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特攻》是我唯一看过五遍以上的电影,一看豆瓣评分发现只有6.4,大概看片子的人被海报和杰森斯坦森的名字吸引,以为是一部热血动作片,到头来却发现是一部动作镜头毫无看点的文艺片而大失所望打下的分数吧。
hummingbird是蜂鸟的意思,也是士兵乔瑟夫在阿富汗执行任务时无人机的代号。
回到伦敦他患上了攻击压力症,时常能闪回看到战友遇袭画面,满天嗡嗡乱飞的蜂鸟。
他给中国的黑帮当打手赚钱,但影片很多细节描写能看出乔瑟夫是个善良的人:打斗总是点到为止,对方无还手之力便停下;看到哭泣追车的小女孩,开始对自己做的事产生动摇;偷偷躲在车里看自己的妻女,不敢下车怕惊吓到她们;看到送外卖的就想起给流浪汉点餐,教训完小混混还不忘往地上扔钱给流浪汉;赚了钱就去找妻女,害怕惊吓到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女儿,蹲下来小心翼翼和她握手。
同时他又是个细心的人:酗酒以麻痹自己,遇到街头分发粥食的修女克里斯蒂娜,她抬头说了句“不要喝酒”,他回到住处后便把酒倒掉,在街头睡去,醒来看见克里斯蒂娜还慌忙解释自己喝酒的原因;克里斯蒂娜在小巷子里跳舞,顺手把酒杯放在窗台却掉了下来,他伸手去接没有接住,不忘把玻璃碎片捡起来;克里斯蒂娜边开车边说自己童年的遭遇,乔瑟夫听完贴心的问“要我开车吗”。
其实热血硬汉演下这类电影也很不错啊,铁汉柔情,况且杰森斯坦森说话还有可爱的口音。
最后的洗白并不唐突,因为有前面这些细节做铺垫。
至于修女,乍一看不是很好看,但很好地诠释了平凡普通,没有违和感。
如果叫斯嘉丽约翰逊、安吉丽娜朱莉这类大美女来演修女,那些流浪汉不把她生吞活剥了才怪呢。
而且女主演技不错,就感觉是真实存在的修女,瘦瘦高高,至于穿上红裙子,金色披肩长发确实很惊艳。
黑帮打手和修女,一段关于自我救赎的禁忌之恋。
十月一号这一天,修女一个人去看了芭蕾演出,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乔伊前去宴会,用自己的方式为丽莎贝尔复仇。
乔伊曾问修女要不要一起私奔,她轻轻捂住他的嘴,毕竟他们身上还有其他责任,毕竟这是一场不被世俗认可的情感交织。
最后修女收到了乔伊的照片去了非洲,而乔伊走上布满阳光的街头,等待被捕。
总是要有遗憾,almost lover,恋人未满。
最近找了三部电影看,都以为是动作片,结果第三部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本身就不是一部动作片,而是一部文艺片。
乔伊在这个夏天经历的一切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做一个好人,帮助底层的人,也收到底层人的帮助。
流浪汉感念疯子乔伊的食物,修女帮助他疗伤,也帮助他走出了颓废的状态。
乔伊一直都在想做一个好人,帮助女友,帮助妻儿,帮助修女,帮助流浪汉。
最后还还清了信用卡和揭露了黑社会。
这就是一个有着内心创伤的人的自我救赎。
这个夏天他做到了,真为他高兴。
因为影片主题不同,所以配乐和节奏都是一种低吟浅唱般柔和,故事情节娓娓道来,这样虽与强森的影响有偏差,难这种温暖比打打杀杀更让人有触动,有反思。
我们要不要做一个好人呢?
我想是的。
特意下载了豆瓣来评论,百度里面的豆瓣评论大多都给了差评,我是来给好评的。
杰森.斯坦森这部电影与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这部电影在铁血之外演绎了柔情。
战场上逃回来的他脑子里一直都是战友们被一锅端的惨象,他讨回来有悖于士兵的荣誉和信念,但并不违背作为人的本性。
回来的他不能被社会和法律接受只好沦落到社会最底层,靠救济度日。
在冒充了名人戴蒙之后才得以翻身,做一份偷运毒品的活来养活自己,但他没忘施膳处的大家,从这里我们应该能看到他就算挣得钱不干净,他的心底是干净的。
在克里斯蒂娜修女的影响下他放弃了偷运毒品的活,这时候他是不是已经重生了呢?
他想做个好人,可是似乎做好人对他来说太难了。
名人戴蒙回来之后他无处藏身,杀了麦克斯令他更加不容于法律,最后孤零零地在大路上走,等着无人侦察机来找他。
这里几乎已经成了一部悲剧了。
我想说的是杰森.斯坦森这部电影里面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演绎。
电影差评可能也和观众的心理有关系,你想看他铁血复仇,结果这部电影充满了唧唧歪歪的爱情对白;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又能看到他的无奈和无力感。
其实最令人心酸的不就是这一个夏天的重生吗?
近几年来,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似乎没有几部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小成本,平庸,俗套似乎已经给这个新生代动作明星贴上了标签!
快速出击,伶俐的动作,稳准狠的打法曾经一度让他成为好莱坞最有价值的动作明星,只是没有一部能够让人铭记的经典作品成了这位明星留给世人的唯一遗憾,杰森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这几年来接的片子来看,他似乎不再注重电影个人风格的动作特色,更多的是偏向于个人演技与剧情的突出!
虽然他接了很多质量平庸的俗片烂片,也曾经一度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低谷深渊,不过他还是很努力的去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演员!
从这部电影开看,杰森斯坦森正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戏路,努力的用演技来诠释角色的内心旅程,我们也能够看到他在演技上的努力与突破,只是我们对于他动作明星的定位让他的努力对我们来说成了一种白费,我们不希望看他文绉绉的表演,只希望看到他能够火爆激烈的打架,只有这样似乎我们才能得到满足,可是这又对他来说成了一种不公平!
电影整体来说是一部文艺片,只是因为杰森斯坦森的加入让电影增添了几分动作片的味道,可是你会发现其实打斗的戏份很少很少,几乎一两分钟就烟消云散了!
习惯杰森斯坦森电影的影迷会对这部电影感到失望,因为他没有我们期待想要看到的东西,电影更主要体现的还是整个剧情的内涵,是一种救赎与被救赎的主题与教义!
电影是一部充满英伦风格的作品,严肃认真刻板较真,将电影的批判主义深究到底,同时也讲述着道义与私欲的挣扎!
我们很难理解英国人的思维,他们人性中似乎就蕴含着一种古板的精神,他们会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很较真的去探索去辩论,可是回到自己的情感与私欲上又变得开始逃避与沉沦!
他们敢于直面现实黑暗的残酷,却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愧疚,也许这也算是一个民族的特性吧!
这部电影有别于杰森斯坦森其他的电影,也突破了他成功塑造的英雄形象,彻头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反英雄人物!
电影最大的看点还是去看动作明星的演技大爆发,不管是一个失魂落魄的流浪汉,还是一无是处的醉鬼,还是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英雄,还是儿女情长多愁善感的普通男人,杰森斯坦森都能很好的诠释与发挥他那游刃有余的精湛演技!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到了最后电影的主题似乎有点离题,我们找不到电影到底想要突出表现什么含义,是关乎感情还是自我救赎开始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电影给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影射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将人们心中最深刻的情感与呼求都表达了出来,只是电影剧情设置的比较生硬,故事发展的主线也不够明确,条理繁杂给人一团糟的感觉!
电影既有人性救赎的成分,又有一点爱情故事的感觉,模模糊糊,模棱两可,感觉不出主次之分,也没有表达清楚导演想要表达的意思!
电影很乱,有一种随意的感觉,拍到哪就是哪想到什么拍什么,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
电影里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实在太多太多,细分出来的话,时间起码可以扩充到两个多小时,电影剪辑的也太过随意,剧情有时让人看的很突兀不明就理!
不过电影最大的亮点还是男女主角的表演,杰森斯坦森让我们看到他柔情的另一面,也让我们了解到他不光功夫好,文艺也可以随手拈来!
只是缺少了人们对他的动作激情,电影就显得不那么好看!
《蜂鸟特工》这部影片讲述的是饱受战争荼毒的男主角约瑟夫·史密斯,在眼睁睁地看着五位战友被屠戮之后,精神顷刻崩溃,做出了让他永世不得翻身的举动。
尔后的生活,一边是军事法庭的通缉,一边是自我谴责的煎熬。
于是,就很自然地带出了拯救自我,重塑人生的路线。
然而细细品来,约瑟夫其实早已是行尸走肉,把自己带到了无法挽救的地狱中。
那一系列行侠仗义、乐善好施、缠绵悱恻的待人待物都是为他人所铺下的路,其出发点全然跟自身的灵魂无关。
他所作出的努力与改变,是对他人的责任与情感,即便要救赎,对象也绝对不是自己。
纵然有千千万万条浪子回头的航标,他也不想抓住其中的任意一个,停留一会儿就算是足够了吧。
内核提出来之后,隐喻便昭然若揭:蜂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够向后飞行的鸟。
引申一下,那就是它们能够回到过去,徘徊在过去,这恰恰是男主角所面临的人生窘境。
他无限制的把自身摆放到回忆当中,用麻痹来替代抗拒,总是回头是前进不了的。
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就是一台无法回收改造的战争机器,要么被人干掉,要么干掉别人。
众所周知,影星杰森·斯坦森最初是以年轻硬汉的形象深入人心的,凭借着自身的努力,随后便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一票昔日动作片霸主们的唯一合格接班人。
从之前参演的《帕克》,我们就可以见到他真刀真枪的实干精神。
硬汉,是一种生活态度,这条路上有着难以言表的艰辛。
《蜂鸟》那些让人出戏的“文艺范”,改变的是硬汉的表象,改不了的是硬汉的本真。
对修女的不羁,对朋友的感恩,对丑陋的暴虐,把战争的罪恶与社会的丑恶都融合到一个普通士兵的精神世界里,均由他的一举一动释放出来。
这仿佛是看到了,杰森·斯坦森渴望转型,又纠结于前路荆棘密布而徘徊踟躇,整一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生历程写真。
多一点《蜂鸟》,少一些《帕克》,只要那颗硬汉的心不变,修女都能拿下,还有什么类型的电影能玩不转?
文 / 吴少虚原载《温州晚报》 从《两杆大烟枪》中的初出茅庐,到《非常人贩》风靡全球后的风格定型,杰森·斯坦森成为好莱坞最有号召力的动作明星,也是国人最为熟悉的面孔。
杰森·斯坦森俊朗的外形和冷峻的表情,硬朗而不拖泥带水的动作,开辟出另一种不同于范·迪塞尔和布鲁斯·威利斯的街头暴力美学。
电影《蜂鸟特攻》被视为杰森·斯坦森的转型之作,大概意思是从他一贯拿手的动作戏转而投向其他戏路,这也许是打不动了,也有可能是拓宽戏路接受更大的挑战。
但每每当听到某某动作演员要转型,心底总浮起一股不详之感——他们真能成功转型吗?
影片《蜂鸟特攻》讲述特种兵约瑟夫在阿富汗战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血雨腥风后,因某起事件他被军事法庭指控,并被诊断患有攻击压力症。
之后约瑟夫从医院逃出,从而走上一条复仇与赎罪之路,故事揉入了一丝拷问生存意义的人文气息,这在杰森·斯坦森以往的电影中绝不会看到。
影片紧紧环绕约瑟夫的心理层面来逐渐呈现复仇与赎罪的波动轨迹。
不难看出,战友和伊莎贝尔,这是约瑟夫的友情,是他复仇的本质:敌人干掉了自己的战友,杀害了患难与共的伊莎贝尔,这必须血债血偿;妻子与女儿,这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他赎罪的动力:将自己用复仇路上所得的积蓄以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女儿;修女和酒,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精神食粮,是复仇和赎罪的最终归宿:在修女面前,可以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于是依然拿起酒,开始做一个好人。
命意深刻,也非常讨巧。
但影片《蜂鸟特攻》在表现这些富有哲学层次的主题时,却稍显凌乱。
影片在遥远的中东沙漠、血腥的暴力画面中拉开,但镜头很快转到为了躲避军事法庭的审判而出逃的约瑟夫在伦敦街头跟伊莎贝尔共同住进同一个路边纸屋,接着影片又快速展开一系列富有戏剧性的情节,节奏转换快,镜头语言却拖沓,似乎有一点平行时空的闪回叙述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剧情的表现力,从而使该片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没有可导入的思考性,也失去了肌肉的动作美,在暴力、人文与宗教之间,走向一条不堪回首的迷途.......从而告诉我们,没思想不要晒着,有肌肉不要掖着,表现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才最重要。
要想做一块会思考的肌肉,是非常难的!
每个人对世界或者对自己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定义和判断。
外界有太多的东西会把你的眼睛蒙蔽,如果认为是对的,就要努力去实现他,虽然有时候会违背这现世的准则。
但又是谁规定这个准则就是正确的呢。
我们都有自己的活法,高兴的时候大笑,悲伤的时候流泪。
太喜欢克里斯提那那纯纯的微笑,不带一点世俗,包容万物的笑容。
以及酒后流露出的真我,是的,每个人都需要真正活过,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2014年,我小学三年级,最喜欢的事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小镇子只有这一种娱乐方式…某天,我妈给我买了张票,她去逛街,我一看,《蜂鸟特攻》,emmmm…动画片?
外国的?
我竟然去看了…小学三年级,和一堆成年人一起进去,我还和很奇怪“这么多情侣和单身汉??
”开场…怎么是真人??
我艹!
打起来了??
妈妈啊啊啊溅血了!!
本着良好的公众素质,以上吐槽我一个三年级小学生都放在心里狠狠说了出来但是我没有睡着,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看不进去儿童片了,,,也算因祸得福吧…ps后来自己一个人一整天二倍速看完了生化危机全系列,一个暑假不敢一个人睡…
关于战后题材,美国拍了很多,几乎是英雄剧。
英国导演却用简单的叙事手法让我们看到了战争对参与者最真实的影响,这部剧太写实了。
首先,这部剧颠覆了人们对英国的印象,这才是更贴合实际的。
再美好的社会都会存在各个阶级,有着各样式的人。
底层人可能只能睡垃圾桶、领救济餐,还要被混混欺负;上层的人也一样有残忍的性变态和猥亵儿童的教练。
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心中对欧洲人气质高尚的看法,至少你家邻居走一段时间如果有陌生人住,你应该不会去质疑。
第二,生活中太容易听到抱怨,其实这很令人讨厌。
很多人屁大的事也要难受半天,还有些人成天政府、社会、父母、伴侣没有一个没毛病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坨屎,用《爱情公寓3》里美嘉的一句话说,你根本不用管社会怎么看你,社会根本就没工夫搭理你。
回到剧中,Joy很惨,他在战争中队友都死了,他却杀了无辜的人,战后只能躲在垃圾箱里苟且的活着,靠酒麻痹自己;伊莎贝尔很惨,摆脱流浪的生活去做鸡,却被性虐致死;修女很惨,不但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芭蕾梦,还要用一生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即使她的过错是在身心被残害和恐惧中被逼无奈的行为。
谁有资格跟他们比惨,现实中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少吗。
为什么生活在幸福中的人每天都在抱怨,生活在不幸中的人却常常充满期待。
第三,这是唯一一部让我看的时候没哭,看完以后却落泪的戏。
结局太完美了,男女一号都有了各自最适合自己的归宿,不喜不悲,只是有些惆怅。
整部电影充满文艺气息,比如房子里的裸画、男性生殖器官的影展、男女主的一夜情、芭蕾舞剧等等,节奏略显缓慢,甚至有些沉闷,似乎没有高潮,甚至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杀死眼疤男的剧情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所以此剧注定分数不高,但我真的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译成蜂鸟特工在配上一个标准的动作大片海报,讲的却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一个是有着PTSD的逃兵,一个是有着不幸童年的修女,相互取暖,救赎。
电影的剧情,配乐,镜头都很美,为数不多的打戏,斯坦森在餐馆门口的那几拳打的也很有看点,不像是拳击手那种快拳,倒有一点像是太极那种。
总得来说,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觉对也算的上一部一般出彩的商业片。
我觉得评分应该在7.5分到8分之间的水平。
之所以给到6点几分的原因,我想很大一部分都是和我一样抱着看一场热血动作片,结果看完都没燥起来,所以一气之下就给的分低了。
看了别人的影评,有一说一,译名改一下直接叫救赎,更有深意,也更表达了电影所讲,或者直接叫蜂鸟不要加上什么特工也不错,在吧海报的颜色改成冷色,蓝,灰之类,配上斯坦森一个深沉的脸部特写。
20130714京上玫瑰花凱之地。so confused ,so boring,could be a better man Jan?
男女猪各一星,其他不谈。
杰森·斯坦森继续败人品之作。你就作吧,这次还3颗星,下次就两颗了
6.0/10 分。杰森·斯坦森的流水线动作片之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自我混乱的故事。摆着救赎的架势,来了场复仇。意图放下屠刀,却越陷越深。
关于救赎关于爱。为什么总以动作片的标准来衡量杰森斯坦森呢?我是很喜欢这片子的感觉。P.S.还是喜欢狮门的旧片头。
jason,真不愧是jason
平淡的如斯坦森的头发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点比较奇怪。最让我动容的,是修女和杀完人的杰森坐在街头,那位芭蕾舞演员从剧院走出来。修女说,你看到她了吗,她是我的偶像。然后杰森哭了。。。两个人抱在一起,不那么亲密,又那么紧密
每年杰森在影院不走几个过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巨猩
动作片带有浓浓的宿命感和文艺范,并不是不好,而是太怪。
~那个修女演的好~别的没亮点~
这片子竟然拍得闷声闷气的,没什么意思,节奏很拖。
心灵受到战争创伤的大兵,成为华人黑社会的金牌打手,然后在修女的精神和肉体感召下,被救赎成为修女的伏魔杀手,本以为是战争片结果,艹,文艺片~
没什么地方不好,但又没什么地方好。没法评价~
看起来有点怪...
好看 帅死了 连续看了2遍 结局的寂寞 想想会有多心疼啊
杰森不只会打 也能演温情戏. 片尾才知道约瑟夫的黑历史...还是有点吃惊的.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阿~
像杀杀人跳跳舞,像雏菊,像重庆森林,英国范已经很久不文艺,一旦文艺起来这个调调你们都还扛不住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硬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