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我觉得今敏对于每个角色的塑造花了很大的心思每个人都不是配角,一位老人的神秘出现,警署的着手调查,都让这部剧破朔迷离,每位被害人他们背后的故事都具有一定的串联,每个人之间的联系都特别的微妙,特代表了社会上小部分特殊人群,并且用棒球小子的犯罪作为串联,来反应这个社会的现状。
其实看第一集的时候觉得作为一个设计师在工作室的状态有些奇怪吧,因为自己是设计出身,一般的设计师不会意志如此消沉,但是看后面的就发现了原来她自身是有故事的,一个不幸的故事。
当我看第二集时,以为又是新故事的开始了,原来是为了串联,不过内心黑暗的人看到的世界也是黑暗而不堪的,没想到对象尽然已经低龄化至小学生,这个本该纯粹天真的群体,在本集引出了另一位“病患”,他的家庭老师,温婉而淑女。
当我看到第三集这里突然间发现其实每个角色之间都有微妙的联系,一位女性的心理疾病,白天是位教师夜晚则是女郎,有人说像未麻的部屋,可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差异的,虽然讲的是同一种病,可是在每人的生活环境压迫下会分裂出不同的人格,也许因为这枯燥无味的生活和教条,才使她到了夜晚会有如此颠覆的人格,但说实话,玛丽亚活得更像是自己,随心随性,而玛利亚的客户之一便是一位警察,并且喜欢别人叫他父亲,也为后期剧情的发展埋在下了伏笔。
(也推荐大家看看未麻的部屋)
说实话,这集我觉得真的很符合这个大社会下的警察呢,真的很讽刺啊,警察为了钱成为了劫匪,但是这个男人确实是个没有担当的人,做事不考虑后果,我觉得今敏在设计的角色的时候还是花了一番波折的,而且真的很用心,在后期也说到了他与他女儿,便是第一集出现的设计师,在后期也说清楚的设计師缺失自己就有一定的心理疾病,而这位警察着实是个变态,女儿如此喜爱父亲的同时发现了父亲竟然在自己房间装了摄像头,这对一位少女而言是多大的打击,这也是为何这位警察在嫖妓的时候喜欢别人叫他父亲的原因了吧。
对于中期审问替死鬼的这一段,也是在说青少年沉迷于游戏当中吧,最终害人害己,成为了替罪羔羊,却不幸死在了监狱当中,青少年把现实与游戏时间弄混,也是前几年常常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该片播与2004年,今敏大神是预料到了么。
而后期的也是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结伴自杀也是看的让人很温暖,人的本性互相帮助互相着想,再次就不再剧透啦,喜欢大家都喜欢今敏大神,总觉得喜欢今敏的人真的好小众。
朋友很喜欢今敏,大学向我推荐了他的《红辣椒》还有就是这部《妄想代理人》。
《红辣椒》看完后,《妄想代理人》却是在硬盘存了删去,又下载,辗转了数次今日才看完。
实话说我无论动漫还是影视剧,对剧情要求是比较高的,画面只要不是太糟糕,不至于差到吃不下去饭就好,本身便是俗人一个,完全不具备什么场景画面等等剧情以外的美术欣赏水平(从小学到初中的美术老师们,对不起你们了)。
所以《妄想代理人》总是看了开头就没有继续下去的欲望,大概与那时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有一定关系,总之完整看完后,发现这部动漫是颠覆动漫的动漫,所有动漫中出现的虚幻与梦境都会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如同梦的解析,今敏编织的是实实在在的的梦。
抛去动漫对现实世界形形色色的生活的隐喻与接漏不谈,这些也许可能是动漫的精粹,可我不觉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已足够支持自己在这里夸夸其谈。
很多时候我认为自己是普通大众的一员,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观应该就是大部分人能够接受的。
这样的自以为是被朋友指出后还真是难为情。
这样自以为的自己能代表大众本身便是一种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狂妄,每个人对现实的期望都不近相同,像我这种连与人沟通交流都很少的人又有何资格去谈论由大部人的期望与妥协所组成的世界。
好了,跑题了,言归正传。
本片让我最拍案叫绝的是今敏在13集动漫交织糅合的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样的梦。
从儿童时代到中老年,人生的各个阶段。
自己的梦对自己而言是完美的世界,但清醒从第三视觉观察,看到的就是欲望、懦弱、逃避,这是真实的梦,只是当梦变成了眼前实实在在看得到的时候,失去了花朵薄雾笼罩的沼泽丑陋的让人无法直视。
不知从何时开始认识到我从来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生活的世界,爱情、生活的价值本身便是我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我对它有所期望,而我爱上的其实是自己幻想的期望。
从这点看来不得不佩服今敏。
他是清醒的梦中人,将梦真实吟唱出来的诗人。
大概四年前的时候,我觉得我发现了我生命中最值得追求的意义。
这个发现的契机是我了解到了电影,以及电影所代表的更广泛和抽象的所有“幻觉”,的魔力。
这种魔力可以挟持我的感官入口,给我的精神灌输愉悦和满足,惊险和刺激,以及几乎所有的人类情感。
这种魔力让我相信最后的最后幻觉和现实可以没有边界,那些信以为真的美好的假象最终会是所有现实的苦难的解药,因为他们可以和现实一样真实。
我觉得我的人生的使命就是把幻觉和现实的边界模糊一点,然后再模糊一点,直到我可以看见巨大的鲸鱼在山谷上空飞,然后我掐掐自己发现这不是梦也不是电影,这是现实。
假如有一部电影代表了这种执迷的追求,那就是今敏的「红辣椒」。
我会永远记得一个场景 — 我和当时我的电影理论的教授Collin Williamson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和他说电影的最后巨大的婴儿吞噬掉了梦境的世界,然后教授说,这代表了一个新的纪元—现实和梦境的融合—从此之后两者再没有区别。
我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的那种激动再也没有退潮,哪怕现在每次想到这个场景我都会有一样强烈一样新鲜的冲击感。
今敏的这个结局,教授的一语,给我当时的感受就像是神祗降临在我身上。
他们串联起我所有的困惑和思考,仿佛我的价值体系里的零落的碎片在那个瞬间拼凑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我一下子变得自洽,所有想法周转自如。
现实和幻觉的融合成为了我的答案和意义。
四年之中这些想法一直在我心里周转演变,而今敏的「红辣椒」「未麻的部屋」和「千年女优」是每次周转都绕不开的三个节点。
它们是我的语言和词汇,我的很多想法仿佛不再需要自己想办法表达,因为这三个电影已经用最最合适分寸和形式帮我表达了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定义了我的这些想法构成了我的一部分三观,而今敏是这个定义的创造者。
所以今敏好像就是我的妄想代理人。
现在的我通过「妄想代理人」再次遇见了今敏。
他依然在讲幻觉和现实的关系,「妄想代理人」里也有不少「红辣椒」的影子,但是不同的是他这次没有把幻觉和现实放在对等的位置上,让他们互相交织融合难辨你我。
他的主角这次亲手打碎了自己薄如纸片的桃花源然后回归现实;那个一切幻觉的制造者选择回到过去,和化解自己内心的冲突和自己和解。
那个每次有人走投无路就会出现的球棒少年,它的力量随着整个社会的焦虑和压力增长,也被舆论和谣言放大,而最终也随着这个和解他还是放下了球棒,始于幻觉终于幻觉。
幻觉不再是解药,不再是心灵的港湾,而是高压和内心冲突的面具,是罪和恶滋长的地方。
我能想象以前的我大概会不满这个设定,因为幻觉本身只是一种体验一个图景,是中性的,就和现实的生活一样。
把幻觉和现实中的执迷妄想压力冲突谣言联系起来,并因此把幻觉描绘得“低于”现实是不公平的。
他们应该是像是一面镜子的两面— 看起来完全对称,感知上难分你我。
可是现在我已经渐渐地脱离了对于幻觉的执迷,所以我其实好像并没有不喜欢这种设定。
相反,我只是有感我又以恰好的心态遇见了恰好的今敏,让我心里感觉对今敏又亲近了一些。
我是怎么脱离对于幻觉的执迷这件事是一个对我很有重量的话题,因为这个过程大概就是我近一年多的全部生活和思考。
但是我现在不再想要创造出那个“完美的幻觉”了。
现在我最想创造的体验不是满足所有人的所有欲望的美丽新世界,而是让人在叙事体验以及感官体验中自省。
我不再想抓住人们的神经通过灌输这些神经来填满人们的欲望,我想要创造体验让人们更加的self-aware,让他们把自己的神经从背景提到前台然后认认真真地体会那每一根神经的感受。
如果用上面镜子的比喻,以前我希望人们可以忘记自己到底是镜子里的人还是镜子外的人,因为他们看起来没有任何区别,而现在我希望人们既不是镜子里的人也不是镜子外的人,而是可以远远旁观这面镜子的里里外外的第三个人— 这样就可以细细把玩自己的体验,管他是来自现实还是幻觉。
我感觉我以前好像那个越吸食痛苦越顽固地执迷的球棒少年,我现在也想要放下球棒了。
棒球少年。
月子。
是一个人又不是一个人。
看似复杂无序的犯罪行为,所有被害者的证词都指向同一个犯人:棒球少年。
金色球棒、金色冰鞋,逆光中闪亮的一笑。
仿佛抓住一点线索,又被更多的谜题所环绕。
在烦恼的时候我也会有让我晕过去吧,或者谁也好,帮我把论文写完的想法。
而棒球少年的袭击对象仿佛都在渴望这一击,渴望着让我摆脱这一切吧、让大脑一片空白吧、让一切见鬼去吧。
所有人被袭击之后反而有一种解脱感。
凶手似乎抓到了。
却只是一个游戏狂人。
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妄想自己是被神所选中的拯救世界的圣战士,与人类的心魔作斗争。
可是他也死了,犯人仍然是棒球少年。
从此时起,这个符号迅速扩散,许多人渴望他带来解脱。
可爱的找死三人组。
棒球少年成了神话,甚至开始杀人,不再是小孩,而是肌肉男,甚至是长着獠牙的妖怪,他的神话如同黑物质一样遍布城市中。
佐美子战胜了它,本质上,它是与麻露美这可爱的超人气玩偶一样的东西。
麻露美疯狂的人气,人们购买它如同购买火车票一样的虔诚的排队热情。
这玩偶也正是日本卡哇伊文化背后的含义之一。
虚伪的救赎,无意义的逃避,脱离现实,除非死,终将无法摆脱。
棒球少年趁虚而入,在人想要逃避的时候。
脱离时代的人,SHORT-HOPE,脱离时代的警察,唐草纹布,脱离时代的小偷,竟然可以一起共事。
我的时代,没有棒球少年,也没有毫无目的的罪犯,我的时代,撬门撬窗都是很安全的偷窃行为。
现在,是无法理解的时代。
可是,终究得要面对现实。
面对着已经失去一切立场的现实。
马庭的头发白了,师傅啊,原来是一切正在循环。
今敏的作品个人风格明显,虚幻与现实交织如万花筒般灿烂。
他将动画电影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相比于其他动画导演,他选择了更为写实的动画手法和更深厚的电影语言。
今天是他的诞辰日,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发觉得遗憾失去这样一位天才。
这一篇我想仔细解读一下它的TV动画作品《妄想代理人》,也想用这篇文章纪念一下他。
开篇,现代都市。
一个正在施工的大厦的仰拍,电钻头的吵杂声,拥挤的街道。
镜头上摇 画面也是灰蒙蒙的,没有明显的亮色。
镜头跟随拿着电话的上班族,停在正在打电话的JK前面。
这个女生面前一辆货车驶过,转到下一个货车司机打电话的镜头。
今敏的剪辑和转场是出了名的厉害,这点在他的动画电影里其实运用的更加极致。
大家可以注意一些这三个人的台词。
上班族在说“这次真的没有时间了”,女学生一脸无所谓的在男朋友前面说“总觉得很累,今晚就不过去了。
”货车司机在车里翘着二郎腿说“堵车真的很严重。
” 很明显的,三人都在撒谎。
一开篇展现出了“欺骗”,也贴合整部动画欺骗之后“妄想”的主题。
切到货车远景后,阴影的上方有电轨车的影子驶过,这时又切到正在行驶的电轨车。
下图多了电轨车的影子驶过。
通过影子来引出下一个场景,很巧妙。
随后是车厢中拥挤的人群。
人们都很焦虑,面无表情的看着手机。
一组蒙太奇镜头。
生活在大都市中的人们压力很大,大家在互相抱怨,互相推卸。
抱怨的声音一直持续伴随着剪辑的节奏。
声音中止后,一片闪白,出现剧中关键人物演算老头。
在地上写了好多,最后要算出结果时,惊讶的抬起头。
一辆公交车开过来停下。
切到远景,公交车从右开过来,切到近景关键女一号人物——鹭月子 。
此时左边有几个“轮滑少年”经过,这里先给出了暗示。
老头吃惊的张开嘴,鹭月子抬头。
固定镜头内公交车开走后,出现几个大字:少年球棍,参上。
镜头缓慢前推,通常起强调作用,引起观众注意。
上面大概是开始后的一分钟左右的戏份,交代了故事发生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的都市。
并且信息量处理的非常恰当。
在未完全进入正片故事之前,需要一定的信息量去刺激和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
并且像写论文一样,在全文开篇处给出一个提纲挈领的段落。
下一场戏。
黑屏横切出下一个场景,由“玛露美”这个关键道具的特写开始(今敏有时很喜欢用一个特写镜头开场)。
一票布娃娃玩具盒设计图纸。
镜头由设计图纸横移到正在工作的鹭月子。
背景处花/画了好多卡通形象,她被各种卡通人物和玩偶包围了一样
接下来这一小段我觉得拍的很好,虽然没有台词,但通过一些细节的变化体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逐镜说一下。
首先设计了一个小动物,完成度已经很高了,在最后一笔时有一个按键盘的声音,她删掉了。
再给到先前的镜头。
目光呆呆的。
下面她又画了一个小熊,同样是在没画完前就出现按delete的声音,这时用的是按delete键的大特写。
下面她刚刚画了一个耳朵,就按了delete键,并且是发泄式的快速的连着按了好多下。
皱起了眉头,很不满意。
有脚步声音跟进,她的娘炮上司出现了,站在办公桌前问她新产品怎么样了,期待你的下一波魔法哦。
上司轻拍吉祥物玛露美,这里也特意给了一个特写(这个娘炮上司也蛮有戏,今敏作品中的配角并不只是功能性的角色,他家里也很多奇怪大叔大婶的写真,也为他作品中配角的设定提供了灵感吧)。
电话响起那个娘炮去接电话。
这个镜头看到另外几个同事都在闲扯淡。
和鹭月子出事后的慌张形成对比。
(这一段环境音放了一首日文歌我没有认出来,不过听旋律应该也是平泽进先生的。
) 她头头望了一眼鹭月子,说没问题交给鹭月子小姐吧。
镜头这时缓慢右移出现她的同事。
都用有些嫉妒或不耐烦的眼光看着鹭月子这边。
鹭月子无助的自言自语说:魔法,我也很想要。
听到上司说的下周一,没有问题。
她默默地把头埋下去。
下一场戏由一个夜空中的月开始,乌云逐渐遮住了月亮。
月黑风高夜,这里出现该集的一个小高潮,
鹭月子刚走到这个路口时光线正常。
走到左边时灯光明显变暗了(画质比较渣大家见谅)。
她无奈的嘟囔着“魔法,魔法”并看到了捡垃圾的老太。
她觉得有些怕(第一颗悬疑的烟雾弹)。
并给了一个诡异老太的近景。
鹭月子向前跑了几步,又回头看了看,可并没有人。
这时远处逐渐亮着的街道像被黑暗吞噬一样逐渐变暗,逼近鹭月子。
背景音乐起,营造悬疑紧张的气氛(第二颗烟雾弹)。
鹭月子害怕地跑起来。
接下来是几个不同角度跑步上半身的特写。
然后突然摔倒了。
她抱起玛露美,加上工作的压力让她有些崩溃的想哭,但是鹭宝宝叹了一口气忍住了。
无助的叹了一口气,去捡散在车底下的一张原图。
用手夹到抽回胳膊时,却被车划伤了。
这里镜头很适宜的向前推,音乐再起,继续积累情绪。
鹭月子再也忍不住泪水,哭了起来。
随后在左上方出现了一个滑旱冰的人影,并向鹭月子滑过来。
在鹭月子抬起头的时候,黑影挥动球棒用力的打了下去。
这一处的剪辑很棒。
在最有爆发力的一刻,打下去一瞬间后,并没有直接交代结果,而是顺着打下去的动作接了一个“哐啷”一声笔筒摔掉的镜头,转到了她工作的办公室内。
顺便说下这种利用顺势动作来转下一场景也是今敏常用的一招。
如《红辣椒》的片头处。
办公室内大家都在接打电话,忙做一团。
背景里很多玛露美
娘炮上司在接电话时从左边拐角处入画并向右边走,走到第一个门时也就是出现电视机时,镜头停止移动。
上司出画,电视机里播放鹭月子的被袭击的新闻。
同样是利用移动物带出下一场景。
播到是“鹭月子小姐”时,切到医院鹭月子房间的门牌。
先写到这里吧其实这样类似拉片的形式做成视频的形式比较好,一帧一帧截的好辛苦_(:з」∠)_ 才发现我这篇好像应该叫精读妄想代理人第一集前7分钟。。
这部动画片真是太太太神奇了,完全天马行空,出乎意料。
刚开始以为是都市连环杀人狂,也许是某个生活不如的人进行的无差别连环杀人案,后面一集增加一个受害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最后发现是心中的恶魔啊。
我大概记下印象深刻的几个。
憋不出新作的漫画家,只有一个麻洛美是畅销卡通形象,再也没有新的灵感了;欠钱惹人烦的记者,喜欢性工作者叫他爸爸,原来是对自己女儿有不可告知的欲望,女儿发现爸爸偷窥的摄像头以后崩溃失忆;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少年过度自信而嫉妒新转来的普通学生,烦恼只能跟家庭教师倾诉;人格分裂的女研究生助手,白天是助手和家庭教师,晚上是性工作者,永远摆脱不了;(只有这一个,我没看懂她的结局)警察1,找不到道路魔后被开除去当了一个工地安保人员,他很爱妻子,没有孩子也与妻子不离不弃,不明白为什么不回家,妻子死了才醒悟;警察2,他是唯一一个理解棒球少年模仿范的内心世界的人,从那时候开始,剧情朝着魔幻的方向发展了,他是勇士,预言老人的接班人,他找到了棒球少年的真相,他像英雄一样,叫醒鹭月子,拯救了世界;大妈闲话八卦那集尤其讽刺,刚搬进来的主妇想加入八卦主妇小团体,编造各种不靠谱的棒球少年故事,被大家嫌弃。
发现丈夫真被棒球少年袭击了,她第一时间不是叫救护车,一直问濒死的丈夫:你是怎么被袭击的,快快,告诉我……三人自杀记,我最喜欢的故事。
一个心脏不好命不久矣的老人,一个不被大众接受的同性恋青年,一个还在小学天真活泼的女孩,他们是网上自杀聊天室认识的,约好了一起自杀。
老人在发现竟然这么小的孩子要自杀,一直想办法摆脱她,不想她跟着一起死。
可是他们怎么死都不了。
到最后他们在路过少女们拍照去恶搞,才从少女的惊呼中我才意识到,他们其实早就死了。
往回看,才发现他们第一次试图吞药然后一氧化碳自杀的时候就死了,小女孩比他们更早,在桥上打电话给他们不接的时候就跳河死了,有那么多细节我竟然没注意到。
烧炭自杀肯定密封的,小女孩在二楼的窗口外面凌空看他们,一眨眼却又进了室内,老人一开始胸口痛的时候吃药已经表明了这是最后一颗药,但是后来两次都出现吃药,依然还是最后一颗药,老人在最后一次吃药时发现自己其实早就死了,所以说我们去坐新干线吧,至于影子这种,没有专门的特写,就不在意了。
虽然不知道女孩为什么想死,但是如果他们死了这么开心的话,也许死亡也不是一件坏事。
开头的OP好瘆人,那种大笑无声,我每次都是快进,结尾的ED,大家都睡着了,安静地仿若孩童,那个时候心中的恶魔也都睡着了吧。
扪心自问,这片子如果拍成剧场版,其架设和深度不过是一般而已,但用24分钟一段的TV版拍出来,就变成很神奇的东西。
开头四五集,像是要拍成心灵补完似的小故事集,不料到第七集从“棒球少年”被抓开始,剧情急转直下,后面的故事,尤其是队长的,只能用心酸来形容。
“已经不是我的时代了。。。
”其实故事的基调不是特别一致,前半部分是现实主义的,后面却接了一个超现实的日本动画风的结局,而不像perfect blue一样,最后又回到现实里,这样看起来,稍稍有些古怪。
但是个别小故事,真是有趣。
最喜欢的除了第七集的天马行空,还有家庭主妇的那集,对家庭主妇之间所谓友谊的讽刺,真是辛辣。
结局么,不是特别有趣。
但整个剧情,一直在传统和先锋间游离。
有很古怪的,也有很传统的,虽然都为主体服务,但风格各不相同,这样的东西,若是剧场版,会显得凌乱,但TV是一集一断的,所以无所谓。
而且,每集的内容,其实都是典型只适合短篇的故事,如果拍得再长一些,就会乏味。
可以用一部动画把这些小故事统统统一进来,还能为一个主题服务,这就是今敏的本事了。
叙事手法如上所说,其实看过他前几部作品的人,就会发现都似曾相识。
但是作为TV动画,本片的手法算是很大胆了。
相比起来,GIS 的TV版,就显得传统了,另类程度可以媲美的,印象中只有《御先祖样万万岁》,其他有推荐么?
本文在2020年10月27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陀螺电影 在今年夏天一片狂欢的今敏重映热潮中,这位十年前驾鹤西去的魔法师,似乎被银幕的复活重新灌注了生命。
《妄想代理人》剧照他的四部长片如今几乎变成了“影迷必修课”的代名词,相比之下,似乎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在名扬四海的《红辣椒》诞生之前,今敏首度涉足TV动漫制作的《妄想代理人》,不仅在当年以绝非传统的姿态杀出重围;而且仿佛一部百科全书,最大限度地勾连,解码和融合了他四部长片各自的秘密来源。
红辣椒的镜像侧影如果说每一部长片都像今敏一抹稍纵即逝的侧影的话,《妄想代理人》像是站在这四面影影绰绰的镜子背后,一个聚藏了今敏灵魂的巨人:它用最高的精准,简洁和幽默,串联起了《东京教父》里被都市遗弃的浪人、《未麻的部屋》里聚光灯下的高压梦魇、《红辣椒》中无止休的妄想,与《千年女优》里变幻莫测的时空布景。
并且这些元素都有机地被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全方位审视,以及对一次潜在的时代危机提出预警。
负能量幻化的黑色灾劫人气玩偶“马洛美”的设计师鹭月子,在自己的作品大获成功之后压力接踵而至,同事的嫉妒,老板对新作品的催逼,灵感的枯竭:在都市独居的焦虑感让她极其渴望一个出口,就在她刚过完穷途末路的某一天,走在回家路上之时,一个手持弯曲的球棒,脚蹬金色滑轮的少年击昏了她。
少年bat初现老实巴交的刑警猪狩和马举对案件展开调查,就在你觉得这将会是一个诸如毛利小五郎式的蹩脚探案故事时,今敏轻轻撩开了又一层帷幕。
接下来的每一集,都诞生了一个“球棒少年”新的受害者,苦于巨额赔偿费用的专栏记者川津、因为外貌和“球棒少年”相似,而陷入非议的天才儿童鲷良、白天是大学助教,晚上是头牌小姐的多重人格患者蝶野、试图扮演“球棒少年”却被拆穿,最终被真正的“少年”在狱中击杀的妄想症学生狐冢、表面职位是交警,实际被黑道缠身,被迫犯罪的变态父亲蛭川,以及从小认为蛭川最疼自己,却有一天偶然发现他安装在书房的监控,才意识到父亲对自己有着畸形欲望的女儿妙子。
于是,这部剧集成为像类林奇的拼图,人物和事件之间保持着些微却必然的关系,围绕在上一个受害者身边微不足道的配角,在下一刻就仿佛站在世界的中心,承受所有痛苦的重压。
一桩悬疑案也不再像常规期待的那样,是一个迂回向内的螺旋迷宫,而是一幅向四面八方无限延展的画卷。
在今敏的手中,犯罪事件的重点似乎并不是“犯人是谁?
”,而是“究竟还有多少人,同样可能受难?
”
这一张妄想症患者的合照,或许其中也有我们的身影?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的话,会发现几乎每一个受害者的名字都由一种动物组成,这似乎暗示着在今敏的词典中,远不仅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是“社畜”,甚至从小学生开始,直到生命停歇的前一刻,现代都市里的居民虽然枉称为“人类”,实际上都是没有身份的动物,在社会的非自然期待中,顺从地扮演被分配的角色。
仿佛意识到自己失却了生而为人的资格,成为表里不一的“赝品”,每一位受害者为了逃脱这样的定位,都在心中为自己建造了一尊假想的雕像:优一永远是在各方面名列榜首的’阿一”,妄想少年狐冢以为自己是惩恶扬善的圣斗士,蛭川将胁迫下的犯罪事迹看做男子汉的必经之路。
想要逃脱卑微,他们试着设立妄想来美化现实,却没想到这更加凸显了自身的不堪和荒唐,也同时影射出:不仅人类贬值成了动物,就连世界也从传说和史诗的时代,退化成了一个不再容许英雄,不再为体面、尊严和斗争留有一席之地的动物园。
紧紧缩在“马洛美”的保护和挟制下的月子、如果《妄想代理人》只是停留在前七集的格局,继续跟踪着连环犯罪展开叙事的话,这无疑也已经是一个剑走偏锋,另辟蹊径的设定,像一部罗列精神症候群的卷宗,它闪烁着人文主义长期缺席之后久违的回归。
然而今敏却在我们最猝不及防的时刻,将悬而未决的谜题抛之脑后,转而将目光投向更远处的众生态。
霎时间我们再次体验到迷失在棋局中的乐趣,舞台陡然转移到看似毫不相关的视野之外,冰山一角变成偌大无垠的迷宫花园。
故事从人间疾苦的内循环,转向对外部镜像般的静观。
“球棒少年”的定义也从一种让人心安理得,即时解脱,对“间歇性死亡”的信仰,演变成了集体梦魇的避难所。
一个尝试多种寻死方法均告失败的自杀小队,一群为“球棒少年”的传闻煽风点火的长舌妇,一个为人偶“马洛美”制作动漫的团队,我们穿梭在扭曲的面孔和身体之间,像看欧亨利的短篇一般,见证每一种人群命中注定,但又荒谬无稽的死亡。
P9结尾处的一个鸟瞰镜头ETC (et cetera的缩写)似乎暗示着:此处省略无尽众生苦难 自杀小队的三个成员,分别是月经初潮还没有到来的小欧,不育的老人“冬蜂”,以及虽然身体年轻健壮,但却是同性恋的“斑马”,——用生殖力上的萎缩来比喻三具心脏仍在跳动,却早已干瘪的躯体,就连政府大力倡导的也是计划生育(“明智的家庭计划”);联系到前篇中乱性的蝶野,恋女的蛭川,今敏暗示的不正是一个人均性欲因为压抑而扭曲、但又不再具备健康的生产力的时代吗?
自杀小队的旅程终结在安全套贩卖机上今敏式的黑色幽默 我们虽然活着,却宛如死去,艾略特在《空心人》中描摹的显然是同一种危机:”我们聚首时的低语/寂静又毫无意义/好似干草地上的风/...呈形却没有结构/成影却没有颜色/瘫痪的力量/姿态却没有动作“,这也是为什么”球棒少年“,这个人类向死神投降的象征,成为了剧中人趋之若鹜的图腾。
在”球棒少年“日益猖狂的时日,人们对治愈玩偶”马洛美“的需求也愈发狂热。
看似两级的精神产物实际上是同一物,走投无路之下的我们一旦选择沉睡,“球棒”便会当头一击,若是选择了假寐,“马洛美”虚假的笑容就扑面而至,除此之外我们似乎别无选择。
《红辣椒》中多米诺骨牌式的跳楼社畜无疑是对这个时代张扬的讽刺 现代社会朝拜的是一座由死神伪装的海市蜃楼,这片幻象由消费主义造就,其驱动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欺本能。
我们直到最后才知道,“球棒少年”是少女时期的月子因为初潮来临,身上疼痛,失手放了爱宠“马洛美”,导致它被车撞死时,用来向父亲逃避罪责,临时编造的借口。
本该意味着新生命的初潮,实际上带来了逃避的妄想。
而逃避不等同于苟且,而等同于蒙上眼睛,在甜蜜的梦乡里滑向死亡。
剧集开头和结尾处完美轮回的人间疾苦 在一个集体面对自己的过错之时,若是有一个人站出来推脱,剩下的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应和。
这便是妄想的传染性,精神自卫机制像一种没有解药的疫病,在批量生产的时代,以商品的形式确保每一个人都染上同一种疾病,都服用同一种致幻剂,都产生同一种依赖性。
“马洛美”是自欺欺人带上商业外壳的缩影,又何尝不是资本主义本身的缩影呢?
资本贩卖的不正是一个又一个千人一面,粉饰太平的奇观吗?
站在爆炸的烟云前预言未来的老者在此时,我们可能才将略带惊奇地意识到,这位凭着超现实的设定在今后十几年将屡屡被好莱坞一众剧作借(chao)鉴(xi)的动画制作人,与沉迷于炮制积木宇宙和稻草超人的“物理学家”实际上大相径庭,反而是一位始终将创作的地界扎根在现实之中的静观者。
而那些魔术般的外壳其实是这个畸变时代在他忧心忡忡的眼中,折射出的迷乱之光。
即便是其中最像童话的《千年女优》,暗藏在故事里的,也仍然是电影作为人类的记忆载体,在轮回的战争史里,对遗忘和篡改的反抗。
如果我们把“小男孩”在广岛爆炸升起的蘑菇云视为神对人类的死亡判决书,那么二战之后人类唯一可以做的,只有用物质给自己建造一个更坚不可摧的谎言,来使自己遗忘那片永恒在场的废墟,于是我们有了经济全球化和大数据时代,意味着团结起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机制来守卫谎言的持续。
这便是为什么,在一次浩劫结束之后,人类为重建做的努力,只能是另一个浩劫的开始。
每一个角色都在沉睡,他们绕着“马洛美”围起的圆阵恰似一个巨大的问号 “ ?
” 这时候我们想起在观看《黑客帝国》时感到的恐惧:在一个电脑强大到足以模拟知觉的世界,人类无法确定自己经历的是现实,还是水缸里插头传来的脑电波。
“光是做梦的黑暗”,今敏在《红辣椒》的梦呓中泄露了天机,时代早就已经是失去了在真实和虚假之间选择的权力,我们中的每一个,都身在蜗壳紧紧包裹的梦境之中。
今敏已经够伟大了,不敢想象如果活到现在,该有多伟大,这部动画剧集是集大成者,偷窥女儿那集看到了未麻的部屋,三人自杀那集看到了东京教父,最后一集是红辣椒。
“没有归宿的现实才是我的归宿”“为了一条狗就这样,这个世界真不争气”“狗不行,不能出现”。
对人性幽微如此洞察的今敏虽然设计了人类最终战胜自己懦弱的光明结局,可结尾还是认清现实,世界又一个轮回开始。
棒球少年一直幻真的存在,让我一度对这片子感到困惑,直到最终回才确定今敏又玩了一把梦境照耀进现实的把戏,只是这部没有dcmini 的设定作为梦与现实的介质,结尾的梦境穿插逻辑上有点突兀,如果非要找个介质,貌似是帕洛美那只狗,所以最后被破坏后的城市重建,通过刑警之口:这真像战后。
屏幕上不再出现狗,只出现了一只懒洋洋翻着肚皮的猫,联想到犬之岛,可能这就是今敏对政治的隐喻。
片尾都是剧集中的角色在做梦,他们睡的非常香甜,脸上挂着微笑,今敏对梦,ゆめ,有着强烈的喜爱和着迷,确实不愧为梦境大师。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他才入梦长眠。
每次回顾,都会感觉他的伟大。
十年前的《妄想代理人》,有着我绝对不触的画风,但是,还是把它看完了。
(真的是写实扭曲派啊,人设丑的……)第一次尝试看这种需要智商的心理描写类动漫诶。
剧透一个,描写的是女主角鹭月子为了逃避父亲的责骂而编造了“道路魔”,此后因月子而具象化了的“道路魔”便专门袭击因为各种原因而想要逃避现实的人,使那些人得到“解脱”,但最后由于月子妄想无限膨胀而使“道路魔”摧毁了整个东京……片子中讲述的几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首先是鹭月子,由于父亲过于严厉的管教使她形成了极为内向的性格。
在成为一名人气玩偶设计师后,她没有丝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每天被上司逼迫着拿出新的设计方案,自己灵感的枯竭,以及周围同事因嫉妒而生的各种刻薄言语,让月子深感无助和恐惧。
甚至月子被自己具像出的“道路魔”棒球少年袭击后,在网络上也有许多针对她的恶语中伤。
这些让人感受到在物质社会中,因利益关系而扭曲的人际关系,在动画中表现的残酷而真实。
还有第九话里面的那几个长舌妇,那个被排挤的女人为了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不断的编造着有关“道路魔”的故事,最后她妄想自己的丈夫被袭击,而她真的看见自己倒在血泊中的丈夫的时候,稍微的恐惧之后内心感到一阵狂喜,“我终于有了让大家感兴趣的故事了”,人性的扭曲在这里让人震撼。
小学生优一有着和他的可爱外表完全不相称的复杂内心,善于攻于心计,玩弄各种手腕,为了在儿童的选举中获胜而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安排的井井有条,这些只有在成人世界里才会出现的各种伎俩出现在一个外表纯真的小学生身上,让人心寒。
而当优一被普遍怀疑成道路魔的时候同班同学便一改平日对他的奉承,妒忌的流言充满教室,最后终于让优一精神崩溃……。
流言是可怕的,它毁掉一个人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妄想代理人》里面一些小故事也反映出一些很实际的社会问题,比如像考试压力过大的重考生最终不堪重负将公式呕吐出来、婆媳关系,还有一集讲述了妄想成为圣战士的少年沉迷于游戏中因而混淆了真实和虚拟,这体现出监督想要把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妄想刻画出来,让人们真实的感受到眼前的这个世界。
总之虽然《妄想代理人》有一些比较灰暗的故事情节,让我们看到了真实世界的各种丑恶,但这个片子是想要告诉人们不要试图逃避现时中的各种烦恼,只有面对它才能继续生存下去,也让我们要更好的珍惜这个世界。
其实要想完全理清这个片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大家有空能看一看这部很不一样的动画。
从OP开始就是一片诡异的气氛。
害羞内向乖巧的女孩子、肥头大耳让人生厌的无赖、容貌英俊的小学生、衣着朴素严谨内敛的大学生、眼影妖艳长发飞扬的放荡女、白发苍苍的老人、形容憔悴的主妇……在无数背景场面的变动下,所有的人物都笑得阳光灿烂,灿烂得……让人毛骨悚然……人类是痛苦的,生存是痛苦的。
当被各种压力逼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什么东西把一切破坏掉就好了,有什么东西……把那些给予自己压力的东西破坏掉,就好了……或者,索性把自己破坏掉吧,消失了,就不用再承受那些压力了。
妄想代理人,从人们的想象中出现、壮大。
原本只是一个穿着金色溜冰鞋、拿着弯了的球棒、诡异地冷笑着的小学生,然后在各种各样的谣言中慢慢加上了红色的眼瞳、尖利的獠牙、巨大的身形,妖魔化,最后变成他的创造者都再也认不出的怪物。
再也受不了了!
破坏掉!
把那些东西破坏掉!
听到人类心里绝望的呐喊的怪物,随时随地出现在你的身边,带着诡异的冷笑,挥棒。
只要消失了,破坏了,就可以不用再承受那样的压力了。
不是我的错!
变成这样不是我的错!
做不出新的企划不是我的错!
撞倒那个老人不是我的错!
被同学排挤不是我的错!
那个女人的出现不是我的错!
是的,不是我的错……都怪他,都怪他!
是那个棒球少年做的,是他破坏了这些东西。
只要有他在,任何事情都可以怪到他身上去,都是他的错!
这样我就可以轻松了……这就是妄想代理人的作用。
逃避,是面对压力的绝望时的一种态度。
面对这样的人,妄想代理人还能做什么?
他们不需要,不需要承担他们压力的妄想。
沉入黑暗里,去找回当初滋生出妄想怪物的那个自己吧。
其实当初,只不过是一个因为小狗死掉害怕受到父亲责骂的小女孩的恐惧而已。
“对不起,对不起。
不是的,不是棒球少年的错,没有这样一个人,根本没有。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
对不起……”清醒地意识那种绝望,坚强地重新站起来去面对。
这才是真正的人类。
支撑人类度过痛苦的,绝对不是那个破坏一切帮你逃避的妄想,而是始终屹立不倒的那一点点坚持。
“再见!
”阳光明媚。
喧闹的让人闷得发慌的人潮中重新出现一张张冷漠的脸,“不是我的错”,这句话重新充斥世界。
消失了的妄想代理人,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大概……重现的时机不远了吧……
一般
何处逃避,在这个喧哗的世界
金敏,实在欣赏不动可能是节奏问题。
第一次看,看不懂。
这部很爱TAT
包罗万象。
非常不喜欢,不是我的菜,太灰暗太象征意义了
不喜欢这个画风,也看不懂这类片子,看到10集,后面三集跳着看的。感觉逻辑性很弱,很没说服力,妄想可以,但让我找不到主题,乱七八糟
补评论:狂舔op ost ed
虽然通篇都陷入到“猜猜谁是幕后凶手”和心理学的俗套中,但还是得说,没有谁比今敏更擅于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异化。宫崎骏永远是一切时代的诗人,而今敏是特属于我们这个混乱时代的作者。“逃避现实是没有用的,而要直面现实!”——今敏的教诲应该成为我们的驱邪法宝,以抵抗各种各样的无病呻吟。
3.5。前面非常引人入勝,中段超展開繞太遠,功能可以理解,但拉這麼長有湊集數嫌疑呀。結尾有收起來,論調延續《蠟筆小新》電影版懷舊那集,多了內爆滲透,對媒介地景的思索更加當代。不過收尾的敘事節奏上,《盜夢偵探》明顯更好。
实在算不上有趣,断断续续看了很久才看完
缩成电影一个半小时足矣
没看完,当时看的时候还比较小,看不懂……比较有深度的片子
看了,开始还行
电影就是电影,今敏徽章为什么还混进来一部剧。收集控没办法,逼着自己看完了,很一般。今敏短暂的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凭三部足以封神:《千年女优》《未麻的部屋》《红辣椒》。《妄想代理人》赘余过多,收尾拉胯,如果精简成动画长片,也许能成为第四部。
如果你不爽,不要想什么,潜意识。恩~会被解决掉的。
复杂的社会,善变的人性。
装逼的典范
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所谓心魔,就是在恐惧与压力之下背过身去,以受害者的角色自欺欺人地逃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