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第一关,最起码可以尝试一下用电锯锯一下铁链吧?
或者两根铁链缠在一起,也可以试试吧?
——电锯惊魂里面竟然出了个小丑角色,竟然有了一点喜剧效果?
——哈!
现在有玩偶的高清视频了!
——看所有影片都不太理解,身体没有受限的人怎么会被活埋。
以我的想象力,我觉得是可以随着落下的东西踩上去的。
而这样的话,只要不被那个圆锯砍到,完全可以蹲下举起那个锯挡住后续落下的东西。
——挖老头坟之前,怎么可能确定不了这个坟之前被人挖过??
——“让我去解剖一下,确定子弹”,就同意了?
没有别的解剖师了??
(果然...)——所以解剖师给自己的“游戏”是什么?
他一直都没什么危险啊?
——最后解剖师还是杀了老警察啊,没有给他活的机会啊!
——“我为死者代言”?
啥意思?
意思是抛弃了老头这么多年的理念?
换成这个了?
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当刽子手呢?
——看完了,我觉得很不好!
不光BUG非常多,甚至更换了理念!
↑2024.6,29
当电影片头狮门影业那高大上的LOGO出现时,随即响起的就是一个变奏版的Hello Zepp高潮,然后便是扭曲影业经典的螺丝拧紧画面,看到这,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时隔7年之后,这个最成功的恐怖片系列终于回来了。
然而当看到第一幕的追逐戏时,就隐约开始觉得画风怎么不对,好像这个在当初的预告片里就已经透出些许端倪 —— 格局大了,道具不锈钢了,主角变好看了,连比利的发型都梳的堪比成功人士。
转念一想当年的SAW是个什么样子,大概映入脑海的是锈迹斑斑的游戏道具和电视机,永远像黑天一样的昏黄光线,不知什么时候会响起的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以及那无时无刻不在晃动的镜头。
SAW是最成功的一个恐怖片系列,这是无法质疑的事实,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经典因素集大成的结果,可能有人被它挑战感官极限的游戏设计所吸引,有人被它烧脑的非线叙事所吸引,作为一名影视从业者,它吸引我的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一脉相承的,只属于这个系列的视听风格 —— 从SAW1反转时的蒙太奇开始,这个系列就一直基于这点不断将这个炫酷的风格发扬光大,跳帧剪辑,无缝转场,犀利的快节奏剪辑配合查尔斯克劳泽的打击乐在本人看来简直比喷血浆毁器官来的更为过瘾。
然而从第五部开始,这些由温子仁和鲍斯曼打下的镜头底子开始被渐渐遗忘,到了第七部已经荡然无存,在系列终结七年之后再度回归,原本以为这对前目的地的兄弟导演会注意到这个系列一直沿用的视听精髓,可惜的是,可能是时间太久了,他们真的忘了,或者原本就像大多数观影的路人一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在这部重启之作里,百分之九十的镜头均为稳定镜头,固定机位占了大篇幅比重,这如何能体现出SAW主题里那直指人心的绝望感,如何带给观众无处不在的危机感和代入感?
实则竖锯的剧本和故事虽不能说非常出色,但是已达到系列指标,如果在视听技术上再下功夫,或者鲍斯曼回来继续执导,恐怕口碑会再上一个台阶。
本部的剪辑师依然是这个系列的御用剪辑凯文·格劳特,可能是他在执导了两部扑街续集,当了背锅侠以后,为了发泄被制片方贬职的不满,抑或是斯派瑞兄弟的镜头语言太过学院派,没有温子仁的狂野和反常规,导致他没有发挥风格的空间,就连最后大反转时的蒙太奇处理的相比之前都一塌糊涂,切碎的Zepp Eight配乐加上电视剧的傻瓜正反打镜头简直让人怀疑看了一部山寨版的SAW。
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平庸的重启,而话说回来,时代在发展,我们无法奢求在数码智能时代还能看到一部后工业风格浓重,到处充斥着脏旧感的恐怖片,这不是导演的错,不是狮门的错,而是属于电锯惊魂的那个时代再也没法找回来了。
PS:近距离观看游戏的主旨编剧也忘了,一个没编出来,老头往游戏者脑袋上扣水桶这段戏尴尬的一比。
说白了电锯系列只适合那种晃来晃去或者脏了吧唧的镜头风格,搞成大卫芬奇那种强迫症似的干净利索的灯光和机位,实在不合适。
电锯的反转蒙太奇为啥给人一种揭秘过瘾的感觉?
一是剧本这么设计的,二是电锯的剧情基本和配乐是踩着节奏剪辑的,这在电影里是反常规的操作。
本人在澳洲,今天是电锯惊魂8:竖锯公映的第一天,但在前两天部分影院均进行过点映。
总体来说,该作算是一部水准还算可以的电影,10分我愿意给8分。
该作的导演是烧脑科幻片前目的地的导演,James Wan参与编剧与制作,算是有保障的。
最大的缺点是时间太短了,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要知道现在电影平均都是两小时了。
就血腥程度来说,若有太高的期望的观众可能会失望。
虽然说各种电锯,针管,绞肉机,枪等必备道具应有尽有,但论血腥比起前几部略逊一筹,可以说是一部“适合少儿观看”的电锯惊魂系列惊悚电影。
电影的分级原定R18+(对应北美分级NC17),但在点映当天分级降级为MA15+(对应北美分级R),也就是小孩子也可以在家长陪同下观看,可以看出并不是那么血腥暴力,所以我觉得对于恐怖类电影又爱又怕的观众,电锯惊魂8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说一点血腥没有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各种锯子的出现是向前作致敬,最后一幕就可以说亮点了,这也是我认为全片唯一显得十分血腥的一幕。
就剧情而言,看了前七部的观众可能觉得略有俗套了,相对前七部并不是十分创新。
但反转依旧是不可回避的,最后的凶手是谁,他用了什么手法,会让你依旧有意想不到的感觉。
本电影jigsaw依旧会出现,第三部本已经挂掉的他是否复活可以说是个焦点。
我觉的他算是既复活又没复活,尽管最后的大boss与第三部之后的作品一样并不是他,但使用他的手法他的道具依然有致敬他的意思,可以说是一种传承了,具体最后是谁我就不透露了,这必竟也是一个看点,大家等上映或者不上映出了资源观看的时候慢慢猜猜吧。
之前打开jigsaw棺材的电影镜头报道让人浮想联翩,电影中打开的一幕也确实让调查人员吃了一惊。
总体上我比较推荐这个电影,胆小的观众也不用十分害怕,如果你是铁粉各式的花式杀人法与反转也会满足你,但如果你想看到等了这么多年,会不会跳出前七部的套路来点新意,你可能会有点失望。
这部电影可能不如前作,但依旧不妨一看。
另外看到有人问大陆上映时间。
我之前在猫眼看是确定了大陆会上,10月待映,现在又变成了2017年待映,感觉登上大陆银幕是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国外R级电影动作片与科幻片大陆上映已是常态,但R级恐怖电影,喜剧电影等上映却真是希望渺茫了。
谈一谈我在澳洲两年看过的MA15+电影,即北美R分级电影,动作片一般为暴力打斗场景,如金刚狼殊死一战,战狼2,王牌特工黄金圈,王牌保镖,科幻片会涉及惊悚情节,如异形契约,异星觉醒,恐怖片会有惊吓或血腥,如小丑回魂,安娜贝尔2,招魂2,喜剧片会有粗口,如仓皇一夜,或是涉及性或毒品的电影,如香肠派对,五十度黑,美国行动,追龙。
动作片科幻片在国内均会上映,其他电影大多则难见踪影。
如果竖锯真的如之前所说会上映可谓惊喜,如果不上映…也只能说光腚尿性如此。
本来以为该是戈登的故事了 结果不是 去看了一下好像和前几部都不是一个导演umm所以就造了个全新的故事吗……感觉有点在强行拍续作的感觉(对不起)我戈登呢😭btw那个奥尔兰警官从抽着烟出来的第一幕我就觉得他要死了(不过怎么感觉这几部里总会有一个被认错/诬陷是成锯后继者的jc)但是game over呢?
换台词就没那味儿了啊(瞳孔震撼.jpg)一星给叙诡 一星给画面 一星给(十年前那部分的)剧情吧。
说实话为了搞这个叙诡导致十年后的游戏部分几乎没有,相比于前作视觉上的冲击力也小了很多(委婉.jpg)
这部回归很让人惊喜,但是拍摄手段和情节设置上有严重问题。
很多门徒都知道,SAW系列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略抖动的镜头,一种深绿色的镜头调色,以及基本严谨设置的机关,但是本作以上基本丧失。
双时间线叙述不是SAW系列先例,只能说十年后的3个死者完全是为了给观众下套,这点真的很坑。。。
第一个电锯机关的流血判定只靠监视镜头么?
对比以前理工科门主的手段差太多了第二个针头架子居然会回收。。。
如果针头掉地上直接团灭。。。
而且判定居然还是监视镜头第三个如果三个幸存者坐原地休息则无法继续进行第四个选择角色概率上虽然男的概率高一些,但是这锁定方式也太。。。
第五个提示不够,钥匙居然断了这也是设置上过于朴素迷离SAW的游戏最引人入胜的是观众去设身处地的思考如何在最小损失前提下逃脱,而以上五个游戏都是有很大问题的,尤其第二个和第四个,第二个是很容易团灭,第四个是锁定游戏者失败率过高最后要说一句,不说GAME OVER换为:为死者带盐。。。
新口号么?
整体设计上,感觉少了点血腥。
第一套装置,水桶.锁链.电锯门,要求简单,流血即可,看起来静心设计的水桶头感觉用处不是很明显,第二次锁链收回,屋里柱子上铁刺倒是想的很周到,接下来选针管,上吊,毕竟剧情要发展,游戏要继续,三根都打上就算过关。
下一个房间,铁丝锁腿,谷仓掉刀就比较刺激了,这个铁丝装置看起来很高科技呀,还有感应,碰一下铁丝就紧一下,然后是蚊香刀片机(我看的那个版本这么翻译的,很中二,哈哈),这个装置好像无解,必死啊,如果保持不动,竖直下去可以拿到刹车,那他刀片旋转制造的螺旋再加上当时的恐惧,没人能拿到吧,而且这个死的比较惨。
最后一个游戏还是充分体现了老头子的思想,忏悔,忏悔!
一枪下去定下了两个人的死亡。
警官的八爪鱼死法简直是点睛之笔,coooooool 整体游戏流程和装置相比于前作少了很多紧张刺激,但叙事风格和剧情的反转还是符合以往电锯惊魂的。
因为医生的失误,弄混了约翰的X光片.可能让约翰误诊,或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约翰将他抓过来进行游戏,让他更能反省,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的死亡但是在游戏开始时,因为约翰的麻醉用量没有控制好,处于昏迷的医生,被约翰误判以为已经清醒了过来(约翰很自信哦),开始了游戏而医生醒来的稍微晚了一些.被链条拖动才醒过来处于半懵逼状态,错过了游戏规则的介绍,甚至后面安娜大喊提醒他,还是无果,直接整个背部撞上刀片.第一关可能就会GG约翰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游戏设计出现的问题,导致参与者的死亡,只是一种失误,这不是约翰的初衷,同样是因为失误导致的死亡,约翰给了自己一次机会,也选择给了医生一次机会.拿来把你,臭小子跟我一起玩.10年了,医生容貌没有一点儿变化,抓起来切片研究一下吧属于约翰的游戏从第七季结束就是彻底的结束了,一个谨记初衷的门徒的没有
1、当我刚开始看8的时候,我原以为8会和之前7部一样有联系(之前7部都是影片最后的结局是下一部的开始),但是我看完8之后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丁点的和前作有关的剧情(老头不算好吧)。
所以整个8给我的感觉就是可以看成一部新的独立作品,就算观众前7部都没看过,看第8部也能看懂,而前七部必须得连着看才能懂。
这就是这部作品为什么没有连贯性的原因了吧。
2、要说电锯系列的最高潮在哪,我首先肯定觉得是每部影片结尾那段真相公布配上经典的bgm然后将所有线索串起来时候的那种感觉。
但是到了第8部,让我非常不满的是导演居然把bgm换了,换了,换了。
我看了1个多小时都已经有点不耐烦了,到最后就是等的这个经典桥段,结果真的让我大失所望。
我上一篇《电锯惊魂》的影评写的是第一部。
因为第一部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那一篇的题目我取的是《假装很正义》,从游戏开始到第七部其实已经在一步步的揭开所谓“正义”的假面。
John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让我很矛盾的存在,现实中这类人是不能存在的所以咱不提在现实中的意义,他的初衷甚至让我感到有些浪漫。
对门徒如何丧心病狂的刻画,其实就一步步的在拆这个“正义”的立意。
成为John的门徒,无一不是浴血重生的,无一不是已经死过一遍的幽灵。
但为何John费劲心思拯救的人到头来却从单纯的堕落者蜕变成了杀人者?
而且破坏力超强。
而且也就是John死的早,他如果死的晚,谁能知道他会不会在一条条生命逝去的同时感受到“审判”的快感?
自此大方承认自己不再是救人者。
第七部戈登医生从天而降,也算成全了John的一番苦心。
如果他不死,《电锯惊魂》没准就会变成《死神来了之死神在人间》。
所以我一直认为,第七部结束的正好。
然而我们还是等来了第八部。
有一条评论我是赞同的,那就是“狗尾续貂”。
这部片子剪辑的真不错,有反转有悬疑,故事也算完整。
但是呢,谁让你是《电锯惊魂》的续作。
然而这样的倒叙、插叙手法偏偏还需要有前作来铺垫,否则很多情节看起来故弄玄虚。
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导演一定换人了。
因为这个开头真的太不jigsaw了。
不是说一上来追车但是不杀人这样不像,是这个和谐的感觉,太不搭调。
后来慢慢进入故事,出现了“死而复活”的竖锯——John Krammer。
并且又一次参与了死亡游戏。
游戏道具没啥新意,都说了是John那里玩剩下的。
死法更是没什么心意,激光切脑袋看上去科学又恐怖,可最后给我切了个鱿鱼花出来,还是那种色泽的鱿鱼花,令我从此无法直视鱿鱼花。
特效组啊我求你们了不要再整这种外行都觉得搞笑的死亡特效了好吗…(真心的,也别拍第九部了)如果不是把棺材里的John扯出来新编了一通旧故事,我怎么也不会把前作与续作联系起来。
而且,刚才我也说了,第七部算是给John这不怎么成立的正义感挽了尊,起码他真的可称得上神机妙算,思维能力一流。
第八部把人家垒好的台又拆了。
首先,尊重“尊重生命的一切人”,他的医生弄错了他的x光片,也不是蓄意去伤害他。
他抓他来干什么呢。
你要说他不是放了吗?
放的理由是:他只是弄错了我的x光片罪不至死,结果人家的后背都被锯子锯了一顿了,一直默默观赏一切的John突然后悔了。
拜托,后悔???
你取人性命从来不用下决心的吗???
你都下了决心还能被这个一开始就足够让你下不了决心的理由折服?
还冲进游戏现场救人?
第二,邻居家的女人。
自己闷死了孩子,嫁祸给丈夫说是被丈夫压死的。
丈夫信以为真,这不要紧。
要紧的是法医如果连人是压死的还是捂死的都检不出来,还做什么法医。
退一万步讲,就是没检出来。
那么这件警察法医也不知道丈夫也不知道的事,邻居怎么就知道了?
邻居偷看到了?
同理其他几个被抓的人。
不晓得在编剧眼里为何John就手眼通天。
就是说为了让被抓的人看起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编剧也是绞尽脑汁设计。
辛苦了。
但是陈述过的这两个抓人借口,他的任何一个门徒都可能以这两个借口抓人,唯独他不会。
我理解的John不可能用这种理由审判他人。
John最后塞进枪里的子弹,让我有种见到故人的感觉。
《电锯惊魂》算是我的一段记忆。
第一部,他把救命的钥匙放在浴缸里,亚当无意间放干了浴缸里的水,也放走了能救自己命的钥匙。
第八部,他把能解救二人的钥匙塞进子弹,并给了二人暗示。
虽然是正常人当时都听不懂过后都恍然大悟的暗示。
可是这操作方式不眼熟吗?
还记得Amanda怎么成为他的门徒的吗?
她在John的指令下杀死了自己的狱友,保全了自己。
虽说这一次的这个女人并没有接到这种指令,可是生死关头舍己为人是美德,落井下石充其量算小人,说她不配活着都行,可当她真的因为"我不想死,我也不想让我对面的人死,可真要二选一我真的没办法"而朝对面的人开枪,最终却杀死了自己,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凭什么Amanda可以杀了另一人自己活下来,而这个女人不行?
凭什么Amanda在错误地杀了那么多人之后,John只是重新开始一局游戏考验她,最后还搭上了自己,这个女人却满怀希望地死在自己用来求生的枪口下?
虽然电影终究还是电影,但我还是有些伤心,这一次的编剧把John变得面目全非。
John丧失了自己最初的立意,编剧也是。
(我也不知道编剧到底是不是同一人,但愿不是) 除了内核精神,有一处我至今没想通:第一个受害人出现时,一个黑人女人在跑步。
当她察觉周围的异样,回头看到了受害人,她尖叫着逃跑。
是的她那个状态就是在逃跑。
周围的人都看见了尸体,她是第一个叫的,第一个跑的。
没看过电影的朋友一听这个描述会觉得这个女人跟那个死掉的男人有故事,我也这么觉得。
然而没有。
从此再也没有这个女人的情节,可是我们能看的很清楚导演通过这几个镜头传达的显然不只是一个路人发现尸体而已,尸体远远的挂在一座桥上,给观众的感觉是挂在桥上是某种触动了这个女人的仪式。
多好的镜头多好的伏笔,可惜只是观众的脑洞,导演啥也没想。
(我也不认为是我脑洞太大,看完电影的朋友真的没对这个女人产生疑惑吗?
)
今天五一,六点钟起床没事情做,就想着看看电锯惊魂系列,但是爱奇艺没有片源只有一个电锯惊魂8.可能是之前就被人剧透过一点吧所以没什么感觉,当然血腥还是有点小血腥的。
【我觉得人多血腥也有很大功劳吧,毕竟大家都是猎奇过来看的,就是为了满足心理稍微变态的那种兽性吧】也谈不上烧脑,毕竟剧情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了,反转的挺有意思的。
两条时间线交叉进行,当然我一般都看十年前的,老头慈眉善目的我是恨不起来啦,但是如果我被抓起来就不知道是不是还是这样了。
有点考验人性的小片子吧,整个剧情也就是几个人过关的故事就不剧透了其实没有什么大体的剧情吧,但是就最后的反转让人有点小惊喜,血腥也能get到我的点吧,当然有时间的话我会把剩下前面那七部补完在看啦。
2019.5.1长沙开福区晴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还是我的菜!经典,请无限复制。
三星半。作为最爱系列,只要拍下去就好。
没有前面的几部好看
推陈出新失败,还以为Jigsaw复活,结果主线还是沦为后继者偏离初衷不给选择随意代言的模仿游戏。
竖锯的手段对看过前面电影的人而已,很难有新奇的感觉,但是这个模式一直值得被思考:你真的有机会改变你的命运,而你真的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那么,你就应该残忍的死去吗?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吗?这公平吗?也许,不停的自问和自省,可以获得内心的自我安宁。
了无惊喜
我们可以忽略漏洞百出的剧情,可以忽略牵强附会的人物,但绝不能忽略千奇百怪的死法,这也是我们追看这个系列的唯一动力;连这一点都做不好,光指望粉丝那点情怀,导演真是太对不起这块虐杀界的金字招牌,更对不起两眼放光等了大半年的真爱粉了。
都是情怀啊,想起当年看电影的狂热。
3.5 杀人回忆的剪辑,局中局的设定以及本可双双逃脱的设计亮眼
……
有点老生常谈了,谁都该死的感觉
其实已经是无论出多少部口碑咋样都会第一时间下载来看电影系列了。。
一开始听说要拍8我是心情复杂的,期待精彩的故事又有新作,但又怕时隔多年狗尾续貂,再者是实在不想重看前边几部了。当年一口气看完7部,让我之后半个月心有余悸。看完感觉是我多虑了,没重温旧的也能接的上。这部的剪辑跟之前很相似,两组不同时间线插叙,让观众误以为同时发生。故事上就一般般了。
死于选择焦虑 越来越有未来感了 担心下次拍成心慌方 老头干脆把自己上传一份到云端好了
重新看到老头还是有点激动的。情节不错,各种向经典致敬的地方
最后一幕爽
就……看到最后我还觉得得有一轮反转然而字幕出现了,阳痿的感觉
即使审血疲劳,依旧如芒在背
哎就是很失望,以前几部想要展现的那种内核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令人麻木的血腥。旁边的小哥哥一直紧张的搓着手偷看几乎笑出声的我,因为剧情真的太搞笑了啊。
终于看完了这个系列,我最反感的始终是把John捧成上帝这种设定,让坏人经历磨难直视自己的罪恶,最终得到救赎获得新生……这是变态为了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强加的解释,John始终是个报复社会,滥杀无辜,以虐待人乐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