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画面非常出彩的电影,几场精彩的动作戏酣畅淋漓引人入胜,如果不是个别人物略为卡通化的造型,你几乎不会意识到这是动画片。
得益于真人动作捕捉与CG动画相结合的折衷处理方式,影片的画面细腻流畅,真实得“不像动画片”的同时,又留住了漫画应有的童趣与夸张味道。
通过对技术的合理运用,《丁丁历险记》的画面在动画与真实之间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
影片对满身喜剧色彩的阿道克船长以及他反派宿敌的塑造都显得颇为成功,狗狗“白雪”不但讨喜更屡建奇功,相比之下,倒是主角丁丁稍显平淡,除了“机智”以外不能给人以更为深刻的印象。
作为典型的好莱坞动画,从对白到动作,片中安排了不少的包袱噱头,但却只能算中规中矩而难有令人捧腹大笑的时刻。
影片的收尾显得比较仓促,在你感到“终于就要全盘展开”、看出韵味的时候戛然而止。
情节方面则显得保守老套,采用了最传统的冒险电影套路——你甚至在影片开始不多久就能猜到之后发生的一切。
即便如此,这也丝毫不妨碍你沉浸在斯皮尔伯格带来的将近两小时的视觉享受之中,退一步说,即便《丁丁历险记》只剩下了画面,也还是值回票价的。
知名的年轻记者丁丁,和他的小狗伙伴米鲁在欧洲一个小镇的露天市集游逛。
丁丁买了一艘廉价的三桅帆船模型--独角兽号,邪恶的财主萨卡林和神秘人物巴纳,都试图从丁丁手中买下模型船,但没有成功。
丁丁把模型船带回家陈列,但它在米鲁和邻居的猫互相追逐的时候摔坏了,一只羊皮纸卷轴从摔断的船桅中空掉了出来,滚进桌下,米鲁试图提醒丁丁但失败了。
丁丁前往造访萨卡林夺来的慕兰萨城堡,从那里得知至少有两艘独角兽号模型船。
同时,两光的双胞胎警探汤姆森和汤普森正循线索追捕一名扒手,丁丁将羊皮纸放在他的钱包,刚好被这名扒手偷走。
不久,丁丁被萨卡林的手下绑架,并监禁在戈拉布扬号船上。
丁丁展开逃脱,恰巧解救了原船长--哈达克。
丁丁和哈达克利用戈拉布扬号的救生艇脱逃了。
萨卡林派遣水上飞机追捕他们,丁丁反而夺下飞机,并航向摩洛哥港口巴格赫,但他们坠毁在沙漠中。
哈达克因为炎热严重脱水而产生幻觉,开始忆起他的祖先,独角兽号的船长--弗朗西斯哈达克爵士,在17世纪所发生的传奇故事。
哈达克爵士的宝藏载货船舶被海盗船袭击,首领是蒙面红海盗,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后,哈达克爵士选择让金银财宝随着独角兽号下沉,不让它们落入红海盗的手中。
哈达克爵士后来打造了三艘独角兽号模型船,每艘模型船都藏有一份羊皮卷轴,将三份羊皮纸合而为一便能发现宝藏的位置。
在巴格尔,丁丁和船长哈达克找到了藏在富商奥马尔手上的第三艘模型船,但它被放在防弹玻璃陈列柜中。
萨卡林的计划是借着举办一场音乐会,让知名女高音"米兰的夜莺"毕安卡其穿透力的歌声将玻璃震碎,配合萨卡林训练有素的老鹰来成功夺取第三份羊皮卷轴。
历经一场海港追逐战后,萨卡林最后顺利逃脱并夺走三份所有的卷轴。
丁丁循线追回到欧洲,并事先在码头上安排警察伏击。
哈达克发现萨卡林其实就是红海盗拉克姆的后裔,并重演了他们祖先的剑斗。
哈达克最终仍旧取得了胜利,最后萨卡林被汤姆森和汤普森所逮捕。
丁丁和哈达克从三份卷轴透露的位置到达了慕兰萨城堡,城堡大厅已重建不若最初的样貌。
在一个被弗朗西斯爵士刻意封闭的地窖里,他们发现了一小部分的财宝,以及独角兽号沉船地点的线索。
他们将展开下一段的冒险旅程。
例行吐槽1,以抢戏程度来说,这明明是“白雪和船长历险记”。
比如说,最后决战的当然必然是男一号和反派BOSS,所以船长V5。
2,很多细节,只有原著党看了才会会心一笑。
包括片头和丁丁的工作室。
3,看似《独角兽号的秘密》,其实主要情节都是《红钳螃蟹》。
里面穿插了一点独角兽的部分,比如杜邦们VS钱包癖。
不过大副阿兰就杯具了,身为原作的中BOSS,这里只是个头脑简单的杂兵。
4,有些段子被用掉了。
比如“酒精球”出来了,那么“飞向月球”“月球历险”大概是没戏了。
米兰的夜莺出来了,那么“奥托卡王权杖”估计也不会有了。
5,说道米兰的夜莺,吐槽强度爆表。
原作只是丁丁看了车窗玻璃,这里直接爆掉了防弹玻璃,大规模杀伤武器啊---算是比较体现原作精髓罢,不管多强的BOSS在米兰夜莺面前都是尘埃/浮云。
6,确实如众人所言,太过于“印第安纳琼斯”了,以致于到最后,只能暗自谢天谢地谢斯大导,至少没有让拉博夫来演丁丁。
7,作为原著党,其实更希望看到,如独角兽里面所叙述的探案风格的推进,最好再拍成过去伦敦一样阴霾而且夏洛克附体。
不过那样的话估计观众会睡着而且票房会缩水到1/10,所以改成现在这样的动作片也罢,至少没看过原著的小盆友都看得很欢乐--正如俺儿时看小开本小人书一样开心。
而如果不能带来这样的欢乐,丁丁又絮絮何为涅?
8,另外原作好气派马斯林派克大厅被改成鬼屋还是不爽,那豪宅周围有好大一片开阔绿地,要走很远才能到门前好吧。
9,有没有比较赞的改编涅?
也不是没有。
虽说船长把丁丁当酒瓶开的段子没了,但是沙漠幻化为海洋的设定还是满壮观的。
最后,但不是不重要的。
丁丁作为主角,虽然很没存在感,但是和原著完美得像个超人比起来,和船长初遇的一段,颇有人情味了被船长各种不靠谱震惊的时候,那个表情还是非常有趣的。
霎那间突然感到,其实和船长这样的天然呆搅合在一起,丁丁只是不那么呆而已,竟然看起来就很腹黑了啊。
原著的丁丁比本片更超人若干倍啊。
论体术,单枪匹马干翻一群大汉无压力,一枪打爆飞机那是标准配置;论智慧,不说破了多少案子羞死福尔摩斯,人家都是第一个登月的。
生活又是衣食无忧,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简直就是少年版的高帅富啊。
这样NB无敌天然开挂的煮饺,不挂个不靠谱的油瓶如船长者,反派还怎么混阿。
PS:不要介意大叔的吐槽,毒舌惯了。
去电影院看吧,画面美轮美奂,动作流畅,人物很萌。
1 这是《夺宝奇兵5》。
2 情节完整,起承转合细腻而富有趣味,技术实现完美,无可挑剔。
透镜、浮尘、海水给观众带来的的完全真实感表明量子力学和光学等物理化学的玩意在3D动画这种视觉艺术中的伪造都已经再也不是问题,丁丁与鹰争夺纸头的超长镜头令我叹为观止,细节设置精彩,动作捕捉完美,不得不感叹这种镜头在真人电影里实现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丁丁历险记》已经不能看做一部单纯的3D动画电影,它正式宣告了3D动画新时代的到来,视觉艺术只能止步于创作者的想象力,技术已经无所不能。
3 宠物等级加满是非常有必要的。
4 这部电影教会大家许多关于戒酒的道理。
第2157部2011年,动作悬疑冒险动画电影《丁丁历险记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看的比较晚了,毕竟丁丁在国内也算是小众了我只是隐隐约约记得小时候好像在电视上看过电影就是在片头,让人充满怀念,后面就都和大多数冒险电影差不多一样了。
不得不说,斯皮尔伯格的叙事节奏确实不错。
跌宕起伏,一段一段的小高潮不停,配合上这个技术,已经接近真人电影了。
有时候会有看的不是动画片的错觉。
就是丁丁的脸有点出戏。
虽然我忘记了丁丁的故事应该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个电影给我的感觉。
其实是夺宝骑兵动画版,当你把主题曲一换,这味就全对了。。
不同的是,这里 snowy 才是主角,全场最佳,忙前忙后,操碎了心。
哈哈。
对面的战斗力也不如一只鸟。
看着过去十多年了第二部也没出了,看介绍说是2025。
看来第一部的效果并不理想呢。
总的来说看个热闹的爆米花还是值得肯定的。
就这样吧。
我是狗狗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三星半,动画带狗版夺宝奇兵。
记不清是多大年纪时在伙伴家看到一本黑白的小人书就被丁丁的魅力深深吸引那个头顶一撮毛的如孩子般的青年人从此留在了我的心中那时只看了几本什么《黑岛》、《奥托卡王的权杖》、《红海鲨鱼》什么的……前几年想起来去网上又订了一套全集买回来看了一遍虽没了儿时的废寝忘食但也还算兴味盎然对于这个除了发型特别外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卡通形象对于这个几乎是比利时的象征的人物我们深深热爱但想想我们究竟爱他什么?
小时我们喜欢跟着他周游世界喜欢正面英雄打败坏蛋喜欢英雄丁丁和他的搞笑朋友……后来看到了那么多的美国的日本的力量超群的随时可以拯救世界的卡通形象我们发现丁丁似乎是一个如此普通的人物不高不帅看起来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大孩子没有超能力没有力量和特别的技能说起来是记者却似乎从来没工作过……甚至性格模糊经常被永远倒霉的令人捧腹的杜邦兄弟、嗜酒如命的鲁莽的阿道克船长和听力极差我行我素却又创造力非凡的卡尔斯鲁厄教授们抢去了风头甚至可能我们更爱的是那个比人更通人性热爱骨头总在危急时刻救出丁丁的小狗白雪吧……那么丁丁吸引我们的是什么?
似乎是这样的——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独立正直勇敢机智疾恶如仇热爱生活永不放弃……可能我们和我们的周边很少看到这些品质了但在我们还没长大时我们或多或少都希望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曾经是我们的目标……而且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身上似乎总有一点或真实或想象的丁丁的影子……电影很精彩斯皮尔伯格的名头确非浪得虚名几乎可以说找到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画面、情节、动作、场景精心制作到苛刻的地步那段海战戏比《加勒比海盗》还要精彩而后面的追逐桥段也不输于任何的真人影片别出心裁到令人目瞪口呆的“塔吊单挑”……心潮澎湃的一场看下来还是有些许失落那些动作戏那些打斗戏那些追逐戏如此的精彩但那就是丁丁吗?
能代表我们心底的那些情节吗?
究竟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我们要的绝不仅仅是一部好看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盛宴……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有那么多钱来拍一部“仿真”电影,那为何不直接拍一部《阿凡达》那样的真人动作特效大片,又或者拍部如皮克斯梦工厂那样养眼的动画片?
但我相信如果看过了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或许就不会再有这样的疑问了。
这部所谓的特效大片《丁丁历险记》给我的最大惊喜,也是我认为其成功关键,正是它的“仿真”。
好莱坞之前的确也捣鼓过几次CG电影,但是《丁丁历险记》竟成功找到了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一方面它比动画片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观众的代入感也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它又不像真人电影那样局限,技术后盾保证了其最大限度的创造力。
因此这或许是将《丁丁历险记》这样妙趣横生的漫画搬上大银幕的最佳方式了,而老顽童斯皮尔伯格则也终于能无拘无束放肆其童心未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丁丁历险记》最出色的莫过于片中大大小小多达十多场的动作戏,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丁丁在摩洛哥的海滨小城与反派抢线索的那场戏。
还记得在电影院看《变形金刚》时第一次看到擎天柱变形时,恨不得能按下暂停键或慢放键以便研究细节。
同样在《丁丁历险记》这场摩纳哥追逐戏中,得益于顶尖CG技术的支持,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毫无顾忌似的跟着主人公高速移动旋转飞跃,飞速变换的画面中如同细节大爆炸,使观众彻底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而同时镜头中主体清晰又避免了过于混乱的问题。
整场戏我是张着嘴巴看完的,如同当时看《阿凡达》一样。
《丁丁历险记》为了达到老少皆宜的标准,同时也将重点放在了把漫画搬上大银幕的过程上,因此故事方面沿用了传统的冒险电影套路。
编剧应该是清楚丁丁和小狗白雪这样观众熟知的角色是没有太大发挥空间的,因此保证“原汁原味”才是首要任务。
从这一点来看《丁丁历险记》绝对不会让漫画粉丝们失望,无论是丁丁的洋葱头造型,他的口头禅还是整部电影的画风,都非常符合漫画原作。
而角色塑造的重点则放到了Haddock船长身上。
船长这个角色无疑是影片另一成功之处。
这个酗酒又傻帽的小眼睛大胡子男人散发着一种奇怪的魅力甚至好几度让人想起了风靡全球的Jack Sparrow,而那段闪回的海盗戏对比《加勒比海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角兽号和海盗船互相重叠的设计实在是震撼,再一次的得益于影片的“仿真漫画风格”,斯皮尔伯格可以毫无顾虑的在这样的大场面上发挥其创造力而又不需要考虑常识和逻辑问题,同时也让观众大饱眼福。
要说怨言就是为什么在《加勒比海盗》系列风靡了那么多年后,还继续要动用海上寻宝这样的主题,《丁丁历险记》漫画中可以用来发挥再创造的题材那么多,至少我对海盗宝藏什么的已经有点厌倦感了。
另外,虽然动作戏都很精彩,但未免也...太多了吧!
Jamie Bell的配音实在是太萌太适合了,感觉丁丁就应该是这样的声音。
而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的声音识别度太高,他俩一出声观众都会忍不住发笑。
值得庆幸的是《丁丁历险记》没有滥用表演捕捉和CG动画的顶尖技术,在从细节上尽量保证人物和场景的真实感的同时,还保留了漫画式的幽默,夸张和童趣,斯皮尔伯格再一次为影迷们奉献了一部娱乐精品。
推荐去电影院享受3D。
这部电影是我第一次接触《丁丁历险记》这个系列,尽管斯皮尔伯格用的自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俗套的寻宝故事,但是仍然抵不过剧情内容的俗套。
期间我看着睡着了的三四次,如豆瓣网友所说,比起故事本身更多的是“cg动画+动作捕捉”的炫技。
起初看画风很精致,误以为是定格动画,只有30帧的观影体验。
虽然内容上有待改进,或者需要情怀才能看出好来,比起动画技术,更让我竖大拇指的地方是丝滑的转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目前本人看过的所有影片里最佳最多的转场都在其中,说是最佳转场动漫也不过分。
海上划船——路人走过的丝滑转场;船长沙漠看到海市蜃楼讲述故事的转场;握手联合——骑骆驼的转场...量大管饱丁丁是一名记者,但是真的是一名记者吗?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接下来你会看到电报员丁丁,神枪手丁丁,飞行员丁丁,密室逃脱丁丁,福尔摩斯丁丁,杂技丁丁,摩托手丁丁...全才!
当记者屈才了!
正是因为丁丁的无所不能让这部电影降了级别,显得人物本身不真实,尽管喜剧成分加持也过于幼稚和单调,没有新意也没有深刻的道理,有的只是电影技巧,缺乏人文精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终于等到丁丁历险记上映了。
从小人书时代,那应该是80年代中期,关于丁丁最早的印象来自于月球探险一集,后来拥有的第一本是神秘的雪人上集,完整的一集是丁丁在美洲。
独角兽号的秘密,基本上也是最早看到的故事,差不多都能背下来。
电影作了很大的改动,糅合了好几部作品,包括拉克姆的宝藏,红螃蟹贩毒集团,还有一点红海鲨鱼的影子。
萨哈林由受害者变成了大反派……开头艾尔热画像那一段看着真是让人感动,丁丁的第一个面孔就是他著名的肖像……至于其余部分,船长回忆中的那段经验的海战,感觉真是秒杀加勒比海盗,摩洛哥港口那段追逐,更是无以伦比。
总之,儿时的美好回忆+精彩剧情改编+惊艳的动画场面。
这部影片觉得值得力荐。
看《丁丁历险记》给我一种很别扭的观影感受:说怀旧吧,丁丁的翘发造型、小狗白雪的模样、阿道克船长的船长服、杜邦兄弟的拐杖礼帽都跟原著别无二致,但从2D的平面简笔漫画,翻新至形象更为细腻逼真的3D动作捕捉动画,怎么看都跟跟童年的记忆挂不上勾,影片一开始镜头从肖像画的标准丁丁漫画形象转到3D丁丁的时候,心里就会立刻冒出一句:“这不是丁丁!
”。
抛开原著和怀旧只作为商业大片来看吧,虽然本片有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两位好莱坞顶级商业导演坐镇,节奏感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寻宝解谜悬念迭起,各种追逐冒险打斗的场面更是连番上演,但就是让人感觉习以为常、波澜不惊、不够引人,有的影评人甚至声称自己的影院中看睡着了,再结合与本片风格完全一致的《夺宝奇兵4》来看,让人忍不住想大声对斯皮尔伯格喊一声:“你过时了!
”说斯皮尔伯格“过时了”并不是笔者的信口胡诌,也并非想借此哗众取众,而是想对斯皮尔伯格近些年商业片的风格与时代审美的差距做出某种个人化的总结和解读,而且这种“过时”只是存在于《逍遥法外》、《幸福终点站》、《夺宝奇兵4》、《丁丁历险记》这几部手法偏常规、商业意味浓的影片中。
而《人工智能》、《少数派报告》、《慕尼黑惨案》、《战马》这几部体现出较强个人艺术风格的影片则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
换句话说,当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展现艺术个性的时候,他依然是好莱坞当之无愧的顶级电影大师,但当他以常规的商业套路拍一部票房意图明显的大片之时,商业手法已经明显落后于更为犀利与前卫的克里斯托弗·诺兰、迈克尔·贝、扎克·施奈德、沃卓斯基兄弟这些好莱坞中坚势力了,《夺宝奇兵4》和《丁丁历险记》就是鲜明体现,斯皮尔伯格想用一种最为大众化、最平和轻松方式来娱乐观众,但这种老套的手法也许符合全年龄层观众定位的需要,但已经无法给观影经验丰富的影迷造成足够刺激,也就很难讨到好口碑了。
具体到《夺宝奇兵4》和《丁丁历险记》来说,“过时”主要体现在影片的调子从头到尾过于平和,各种冒险和打斗都被过于流畅的镜头以一种欠缺波澜、无惊无险的方式展现,无论面对何种险境,丁丁和阿道克船长都能“情绪稳定”地化险为夷,想想片中的轮船打斗、飞机迫降、古城追逐、码头对决,虽然有些设计不乏创意,但有任何一场动作戏会让你的心提到嗓子眼吗?
会让你为片中角色的命运担忧吗?
明显没有吧!
影片就是在这种“去紧张化”的格调中,用令人眼花缭乱的流畅镜头温和地娱乐着观众,就连搞笑戏也都是那么温和,即便有些幽默的桥段,但达不到轰然笑场的级别。
对比下《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斯巴达300勇士》的慢镜鲜血、《蝙蝠侠前传》的极速追逐、《变形金刚》的惊天爆炸,《魔戒》系列的种种紧张和精彩更不用提,斯导这种“小清新动作戏”的路数明显落后于时代了啊!
从原著改编的得失来看,《丁丁历险记》也有不少值得探讨之处。
影片对原著的改编一方面体现在增强剧情的连贯性和紧凑感,结合了原著《独角兽号的秘密》和《海盗失宝》两本漫画的内容,还增加了许多连环解谜、跨国冒险的新内容,影片头尾基本和原著一致,中间部分则进行了较多的演绎。
另一方面增加了许多视听噱头十足的商业化大场面,比如说阿道克船长祖先同海盗红色拉克姆的海上大战,原著漫画只是用阿道克船长的独角戏加以呈现,而电影则展现了一场华丽丽的海上对决。
还有一气呵成、毫不停歇的古城追逐与结尾吊车对吊车的码头决战,都是原著没有而纯粹属于电影想象力级别的创新。
但在强化剧情与动作戏的同时,影片的角色丰富性与幽默感则相对减弱!
原著漫画的笑点可谓随处可见、信手拈来,而影片中的“轻松一刻”已经很少了,搞笑角色也远远比不上原著。
先不说绝对超级“怪咔”级搞笑水准的卡尔库鲁斯教授彻底消失无踪,也不说白雪小狗视角的笑点遍寻不见,就是杜邦兄弟在原著的喜感也没有在影片中发挥出来,漫画中这两个活宝总是上演脑袋被砸进帽子里拔不出来的窘状,影片中则变得一脸严肃、乏善可陈,基本没有多少喜感发挥的空间。
阿道克船长的醉鬼喜感是影片最忠于原著漫画之处,而且还有更为至极的发挥,影片他第一个镜头出场就是个醉鬼,一直到结尾都仿佛没有真正清醒过,而原著里阿道克船长虽然有嗜酒如命的一面,但清醒的正常状态也有许多,基本上是个正常人,而笔者作为原著漫画迷很不喜欢影片将阿道克船长“彻底酒鬼化”的做法。
至于主人公丁丁,不仅喜感不如原著,就连主人公的身份都变得可疑起来,原著漫画里虽然丁丁、阿道克船长、卡尔库鲁斯教授、杜邦兄弟经常在一起“组团冒险”,但丁丁核心角色的地位从未动摇。
而影片中丁丁简直成了个纯粹的串场角色,不仅让人感受不到角色身上的魅力,甚至在角色地位上也不如阿道克船长重要,影片真正进入佳境就是从丁丁碰到阿道克船长开始,而且一切解谜的关键和恩怨的了解,几乎都系在阿道克船长一人身上,仿佛他才是影片的主人公,干脆片名改成“阿道克船长历险记”得了!
每次写3D电影的影评都少不了评论下立体效果,不过每次感觉自己都在一次次地重复废话——3D电影都是唬人的,立体效果是基本没有的,即便把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绑一起做出来的3D也只是用来圈钱的,作为观众是找不到多少立体视觉享受的,花上百块钱看是很冤大头的。
不过,对于动作捕捉技术用于漫画改编的效果倒是可以多说几句,毫无疑问,本片中呈现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角色再没有“死鱼眼”或者动作僵硬不自然的情况,甚至让人在观影过程中不会去多想人物的“真”和“假”的问题,而且漫画中的角色经过真人演绎的动作捕捉之后都“立体”起来了,无论是角色的肢体语言还是表情神态也都前所未有的自然细腻丰富。
但技术上的优势与艺术上的成功并非一定会成正比,甚至未必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笔者在影评开头所说的那样,无论本片的动作捕捉技术有多牛逼,但就是感觉看到的不是童年时看过的那个丁丁。
因为小人书里那个线条简单、平面2D的丁丁才是印象中应该有的模样,原著漫画那种简约的美感依然所创造出生动的角色,而这种美感和生动都不是3D立体化了的电影角色形象能够准确还原的。
影片中丁丁的面孔越分明、表情越丰富,离印象中的丁丁其实越远,因而对于笔者来说,本片只关乎商业,无关乎怀旧!
(文/列文)
一定是可恶的魔法特害我弄坏了影院的3D眼镜还丢了钱包与一堆卡!(还好影院的POS机恰好也坏了……)
丁丁原来是个蠢货,半路还找了个猪一样的队友,全剧最聪明的就是那只狗了,每次都是畜生救人…剧情设定还是给小朋友看的,没太大惊喜。
真人捕捉动画很不人不类。
果然是永远奔跑不知停歇的丁丁。追逐、打斗、再追逐、再打斗,从头到尾、全片无休。如动画版印第安纳·琼斯,探险与解密,几分钟一个小高潮,虽没突破斯皮以往的套路,却也是高潮满点的商业片。巴格赫的追逐一场最为精彩,回旋翻转、纵横交错、让人眼花缭乱。阿道克船长依然是亮点,凯撒你赢了。
太好看了,太欢乐了,太流畅了,镜头感一流啊!
@中影 大量运动镜头,流畅而自然.追逐戏紧张刺激更搞笑,海战戏也颇具气势.夺宝奇兵4,加勒比海盗4你们不羞愧吗!!!
海战一场的遮挡,追鹰一场的运镜,老斯的动作场面犹如行云流水。开场举画问观众“像吗?”老书迷会心一笑。阿道克船长尤其传神。
当做一个消遣的看看还行,不过比起经典动画来还差很远呢
难看死了,最烦丁丁这种人
太难熬了..
也算圆了梦了 mille sabords!3d画面表现比较饱满 剧情很紧凑 无冷场无走神 沙漠海盗船和摩洛哥城追逐打斗桥段都较精彩 但整体是美国好莱坞化的 丁丁长相好咧 这是遗憾 画面表现、诠释埃尔热和过度打斗是三个批评焦点
拍的什么玩意儿啊,这么好的题材为商业电影服务,对原著无端的篡改,真是让人恶心。。。得亏我团购的票,可惜了我的期待我的钱!不会看第二部了,毁了我童年最美的一块回忆,唉。。。。。
技术无敌了
还不错,还不错。只是觉得丁丁的眼睛大得没法说了...还有,最后,那只狗在车上被风卷起头发真是帅老了~~
一星给童年
2
很棒,但又感觉缺点什么
唉,贪心不足啊。
第一次感到动画片在没有了摄像机的限制以后,镜头是如此的流畅。
一部简单华丽的A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