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追《心灵法医》,网约车的案子非常好看,大晚上看的我心惊。
一个网约车司机钱程,因为在家受了老婆的气,亲密关系受损,因此怀恨在心,但是又不敢表达,属于比较窝囊的性格。
偶然之间,他结识了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小老板张珂。
两个人都非常仇女,所以决定随机杀人,报复社会。
这个小老板从小是孤儿,被姨母养大。
姨母又不喜欢他,长期精神折磨。
原生家庭极其恶劣,因此养成了他的仇女情结。
这样的连环杀人犯,在美国的案例非常多的。
我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了解到对一个人最大的心理伤害就是侮辱。
人们总觉得大的心理创伤和阴影肯定都是电视剧里的那种狗血大事。
实际上最大的心理创伤就是侮辱。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人会把别人的侮辱记的非常牢固,内心创伤极大。
一旦遭受侮辱,早晚有一天要报复回来,如果不能向外发泄,就势必会内部受伤。
《原生家庭》里描写了一种垃圾有毒的父母类型,叫做嘴贱侮辱型,每天都要侮辱自己的孩子。
这可能是培养杀人犯的最佳最有效率的方法~侮辱型家长靠打压孩子来维持自己的自尊,孩子也受到极大的折磨,自杀自残或者报复杀人都有可能。
成年人受到侮辱,不会变成杀人犯除非极端情况,但会非常非常受伤。
脸皮再厚的人也有底线。
这个案子便是两个长期受侮辱的男子,合伙杀人的事。
而最重要的点在于,他们合伙随机杀人,利用的是网约车。
钱程负责利用网约车接客,然后故意吵架激怒受害人,半路下车。
张珂假装路过,解围之后,利用自己的长相和奔驰车,送受害人回家,然后施凶。
二人合伙,调查起来便颇为费力,没有证据。
钱程和张珂便沉浸在这种报复女性的快感中。
不得不说,他们的策略真的防不胜防。
你很难想象一个网约车主激怒你,路过来解围的好心人,转脸就要杀你。
不劫财不劫色,大费周章,无冤无仇,就是要杀你。
说实话,如果我是女性,碰到这样的事,结局也难料。
更扎心的,这个案子是由真实案件改编的,而这类案子,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层出不穷,看一次脑海中就响一次警钟。
确实,这两年,关于某某网约车,频频发出惨案,强奸杀人、报复女性,犯罪理由不尽相同、但结果却一样令人痛心。
就在那个花季美女被司机杀害的案子之后,真的引起社会轰动。
甚至一直到前段时间,他们又推出晚上8点以后不载女性乘客——被指歧视女性后,改为晚上8点后不载任何乘客。
由此可见,网约车的安全,或者说女性行走在社会上的安全隐患,真的是牵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神经线。
所以这两集的故事,更像是给观众的一个警醒。
你不看,你都不知道他们合伙杀人,套路可以这么深,心理可以这么变态!
——话说最后张珂又去杀自己姨妈的时候,才真的是人性扭曲,恶果冤孽。
所以,在这边也是整理一个网约车的安全防范,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
毕竟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准备约车的时候,尽量把手机充满电;车辆到了之后,核对车辆信息,并且拍照,最好开闪光;上车后,尽量打开有定位功能的软件,最好利用有实时通讯的软件的相关功能,比如微信、QQ分享实时位置的功能 ,并且不避讳让司机知道;彬彬有礼,言语上尽量少跟司机发生冲突。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顺风车不是网约车,只是合乘车。
不得不说,包括网约车案,《心灵法医》整体在案件这块儿处理得相当吸引人,其实大家有点看腻了那种强拗的什么高智商犯罪、重口味现场,就踏踏实实来一些真实案件,就说身边经常发生的那些案件,就已经很有共鸣了,反正我看了之后,每个案件都能有不一样的感受。
话说今天《心灵法医》又更新了,看了看预告,好像是老母亲举报亲生儿子杀人,杀的还是自己的小儿子。
感觉又是一个能登上电视报道的社会新闻案件,期待一下。
期待满满的点进去,忍着尴尬看了十几集就弃了,奔着法医去的我发现并没有很多验尸的画面,把他当做刑侦剧看得话里面的推理又显得有些可笑,各方面细节都不太严谨,里面最迷惑的角色就是罗笔芯了,不知道她是怎么当上一个女刑警的,破案全靠猜,做事情似乎不过脑子。
演员的话没啥问题,里面每一个案子后的那一段独白还是不错的,其他劝退
配乐也极其无语,查案呢,很严肃的好么?
配乐刚从爱情公寓跳槽过来的么?
以为拍情景喜剧呢?
女主带着人物来,却一直含沙射影,要明川真是凶手,你这不是自爆身份么,够死一万次了。
这突出法医的剧,我理解。
但刑警破案靠法医可以,好歹有点武力吧,打不赢就算了,法医打晕了,你们能拿手铐铐上么?
坐车里还能让犯人跑了。
所有案子都是定案后,法医去翻案,是不是把刑警写得太无能了?
没有明川,这就全是冤案咯。
案发现场一直重复,也回放得太多了吧。
随便一个人的供词也不管真假都要回放一遍。
破案也没找到过直接证据,全靠诈!
时间线特别乱,一会儿半年,一会儿两年,一会儿又变几个月。
还有那个说三个月不破案就离职那个一直都在。
每个案件都是在突出人心,最后还会搞一个舞台剧,实在是受不了了,亲妈杀儿子就因为不让她再婚?
受老婆摧残却不离婚,去杀别人,是不是有点牵强?
怎么着也应该先杀让自己心理变态后的直接凶手吧。
可能我太不懂人心了,实在是看不懂这些剧,觉得这是我看过最难看的刑侦。
坚持到20集实在是没办法坚持到干尸案了……
很无奈的陪我老公看到凌志文的案子了。
真的很想吐槽,实在忍无可忍。
1,一个法医遇到案子,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解剖室研究尸体,而是高度参与刑侦破案,刑警抓不住犯人,法医手到擒来。
法医不是靠尸检结果获得认可,而是决定断案思路,抓凶犯。
2,刑警队长27岁,比男主小很多。
男主说20年前高中毕业,那么按道理来说男主应该38岁了,副队长和明川应该是同学,那么也是38左右。
刑警队长大学毕业22,怎么在五年之内升到副队长,再做到刑警队长呢?
如果是研究生毕业,那么就是25岁,两年做到刑警队长。
告诉我,体制内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是业务能力超群,那么从头到尾都在问明川老师你什么意思啊?
明川一直在指导案件侦破,这个队长靠的是什么做到队长的位置?
空降兵吗?
哦,那么可以理解了。
3,法医破案的剧,能不能稍微专业一点。
抓嫌疑犯的时候,女法医能参与,队长没有专业分队包抄,嫌疑犯跑了,三个人都没跟上(男刑警看到女法医被嫌犯撞了,嫌犯也不去追,去看女法医了,这个,这个),男主角主角光环抓住了嫌疑犯。
然后刑警队的既然没有给嫌疑犯上手铐,嫌疑犯还在很短的时间里醒来直接跑掉了。
阿西吧,看到那一段真的是无语啊。
不要黑刑警好不好?!
在嫌疑犯被拘留的24小时,要突破嫌烦心理放线的时候,让一个新手法医去审问犯人?!
能不能去问问刑警,这样符合规定和常识吗?!
3,刑警是一群遇到案子就会加班熬夜,在那么多的线索里一条一条的排查,人海战术的蹲守和摸牌,这都是高度辛苦的工作!
刑警很多都有胃病,因为不能按时吃饭,经常熬夜,抽烟提神肝也不太好。
能不能在电视剧里面体现一下刑警做的工作啊,而不是法医一个人靠自觉和他的个人光环发现出来的。
4,这部电视剧里面尸体解剖的描述太少了,太少了。
法医秦明,给我们很多惊喜,看到法医的魅力。
这个剧呢,我只想问,法医能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啊!
5,这个法医靠自觉,靠天马行空冒出来一句,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认为xxx,然后就转变了案件的查案方向,看的时候真的很想吐槽,能不能有点基本常识,有组织有纪律,用事实说话!!!
这是一篇全是吐槽的文章,不喜勿喷。
第一,背景音乐,我感觉给我配乐都能比他配的好,很多次看的慢慢有感觉了,一个配乐出来,什么都没了,严重怀疑这个配乐的要么是新手,要么就是关系户,这部剧最大败笔之一就是配乐。
第二,女主人设。
重开没遇到过一个那么崩的女主人设,宋轶在《伪装者》的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气99%都要败在这部剧上。
一个刑警,还是个资深刑警,破案跟别人说看证据,跟自己说全是看感觉,觉得男主是凶手,然后只要在后面的案情中有一点问题,然后全赖上男主,难道作为一个刑警队长就要这么感情用事?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这部剧是目前我看过,最崩人设的一部剧,真的分分钟想进去把女主直接干掉,太他么的假了,这种刑警要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冤案错案啊,这个女主人设真的是看一集想杀他一集。
第三,神一样的男主。
男主人设神一般的存在,又是法医,又是刑警,不知道这个世上有啥能难倒男主的,虽然神一般存在,但是也是能接受的。
第四,编剧,神一样的编剧啊
拥有一张美丽容颜,却从不把自己的外貌当回事的女孩。
跟着老刑警一起长大,沾染不少老刑警的“习性”,因为把破案当成生命中的唯一,个人的生活不免随意。
大概是永远分不清唇膏色号的那种。
喜欢小姐姐。
开会头脑风暴时,同事们讨论了好久,没想到最后用的是我随口说出的一个创意。
早知道我就早说了,大家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开会了
不管剧情怎样,最最最重要的是很喜欢宋轶,绝对是一个颜值和实力都很在线的女演员。
不接受反驳,表白宋轶小仙女😘😘穿着军装的你真心让人觉得很英姿飒爽,果然是一个演啥像啥的好演员。
嘿嘿嘿,一定要越来越好,我希望看到你更多更多的作品,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你,愿你做一个风格多样的小仙女,时而萌萌哒,时而英姿飒爽。
当然更希望你在现实中遇到很好的他(能不能感受到我对你的爱呀)
配乐导演出来受死!!!
请问拍的是鬼片吗???
音乐一出来就出戏!!!!!
演员被辣鸡编剧毁了,罗笔芯这个角色完全脸谱化,搞的演员的表演好像一直都只有一个表情,一个语气,聂远是个好演员,奈何剧情太垃圾搞得我觉得他的表演都有点问题了,这个角色设定的太神通了,法医破案,其他警察全成了NPC,关键这个法医能破案好像也不真的是因为尸体验得好,验尸作为一个关键点总是时有时无。
为什么要给画面配文字说明???
无处不在的文字说明!!!
请问是对自己拍的东西多没有信心才会事无巨细地配文字解释说明???
那请问我们观众看什么呢???
侦探悬疑剧居然把所有细节仔仔细细地打在画面上,嗯???
剧情就不提了,bug多到让人怀疑智商,验尸验尸没讲清楚,破案破案没讲清楚,重点不知道在哪儿,整个一个流水账,没得爆点,一个悬疑侦探剧全程没有紧张感,除了神出鬼没的配乐突然出现吓死人……人物行动的逻辑完全经不起推敲,剧情前后衔接生硬。
最可怕的,是每个故事最后出来的小剧场,剧情尬,演技尬,咋想的???
简直就没法看,罗笔芯要是能当刑警队长,我就能当上公安部部长,还有就是明川,一个法医竟敢跟刑警队长嘚瑟,行仗着你岁数大,有资历,但是姜小白一个小破侦查员敢给刑警队长脸色看,我就真弄不懂了,刑警队长干什么有必要跟你解释吗?
再说你学过保密法吗?
前脚跟你说完,你后脚就告诉明川,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太烂了,一共没几个人除了夫妻就是情侣,怪不很多单位禁止同事结婚,严重影响工作。
我一直就比较喜欢看悬疑推理的故事小说,对法医的喜欢和关注也是从法医秦明这里开始的。
看了这部剧,我就浅谈一下我对这部剧的看法,首先故事的剧情内容方面,一个个单元某些案件实在设计的太过于简单,有的甚至太假,例如狼人单元。
为了突出两位主角的关环,把刑警队的其他队员设计的犹如脑残一般,设想如果刑警队都是这帮人的话,那我们的冤假错案那可就多了去了。
演员方面聂远和宋轶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两位演员,可是在这部剧里面,明川和罗队与他们两个人的年龄和个性都相差太远。
聂远饰演明川年龄偏大,这是一个软档,看他和郎教授在一起,我一开始还以为是朋友呢,没想到是养父子。
宋轶扮演罗队说服力也不够强,如果她扮演一个刑警队的小女警还是可以的,但是要扮演一个刑警大队的女大队长,明显太稚嫩了。
而且她和聂远的CP感也不够强,两人看起来更像是一对父女,看他们两个人演感情戏,那叫是一个尴尬,分分钟出戏。
画面质感不错,有些案子深挖得不错,有些案子太过无稽……
这剧情,这bug,我简直忍不了内心的狂槽,我要吐!!!!!
周末直接把全部更新都看完了,坐等周一的新案件,期待!
看到第十集,狼人综合症的故事有点欣赏不来。最后大猪蹄子和女主还是有点甜的
挺好看的
拍的还不错
我挺爱看刑侦剧的,而且要求很低,所以法医为主的剧情破案关键都需要法医这我也能理解。但是某些脑补的真相实在over,女队长和女局长的姿态完全没有一点警察的样子,故弄玄虚的音乐和乏善可陈的演技,罢了。
有人说案件简单老套不烧脑,我想说,俺就喜欢这样滴。还有人说女主像个摆设,我想说,突出的是法医明川,其他都是摆档
还算是良心剧吧,虽然槽点满满。但也比《白夜追凶》好不少!五一假期大半时间贡献给它啦
还是比较推荐的悬疑推理剧。虽然第一集比较鬼扯,靠着想象力办案,但是后面剧情循序渐进,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每一个组成的小故事都不是简单的凑数,都很完整,都有感情。后面干尸案的反转简直了。罗笔芯和明川的感情戏太好玩了,每次亲密的时候好尴尬呀😂出了24集那两集女主跟男主发货比较讨厌,其他地方还是挺好的,看的过瘾呀。
后面好拖沓阿
喜欢这种差不多一集一个案子的,每个故事情节挺悬疑,聂远人帅演的也好。就是小剧场看得我直犯尴尬,宋轶的角色也不够智慧。
故事还行。我记得好像女主蠢且情绪化。最后是弃剧了的。每个案子剧情情节设定简单了点。尬的地方有些多。还好是聂远。独自撑了小半壁江山
!?怎么才5.3分 我不服气!
除了聂远之外 其他人惨不忍睹 尤其宋軼 这个演技太尴尬了 演刑警队长 完全没气势 大概只能适合演情感戏好点了
如果她不结婚,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我不知道编剧是怎么样的人,才让能够刑警队长的女性变成了一个傻白甜和十万个为什么,难道在现实生活中能力不足的人真的可以成为刑警队长吗,你确定不是来黑我警队的吗?还是说编剧为了凸显男主的高光人设,反正让人无语,而且这个电视剧预告居然连女主都只有几秒,,我不想说啥了
为什么不能好好做个反转???这逻辑也不通啊。
忍了女主人设,忍了逻辑漏洞,忍了无脑台词,还是忍不了这捡来的背景音乐
作为悬疑推理剧,太随意了点,每段当个流水账小短剧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