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That’s because there’s a freak flag in each of us, waiting to be raisedNot because we are different or wanting to be looked up at, anyway 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muv说她想把孩子流掉,但是她教会了billy诚实面对自己不被自我的谎言所遮掩,她还是爱着这个孩子的吧,虽然是看在前夫抚养费的份上。
爸爸是个好爸爸,一个传统的南方富豪面对与自己格格不入的儿子能够始终抱有耐心和爱,最后billy 在他面前出柜时那句“so what”简直泪目。
Mark是我心头好,就像别的豆油说的,一个懂艺术gay friendly还勇于为和与既有交际圈严重偏差的朋友挺身而出的橄榄球直男真的太稀有了,他一直坚持向别人宣传billy的好,虽然方式不合但是这种朋友真的太理想了。
感谢编剧没有让他和billy在一起,他们都那么好,但是注定会走上不同的路。
Mary和Florence
如果看过《去他妈的世界》,你一定在心里"偷偷的"想过:假如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我会……
世界很大,很忙,根本无暇顾及到每一个人,更不要说每个人内心的秘密角落。
能看到"秘密"的那个人,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秘密的那个人,只有角落里的"怪胎"。
在如今这个新时代,很多词语都有了新的定义:侠客、奇葩和怪胎等等,不再单纯是原有的理解层面,就拿"怪胎"来说,它代表的是不合群的人,行为举止和大多数人不同的人,孤僻夸张的人……但这些人真的是"怪"吗?
"怪"总被我们用来形容外形上夸张可怕,和现实格格不入的人或事物,假如这些深藏在内心,就不怪了吗?
究竟是谁给了我们权利和标准,去衡量"怪"和"不怪"?
电影中的主人公,符合以上所有的"怪胎特质",可他却成功迎来了认可、接受和尊重,显然他没有错,"怪胎"在他的诠释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自由和做自己。
一、抛开压抑学会抒发和片中其他角色一样压抑自我,是一种行为日常,只是方式不同,各有特色,我们可以轻易的在片中找到自己的模板和标签,甚至我们就是那群"隐形人"。
压抑自己内心对于自由的真切向往,做父母期待的事、朋友认可的决定、老师喜欢的学生等等,但却丢了自己。
当然这些并不是说,"反叛和抗争"是绝对正确的,意思是:负面情绪和软弱是一种快速传染的病毒,而自由和做自己就像是解药,它需要试验,更需要勇气去证明。
记得电影中的一个片段,"美人鱼"、"蓝色泡泡",主人公的台词大致是这样:我在学校里按照你说的做了,现在我终于可以做回我自己,用我原有的样子。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时时刻刻在"演戏",只有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才做回自己的样子,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二、夸张耀眼是为了让自由有底气因为被束缚,让我们学会了一种生存技巧叫"含蓄",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再明确目标,直冲向前,而是反反复复,次次试探。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自由显得格外夸张和耀眼,甚至引来攻击和排挤,但也正是如此,更让争取自由变得有底气,因为难能可贵,所以路途艰苦。
三、没有情感的自由苍白无力
电影中主人公的母亲就是例子,她自由前卫却虚度光阴,奔放勇敢却沉迷享乐,这不是自由,是自我放弃。
真正的自由是有血有肉的,像是一个脆弱却丰富的中年女人,要摸索、试探,更要坦诚、热忱。
倘若只有苍白,自由的毫无力气,又有什么意义?
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用力",力是情感的输出,没有输出怎么回报,更何谈自由?
四、寄托是自我封闭的磁铁有人说过:生活一定要有寄托。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可怕又极端的自我暗示,倘若没有寄托和依靠,人类就要灭亡了吗?
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深刻的意义和目的,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让人赋予希望的。
寄托会让人心生惰性,更会让人脆弱到不堪一击。
如果寄托消失,那么磁铁就会启动,我们愿意甘之如饴般的自我放弃吗?
以上这些是我看完影片后,最直击内心的质问,思考后我也有了一些些答案,但依旧需要深挖和推敲。
我很爱向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再继续提问,再回答……直到我没有问题可以提出,便觉得这个事情想的透彻了。
我也可以没有抱怨的承担这件事情带来的所有后果,无论好坏。
但思考后我发现即便这么做,我还是一个弱者,而不是"怪胎"。
很多人从不渴望成为万人瞩目的queen,但却时时刻刻妄想着成为自己的"怪胎"。
碍于没有勇气推开一直厌弃的朋友,没有胆量向所有人说不,更没有气魄向所有不公宣战。
最终变成了围观者中最懦弱的那个——敢想却不敢做,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如果看完电影,你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请行动起来,成为自己的"怪胎"。
不是马上变成,而是立刻行动,让所有不可能变得可能,让所有反对任他而去,把这一票投给自己秘密角落里的怪胎。
男孩的异装癖在表现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男孩青春期在父母离异之后的心理变化。
所以拍摄更多的是细节。
是在曲终人散之后倔强的红了眼,是在备受争议之后穿上了白裙。
而表现校园欺凌的时间点也恰到好处。
在向老师救援无果后的,想起了母亲的那天,白衣飘飘地垂在身后,被匿名的黑衣组织推推搡搡,欺凌总是变本加厉。
我不知道他们会接受我到什么程度。
但如果你是一朵盛开在煤矿里的菊花,不合时宜,无人问津,那放慢脚步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虐待。
影片给人一种很细腻的情感,你是那种大开大合的感觉。
记得男孩也拍过sing street.当时将父母的争吵声做成音乐那一段也是让我印象深刻。
觉得小伙子挺有才华的。
男孩在这里表现的也很出色。
异装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打压。
越是被打压,就越是完善自己,就越是隐藏情绪。
当时就是在预告片里面,看到男孩扮演的玛莉莲梦露,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果然男孩那种未折断的傲骨,与女孩那种酥软感相结合,挺有创意的。
男孩的母亲好像是shameless的Gallagher一家人里的母亲。
我不太确定,就是两人的风韵有点像。
微笑给人的感觉,言行举止都带着monica的味道。
但是在这里有点胖呢,脸蛋细看又觉得不太像。
本来以为是救赎的故事。
但不因为别人而委屈自己。
男孩性格挺鲜明的。
一次kick的比一次高。
从穿白衣戴眼镜,到最后的读书笔记。
不断穿插着童年回忆。
童年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异装癖,也带来了如何坚持异装癖的强大心理。
kick higher。
看到热评有人说故事情节老套的,大概是山珍海味吃多了,连素菜都吃不惯了。
一看就是四倍速看完的。
都21世纪了,很少有什么新颖的故事情节,多的是故事基调与情感。
人们会本能地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当这种排斥升级之后,就成了欺凌。
比利与母亲的关系最好,与父亲的关系则比较冷淡,有时甚至会为了维护母亲而怼父亲。
不知何故,有一年母亲忽然离家出走了,迫于无奈,他只能搬去南方小城与父亲同住。
在这里,要进入新的学校,认识新的朋友。
入学第一天,比利就向大家展示了真实的自己,他一出现,就吸引了众人异样的眼光。
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也成为了众人白眼和排挤的对象。
在学校中,只有两个人愿意与他做朋友,一个是多嘴妹同学,另一个是校橄榄球队的明星级人物“小空翻”。
当一次次的欺凌发生时,他曾经向老师报告过,但却只是收到老师冷冷的回应:“难道不是因为你戏太多了?
”
但他又不愿把真实的自己掩藏起来,多少次,他心里想的都是妈妈能够回来带他离开这儿,哪怕是火星也好,任何地方都可以,除了这儿。
当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之后,他决定要坚定地在做自己的路上走下去,即使他可以选择把自己伪装起来,但是那就不是真实的比利了。
戏太多是吗?
那我就再加点戏,从此他的造型更加地百变。
最夸张的一次,他把自己打扮成僵尸新娘的造型。
这一次,向他扔来的纸团变成了挥舞的拳头,差点就丢掉了性命。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是“小空翻”救了他。
“小空翻”是校橄榄球队的明星队员,外形俊朗,深受广大女生的喜爱。
他很欣赏比利可以勇敢地做自己的勇气。
他向比利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在八岁那年,翘了一个学校的橄榄球比赛,去了漫画书店,我爸在那里找到了我。
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爸爸那么地生气,当着我所有朋友的面,脱下我的裤子把我海扁了一顿,导致我一整周都不能坐下。
还有更糟糕的,他逼着我把自己所有的漫画书都烧了,是每一本,哥们,我那时还有一本超赞的蜘蛛侠252期,那本放在现在可值钱了”
但“小空翻”又是矛盾的,或者说是“现实”的,他一边欣赏比利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一边又希望比利在学校不要那么“张扬”。
他们的关系渐行渐远,直到有一次被人说到他们搞基,这一次,他们的关系彻底凉了。
与“小空翻”关系僵了之后,回到家中,意外地发现妈妈回来了,这让他把所有的不愉快都抛诸脑后,他想妈妈这次回来一定是带他离开的。
不曾想,妈妈把钱看得比他还重要,这次回来是向爸爸要钱来了,还说出了当初就想要把还在肚子里的比利流掉的话。
妈妈与爸爸的这些对话,都被躲在门口的比利听到了。
遭受了好友的离开和妈妈的自私,比利的生活好像一下子陷入了谷底。
但这一切都没有把他击垮,反而让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去竞选学校的“返校日女王”。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唯一的女性朋友多嘴妹同学,并得到了她的鼎力支持。
比利竞选“返校日女王”最大的竞争者是一位平常总爱找他麻烦的直女癌圣母表。
在拉票环节,他一改往日的妆容,身着西装,只留下一张未经修饰的面孔。
并说出了下面的这段话:“你们可以说我是怪胎,没问题。
我就是我自己,你们也都是怪胎,我的意思是……我认为,我们都很忧虑,忧虑我们能否融入集体,忧虑人们一旦发现真实的我们,他们就会拒绝我们,恐惧地退缩逃走,担心所有人都会讨厌我们。
”“那些小秘密,与我们如影随形,我们每个人都有飞翔的目标,只不过有些人在心里默默飞翔。
所以我请求你们看一看心里那个秘密的角落,你们那个标榜怪异的旗帜飞翔的角落,然后把它升起来,大声地、骄傲地。
你们看,我知道我来这所学校没多久,但我现在想号召建立一个新的传统,它是包容的、是接纳的、是尊重的。
爱你所爱,走自己的路,成就自己”
磊磊想,这段话也就是本剧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虽然现实可能更痛、更惨、更无助,但是请不要放弃做自己的勇气。
每一个人心里,都活着一个怪胎。
我们都是怪胎,也都是真实的自己。
眼光全程跟着比利转。
亚历克斯•劳瑟真的是太棒了。
《去他妈的世界》就很喜欢他。
那时候就觉得他挺适合演边缘人物。
看到这部Freak Show,我想就不是觉得他挺适合,而是他真的很适合了。
电影里最让我觉得惊艳的莫过于白色婚纱装。
不知道导演的寓意是什么,但我自己乐意把那称之为婚纱。
实在是太美了。
即便妆容厚重到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但眼神不会骗人。
比利因为和人格格不入的行径被排斥,他受到歧视,内心难过而又绝望,但新的一天,他仍旧盛装出席,眼神平静又坚定炽热。
他仍旧相信那些人,以为真的换了教室上课。
遍体鳞伤的时候,嘴角流着鲜血躺在地板上的时候,比利他想的是什么呢?
他的眼神似乎从来都没有变过。
他一直是他。
“I am who I am.”
那套海妖塞壬的裙子,是他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母亲在年少的他心中就像塞壬一样美丽,可终究这一切都是他想象出来的幸福。
但好在,他从母亲那里学来了坚强。
他穿着华丽的裙装,自己成为了塞壬。
竞选返校日女王时比利穿的那套裙子,让他看起来真的像女王一般。
埃及艳后般的造型。
他没有赢得返校日女王的竞选,但他的勇敢、自信、笑容会一直被留下。
做自己,有什么错呢?
电影的结局可谓是皆大欢喜。
尽管过程不太美妙,但最终比利既得到了想要的也坚持做了他自己。
而他,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呢?
都是渴望父亲喜欢,母亲温柔,朋友体贴,同学友爱的普通人罢了。
其实,你、我、他又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freak。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总是高于艺术的。
电影里的皆大欢喜,现实却不见得如此。
有些恶,真的是你想象不到的。
前两天的新闻,广西一初二学生在走廊里当众把同学从四楼扔下去了。
从视频看来,他是没有丝毫犹豫的。
被扔的人连挣扎都没有。
看到视频的时候,我想,原来人的鲜血真的可以像电影里那样飞溅出来。
我从来都自称胆大,恐怖小说、恐怖片看的也不少了,那天晚上却久久没有睡着,脑子里都是鲜血四溅的场景。
据说,被扔的那个平时在学校总是欺凌扔人的那个,扔人的那个因为长期校园霸凌受不了才有此举。
如果据说是真的,我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件事。
校园霸凌有时候看着似乎没有那么严重,像是小孩子闹脾气,我不跟你玩,偶尔还要欺负你一下一样。
但真的是这样吗?
不管恶意有多大,当恶意持续出现,再小,累积起来也足以压垮人。
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
到底自己的精神与生活有多匮乏和无聊,才会以欺负人来得到快乐?
因为小A看的这部片子,没有像离别是美丽的那样每一帧都很美,但小A的造型每一次出场都很美,即使头发有些少但也很萌啊。
我和小空翻一样喜欢,羡慕比利并时常强烈希望拥有他那样的勇气。
即使得知了母亲的谎言,即使小空翻也要因为同学们的嘲弄远离他,即使同学们打他,称他为freak,他也仍然没有想过用悲观和抵抗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恶意。
你看,他的友善和信心不仅来自于自身的强大,更来自于身边那些理解支持他的人,,可爱的眼镜女孩,善解人意的后妈以及不知道如何沟通的父亲,有矛盾但仍然是好基友的小空翻。
爱和理解总能战胜某些东西。
事实证明,你成功了。
事实上,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目中无人”的勇气。
做你自己,走你自己的路。
“我从来没有动摇过要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决心,我不会让那些十七八岁的黄花圣母婊来嘲弄一切,我生命中有太多瑰宝,魅力,浮华,以及漂亮发型。
”“反正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他们仰望的到底是什么”四星是因为不晓得和小空翻的感情是怎么样,太模棱两可,不懂导演想在这里表现什么。
PS alex好像经常演这种边缘人角色,是因为气质吗哈哈。。
典型的美国青春片,说实话,主角是个异装高中生这个设定挺新奇,但故事挺老套的,Alex似乎经常演这种边缘人物,哈哈哈,演技很好,但是感觉这部影片有点太过于政治正确了,有点故意朝着“怼川普”那个方向走,尤其是那句“让美国重新伟大”,也太明显了吧😂。
其次感觉本片对人物的塑造不够,Mary Jane,妈妈,爸爸,小空翻,这几个关键人物的性格塑造太浅薄,也就主角的的人物形象比较饱满。
另外本片对感情的处理也有些仓促,人物性格转变也太快了,之前还看不惯Billy的人突然就准备投票给他了我也是不太明白,小空翻对Billy到底是什么感情我现在还很迷茫,还有那个长的很像甜茶的长卷发小哥,他到底是直是弯,他对Billy的感情又是怎么样的,一直看到影片结束导演也没交代清楚,一脸懵逼。
还有,感觉剧情有些脱离真实……总让人感觉男主并没有遭到多少歧视,身边还有那么多人理解他帮助他,可现实却并非如此,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么一个异装queer生活在美国保守洲,待遇肯定比这差多了,我并不觉得电影要美化这一点,即使是一部结局美好的青春片。
总之,剧情老套但是挺美好,别太深究,开开心心地当个打发时间的电影就好,人生嘛,开心就好。
但Alex Larthew依然那么帅(měi),吸吸_(:3」∠❀)_
圣经.旧约.利未记:让同性恋下地狱。
男高中生比利在返校日皇后竞选中失败(好大事哦),尽管大多数选民在内心深处都想成为他那样的幺蛾子。
该片虽幼稚,但给了我一点启示,大多数受的表现欲很强,所以变成幺蛾子,与异性争艳,争宠,最后变成基。
就凭这点启示,我该多给点分……………………………………【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糖水但是蛮可爱的 男主发际线太高了吧
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
虽然一想到高中老师就极度不愉快,但还是对他说过的一些恶心话印象深刻,比如“你要是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我只是认为,如果你确信需要改变自己,那么不是变得奴颜婢膝,变得懦弱、世故,变得是非不分。而是变得善良,真诚,睿智,虽然不得不在这个fucking world活下去,但绝不向这个fucking world 低下头。
为主角演技跟配乐鼓掌,音乐,完全,足够freak。既然起名叫秀,电影本就定位于小品,情感不复杂讨论不沉重,拍性少数总不能永远苦楚,高兴点儿。(而且电影不只讲性少数,还有每个少数,里面能看到每一个人,人人为了融入而隐瞒秘密,像我们一样。
成为你自己!故事的冲突设定是老套的,但不妨碍95后主演们闪闪发光啊!
并不好。
青春校园反抗片酷儿版,也挺可爱。
理解影片主创的用意,但是仍然嫌拍得不够怪,不够奇,不够秀,人物看似边缘,价值观实则主流,尤其是选举争权,太美利坚了。还有就是,有些事晚几岁做就大不一样。如果不是初高中生,而是大学校园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遭遇。在张扬与众不同的个性之前,你首先要成年,身体上和心理上。
3.5
cult片包装上青春片的外衣,令脸谱形象更脸谱,好似抽走灵魂的道具。男主角本来资质很好,被导演毁得不像样子,那发际线令人堪忧,以好看之名使其丑陋,真是恶果,好几个角度都拍成艾玛沃森,演技方面也直线下降不着调。
孩子这发际线堪忧,30之前可能就得秃,喜欢飞人
故事挺有意思的,但是怎么拍的这么烂😇🙏最后Billy那个类似mad max的造型为什么配的bgm是borns的😅嫌违和感还不够还是给子就喜欢borns?😅🙏
如果追随本性就是惊世骇俗,只能证明这世界是如此荒蛮可笑。
很正也很暖,劳瑟真的是我觉得最会演戏的95后男演员了(Asa近几部演的太令人失望),惊喜的是男二这种性格的人真的是极品了吧!不过略有些遗憾剧情稍平淡了些,整体怎么那么像去年的《帅气的恶魔》!两个片子从青春校园剧的形式到主题都很像,但这部看起来更像是男主服装秀,大量慢镜展现太拖了。
lgbt题材里面很少见的主角不迷茫 对自我认识足够清晰 追逐自己所想 精神自由。If I am a freak, then everyone is a freak.但他还是需要一个拥抱。我流泪☔️ 看看他接的这些剧本角色 alex不得了
边缘人群和同性恋人群,电影都在说一个“做自己”,在大多人在社会和生活中伪装自己讨好大众,而展示真正的自己又很需要勇气,寻求认同就是要正视自己表达自己,但这其实是一个很老套的主题,剧情也是常规套路,电影比较吸引人的服化道充满怪诞新奇但也不太合我的胃口,唯一惊喜的是最后没有成为“女王”,而是和父亲互相和解,可又显得很突兀。所以男主的演技和个性魅力就成了最大的亮点,他确实很会也很适合演这种角色
又一部同性恋的洗脑片,很糟 很恶心,为了灭绝人类不择手段
二世祖青少年心理变态。。。哈哈
故事老套了啊,不像发生在美国红脖州,更像发生在80年代的故事,虽然“做自己”是个很切身的主题。人物塑造得比剧情要成功,小图灵百变外放的演技太厉害了,现在的95后演员真心不得了~!
这片子就是个支持希婆的美国人自己主子选举失败了,意淫出"都是世界的错,他虽然得到了我的票但我还是支持你"的垃圾产物.政治天赋99的男主对上天赋0的高中生小姑娘都能失败,完全是编剧导演的上帝之手.自己主子败了难受还非要拍这么个片子让所有看到这片子的人一起膈应就真的很烦了
另类的青春叛逆片,尺度大,叛逆更强。
Luckily he’s from a rich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