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家人跟朋友最大的区别。
家人,总是希望你变好,变好,再变好。
不是因为不接受,而是家人是最最清楚你的底细的人,他们不需要反反复复的重复那些组成你的元素。
家人会毫不迟疑的斥责,会毫不留余地的抨击,但是从未放弃,在黑暗中默默地支持。
朋友,却是与家人对立的,只是在最合适的时间遇见,皆大欢喜。
但是朋友,多数只适合在落难时借个肩膀,那些不速之客,连朋友都谈不上。
而好朋友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
家人,虽然无法选择,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这是一部看时有点压抑的片子,你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男主的位置,你几乎可以感受他所有的自卑,难于启齿,和一点点的孤僻。
影片讨论的是家庭问题,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家庭构成可能比他好,或是坏,然而都面对同一个问题,如何平衡自我和承担家庭责任之间的比例。
男主感到窒息的原因是智障哥哥占据他生活的比例过大,并且大有把一切都弄糟的趋势,他有强烈的被侵犯感,即使是亲人也让他忍无可忍直到爆发,因为一直以来他选择的方式是抗拒和逃避。
讲到这儿,突然想起影片的名字是黑气球,男主的负面情绪正像不断注入气球的气体,然后,突然有一天,气球爆了。
身边的女孩安抚了他不安的情绪,他也在落寞的低潮碰触了哥哥歉疚的眼神,一切一切都释怀了。
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他选择了拥抱,我想气球的颜色也因此改变了。
这是一部把我往现实拉的片子,觉得自己是漂浮在空中梦游的状态,受到其他梦游的人,和做着梦没有梦游的人的鼓舞,努力相信自己是活在现实中,而把家庭的责任暂时放在了一边,振振有词地要去走自己的路。
揣着一颗游子的心就要上路,而现在即使清楚知道这一点,也想在父母健康,还没年迈的时候,再任性一回。
所以我是一个半清醒的梦游人么?
误打误撞的看到了这部电影,所以一点也没有思想上的准备,甚至在看之前都不知道电影的名字。
五颜六色的气球就好像是五彩缤纷的青春年少时的记忆,里面装满了那个时代美好的,奇幻的,叛逆的,叫嚣的,许许多多看似稚嫩却又天花乱坠的构想……托马斯的气球是黑色的,我没有见过黑色的气球,试想一下也不会有哪一个气球非得要做成黑颜色的。
也许属于他的一切,或者说是大半部分,他最想抽离却又永远甩不开切不断的亲情——他的哥哥查理,在这个澳大利亚的小镇上,由此带来的鄙夷,尴尬,是非,也许是我们未曾经历过的人永远也想不透彻的,看了好半天我才明白托马斯所在的学校,是专门学习水上救人的,可是他明明是一个澳洲少有的旱鸭子,这样一个不帖合的安排,不对,可能托马斯的这个阶段处处都彰显着这种不搭调,他没得选择!
影片当中的主角我觉得都是一群可爱而且可敬的人,托马斯的妈妈为家庭日夜操劳,她知道,如果你不去照顾查理,他一定免不了更为悲惨的命运,更何况他们的妈妈对家,对子女都有着顽强的爱。
托马斯的爸爸强悍,从他那彪悍的体型就可见一斑,每次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查理KO,他还很幽默,更准确的说是审时度势,记得片中一家人包括美琪在一起打棒球的时候,他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开怀大笑,也许这笑声是发自内心的,但是那一刻,这笑声却是这个家庭里面久违了的……我们再说美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女孩么那也不枉这句话:上帝是公平的。
可能会有很多人都在想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女孩对我这么好,如果答案是能,但是与此同时也要背负托马斯这种家庭的沉重负担,你还会抱有幻想么?
幸福的托马斯是因为有了美琪,然而可悲的是,美琪突然之间出现在了他的世界,他没得选择,就好像是安排好了一样,那么接下来他带给她的会是什么呢?
还是只有那避之不及却又近在咫尺的麻烦,托马斯还是没得选择!
久而久之,逆来顺受的日子让托马斯的生活是黑色的,也许偶尔的收获,就像美琪,会让使人大脑涨暴的生活平添一些姿色,但是世界上的这种好女孩实在太难得了,为了生活,为了美琪,托马斯,你需要自己去决定一些事情,你要去选择生活,主宰命运!
就像影片的最后,在那个看上去更像猴的在后台耍无赖的时候,你要勇敢的想想办法,不再只是坐着看热闹,然后再等着别人看自己的热闹,可能麻烦并不是你造成的,然而却是注定要你来承担,那么,坚强起来,勇敢一点,坚强的人才会与命运同行。
(挺喜欢最后的舞蹈的这种舞蹈的创意可能春晚都见不到哦)
我喜欢气球,各种颜色,你一放手,他们调皮地到了天空中去,跃动着,飞扬着,然后在最高的地方“砰”。
气球总有很多积极的含义,童真,希望,梦想,我们从《up》、《red balloon》、《white balloon》里面看到了很多。
张扬的色彩,肆意地飞扬在天空中,让你摆脱现实的桎梏。
这个气球是黑色的,在电影开头,我们看到了那明媚的粉色气球快乐地飞了起来,然后是那个黑色的气球摇摇摆摆迟疑地升上天空。
这是个细致的比喻,对于所有气球来说,飞向碧蓝的天空都是无罪的合理的。
我是为了看俏皮的Gemma去的,看着她的娃娃脸,灿烂的微笑,欣长的身材还有调皮的声音。
然后我看到了Rhys金色的头发,惹人的微笑和紧紧的眉头。
看电影的时候我无时不刻地做着一道代入题,如果我是Thomas,我会如何,父母的爱大部分的被自闭的哥哥夺取,哥哥惹事生非,让自己在心爱的女孩面前丢脸,哥哥在大庭广众下发作,哥哥在自己的生日对着自己的女孩儿手淫,毁了自己的生日....... 我一定没有他做的好,我的答案一定是逃离这个家,离开这个负担,为什么别人可以自由的享受青春和快乐,我却要被自己的脑残哥哥一次一次拖累。
Thomas的第一个答案是希望,希望有天哥哥能正常,在发现这个答案根本错误后,他的答案是接受。
毫无疑问,Thomas从一开始就是爱着哥哥的,只不过他的孩子气占领了更多的情绪。
他理解他哥哥的痛苦——他的世界是fuzzy的,听的看的说的都处在朦胧中;他愿意陪伴他的哥哥——和自己中意的女孩儿带着哥哥去玩耍,在夏日里宁静地享受淡淡的快乐;他保护自己的哥哥——不让别的人欺负他,碰他,和他一起完成猴子舞,不让哥哥失望。
电影的高潮毫无疑问就是自己的生日聚会,Thomas对哥哥的爱与责任和对哥哥不断制造他生活障碍的不满构成了一场所有人都痛苦的爆发。
蛋糕碎了,灯碎了,桌子碎了,Charlie的脸碎了,维系在这家表面的压抑的和平碎了,Thomas的耐心碎了,然后自己一直渴望Charlie正常的幻想碎了...... 镜头里彩色的气球零落的挂在桌脚,就像青春时而猝不及防的无奈和悲伤,他们瘪了,飞不起来了。
之后,他赤着脚,走到了Jackie的家,和同样赤脚的Jackie依偎,把脆弱和悲哀和无奈全部表现出来,那些压抑的情感从自己内心的黑洞里掏出来。
然后他疲劳地回家,看到哥哥隔着玻璃比着手语,一脸歉意。
毫无悬念的,一切都好了起来,他不在为自己的哥哥羞耻,他习惯了这一切,他经历了生日的洗礼成熟了起来。
让我开心大笑的不是有些做作的猴子舞或者是过于直白的兄弟同浴,而是他们两个在明媚的阳光下,敲着让邻居大妈爆发的节奏,扮着猴子的样子,大妈最后伴随性的抽搐让我明白她接受这个孩子的日子也不远了。
很多人觉得Charlie是黑色的气球,而我觉得黑色的气球代表着的是兄弟俩的青春,压抑、禁锢、无奈,甚至残破,但无论如何,在五彩的气球飞过之后,黑色的气球也会飞起来,在澳大利亚美丽纯净的蓝色天空中肆意地飞翔起来。
看完了心情很沉重,虽然影片试图用爱和温馨感动来升华主题,但是无论如何掩饰不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悲剧,罪魁祸首就是他们伟大的父母,还要以爱之名绑架孩子照顾家庭。。。。。。。
已经酿造了一个错误还要把无辜生命拖下水,小猫小狗都要绝育,人怎么就管不好自己呢别再沉迷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了,生出来一堆和自己一样丑陋无能的生命才是可悲
很温情 真实 慢慢的节奏 到后面会有点看不下去。
结尾的20分钟 让我很感动。
重要的不是你什么都完美无缺 而是你搞砸了事情 然而我还在你身边。
然而 然而 然而With silence and tears
无聊时误打误撞的看了这部电影在PPTV看到海报以为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从头看到尾没有让我觉得惊心动魄的情节,有的只是一幕幕的生活琐事Thomas一直认为哥哥是他的负担,很丢脸但是在外人面前却是极力维护查理在看到查理跟着Thomas到了学校Thomas的同学羞辱查理Thomas被同学、老师推倒在地查理出手打了推Thomas的人虽然Thomas觉得让同学们和老师知道了他有个智障哥哥很丢脸但是当别人欺负查理的时候他没有迟疑的帮助将查理身边的人赶走在紧要关头兄弟两都是尽力护着对方Thomas虽然表现的都是厌恶查理的行为、表情可是当查理一有事挺身而出的是Thomas对Thomas来说查理是责任,更是爱或许Thomas的厌恶只是因为父母对查理的偏爱他的这种厌恶之情在生日那晚查理对着Jakie做出不礼貌的动作时爆发他想摆脱这样的责任,但是现实却不允许他动手打了查理,可是却在查理做手术时抱着小妹妹在病房外难过他心里的不满情绪得不到纾解唯有躲在厕所痛哭唯有半夜光着脚丫来到Jakie家门前寻求Jakie的安慰可是当他看见在车旁等着他回家的查理时查理的几个手语化解了Thomas心中最后一丝不快其实,Thomas也只还是个孩子或许对他来说,查理这个责任太大了在查理的汇报表演上Thomas和查理一起站上舞台兄弟两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因为爱,Thomas才会站上那个舞台也是因为爱,兄弟两的表演获得了阵阵喝彩最后在浴缸里,兄弟两像小时候一样一起洗澡Thomas向查理说着自己的苦闷可是也只是说说而已不是因为这些年来习惯了查理是个智障的事实而是Thomas正视了自己对查理的那份责任、那份爱最后Thomas习惯了查理的敲打,习惯了妹妹的哭声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责任,更是因为他对哥哥、妹妹有着深沉的爱
第一眼看到查理 就觉得他傻傻的第一眼看到托马斯 就觉得他的笑真的很甜美印象最深的是杰姬 在帮托马斯做人工呼吸练习时的浅酌一吻还有托马斯生日时 兄弟的对打到后来他们一起扮成猴子出现在舞台上查理第一次发疯是跑到了 杰姬家里查理第二次发疯是打碎了玻璃查理第三次发疯是游戏机被摔碎查理第四次发疯是在舞台上不跳猴子舞最后一次是查理和托马斯一起在浴缸里 洗澡托马斯说 我们是兄弟
大约于电影三分钟,一家人待在院子里,Thomas坐在蹦床缘,仰望湛蓝的天空,一束红色气球渐渐升空,一个黑色气球飘摇着紧随其后。
明显的对比,无论怎样的生命,总有得到光明怀抱的一天,无论是自闭症患者还是备受其烦扰的家人。
黑气球其实是一部相当普通的青春电影,男主人公先受耻笑,却意外博得女主的同情。
两人的感情在时间中,慢慢发酵,再加上幽默搞怪的老爸老妈,简直就是青春家庭样板戏。
重要的是,影片中加入了自闭症患者的元素,因而一切都变得不同。
青春中的挫折不再是小情小爱带了来的矫情的惆怅,男主人公受到的嘲笑与挫折有了更为广泛与深刻的社会意义。
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导演清楚自己的目标与能力,很好的在青春轻喜剧与表现社会议题中找到了平衡,并没有把这部影片弄成不伦不类的社会伦理片,这个很重要,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更大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演员表演上。
这样的影片,演员不行的话,马上沦为2星烂片。
Toni Collette对于母亲形象的准确把握,深得欢心。
在二十七分钟,清理地板的时候,与小儿子争吵时表现的悲伤、无奈与愤怒还是相当到位的。
Rhys Wakefield的表演在一开始令我有些不放心,但是在生日派对上的爆发和随后的哭泣没有让我失望。
Gemma的角色我很喜欢,性格直爽善解人意,完全不是常见的矫情女子形象。
她在电影中自在的表演,可以看出她在摆脱花瓶形象上的努力。
电影中有几个场景,在画面上是花了心思的。
比如在五十分钟左右,三人遇暴雨躲进掩体。
Thomas和Jackie横躺着,光线的控制,让两人的脸部反射着微光,透漏出一股年轻人的特有的新鲜与美好。
没有高光溢出,阴影在面容上游动着,两人看起来纯洁圣神温柔动人,皮肤光滑柔软,无以复加。
还有与一小时四分时的两个镜头,黄昏中停留于电线上的小鸟,晨曦中孤独挂在晾衣线上的木质衣夹,既反映了时间的转移,也表现出家常生活中细微温馨的气息。
总而言之,“水晶熊”奖实至名归,豆瓣上7.5分也是公公正正的。
看过《不一样的天空的》请举手!
船长和莱昂震楼!
十多年过去了,还是类似的情节,只不过多了个爸爸,完全没有单亲肥妈来到深刻。
德普的苦逼不带吐槽的,也没有煽情的说教,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还有就是本片有点华丽丽了,完全没有农场小镇底层生活的调调¥#@……&*
这一家子真不容易,看的过程都很煎熬。本来有一个不省心的孩子,还非要再要一个小的。影片的结尾算是美化了的。到了现实中男主会更难受,一个惹祸的哥哥+一个还在吃奶的妹妹,有他着急的。
无聊,俗套
喜欢Jakie,想要那个挂坠。
赤脚去体味妳周遭的不竟然吧...任凭脚下偶时会有刺痛...享用妳最为真切的感触...压力也好...纠结也好...背叛也好...疼惜也好...通通都处于妳的感触...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
GEMMAWARD演电影就没了感觉
对于那些过往的黑色记忆 放开让他飞就好了
除了那女生长得太对不起观众外,一切都很完美。喜欢最后一句:I'm gonna kill that bear~哈~那爸爸的确让人很无语的说~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无法逃避的上帝赋予你的沉重磨难,但最终这些拴在身上的石头也无法阻碍你的飞翔,在雷电风雨中更坚定更勇敢,更珍惜幸福和爱。无法感同身受,但我想如果有永不放弃和微笑面对,放在在哪里都不会错
女主有点眼熟,仔细一想原来是个超模。做急救偷吻那段戏真的很青春撩人。是啊,我也何曾没有想过,希望一早起来,各种不好的事情会消失,但依旧还在,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愤怒是最没用的东西,会一下子摧毁你的理智,并伤害身边的人。女主真的好善良。即便鸡汤,但是很治愈。
life's not fair, just keeping up ...
Gemma...就这样 = =
看到Charlie大晚上的等在车边给Thomas道歉,我就知道,泪点来了;看到Charlie和Thomas一起跳猴子舞,我就知道,幸福的笑/泪点来了。隔壁的大妈也许仍然对这经常发出噪音的一家感到愤怒,但她手里不自觉敲打拍子的水管表明她总有一天会接受这坚强的一家。Gemma带着小猴子帽的样子真可爱
电影剧情十分老套,国外的价值观都高上大,人人都是小天使,智障儿子做什么家里就是不打不骂,这要在中国这儿子天天得被打多少次。不过给演智障儿的演员加一星,演的真像
幸福需要寻找。
天蝎大本营。。。(Gemma这个娃娃脸麻豆和Amanda好挂相)
黑气球只是比彩色气球飞的慢了一点而已
Lily啊jessica啊你们不打算追随Gemma的脚步么?
If you have a brother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spirational movie, handsome actor, we are healthy, it would be live good.
喜欢Gemma Ward纯正的英伦口音~故事温馨,最后一句iwillkillthatbearrrrr令我会心一笑~只是忍不住想接下来的事情 女孩会继续和托马斯在一起吗 组成家庭? 照顾查理的担子能由托马斯扛起对我来说 简直不敢想象 也许只因为我没有真正遇到 而遇到了就要勇敢面对
西方人沉迷于这样的故事,对自己的家庭成员永远不离不弃,无论贫穷富贵生老疾病,在这中间最大的痛苦就是家庭内部的付出消磨和面对外部的尴尬自贬。女孩被这样的家庭吸引也是因为她生于破碎的家庭中,或者饱尝抛弃之苦,最终大家各自治愈,完美接纳。而这样的故事在东亚一定是另外的样子,听说每代人都有概率出现一个这样的残缺者,背负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宿命和孽债,然后他们被嫌弃被抛弃,在经久的时间里,一步步变得更加卑贱,自己姐姐手被低看,被践踏。毕竟在东亚,健康的人在日常中都很可能被地位,何况这样需要消磨他人又毫无所出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