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如火如荼,光是“开门关门”就折腾了好几回。
但我们似乎都忘了,大开大合的大制作大片,并不是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所谓概念先行,主题深刻,这部《程序恋人》就是如此。
这是一部短片,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部电影汇聚了明道、叶青等明星阵容,导演则是《破局》的连奕琦,可见这部作品的体量之大,但本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种硬核科幻,而是一部软科幻。
而软科幻就是将畅想中可能的未来/过去科技为背景,重点关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这些电影基本上不会把CG作为主流,其中有未来人性预言如《1984》,也有科技对人类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如《永无止境》。
更有如《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部对人类发展史进行设定颠覆的电影,场景几乎只有一个,几个男人面对面扯皮,就扯出一部神科幻。
可见,科幻电影,并非只有大特效和大爆炸,关键在于故事性和主题。
用句大白话来说,几个人扛几袋面凑几天馒头钱就能拍一部科幻电影。
《程序恋人》也是这样滴,故事选取了科幻电影中最为常见的“人工智能”的题材,将一个后现代的人机之恋故事,变成了一个寓言式的成人暗黑童话。
《程序恋人》的故事很简单,人类在未来发展出了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被称为智能人,甚至连人类本身都被限定了级别。
智能人但不被人类社会接受,而且被禁止进入上层社会社区。
叶青饰演的女主角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达到了等级8,可以进入上流社区,她在明道的邀请下,为了一点点虚荣和好胜,去定做了一个智能人男友,出席酒会。
这种在科幻电影中是属于典型的“no zuo no die”的行为,而且故事模式似乎很熟悉,很多人想到了《她》的人机恋或者《机械姬》中的机器寓言,其实上这个的概念很早就有,比如《银翼杀手》。
智能人禁止进入社区,但女主角却铤而走险,而且电影中有个设定很有趣,就是你定制了智能人男友之后,为了达到理想的恋爱目的,主人需要服下药品,忘掉自己曾经订购的行为。
可见,电影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完全混淆了真假的世界,甚至连主角都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智能人,只有上帝视角的观众,默默地审视这一切。
就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道理一样,与真人别无二致的智能机器人,本片并不具备恐惧元素,但电影中以明道为主的角色行为,也产生不了人类与机器人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这样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从人机对立,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对立,而在其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就是情感。
因为在很多同类电影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总动员》甚至早期的《霹雳五号》,机器人的单纯令人类汗颜。
我们以自我的完美形象创造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但具有真人的外表,还有拥有人类不具备的纯天然无公害绿色环保“心灵”。
科幻作家和编剧们按照完美的形象塑造了机器人的形象,他们拥有人类的一切特质,但很少具有人类的缺点。
电影的片名,《程序恋人》中的“恋人”是一个双关语。
可以是那个众所周知的“恋人”,也可以是个动宾短语,即“恋上一个人”。
可惜就连电影中的角色,也无法知道自己所恋的对方,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在这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机器人三大定律”成为电影的决定因素。
在电影中这个二人世界充满浮华,非常有仪式感。
但这样浮华的表面,奢华的人类生活,就像带着面具,淡化着四周的冷漠。
外表的冰冷,却有温暖的内心。
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对比,转化成为莫大的讽刺。
电影的结尾一次顺理成章的反转,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有些时候,机器人要比某些人更懂得什么是“情感”。
电影的主创却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一个我们都懂的道理。
科技次时代,冷漠的人际关系,冷漠的世界,所有人依靠虚假来麻痹自己,情感元素的缺失,一切都那么冷冰冰,而机器人的出现,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时代下的悲剧,好似中国版的《黑镜》。
20181110杭州《来自你的瓦伦汀》主创见面会短短20分钟试映短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而又深思的问题之余,还十分让人期待看到正片,而留下了开放性伏笔。
试映后,主演:明道、马塞罗·欧根;制片:李诗翔。
共同和同学粉丝讨论答疑。
并且介绍了他们各自对影片和角色不同的看法。
还有对于高速发展后未来的AI完美情人看法。
期待正片上映!!!!
在未来的某一天,爱情,真的可以买卖,爱人,也真的可以订购。
影片《程序恋人》就将我们带到了并不太遥远的2036年,彼时的人类社会,人工智能已经高度发达,在全面覆盖的信用体系之下,高分值的公民也将获得更多的生存权益,比如,住在高档社区,比如,订购完美情人。
有关人类与机器人的共存方式,有很多种设想,我们理想化的希望是,它们能为我们人类创造一切的便利,而悲观的看法,则是在人工智能泛滥的时代,人类将陷入到被机器人反噬的恐怖境地。
在1940年由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也成了众多影视作品所津津乐道的人类护身符和机器人紧箍咒。
由此,大量的讲述人类与机器人相处、相爱、相杀的故事,满载着我们的幻想纷至沓来。
但《程序恋人》所呈现的角度,却非常别具一格,在片中,我们不仅能订购到的机器人,还可以让我们在一粒药片的“掩护”下,完全忘掉自己曾经的订购行为,从而迎接一个完美的情人,迎接一段天作之合般的爱情。
在这里,你无法分辨真实和梦境,你以为的真实,也许都是被设定的未来。
从这一点上来看,《程序恋人》是用一个特别商业化的视听外壳,包裹了一个非常有哲学辩证思想的剧情,当我们惊讶于未来的机器人,已经与人类难分伯仲的时刻,也不禁有些心向往之,毕竟,那是我们所有人都期盼的温柔乡。
由此,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如果我们在情感的选择上,会面临向左和向右,左边是普通的人类,与七情六欲,有优点缺点,右边则是最先进的机器人,外观与真人无异,却又极度能体察人性,体察感知,找不到任何瑕疵,你会选择哪一种?
是接受有缺点的同类,还是迎接天衣无缝的由程序管理的完美?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对于战台烽而言,仔细思忖下,却不易即刻来决定。
人类的生存,正是因为夹杂了各种情绪,铺陈了各种未知,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若只是一味生存在美好之中,会不会也有对美好有厌倦的一天?
当我们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人性。
未来的机器人,被设定的再完美,再有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程序化的存在,一切都有因而行。
而人性,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尽管我们已经能够探索几亿光年的外太空,但对于人类本身,仍有太多的未知,而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却都是一直难以揣摩出规律的存在,但这也正是真实的人类的迷人之处。
《程序恋人》用一个相当有脑洞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匪夷所思的高科技未来,又用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局,让我们的迷梦戛然而止。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是这样,《程序恋人》也不例外,篇幅很短,只有20分钟,故事简练,视听绚烂,迅速将我们带入到高科技的生活情境。
该片的主创都由国际化的团队担纲,因此在服化道,以及众多的特效制作层面,也呈现出科幻大片的气质,连奕琦的执导,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的主演,又让作品对于国人而言,相当贴切和友好。
总的来说,全片的故事却在天马行空中,中止得很干脆,给观众留下了太多意犹未尽的回味,这也是这部作品的迷人之战。
目前《程序恋人》已经在腾讯视频上线,看过之后,或许你对爱情和未来,以及未来的爱情,会有不一样的期待。
现在每个人个性发展十分明确,对另一半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很多人因为找不到符合自己标准的另一半,而时常感到失望,变成不婚主义者,又或者是在同性之间寻求安慰,我通过看这部电影的片段,感觉它主要是阐述与机器人之间的恋爱,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非常符合现代人的要求,非常贴合实际,哈哈哈哈哈😍😍
2036的故事讲起来遥远的充满科学幻想,但其实算一算也就是十几年以后,所以我觉得很远又很近。
会有一些带入感,比如啊可能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我可能评分到不了8之类的吧哈哈哈…并不是遥远到与我无关的故事。
人和人,人和AI,AI之间,以及AI对待人,算法不能代替真情实感,那AI是不是可以有感情?
很羡慕可以量身定做一个完美爱人,但是当所有情绪和相遇都被设定好,没有误差的满足欲望可能会让人类失去一些最原本的东西,这种失去是一种进步吗?
处在一个谈不上缘分不用磨合也不会出现矛盾的世界,什么是真实,爱又会是什么。
本身的格局挺大的,期待有长片~在解决人类感情走向的同时,能够拥有一个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发展矛盾点的观点立意,引发大家对于未来讨论和思考。
❤️
作为一部讲述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科幻短片,《程序恋人》虽然只有20分钟,但是却短小精悍,有着完整的故事结构和世界观设定,故事里面涉及到了科技、人性、权力、爱情等主题,算是一部完成度还不错的科幻作品。
影片的世界观设定很有意思,故事发生在2036年的未来世界,人类与智能人并存,但是人类却反对智能人,明道饰演的Ming就不准智能人入住纽伦堡社区。
影片一开头就展示了人类与智能人水火不容的紧张关系,数位智能人遭受到攻击,攻击者在依法处理罚金之后无罪释放,而受害的智能人则被回收处理。
以往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片,大多探讨的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反过来对人类的威胁,比如科幻片经典《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哈尔”9000已经具有了自我意识,可以自己做出判断,对人类造成致命威胁;《黑客帝国》系列中,“母体”已经彻底征服人类,并且即将取代人类文明,在这些科幻片中,人工智能被看作是人类的梦魇,人类呈现出对于科技进步的恐惧。
然而,在《程序恋人》中,导演并没有将镜头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给人们造成的威胁,相反,智能人在片中是以弱者形象呈现,他们可以任意被人类毁灭,不受尊重,人性的虚伪、肮脏被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
片中,不仅人类对于智能人是排斥的,就连人类自己也都划分了不同等级,只有社会评价达到8分以上的优秀人类才可以成为纽伦堡社区的居民。
这种等级的划分便滋生了权力,产生了不公平,也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等级关系。
整部影片的室内场景设计大都以白色或者蓝色等冷色调为主,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氛围,这也正契合片中人类的社会关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已经与正常人类没有什么区别,人们对于情感的建立也选择更为简单便捷的方式,不用走心,只要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订购智能人回来,当我们的完美朋友、家人、情人,这种依靠定制的情感关系本身就预示着人类生活的冰冷、空虚。
整部影片中唯一一处暖色调,就是女主角chole与男友之间的亲密互动,还有着人类之间的正常情感交流。
科技越进步,人类之间的关系就越冰冷,沟通越少。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抱着手机,即使同在一个饭桌上,也是机不离手,将近在咫尺的距离拉远。
片中chole利用大数据定制了一个完美男友,那如果回到现实,人类会不会跟一个近乎完美的智能人来一段美好的爱情,相信每个观众都可能会有不同答案,这个是这部影片带给观众的思考。
在此之前,科幻片这一类型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短板,处于缺席地位。
2019年,华语电影才拍出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片《流浪地球》。
有了第一部的经验积累,未来华语片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幻片会出现来丰富这一题材。
而《程序恋人》虽然只是一部短片,但无论是科幻设定还是故事的讲述都相对完整,是对科幻题材的一个勇敢尝试,特别是结尾的剧情反转,让观众意想不到,很具有讽刺意味,也让这部科幻短片更具有深度。
反复看了好几遍电影才敢下笔写影评,这部电影虽然很短但是很发人深省,也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也许人类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但是感情是不可被替代的,也许感情可以被写进编程,但是也不能因此阻止智能人的出现,智能人的定制也许会比普通人更能懂对方,每个个体都应该被尊重。
所以在线蹲一个定制链接, 在哪里可以定制一个明道的智能人?
求拍成电影吧完全不过瘾!
🥺
人类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在2017年1月阿西洛马会议上,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行业领袖也讨论并制定出23条原则。
其中安全性、人类价值观,以及风险等问题都在这23条原则之列。
《程序恋人》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关注未来爱情,通过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情感表达,触动到了观众最柔软的内心。
原来,真正的爱情,是一种长久的陪伴,至于对方是人还是人工智能,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所坚守的道德底线,为了爱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这份爱。
未来爱情,可以私人定制,大数据可以准确按照个人需求定制恋爱对象。
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但从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就可以发现,这是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科技带给我们的最温暖回报。
这种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甚至包括整个恋爱经历,都可以设定重重惊喜,让人既能享受到爱情带来的愉悦,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满足个人的最大需求。
《程序恋人》为了表现这样一种美好,通过定制和遗忘,来戏剧性地处理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的惊喜,丰富了整个故事,也让画面显得精致而又令人浮想联翩。
同样,这种逻辑缜密的剧情设计,调足了观众的味道,通过定制和遗忘,让爱情变得美好而又纯粹。
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让我们的未来生活充满了科技感,也更有幸福感,而这,也是《程序恋人》所要表达的理念。
人工智能的运用,一直备受争议,到底是合理运用,还是充满隔阂,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即便是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感情生活,依旧会带来许多积极的且正面的意义。
而没有原则性的研究,势必也将会给人类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消极意义。
影片关注到了这一点,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挑战人类所制定的入城准则,同样也通过这样一场恋爱,让人看到人类的自私,人工智能的底线。
《程序恋人》既有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期待,同样也提出了一个更加充满人情味的反思,是无限放大还是遵循原则,这是一个值得人类思考的问题。
而看似没有感情的人工智能,远远超越了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人类情感,这样一场感情戏的出乎意料,也给观众带来启迪。
连奕琦执导,国际智名班底的参与制作,是这部影片的质量保证。
画面的未来感十足,人物充满棱角的表演,也都为剧情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明道、叶青、莎拉·伯格、马赛罗·欧根等中外演员的混搭,都让这样一部爱情概念电影更加国际化。
科技是人类共享的,是没有国界的,爱情也一样。
《程序恋人》打造了一个穿越时空和国界的爱情概念,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大同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每个人置身其中,都在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愉悦和品质生活,同样又害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充满节奏的氛围里,让人感受到未来爱情的美好与不足。
如果人工智能拥有了情感,那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而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其实也是要研究有准则,提前规避风险,不能被人工智能左右,还是要更好的运用,提高人类的幸福指数,也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爱情是惊喜而非惊吓。
关于电影的一些感受——订制情人中的非订制化我们期待的完美情人,其实是另一种自己想做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去做的事情,可能是带你一起夜骑,可能是冬游,可能是跳伞(举的例子略极端),这是是爱情中的互补。
我们并非订制个性,而是期待惊喜,人类都爱浪漫与激情,在订制情人的时候,我们期待改变,既是改变自己,也是改变人生。
电影中的舞厅相遇,餐厅喂食可能只是公认的爱情模板,在一个20分钟的微电影中是毫无问题的,如果制片方有意拓展的话,AI与人的差异化与相同性,我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主题拓展点。
为什么电影甚至日常PPT的设计中会有快闪的流行也是这样的原因,惊喜与刺激感,是看电影的期待。
本身制片人也提到想有些收获,这也是我的一些感受吧,希望有帮助。
特别提到,明道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帅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的孤独与独属的冷漠,讲Ming也刻画的非常好,线下也是个超级温柔的人,他是我最爱的单均昊呀(虽然本人可能不一定喜欢霸道总裁这样的角色设定,可是本身霸道总裁并不贬义,隐藏在霸道外衣下的是独有的温柔与天真,我真的超爱他!!!
)
本来没有关注到作品,是冲着道哥去的。
当在现场欣赏完这部影片后,感触颇深。
AI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目前还没用完善全面,那如果当AI 和我们一样有了自己的思维,你走在路上分不清人与AI 的差别时,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在现下生活中甚至于未来,我们和AI 之间的关系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这些都是在看影片的时候可以看到的问题。
制作人做出了自己的想法,拍摄导演拍出了剧本,主演们演出了他们的理解,而我们终会看到我们所想看到的。
祝《来自你的瓦伦汀》金马影展首映成功💕️
《来自你的瓦伦汀》国内首映会&见面会
会后大合照
很精彩的20分鐘~ 一部很值得我們思考的作品! 人類有了評分制後究竟是好是壞? 感覺是讓人為追求更好而多了鬥爭的慾望。。。我希望智能人只是為我們生活帶來更多方便,而不是取代~ 當一切都可訂製,世上就沒有獨一無二了~ Ming是一個很現實的角色,明道拿捏得很好👍
剧情反转设计得好,特效加分
这个片子在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亮相过,在海外取得过不俗口碑。今天看了,确实还不错。
电影的主题是探讨人与AI之间的关系,这个电影的结局令人回味啊!
很好看!就是太短了!还没看过瘾就没有了!
谢谢道哥百忙之中来到我们学校。本来是奔着道哥去的,但是看了该电影的短片,感触很深刻。以后AI发展起来,世界是怎么样的呢?会不会有智能人人权的声讨?我们会与他们相爱吗?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是我们能够畅想。如制片人李诗翔女士所言,2019年科幻电影必将席卷中国市场。而这部影片则快人一步,为我们展现了未来可能的模样。影片内容富有创意,不古板而且与现实相联系,相信在正式上映以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共鸣。愿票房大卖。
我觉得人工智能也无法替代人类。因为人工智能是无法有七情六欲的。人真的是太复杂了,我不知道有谁能编一个痛苦,郁郁不得志,迷茫的感觉给你的机器人。毕竟人是有灵魂的。
依样画葫芦也搬得很低级
“一旦有了捷径,它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的路”。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机器人伴侣可以普及,那么人口老龄化和负增长问题恐怕也不能视而不见,搞不好我们就是那批“问题老人”。
很棒 我被震撼了
短短二十分钟却立意丰富,引爆各种话题:分数制阶级、金字塔顶层社区属性、智能人是否可以拥有更多尊重和权利、爱情能否定制、完美情人真的是你想要的吗?发人深思的同时,也让人享受到一场服化道精致、视听绚烂的科幻盛宴,制作团队当真是无比用心了,点赞!但是期待着更加具化详实的剧情,拍成电视剧吧!跪求
优点是就20分钟,一会就看完,未来社会,社区主人禁止智能人入住,女主作为新星设计师刚进入社区,想网购恋人。
很新颖的题材,这引发的不仅是人们对于将来人与AI之间的和平相处的思考,更向AI人与人类之间的情感发出疑问。大制作,有深度,够吸睛。
非常好很好
还是黑镜更胜一筹!期待Perfect lover可以成为现实,我一定会记得喝下那粒遗忘的药丸
不好看。灯光太黑了 不知道还以为拍悬疑呢
剧作很老套,但是制作上还OK,不过就找不到一个能说流利英语的外国帅哥了吗?
故事是五部短片里我唯一能接受的。但是它的特效和调色等等的实在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智能人早已不是幻想,而他们的智能也已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在智能和人类之间选择,权衡,但共同的期许,是更美好的未来…
想看,支持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