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追完,波吉亚这个unholy家族在这一季将政治、权谋、情欲玩到了极致。
教皇没被毒死,凯撒没被炸死,真是被god偏爱。
凯撒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也终于打破了兄妹禁忌且无所避讳,妹妹那句“It seems only a Borgia can truly love a Borgia”破大防。
凯撒和妹妹的不伦恋哪怕寻常士兵都能一眼识破,poor阿方索王子只能在I shouldn't have loved you中痛苦死去。
罗马、法国、那不勒斯、弗里、米兰间的连绵烽火和阴谋欺诈让人叹为观止。
教皇父子的嫌隙变为信任,由ambition而非love支撑的家族已然欲望爆棚,教皇对凯撒那句“To be the king and pope”都令儿子震惊。
刻着“不为凯撒,宁为虚无”的战剑借力法国终劈开了米兰和弗里的城门,架在斯福查的脖子上,当凯撒接住卡特琳娜并以体面方式将她带到教皇面前,虽为监禁也值得尊敬。
米凯雷托和艺术少年的爱在情欲和摩斯密码的镜面书信里沉浮,以少年die in you arm告终,忠诚是米凯雷托的唯一信条。
最后一幕凯撒对妹妹那句“you'll be naked and clean and bloodless again. And mine.”眼神语气尽显爱欲。
波吉亚家族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浮华一瞬又迅速湮没,但剧集在波吉亚家族鼎盛时期结束,也挺好的。
波吉亚家族 第三季 (2013)8.62013 / 美国 加拿大 / 剧情 / 卡莉·斯考格兰德 / 杰瑞米·艾恩斯 弗朗索瓦·阿诺德
因为最近看的历史古装剧比较多,又因为每一个古装剧中总有那么些值得让人书写的情人角色,就好像这部片子中的凯撒,茱莉亚等等,所以决定就这个话题,借着影评的幌子,yy一番。
要当一个称职的情人,仅凭美貌是绝对不够的,还必须要很多非常人所能修炼的特殊技能和品性:1,十八班武艺能收齐最好,这是作为情人的基础修养,收不齐至少也得有一两个长项用以增添生活情趣。
我这里指的是艺术类的技艺,琴棋书画之类,是提升自身的品味,也是幕后boss品味的体现。
2,独立。
你不能天天粘着你的boss,不然人家哪有时间打理天下。
有时间陪你的时候,你就好好把握机会;没时间陪你,你也要给自己找好消遣,养生保健,总之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虽然听起来很没尊严,但是这就是情人的生存方式,往好处想,boss总是有需要你的时候,而且你懂事,boss也省心,留些空间给自己保持神秘。
3,真情忠诚。
当自己的boss遭遇背叛时不离不弃,并且尽其所能暗中协助。
情人情人,无情不成人。
你若无情boss自然还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所谓患难见真情,经得起考验的,才是长情之人,才能长坐情人之位。
4,对正室的尊重。
虽说情人也是有野心的,但也应该明白正室之所以能成为正室,一定有他无可替代的能力或者背景。
与正室和平共处其实不是示弱,关键时候,说不定你还需要正室提点,毕竟,人家比你先认识boss那么多年,不是白混的。
象凯撒这种直接就杀了正室的,其实不算是一个好情人,因为他还是让自己的爱人受伤,他必须接受爱人对他的爱意中增添的那一份仇恨。
5,不要挟。
大多数情人任性或者无理取闹,boss会认为那是一种撒娇,但当这种撒娇无节制,过渡蛮横的时候,boss是会发火的,打入冷宫这样的事情,在boss觉得这个威胁足够困扰他的时候,就指日可待了。
毕竟,要你来是共享欢愉,不是施加压力,给自己原本就沉重的生活更多阴霾。
情人必须要深谙这点,并且懂得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6,谋略。
能取得boss的信任,还能为boss出谋划策,关键时候独当一面。
这样的情人可遇而不可求。
都说红颜多祸水,那是情人的级别还不够,够级别的情人不是胸大无脑之辈,经历各种战乱,见过各种大咔兴起衰亡,情人也是百炼成精,多少也得精通点儿史政,不然如何才能杀出重围博得boss青睐。
情场如战场,心计都是相通的,可以举一反三。
暂时先写到这些吧,说实话,如果遇上这样精明的情人,我想是人都很难拒绝的吧。
看「波吉亚家族.1-3季.英语中字」,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5cc834VMoc:/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看「波吉亚家族.1-3季.英语中字」,复制整段内容,打开最新版「夸克APP」即可获取。
畅享原画,免费5倍速播放,支持AI字幕和投屏,更有网盘TV版。
/5cc834VMoc:/链接:夸克网盘分享 pan.quark.cn
2014年2月10日二十点五十七分,我关上了《波吉亚家族》第三季第十集,也关上了属于波吉亚的故事。
历史早在500年前就画上了句号,而这部美剧也在2013年春季告终,可是我们对于他们的爱却不会停止。
2008年我因为热爱历史看到了关于Cesare和Lucrezia不伦的爱情并为之着魔和心痛,我并不知道2011年美国人将它拍成了剧集,并且这个故事不再仅仅局限于Cesare和Lucrezia的爱情,而是叙述了马基雅维利笔下那个所有君主应该效仿的属于波吉亚家族的辉煌时代。
我追过太多太多的美剧,但无论我如何喜爱,它们大都夭折,只有《迷失》和《都铎王朝》存活下来,还不说《迷失》烂尾得厉害,而《都铎王朝》自从博林姐姐死后剧情一路下滑几度令我昏厥。
当然在看到《迷失》那个烂尾时,我是失望的,但亦是感动的,毕竟是一路看下来的美剧,投入了感情,自然体会不一样。
至于《都铎王朝》,当第四季终集开场响起Henry那段自白时,我还是不禁湿了眼眶。
“When we compare the present life of a man on earth with that time of which we have no knowledge, it seems to me like the swift flight of a single sparrow through a banqueting hall on a winter’s day. After a few moments of comfort, he vanishes from sight into the wintry world from which he came. Even so, man appears on earth for a little while; but of what went before this life or what will follow, we know nothing. ”即便是对于伟大如亨利八世一样的英王,也还是抵抗不过命运那必然死亡的结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生就是一个悲剧。
当你见证了一个男孩怎样成长为一个君王,又看着他死去,那么不管他曾经做过多少错事,杀过多少人,你还是会爱他。
这种感情和对于波吉亚家族的感情是一样的,不管他们最后是不是变成了他们自己喜欢的人,也不管他们最后他们有没有变成我们喜欢的人,我们都是爱他们的。
2013年在《波吉亚家族》第三季播出一半的时候,SHOWTIME决定砍掉这部剧,说好的两个小时电影加长版也成了泡影,有的只是S3E10那多出的四分钟,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让人难以相信它的结束。
但它就是结束了,结束在了高潮,结束在了属于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却是属于波吉亚家族最辉煌的时代。
虽有遗憾,但免于观之衰败,总是好的。
我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对于波吉亚家族的了解刚好是这部剧结束以后的故事,强大的毒药公爵把妹妹嫁给费拉拉公爵,然后没多久他就战死,享年31岁。
嗯,又是一位美貌有才华却早亡的英雄,和我爱的其他英雄一样命运的英雄。
但波吉亚家族兴盛的整个过程我是不知的,所以感谢这部电视剧,让我重拾对Cesare和Lucrezia的爱,还认识和喜爱了更多的人。
虽然和《都铎王朝》一样,这部美剧被导演和编剧意淫得不那么符合史实了,但谁说野史就不是真的呢?
谁又能说戏说就不是开卷有益呢?
总之,我爱这部剧里面每一个出场的人物。
越是黑暗的时代越容易涌现出伟大的人物。
大仲马说历史不过是挂小说的钉子,可我觉得真的历史远比小说有趣千万倍,因为它远比小说更黑暗、更血腥、更华丽,也更美好。
第一季里旧的教皇去世,亚历山大六世利用自己的手段登上了教皇之位,并开启了属于波吉亚家族的盛世。
一直到今天西班牙人都是欧洲的第三等公民,他们对于文明的贡献不多,历史上属于他们的辉煌也不多,但波吉亚家族无疑给西班牙人长了脸。
短短几十年的辉煌,短暂到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存在过。
但这短短几十年的辉煌里发生的故事远比荣耀富有了几百年的美蒂奇家族多的多,也让所有知道这段历史的人深爱这个家族。
高度评价Cesare的马基雅维利把他目睹Cesare的统治之道和他自己心中认为正确的君主统治之道编纂创作成《君主论》,并在波吉亚家族破灭后将送它给美蒂奇家族的Lorenzo,希望美蒂奇家族可以像波吉亚家族那样统一意大利实行科学强有力的君主制,可惜这个愿望美蒂奇家族没有实现。
Cesare死后意大利大乱,直到300年后 Vittorio Emanuele II才终于统一意大利建立了意大利王国,而Vittorio Emanuele II终于能够跪在Cesare的墓前说一句:“我终于追随你的脚步,完成了你想要完成的事情。
”如果当年Cesare没有战死,如果老教皇没有走得那样匆忙,波吉亚家族会不会为意大利书写另一个故事?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并且这个故事还会改变整个欧洲。
前两季的故事进程很慢,兄妹间的情愫铺垫着,波吉亚家族还在到处寻找盟友同时也在树敌,Lucrezia终于找到她的归宿,而熊哥哥Juan终于被大哥Cesare干掉,正当我以为迎来相安无事的日子时老教皇却被下毒。
想来第三季就会很HIGH,果然不出所料。
前两季的隐忍都是为了第三季的爆发,曾经表现良好的人们表现更良好了,而Lucrezia和Caterina Sforza却让人分外惊喜。
Lucrezia的成长惊人,那个曾经天真善良的女孩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波吉亚,而Caterina Sforza竟然是那个大反派,还是一个令Cesare都敬佩的死敌。
这一季因为这两个女人的出色表现剧情变得令人血脉喷张欲罢不能。
谁说女人头发长见识短除了泄欲和生育没有其他用处?
谁说女人懦弱胆优柔小寡断除了哭泣成不了大事?
你看这个黑暗的时代因为这两个女人的存在绽放多大的光彩。
就像英国玫瑰战争中,白皇后和红皇后在台前台后出谋划策左右君王一样,她们是可以书写历史的,并且她们创造的历史可能比男人还精彩。
Lucrezia Borgia第二季结尾看到老教皇满嘴鲜血堂弟休克之后我不禁为波吉亚家族担忧,但第三季开场Lucrezia冷静沉着地处理父亲的中毒事件时我看到了这个家族的希望。
而后Lucrezia保持了她一贯的善良和天真,但渐渐地这天真被世事泯灭,而她的善良也黯淡下去,取而代之成长起来的是她的妖媚和心计——她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波吉亚。
前两季时我并不觉得饰演Lucrezia的小演员有多么美丽,她很天真,但确实不美丽,至少和历史上传说的极致美貌不符。
可是第三季,明明还是同一个人,明明才转眼一年的功夫,女孩还是那个女孩,可是分明有哪里变得不一样,她在这腥风血雨中体味了苍凉,丢失了纯真,终于蜕变成波吉亚家族需要的女人。
她在剧中反复地询问为什么自己就是不开心,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真的爱她。
直到最后她才明白,在这权力相争的年代,能爱自己的只有自己。
就像她对哥哥说的那样:“It seems only a Borgia can truly love a Borgia.”,而她和哥哥的不伦之恋终于捅破了那最后一层纸。
不管是从科学还是伦理来说这样的爱恋都该是被唾弃的,可不知为何我却觉得这是最般配的一对。
其实Lucrezia说得对,这世间只有血缘才是切不断的,因为这切不断的血缘所以爱才是无私的,一切利益都会随着时势改变,但惟有家人不变。
所以我忽然明白了为何政治联姻是最好的联盟方式,又为何封建时代的人们最喜欢将表亲联姻,血缘加上婚姻,这是再稳定不过的联盟。
而Cesare和Lucrezia的爱情是这联盟中最稳固牢靠的。
亲兄妹又如何?
爱本就该超越一切。
历史上似乎是毒药公爵一直在控制妹妹,但剧中却是Lucrezia主动出击。
很难想象曾经那样纤尘不染纯真惹人爱的妹妹是怎么变成一个妖孽的,原谅我用“妖孽”这个词,实在是因为妹子那勾人的眼神令同为女人的我都为之疯狂。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就可以令我们伟大的当场当机,更何况我这种小女子。
妹子你是找哪位大师修得如此法术的,改明应该一起学习学习。
咳咳,说回正题。
本来我觉得很对不起Lucrezia的小演员现在让我大为改观,我忽然明白一个人的美丽可能真的和容颜无关,那美丽深挚于灵魂中,令人无力反抗。
而历史上的Lucrezia的美丽或许也不是肤浅的美丽,而是更为深刻的魅力。
不管父兄如何争权夺利,对于小小的Lucrezia来说,她所向往的不过是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自己能够嫁个温柔的王子,生很多孩子,从此平静过一生。
可是因为她姓Borgia,因为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因为她的美貌,注定了她这一生不可能像其他女人那样默默无闻,平凡安稳。
与其说他是父兄争权夺利中不可缺少的筹码,不如说是这个时代让她做了命运的棋子,他们所有人都是棋子。
年幼的Lucrezia因为父亲的雄心而被推上历史舞台,嫁入狼窝的她开始明白自己的处境。
但她还是那个天真善良的女孩,直到第二次她爱上的男孩被父亲无情驱逐后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处境。
她是父兄宠爱的小女儿,但她更要变成能为这个家族带来荣耀的工具,所以这一次她选择了Alfonso d'Aragona,原因很简单:他好驯服、忠诚、听话、有用,且爱她,这些条件,再加上一点点的喜欢以及父兄的政治需要,这场婚姻水到渠成。
她以为这样选择之后她就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可是政局变幻莫测,当波吉亚家族再也不需要Naples这个联盟之后,他的丈夫就被哥哥残忍杀害了。
Alfonso d'Aragona濒死之际,恳求Lucrezia给他解脱:“I know you have the means to end this agony. So if you ever loved me, you’ll do me this one last favour. ”“I cannot.”“Yes, you can! You are a Borgia.”伤心的Lucrezia拿着毒药对哥哥说:“Is that all I am now, brother? A Borgia.”很久之后,Cesare才回答:“A professional.”在这场争权夺利的游戏中,她遗失了曾经的自己,变成了最优秀的角逐者。
Lucrezia的蜕变既令人欣慰又令人心碎,她在懵懂无知时被推上历史的舞台,在无数次碰壁后明白如果自己不和他们一样去争夺权力就会被这个时代无情地抛弃,所以她必须变得野心勃勃。
电视剧最后,她亲手结束了丈夫的生命,躺在丈夫的尸体旁边望着天花板,双眼失去光亮,就像心里的光也已经死去了一样。
哥哥为她擦洗丈夫的血液,说她还会变回以前纯洁无暇的样子,可是他们谁都知道回不去了,早就回不去了。
就像Cesare对父亲说的那样:“如果我们稍有示弱,他们就会毁灭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义无反顾向前走。
”在这一时刻,波吉亚家族走到了他们家族的巅峰,美剧在这里结束是明智的,因为这是属于波吉亚家族的故事。
往后,就是Cesare和Lucrezia的故事了,而波吉亚家族也走向了衰败,和历史上其他辉煌过的和以后将要辉煌的家族并无区别,盛极必衰,这是历史的规律,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宿命。
我们几乎不用太费力就可以想象得出如果这部电视剧继续拍下去会是怎样一番情景,波吉亚家族最大的敌人被囚禁,他们的权力堪比上帝,兄妹两人联手操控整个意大利。
剧中前三季描述的中世纪黑暗会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发展,再也没有人能掌控他们——除了命运。
看美剧的一个最大体会就是剧中没有一个人是可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一个是无情的。
他们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大恶人,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再好不过的朋友、亲人或爱人。
因为他们身上怀有的爱和善使得每一个人都显得可爱,大善之人并不可爱,真正可爱的是亦正亦邪,是他们集复杂多变的人性于一体,这样的人才是可爱的。
你几乎可以说剧中没有一个人是善良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是懂爱的,因为他们懂爱能爱并且去爱了,所以他们是可爱的。
后面的故事是Lucrezia又因为父兄的需要嫁到费拉拉,成为费拉拉公爵夫人。
因为之前的臭名昭著她被费拉拉一家嫌弃,但她还是用自己的美貌和善良赢得了他们的爱。
距离波吉亚家族走向巅峰没过多久老教皇就去世了,失去教皇父亲庇护的兄妹的日子变得艰难起来。
而Cesare也死于几年后的战场。
那些曾经痛恨波吉亚家族的人纷纷崛起讨伐他们,杀的杀,逃的逃,死的死,可是Lucrezia却活了下来。
她得到了费拉拉的庇护,成为了费拉拉人。
我想原因很简单,费拉拉一家当初是被迫接受她,但后来保护她却是出于爱。
而这世间唯一能够得到爱的方式就是先去给予爱,我想历史上的Lucrezia在这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中始终没有泯灭掉自己的希望以及本性中的善良,这也是为什么她是波吉亚家族中活得最久的人。
Caterina Sforza关于这个女人,历史上的评价不多,或许是因为那个时代出彩的人太多,所以黯淡了她的光芒。
但无疑,在SHOWTIME的这部《波吉亚家族》中,她的形象是仅次于波吉亚家族中几个主角而熠熠生辉的。
作为大反派,她的强悍令每一个站在波吉亚家族派的人都痛恨和敬佩她,这样的女人,人类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几个。
就连像她一样的男人,都不多。
几乎可以说第三季是兄妹俩和Caterina Sforza撑起的,因为距离前两季的观剧时间已经很久了,所以最开始我没有想起来Caterina Sforza这号人物。
但是看着她那张刚强却又熟悉的脸时,看着她那不屈于男人的强悍时,某个画面从我脑海中浮现——高墙上,波吉亚兄弟俩架着她的儿子威胁她投降,她很痛苦但她没有犹豫地让敌人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且撩起衣摆对兄弟俩说他们可以杀死她的儿子,但她还活着,而她的子宫还可以生出更多的继承人来做他们的仇人。
那场对峙距今好像已经很久远了,而最初Caterina Sforza选择与波吉亚家族为敌的原因是她不能容忍自己的表亲也就是Lucrezia的第一任丈夫Giovanni Sforza的惨死,于是她要为她的家人报仇,哪怕是牺牲掉自己的儿子。
她发誓一定要干掉波吉亚家族,后来的行动告诉我们她从来没有放弃她的承诺。
四面楚歌时她想着自己和胜利无缘,可她还是没有办法投降,她说她是一个传奇,而她只能死于万箭穿心或者大火之中——除了战场,无处安放她的伟大。
迎接最后一场战斗前她对自己的军师Rufio说自己是不会投降的,却希望他能为自己的未来考虑——Cesare就是他的未来。
她的大气和必败的结局令人叹惋,不管在这之前我多么期待她的失败,可同时我心里却对她无比敬佩。
最终Cesare攻破她的城墙,她求他放过城里的百姓求他给自己一个万箭穿心,她说能杀死Caterina Sforza的只有Caterina Sforza,就像曾经她对教皇说能让Caterina Sforza下跪的只有Caterina Sforza一样,这个骄傲的女人想用吊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被Cesare拦下了。
他为她定制了黑金相间的华丽衣裙,还有黑金相间的马车笼子,他挽着她穿过人群,给她圣天使堡——因为只有这些才能和她相配,她是个英雄,是英雄就该被尊敬,哪怕是作为她的敌人。
他为自己征服了一个这样的女人而感到骄傲,所以她担得起这样的高贵,亦或,折磨。
Caterina Sforza,她身上流淌着高贵的血液。
当亲人被杀害她勇敢地站出来为亲人报仇,当自己家破人亡时她依然不放弃联合众敌人,她团结了所有波吉亚家族的仇人细心地谋划一起又一起攻击。
她不顾那些男人对她的不屑,因为她是他们的王!
她不畏艰险深入虎穴,让自大的毒药公爵既痛恨又敬佩她的勇气。
据说后来被囚禁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太艰难,她得以安享晚年。
这也算是那个时代冲在历史前线的英雄最好的结局了吧。
Alexander VI波吉亚家族的辉煌源于老教皇的野心。
如果这个西班牙人没有那样贪婪的欲望,如果他没有成为教皇,那么历史上就不会有波吉亚家族的一席之地,也就不会有我们的毒药公爵Cesare。
彼德拉克在《十日谈》中描写了很多中世纪宗教黑暗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就是众多主教和修女在上帝面前行不苟之事,这些尊崇上帝的圣者的丑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暴露得彻底——贪婪、好色、虚伪。
与其说他们信奉上帝不如说他们是借着上帝的名义满足一己私欲,而老教皇Alexander VI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教皇像他这样将那些教皇不允许做的事情做得那样高调——同时交往多个情人,给自己的私生子红衣主教身份,将自己的私生女当做公主联姻,光明正大的敛钱,设计杀人。
这个老教皇的形象真是无比丑陋,转折出现在第二季结尾的中毒事件。
处在那样的地位,又有那样的行为,不遭人陷害是不科学的,我不知道历史上的Alexander VI究竟遭遇过多少次中毒和刺杀,我也不知道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他是不是有所收敛,但剧中中毒醒来后的他确实意识到了什么。
他从鬼门关回到人类世界,他猩红的双眼写满不安,为什么自己看到了死神却没有见到上帝,难道上帝真的抛弃了自己?
如果说之前他还多少信奉上帝的话,从这一个结点开始他再也不相信上帝了。
身体好起来的老教皇怀念起曾经乡下的花园,他忽然觉得权倾一世远不如平静安逸的田园生活,可是野心带他走得太远,远到根本没有回头路。
他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养蜂,他忽然间觉得这世界上的事情都没有养蜂得蜂蜜来得让人欣慰。
还是蜜蜂好啊,不管走多远都会采蜜回来,对于养蜂的投入总是能得到回报,却不像这人,说背叛就背叛了,也不像这权力,说没就没了。
可是已经走到这一步哪里还能回头呢?
(Micheletto走了之后我就觉得波吉亚家族的好运好像也没了。
)老头子一直最宠爱的儿子就是Juan,我不知道是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波吉亚家族中他是最令人不齿的一个。
Cesare明明是最优秀的一个孩子,可他就是得不到父亲的爱、关注和信任。
我喜欢那段父子争吵和促膝长谈。
犹太人不理人老教皇和Cesare之间的矛盾,他劝道:“He is made in your image.”老教皇扶额叹息:“Do you think we don’t know that. He is me ! All the fire, and the fury. The drive. The pitiless ambition! I look into his eyes, I see myself. Do you expect me to love that!”Cesare插话道:“Do you not love yourself, Father?”在儿子的眼中父亲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在父亲的眼中儿子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因为他们太像了,所以父亲太明白儿子的野心,他既欣喜又惊恐。
那种对儿子又爱又恨的感觉正是他对自己又爱又恨的感觉。
处在权力之巅就一定幸福么?
未必。
权力有多么诱人,背叛就有多么轻易。
不幸福,是每一个手握重权的人的普遍感觉。
可是这条路已经走了这样远,他们必须义无反顾地继续走下去。
抛弃上帝与儿子和解的老教皇再也没有畏惧,而得到父亲信任和爱又手握兵权的Cesare将开启属于他自己的辉煌。
但是这些,我们都看不到了。
Micheletto Corella喜欢Micheletto Corella的理由很简单,这个杀手很忠诚,这个杀手没有感情,这个杀手却又不太冷。
我觉得导演选的演员都很成功,至于这位半路出现的杀手,谁又能想到他后来竟然是对于Cesare那样重要的人呢?
与其说他是他的杀手,是他的影子,不如说他们是朋友多一些——而历史上,Micheletto Corella确实是Cesare的大学好友,在后来的斗争中他用他的聪明才智一路相助,他比Juan更像是Cesare的兄弟,虽然没有血缘,但他也是一个波吉亚人。
在这里我不想说历史上的Micheletto Corella,我只想说剧中这个被导演和编剧改编得最不符合史实的杀手Micheletto Corella。
他是在某一个事件中被Cesare偶然救下的杀手,于是开始了他和他的征程。
Cesare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心狠的时候比谁都狠,可是心善的时候却又比谁都大气,而他用人不疑,他认为Micheletto Corella是可靠的,所以Micheletto Corella回报了他的一辈子。
Micheletto Corella为Cesare杀的人不计其数,他身上背负的血债早就还不清。
从人道主义上来说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坏人,可是对于波吉亚家族来说,他是他们在这血缘之外最亲近和值得信任的人。
那个刚刚救下波吉亚妹妹和母亲双手沾满鲜血的他抱着小Giovanni脸上没有表情,但眼神里分明有一丝温柔。
当然这部电视剧中最值得我们谈论的是Micheletto Corella与Pascal的同性恋情。
虽然我真的很想吐槽导演和编剧太缺德,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和迎合大众赚取收视率给我们可爱的Micheletto Corella意淫出这样一段基情,严重歪曲历史,某兰很是愤怒!
但某兰不得不说,这段基情忒唯美了。
他们俩是怎么搞在一起的我也不懂,一见钟情?
反正最美的两个片段是Pascal念给Micheletto Corella的那首诗,以及Micheletto Corella杀死Pascal时他们相拥的雪白却猩红的身体。
“Odi et amo. Quare id faciam, fortasse requiris? Nescio, sed fieri sentio et excrutior.”(拉丁原文)“I hate and I love. Why, you may ask. I don’t know. But it happens, and I burn.”(英文版)“我既恨,亦爱。
你若问为何。
我并不知晓。
仅叹世事使然,我心如刀绞。
”(汉语翻译)这首诗的美和切题难以用语言赘述,总之间谍爱上被窥探之人,最后被爱人杀死的故事一直是爱情故事中的经典。
既爱又恨的感情相当令人沉醉,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Micheletto Corella对Pascal一直是不温柔的,就像他说的那样:“I am not gentle(温柔,也作贵族讲).”加上他的杀手身份以及对于Cesare的忠诚,他和Pascal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
当Cesare下令杀掉Pascal时他没有一丝犹豫,但他第一次也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询问他对方想要的死法,Pascal说他想死在爱人的怀里。
两具雪白赤裸的身体相拥,Micheletto Corella割断心爱之人的动脉,看着鲜血止不住地涌出,他的泪也浮现眼眶,可他没有落泪。
他说他从来没有杀过这样人——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个他不想杀的人,可是他没有他路。
Pascal将双臂悬于Micheletto Corella头上,他的血落到爱人的脸上,鲜血从眼睑处流下,他说:“你看,你哭了。
”我想那个时刻最痛苦的人其实是Micheletto Corella,因为不管他怎么做都要伤害他爱的人,但其实最受伤的是他自己。
背负了心爱之人血债的他再也没有办法为Cesare杀人,他用爱人的血在他们的爱巢写下“永别”,不见了踪影。
Cesare一路追来,看到人去楼空的景象。
他喃喃道:“His only code was loyalty.”,他知道这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取代Micheletto Corella。
Cesare的最后一战,不放心Cesare的Micheletto Corella还是偷偷跑来为Cesare献计,算是对自己的不告而别做个了断。
他毕竟还是放心不下Cesare,就像他那无法放下的忠诚。
他曾经多次说自己是个下等人,没读过书,没有道德,没有感情。
可事实上,作为一个杀手他是无情的,作为一个忠诚的属下他又是绝对忠诚的——在大义和爱情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这是一个杀手能做到的忠诚的极致,亦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极致。
高尚这个词,于他,是不愧的。
Alfonso d'Aragona他大概是Lucrezia唯一一次自己选择的丈夫。
我喜欢这个男孩的原因很简单,他善良、单纯、正直,他具有的美德是那个时代最缺少的。
在那个肮脏的时代,他就是一道金色的光,虽然微弱,但还是照亮了很多人——至少他曾一度照亮Lucrezia的生命。
Lucrezia曾说,他是她唯一的快乐源泉。
Lucrezia最爱的人自然是Cesare,可是那爱是她自由和幸福的枷锁,唯有在和她曾经一样纯真美好的Alfonso d'Aragona身边,她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可是这个男孩的纯真美好连同他的生命都被波吉亚家族杀掉了,就像是他们曾经杀掉的那个纯真美好的Lucrezia一样。
在这个人人都为虎作伥腥风血雨的年代里,纯真和美好是加速死亡的利器,唯有心狠手辣诡计多端野心勃勃才能存活。
Lucrezia在现实中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可是Alfonso d'Aragona到死都不明白,所以他死了。
但是不死又能如何呢?
波吉亚家族已经不再需要他,他也不可能有其他出路。
Cardinal Sforza这位波吉亚家族一直信任的红衣主教的名字我始终木有记住(他是不是根本就木有出现过名字哇!
)!
我觉得Sforza这支血脉的人每一个都不是一般人,虽然Lucrezia的第一任老公Giovanni Sforza惨死了,但他也是个不屈的人啊。
至于他的姐姐Caterina Sforza,这个女人当然不用再多说,这根本就是个传奇女英雄,女神一样的人物!
然后我们来说说这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Cardinal Sforza。
印象中他是老教皇掌政后背提拔重用的人,掌管的事务还很重要。
印象中他有一张不怎么出奇的脸,和其他人的虎视眈眈相比,他着实是个心境相当平和的人。
他为波吉亚家族的人处理过很多事情,见得光的和见不得光的,从他处理这些事情的手段来看他也不是什么善类,但他确实是个最配得上自己身份的红衣主教——始终将上帝和教皇的利益放在首位。
所以当他姐姐谋杀教皇不成时,姐姐那边派人给他送来了隐藏匕首的十字架让他手刃奄奄一息的老教皇并许诺他成为下一任教皇时他动摇了,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忠于自己本该忠于的。
大义灭亲这种事情并不是谁都做的出来的,那些我们口中宣扬的信仰和承诺在私情面前不值一提,可是这个大主教却真的将自己献给事业了,一如既往忠诚于波吉亚家族,不,应该说忠诚于教皇——无论那个教皇是谁。
Cesare Borgia我觉得任何语言对于Cesare的评价都是一种亵渎。
历史上的Cesare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准,至于后人对他褒贬不一的评价听听便罢。
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否定的就是马基雅维利对于他的赞扬,在马基雅维利眼里Cesare Borgia是最完美的君主。
遗憾的是他没能在生前统一意大利,更遗憾的是后世再也没有出现过另一个Cesare Borgia。
我喜欢Cesare Borgia的原因很简单,他够聪明、够大气、够善良、够心狠手辣,他做事看似没有标准,但却有着严格的标准。
他不在乎世俗的束缚,他把他的野心昭告天下,他活着的时候是人人闻风丧胆的毒药公爵,死后是褒贬不一的枭雄,但不管是喜欢他或者讨厌他的人都无法否认他的伟大。
他优雅、貌美,是千万人眼中的美的化身。
他短命,31岁就辞别离世,和其他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一样战死沙场——“年仅三十二岁的恺撒·博尔吉亚就这样结束了辉煌、恐怖而又悲剧的一生。
他手握着武器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在他短促的一生中,他拼命紧攥权力,无论是出于野心,还是统一意大利的宏愿,最终权力却又背叛了他。
我无法想象,当数支长矛刺入他的脊背,当他跌落马鞍,乌黑的长发沾满泥土,奄奄一息之际,他在想着什么?
他迷蒙的双眼又望见了什么?
是地中海畔美丽的意大利,是他的卢克雷齐娅,还是一生的戎马倥偬,他的雄心、光荣和梦想?
”——引自百度百科词条恺撒·博尔吉亚。
“死者朝天的面孔仍然是美丽的,他死了和活着一样,从不畏惧,也从不后悔。
”——引自列奥纳多·达·芬奇《诸神复活》。
和亚历山大、项羽、霍去病、曹操、织田信长、拿破仑一样,那些骁勇善战却没有完成自己梦想而战死沙场的英雄,他们的离世都是令人遗憾和惊悲的,但却又恰到好处的美好。
和美人一样,英雄的故事如果不是停留在故事的高潮部分,那么就注定庸俗。
所以我感谢命运没有让Cesare 统一意大利,而是让他年轻时战死沙场。
所以比起最终胜利者刘邦而言,失败的项羽是更伟大的;比起最终胜利者德川家康而言,被杀的织田信长是更伟大的。
有些故事不需要有最后的结局,因为看到高潮的我们就能预感出后续的剧集,而其他人和我们心中的英雄相比不过是配角,哪怕他们最后成为了历史的胜利者。
最后献上罗马皇帝尤里安的临终遗言作为结尾:“如果说我没能实现我想做的一切,那么,请人们不要忘记,人世间的事情是由命运的力量掌管的。
现在,我在感谢永恒之神,因为他没有让我死于长期患病,没有让我死在刽子手或恶人歹徒的屠刀下,而是死在战场上,死于风华正茂的年华,死在许多功勋尚没有建立之时……”“Aut Cesare! Aut Nihil!”“不为凯撒,宁为虚无!
”2014年1月11日13:09
在每个城邦的血光烈焰中,所有教堂高奏管风琴,墙上画满圣母和圣婴。
——陈丹青 从历史的角度介绍完波吉亚家族,鳕鱼想要夹带一些私货,为大家介绍一下与波吉亚家族相关的影视著作。
有关波吉亚家族的影视剧作品主要有两部,一部是showtime播出的《波吉亚家族》,是一部由尼尔·乔丹、杰里米·波多斯瓦、约翰·梅布瑞执导的迷你历史剧。
该剧于2011年美国播出。
一共连续了三部。
其中亚历山大六世教皇由奥斯卡著名影帝杰里米·艾恩斯(Jeremy Irons)饰演,凯撒和卢克雷齐娅分别由加拿大的舞台剧演员弗朗索瓦·阿诺德(François Arnaud)以及英国的影视女演员荷丽黛·格兰杰(Holliday Grainger)扮演。
另一部法版的则由奥利弗·希施比格尔执导。
由于法版的鳕鱼还没有进行深入观看,那么今天我们先来为大家带来美版的观剧体验。
美剧《The Borgias》 美版《波吉亚家族》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里面鲜明立体的人物设定,虽然后世调查研究认为波吉亚家族的丑闻很可能来自同时期敌手的抹黑和诽谤,但是在剧作中这些罪名并没有被淡化甚至抹去,毕竟乱伦、毒杀、同性…这些“弑神”的罪名携着人类反叛的基因,具有远超“无暇”的戏剧性张力,它们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如坎特雷拉毒药般的蛊香,幻化出恶的魅影,吸引着圣殿中披着白袍的信徒,去窥视他们心底最隐秘的私忌。
当罪恶被恣意放大,并用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达,那么罪恶便变成了一种极致美学。
当非道德之爱生长,信徒明知“叛神”也要誓死执守,那么背叛本身便是另外一种虔诚。
当人性的丑陋肆虐,并被世人审判为常态般挥斥,那么零星的美善便成为了一种奢靡。
你看,原是一切皆可倒置。
I. 人物篇 亚历山大六世统治下意大利人饱经战乱、恐怖、谋杀和血腥但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艺复兴也因此诞生凯撒深知自己对卢克雷齐娅的爱意远非仅仅的兄妹之情但他仍然选择忠诚于这份禁忌之爱将原本应该献给神明的信念与虔诚献给了人类——自己的妹妹米凯莱托与帕斯卡的同性之恋抵牾了天主可他们不是罪人一个刺客,一个间谍他们的府邸黑暗而陈旧亦如那无法见光的爱只能找繁华罗马城一处肮脏的角落私密生长;教皇让自己的女儿和情人干预政事交予她们整治贪污和管理财政的权力引来了人们对于父女关系的诽谤可是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卢克雷齐娅和茱莉亚的整饬下罗马贫民窟的孩子们终于喝上纯净的水源——世人腌臜的审视下这份纯洁的善意仿若枯滩上的一粒遗珠兀自闪烁着摄人心魄的洁白与无暇……
- 他说过那不勒斯是杂草丛生的花园,米凯莱托。
- 可你需要一百倍的人,才能攻下它。
- 我现在不想要那不勒斯,我只要我的妹妹。
还有教皇“老情人”瓦诺莎的独立和柔善因为西班牙高级妓女的身份备受歧视和冷待可她靠着关系网和手腕将旅店生意开遍了罗马城“母狮”卡特琳娜的坚强与剽悍她是占领圣天使堡的神话亲眼目睹儿子受着非人的折磨还是不退让一分城池德拉罗维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不断地依靠阴谋制造企图推翻亚历山大六世的统治教皇对子女辈深沉又矛盾的爱为了捍卫家族利益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将儿女当作政治棋子推到意大利版图中上去结盟……
- 看,我把你安排到了这里,在我这一边,- 我看到了- 是吗?
- 当然了,在你这一边。
不管发生什么:法国、西班牙亦或是那不勒斯,就算它们灰飞烟灭我也不管。
只要你。
II. 音乐服饰篇 同时这部剧的服装是由负责《纯真年代》的意大利服装设计大师Gabriella Pescucci操刀完成的,虽然存在小的考究性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美版波吉亚家族中的服饰做的非常精美华丽,大大提升了影视剧的视觉美感和冲击力。
配乐良心,恢宏大气,弥漫着谋杀的血腥味与祷告的神秘气息,仿佛引人走入圣殿的同时,又陈列出一具具腐朽的骑士尸体。
鳕鱼的这个系列写作,其中插入的音乐均来自Trevor Morris的作曲——美版《波吉亚家族》中的配乐。
III. 历史还原篇 美版《波吉亚家族》的历史还原度较高,站在波吉亚家族的视角,基本还原了从1492年英诺森教皇去世,亚历山大六世上台,一直到凯撒政府意大利大小城池,战胜归来这段时期的故事。
同时剧中还原了大部分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战争,比如查理六世的入侵以及率兵征讨弗利。
第四季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亚历山大六世和凯撒的相继离世(这里波吉亚家族就走向没落了,刀片太多了呜呜呜虽然我狠期待第四季的回归,但是一想主题这么悲还是不要出了TTT),目前还未拍出正片。
- 为什么每当我们在一起,上帝都好像在一旁注视?
当你不在的时候,我终得以将你忘记。
但当你的手触碰到我的肌肤,上帝又匆忙赶回。
- 是上帝还是魔鬼?
…… 我 马上就要走了……- 你终于有自己的军队了,你要去攻陷城堡了,你会不会有一点点想我?
你能不能保证,保护好自己?
- 如何才能安抚你?
我的好妹妹。
最后的最后 宗教和爱人若只能选择其一人们会做何选择?
亲情和权势若只能获得其一人们会如何割舍?
战争与和平对于上位者来说也许没有什么不同可倘若他们肯俯下高贵的头颅便会看到赤裸的儿童和泥泞般的黑水文艺复兴的金碧辉煌画作上象牙白的宫柱穹顶上微笑的天使和圣婴大堂里断臂端头的洁白雕像人类的形体造物者的馈赠在这一切艺术的掩护下罪恶仿佛早被历史原谅
前两天听老师讲爱伦坡的The Cask of Montillado的时候提到了意大利影响颇深的两个家族,一个是Madeci一个是Borgia。
昨天在网上搜历史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熟悉的波吉亚家族,立即选择了观看。
不得不说这个家族真的在罗马文艺复兴期间颇具盛名!
但是美剧中又不乏文学色彩的堆砌。
教会的设立原本是为了惠及民众,可是在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教皇和枢机主教的生活确是无比优沃的!
天主教属于基督教的一个分支,但是教皇和枢机主教却屡屡挑战天主教的七宗罪。
他们贪婪无度,纵享淫欲。
教皇甚至公开了自己的情妇们,让她们替自己管理账目。
很是讽刺的是,在这个美剧中,很多女性角色都和教皇有着暧昧微妙的关系。
从头到尾教皇子女的母亲,只是一个情妇,他真正的妻子从未出现。
后来他把目光转向了年轻聪慧的人,甚至在女儿婚礼,拒绝女儿亲生母亲的出席!
他还利用枢机主教的贪欲,掌握其把柄让其为他卖命。
剧中无数次提到了教会的腐败。
开头便是波吉亚主教是如何一步步运作成为了新的教皇,而后又是如何将奢靡之风推广,利用子女成为他巩固权力的工具。
另外一个文学色彩丰富的人当属教皇的次子胡安。
很奇怪的是,胡安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但是最受父亲疼爱。
于是这样一个孩子长大后变得骄奢淫逸,军事头脑远不及哥哥凯撒,外交才能也不及后来的妹妹卢妹。
我对他的印象只有三件事,第一个就是无比骄奢淫逸,荒淫无道,自己的弟妹也不放过,最后染上了不干不净的病,靠着毒品度日。
另一件就是废柴,上阵打仗不英勇杀敌,而是靠着虐待敌军主将的儿子等待对方投降,最后将本是胜局的战局成功扭转,还当逃兵,还对父亲撒谎把责任推给哥哥。
第三件是他对波吉亚家族的仇恨。
他怨恨哥哥凯撒能力强威胁自己,怨恨妹妹品行不端有辱门楣,怨恨母亲,可是他自己却享受着波吉亚家族的荣耀和财富(让我想到了最近比较火的Royal八卦),还唾弃着穷苦百姓。
剧中一个鲜活的女性角色当属卢妹了,她应该是一个家族悲剧的女性形象吧也许!
本来是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的天真女孩,因为父亲的原因被迫成为联姻工具,不受丈夫待见的她受尽了折磨和凌辱,转而她在马夫那里找到了自己的慰藉(白鹿原的既视感!
)后来回到家,再次成为了联姻工具,这次她的孩子被夫家拒绝,她成功发挥了自己政治女性的角色,结果看走了眼!
可能是心心相惜,可能是同在悲惨中,她和亲哥哥凯撒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坦诚相见的地步!
这种incest的情况最早在圣经里就有出现,甚至是人类鼻祖Adam和Eve也是如此。
造成这种现象,教皇一定是有原因的。
他一直宠爱胡安,甚至把也所有的爱都给了这个儿子,明明凯撒更是优秀,可是他一直忽视他的想法,这让凯撒的心里埋下了仇恨和扭曲的种子。
而卢妹则是在感叹自己身世不幸中得到了哥哥的慰藉,两个“可怜人”抱团取暖,也甚是可悲!
不过卢妹的高光时刻应该是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教皇的情妇兼卢妹朋友教会她的)成功呵退了势如破竹的法军,成功扭转了那不勒斯的政治面貌(虽然她看走了眼)。
这也是乱世中女性角色的崛起了!
来到了凯撒。
他的名字一听就很不一般,和曾经踏上英格兰国土的罗马君主同名!
他也的确很厉害!
在当选被父亲逼迫成为政治帮手的主教期间,多次替父亲解决政治矛盾,彰显其非凡的能力(就是蝎儿和义父的感觉)。
后来羽翼渐渐丰满,他退出了文职,事实证明他的军事才干也是没得说的,曾经用百门假炮吓退了法军的炮兵,妥妥的空城计既视感!
但是无奈爹爹就是不爱他,唉!
历史上凯撒也是比较英年早逝,年近31岁就战死了,当然,这些已经是他家族没落的后话了。
还有好多好多小人物的刻画,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凯撒卢妹胡安的亲生母亲,一个“名声不好”的情妇,孕育4子却仍被教皇所不耻。
教皇的新情妇,年轻貌美聪慧,和卢妹是好朋友,后来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凯撒的忠诚杀手米,原本是派来杀凯撒的临阵被策反,后来是凯撒的最忠诚的战友,只可惜因为他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爱人(这个又提到了被宗教所不耻的homosexuality了,他的爱人是敌军派来的间隙,可是米真的很爱他)最后选择血书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但是凯撒最后攻城不下的时候他还偷偷回来帮他了,虽然是杀手,但还尚留有温情,他欺骗母亲说自己是医生,但是他杀了自己的父亲,他对凯撒和卢妹忠心耿耿,还努力挽回兄弟俩的关系,解决了好多麻烦,但是他又深受这个社会的迫害!
教皇的敌人之一的老萨,天天宣讲让民众怨恨波吉亚家族和美第奇家族,后来自己大权在握后也是十分讽刺的剥削民众,最后更讽刺的是,凯撒让他穿过火阵证明自己的神圣,当然他最后被烧死了身败名裂。
教皇的头号敌人罗主教,到处鼓吹渴望将教皇赶下台,但是自己目的也不单纯,还差点害了罗马!
虽然有所愧疚!
在那样一个时代社会,我们无法评判谁是纯正的好人,谁又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个庞大,权倾朝野的家族,最终还是摆脱不了没落的那一天!
亚历山大六世相信上帝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要是他虔诚,也不至于花钱去买教皇位子,
要是他虔诚,也不至于被各色的美人诱惑,也不至于心里认定基督神物为假,又为人心去认可
。
可是,难道波吉亚没有信仰?
那为什么在为利益将女儿嫁去斯福查后心惊胆战,为什么亲手埋葬他心爱的儿子胡安?
为什么跟他的老情妇说,上帝派遣他?
对于罗德里格·波吉亚来说,“上帝”到底是什么?
上帝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有一幕我记忆犹新,第一季,当凯撒说自己满身罪孽,想向父亲申请解除他的教士身份、弃教从戎时,罗德里格说,我代表上帝,免除你的罪行。
他说得特别快,特别随便,仿佛不将上帝放在眼里,更像在说,哪有什么上帝,我说你没罪,你就没罪了。
利用上帝,罗德里格可做了不少“好事”,他过尽了奢侈生活,接纳来自各地的有钱人,只为将自己的金库填满。
同时,他也借上帝名义巩固人心,有次波吉亚面见罗马民众,用锤子敲教堂大门,实际上门后只有人力支撑着的,而当锤子锤倒大门的一瞬间,民众都欢呼了起来。
很讽刺很愚蠢,却又很peace,不过当然得peace,有peace才有money不是吗。
上帝只是达到目的的工具吗?
奥巴马说,一个人要有信仰。
难道整个美国都信奉主耶稣?
那也不见得吧。
那么,信仰到底是什么?
当法军来临,罗德里格穿得如一个“耶稣”,成功地骗了法国国王。
可是,脱下锦衣华服的时候,他有料到女儿卢克蕾齐亚会引诱法国国王来此朝圣吗?
法国国王真的会亲自进来吗,还是以一炮代之?
是的,我更愿意相信,这一举止背后,还是藏着“信仰”的。
若没有信仰,若他只是一些意大利人眼里的暴发户,那怎么会想到这种举动,怎么会如此虔诚,仅凭个人就令法国国王心服口服?
他喜欢新生命,珍爱生命,会跟家人说“上帝祝福我们一家”。
他亲手埋葬了他的胡安,将手弄得破破的,只为求得上帝保佑。
他跟老情妇念叨了不止一回,上帝会保佑我们。
那么,对他来说,上帝到底是什么?
是慰藉,是对虔诚之心的向往——第二季最后,他跟儿子说,我怎么忍心让你变成我。
但是,罗德里格怎么可能信上帝,他免去了儿子不知多少不可饶恕的罪行?
在第三季死里逃生的时候,女儿说,感谢上帝。
他立马否定,不,不是上帝,是你。
其实他对上帝的信与不信,也没有那么难解,他是一个潇洒的普通人,内心深处,他相信没有上帝,但如果上帝能给他宽慰,给他们幸福,那么,上帝还是存在吧。
那么或许,一个人要有信仰,也可以说是,一个人要有一颗对虔诚向往的心。
最后,罗德里格·波吉亚真的是一个矛盾又可爱的人物。
感谢美剧《波吉亚家族》为我带来了这么一个奇妙的人物,他像个孩子,活力四射,热爱生命,在那个满是烂人的时代当了一回挺大的烂人,不过也是,不烂的话又如何能人生得意须尽欢呢?
在他之前也有不少教皇有情妇,却从不公开,他不一样,他随性,带情妇出席公共场合,还封情妇的哥哥为红衣主教……
如同大部分描写政治的连续剧的内容一样,波吉亚家族里充满了杀戮与背叛。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它的画面实在太美,充满了文艺复兴时候艺术作品的美感。
导演和摄影一定是充满了执念,以至于每个画面随便截下来做壁纸都不过分。
如果说汉尼拔是靠奇特的现代艺术给作品润色,那么波吉亚家族简直就是从文艺复兴博物馆里直接拎出来的一样。
大量光影效果让作品充满美观,无论服饰还是人物发饰都是鸳鸯照搬,充分展现了那个时代宗教统治下罗马的魅力。
人物表演方面最出彩的还是当属教皇,舞台展现手法,每个动作每个细微的表情都无疑诠释者人物的人心,如果很喜欢文艺复兴时代的画作的话,波吉亚家族一定不要错过。
最后至于为什么停播,我想还是过头了,按理来讲剧中不少是真实发生的,虽然有些许的出入,但是按照十日谈里讲述的故事却非常符合当时的场景。
话说回来,宗教的玩笑开太大始终是不好的,眼看兄妹乱伦之前,还是速速停播的安全。
亚历山大六世(Alejandro VI),即罗德里戈•波吉亚(Roderic Llançol i de Borja),1492年8月11日登基,1503年8月18日卒。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争议的教皇。
他那意大利化的源自西班牙巴伦西亚的姓,波吉亚(Borja),成为放荡和裙带关系的代名词。
亚历山大六世在位期间,波吉亚家族传出了许多可疑的事件,包括:绯闻、谋取圣座控制权、偷窃、强暴、贿赂、乱伦、谋杀、毒杀。
他们的专权为周边拥有相当地位的家族所仇视。
让亚历山大六世名声大噪的更多原因是他作为外交家、政客和内务管理的非凡技巧,而不是作为一名牧师,当然,对于后者,他也并不比任何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宗差。
他是天生的演说家,对于《圣经》倒背如流,侃侃而谈,时不时迸发出源自《圣经》的经典名句。
亚历山大六世众多情妇中,相处时间最久的是瓦诺莎•德•卡塔内(Vannozza dei Cattanei)。
瓦诺莎于1470年开始成为亚历山大六世的情妇,并为他生了4个为人所知的孩子:乔凡尼•波吉亚(Giovanni (Juan) Borgia, 1476?–1497),第二代甘迪亚公爵。
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 1475-1507),红衣主教,瓦伦提诺公爵。
卢克雷齐娅•波吉亚( Lucrezia Borgia 1480-1519),费拉拉公爵夫人。
乔佛里•波吉亚(Goffredo or Giuffre Borgia1482-1518)。
在当时的意大利,西班牙是被看不起的,波吉亚家族也不例外,意大利人憎恨他们的权力,随时想要夺回属于自己民族的权利。
这也是教皇Callixtus III和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不断把权力下放给他们可以信任的家庭成员的原因所在。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以乔瓦尼•斯福尔扎是性无能为由,废除了女儿卢克雷齐娅与乔瓦尼的婚姻;乔瓦尼对此进行了反诉,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和切萨雷沉迷于与卢克雷齐娅的乱伦关系,但这是否属实却无从考证。
2024年12月,粗略地看了《波吉亚家族》,最爱的就是米凯莱托和帕斯卡美丽哀伤的爱情。
这部剧讲得是不择手段的权力斗争,和求而不得的爱情,剧中但凡是真爱的,都没有好结局。
初见,有算计,有企图,也有一见倾心。
达芬奇的画室里,几句试探,一番云雨。
他问他,他们的感情将会怎样。
冷血杀手称,没有感情,不会怎样。
如果知道后来结局,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没想到他跟着他来到了罗马杀手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把英俊的小伙子带回了家。
杀手说自己不温柔确实,米凯莱托,干净利索,冷酷无情。
可是,吻少年的时候为何如此缠绵。
我喜欢帕斯卡美丽的眼睛他看米凯莱托总是那样深情款款,脉脉含情。
冷酷杀手为何会如此爱他?
因为帕斯卡让米凯莱托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他温暖了杀手冰冷的心。
这里,是米凯莱托用裸体面对帕斯卡的镜头,这象征他已经对帕斯卡赤诚相待。
米凯是裸裎,但帕斯卡并没有,象征并没有展现全部的自己。
后来杀手向他低下头,扭扭捏捏地说出,若等我回来时能够看到你,我会非常高兴。
哎,陷入爱情的杀手。
而帕斯卡也早已对米凯情根深种。
间谍爱上被监视的人,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类型故事,虽然可以预见结局,但永远诱人。
他在地上写满他的名字,他问为何,他说这是爱的语言。
杀手问,我不识字,难道我不能爱你?
我要怎么学?
呵,冷酷杀手想要学习如何去爱一个人。
他说,我可以为你读诗。
我既爱亦恨,当它发生,我痛彻心扉。
后来,帕斯卡是间谍的事情败露。
米凯这表情,竟然在知道真相的时刻没有愤怒,只有伤心。
杀手先生,你太爱了。
知道真相后,还是那么深情款款地亲吻恋人,这不是真爱是什么呢。
切萨雷下达了杀死帕斯卡的命令,在不动声色的背后,杀手是怎样的崩溃。
(以上内容是2025年1月3号晚,在浦东机场候机时所写,没来得及写完,现已从澳洲归来,把它补完)
帕斯卡在地上写下了“永别”,米凯莱托拉起帕斯卡的手,用刀割开了他胳膊上的动脉。
帕斯卡颤抖着说“抱我”,杀手却要他伸出另一只手。
鲜血从帕斯卡的双臂流淌出来,杀手不敢看他,也不敢抱他。
你会让我离开吗?
永远不会。
帕斯卡听到这个答案抱住了他,但他还是不伸手回抱他。
毕竟是自己下手杀他,又怎么抱他?
这时这个镜头应该是专门设计的,帕斯卡的血留在米凯莱托身上,正好有一处血迹在米凯莱托心口,就像米凯莱托的心在流血。
帕斯卡伸起双手,血滴在米凯莱托脸上,仿佛流出的血泪。
血和泪混在一起,米凯莱托才颤抖地对爱人说“原谅我”。
帕斯卡还是像曾经那样温柔地抚摸着他的脸。
“你杀的太多了。
”“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
”然后帕斯卡就扑进他的怀里,紧紧拥抱着爱人,直至生命流逝尽。
米凯莱托紧紧地拥抱着爱人,眼中淌着血泪,心口淌着血,满手满身都是爱人的血,这一刻真是痛彻心扉。
想起曾经的米凯莱托,他问保罗,“跟我说说爱情,我对它一无所知”,“告诉我爱情是什么感觉”。
保罗说“会心痛”。
爱情的感觉,杀手先生刻骨铭心地知道了。
确实他的恋人早就告诉他了“心如刀绞”。
帕斯卡为他念的拉丁语的诗,“我既爱亦恨,你若问为何,我亦不知晓,当它发生时,我心如刀绞”。
原本罗马语只是“我心刺痛”,而帕斯卡译成“心如刀绞”,那正是他的亲身感受,他又爱他,又不得不骗他,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此刻的爱甜蜜而痛苦。
初见时,一番欢爱后,帕斯卡问米凯莱托,这段感情之后会如何?
杀手说没有之后,不会如何。
如果真是那般多好。
后来轰轰烈烈地爱了,然后两人都为爱而死。
杀死挚爱的米凯莱托,蘸着帕斯卡的血,写下“永别”,弃切萨雷而去。
那是他一直忠心耿耿侍奉的主人,也是下令杀死挚爱的仇人。
后来他最后一次帮了切萨雷,切萨雷挽留他,他让切萨雷抚摸他的心口,说“我已经死了”。
米凯莱托杀得是挚爱的帕斯卡吗?
他在杀他自己。
切萨雷问米凯莱托,你去哪里了?
米凯莱托说“我和上帝谈心去了。
”“上帝说了什么?
”“什么也没说。
”米凯莱托这个冷血利索的杀手,三季杀人无数,要他亲手杀死挚爱之人,这是老天对他最狠的惩罚。
他的老天谈的就是这个吧,这痛彻心扉是对他之前所犯罪行的报应,这生不如死的折磨,算是把债还了吧。
一个不知爱为何物的冷血杀手,最终竟是为爱而死,真是凄美浪漫。
这个说“我不温柔”的杀手,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他的爱人,最后给了他能想到的最温柔的死法,经过这段爱情,他有了心,但心也死去了。
我觉得导演是很喜欢米凯莱托的,所以把全剧最美的男孩子给了他作爱人。
对这一对的喜欢占据了我对这部剧所有的热情,其他的都爱不起来了,在澳洲旅行的时候还一直在回味。
这是24年底,25年初,一段美好的记忆。
(25年1月18日补完)
征服教宗国来扩张家族的影响力,团结家族稳定格局
you will be naked, clean and mine
这季也只看了一集
辣鸡
为了兄妹恋而来
前戏已毕,渐入高潮。。。这个时候要是腰斩太过残忍。。。ps.阿尔方索真是一个悲剧,可叹生入帝王家 爱上权贵女。。。
第三季看的我这么恼火哎 据说被砍了
时隔多年还是把最后一季补完了,当野史看,在全盛时结束,也挺好。
我一直以为我深爱的是哥 直到弟没有了我才发现我深爱的是弟
这…这教皇还没挂…就被砍了!!!…
最动人的一季。道德虚弱而卑下,只有嗜血的兽性堪称高尚。
让我感觉不像教皇家族,跟普通贵族一样,什么习性都有
第三季剧情就像脱缰的野狗 一切发展的都有种着急的感觉 更是把凯撒安排的像个忍辱负重爹不疼娘不爱的苦逼男??
放棄,雞肋
其实一直对尼尔·乔丹的导演功力有些怀疑
这一部不再坚持“动态洗白”,终于以相对客观的视角诠释每个角色,只不过中了众多腐女的套。切萨雷的演员真神了,第九集末尾和罗德里戈的争端一场戏是全剧最佳演绎。Holiday的露克蕾西娅直到最后也没征服我,这张娃娃脸怎么看气质还是不符。另外这个阿尔方索王子和美第奇里的波提切利互相乱入始终接受不能。
那个神马毒药,暗杀都不能把波吉亚肿么样,上天要助波吉亚一家就如同甄嬛,荣华富贵注定是他们的,别人肿么也抢不掉
等第4季
主要亮点是基情,我看哭了
怎么说呢,编剧是个傻子吗?政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