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封面上的明星阵容,我开始看这部电影。
革命题材,属于弱势群体的扛大刀的革命队伍,对抗拿着尖刀抢的清军,其中还穿插着一群觊觎金钱的土匪。
先不说情节,眼花缭乱的明星脸充当着各种小角色,让我这种港剧迷还是很惊喜的,毕竟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多明星客串的电影了,虽然这些明星脸也是稍纵即逝,但是我还是很满足。
对于情节的设置,我发一下感慨,整个电影二分之一的打戏,四分之一的爱情,四分之一的革命情怀。
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清军,一个隐于市的小村庄最终出来集结一帮革命人起来对抗,整部戏还是以老一辈香港人为主。
有几个情节让我及其感动:王敏德为了劝说满江红放弃仇恨只身去教堂劝说,最后烧死前的话语,莫少聪临行前的那一首辛弃疾的词,确实也是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尤其当最终电影结束时,黄日华望向曾志伟离去的背影以及一轮红日,背景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也觉得热血沸腾。
不得不说,革命会牺牲很多人,但是幸亏有那些人,我们才能推翻腐朽的没落的清朝,建立新的政府及秩序,纵使失去妻儿,失去父母,革命党人怀着满腔热血,不仅为了报仇,更为了自己的信念。
西部片,网络的主流定义是:美国电影初创时期盛行的一种影片。
它以19世纪美国开拓西部疆土为背景,以白人征服美洲大陆、掠夺屠杀印第安人、颂扬拓荒精神为主要内容。
人物通常都是牛仔出身或者牛仔装扮,牛仔帽、牛仔裤、牛仔衬衫、牛仔马甲、牛仔皮带腰、牛仔围巾……当然必不可少的是转轮手枪,以及当地的执法警官。
出场的时候都伴随着风格化的简单而有意味的音乐。
影片画面大都是衬有人马奔驰、尘土飞扬景象的木屋城镇,酒吧或赌场里争风吃醋的格斗。
故事内容千篇一律,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美人遇难英雄相救,有情人终成眷属,正义因为侠者得到了声张。
西部片所反映的是美国人的精神倾向,成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的化身,好莱坞的西部片,尽管只不过是为社会冲突提供了一种虚妄的解决方法,但却成为了一个延续了近百年的神话。
美国的西部,中国的西部,是不同的两类西部。
但每一个有过江湖向往,侠义情怀的中国孩子,特别是有豪气长歌之胸怀的,在他们的心中,似乎都有一片西部桃源。
美国西部与中国西部显然不同,地理、气候、历史环境……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山寨过来重新包装,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条件,即是远方,且在开发之初同样的荒芜、同样的神秘、同样的饱含艰辛又令人向往。
这很容易满足没下地干过活,但爱吃农家菜的小康青年们的美好幻想。
每一个有武侠情结的人,应当也都各自描画过自己心中的那片荒地,且在上面构建自己面朝沙漠的木屋。
背着高天烈日,或者迎着冰雪风沙,自己一个人扛着把铁条子牛逼哄哄地假装自己一点不牛逼,或者跟媳妇甚至一群女人扛着把铁条子牛逼哄哄地假装自己一点不牛逼。
靠着杀杀人、打打猎,或者送送货赚上一笔收入,然后到外部粗拉内部奢华的酒肆牛逼一番,当是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
所以很多有抱负的公务员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等有钱了,一定要到贫困地区去走一走。
扯远了。
许多的豪迈情感,也只有在这一方天地的映衬下才更易彰显,许多的儿女情长,也只有在那一类的荒凉与紧迫之中才更有考验,因而这一方土地上总有令人神往的传说流出。
此片的突破,就是保留了美国西部片的侠义情节,发扬了中国西部片的道上义气,却没有延续以往西部片的逃避情结,不是杀完了就走,也不是收拾一小撮混蛋就算,而是豁出去了,正面地去争取长久的自由与权利。
为此,留下了一段光辉岁月。
也完成了“英雄不问出处”、“虽非同生,但却同死”的侠义之道。
我没有去影院,枪版偷拍的狭小空间的回声音效,尤其能让我产生联想,回到了儿时村头挂在树上的大白布,腰刀、弓箭、大辫子的《金镖黄天霸》一类老片子。
而实际观看的效果,也就是那一类的片子,不过是根据现在的审美做了同步加强。
但因为早先对“腰刀弓箭大辫子”片的印象,感觉起来也就那么回事了。
开篇牛仔们的大篷车遇到了风暴,虽然迎合了我少年时的幻想情节不足为奇,但因为这份相同的情怀,也让我感到了振奋。
后边土匪出现、好警察与恶镇长的中国式山寨,也挺让我顺心的,但后来我却越发发现我似是落入了一个圈套。
在我看片的起始,我就是带着对众多偶像的崇敬而诚心欣赏的。
当我忘记演员的资历与在我心中的地位,我立马就发现了影片在粗犷、原始气息掩饰下的粗糙与粗糙,然后还是粗糙。
我开始担心影片的后劲了。
特别当看到郭涛抡着把大宝剑凑热闹的时候,我突然有种穿越的感觉,这些叔叔大爷大哥大嫂的,是怎么混搭在一起的?
怎么感觉郭涛跟吕良伟等众也不是一路。
这也只有在那个躲避追杀的桃花源里才能相聚的了。
不容易啊,葫芦炖茄子,茄子炖葫芦。
套用《天地英雄》里的一句话,“叔叔大爷们,请受小的一拜。
”我靠我靠,乐了!
不说还忘了,这片的结构跟《天地英雄》还真像呢!
一群各自有着各自牛逼岁月的义气爷们,为了一个崇高的心愿,又去寻找另外一群各自有着各自牛逼岁月的义气爷们与娘们,为了这个崇高的心愿,或者只是为了江湖的义气,同志们聚在一起,喝酒摔碗,抱着炸药去跟恶势力玩命了。
里边同样有“老不死的”也有“你别去了”的,除了牛逼的叔叔大爷太多,弄得情感元素有点碎,别的什么都具备了。
说到这又有点泄气,大凡西部片都是这一类结构,关键是看精神灌输与动作展示的个性化处理了。
如果说这片没下心思也不对,但看兵器的花样,每把刀都不相同,而且跟化妆风格、角色气质也挺般配的。
动作上也颇合理,除了原本以为最出彩,但实际不怎么出彩的七哥。
他出现的镜头不多,打斗的也就那么几段,但他每次突然的出招,都有一种被挂在半空推了一把的感觉。
难道他是从宝芝林逃难过来的?
后边楼梯上滚摔下来磕晕了,而后又活过来的情节挺搞的。
不知道编剧是不是认为这个设计真实而出彩?
还为此有点小得意?
但在后来看到效果的时候,就真没生出剪掉这段或者换个方式的想法?
七哥,其实你用不着这样,你一歪脖子别人就可以认出你来了。
感觉服装道具啥的挺用心,特别是兵器,都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稍作艺术修饰的,让我对一部喜欢的武技小说中描绘的雁翎锯刀、双手长剑等有了一个直观的参照。
但拍摄的前期跟后期都挺懒惰的。
好歹这些叔叔大爷都是演惯了大戏的老手,熟悉了兵器伸手就能来。
打斗效果整体的优良,应该是得益于这些叔叔大爷自身的功底了。
几场感情戏,演员表演都挺到位的,确实是全国各地集中起来的精英。
只是这么多精英凑在一起,一人给一个镜头也挺费胶片的。
感觉节奏有点拥簇,又有些散乱,似乎没有准备好。
以致挺长的片子一晃就过去了。
看布景、看调度,都能在以往的几部历史武打片中找到熟悉的影子。
这越发让人相信,这片儿就是一群高手凑在一起随便比划了两下子。
那个认真劲儿不像是各方团队同心合作的结果,可能真是兄弟义气的交情使然。
不太好的地方估计跟后方协调还有各自的敬业方式有关,一群大侠应该不太好协调,一切纯凭自我修养了。
因为群雄欢聚的场面,总让我产生错乱,似乎能想到他们片里片外意气风发的大吃大喝或者文雅吃喝中,那充满寒暄与笑声的宏大场面。
把这片儿不自觉就当成了西部风光里,叔叔大爷们模仿某片的主题化装舞会。
至于影片外的这些叔叔大爷,到底是为了一个什么样的崇高目的走在一起的呢,咱们坐在荧幕前的观众真就不得而知了。
从郭剑侠的神情中看,当是因为来路的不同吧?
不管怎么说,虽然这些爷们那么突然的出来,又那么突然的挂了,但参与演出这些爷们,如果真有表现出来的那般情怀的话,那在拍摄的过程中也算是过足了瘾了。
因为有了这次失败的案例,这种舞会项目以后怕是很少有了。
总之,为了这不容易与过瘾,为叔叔大爷们喝上一碗。
再见牛仔。
碗就不摔了。
以前的我,对于这种武打电影没有多少兴趣,总觉得这种片子不就是打来打去,然后最终拼个胜负,来个灿烂的结尾。
可是这部片子我有喜欢的少年,于是我便成为影院里的那渺小的一个。
我以为我对这片子其他的部分应该不会有关注的成分。
可是当我真正被某些片段感动到时,我才体会到电影的价值,《光辉岁月》的传奇。
刚开始时,在那片大漠上的厮杀,就给我强烈的刺激感,仿佛就是那样的一个场面,在孤漠中的英雄终将扬剑而起,只因为心中的信仰。
在循序渐进的剧情中,我见识到了李炜的所扮演的安乐的成长,原本该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该在黄金滩中跟自己心爱的姑娘安守一生,可是由于身处乱世中,哪能由自己的心意呢,也或许全身的英雄血也在蓄势待发,而安乐和柳絮之间的爱情就是这部电影里温暖的存在吧。
因为兄弟们的死亡,那一群人也最终踏上了跟那人同样的道路,他们之间的义气和扶持就体现了这部电影的初衷,他们所历经的岁月虽然带着血的洗礼,可是那也该是他们心中最光辉的一段记忆。
而在真正进行打斗的时候,场面宏大,硝烟四起,烽火映出的脸庞上写满了不屈,他们奋发的身影是一片片火光中吹起的烟,一点点地渗进骨血里。
他们眼眸中所散发出的光芒,像是那晚未现的星星,终归闪亮在结局。
最后的惊险时刻,安乐的力量完全被柳爷的死所激发出来,当他抱着炸药冲上教堂的那刻,他便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别人身后被保护的少年,人,终究会成长,尤其是乱世中的少年郎。
当一片都风平浪静之后,那晚的夜幕浓绸的散不开,就像这些萍水相逢人之间的情谊般,江湖人最将义气,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最后有没有像说好喝了那剩下的酒,不过这些事,这些岁月他们也终将不会忘记。
I will never forget these days of glory.
首映那天去看的电影,心里特别激动.电影一开始,画面很震撼.漫天黄沙,万马齐跑.不得不说,就算没有李炜在里面,我也会喜欢这个电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群看似普通却各个在江湖上有很大影响力的英雄隐居在黄金峡这个世外桃源里.他们隐姓埋名,过着简单朴素但快乐的生活.可快乐的日子总是如过眼云烟般,终难永在.因为铁云的到来,原本安静和谐的黄金峡瞬间风起云涌.看见才满月的虎儿被乱枪杀害,心头不由得一震.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活下来本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村民想要平静的生活,但正义在他们的心里燃烧着,让他们进退两难.然他们骨子里的热血告诉他们,国大于家.于是他们就算生命受到了威胁,但仍坚持保护不相干的铁云.我在感叹他们的丈义的同时,也在内心挣扎着.因为我更喜欢平凡的生活. 因为我还沉浸在安乐与柳絮的小爱情里.但现实永远是残酷的,他们的满腔热血让他们身不由己. 他们固然知道此次去县城可能再也回不来,他们也知道只要不去,幸福的生活还可以继续.但他们是英雄,是一群充满正义的勇士. 他们身上流淌着的血液告诉他们必须义无反顾为国家做点事.我还记得安乐走之前跟柳絮求婚的场景,我还记得柳爷要安乐留下来跟柳絮结婚,安乐坚定的对柳爷说: 柳父,我一定会娶柳絮,但瓦石城,我也一定要去. 我还记得柳爷那么严肃的人,为了自己的女儿.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告诉安乐要跟在自己后面.他要保护自己的女婿.哪怕他总是很严厉的对安乐.总是在看见柳絮与安乐在一起时一脸的不高兴.到了县城,他们召集到很多英雄与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可还有默默付出的英雄还没开战就已被残忍杀害.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们喝酒明义,坚定的眼神在所有人身上展现.还记得猫老板说的那句:人总有一死,为国家死死得其所.…要记得我们曾经有一段光辉的岁月!
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战争开始,还记得虎儿的爹抱着炸药包视死如归的神情.他要为他的妻子和孩子报仇.就算是用失去生命的代价.还记得柳爷拼命保护安乐,他说过为了他女儿的幸福,他可以连命都不要.他知道安乐可以给柳絮幸福,他想要保护好女儿的依靠.我不知道安乐眼睁睁的看着柳爷被杀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支撑他继续战斗,我只知道那时的安乐全身充满了力量.他要为柳爷报仇.还记得安乐抱着炸药包,不管不顾的样子,他还那么年轻,他还有如花的妻子在黄金峽望眼欲穿的等着他.可他在国与家之间,在为柳爷报仇与自己的生命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前者.尽管我很不希望他们被杀,但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落幕前,活下来的英雄回家去,在夜幕的笼罩下,我看不清他们的神情,但我以为一定是很纠结的,他们欢喜着他们的胜利,却也永远的失去了很多的英雄.那该是多么另人悲痛.字幕出现,电影完了,可我还沉浸在电影的剧情里,我的眼前还有万马奔腾在黄沙的场景,我的脑海里还有他们在黄金峽火烧匪徒的那一幕.我还在想他们回到黄金峽的生活.猫老板会跟细帘在一起吗?
安乐与柳絮又会有怎样的婚礼?
那些在黄金峽苦苦等待自己的丈夫回来的人,要怎样接受他们再也回不来的噩梦.特别是陈奕迅的《光辉岁月》还在耳边回荡着.那么震撼人心.我还不愿离场,那些英雄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电影真实的展现了那个混乱的年代的生活,即使是在世外桃源,也未必会有真正的安宁.我敬佩他们的正义,我感叹乱世的动荡…但我坚信,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年代,一定会有一群为国不顾一切的勇士.电影《光辉岁月》就是在向英雄致敬,重现英雄的光辉岁月. 英雄聚首,光辉再现.这真的是一部无论是内容还是画面都很精彩的动作片.
6.10我们齐聚电影院来观赏《光辉岁月》,片中的各位都是身怀绝技,身份不凡。
这是一部让人时而感动、时而欢笑、时而沉思的电影。
当我看到柳爷为了救安乐而奋不顾身时,带给我的是满满的感动;当我看到安乐被柳絮砸时的表情,又让我不禁笑了起来;当我看到,博尔格亲王派满天红去抓铁云,但却因为卓知府帮助铁云逃跑,而放火烧死了卓知府全家时,我又不禁沉思了起来。
剧中的所有人都来自不同地方,但是都是有情有义的大英雄。
我觉得影片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的好:没有国哪来的家!
是啊,没有国,哪来的家!
是他们用他们的血泪,为我们现在的美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光辉岁月!
有些电影真的要看故事、看结构、看编剧、看演员。
这片子我认为完全可以忽略.就像敢死队,有什么故事可言。
何必吹毛求疵,娱乐一下即可。
我打5分,毕竟是看着这些人长大的,再想想这些演员,当然是过气,已经很少在荧幕上看见,但是都曾塑造过经典的人物, 陪着我们一起长大,就当是这些老演员办了一个怀旧大party,大家玩得开心,一起想当年。
试想当一天我们老了,也想再找朋友一起想当年。
但是当年已不再,何必认真呢!
就当是这些老演员给自己的过去做了个总结,缅怀光辉岁月,仅此而已!
“干爹,到家咯“,“口水都流出来了“.跟着电影镜头,伴随着蓝天与白云,一个调皮又纯朴的安乐出现了.他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里.普通但快乐.然平静很快被打破了.战争接踵而至.仍记得安乐在黄金峽仍酒缸时的愤怒神情,仍记得安乐对柳絮许下诺言时的深情凝望.仍记得安乐对柳爷承诺时的坚定目光.仍记安乐为了报仇时的不顾一切…这是李炜的首部电影,他就像是里面的安乐.虽然还年轻,但有强大的信念,虽然很稚嫩,但十分刻苦努力,虽然有挫折,但不轻言说放弃.也许他的演技还不成熟,也许他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但他是一个很认真,有理想并愿意为理想付出的人,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值得更多的人为他的梦添砖加瓦.
"光辉岁月”一众过气明星争相辉映, 诉述一个清末革命党在村民的支持下反抗斗争的故事。
反复灌输一个概念就是“身处乱世, 保护不了自己的家。
”于是, 为了下一代, 众人团结起来打倒官府了。
像是很过瘾很解恨的一部戏, 可有想过这些话语却贻害子孙?
清末民初, 国军败走, 一百多年过去了, 中国虽说强大了不少, 但底子其实还很虚。
中国强大与否其实只是内斗外斗的区别。
强大了就外斗, 否则就内斗, 或者说内斗导致国弱, 也就免除了外斗的风险。
这也是发达国家希望的。
现在政局就是一个转折点, 国家安稳就能强大, 不安稳就国弱。
这个时候“光辉岁月” 的上演有如添油加醋, 正合苦民的口味。
上述所言固然抬举了此戏的功效, 但国人此时更应该做的是反思中国百年的发展历史, 自然就能得出答案。
如历朝历代一般继续轮回下去的话, 中国人永远抬不起头。
---推荐同期正能量大戏“中国合伙人”
鬼脚七导演对得起投资人不?
花钱拍的什么玩意?
,你太平天国的后人就牛掰了,祸害江南多少人!
“《辛丑条约》签订后,我们义和团举起扶清灭洋的大旗”,有逻辑思维没,哪个顺序嘛;一个在西北边疆,手握重兵的满清亲王,大清是这样规定藩王制度的???
吕良伟你穿的和北洋大帅一样的亲王,耍酷就耍酷,何必骑马跳到餐桌上,把当兵的兄弟的饭碗都砸了,不是还要再买碗筷再花钱嘛;连知府都随便灭门的马贼;自取灭亡式的射箭,扔酒坛,防火,就为残忍的烧死那几个骑兵;莫少聪你没赶上防火烧村庄,别叫了,没防火心里不舒服,你戴个貂就穿的和苗人凤田归农似的,走错片场了吧;王敏德,谁给你配音的,娘娘腔无敌呀,一个传教士一个义和团在一起和谐,称兄道弟的生活,忘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最尼玛扯犊子的干大事前一晚,爱情,兄弟情,友情,江湖情!
出征前,跪一地。
志伟,你“驾”一声,好出戏!
亲王怎么就和手下马贼互砍了?
军营被冲击,不坐镇指挥却跑到教堂,前面马贼抢到黄金给你时没明确要不要,现在来抢!
怎么想的?!
最后为了点题,不会忘记这段光辉岁月,光辉岁月就是去大家一起去砍人。
《光辉岁月》太好看了!!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
真真正宗的传统港片!!
看得我头皮麻麻的!!
好像回到小时候的感觉!!
黄日华那些演员虽然成了大叔,但依旧好迷人!!
景色和画面构图太赞了,大漠荒原与桃花源境的对比和色彩很震撼!
里面的很多人物都是过客,虽然短暂但却如光辉一般灿烂!!
短暂和灿烂,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忘记的“侠”与“义”!
确如小时候所看到的,那是我熟悉的成长观念,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逃避不是长久之计,“虽万千人而吾往矣”,人生就是要无悔地去做很多事!
每一个人物多可以写一个专门的故事和专门的评论,电影这么短的时间可以展现出来让观众产生联想和感叹真得不容易。
虽然有的地方故事跳跃性比较大,但这正是传统港片的感觉。
尤其是里面磅礴震撼的武打画面,好棒!!!
这才是真正的致青春,最后的时候我居然头皮麻麻的,心跳加速,好激动。
真没有想到这个片子会有这样的观影效果,超出预期!
另外说下里面的演员们!
是呀,我们心里隐隐的说他们老了,过气了,但是看到他们的表演,不得不表示震撼和钦佩!
实在是太赞了!
赞叹夹着钦佩,就是我的感觉!
电影里他们是对国家和狭义的热爱,电影外是他们对电影的热爱和投入!
向他们致敬!
里面有长辈也有小辈,小辈的加入让这个武打影片松弛有度,充满梦境和希望!
真棒!!
杂七杂八写这些,思路跳跃无暇梳理。
等我再去看几遍,再好好整理吧!!
假
电影本身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剧本太烂,说教的台词过多,反派刻画过于薄弱等等,片尾主题曲用beyond的歌也显得生搬硬套。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正如影片怀旧的主题,当你看到那一幕幕曾经鲜活如今老去的面孔是如此强烈的想要留住自己的光辉岁月时,心底是否泛起了几许回味呢
武打小清新,像‘黄飞鸿’片一样的绚烂
白瞎了名字
本来以为是出品方利用港片迷圈钱的电影,但是看到是实地拍摄,马匹、道具、西部……至少人家用心去拍了。比那些动辄摄影棚的作品真诚多了。考虑到导演是熊欣欣,给四颗星鼓励一下。
比想象中的好看的多,一群男人的光辉岁月,没有国哪来的家!
有很多我认得出认不出的明星,剧情太单调是缺点,陈奕迅翻唱的片尾曲还不错
一群曾经的明星聚在一起过家家
太好看了
这么多人给这部片子保驾护航。却也是依然还是抵不过他是烂片的事实。
实在没看的可以打发时间的片子。怀旧而已。
春晚剧组 大牌云集 黄日华代表的革命党在大漠中偷运黄金欲购买军火 途中被亲王手下满天红伏击遭擒 被满腔赤诚的知府所救 知府全家被杀 黄日华逃亡黄金峡 由曾志伟饰演的猫老板为黄金峡的守护者 听黄日华由知府派来 猫老板决定重新出山 与满天红大战后开始聚集仁人义士 满天红与亲王反目 最终革命党胜利
导演熊欣欣,编剧熊欣欣,领衔主演熊欣欣,武术指导熊欣欣,结果没一样是行的,该干嘛就干嘛,别瞎扯四五六,不是你该干的事就别去干
一票香港主創亂入,如果是都市喜劇或者警匪題材還算正常,在這里,除了故事角度切入很新鮮外,很難得到認同。剪輯的問題很大,熊欣欣幾部動作片都真只能看動作。
为了怀念而怀念
一票老星们的光辉岁月。
当一个男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 他将无所畏惧
一贯喜欢的历史革命系列,但故事还是老套
哎,中规中矩要不能再中规中矩了,看得我胸闷气堵
这个阵容放在三十年前基本上无敌黄金阵容,只可惜各个都是英雄迟暮,还有曾志伟的表演真的是烂到没话说!再说下熊导,扮相十足的武大郎一个,还玩命给自己打斗的镜头,几个动作明显威雅痕迹,故事咱就不点评了,希望香港本土电影继续加油,不要滥造不要耍小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