并没有将镜头延伸到死亡后的事情,他所做的只是静静的记录,让人立于万物之中,宛如静物照一样,停滞,舒缓。

我们看不到弟弟的悲伤,只是看到天台上孑然一人的他,如此寂寥。

如果姐姐活着,他一定会大笑着让姐姐拍照,因为之前姐姐给他拍照,费心费力让他笑,他却厌烦不堪。

我们有时畏惧死亡,因为人是一个情感动物。

普鲁斯特曾说,情感的消逝和遗忘,意味着一次死亡。

就像那个猝死在证劵大厅的商人,周围的人们忙忙碌碌,都不曾发觉这个似乎在睡觉的男人已然死去,他被人整整遗忘了五个小时。

他也许是一名丈夫,是一名父亲,私下里喜欢踢足球,喜欢玩股票。

他和其他人一样在这个世界上忙碌着,他得到什么,也失去什么。

他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的占幅极少,他的死像一声汽笛,短促有力,似乎是在呼应着音乐家死亡时如小提琴一样的悠扬长远。

我们有时也不畏惧死亡,就像那个103岁的老人,他爱的人都已经离他远去,他什么都不害怕,只希望尽快死去,可他还是过了104岁的生日。

就像上帝和他开的一个玩笑,或者说上帝只是在惩罚他,让他尝尽人世间离别的苦难。

自古伤情多离别。

离别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它想方设法稀释人们的关系,摧毁人们的心灵。

就像男朋友离别那个下午,她为他收拾行李,给他剪指甲,嘱咐去美国应注意的事项。

她担心男朋友无法照顾自己,却不曾想自己也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是一个每日都在等待给她捐献心脏的病人。

和男友的分别,让她的病显得微不足道。

然后我们看到她就坐在那里,停下手头的活,时间仿佛凝固了,接着她的眼泪就下来了。

哭的像个孩子,完全不是刚才那个坚强娴静的形象。

镜头完整地记录这一刻,不加以修饰,宛如一棵静若处子的松竹突然遭到了一场暴风雨。

无助,无奈,无力。

我们不知道这对恋人是如何相遇,却直接看到他们是如何离别。

命运有时候总爱捉弄人们,男友驶往美国的飞机不知所踪,她却成功的接受别人心脏健康活下来,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历程,她替他活着,他永远在她心里。

死亡有时太突然,死前的种种日常指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哀和唏嘘,它就像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征兆,纳瓦彭将一系列的音频视频图片拼接在一起,像是多声部的乐曲,吹奏着死亡前的祷歌,安逸,娴静,睿智,微妙。

所以啊,死亡是什么?

死亡是长久的凝视,沉思,然后悄然落泪;死亡是毕业前被捏瘪的啤酒罐,孤零零扔在那,谁敢下楼买一罐?

死亡是零零散散的指甲盖,死亡是那一张可爱的小狗照片,死亡是不可逆的缓慢拉镜头……首发在:几点电影

《死于明日》短评

可爱。大家应该不要对电影的format太刻板,都这个年头了剪辑和格式都可以玩一玩了,这个电影的尝试感觉就还挺好。另外Very Sad Pictures Ltd.哈哈哈

8分钟前
  • やま
  • 推荐

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 但get不到

10分钟前
  • 纯路人
  • 较差

人生无常,计划赶不上变化。

12分钟前
  • 凌寒独自开
  • 还行

开始觉得是一部很形式化的电影,用一系列短故事加ppt素材勾勒一幅死亡的思索图。看到替身女演员那才发现整部电影的美感,死亡带给每个人是命运的改写,自己的断章却可以牵连别人的一切。导演用一种清新碎片化的模式去讲述死亡,观感很漂亮独特,电影中大多数死亡事件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之前或之后,死亡主角的悄然消失才更能体验这种命运迷失的魅力。

13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推荐

意料之中,预料之外的平静,生命亦如此

14分钟前
  • MISS BELLA。B
  • 还行

当重现死前的一天,你会发现都是多么平凡的日子。立意很好,但感觉没拍出感觉来,病房夫妻那一段还可以。

16分钟前
  • halouwai
  • 较差

和《时光机》的问题一样,过于概念化,采访不太有必要,六部分的故事也是因为一个大主题统领,略微有些简单。西班牙女星那一段很好看,札玲朋·尊克迪的表演很精湛,那部分就全依靠她的表演在叙事了,不像其它的部分是有了文本,演员嵌进去展现即可。

17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4.4星。非线性的片段式类纪录片形式的文艺片,留白极多,画幅定格和拉长的好几场戏都充满了迷离的诗意,关于明天就要死亡这个话题的事例列举和白描,看完就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一样,徒留满脑的惆怅,以及,思考死亡到底是什么。很棒的文艺片。

21分钟前
  • 龙舌头🌈
  • 推荐

非常喜欢女演员的特写长镜头

26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四處搜尋信息來把死亡泛泛而談,75分鐘像是影片中提到的十種自殺方法的註解版。

30分钟前
  • 忧傷動物園
  • 较差

@2024-06-02 17:00:55

34分钟前
  • 虾仁🐷心
  • 很差

这也能算电影吗?啊,我的眼睛

35分钟前
  • 陳君芳
  • 很差

散文实验电影,淡雅静谧,结构完整。。有时是若有若无的钢琴配乐,有时是完全的寂静无声。六个小故事的拼接,相同的是突如其来的死亡。对老人、小孩的采访,照片、文件和新闻片段穿插其中。。生命无常,死于明日。

3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胜在轻盈,把持得当同时又懂得及时变换手法 ★★★☆

42分钟前
  • qw0aszx
  • 还行

形式非常创新 风格极独新颖 真好

44分钟前
  • octopus
  • 力荐

人固有一死,没有重如泰山,一定轻于鸿毛,有着范桑特式的宁静感。拼贴的另一种高级玩法(据导演所说形式这次对照的是“唱片”),“如何把几个学生作业体量的短片整合成一部杰作”的教科书。镜头设计在《36》一场一镜的基础上全面升级,生活质感极强的表演让情绪感染力达到了顶峰,拍得云淡风轻我却全程泪流满面,时间码和跳表计数的设计简直太残忍了。与第一段买啤酒类似的故事我也写过,可是看到他最后的收尾我真是跪得五体投地……

49分钟前
  • 字母君
  • 力荐

非常不错的概念电影,影像制造上一看就是老手了,用纯真/天真的角度看待死亡并没有让我觉得肤浅。在丰富的形式里做出干净的美感,观影体验很舒服;对“死前一天”的描绘里放了很多小心思,但没有over的感觉,也并没有让我感觉被说教。

51分钟前
  • 推荐

对生死的看法犹如他拍出的生活片段,平淡且虚无的基调,但生死总归有其不朽的价值

55分钟前
  • vert
  • 较差

努力拍得与众不同但其实很无聊

58分钟前
  • 不人幻魂合体術
  • 较差

主题不错,但还是拍得太形式了,最喜欢第一个不知道哪个女孩会死去的故事

60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