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

艾草,Artemisia

主演:潘丽丽,莫子仪,周姮吟,唐振刚,陈希圣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艾草》剧照

艾草 剧照 NO.1艾草 剧照 NO.2艾草 剧照 NO.3艾草 剧照 NO.4艾草 剧照 NO.5艾草 剧照 NO.6艾草 剧照 NO.13艾草 剧照 NO.14艾草 剧照 NO.15艾草 剧照 NO.16艾草 剧照 NO.17艾草 剧照 NO.18艾草 剧照 NO.19艾草 剧照 NO.20

《艾草》剧情介绍

艾草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58岁的母亲吴艾草(潘丽丽 饰)跟其他台湾师奶别无两样:膝下一双儿女,生活清闲平静。早年间曾与异乡老师私奔,可算是思想开放的女性。然而她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小儿子宋海(莫子仪饰)举止异常,种种迹象都证明儿子是名同志。面对儿子的离经叛道,艾草并没有道破,但也使她无所适从,困惑不已。此 时,留学而归的大女儿宋伶(周姮吟饰)居然带回了跟黑人所生的私生女。这时的艾草再也按耐不住,长年建立起来的伦理观瞬间崩塌。作为一名母亲,她不能接受这种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艾草的内心陷入苦苦的挣扎中。最终,她会接受子女的选择么?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奇怪国家的数学家节日迷时光巡逻队出发吧,凯莉圣诞老人告诉我终止不幸了不起的盖茨比黄粱一梦无眸之杀全体起立毒枭矮子第一季卿何薄命之羔羊少女汉光武大帝圣安地列斯地震桃花依旧笑春风山炮大明星偶像天堂的张望来自火星的消息琉璃庭院残酷的彼得一起跑酷蜂蜜柠檬苏打杀人才能屠龙者的黎明极限特工信长协奏曲滑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挽歌

《艾草》长篇影评

 1 ) 人生缩影之——我们需要这样的母亲

这是在台湾公视13套播的电视剧,是一整个系列,但是每一部都是不同的剧情。

《艾草》是在公视预告里打出的关于讲述母亲母爱的系列中的其中一部剧。

事实上也就是一集而已。

长度相当于一部片时不算太长的电影,一个半小时左右。

概括来说,这就差不多是许许多多人生或者说是许许多多家庭的一个缩影。

这位名叫艾草的母亲,上有一个年迈但是很刁钻刻薄,唯利是图的老母,开家小店经营生意,却总是做一些“不正当”的买卖,譬如往私酿的酒里掺水,一瓶可以多赚三百块。

下有一个外表看似乖巧孝顺的帅哥儿子,但他都三十岁了却还是只字不提结婚的事,实际上他的另一个隐藏身份是GAY。

还有一个送去出国念书,长期在国外居住的大女儿,偷偷在国外与黑人生下一个女儿,却没有结婚。

当然,这些事情,艾草一开始都并不知情。

她在年轻的时候为了要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家里,跑去台北生活,丈夫却在年轻时就病故。

她于是独自一人挑起所有重担,将子女抚养成人。

这个经历,倒是和她的母亲很相似。

她认为自己的儿女都很争气很听话,可以安享后半生。

但却在这时,相继发现了自己儿子是个GAY的事实,以及女儿从国外回来并且带回一个私生女。

她几乎要彻底崩溃。

可是,一个母亲到底可以有多坚强,有时真的令人无法想象。

她从最初气到要赶大女儿走,不认这个外孙女,到后来慢慢地开始接纳了这个孩子,甚至能够坦然地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大方地对着外人说出,“这就是我女儿的孩子,她没有结婚”。

这个母亲,她直到这样一个年纪,还是在经历着成长,与接受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看似很残酷,但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她的儿子,从头至尾都没有向她坦白承认他是个GAY,而她却还是知道了。

女儿问她,“你知道了?

”她说,“你们都是我生的,有点什么事我怎么会不知道。

”不需要太多言语,仅仅因为是母亲,所以都了解。

但是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某些人的母亲,呵,同样是母亲,同样疼爱孩子没错,但是有些母亲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惜伤害其他人。

这种母亲的做法,当然还是无法苟同。

学习一下艾草吧,她没有因为自己儿子是个GAY,而去伤害到他的那个男朋友。

这样的母亲才可以称得上是伟大。

话题扯远了,再回来说这部剧。

其实这不是单纯的一部讲述同志的剧,尽管可能很多人都是冲着同志这个标题去的,但它确实不是。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部在讨论当代社会现象的影视作品,同志,未婚生子,这都是眼下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然而称之为问题,好像又有些过分。

如今这些,都仿佛是在对社会既定的固有准则做着对抗与权衡。

近年来台湾影视作品中,愈来愈多地关注同志话题,但有许多也不排除是为了哗众取宠。

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是一个数目越来越庞大的群体现象了,那么,或许也就可以归纳为一种社会现象了。

真正的同志,事实上是很痛苦的,不是简单的出不出柜的问题,而是在出柜背后,所要面临和承受的许许多多的压力和舆论。

毕竟,在国内(包括台湾),尽管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还是没有达到能够被社会和普通大众所认可和认知的程度。

所以,我认为剧中人物情节的处理还是蛮符合客观现实的。

艾草的儿子,到最后还是没有亲口告诉母亲他是GAY的身份。

男朋友对他说,“要不要和你妈妈试着说说看,或许她会接受。

”但是他说,“我不会告诉她的,她承受的已经太多了。

”这部剧基本都是在讲家庭的部分,当然到最后还是着实的温情了一把。

就是这两个恋人之间的这段对话。

“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

” “慢慢来,至少,你没有逃避你的性向。

”“曾经有想过。

可是,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嗯,可能在内地大家对台湾(电视)剧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那些比较无聊幼稚的小男生小女生的肥皂剧上,或者是那些大苦大悲大起大落的升级版琼瑶式的民国苦情大戏上,那也是因为内地只引进了这些东西而已。

殊不知,其实近几年台湾影视早都已经向日剧靠拢,关注起了许多的社会现象。

这是好事,也希望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多一些。

最后,话说回来,我不太喜欢这张海报,说到底,还是有了几分意图博人眼球的味道,单独地放出了这两个男生,还是想让大家把焦点都转移到同志这一热点话题上啊。

没办法,这也算是一种商业需要吧。

 2 ) 幸福驻足

我想我对许多台湾片的喜爱大概就是因为弥漫在其中的人文关怀。

青春的挥霍与迷茫也好,生命的无奈与坚韧也好,世态的炎凉与温暖,人情的淡薄与深厚,岁月的流逝和尘埃。

那些人生的激荡起伏,最后都归于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平静。

就像艾草缓慢地打着太极。

对于爸妈,我们总是亏欠的吧。

当我年幼,我曾想,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你们,去到外面世界。

当我离开你们,最初的不适过后,思念你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当我开心的时候,不是第一个与你们分享,难过伤心的时候,也不是第一个对你们倾诉。

当我还爱着她,我曾想过,我可以什么都不要,哪怕你们不理解也没关系,我只要她。

当我感到绝望,我曾想过,就算我死去,留给你们的伤痛也总会随着时间慢慢平复。

当我想到自己,我想,我不会要孩子,我不知道自己的爱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有时候给你们打着电话,我要想很久,说什么呢。

我也很想像其他人一样,和你们闲话家常。

可我除了“我很好”以外也不知道还能再多说些什么了。

以前在你们身边,我就不是一个让你们能完全了解放心的孩子,何况从家来到北京已经7年,我大概已经变了很多了哦,爸爸妈妈。

小时候,看着你们早上上班,晚上下班,日复一日,我说,我才不要过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这样过一辈子不如不过。

好像爸爸是笑了笑,说那你就过不一样的生活看看啊。

然后越长大越迷茫,什么才是不一样的生活呢。

我是越来越不知道了。

可能生活就是生活吧。

生活就是早上吃饭团还是三明治,配豆浆还是米浆,冰的还是热的。

艾草说,不要每件事情都想得那么简单。

女儿说,你也不要把什么事都想那么复杂嘛。

呀。

我不禁微笑,又不禁有些心酸,这不就是我和你们经常的对白。

突然觉得这短短的两句话却说了一个很大的人生命题。

简单和复杂貌似对立,又貌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当女儿面对妈妈的痛苦、旁人的质疑,当听到妈妈说“你们是我生的,我能怎么办,难道塞回去重生一次吗”,她一定认识到了人生的复杂。

而当艾草微笑地牵着孙女Nina的手,大方地告诉别人“这是我女儿的孩子,她没有结婚”的时候,一定也发现了人生的简单。

这不像是做选择题,不是A就是B。

经过了夜晚的一声叹息,白天太阳依旧升起。

生活总有阴暗,却也无法驱走光明。

仅仅从人生的组成成分上来说,亲情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却是最坚实的一部分,不管到什么时候,你们都是我最后的依靠,最贴近的温暖。

嗯,此刻,我懒得再去追寻什么生命的意义,只想要努力去做一个就算跌倒了那就爬起来拍拍土再继续走的人,我想这也是你们愿意看到的吧。

说回电影,艾草是一个美丽的母亲。

我喜欢看她缓慢地打着太极。

时光在这一刻变得缓慢,于是就好像留住了幸福。

 3 )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整个片子,在平凡中感动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小凡对宋海说的:“我也好想像你妈那样,抱着我们的小孩。

如果你姐不要Nina,给我们好不好。

”同志之间总是有那么多无奈,需要很多勇气才能一路走下去,突然让我想起自己的一对朋友,但愿每一对同志都能幸福吧。

当然,真的很佩服这位母亲,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

 4 ) 你是对的我就一定要接受吗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

台词之后,是我脑袋里设计过无数次的跟家里的出柜。

圈内前辈有忠告:任何时候,绝不能跟家里出柜。

这是中国的国情。

我知道自己一定不会结婚,我知道只要我走出了学校家里就会开始催我结婚,我知道一定不能跟家里说我是同性恋,他们的儿子喜欢的是男人。

我还给自己多伟大的理想:用喜剧的语言去言说悲剧。

为什么不结婚:我是绝对同性恋,女人的身体让我感到难堪。

而我坚信没有性维持的婚姻是可怕的。

性向永远不是错误,而我也绝不能让性向成为我一生背负的错误。

丫说,真不知道以后如果我真去参加你们的婚礼是什么感受。

没有这一天。

为什么不能出柜:我父母以及所有围绕在我父母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是有任何可能接受同性恋这个莫名其妙的东西的。

我爸在性上的观念固执而保守。

我记得中学时我上厕所的时间稍微长一些我爸都会使劲锤厕所门,我当时很奇怪,事后回想,估计是他担心我在厕所里打飞机,而事实是,整个中学时代,我都不知道有把包皮揭开这件事,我高考结束后才在朋友那里求教到了清洗包皮这样的常识。

而我妈,尽管她儿子都娘娘腔,却看到李宇春就恶心,就是看不惯。

我曾经想尝试向他们渗透一些同志的事情,每次都会被一阵巨大的气场压抑回来。

我知道,我告诉他们真相的时刻,就是他们下半生痛苦的开始。

何苦呢?

性向这件事上没有谁是错的。

但是,哪怕我是对的,我又怎能去让我的父母接受呢。

我知道我的父母爱他们的儿子,但我真的很怀疑很怀疑,他们爱不爱一个同性恋儿子。

我爸宁肯将我扫地出门,也容不得家里有这样的话柄。

丫说梦见我死了,然后看到我的父母很伤心,她很犹豫要不要告诉我父母我是gay这件事。

我说如果真是这样,就别说了。

至少,这样我成功地保守了这个秘密。

同志题材的影视作品里有不少是鼓励同志出柜的,那些台词无比地鼓舞人心:我不希望到死你都不知道你儿子是谁。

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我希望到死我都是你心中那个儿子。

 5 )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宽容

今天看了部台湾电影《艾草》。

艾草是主人公的名字,一位饱受家人责难的单身母亲,丈夫过早离世,辛辛苦苦养大一双儿女。

女儿在法国留学,儿子在一家大公司做白领,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平静、和谐,让人羡慕。

就像母亲打的太极,表明波澜不惊,却已暗流涌动。。。。。。。

问题很快出现了,女儿回国,一家团聚,本来是件多么让人开心的事情,儿子去接女儿,艾草精心准备水饺。

但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女儿未婚而育,领着已经三四岁的孩子(中非混血)回来了。

一切都始料未及和无处宣泄。

“你让我一会怎么出门”,母亲对女儿说的话,可以看出母亲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难以言状。

当自己的母亲过生日,全家人去祝寿时,先看到艾草早早先回到母亲家,在厨房忙活着,听到自己的母亲在念叨这着:“什么样的人养什么样的女儿。。。。

不知羞耻。。。。。

”艾草想到自己当初不顾叫家人的反对,邻里的指手画脚嫁给外乡人时,内心积压的埋愤和委屈瞬间爆发,她冲母亲吵到: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念叨,这么刻薄。。。。。

心境难以平抚的 艾草走出母亲家门,到熟悉的湖边练气了太极,也许正是这一刻她体会到了女儿所面对的压力和委屈,也开始理解女儿了。

回来的路上,她看到女儿抱着外孙女、儿子、一凡站在母亲的门口,不知如何踏进家门,而周围堵满了围观的相邻。

艾草毅然抱着女儿怀着的外孙女走到母亲面前,对外孙说:“叫阿祖”,母亲一阵沉默,空气中一片寂静;当艾草再次让外孙叫阿祖时,母亲终于有所退让地喊道:“饿死了”。

沉默中的亲戚终于感觉招呼吃饭。

艾草对孩子的认可,是让人感到阵阵温暖,她可以大方的介绍女儿小学的老师,而且可以不去避讳的说:女儿还没结婚。

带孩子去玩时,告诉外孙女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孩,甚至教孩子练太极。

最后自己的母亲也竟然打电话来说:听说有一种护肤品可以帮小孩的皮肤变白些。。。。。。。。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通过影片的点点滴滴找到和解,找到慰藉。

然而影片总另一种情感却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和思考,那就是儿子和一凡的情感归宿。

儿子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乖乖仔,有稳定的收入满意的工作,性格温和,人又长的帅气、健康。

然而他却是一个同性恋,有自己深爱的恋人一凡。

艾草第一次看到一凡是在电脑上看到他跟儿子亲密的照片,儿子迅速点过,却没有逃过她的眼睛,问儿子那个人是谁?

儿子草草答到是公司信聘的摄影师。

第二次见到一凡是他的突然来访。

从未艾草的一凡要见见这位“岳母”。

相比下,一凡是勇敢的,他已经出柜,被父亲发现,又一次次跟父亲沟通,慢慢得到了理解;因此,他似乎也期待一天“岳母”可以理解自己的BF,并且终有一天可以同意他们在一起甚至祝福他们。

他以送照片的名义贸然闯进这个家庭,让小海措手不及。

反而是艾草把一凡让进家里,盛情邀请他一起吃晚饭。

当艾草问一凡吃过晚饭了没有,一凡说:自己不饿。

当小海告诉母亲艾草一凡要忙着去送稿时,一凡告诉“岳母”稿子已经送完了。

这样艾草就更热情的邀请他坐下来吃晚饭。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一凡手机的突然响起来,让艾草心里有一丝触觉而开始思考。

她甚至让儿子教她上网,她要了解这个世界究竟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一凡人长的帅气、温文尔雅,公司高薪聘请的摄影师,一切今后完美。

开着自己的车与小海一起去机场接归来的女儿,载着儿子、女儿、外孙女去母亲家拜寿。。。。。

一凡尽心的做着一切,想融入这个家庭。

对于在法国留学那么多年的女儿而言,对弟弟跟一凡的关系是第一眼就可以解读出来的,对他们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一凡看到艾草接受自己的外孙女的过程,便对小海说:要不你试着跟你母亲讲讲我们,或许她可以理解。

儿子太懂事了,她不想让母亲再受煎熬。

然而这一切其实早已被艾草所洞察到了。

在与女儿的一段对话中,女儿想母亲认错,艾草叹息到:你们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打算,一个女孩子家没结婚就生小孩——还有你的弟弟那么乖、懂事,一切正常,却——女儿惊奇的问母亲:原来你已经知道了。

母亲回道:他的事,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我现在希望他以后额可以遇到一个好女孩可以改变他。

言语间的无奈让人心头一颤,然而艾草对这一事实无法接受时,她仍然保持了一份理性和试着去理解,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一份宽容的心态。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台湾的另一部电影,李安的《喜宴》。

同是受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父辈一代,在爱与传统的观念中,痛苦的反思和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但值得肯定的是艾草似乎比喜宴中的父母要开通一些,至少是她没有逼儿子结婚,传宗接代的压力也没有加在小海的身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比较唯美和理想化的电影,或者说台湾跟大陆的观念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台湾人更开放一些,而大陆的又是什么状况呢?

 6 ) 糟糕!BF送我的豹纹内裤,被妈妈发现了

女儿未婚先育,儿子是同性恋她很烦,她很唠叨,她很爱管我,她……她有个全天下共同的名字——“妈妈”!

提起“妈妈”,我们似乎有着太多的话题。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尽管她给了你生命,她也是第一次当“妈妈”。

在当妈这件事上,她在摸着石头过河,免不了一路上跟你发生冲突。

特别是,在价值观问题上,如果你刷新了她几十年的生活认知,她也需要时间消化吸收的,譬如出柜,譬如未婚生育。

插入一句,这里绝不是在为妈妈们开脱,觉得她们做什么都对。

只是提醒一下,也许她跟你一样,带着一身的委屈和伤,踽踽独行。

那么,你愿意走进她吗?

盯着屏幕的你,是不是有点迟疑了?

没事,至少,她会试着走进你。

你看,一位58岁的母亲吴艾草(潘丽丽饰)正在朝她的儿女走来。

一儿一女,刚好构成汉字的“好”,但是命运捉弄,年轻时候的吴艾草并不好。

她爱上了一位比自己大20岁的教师,却没有得到自己母亲的支持。

无奈之下,只好为了这段以爱为名的“师生恋”放弃家庭,离开故乡闽南村落,为情私奔到台北。

38岁的时候,丈夫撒手人寰,给她留下一对儿女。

长女宋伶(周姮吟饰)和小儿宋海(莫子仪饰),就这么平平无奇地长大了。

当她成为母亲,来自儿女的离经叛道,比起年轻时候的艾草,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是留学归来的女儿,给自己带回来一个私生女。

望着自己女儿跟一位不具名姓的黑人的爱情结晶,艾草错愕了。

如果仅仅是女儿,倒也罢了。

可就在跟自己的儿子相处过程中,也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自己的儿子跟其他同龄人大不相同,异常行为的背后,无不向她表达着儿子是同志的事实。

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竟成了自己被群嘲的话题。

艾草恼怒,与儿女争吵。

所幸的是,跟大多数母亲相比,艾草没有在自己的情绪里停留太久,慢慢开始尝试着接受。

生命需要有裂缝,阳光才能透进来。

顺着缝隙中的光,艾草才渐渐看清属于子女的特殊的色彩。

这就是2008年在香港上映的电影《艾草》,同年即获得台湾金钟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次年,接连斩获第52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和“电视故事片金门奖”两项大奖。

蓝色被单+豹纹内裤=同志标配?

关于母亲根据哪些特征判定儿子是同性恋的,电影中并没有给出像断案一样明确的线索。

镜头切换,家里床上的蓝色被单、阳台晾晒的豹纹内裤、相互依偎的巴士男孩等等,构成了母亲艾草对自己儿子的疑惑。

同样疑惑的吃瓜群众也在纳闷,艾草是怎么知道的,于是借着宋伶之口问了问。

很有为人母的智慧,艾草回应:“你们都是我生的,有点什么事我怎么会不知道!

而另一边,儿子宋海同样选择沉默。

男友陈正凡(唐振刚饰)好心开解,宋海无奈地说:“我们家情况跟你家不一样。

”原来,这么久以来,儿子都顾及到家里,更确切地说是顾念母亲,才一直没有向家里出柜。

贴心的正凡继续安慰:“没关系,我帮你。

不管怎么样,我们一起面对。

”话音落下,等来了宋海的一句“对不起”……

难道是宋海太渣?

当然不——“我不会告诉我妈的,她已经承受太多了,只要她不要一直逼着我结婚就好了。

”这才是宋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回应亲情的方式未必轰轰烈烈,偶尔的沉默,寄放心里,也是儿子对母爱的一份回馈。

作为枕边人,深深地知道,越是这个时候,逼迫就越是没有效果。

暖心的正凡鼓励着:“慢慢来,至少你没有逃避你的性向。

”本来煽情的桥段,愣是来了一把高糖,宋海莞尔:“曾经有想过,可是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空气里,瞬间都是甜腻腻的味道。

感情终不会持续浓郁,总有转淡的时候。

那么,你能想到的细水长流是什么呢?

导演以他特定的视角,给我们呈现着同志小情侣的生活:母亲要去乡下探望阿嬷,儿子趁机行动,把男友接到家中小住。

关起房门,阳光再次洒进来,闪耀着短暂而又欢乐的二人世界。

艾草悠悠,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多好!

今天开始,与33325名基友一起,见证成长,陪伴到老特别提醒:好多朋友说收不到澈澈的推送了,那是因为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请点击右上角“…”将澈设为星标,就能保证每次都收到。

- END -图 / 《艾草》作者 / 关外臣 编辑 / 李澈 排版 / 金贮

:)猜你还喜欢点击文字即可查看⚡形婚大坑:采精室里,我偷偷打开手机里的同性小电影⚡我一个杭州大帅0,找个对象怎么这么难?

⚡【采访】3个允许BF在外找男人的gay,心里都想啥?

将最积极的能量,传给最多的性少数

 7 ) 艾草 一个女人的坚强

孤身一人抚养一双子女的艾草,有一个毒舌爱钱的妈妈,有一个未婚生子的女儿,还有一个让她隐隐内伤的同志儿子,后来又多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小Nina, 一切源于这个女人的坚强.她是一个伟大的妈妈,一个贴心的女儿,一个慈祥的奶奶.一切需要她自己承担,练习八段锦,面朝大海,一切都可以春暖花开.对于各自的问题,儿子宋海是这样对母亲说的:这不是社会道德的问题,是观念不一样,我们会自己承当,同时不会离开您.女儿宋伶是这样对母亲说的:任何人的眼光,我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如果妈妈不接受,我会遗憾终身.子女也有子女的烦恼,有些事情是解释不清的,而亲人的了解和信任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的.片中的一段对话让我最有感触.母亲:有了小孩就有责任,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后果.不要把每件事都想得那么简单.女儿:你也不要老是把事情想得这么复杂嘛.母亲:我想得复杂?你看你弟多单纯,可是他的感情呢,不复杂吗?我越来越不懂你们的世界了.女儿:你知道了喔.母亲:你们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情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我真希望这么做. 接着喃喃道:或许碰到好一点的女孩,他会有机会改变.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 儿子爱男人,女儿未婚还生了个黑孩子带回家。

而这一切是要有勇气面对的.女儿宋伶已经慢慢长大:我现在能体会到妈你的心情了. 一个女人养大孩子是多么不容易. 妈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姐姐宋伶对弟弟宋海说:你爱去哪里就去哪里,要勇敢一点,不要老怪家里栓着你.家里还有我呢.幸福需要去争取,即使是少数人的幸福,诚如左右手,难道左利手就有错么.影片的最后艾草和小孙女Nina打着八段锦:Nina,你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小孩喔.一切都已融解,生活经过风雨,重新美好.艾草 微笑地接受并享受着生活的不可以.艾草 属于一个女人的坚强.................

 8 ) 艾草

端阳时节草萎萋,野艾葺葺淡着衣。

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由庶名知艾草,印象中端午时节挂在门上那束绿色泛着白绒,或煮艾成汤,奶奶也总是说,艾是个好东西,能祛毒避邪。

而自己只是喜欢那种味道,带着些许草的青涩和花的微香。

三岁成艾,心里总隐约着这样的感觉,艾有种抗拒时间的韧性,也有一种默默守护的意味,守护着一个家庭的安宁,用自己的坚韧与微香。

不知道台湾公视人生剧展中《艾草》为何选取这样一个名字,只是看过以后,确实能感觉到那是与自己心目中艾草相契。

《艾草》并无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一位退休的妇人吴艾草,生长于保守排外的闽南村落,年轻时为了跟大她二十岁的外省籍老师谈恋爱,不顾她单亲母亲的反对,嫁去台北。

38岁时丈夫过逝,独立抚养一女一儿长大。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大了,坚苦的日子过去了,退休后享享清福,每天练练八段锦,读读英文。

每隔些日子去照顾照顾乡下唯利是图的母亲杨乖。

艾草认为自己独立坚强,让儿女受良好教育,对自己身为母亲的角色满意又自傲。

直到发现一向乖巧孝顺的儿子是同志,而辛苦供养女儿去法国留学,结果女儿带却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

艾草原本一个完满的世界就此被打破,随之瓦解的则是自己多年来所秉持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她原以为自己和母亲不一样,能独立坚强,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当这良好的教育让自己的孩子走向一条与自己设想完全不同的道路时,她不得不去反思自己。

正如人生剧展中这样写道:“台灣從單一族群幾十年間轉變為多種族的國際社會化,上一代傳統的價值觀和下一代極度個人主義的對立,對多數的家庭來說都在承受著這個世代的價值衝突。

艾草這一代的母親是最大的轉折點。

面臨選擇與接受的當下,開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是否每個母親甚且每個人都面臨到自己人生的限制? 要如何勇敢的迎戰呢?”确实,开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满矛盾的,或者并非是开放到一半,而是在这公开的社会价值观里面隐藏最深却又牢不可破的东西并未被触及,并随着一代一代的社会化依旧传递下去。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容忍别人的“开放行为”、可以接受社会所谓的“宽容”,但当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上,或者我们家庭身上,我们就无法再冷静下来,再去谈什么宽容云云。

当初艾草不顾母亲反对爱上大她二十多岁的外省教师,这在当时是如此叛逆和“不道德”,但她开始成为母亲,她开始体会作为母亲角色的那种社会期许,她又开始有退缩,或者去试图改变。

当她隐约知道儿子是同志后,她不断唠叨别人家孩子结婚的事情,来试图去转变,或者告诉自己:“或许碰到好一点的女孩,他会有机会改变。

”又或者再去找出社会道德的这柄大剑,“你们怎么不做些让人称赞的事?

……给你们太多自由,才让你们连那个最基本的社会道德都不看在眼里……你们要怎么过活,要有什么癖好,都离我远一点,后果自己去承担”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确实背负着太多太多的东西。

韦伯曾说:人是悬挂在由他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或如一句成语:作茧自缚。

但是我们也不由得害怕,当我们撕裂这一意义之网的时候,我们会不会失去自己的栖身之地。

然而,当它真的发生的时候,如果不能逃避,也只能勇敢去面对。

当艾草回到老家给母亲过寿的时候,母亲知道她孙女当了未婚妈妈的事情,艾草不得不去面对……当剧中镜头转向在海边的艾草,面对着夕阳,艾草深深呼吸,打起八段锦,而这时一位徒步旅行的外国人偷偷用相机拍下她的身影。

我不知道她当时心里在做着怎样的挣扎,只是感觉,在这一刻,艾草做了她人生最为艰难的选择。

艾草的女儿带着小孩来到母亲家,街坊邻居都聚了过来,女儿抱着小孩尴尬地站在门口,艾草一把抱过孙女,一个个去叫亲戚,然后来到里屋,喊她母亲“阿祖”,叫了四遍……看到这里,心里真如五味瓶,我想这就是一位母亲能做到的最大的勇敢吧。

但是,即便如此,艾草还在困惑与无奈中徘徊:“我越来越不懂你们的世界,你们是我生的,你们有什么事我会不知道,我能怎么做?

塞回去再生一次吗?

我真希望能这么做”。

说真的,我们无法说谁对谁错,或许这根本就谈不上谁对谁错,当艾草知道女儿当未婚妈妈那一刻的反应,我想任何一个做母亲的人都会有,即便这个孙女是如此的可爱,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接受那所将承担的则是来自整个社会的眼光与压力。

所以,艾草是勇敢的,就如她的名字,她要去守护她的家,用自己的那份坚韧。

又是在深夜静静地看完《艾草》,当这座城市都沉睡在月光里的时候,想想,可能在这沉睡的城市里或许也有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一位母亲,会在这深夜久久无法睡去……艾草就是这样一部戏剧,一个生活的片段,用最平实的对话,传递着最为真实的感情,打动着你最脆弱的心,泛着久久不去的涟漪。

 9 ) 艾草的味道

小时候,在乡下长大。

没上学的时候,便在山间放牛,路边少不了艾草。

每到夏天的晚上,家里就点起了扎起来的艾草束,在院中转几圈,扑鼻的艾草香,蚊子的嗡嗡声也会少了许多。

后来,进城读书,再也不用艾草熏蚊子了。

每当端午,家里还是会买艾草,挂在门边,以求祛邪。

再后来,离家越来越远,回家越来越少 ,好多年没再闻过家里烧艾草的味道了。

昨晚值班之际,看完了 这个片子。

我是冲着同性这个主题去的,片中涉及的不多。

我看完还是没太明白,艾草是怎么发现儿子是gay的。

以及,她是怎么和自己和解的。

被剧情介绍忽悠了,没有期待的那么好,不过还是可以一看的。

电影大篇幅在讲艾草,这个平凡的母亲。

年轻时义无反顾,年老时又要迎面这样的刺激。

前半生辛苦拉扯大两个孩子,到老了并未能安享晚年,反而还要做儿女的卫士,去保护他们免受流言和世俗的伤害。

坚强地挺着,谁又能懂得她的伤悲?

我想起了我妈,昨晚好想打电话问候一下。

关于片中的这对couple,两个人都蛮清爽的。

剧情不多,也未能更深入地体现他们的抉择、冲突等等。

但是按着剧情设定,应该会在一起吧。

【2015-3-25】

 10 ) zz艾草

by danialu@kkcity隨著年紀增長 人會變的越來越寬容如果是以前 我看到唐振綱跟莫子儀在一起一定會恨的牙癢癢現在卻只覺得畫面好美 好可愛看著艾草 想起很多往日的事情情人也是在單親家庭中生長 一個在國外的姊姊我們也常在他媽媽出國的時候 在家裡嬉戲雖然他說他答應媽媽不帶男生回家過夜然而我還是耍詐在天明被他媽媽撞見後才離去雖然現在的年紀沒有比艾草裡面的腳色大上多少然而卻覺得像電視劇中演出的那種感情模式應該是在年紀很小很小的時候才會有的吧?一二十歲時候的我們 很容易滿足只要可以一起吃個簡單的東西就好 很會找樂子 在各種小細節中得到滿足那時的我們 生命中只有快樂的事情 無憂無慮 不知道爭吵為何物既然生活中已經有那麼多的壓抑跟不快樂為何還要把痛苦帶到兩個人中間呢?如果會不快樂 那麼為何還要在一起?然而隨著年光流轉 漸漸地瑣事滲透到生活中來我們也變的越來越平凡 愛計較起來當初那種簡單的感覺 似乎也越來越難以找回來了這大概是懷舊的原因吧所以我們回到過往的關係中去尋找那永遠回不去的年光中的感覺

《艾草》短评

受不了台湾这种慢吞吞的电影了!

8分钟前
  • Seven
  • 很差

如果这部片子的标签只说是同性恋题材的片子就太。。。简单了。。。这还是一个家庭里的不同的问题。。。好吧,其实我只记得里面有俩帅哥了。。。

13分钟前
  • K1028Anna
  • 还行

结婚生子是人生枷锁

16分钟前
  • ZIACOWOO
  • 还行

不夸张,不过火,点到即止,公视的电视电影值得一看(27岁的莫子仪真的很可以)

21分钟前
  • Mr. Lei
  • 还行

家人终究还是爱你。美白药膏要多擦啦。生活清淡有时像碗粥,但又有余香。突然好想吃一碗卤面。卤肉饭里也可以加肉松哎。

25分钟前
  • 河淼
  • 还行

好的不得了。

28分钟前
  • 戸山末學夏
  • 力荐

我觉得像女版《推手》

31分钟前
  • SCLCE祺特
  • 还行

其实台湾的有些电影刻画人物很深的小温馨的感觉很棒的电影

33分钟前
  • YO.
  • 力荐

“你们家还真新潮耶!”大妈的临场反应真是满分。

38分钟前
  • 男不优
  • 较差

非常温馨且恰到好处。

39分钟前
  • ★麦麦
  • 推荐

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只能慢慢接受。

40分钟前
  • 海姆达尔
  • 还行

冲破底线,迎接新生!

43分钟前
  • 蓝sir
  • 还行

影片拍得非常真实细腻,生活中的小日常弥漫着温馨:儿子吐槽母亲给自己买的内裤难看以后要自己买,母亲瘪嘴说了句“从小到大不都是我给你买的“;母亲正在学英文,一听到儿子年一个生词立即放下碗筷去拿本子记;男同情侣一起在路边吃饭,男主从小罐里掏出男友给自己买的内裤满足地吻男友脸颊;儿子对母亲出柜却不想母亲说”我知道“;多年未回家的女儿却突然带着一个黑皮肤的小女孩对母亲说这是你外孙女,母亲气不打一处,却招呼小女孩坐到桌前吃饭给她夹菜。。。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再大的矛盾,化不开的是亲情。PS:两帅哥颜值不错, 床上打闹那段很温馨。

44分钟前
  • 雨梦
  • 还行

家庭剧啦

48分钟前
  • 某日注销
  • 较差

肥皂剧的外壳,肥皂剧的内核

49分钟前
  • pill ow
  • 较差

画面太没诚意了 呃 其实这不是重点 我后来才知道艾草这么美一名原来就是我们家在门上插着用来熏蚊子的那玩意= = 呃 其实这也不是重点

52分钟前
  • 人可
  • 还行

「人生難道一定要結婚嗎?」

55分钟前
  • 葉霓
  • 还行

不管什么原因,能有改变的机会总是好的,接受多元,哪怕是通过子女

60分钟前
  • Amina
  • 还行

我没有办法逃避你。

1小时前
  • 推荐

儿孙自由儿孙福,一代人一个观念。

1小时前
  • 最最最最最最最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