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
是的,爱就是苦丁糖的味道、被遗忘的信里的满满情意的语言、猫咪送给小女孩的泥巴里的花、老鼠、鸟、蛇……爱在太阳灼眼的烈焰包裹着的核心里,不容易被看到,却维系着太阳系的转动。
我们期待的美好未必是眼前暂时看到的那样,黑猫用它的眼睛替我们还原了灰色后面真实的样子,所以人们喜欢养猫,不是嘛1.苦丁糖。
机器人用苦丁糖告诉孤儿院里每个孩子,外面的生活真实的样子就是甜蜜而苦涩。
但机器人没电了,一切需要孩子们自己去判断与体会。
2.信。
有人因为怕失去爱带来的苦,所以选择忘记,黑猫让谭卓重新看到最初爱的样子,回忆起那封信中满满的爱与浪漫,及曾经的爱人对他们的未来无限的遐想~🌸+🌸=🌺,🐞+🐞=🐛……信,令人不再在遗忘中逃避回忆。
3.泥巴。
有时我们总觉得付出灵魂甚至都得不到想要的回报,用最好的东西只能换到一团臭泥巴,但美好就是那坨丑陋泥巴中慢慢长出花朵——即黑猫送给女孩的礼物,也就是它最美好的东西,比如那朵泥巴中长出的小花,比如那些它叼给小女孩的老鼠、鸟、蛇……然而女孩同样因为没有看到爱的真相,而误认为它是邪恶的黑猫。
————所以,是的,爱就在太阳灼眼的烈焰包裹着的核心里,藏在刺眼的外表下,不容易被看到,却维系着太阳系的转动。
不不不,这次毕老师来不及模仿塔可夫斯基,毕竟篇幅太短。
聪明的毕老师在日本的奇幻片里找到了借力的因素。
火烧稻草人和怪诞风,一大团妖异粉色艳丽色调。
有可能模仿的是寺山修司。
其实模仿没有错,但是模仿到只剩下外壳的拼凑,没有完整的意识世界来主导,没有核心思想原动力与核心的人生主题作为探索,会变成山寨汽车。
毕老师很聪明,头脑很好使。
他非常懂得如何在这片土地里脱颖而出——模仿经典时期电影大师,来点地方风情。
可惜这几部作品来看,毕老师并不是艺术家。
他有很好的头脑,一点才华,没有心肠。
他是很聪明的电影人,虽然功利,也还是做出了一点点风格。
再说回短片吧,毕老师通篇都是旁白,明明电影就是用画面说故事的,非要通过这些差点意思的旁白。
其实,毕老师的文学造诣并不怎样。
太聪明了就着相了。
也许是地球最后的夜晚让毕老师意识到,还是老路子更好,所以他又回到了原生艺术模仿上。
可怕的是,毕老师其实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职业身份名利诱惑着他这么做而已。
毕老师其实未必热爱艺术这件事。
因为他越来越不纯粹,他没有在探索潜意识里的东西,说装b点他没有关注宇宙的问题。
就日本奇幻片代表人物而言,比如寺山修司,一辈子都在探索母亲这个形象的化身如何撕裂自己的内心。
此外,塔神也一样,一辈子都在母亲与童年的飘忽不定里挣扎。
但是毕老师没有这些东西。
他更加不是阿巴斯那样的艺术家。
毕老师醉心的是个人小情绪和虚有的才华这件虚名。
毕老师很聪明,他用这些大师的壳拉升原创不足的问题。
片尾那朵小花…真的,毕老师,不是所有人拍的淡淡小花都可以拉升爱这个主题。
阿巴斯很懂爱,懂纯真,所以他伟大之处是价值观,而不是一朵小花而已。
毕老师的确比平庸创作者走出了一小步,却满足于那一小步。
非常喜欢稻草人的故事,于是结合自身感想,写了一首现代诗《马路上的稻草人》我是来自乡村却被插在马路上的稻草人车水马龙中我不再衣衫褴褛但我的工作依然是驱赶鸟儿鸟儿并不害怕我经常假装被我吓走我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邀请它在我的肩膀上歇脚听它歌唱每一座翻过的高山和每一片飞过的海洋年复一年的歌声点燃了我衣下的稻草我终于明白每一根稻草都能化作一片火红的羽毛而炙热的火焰就是我的翅膀才是我的心脏无论这是梦,还是幻想我都将化作风追随鸟儿,飞向远方
没有生命的人有糖,没有记忆的人有诗,没有幸福的人有魔法。
糖是没有甜味的糖,诗是读不懂的诗,魔法变出的是泥土,都是无法给人安慰的礼物。
最终,还是用这一路上反射的太阳,送出的眼睛,和用完的音符,换了一朵雏菊——用糖做种子,用诗歌浇灌,从泥土里长出。
-三个人也许可以对应《潜行者》里的科学家、作家,与先知一样的潜行者;分别是从事依靠物质资源的生产者,依靠回忆的精神活动者,和依靠想象的说服者。
小女孩则是潜行者的女儿,一种希望的象征,促成破碎太阳汇聚的力量。
-影像语言里依然有让人悸动的部分。
还是期待更多原发的自然之力的回归。
我失败喽,就给你带来了一朵花,我知道你嫌弃,我也知道你不会把嫌弃说出口,可是就连灵魂的乐符都被我一个蠢货搞丢咯,我没得东西了,啥子都么得了,那些东西我也不能够跟你说,这辈子就这个样子了,你是我最重要的朋友,我爱你
人类之所以需要猫是因为它能把你我独处时容易堕入悲伤的情绪凝固在平静之美中。
1.一只猫的眼睛2.草坪 日 外镜头穿过猫的眼睛,是一片雾蒙蒙的大草地,镜头向前飞驰,模拟猫的眼睛。
镜头前方是稻草人,稻草人孤单单矗立在前方。
地面上有两只被丢弃的黑色的雨鞋。
地面上有帽子,手套,以及被点燃的衣服。
倒影的水中,能看到稻草人。
稻草人被点着,稻草人发出熊熊烈焰。
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古怪的黑猫,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家,更没有想做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稻草人。
稻草人请求黑猫用火焰将它点燃,这样稻草人就能去天空看望它飞翔的朋友了。
黑猫受到了启示,于是他问稻草人,这个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稻草人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告诉他曾经有三个怪人,拥有过最珍贵的东西。
黑猫穿上了稻草人的衣服,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出片名:破碎太阳之心)3.草坪黑衣人带着帽子,穿着稻草人的衣服,在草地上走路。
镜头向前,来到孤儿院,孤儿院的东西都蒙着塑料纸,能看到前面一个模特也被蒙住。
一面破碎的镜子,镜子里,黑猫走进房间。
镜子被石头杂碎。
破碎的镜子的碎片,能看到黑猫站在窗前,阳光逐渐照在黑衣人身上。
黑衣人也拿着一面镜子,镜子反射阳光,反射到墙壁上,反射到机器人身上。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
他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珍贵的糖果,是苦丁糖,每隔离开这里的孩子,都会得到一颗苦丁糖。
尝到它甜蜜,酸楚,与苦涩的滋味。
但是机器人没电了。
4.机器人机器人的手被阳光照耀,机器人醒来,走出房间,走过黑猫。
机器人走到沙发前,机器人拉开衣服,露出机器装置。
机器人从独立自主掏出一颗玻璃球机器人:你好,再见。
你好,再见。
5.郊外黑衣人走在小径上,远方是城市的大楼。
黑衣人坐着缆车,缆车拐弯,缆车下坡。
旁白:因为猫天生对甜味不敏感,它只是从苦丁糖中尝到了酸味与苦涩。
于是离开了这里。
6.房间健忘人谭卓吃面条,边吃边说话。
在谭卓的身后,镜子里能看到黑猫把一盏灯升起来。
旁白:黑猫找到了第二个人,是一个健忘的怪人,她每天都会吃一种叫做”常忘面“的食物,这种食物能让她忘记失去爱人的痛苦。
健忘怪人:我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
但是我已经忘记了它的内容,我只记得写信的人是一个火车司机。
吊灯突然变亮了。
旁白:黑猫将一只眼睛作为玻璃灯,送给了健忘的人。
因为猫的眼睛,可以抚慰人的灵魂。
有人敲门,谭卓去开门,开门之后,豁然开朗。
原来外面是铁轨,谭卓在一辆火车上,音乐突然响起。
旁白:有一个声音将被遗忘的信读了出来。
除了太阳高度,今晚的写作还取决于,天气状况,污染,悬浮颗粒物。
孩子们睡的很好,孩子们还在密度蓝里游玩。
以后我会教他们算数,一朵花加上一朵花,等于一朵喇叭花,一只甲壳虫减去一只甲壳虫,等于一只毛毛虫,我写信的时候,心脏是热的。
和想你的时候一样。
所以,我想人类的爱,肯定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着太阳系。
黑猫觉得信的内容,不是它想要的东西,那只是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
7.废墟黑衣人走过一堵废墟墙壁,走进废墟,走离废墟。
8.豪车霓虹闪烁的豪车里,黑猫坐在车上,一处游戏机正在闪烁。
旁白:还冒找到了第三个怪人,是魔鬼,想要从魔鬼手中得到珍贵的东西,就要以自己灵魂的音符来交换,9.剧场第三个怪人从剧场的床上醒来,用魔法穿衣服。
旁白:魔鬼告诉黑猫,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黑色的帽子就会把它的灵魂带走。
黑猫用完所有的音符,却被魔鬼耍了赖皮,只得到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巴。
它很失落,因为今天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日,为了不被她认出来,它才装扮成了怪人的样子。
想要将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她,但是这次,它觉得自己彻底失败了。
第三怪人:这就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一只猫眼睁开小女孩在玩。
黑猫在草地上爬行。
旁白:曾经,小女孩在野外带回了这只小黑猫,他们成为了这世界上最好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小黑猫把东西放到小女孩的床上, 有受伤的鸟,死去的老鼠,和冰冷的蛇,小女孩被吓到,她觉得这是一只邪恶的猫。
慢慢的也就不再喜欢它了,黑猫感觉到了小女孩对它的厌恶。
最后离开了。
10.城市天桥黑猫站在电梯入口,一个小女孩缓缓上升。
小女孩:请问,是你找我吗?
黑衣人:有一个朋友给你带了礼物,在帽子里。
小女孩打开帽子,看到黑衣人头顶有一颗小花。
黑衣人:你好,再见。
11.野外泥巴路上下过雨,一只黑色的帽子在空气诗意的飘荡着。
通常,我们看到的电影都是小说,小说会给你讲一个故事,起承转合,告诉你一些人和事。
很偶尔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一种像诗的电影。
在这样的电影里,一切都是人类情绪的凝结和浓缩,它就像是一种专门制造出来用以收藏转瞬即逝情绪的魔法容器。
毕赣这部短片《破碎太阳之心》在我看来就是一首诗。
从《路边野餐》到《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毕赣一直在把电影诗化。
诗化的电影几乎是不需要具体情节的,不借用情节来传递情绪,反倒最难。
在这一点上,毕赣已经自成一派,几乎也是中国电影导演里的珍稀动物,应该予以保护。
《破碎太阳之心》延续了毕赣以往的风格。
将故事摊薄,童话化和寓言化:故事以一只黑猫的视角展开,黑猫满足了稻草人燃烧自己去飞翔的心愿,而后受到稻草人的启发,去寻找拥有世界上最珍贵东西的三个怪人。
大量日常又充满着诗意的意象:无家可归的黑猫,稻草人,机器人,破碎的镜子,镶嵌在火车上的房子,魔术师障眼法的舞台,泥土和花朵。
一个诗人的旁白:把人物的心境翻译成诗歌。
这一切组合起来,就是毕赣的形状。
如果用看故事的角度去观影,或许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所以要用去读一首诗歌的心态去看这部短片。
黑猫找到的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里负责给孤儿发苦丁糖的机器人。
孤儿只有离开孤儿院的时候,才能领到苦丁糖,尝到甜蜜和苦涩的滋味。
而机器人也只有在每个孩子离开的时候,才能跟他们每个人说一句话:你好,再见。
相遇和告别同时发生,机器人才是孤儿院里最孤独的那个人,也是一个注定要被遗忘的人。
在表现被遗忘的机器人时,毕赣在影片里用了大量的镜子,尘封的透明塑料纸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鬼气森森的凋敝感,在黑猫用破碎的镜片折射阳光给耗尽电量的机器人充电时,被遗忘了不知道多久的机器人又重新站起来,把黑猫误认为是要离开孤儿院的孤儿,给他发糖,用机械的声音喊出那句久违的“你好再见”。
如果注意听,机器人醒来之后,环噪立刻响起孩子们的吵闹声,而此时孤儿院明明已经肉眼可见的破败。
很明显,这些孩子们嬉闹的声音,来自于机器人最初的记忆之海。
而他手指上的太阳纹身,也代表着他对阳光的渴望,可是给他光的人,无可避免地越来越少。
他在短暂醒来之后,又将继续沉睡,被遗忘在时间之谷。
我在这个片段里看到的是每个人从巨大的人间孤儿院里走出去,终于失去庇护,开始独自品尝饱含尘世万千滋味的苦丁糖。
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而黑猫却对甜味不敏感,它只能尝到苦涩和酸楚,似乎映照着许多人漫长而辛苦的一生。
黑猫只能继续上路,乘坐索道从荒野走向城市,此处镜头的设计让人再次想到《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那段著名的长镜头,黑猫在前景,背景在变化,给人一种梦境之中的旅途感。
第二个怪人是健忘的女人,每天吃常忘面来抵御失去爱人的痛苦,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火车司机写给她的信,但她却记不起信的内容。
在这一段里,光影的变化,和《地球上最后的夜晚》里念诵诗歌就旋转的房子如出一辙:敲门声响起,门打开,原来房子就置身在一辆行驶的火车里,女人就居住在这辆永不停站的记忆列车上。
现实与梦境的界限再次被诗歌的咒语打破。
这样的处理,依旧是熟悉的毕赣。
黑猫所找到的第三个怪人,是一个学会魔法而失去快乐的魔鬼,最终得到一堆泥土。
到这里,故事开始闭环,旁白开始讲述黑猫自己的故事。
它被一个小女孩在野外捡回家,为了向小女孩表示爱意,它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都放在了小女孩床上:受伤的鸟,死去的老鼠,冰冷的蛇。
小女孩却开始厌恶黑猫,许多时候,人和人之间无法感同身受,你把爱献出来,对方却并不领情,两个人之间的壁垒,最终会使得某一个人心碎。
黑猫感知到这种厌恶,于是开始了流浪。
在经历了稻草人和三个怪人之后,黑猫终于开始明白,这趟旅途的意义。
稻草人教会它奔赴与寻找,机器人教会它失去之后的自处和自洽,健忘的女人教会它记住和遗忘,魔鬼教会它伪装、心碎和希望。
原本漫无目的的它,终于找到了一个目的,它终于有了勇气,再次回去见到了抛弃它的那个小女孩,送给她一枝用魔鬼相送的泥土种出的野花,淡淡地说出那句久违的,你好再见。
到这里我们才恍然,原来这是一个关于孤独,心碎和爱的故事。
诗歌书写的正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恒常如新的爱,从不缺席的孤独以及热烈又冰冷的心碎。
我想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十几分钟的短片里,读到属于自己私人的观感吧。
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也是毕赣的魅力。
太阳会心碎吗?
当然会。
不然哪来的光呢?
去吧,尘世的人,爱,孤独,心碎和猫,都在等待着我们。
因为Ta用自己的灵魂,那是Ta唯一拥有的贵重的东西,换来了一朵再普通不过的小花,像空气一样存在的疏松寻常 在Ta最重要的人面前 好像跟我一样 (还有,还有什么能比送上了自己所能想到最好的东西,结果反而遭到嫌弃,开始远离更令人无措的呢?
就那样捧着自己单纯的真诚心碎,还想着继续给些什么
今儿朋友圈广告推到面前的。
也不知道为啥推给我。
因为我是贵州人?
还是因为我少年时也养过猫?
还是因为我就是一做广告的?
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吧,大数据对我的这次推送算是成功了。
我很喜欢这条片子,也因此记住了这背后品牌。
推送的效果做到这份儿上,成啦!
……大家伙看这片子的时候别忘了这东西本质上是有商业目的的,不是毕赣自己拍着玩。
要从这商业目的出发,我觉得毕导这Brief真是吃得透透的,我要是甲方,得认真地跟人说声谢谢!
……接下来瞎聊聊我对这条片子的看法,孔见,拙见,不值一笑那种。
毕赣的创作是很丰富的,行家在里面看出很多东西,这个托夫那个司机的,我都不太懂,纯讲我一个普通观众看到的东西。
……故事说起来不复杂,顺着讲就是,从前有个可爱的小女孩收留了一只流浪的小黑猫。
本来他们过着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生活。
想着报恩的小黑猫于是给小女孩带回去了一些自己觉得很珍贵的东西。
是啥呢?
就是死耗子、小鸟什么的……而且,还郑重其事地,把这些个东西拖到了小姑娘的床上……这剧情是不是哪里听过来的?
有意思吧!
我们小毕照着这,就整出片子来了。
正常是个小姑娘瞅见这谁不害怕?
没想到原来你是这样的猫?
从猫来看,这尼玛就我猫性本性啊!
然而嫌弃不可避免。
猫咪离小姑娘而去。
你觉得好的东西, 别人不觉得好。
你掏出真心,结果被人嫌弃。
这个设定简单又直接,推着剧情就往前走了。
……影片就从猫咪的旅行开始。
这个旅行可以看做是猫咪的救赎之旅——毕竟它把小姑娘吓坏了,它想要做真正能让小姑娘满意的事情,找到真正小姑娘喜欢的东西。
这个旅行,其实更是猫咪的自我价值实现之旅。
这个自我实现,就是片名:破碎太阳之心。
……影片里说了,太阳之心是人类的爱。
猫咪干的事,就是补缀起来了那些破碎的爱。
它接下来干的事,往更直白了干可就是广告公司的活儿了!
我们往下看:……猫咪完成的第一件事:放火烧了稻草人,帮稻草人获得了自由。
猫咪从稻草人这里获得了衣服帽子,注意,在这身行头帮助下,猫咪以人的身份,走进了人的生活。
紧接着,猫咪开沿着稻草人给的线索,开始去找寻一个答案:人类最珍视的东西是什么?
……猫咪完成的第二件事:帮机器人重新获得生命。
机器人的比喻义很强烈了。
有小孩围绕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就有生命,分享自己的糖果(其实就是人生故事),而当无人分享时,他的生命停滞了。
猫咪以一种“打碎”的形式,弄出了动静,也给机器人带来了新的生命。
机器人,则给猫咪糖果,作为答谢。
猫咪尝不出糖果的甜,之觉得苦。
那是当然了,猫怎么能懂人生呢?
……猫咪完成的第三件事:帮女孩找回了往事。
女孩从诗,到食,理解里面的意思了吗?
猫咪做的事,是点亮了她的生活,帮助她正面曾经的情感(门打开了,行进在向前的轨道上)……猫咪做的第四件事:激活了一个贪婪的人。
这货贪得无厌,为了“魔法”失去了幸福。
其实也是真实世界里争名逐利丢失了对生活真实感受的人。
而猫咪用自己“生命的音符”,将这个人唤醒。
……你看猫咪最后的报恩。
它约到小姑娘出来,揭开帽子,脑袋上顶着一朵小草花,小姑娘心无芥蒂地就摘下去了。
你猜那朵花叫什么?
在我看,叫“理解”。
人世间最可珍贵的东西,就是理解。
无论你处于何种情绪中,猫咪总能给您一种“理解”的抚慰。
而这家品牌提供的宠物用品,是因为他们无比地,理解你家的猫咪。
懂了么?
话在说白一点,我们是宠物用品专家!
……拍商业微电影请名导演撑场面的挺多的。
搞得不咋地的也挺多的。
毕赣这个搞得挺好的。
认真去理解甲方的诉求了,创作上兼顾得特别好。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和毕赣这样的好导演,合作这样的好东西。
这部短片,是一个童话,故事的主角,是一只猫。
故事发生的那天,是一个小女孩的生日,黑猫为了找到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小女孩,开始了它此生最后一次旅行。
其实,黑猫一开始并没有给小女孩过生日的打算。
它原本流浪在一片茫茫荒野之上,命运使然,它遇到了一个和它同样孤独的稻草人。
稻草人请求黑猫点燃自己,好让它也获得飞向天空的能力。
那样,它就可以去看望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朋友了。
对于稻草人来说,对小鸟朋友们的爱,已经克服了它对死亡的恐惧。
黑猫早已破碎的心,被稻草人的这份爱所震撼,于是,完成了稻草人的心愿之后,它变成了另一个稻草人——黑猫穿上稻草人的衣服,开始为自己的心愿而旅行,而稻草人的命运,预示了它注定牺牲的宿命。
人人都读过童话,我们知道,童话所具有的魅力,不仅仅来自于超自然的设定,和被赋予人类思想情感的鸟兽虫鱼。
最核心之物,是故事本身对爱的歌颂。
那么,片名《破碎太阳之心》和“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稻草人告诉黑猫,有三个怪人,他们曾经拥有过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于是黑猫开始寻找这三个怪人,想要得到最珍贵的东西,送给它曾经最亲密的朋友,小女孩。
第一个怪人,是孤儿院的机器人,他会制作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糖果,苦丁糖,送给孤儿院的孩子们。
黑猫唤醒了他,得到了糖果,却因为自己没有敏感的味觉,只尝到酸涩与苦味。
第二个怪人,是一个健忘的人,她爱吃“常忘面”,来抵抗失去爱人的痛苦。
她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封信,但她却忘了信的内容。
黑猫帮助她得到了信的内容,却无法理解信的内容,它只能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答案。
而在稻草人和这两个怪人的故事中,光,是美好的前兆。
黑猫点燃稻草人,熊熊火光,使他实现了自己追求友爱的心愿。
黑猫打碎镜子,用破碎的镜子反射阳光到机器人的身上,使他重获电能,再次制造糖果。
黑猫将自己的眼球送给健忘的人,因为猫的眼睛,能够抚慰人的灵魂。
眼球灯泡亮起,光的影子念出了她已经遗忘的情书,故事的答案就藏在信里——爱,保存在太阳的核心之中,用来维持太阳系。
爱就如同阳光一般永恒,能够抵抗遗忘、死亡和孤独,这就是“太阳”与“爱”的关系。
但是,在黑猫的故事里,光却是悲剧的前兆。
第三个怪人是一个魔鬼,他固执自私,为了魔法抛弃家庭,失去了爱,失去了快乐,也失去了灵魂,只剩下错位的生活。
他骗取了黑猫灵魂的音符,只送给它一团肮脏丑陋的泥巴。
他告诉黑猫,日落之后,阳光消失之时,黑猫将会被黑帽子带走它的灵魂。
幸好,黑猫像稻草人一样,并不畏惧死亡,因为它的愿望已经实现——黑猫唯一剩下的泥巴上,还有一朵纯洁的花朵,小女孩拿到小花的那一瞬间,黑猫其实已经把它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了出去,那是它全心全意的爱。
故事中的所有角色,曾经都拥有过这个世界上同一种最珍贵的东西——爱。
正是失去了爱,他们才变成了孤独的怪人、孤独的怪猫。
黑猫在修复自己破碎的心的同时,修复了“破碎太阳之心”。
当稻草人再次听到鸟鸣,机器人重获孩子们的欢笑,健忘的人打开车门吹着火车前进带来的风。
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爱从来就没有消失。
童话最美好的愿景,莫过于只要爱不消失,灵魂就不会消失。
曾经为爱牺牲的海的女儿,虽然变成了海上的泡沫,但获得了不灭的灵魂。
黑猫,一定也一样。
黑猫与稻草人,苦丁糖与常忘面。依旧是毕赣酷爱的复古意象、审美趣味,尤其喜欢房屋变火车那一段。
很想把房间搬进火车里。
克拉拉与太阳竟迅速影视化!(终于又见影帝咱老姑父
[2022-04-07] 初看3星。毕赣带娃心得汇报演出之睡前故事。李丹枫是真厉害,全片亮点全在声音设计上(很好奇把叙事功能丢到声音层面是谁的想法)……视觉上值得一说的就是小姑爹那段用模型做了个强制透视,别的嘛……硬着头皮吹个三星![2023-01-17]#6th PYIFF#平遥之夜特别放映。大银幕看还真的可以涨一星。视听是真做得挺细致(15分钟短片居然能拍30多天我滴妈啊,不愧是毕赣)。
画面极富美感啊,《电影诗学》这本书是不是被毕赣翻烂了?
中国的一部分导演陷入了一种不装逼不舒服的怪圈里面,自嗨、自刎、至死。
文艺短片普遍规律,4:3,方言独白,冷色调,男的像流浪汉,女的像郝蕾
毕赣的灵气还是在的 就是观众因为自己的高傲越来越愤怒了
比王家卫贾樟柯会恰广告饭。以黑猫“小王子”去讲对女儿的爱,比矫揉造作的地球要真情可爱多了。
B+ 依然很有想法,部分地方有感动,部分地方一如既往略显刻意,只是希望别被这些花活遮蔽了创作灵感,期待下一部长片吧
毕赣还是很适合拍这种梦幻又诗意的东西,长片快来吧
路边野餐之后 所有人都想看到更多的灵气 属于毕赣的轻盈 而不是更多的塔可夫斯基 既然还是品牌合作 那也有必要说一下这个“假洋牌”让我从始至终对影像本身有一种膈应 不应该但是没办法
笑死了,新世相和品牌方想找王家卫拍广告片,基于预算及各方面的原因,最后找了毕赣——野生王家卫实锤了
只喜欢少数几个画面。又是模仿电影,所以在鼓励和厌恶之间还是保留了不少好感。“常忘面”那里挺招笑,那些故作文艺的口吻突然被肠旺面梗给破了,他还是掌握不好编织氛围与开玩笑的关系,整体感觉就像是让王家卫来拍贺岁喜剧。两星半
肮脏丑陋的泥土里长出一朵花,定格,奇幻旅程带来的诗意瞬间升腾起来。毕赣的诗意不是来自于句子,而从影像。短片精妙之处是从猫的视角出发,原本被人们视为“爱之客体”的生物,认识爱、了解爱,最终给予爱,且是以另一种面目。这种立意是无比开阔的,同时掺杂了温柔的感伤。
#🍋观影# 太平庸了,人兽混搭就是败笔,想象力呢?
我就看小姑爹!ps 这跟盛行的网红咖啡店有区别吗?没有
中国恰饭片子里拍的最好的了吧
太矫情了,诗歌从一种路径,变成了目的。
美学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