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本人博客http://blog.163.com/bill6688@126/blog/static/312442682009243442205/今天看完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影片高潮的时候突然哭出来了有同学在旁边赶紧收住眼泪某腾出现让我帮他打发蜡抓头发彻底破坏了影片营造的感人气氛……言归正传。
感觉国产动漫突然就有救了。
虽然喜羊羊系列的核心观众群是三到六岁的儿童,但是剧场版上映第一天就拿下800万票房提到国产动漫,我们想到的是早期《小蝌蚪找妈妈》然后是《大闹天宫》《西游记》甚至《魔比斯环》还有大家熟悉的《大头儿子》以及近几年的《大耳朵图图》总的来说,给大家的感觉是——失望,并且越来越失望。
套用蔡明大姐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当然,既不是因为做动漫的都回去割麦子了,更不可能是他们又去种麦子了……麦子总有人种,而且越长越多,动漫总有人做,但是越做越烂……依鄙人之愚见,认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体制。
正如纳粹体制下创造出了无数鼓吹日耳曼民族优越论的调调,我们的体制是以“延安谈话”为基调的不论动漫还是电影电视剧等,都要遵循一条方针,那就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号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这个其实说的很对,问题恐怕出在我们对这个方针的理解和贯彻上。
很多人认为文艺作品就应该有一个符合现实需要的指导思想,慢慢的就沦为了政治宣传品。
早期的观众可能没有什么不喜欢,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他们是以职业革命家的视野去观察的而时代变了,观众们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对于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定位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在她们看来,动漫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性消费品,换句话说,打发时间找乐子用的。
那么,原来的那一套就不行了谁也不想在休息时间还“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于是国产动漫们就开始动歪脑筋了要不然就是走脑残路线,弄一些低能儿看的东西故事幼稚至极,当然不用背宣传的包袱要不然就是拿传统文学背书,四大名著古典人物通通动漫化好的作品不乏期间,但是滥竽充数借尸还魂的更是大有其人再一种就是顺应管理部门的意思创造那些宣扬XX理念、理想的作品不是说不能宣传,文艺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化当然不是废话和无聊信息的充斥但是,能不能以艺术为优先,宣传为次呢?
这一点日本的动漫作品做的就不错我以宫崎骏大师的作品为例宫崎骏的作品从很大程度上说并不是商业作品更像是艺术品,因此更加的归于艺术的本质。
宫崎骏作品中光怪陆离的世界和人物,乍一看并没有什么宣传作用但是他蕴含的一些友爱、亲情等元素还是温暖的传达给了观众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即使是《犬夜叉》《火影忍者》这样的纯粹商业作品也是在“好看”的基础上在附加一些宣传剧情元素的(譬如理想、仇恨的化解等)国产动漫可能真的缺乏祭奠还是太急于求成,总是弄出一些肤浅的作品很多宣传口号赤裸裸的在故事里出现,恨不得让主人公天天大喊三遍就怕观众记不住或者纯粹拿技术做卖点画面倒是精良无比,思想呢?
情节呢?
可能还不如当年的小蝌蚪找妈妈也许在国人心里,动漫还只是孩子们的东西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诚然重要但是动漫已然不再是孩子的专利了“动漫电影”是大众娱乐化的产物怎么能不照顾全体受众的情绪呢?
这也许也正是《大话三国》等网络flash动画超级兴旺的原因前两天看了《喜羊羊与灰太狼》(最早也是源自flash动画)终于感到我们的动漫有希望了终于不再是幼稚作品或者四不像了(譬如所谓的大片《魔XX环》)剧情其实很简单,完全就是逗乐但是逗乐的同时融会了一些简单浅显的道理也许我们对国产动漫的期待太久了这个换在国外根本算不上什么很有意义的作品但是放在国内简直就是春雷一击我们的动漫终于不无聊了、终于不说教了、终于不瞎掰滥用技术了《喜羊羊》系列可以说技术上非常一般,还保留了flash动画的影子不过是几只超级可爱的小羊和某傻狼的斗法但正是这种看似荒诞的肥皂剧也许正是观众需要的我们看成功少年、英雄下课、山寨魔幻看得太多了……能不能拿单纯的快乐涤荡一下我们干涸的心灵呢?
也许这就是他首日公映便800w如囊的原因吧票房说明一切动漫本来就是市场化的产品,别总当成央视一套的宣传片……愚见愚见,不妥之处,还望指证。。。
在《上海星期三》上看到的这句名言。
这个会搞搞小发明的新好男人在现实生活里如果不是深谙IKEA组装家具DIY的那一型,那就是家里电灯热水器电脑坏了都能找他的理工男,跟着他生活应该很有情趣或很能依靠;这个想着老婆孩子还辛苦在外扒分的老实男人在外顶天立地,争当草原霸主,在家被平底锅敲得头破血流没有半句怨言。
这个无时无刻不想着美食的小朋友有一种时下最流行的钝感,或者说冷,或者说有着“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甜瓜薯片棒棒糖”的豪迈。
他很会装,总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在关键时刻最让人不用担心的就是他。
是不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卷入复杂的现实,喜欢那种游离世外的自在,但贪心地要求自己的价值被世人肯定,就好像懒羊羊始终是草原三剑客一样。
看在眼里,心知肚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好美妙的人生啊还要提提小灰灰,“老爸 你把我老公抓哪里去了?
”
去年第一次听说喜洋洋与灰太狼,还以为是日本动画片呢。
后来知道是中国动画片,再后来在颐和园都看到了很多喜洋洋的小玩具,再再后来连核桃爸爸也在看,还夸好。
一个大老爷们在家看狼抓小羊的故事,那是一部什么动画片呢?
终于,最近在卡酷频道看到了传说中的喜洋洋与灰太狼。
一群不招调的小羊、老羊,一对聪明但倒霉的狼夫妻,一连串不用你动脑、轻松幽默、没有生硬说教的小故事 … 对,这才是动画片嘛!
(这种感觉,让我联想到了《武林外传》。
)喜洋洋与灰太狼而且,最近有句流行语:“嫁人就嫁灰太狼”。
灰太狼是一只时刻想着吃羊的狼(但从没得逞,我就纳闷了,他平时都吃什么呢?
),他更是一个爱家、敬业、老婆为上的狼。
老实说,灰太狼同学,一点也不可恶,反倒有点可怜,可爱,可敬。
本来么,从羊的角度,灰太狼是坏蛋,但从狼(尤其是母狼)的角度,灰太狼就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好男狼,不嫁他嫁谁?
闹玩(我不是和你闹着玩):http://www.naowan.com/
大白菜鸡毛菜,空心菜油麦菜,哈哈,现在我还记得这个动画电影的主题曲,当时是真的特别火,我特别喜欢看,这部电影的脑洞也比较大,是大家缩小进入到蜗牛体内治病的故事,很有意思这个电影还涉及到了种族歧视之类的,告诉小朋友们要更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大家都是好朋友,结尾处,小羊们和狼们也达到了和解,是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
片头很出彩,蜡笔画的感觉尤其童话。
是我喜欢的画风,圆润可爱,一反之前国产电影一贯有棱有角生硬的笔触。
虽然说,主题曲实在有点小傻,不过小朋友们喜欢就好。
虽然说,剧情依旧存在硬伤,不过动画好看就好。
虽然说,有些语句对于小朋友略显晦涩,不过我们却能会心一笑。
虽然说,澎恰恰和咚咚锵照镜子那段明显模仿garfield,不过能让大家快乐就好。
始终觉得整部戏的重点在于小灰灰,不太会说话的他当然台词不多,却都是点睛之笔,且在他老爸老妈模样的反衬吓分外惹人怜爱。
好想买个小灰灰的玩偶啊可是满街都是红太狼……嗯,坏坏的灰太狼一定会被打败的,聪明的喜羊羊好羊终有好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简单,多好。
就在这短短一部电影的时间,心上不由自主开出了一朵叫做萌的小花。
当动画真正的受众开始掌握话语权的时候,曾经部分优秀的作品才能得到正名。
喜羊羊与灰太狼(以下简称“喜羊羊”)的最新一部作品——《筐出胜利》算是在新年给这个国民级的动漫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开始打破了许多人对于其“低幼”的印象,成为屠版虎扑的存在。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胜利 (2021)8.22021 / 中国大陆 / 动画 / 黄俊铭 / 祖晴 邓玉婷我也重温了一下 12 年前喜羊羊的贺岁电影《牛气冲天》。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为了避免你对我的行为感到迷惑,还是先来单纯聊聊喜羊羊)喜羊羊如何被诬为“脑残羊”?
《牛气冲天》是喜羊羊系列的第一部剧场版,在 2009 年牛春节期间上映,上映的当天就拿下了 800 万票房,首周末票房 3000 万,最终累计票房 8000 万,在 12 年前的国产动画市场这已经是一个可以成为奇迹的成绩。
并且凭借出色的剧情和人物设计,在国内拿到了许多动画奖项。
是不是感觉很神奇?
喜羊羊系列当时这么厉害的吗?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对于喜羊羊系列都是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嘲讽态度,“吸氧羊”“脑残羊”之类的恶称也被扣到了这部正冉冉升起的国漫新星头上。
更有甚者,还仰仗年龄优势,宣扬着“还好我的童年是 XXX,而不是喜羊羊”。
导致喜羊羊的口碑急转而下就是那次震惊全国的“烤羊事件”。
具体时间可以概括为,几个熊孩子“声称”自己模仿喜羊羊剧情将同伴棒子树上烤导致几个人严重烧伤(但上千集的喜羊羊中并没有出现过烤羊的行为),家长将喜羊羊制作公司原创动力告上法庭,但法庭以“把未成年人的成长责任推给动画片是不正确的”为由两次判父母败诉,但最终原创动力出于人道主义赔偿了家长 85 万元。
如果此新闻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爆出,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留下四个字“大快人心”。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失职家长的碰瓷,按照此逻辑,近期屡次上新闻的熊孩子炸井盖致伤事件,家长们完全可以将市政管理井盖的部门和鞭炮公司告上法庭,更进一步还可以状告 XX 区域市民的屁股,要不是你们拉的,怎么会有沼气。
这么这么拉了?
而不幸的是,“烤羊事件”发生在 2013 年,孩子重度烧伤的惨状触动了许多人,制作公司处于人道主义的赔偿被歪曲成败诉赔款。
一时间喜羊羊成为众矢之的,口碑一跌再跌,乌合之众们就此打上“喜羊羊是毒瘤”的思想钢印,开始极力抹黑这部年轻的动漫作品。
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琢磨很多对于喜羊羊的负面批判,会发现大多都是无理取闹。
批评喜羊羊宣扬暴力的是他们,吐槽抓住羊就应该先杀再煮的也是它们,国外那个小耗子多少年没被吃,汤姆猫抓住杰瑞要想用的时候杀了吗?
嘲笑喜羊羊情节低幼的是他们,制止孩子接触非低幼文化产品的是他们,怎么好赖话都给这些人说了呢?
这些有着思想钢印的人可以成为“国漫河殇派”了,在他们的童年,赶上了国内动漫的辉煌时期,也看过许多国外优秀的动漫作品,当他们脱离童年后,国漫整体发展不佳,他们就此认定外国的动漫和早期的国漫永远最强,并且极力打击抹黑国产动漫,并向自己心爱的作品行跪拜礼。
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的人会用事实和逻辑帮助他们站起来,并且打倒那些无法站起来的人。
打破思想钢印,这是一部好电影再说回到《牛气冲天》,为什么这是一部值得高分的动画电影?
《牛气冲天》的剧情设计很成熟,从蜗牛瘟疫危机、主角双方卷入白牛国黑牛国战争、新的危机(黄牛国)出现、兄弟相认、到最后正义演讲,情节紧凑不拖沓,在斗争的漩涡中成功地塑造了性格对立的两个悲剧的兄弟形象。
这一点让我联想到古龙《绝代双骄》里的小鱼儿和花无缺,但与之不同的是,《牛气冲天》中将兄弟对立的诱因提升到了国家和种族层面,两兄弟的父母是本应相互对立的两个民族中的“叛徒”,他们的结合生出了两个“怪物”,一个懦弱地沦为军队中任人欺负的逃兵,一个则野蛮地成长最终成为可以和两个国家相抗衡的第三势力。
如果将《牛气冲天》的基本情节和发展脉络抽丝剥茧,完全可以改编出一部关于家庭与国家恩怨情仇的好莱坞式影片,而作为一个面向广大少年儿童的电影,他们也可以从简单化处理的剧情中感悟和平的可贵,战争给人的带来的痛苦。
所以说《牛气冲天》的剧情完全是合格甚至出色的,按照主要受众儿童对故事进行加工,就要被人吐槽剧情硬伤,这是很冤枉人的,诚然这部动漫确实不如被他们捧上神坛的作品,但请务必批评到点子上。
回到 12 年前,广大少年儿童朋友们对于动画电影的诉求主要可以概括为:爷要看得开心。
情节的成熟设计,《牛气冲天》中的幽默设计也是很出色的且贴合当时时事的。
比方说现在看还能笑出来的小灰灰那句“老爸,你把我老公抓哪去了?
”。
在台词中也多次出现了“无间道”“盗版”“山寨”(2008 年山寨成为热词并引发大讨论),而且还直接说出了“最近白牛和黑牛国的奶都不能吃了,因为里面有化学添加剂”这样的台词(2008 年三鹿集团爆出三聚氰胺添加),这些台词和小情节,少年儿童朋友们可能不会留心,但却是给年轻的青年观众埋下的一点小彩蛋。
CCTV10 节目《第十放映室》曾这样在《牛气冲天》上映后评价喜羊羊:一部《喜羊羊和灰太狼》让中国动漫行业切身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动漫产业”。
《喜羊羊》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案例,不仅对动漫产业,对电影行业也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
或许有一天,“喜羊羊”和“灰太狼”会逐渐成为中国自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
很可惜,喜羊羊和灰太狼并没有成为我们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正视这部动画,《筐出胜利》引发的现象级观看,也在重塑喜羊羊的形象,希望在不远的未来,所有在童年看过喜羊羊的人,能够自信地说出一句:我的童年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有一天,慢羊羊村长100周年庆典,慢羊羊的坐骑老蜗牛却突然倒下了。
经过检查,发现是失传已久的禽流感。
小绵羊们和灰太狼服用了缩小药后一起进入了蜗牛的身体去杀病菌。
小绵羊们和一个叫咚咚枪的小兵认识了。
然后,灰太狼和黑牛国的大军认识。
灰太狼帮助黑牛国制造了坦克,用来攻击白牛国。
可是,黑牛国坦克被打败了,于是又用上了飞机。
但飞机被没进入蜗牛体内的小绵羊暖洋洋一口气就吹飞了。
黑牛国的国王被白牛国的大军抓住了。
灰太狼很得意的宣称他制造的飞机坦克都是山寨版的。。。。。
我最喜欢里面的小灰灰。
他是只有一岁的小娃娃。
他总是跟在妈妈后面。
妈妈说什么他就说什么。
妈妈说我要去找老公,他就说我要去找老公。
妈妈说你不能说老公,你要说爸爸,他就说我要找老公爸爸。
爸爸被枪枪冬吃掉时他不悲反喜,问妈妈是不是爸爸在和我们捉迷藏呀?
最让我觉得好笑的一句话是“一菌做事一菌当。
”通过这部电影我最感动于咚咚枪和枪枪冬兄弟俩的友谊。
今天因为小外甥他老妈(也就是我表姐啦)的关系,有几张免费本片的票子。
所以今天就跟小外甥跟几个同辈的亲戚去看本片了。
这个片子,总的来说,比较推荐以下人群:小朋友与父母、童心未泯的人、本片电视版的拥趸、对国产动画抱着希望的人。
如果你没心思看下去,那看到这里就够了。
剩下的可以自己去体验。
——————————————————我前面提到推荐的那些人,由于我不是父母和孩子,也不是经常看这片子的大龄FANS(?
),仅仅是后两者——一个童心未泯以及对国产动画抱着希望的人。
国产动画,这是一个身负重担的名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这个名字就有种哈利波特里伏地魔的名字,是个禁忌的名讳的感觉。
我无意在这里扯淡那些事情,只是觉得如果你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看这片子那你就输了,彻底地输了。
看完这个片子,觉得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神,但这不妨碍我觉得这是部优秀的动画。
为什么,我可以从以下各个方面入手:(打分中1分最低,10分最高)【画面】:10分是的,就画面我可以就可以给满分了。
你说这片子是不是能比上梦工厂啊他们的3D动画?
我说不能,但是至少,这是我看过国产动画里面对于画面是最优的。
不是指画质,也不是指技术,而是流畅度与细节。
我看过下电视版的,流畅度比较接近FLASH动画。
但是电影版『竟然』(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十分流畅,很少看到那种一个镜头足足出现3秒这样的情况。
别少看这3秒而已,在动画里足足可以节省2924×3张图了,很多国产动画因为没有实力或者为了省钱,肯定会一个镜头足足3秒或以上来拖时间,而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我们就只能忍受配音员为了拖戏在那里吱吱唔唔了……或许那么多人对中配反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
细节。
一部儿童动画能有什么细节?
细节就是制作人在制作的时候有没有用心。
就拿上面说的重复,看过某些动画就知道了,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赶时间肯定好几个镜头或者好几个画面素材(行话叫底片)重复使用——『伟大』如高达种命就玩过这一手。
但是本片没有,至少我看不出有使用重复的画面。
你可以说这部动画动起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帧,没有重复那是自然——但又试问,一部那么简单的电影都宁愿一帧一帧画也不复制粘贴,这种精神难道就不比那些标榜怎么怎么厉害的动画强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台词和景观、3D合成很自然、蒙太奇等等,这些就自己有兴趣的话就去体验吧。
总之,就那画面,绝对能拿满分。
【音乐音效】:10分没错,还是满分。
音乐不算太出彩,主要是因为这是一部儿童片而不是什么大片,主要还是儿歌啊这类轻松调子。
我赞的是其音效部分。
我个人对音效比较敏感,在这片子里我充分地得到了对音效的享受(怎么感觉那么变态……)。
脚步声,闪亮,揍人的音效这些都做得很到位,有种小时候看美式动画音效的感觉。
并且我老听到NT觉醒的那段『噔噔噔噔』……果然与传言没错制作组里有UC宅!
【剧情与创意】:5分一句话——儿童剧你还期待什么剧情……创意方面没有摆脱美式的那种卡通暴力(就是揍来揍去那样的),故事叙述有点日式向,比较四平八稳,但至少能将故事讲清楚。
笑点嘛,结合了点时事。
比如喝奶的时候说:『放心,这些没有放三聚氰胺』(粤语),还有灰太郎说了标题的那句话(还是粤语版)等等。
其他笑点还不错的,算过得去吧。
【总论】10年或更久以后,当一群刚步入或已经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会聚在一起笑着说『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神作叫《喜羊羊与灰太郎》……』是的,这部动画会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从一开场电影院里的小朋友一起自觉合唱本片的主题曲的时候,我就如此深深的觉得。
《变形金刚》,《忍者神龟》,《阿拉蕾》……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些片子就相当于现在的《喜羊羊》和各式动画,都是一代人的记忆。
或许这些记忆还不深刻,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都会慢慢成为经典。
国产动画这个孩子,现在缺的不是技术,不是资金,也不是赶快成为大人的那一下迈步——仅仅是一个等待,一个等待着有朝一日成为你我回忆中那闪闪发光的宝石的那一天。
而那个时候,你又何愁国产无好片?
话说<喜洋洋与灰太郎>这动画片出来也有些日子了,不过好像一直没有大范围的播映,一直没上星,只在南方有些观众群,北方好像不是很熟.不过这次票房大卖,估计要载入中国动画的史册了,没事瞎想想它成功的原因,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当然,其他的部分我就想不到了,咱的水平就这点...先说说原来的动画片,这动画片经常在上海电视台上看到,当时就觉得定位很好,从这个动画的构思开始就把出发点设的很实际,没有寓教于乐的大帽子也没有砸特效花冤枉钱,只是踏踏实实的塑造了几只可爱的小东西,每天蹦蹦跳跳逗小朋友开心,虽然情节简单,但是绝不幼稚,相比那些三两小孩智斗邪恶,小则拯救村民,大则拯救天下的烂俗剧情,更能博得社会的认同,现在的儿童的父母们普遍都不是在受苦受难的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了,他们的印象里有好看的动画片,就算长大之后可能很多人不再喜欢,但是他们知道什么动画片是好看的,什么剧情是弱智的,什么是硬拼凑出来的主旋律,什么是真正的活泼可爱,那些小小年纪就硬挂着民族精神般大义凛然的动画形象,已经很难进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的认同范围,反而是那些甩开虚假,甩开大高帽,甩开寓教于乐的亲民作品,更能得到喜爱,天线宝宝和喜洋洋就是很好的例子.喜洋洋的角色塑造上保留了很好的后续开发潜能,几个主要角色的性格各不相同,机智勇敢的正牌主角喜洋洋,憨厚老实心地纯洁的暖洋洋,耍小聪明偷懒又有些小脑筋的懒洋洋,一根筋的黑皮肤动感猛男沸洋洋,时尚美丽的万人迷美洋洋,如果把这些角色扩大化和成人化,这就是一个成熟健全的朋友圈子,各种主要性格已经备齐,任何故事都可以有发展的空间和合理的故事主角,加上新好男人代表灰太郎,物质彪悍女红太郎,一众配角,这个动画片呈现的完全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圈子,这其中的故事平凡和简单,却各个亲切和朴实,就算是那些为了孩子们凭空捏造的剧情,也会由于几个角色各自鲜明的台词表现而博得大家的普遍认可,小孩子看热闹,大人们看了也会会心一笑,因为你身边总有一个人和里面的某个角色对上了号.此外,这部动画片采用的系列剧形式,最容易塑造品牌形象,就像当年的蓝猫淘气三千问一样,将角色从故事中剥离,单独成为符号,对观众加深印象的是角色本身的外观特征和个人性格而不是故事的背景及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他们不管出现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认知度和辨识度,这和传统意义上的角色有些不同,比如孙悟空就必须有师徒四人及其故事陪伴和互动才能有价值,他本是是不可以单独拿出来放到其他的故事和人群中的,在动画方面,角色大多也是故事中的角色,比如<风云>,脱离了故事,他们很难建立认知度,而系列剧的特点就是单个封闭整体开放,只要符合角色性格,有新故事,可以随时延续,这也就给了这几个符号品牌以极大的市场开发价值,电影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周边开放的好,相信也会卖的不错.最后想说的是,这动画片很用心,很实在,真的是起点不高,目标明确,与其苦大仇深的故弄玄虚,真的不如像喜洋洋这样开开心心的放松来的自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不是那些可以用定向传播来单方面深化意识形态的了,他们有自己的品位和观点,那些死教条的说教态度,强加给本应天马行空和活泼可爱的动画时,就会显得极其荒诞和幼稚,那些让小屁孩一遍为国为民拯救苍生,一边还要抽空耍宝撒娇扮可爱的情节已经没有市场了.
陪弟弟看的,有点小时候的感觉,自己小时候很火的动画片,所以说给弟弟说了一下,他挺好奇的,就一起看了,有点童年的回忆那种感觉,现在是很难看到了,原因也理解,就是觉得有一点可惜,现在动画片蛮少的,觉得小朋友的生活都要背手机打游戏覆盖了,没我们小时候丰富多彩,看看电视动画片,出去找小朋友玩,但是很开心的回忆。
。。。。
我说白牛的配音怎么这么奇怪。。看到最后才知道是阿牛配的。。汗~~不错不错~
初始阶段的国产动漫,这和电视一集集有什么差别啊,不就是在原先那基础上一集时间推长到90分钟么,还不如直接看电视了呢
二年级。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人生第一部影院电影 不管现在怎么想 走出放映厅的那刻甚至有种灵魂升华的感觉 兴奋得睡不着觉 觉得找到了某把闪闪发光的钥匙 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似的喷涌出来 汇聚成汩汩涌流好像要碰到星星般充沛的幸福感,像是黑塞所说 &#34;美的狂热&#34; 可能什么都不懂 但那个晚上的路灯行人甚至味道都被隽永地刻在记忆里了。那时我发誓我会一辈子热爱喜羊羊 热爱动画片 我永远都不要长大。
弱智
烂片
支持国产咯~
老了。。。
艾玛 这动画片太经典了 以至于有个暑假我实在太无聊了 于是天天在家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可爱的小灰灰……
那是什么蜗牛?
情节供纯儿童欣赏。
有奇怪的宅乱入制作组了一定……在一群小朋友包围下看这片子让我觉得自己笑点好奇怪…… XD
中国大陆
我终于理解为什么票房会这么好了,太能搞了。
2009/2/20深夜,搜狐电视-高清影视剧,1星,大烂片,画面制作粗糙,充其量是网络自制视频的水准,还敢拿到电影院放,内容弱智,适合4岁以下幼儿,难怪上海人喜欢看。
太可怕了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1406437/猜石头剪子布的战争,很和谐啊……大雷创意。
蛮可爱的 没有虎虎生威那么精彩
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