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某个美眉的观后注释就是:(海报上)丑丑的,还有点韩国式的猥琐。
不需说,描述的对象正是下头要讲的人物:宋康昊(事实上,觉得“吾大叔”吴达洙更贴近该形容用语)。
宋康昊在2007年也可谓繁忙得可以镜像分身,这其中包含着本人几部期待大作:李沧东复出的密阳、金知云的东北“西部片”、朴赞郁的吸血鬼题材,无一例外,全有这张肉饼脸的出现。
一段时间内,预想中国影迷依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深刻印象。
在大作之间,宋康昊大叔不忘接点其他作品,比如这部《优雅的世界》。
5月戛纳后,没有关注过韩国片,《一番街奇迹》什么也兴趣无多。
纵观上半年韩国本土市场也只有《密阳》借人气以小打大,艰难维持着整体落魄局面,衬托着当下好莱坞片子的全线飘红。
《优雅的世界》讲述的是一中年黑社会分子努力求生,不忘持家的琐碎故事。
面对大叔那张脸,一般人也无法想象出他能风衣墨镜手持双枪之类飘逸的传统形象,而小混混紧握砍刀陷于街头斗殴又有损影帝形象。
故影片讲述的只是充满紧张气息的家庭生活以及黑帮里头的火药味弥漫,恰好对半平分,将大叔的主人公形象一剖为二,饱受煎熬。
通片尽不优雅,大叔要人合同是用最老土的“逼签”,又落得不可收拾;帮派里有人死盯着看他不爽,这人还是老大弟弟。
但卖命打拼也导致他无法抽身回头兼顾家庭,老婆和孩子统一阵线,与他持续冷战。
大叔不是暴戾到底、连命都不要的黑帮分子,也不被理解为一个合格的丈夫或者父亲。
即便在事实上,他维持着家计,他似乎和周围都格格不入,最后落得一个黑色到底,甚至有些哑然失笑的结局。
意外的是见到菅野洋子的配乐,不过没啥特别超然于影像之外的印象,仅有几处彰显黑色幽默,似乎也带有那么点讽刺。
此类日本作曲者的加盟,更像久石让放在《欢迎来到东莫村》,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影片质量。
正因如此,《优雅的世界》还是有些稍嫌温吞水。
即便它的主题合理,远离颓靡,大叔在看着加拿大发来的家庭生活自拍,影像跳动未停,独身一人的他却已是老泪流。
但在观赏性上,本片绝不是一部正宗的黑帮片,而更像普通黑社会分子的家庭生活,《黑社会》里头自己进市场看菜买肉的阿乐好歹还是个大哥,大叔却得上下受气,隐于某个角落的便利店。
试问,这怎么叫优雅,想到这该是个语气强烈的反讽才对。
所以,影片该叫《狗日的世界》。
http://www.mtime.com/my/moviel/
《优雅的世界》:细腻孤独诱发的悲情 □文/火神纪 我们用所有的气力在某个领域里艰难生存。
悲凉。
因为除了我们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我们的生存之外。
自我分离,而非我却盘踞不去。
我们所渴望的那个所谓优雅的世界;我们永远只能望洋兴叹。
——火神纪。
题记。
不管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份什么样的职业;生而为人,我们有着同样的一个共性,就算我们因为职业而被划分为各色人等,然而我们依旧都是极度脆弱的情感动物。
职业带给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质;而我们最终的目的,依旧还是生活。
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爱的那些人们的生活;一个优雅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前去,我们最大的渴望在于,带着我们所深爱的那些人们一同前往。
职业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可是在本质上,我们带着同样美好的憧憬对生活抱以莫大的希望。
这绝对是一部黑帮电影,一部优秀而且出色的黑帮电影。
虽说在香港电影里几乎从所有的角度和纵深度拍尽了所有的黑帮电影,可是这部电影依旧让我眼前一亮。
因为,我还不曾见过用这样一种平视的角度来拍黑帮电影的;也许,仅仅只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种种有关黑帮电影的仇杀、追逐、利益和兄弟义气;更多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平缓而凌乱的生活,一种带着悲情味道的孤独极尽煽情,以及一种来自对平静而美好的生活无限的向往和渴望。
用一句广告词来说:男人不会只有一面,今天你要秀哪一面。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在任何一部黑帮电影里都耳闻能详的电影符号,它把镜头对准的是一个黑帮分子在职业身份之外的生活。
在我看来,这样的转变是这部电影给予我的最大惊喜,因为它不像任何一部黑帮电影一样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就先下了一个黑帮分子的定义,而是把黑帮分子的身份给完整保留的同时,把宋康昊首先定义成一个自然人,有着我们普通人所有的情感之后再去定义其职业身份;这种人性化的诠释给了这部电影在林林总总的黑帮电影中以一个非常有利的突破口,在黑帮电影中来说并不多见。
体现了一种非常浓烈的人道味道,我们的职业身份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大的比例,而这部电影所做的,就是从职业身份来剖析职业对于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彭浩翔那部让我印象深刻的《大丈夫》,那是一部用尽了几乎所有黑帮电影的符号来演绎的生活片;而这部电影与《大丈夫》几乎完会相反,用生活片的方式讲述一个黑帮分子的生活。
影片所选取的角度是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用一种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带着悲情味道的故事。
电影从工作、家庭、爱情、亲情所有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后描绘了一个男人落寞的中年生活。
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头,一样的黑帮争斗;一个细水流长安静而波澜不惊的中间部分,细腻得让人腻味的生活;以及一个孤独得让人感觉悲伤的悲情结局,构建了这整部电影。
可以说,开始并不曾有多少惊喜,只是一个惯例一样的黑帮电影的开头,然而看完了这个开头,电影带来的那种安静和寂寥以及孤独的感觉开始弥散出来,我才开始明白,所谓的开头只是为了后面的惊喜所做的一层铺垫罢了。
最精华的也许就在于这部电影的结局部分。
没有功成名就,没有急流勇退,没有隐居山林,没有争名夺利;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男人因为孤独的悲凉,作为一个父亲思念的悲伤,以及作为一个丈夫无奈的悲情。
可以说,从这部电影的开始就一直弥漫着一种孤独的味道。
印象最深刻的是姜仁九深夜回家,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啃着方便面;花上半个小时等待着小食店做女儿爱吃的牛肉丸却不受女儿待见,饿扁了肚子却不肯动牛肉丸继续啃方便面;或者最后看着远在外国的妻儿幸福的生活一边哭泣一边吃方便面。
一个男人的眼泪可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方便面在这部电影里成了一个最凄凉悲壮的符号,通过这个符号,三次方便面以及女儿带着诅咒味道的日记,我所看到的是这个男人为人父的无奈。
幸福的那端,孤独的这端。
彼岸很近,却永远也无法跨越过中间横桓着的鸿沟。
因为反差,因为没有所预想的那种圆满的结局,这部电影所透出来的悲情力量就强烈得多。
什么样的孤独才是最可怕的孤独,那是我坐在这里,远远地看着你脸上的欢颜和知足的表情,而我永远也无法再抹去你笑靥边上的那轻轻摆动的发梢。
同样有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切。
同样拿着生命拼杀在无奈的帮派之间。
姜仁九对妻子说了二十年的金盆洗手自始自终没有洗成,因为他渴望带着妻子儿女去住大房子,摆脱那狭小的房间以及时不时就会停水的水龙头。
他只能凭着自己拼杀了多年的勇气和强烈的愿望来实现这一切;可是自始至终,当他终于实现了这一切的时候,他们却都已经远离。
孤独,在于拼杀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艰辛。
孤独,在于自己流尽了血泪提心吊胆地生活了多年之后,自己所挚爱的那些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自己。
孤独,在于当他终于买下了那所房子之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大房间看着一个硕大的落地电视而无奈地一边落泪一边欢笑。
这部电影用了许多的笔墨去描绘一个看似风光的黑帮分子无奈而孤苦的中年生活,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情。
他的欢笑以及他的悲凉,带着某种宿命的味道显得如此无奈而悲切。
宋康昊主演的电影我们已经看过太多太多了,而这一次他所演绎的姜仁九,无疑又一次给了我感动。
至于韩在林,他所执导的《恋爱法则》以其细腻的写实风格和大胆的尺度,对世俗爱情的强烈冲击曾给过我震憾。
这部电影是宋康昊与韩在林这两位我所喜欢的韩国影人的首次合作,带给我太多的期望,也带给我太多的惊喜。
悲情是一种力量,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
而从这种力量里我所汲取到的,是悲伤后的故作坚强。
在结局里的那个黄昏,一个男人在他空荡而宽敞的房子里自己洗完了衣服看了妻儿给他寄来的录像带后不可自抑地痛哭时,将手中的那碗方便面扔了出去,而他又只能自己拿着抹布收拾掉自己所抛出去的那些面条和汤水。
纵然他身患重病,纵然也许最后他将孤独终老;可是明天,他依旧必须带着满脸上无所谓的表情去继续拼杀。
悲情的力量在于,不管我们多么不愿意去接受眼前的这一切都好,最终我们都不得不去面对生活带给我们的种种不快。
充斥着悲剧味道的结局,带着暗黄色调最后的那个镜头,所有的这一切让人悲不能抑。
而更可悲的是,我们根本无力去改变任何事情。
世界永远也不会停止转动,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们还活着一天,我们都必须去承担以及面对。
宿命的味道以及无奈的挣扎形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悲情力量,而这种力量所形成的冲击是如此不可估量。
电影所摄取的角度也值得称道,选一个没有人关注过的角度也是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细腻的镜头成了所有这一切构建的基础,因为细腻而孤独,因为孤独而悲伤,因为悲伤而悲情,因为悲情而宿命。
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是宿命感带给我们无奈的无能为力的悲伤,成就了这部电影独有的味道。
2007-10-13;丁亥年庚戌月庚辰日。
附注:电影资料扩展链接。
■片名:《The Show Must Go on》 ■译名:《优雅的世界》 ■编导:韩在林(Jae-rim Han) ■主演:宋康昊(Song Kang ho)|吴达庶(Dal-su Oh)|崔日和(Il-hwa Choi) ■音乐:菅野洋子(Yôko Kanno) ■类型:剧情|喜剧 ■片长:111min ■幅面: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国家:韩国 ■语言:韩语 ■发行:Lotte Entertainment ■上映:2007年4月5日|韩国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优雅的世界》:粗糙的彩虹文/四月物语彩虹是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和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
本片的主人公姜仁九就是一个渴望在生活中绘出绚丽彩虹的黑社会小头目,可惜生存的险恶远远超越了他所能及的范围。
姜仁九最终迷失在暴力的彩虹之下,他满心疲惫只为了妻儿的幸福,虽有说不出的苦闷仍然心甘情愿。
影片的主角除宋康昊这个韩国国宝级戏骨外,还有曾出演《老男孩》、《淫乱书生》、《哭泣的拳头》和《殴打诱发者》的个性演员吴达洙,女主角则是入行18年来首入大银幕的朴智英。
加上剧情本身对人物冲突的构建较少,全片几乎成为宋康昊的个人秀,他细致地刻画出男主人公身不由己的社会身份和多重的情感世界,把平淡老套的故事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芒。
宋康昊在表演上抛弃了在《杀人回忆》中的粗砺豪放,有些像《孝子洞理发师》里的大智若愚。
在动作设计上,这名黑社会成员也显出中年男子的臃肿迟缓,身手不甚敏捷以至总会挂彩。
其他两位主演的戏份仅仅算是陪衬而已,这样看来,缓慢甚至有些压抑的剧情确实是另有玄机。
如同大卫·芬奇的《十二宫》一样,如果不细细品来,是觉得不到那丝甘甜的。
谁又不想看到如李秉宪一样在《甜蜜的生活》里凌厉的身手,或者如申河均一样在《没教养的家伙》里优雅呢。
姜仁九这个角色的设定是对宋康昊演技的一大考验,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表演达到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既不会充愣到做作,也不会嚣张到过火,不温不火的演出相信是每一位演员梦想的高度。
影片中银发的大哥角色也颇像《甜蜜的生活》中背信弃义的大佬,只是在众多绿叶中充当了每一个无足轻重的一片。
说人物上有些失衡,确有此感,但如果沉浸在姜仁九的内心世界与其一同呼吸,便不会在意。
姜仁九渴望平实的生活,但现实身份却又是黑社会,难免在家人和工作上产生冲突。
在对手苦苦相逼的境地下,他也曾想过退出,就像所有的好念头都有曲折一样,姜仁九还是棋差一着被命运摆了一道,于是最后的选择就情非得已而又无法拒绝了。
宣传上喊出韩国电影史上最大规模的汽车追逐戏,看起来也不过尔尔,对于后《变形金刚》的观众来说,几辆豪华轿车的热吻已经满足不了视觉需求。
除此之外,另一“听点”,就是菅野洋子为影片打造的电影配乐。
配乐在影片中起到了少量的推动作用,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姜仁九的内心。
尤其是他带领手下与建筑队工人厮打起来的场景,面对一辆庞大的推土机夹着滚滚黄土气势汹汹,姜仁九的耳边紧凑的节奏竟变成了欢快的旋律,现实里一切的无奈和争斗都是妻儿享受的保障,是他的生存动力。
但影片的大多数时间里,菅野洋子的音乐只灵光一现在几处强硬的渲染黑色电影氛围的场景中,却与宋康昊饰演的姜仁九失去了互动性。
于是音乐就只是场景转换的润滑剂,而不是能更好衬托出表演的推动力。
当姜仁九偶然看到女儿在日记上对自己的埋怨和诅咒时,伤心得想自杀,他是多么地爱女儿、妻子和远在加拿大的儿子啊。
谁又能理解他呢,带他入行的大哥护着自己的亲弟弟;妻子受不了担惊受怕的生活跟女儿远赴加拿大。
还好有了女儿后来的谅解,有老兄弟的辅助和手下的忠诚,姜仁九才能熬过这最苦痛的生活,当心中的彩虹显现在加拿大的天空,坐在豪宅里却独自吃着泡面的姜仁九心酸得流下了眼泪,这一幕好像《杀人回忆》片尾中意味悠长的特写。
只不过《杀人回忆》留下了未尽的疑问和历史厚重感,而姜仁九只留下了一个平凡父亲的高大身影和可以触动普通人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我选用了一个07年烂俗的句型:史上最XX的XX做了一个小学语文的题目,填空选择:A矬,黑社会;B衰,大哥;这两个选项我斗争了好久,丝毫不亚于贾岛当年“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之争。
仁九是够衰的,也算个大哥。
老罗说得好,你如果骂我,我就很局促,因为你没骂到点子上;如果你夸我,我就很扭捏,因为你夸得还不够。
大哥有一呼百应,万人拥戴的,这点仁九还不够格。
倒霉的也有,今天黄袍加身,明天就被剁成了碎肉,这么一看仁九还算蛮幸运的了。
那这样看来仁九可能是史上最矬的黑社会了,他没有飙着引擎轰轰的 MR2,而是像个杀猪发家爆发户一样开了辆大奔,最矬的是居然还是商务车;他没有支手遮天,猛龙过江,龙争虎斗,胜者为王,忠心耿耿但天天不得不在大哥和二哥之间夹缝中求生存,最矬的是二者最后都被他失手干掉了;他没有人人都称为“太子”,一身黑西装戴墨镜的二世祖。
而是有个四眼的加拿大乖乖仔,最矬的是还有个一模一样的女儿;他没有动不动就光着个膀子,显摆显摆自己身上纹的龙啊虎啊。
而是穿个大白背心,一身赘肉的在家干家务,最矬的是还干不好,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他没有天天混迹于 PUB,群美环绕,左拥右抱。
而是巴巴的跟在老婆屁股后面回娘家,最矬的是还要一个人睡旅店;他没有一帮出生入死,刀里来剑里去的兄弟。
而是有个长相委琐,还动不动就摔打起来的发小,最矬的是经常还占不到便宜……这就是宋康昊的仁九,你可能小时候跟他一起在烂泥里扭打过,你可能跟他在同一家小面馆吃过面,你可能开家长会的时候看见他和老师嬉皮笑脸勾肩搭背。
但你永远见不到他威风八面,刀光剑影。
这就是宋康昊优雅的世界,仿佛你就身在其中,他笑的时候你巴不得凑上前去掐一掐他憨厚的大胖脸,他哭的时候令你只想不声不响的靠过去搂一搂他的肩膀。
宋大叔也有可能是史上最矬的一个影帝了,那张大饼脸在16:9的宽屏时代简直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观。
组委员会打电话通知他颁奖晚会着装要求的时候,他有可能正是睡眼惺忪,一嘴牙膏沫子,对了,不能少了那件大白背心。
“告诉我这个怎么回事?
脱衣舞夜总会打折券?
你疯了么?
”“事情是......我当时没那么多现金,所以就加了这个.....”“没有家长会送老师脱衣舞打折券,你这个疯子!
”韩片看多了,爆粗口都想说“阿西吧!
”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成长在港片盛行的时代,而我们对于黑帮片的最初印象也离不了古惑仔和小马哥。
无论是枪火和白鸽演奏的暴力美学,还是浩南与山鸡引领的“洪兴一代”都离不了一个字“义”,换了再多故事讲的也还是:利益 坚守 背叛 兄弟。
女人永远是花瓶,或者是兄弟反目的理由,或者是主角涅槃前怀里的尸体,或者是引诱小弟背叛老大的借口。
黑帮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这注定不是女人的世界。
耳濡目染下,现在我回想起最初对黑帮片的记忆,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两个画面:前者是小马哥戏谑的用美元点燃嘴上叼着的烟,后者是古惑仔第一部开头,众兄弟砸了敌人场子,相拥而跃。
其实,这两个画面也代表了我们对黑帮最“美好”的两个奢望:锦衣怒马 兄弟情谊。
之所以说是奢望,因为他注定不会成为现实。
我们看了太多了小弟逆袭大佬,痞子终成大佬,可是却没注意过,在这条路上,有多少路人甲被主角秒杀,然后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等导演喊“卡,过”才敢揉揉酸痛的腰站起来。
这就是一个路人甲的故事,或者说是高级版的路人甲,毕竟入行数十年了,哪怕靠资历也熬到了中层干部。
大饼脸大叔几乎没让我失望过,一个身材发福,整天被工作与家庭纠缠不清,陷入中年危机的角色被他拿捏的签到好处。
被走后门的老板亲戚欺压,整天奔波于各个应酬之间,陷入老婆更年期,女儿青春期的深渊,除了工作内容外,他几乎和任何一个步入中年的男人没有任何区别。
整个故事可以说都是靠大饼脸大叔一个人撑起来的,而号称巨资打造的飞车场面则更像是一个笑话。
韩国人似乎特别喜欢这种以”小人物来看大世界“的题材,我们也尝试过,但要么小人物逆袭成了大人物,要么小人物得到了大人物的垂青,一步登天。
我们的社会性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向上爬”成了永恒的主题。
我并不是说大人物,大场面,大设定有多不好,我只是觉得传奇,史诗终究是只是少数人的故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打起“替天行道”的旗子啸聚山林,或者靠一个猴子 一头猪 一个莽汉修得正果的。
更多人的只能做一个被“替天行道”的老百姓,或者一个被一棒打死的小妖罢了。
就像故事中的仁九,整日奔波,只为了也只能换了一个温饱而已。
甚至连这个温饱都换不来。
仁九就像一条被鱼群裹挟着的小鱼,多年的打熬换来了可有可无的资历与熟稔的生存技巧,也磨掉了心头最后一滴“热血”,剩下的只有无奈与无力。
相伴多年的妻子要离婚,最后也只能呢喃一句:“你不能这样对我”;自己一直言听计从的老大要杀自己,被逼开枪后也只会无力的说一句“我都说了,人不是我杀的.........”我始终认为,韩片最大魅力就在于对人情绪的把控,无论是讲故事的,还是听故事的,情绪的渲染力都做到了极尽完美。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总能在你最容易流泪的时候,让你流泪。
就像结尾处的仁九,看着家人从异国他乡寄来的录像带,吃着泡面,看着看着,你就那么哭了。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大饼脸宋大叔,一个笑的时候你忍不住想去揉揉他的肚子,哭的时候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的人。
“我都说了,我只是去买烟的.......”
主要是他那张脸一种滑稽和忧伤互相对峙的结果这部电影很讨巧也很流畅音乐轻松又卡通加上宋先生那张脸本是血肉模糊的场景却让人完全分了心全片,我只关心宋先生当他把枪对着老大的时候镜头平移上升最后俯拍时两个人都躺在草地上老大死了,一枪而已宋先生牢狱结束后成为另一帮派骨干老婆孩子在国外过着优雅的生活他随时都可能被人捅死回到家里吃泡面看录象哭(我不喜欢宋先生温情的眼泪,反而他害怕时的眼泪很动人)深知现在干什么事都是处理人际关系混黑社会尤是
职业规划很重要参加过面试的人总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请问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
”这样一个看似平淡的问题通常却暗藏杀机,一不留神就有可能与这份工作SAY GOODBYE。
当然,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一份万能的答复可以让所有面试官满意的。
一切都得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行业而异。
假使这问题瘫在宋叔叔面前,他指定会蹭着后脑勺左右环顾,最后上下打量一番主考官,腾的站起来:你丫脑袋被门夹过吧?!
职业规划与人生目标有着莫大的关联。
某种意义上职业规划决定着这辈子追求的东西能不能实现,人生目标则又影响着职业规划的方向与(我靠,我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说教- -#)。
没有职业规划,人生目标总该有吧,来看看宋叔叔的——确实很明了、很简单:有车有房,有儿有女,有事有业,田园生活。
目前的状况是:有车有房,有儿有女算是达标了;有事有业,算是古惑仔中阿南甚至山鸡的地位,对于一个40+岁的胖男人来说顶多是个差强人意;与世无争就更别提了,吃这口饭如果做到这步就全废了。
所以从他世外桃源般的“终极追求”来看,他要么是浪费了半辈子的青春,要么就是制订的人生目标太离谱。
老婆整天像怨妇一样把他撵下床,女儿恨不得有人帮自己砍死他,大佬的弟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自己每天梦到让人从背后捅,岁月不饶人,原本想再捞“最后一笔”为自己正名的宋叔叔幡然醒悟,也许现在能够适时地退出,才能让自己后半辈子养儿育女快活自在,正所谓“职业易改,目标难移”。
男人就怕入错行!
想这样干干净净全身而退,宋叔叔你有没有搞错。
(真怀疑那些个金盆洗手的能有几个真的把自己洗干净了的)看,认栽了吧……============================抹去若干剧情============================反正经过这么一折腾,宋叔叔总算吃上白豆腐——“干干净净”重新做人,只是这次的“干干净净”与先前的意义不同,意义至多算是PB了而已。
于是暴力签约,红绿灯口的昏睡,对小弟的大打大骂,对医生骂你个B养的,一个人捧着泡面吸溜吸溜等等统统回归……唯一的变化是现在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亲人从加拿大寄回了录像,蹲在地上吸溜吸溜的宋叔叔笑了,哭了,摔了,骂了,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操蛋的日子,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韩国的好电影确实很多,这跟创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熔炉》揭露基督教某人士令人震惊的可耻罪恶,《杀人回忆》披露警察的普遍的无能为力和急躁,《共同警戒区》能直扑两岸关系真相问题告诉人们他们双方不需要真相只想把真相掩饰。
中国的创作环境里想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中国的导演是不拍这些东西的。
但《优雅的世界》跟创作环境无关,主要跟编剧的素质有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韩国电影。
本雅明说,文明的记录其实就是野蛮的记录。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文明社会的主体是野蛮人,进化得不够好,还有可耻的欲望譬如嗜血的欲望。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文明社会的实质就是文明人不断地创造野蛮人。
说得简单一点,当我们拿着高档手机,通过多少科学脑袋创造出来的发达的通信体系进行着人才能够进行的交流和通话时,我们当然是文明人。
可这手机是一群野蛮人生产出来的,他们象奴隶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象猪一样住在现代化的工棚里,又似乎比乞丐更体面地拿着可怜的薪水。
我们这些文明人,我们的这个文明社会,不断地在创造着野蛮人!
文明人是光,野蛮人就是阴影。
这是人类社会的残酷真相,任何一种有号召力的理想都不能放弃要改变这真相的初衷——请注意,真相并不就是永恒的,有的真相是要被改变的!
姜仁九的孩子,姜仁九的妻子,他们是文明人。
儿子要留学,女儿要留学,女儿还要面子,妻子要和谐、要稳定、要爱情、要尊严、要一切美好的东西。
他们想生活在文明的世界、优雅的世界里,最终他们也全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
而姜仁九,这个男人,则生活在阴影里,成了野蛮人。
他哭泣,他喊叫,无济于事。
不能够简单地说,这一切都是姜仁九一厢情愿,他可以用其它方法让他们生活得优雅一些文明一些。
可问题是,原本就是黑社会的他,真的用其它方法吗?
妻子要跟他离婚的时候,他嘟囔着“这对我不公平”,难道是他的错觉?
他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野蛮人。
黑帮片能够拍出这样的题材,编剧真的很有素养。
只要我们不再像《夏夏夏》里的李舜臣或者他面前的金相庆那样看事物从来只看好的方面看人只看优点,或者说,只要我们看现实不再只看光明的地方看积极的方面,而是把光明和阴影把文明和野蛮把积极和消极一齐捉到眼前,现实就不再是我们曾经以为的那个现实,不是我们曾被千万遍地告诉的那个现实。
现实好像不再是纯粹的现实。
现实成了魔幻的!
是的,现实就是魔幻的。
因为现实成了人看不懂的,至少姜仁九看不懂他的现实了,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在加拿大优游他要陷在黑暗的井里他们连对他的问候都没有竟然都不屑于问候他,他不明白。
《优雅的世界》的艺术特点就是魔幻现实。
这部作品在情节上也着意表现魔幻现实的成分,主要体现为黑色幽默。
姜仁九和哥们的古怪关系,姜仁九和老大兄弟关系的急转直下以至令人瞠目结舌,都明显有黑色幽默的特点。
但总体说来,要想真正地表现魔幻现实,必须要借助象征之类的东西,这部作品没有这类东西,所以跟陈果的《香港制造》、韩杰的《树先生》比起来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也许,还是中国的导演最有能力拍好魔幻现实题材。
宋康昊的表演当然很好,但有过度发力的嫌疑,在诠释其凶残的时候诠释得过于凶残,在诠释充满疑问而软弱的时候又诠释得过于软弱,缺乏过渡和统一。
其它配戏的,大多不够水平。
把一部作品制作得好,谈何容易。
整部电影处处充满了生活的无奈,结尾处录像带里妻儿的优雅、欢快的生活,与坐在电视机前捧着泡面、常常喝酒、饮食不规律、刚刚被查出患了糖尿病的仁久的生活,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完美的诠释了《优雅的世界》这个题目:电影讲述的不是一个优雅的世界,而是创造优雅的背后,是一个不那么优雅,甚至辛酸、甚至猥琐的世界。
最后,仁久摔掉泡面,走出屏幕,却又回来蹲在地上收拾被摔碎的碗和地上的泡面,是不是隐喻了生活总归是要这样,继续的不优雅下去……我给这个结局打三星,还有一星是打给宋康昊的。
一个混迹在黑社会里的小老大一方面忠实于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又要做一个好老公好老爸这位大叔在这两个角色中滑稽地换来换去可爱的大叔猜想一下结局或许他真的会被家人从加拿大寄来的温馨录影带打动卸下老大的角色去做个全职的老爸老公
混黑这么挣钱吗?
渗入冷幽默的黑帮片,温柔的黑社会但仍然残酷
你在这个世界里活得猥琐又狼狈 但丝毫不影响你用优雅的姿态给予爱~
就是喜欢宋大叔
OST+大叔的擦地板~
其中两颗星给宋康昊最后几分钟的表演。
看点是?属于宋康昊最差的作品之一了吧。
优雅的世界,谁不喜欢谁不向往啊?可是,这优雅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因为宋康昊看的这部,不清楚为啥分成上下两集,剧情很简单没有啥高能,普通的黑帮小头目没话语权没经济实力,视为救世主一般的头目老大因为亲弟弟的意外想枪杀了自己,印证了血浓于水。
没什么特别出彩的,也没什么情节,却给人一种最平实的感动。你们的优雅世界,正是这个男人用你们最看不上,最瞧不起的方式赚来的,你们欢声笑语的时候他独自隐忍与承受……
就差那么一点儿~
比一般般还要差啊,感觉
不知道说什么,不伦不类的黑帮片
最不像黑道的黑道人员
看过第二部宋叔叔演绎父爱。黑社会+父亲,《一个好爸爸》也是,可惜那么表面与浮浅。说起来《艋甲》也有类似之处,从前的台片,有父亲的不论谁导的基本都是好片,这些年消失,居然影片质量也随之下降,《艋甲》的反响,难道是父亲回魂的缘故?
不是你的就真的不会是!
杀人和入狱都没那么重要,导演完全在用中年危机的琐事在推动这个黑帮分子的故事,甚至他做的事情都更像是一个失败的“黑帮中级管理层”。
黑社会的心酸代价,宋康昊的个人秀
智商低,情商低。一个失败的中年男人,凭借惊人的体格活在黑社会里。
帮派内部的勾心斗角——当自己费劲千辛万苦,头还被别人给打伤了,终于拿下工程时,自己大哥的弟弟看着又开始眼红了,也想从中捞点油水,被仁久一口拒绝。因此那场被刺杀,也是大哥的弟弟给他下的套。大哥偏心,最后还是把工程给了自己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