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 2007 年初夏,画家金成南落魄逃到巴黎,本以为是创作天堂,结果对他来说像个牢笼,思乡和想妻子的心情一直折磨着他。
偶然间他结识了美丽的柔贞,这时他的境遇和心态变了,和柔贞擦出爱情火花🔥。
👉但当他和柔贞打得火热时,妻子怀孕的消息传来,让他陷入矛盾和自责,两人关系也发生了质的转变。
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爱情,金成南太难选啦!
这种纠结的情感真的让人揪心。
在影片后半段,逃难的画家金成南回到韩国,回到优渥舒适的家中,立马摆脱了在巴黎贫穷而浪荡的生活,包括一段激烈汹涌的情爱关系。
电影只需要一个画面的切换,重新载入一个崭新的场景,就可以宣告之前的生活篇章已经结束。
而让人惊讶的是,现实就是如此!
我们可以联想到,人们之所以爱上旅行,不就是因为可以快速告别此前的生活?
但导演洪常秀让这一切变得更复杂,衍生出更多的启示。
画面再一切换,在巴黎有过一面之缘的女画家,成了金成南的妻子,之前的生活又不复存在。
在这样的生活场景里,金成南脾气盛怒、大声用粗鄙的脏话斥责她。
这一面的金成南,之前并没有在影片中展示过。
想来,人是可以有很多面的,其展示的不同是在于关系的不同。
巴黎的情人柔贞在塑料姐妹眼里是自私自利的,但在金成南眼里,她却是一个甜美性感、好心给流浪汉食物的女人。
接着,导演洪常秀让画面再一切换,回到了上一段日常生活中,表明此前的场景只是一个梦境、一个插曲。
戏中戏的模式,总会让观众产生恍然间的领悟感,这在洪常秀的其他电影里也出现过。
比如《剧场前》到了后半段,与演员崔英实的聚餐中,金东秀和盘托出,是自己的想法被学长剽窃了,拍成了电影。
洪常秀精心设计了这些桥段。
通过戏中戏,《剧场前》讨论了真实与幻想之间的界线和联结,而《夜与日》里,主题变成了告别和回归,一个人可以离开任何地方,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也可以回到任何地方。
画家金成南一次次回到了有羁绊却又温暖、放松的家庭,这比简单地选择离开,要更复杂和深沉得多。
电影男主角画家金成南的性格古怪而直接,与《剧场前》的男主角金东秀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形成了人物以及影片的张力。
他不管别人尴尬与否,只是一味地去表达自己,不会恰当地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界线。
而有意思的是,男女之间的关系从来不会因为冲突而走向破裂,相反走向更深的联结。
女方看到了他的可爱直率之处,不介意他的鲁莽和穷追不舍,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他强烈的真情实感,选择跟他滚床单。
性爱片段是粗糙的,草草了事的。
之前男人对女人的欲念拉得很满,等到真正发生之时,却是那么潦草和不重要。
在镜头语言上,毫不丝滑的推拉镜头,已经成了洪常秀的标志性手法。
有时候是跟随人物的目光推进,有时候是在环境中特定的推进。
好像毫不避讳地在提示观众:该看这里了哦!
这部电影还有不少横摇镜头,都是对局部环境的扫视,让观众有一种身处其中的茫然感。
除了这些,还可以看到导演用很多琐碎的细节来搭建人物生活。
金成南与房东老板的握手方式;金成南与北韩人扳手腕,赢了后用力憋住笑;柔贞为了报复女友,主动去拉金成南的手……这些细节展现了许多“生活”的乐趣,能够让观众体会到,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戏剧感,这些琐屑在构建生活的同时,也在消解着生活。
电影《夜与日》的几个片章,展现的是一个人的不同面相,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生活是随机的,虽然拥有很多种的可能,但却容易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桎梏中。
也可以说,每一面都是真实的。
2022.11.9
梦境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那只浴室窗口急躁不安的猪二,梦中的女主是男人法国小女友抄写画作的女子(这个梦的解析就需要太多对于弗洛伊德和梦境的总结)
现实中那个女学生
梦里那个女学生发现和洪尚秀的口味很合得来。
比如以前就谈一个学妹,类似玉珍,旁边的女孩对她无一都是讨厌,自己也不是不信,就是觉得更有魅力了,也许是类似于梅里美的审美,对卡门那种带着堕落气质女人的神秘的向往。
后来梦里竟然是珍慧,那个美术学院被玉珍抄袭了画作的女孩。
好吧,性幻想应该就是这么复杂,无逻辑。
如果以弗洛伊德来解释,这应该是“反向形成”?
梦到珍慧就像你不高,有个高女孩很漂亮,但对你很冷漠,于是你潜意识上是希望征服她,而不是单纯厌恶她。
男人真奇怪。
不过男主应该还是很喜欢那个法国小女友的,根据我的经历。
当然,电影里男人是已婚男人,而且对于孩子的那种喜爱,我是没有,所以也不能断定男主是否真的那么喜欢小女友,不过,我想很大可能上是的。
01故事,没那么重要。
有趣的是,故事发生和被讲述的方式。
仓促逃到巴黎的男主,遇到抄袭、退学但仍假装一切正常的女主前,洪尚秀讲了很多东西:莫名突兀的搭讪与对话、巴黎干爽清新的空气、熟络新城市与人过程中的尴尬、孤独与无助......这些无意义的琐碎,包裹、切碎了故事发生的脉络和肌理。
情节在这种细碎中,散漫飘摇地铺展,但并没有涣散无神,而是被一种美妙迷人的神韵虚弱地连接,就像少量的流云试图串起晴空。
当然,这种神韵里,并没有过分的抒情和赞美,而只是些惨白、过曝,几乎毫无色彩的画面,以及迷雾般填满一切的庸常、无趣,甚至情节也是由数个偶然的巧合和突然的欲望推动。
这些“意外”发生地如此轻微、无逻辑,是对所谓命运、奇迹、戏剧性等浮夸大词的彻底嘲弄,是对真实的还原与临摹。
正是对真实的提炼和坚持,让上面这些无意义的混沌,变得诗意起来。
02除了故事发生的方式,洪尚秀也让情感变得氤氲起来。
“正常”的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主次轻重分明,而且随着情节推进,这些情感摆动中,保持着基本的连绵持续。
但洪尚秀却推翻了这些,他让不同的情感,轻重主次间清晰的分界线消失,让情感的流动,不再连贯。
影片中,洪尚秀用几近相同的篇幅,来描述一场动人却又无力的情话,以及一场幼稚、肤浅的扳手腕游,而且这两种情绪,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天真的真挚,与游戏的鸡贼,是等同、无缝连接的。
同样的情感,还有买烟时的随想,迷路时的困顿,找工作时突如其来的自尊等等。
这些纷杂的情感,以同样的尺度和重量,穿插在男女主或虚假或真挚的暧昧间。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让人想起了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中写的这样一段话:“精神具有这样一种事实意义,即它必须存在于一个连找房子这样一种令人沮丧的事情都需要精神参与的世界中。
”正是在这样氤氲的情感中,故事中人物间的爱情、游戏、与悔恨、漫不经心,在基于真实的重要性中退潮,成为了带有讽刺意味的无足轻重之物。
03最后再来说说影片中的人物。
抛开人物平庸、自私、冲动等俗常设定,影片中,洪尚秀赋予了人物一种微弱的悲剧性,而这种赋予,更接近一种上帝式的视角。
有两个情节,充分表现了这种微弱的悲剧性。
第一个是,女主和男主旅行后表白。
这一场戏中,女主从表情到台词,都带着浓厚的爱意。
联想到女主抄袭退学以及假装一切正常的艰辛处境,这种爱意和信任,更显得动人和来之不易。
作为对比的却是,男主对这份爱意惯性、随意地敷衍和浪费,尤其是在男主影片最后与妻子相似对话的映衬下,这种浪费和敷衍,才更显得残忍。
第二个是,女主合租的室友,对男主朦胧的暧昧。
这些时有时无的暧昧,被男主或应付,或嘲笑,或利用。
一种滋生于寂寞中的情愫,就这样毫无意义地被浪费和终结。
这些场景,似乎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当下的情感,终将会像梦一样,在醒来后被迅速丢掉。
Ps:至于其余设定,如男主前女友、妻子以及女主,其实分别象征着男主一段情感的不同阶段,那个梦也按时着情感的走向,关于夜与日的台词等等,都挺寻常,不再多说。
电影《夜与日》中,等待回乡的男主角在机场狭小的洗手间内活动自己的手脚,他的巴黎小女友进来告诉他,我可能怀孕了。
他之所以会回家,是因为他在韩国的妻子也有孕在身。
他没有因此停顿,在郑重其事的承诺和片刻的忏悔后,继续踏上回乡的路…… 对于韩国导演洪尚秀来说,巧妙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关系和多重男女关系,不是难题。
他从来不对任何一种感情形态做出价值判断。
四年前看过洪尚秀的《猪堕井的一天》,颇受震撼,随即成为他的影迷。
他的电影真实到有如侯麦的影片,但两相比较睿智不减残酷有加。
在他的第八部电影《夜与日》中,洪尚秀依旧坚持了自己个人化且生活化的精准表达,虽然影片的主要场景迁移至法国,但它讨论的命题依旧东方。
该片男主角为逃避牢狱之灾(吸毒)而赴巴黎的韩国艺术家,他在巴黎居所简陋,无所事事,每天夜里和在韩国的妻子电话联系。
他在巴黎偶遇前女友拒绝其暧昧请求,又被另一少女吸引。
他对少女如痴如狂,甚至会在梦里与少女发生关系。
白天,他布下情网与少女交欢,少女一步步堕入他布下的情网,由不齿他的好感,到偶尔和他调情,再到和他成为女友,和他上床;夜晚,他继续和妻子沟通着感情,只是电话越来越少。
某个白天,妻子的电话突如其来,哭诉自己已经怀孕。
他心头一热,立时应允第二天就回家。
小女友在送他上飞机前,告诉他自己可能怀孕的消息。
他除了承诺和忏悔,什么也没留下。
回家之后,他才发现妻子只不过谎称怀孕只为骗他回家…… 影片有两场戏,值得玩味可与大家分享。
一是女主角的出场,她目睹了自己未来的情人和其旧时情人的约会;二是在影片的结尾,回到家里的老公梦到自己和现在的妻子离婚,又和一个陌生女子结婚,他在与现任妻子看望前妻时的路上,雷霆大发。
发脾气的他,和平日里那个温顺的纯良的好品性的男人相去甚远。
该片源自洪尚秀的真实感受,他在纽约时给韩国的妻子打电话,因为时差混乱,双方经常争执。
于是,这个故事诞生了。
时差和距离被演绎为爱情的障碍,当环境改变,男人又重新习惯另外一个女人的怀抱,而忽视她善意的谎言。
看片子的过程中,被那些过真实的影像所吸引。
比如顺水而流的粪便,比如街角的那些于路边休憩的路人,比如天真的孩子,又比如那一幅幅画。
影片的宣传卡上,写着“世界如你所见”,但世界真的是如你所见的那样吗?
男人前一分钟还在甜言蜜语,急不可待,下一秒就到了另一个家里,成了温暖家庭的温柔丈夫。
看到男人进进出出于一段关系又一段关系时,不禁感叹,在爱情里,是不是一个瞬间就改变了爱情的方向,失去一个人后也不觉得可惜。
那还叫爱情吗?
混乱的是爱情本身,还是说爱情有多个形态。
144分钟,目前为止洪尚秀导演的最长影片,这个长度对影片的本质并没有起到改变作用,依旧是洪尚秀式的日常化与男女情爱。
一个画家为躲避警察的抓捕逃到法国,在这里,白天他与喜欢和不喜欢的女人周旋,晚上他与妻子电话中诉说情怀。
终于有一天,妻子电话中说怀孕了,他激动之下说立刻回去,但与此同时他在法国的小女友也跟他说怀孕了……金英浩饰演的画家并不像传说中的艺术家那样风流倜傥或精神异常,他一样有着普通人的纠结、衡量、装傻和充愣,他有着掰手腕赢了之后的窃喜和即使作苟且之事也要表现出正义凛然和充满真诚。
喜欢洪尚秀导演的影片,是因为里面有普通人能够感受得到的真实,即使影片中有明星出演,她们也会被“普通化”,因为只有这样,她们的脸看起来才会好看。
西方暗和东方明,日夜颠倒。
人性的明面:1.这个男的拒绝前女友。
2.和北韩人的争执。
3.拿回自己简历。
4......人性的暗面:1.小女友小气自私剽窃他人作品。
2.和小女友一起赌。
3.和小女友不戴t怀孕不负责。
4......牡蛎=情欲 :3次吃牡蛎,第一次被小女友拒绝,第二次前女友看着他吃,第三次请小女友一起吃。
打胎6次的前女友是妻子的暗面镜像,投射男主的不负责。
前女友的死投射妻子在男主消失,心里是小女友。
小女友气前女友,牵了男主手。
暗面战胜了明面,之后男主继续约小女友。
被剽窃的女孩是小女友的明面镜像,男主回到妻子身边的梦,通过投射小女友明面镜像的鄙夷,来回到自己的人性明面,是不是够阴暗?
人性之暗深不可测啊,简单的故事电影主题升华。
ps:夜在前日在后,记得戴t!
太过真实以至于不适😂本来想给四星的自己写着写着实在觉得微妙到妙不可言所以五星了。
那么琐碎真实的现实人间爱情狗血啊。
吸引男人的女孩是怎样的人。
已为人妻,曾为自己流产了六次,并受自己影响与现在的丈夫关系不睦,重逢后屡屡投怀送抱却被一套道貌岸然的禁欲传教赶走的前任女友——所讨厌的“喜欢纠缠男人”的女孩。
前任是自己玩旧了也腻了的旧玩具,就算现在给别人拿去了也已经布满自己留下的印记(牺牲什么的,除了让对方自我陶醉一下以外根本不会加强自己的吸引力hhh)以及——并不是“哪怕主动也吸引不了男人”而是“正因为投怀送抱而让男人兴致索然”。
而前任所厌恶的年轻的“没有男人不行”的女孩,新鲜,带点危险又充满可能性。
在相遇之后呈现出带有距离感的友好,对流浪汉的帮助展现出富有同情心的内在,并不在意自己对作品的建议的高傲,在自己带着酒前往后礼貌地提出了保持距离的婉拒的清冷——这一切都让男人在无聊停滞的异国生活里产生了征服欲。
在男主那个足控福利…的春梦里,梦里女孩说的话实际上是男主潜意识对现实里畏畏缩缩的自己说的——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要上就男人一点直接来啊……事实证明竟然是有效的hhh男人从前呈现的一向彬彬有礼的用敬语表达对女孩的欣赏,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当他用平语说出粗野的极为冒犯人的“我想睡你”…倒是如有神助,且可以看出在后面的剧情里屡试不爽……称呼也改成一口一个(南方话语体系里让我想破头想不出类似的说法)用北方话讲大概就是“小丫头片子”😂……女孩看起来是“拒绝”“被激怒”的,实际上却明显被吃得死死的…女孩的清高不过是防御伤害的武器,实际上她并无才华,作品全靠抄袭,而男人粗暴野蛮带有占有性质的言论,让强装出不屑批评的高傲,不与已婚男人接近的道德原则都被击碎,隐藏的自卑,羞耻,不安一下子可以以“被野蛮粗暴的强迫”的“不可抗力”为借口摆脱,从而心安理得地接受,同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征服欲。
因此女孩如男人期待地佯装愠怒却实际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太他妈无趣又真实的(抖m)现实桥段了。
另外,因为无聊的理由和自己关系紧张的室友——暗恋这个男人,这也太符合女性心理了,抢走塑料闺蜜的单恋对象实在是让人心情无比舒适的一件事情🙃总之终于开了个房,女孩不是前七后八安全期所以一定要男人买套,其实也并不是买不到,男人只是碍于药店里都是女人自己法语也不利索的种种微妙的颜面问题而没有买成………最后还是なま地给办成了事。
出来两人互相说了些烂得恶心的情话。
然后接到电话,老婆说自己怀孕了。
于是哪怕女孩也找到自己说自己可能怀孕的事,还是一边撒谎一边道歉一边说着“我不会忘了你”的可笑深情跑了。
多无趣啊。
爱什么的。
哪有这种东西。
男人知道了老婆是假怀孕,也并不生气,也并不因此想起法国的女孩,因为人的境遇都是不断流动变化的,在彼处妙不可言的女孩在此处早已是无意义的故人,而小娇妻明媚动人撒的谎也不过证明她多么在乎我,我觉得我真心地爱她呢。
最喜欢而且真的是最微妙不过的……还是男人和老婆甜甜蜜蜜OX完还说了些狗屎情话然后做的梦。
人的梦真的是这样的。
不是现在的爱人不是曾经的情人,偏偏是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女孩。
她是已经被征服而成为可有可无的过去时的法国小情人的画作的抄袭对象,一样清冷美丽且对自己毫无兴趣……于是最该有这样的梦了。
吃饭前某种“丈夫授予妻子权利”式的传统仪式,吃饭时提到要去看望生病的前妻,(这真的很微妙,给了充分的自己离开妻子的道德借口又并未真正斩断和妻子的关系,相当于两个女人都是男人的)女人畏于丈夫威严而答应,但又因为一片痴心心生妒意,在澡堂大声哭泣,澡堂里还有满池子白花花的裸女,外面有只猪在不停地拱着玻璃。
一起看望前妻的路上妻子显然是故意摔破了礼物,蹲在地上不断道歉,男人兴致盎然地做出了震怒的暴君姿态粗野地辱骂畏畏缩缩的小妻子。
越是骂女人就越是恭敬。
梦快醒了他在现实人生里晓得的不安(害怕抖s抖过头被讨厌2333)也袭来,于是女人转身离开了,他赶紧忙不迭地喊她的名字让她回来。
无限地贬低和侮辱我们的所爱简直是本能一样的东西……能确认她完全臣服于我,以及在她已经被我搞定后自然就不如新目标那么动人了。
嘛,PUA都懂的东西😂微妙地想起曾经一起拍片的时候一个男生开始一直极力否认自己有异地的女友的事实,在被我拆穿他马上要去女友所在城市的可疑行程后又和我尴尬地解释是专程去分手的…(被我嘲讽为分手炮也并没有否认233)…并在之后的对话中已经称她为前女友😂(啊当晚还跟我感慨过世风日下“好担心我结婚的时候已经娶不到处女了啊”(((?
前女友还尸骨未寒呢(((不算什么特别渣的男生人也挺好的…(否则我说不定就能愉快ショジョソツギョウ((x……了只是在现有的有可能性的异性面前有点笨拙地想呈现出自己的可能性而已。
大概属于金敏喜姐姐“和好看的男人谈恋爱是要付出代价的”.jpg…(((求求老舔爷千千万万憋让当事人看到我的吐槽23333嘛我们人类所谓的爱不正是这种…因地制宜…的东西吗?
我甚至有点讨厌自己总是很容易一眼看透别人的想法于是下意识层层设防于是他妈谁都骗不了我🌞……多无趣啊。
爱什么的。
并不能说没有,但它的存在也大多不是什么美好的东西。
1.《剧场前》后,第二次运用主观视角内心独白画外音;纯日记结构;第一次将主要外景设在法国(欧洲),主要原因是剧作要求;2.如平白日子一般的流水顺着马路的边沿而下,不料被一小坨shi阻截,水shi混淆,不堪入目,这个空镜头太有意思了,一味闯入=一团糨糊,敏善自杀;3.第一次谈及宗教、谈及圣经——以此暗示男主角立志改过的决心,“不要丧失心灵的宁静!
不要屈服于那瞬间的欲望!
”于是,还是性了。
但整体上,要比之前所有片子都更克制。
4.第二次直接交代梦境,舔脚就很明白了,景深后景虚化的部分一女人上楼梯——暗示女主角进入男主角梦中 ;5.男主角海边安抚两个不同的女人用同样的话语,与《海边的女人》同理不同形、如出一辙 ;6.跌落的鸟儿、顺流而下的纸船、丢弃的头绳——无所事事、干 ;7.两个都有所保留的失落的人8.扳手腕场面带来的愉悦终被无来由的眼痛(后续知是飞虫误入眼中)打断,由此开启更为现实的段落;9.洪尚秀标志性落幅——人物出镜,环境逐渐虚化;而这部片子后半段愈发接近现实问题的时候,这种惯用的虚化出现变奏——虚化后再聚焦;10.一直以来喜欢孩子的情结堆积,跳跃于候机厅门口的鸟儿——归去11.结尾的梦境极有意思,运用弗洛伊德释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我的分析:梦境中的妻子珍慧,是由揭露出玉珍盗取自己画作成果的学生来扮演,然而在男主人公的心目中玉珍是纯洁的,他更愿意相信真相是相反的——玉珍是清白的。
然而主人公欲带珍慧探望自己的前妻,并且打算送给她一只花瓶,这里的前妻应是指自杀了的敏善。
珍慧不平于心,在突如其来的单车经过时,失手打碎了花瓶,主人公与珍慧关系就此断裂 ,事实上,这时梦中前妻的身份已经转移至现实中的妻子身份之上,主人公与珍慧断裂,也是现实中与玉珍的离散。
12.一个很有意思的点:男主人公与玉珍做爱时玉珍的穿着以及男主人公与现实中妻子做爱时妻子的穿着极为相似。
13.这部电影的多个女性角色长的都太漂亮了。
与那张暴露“隐私”的海报相比,这张德国版海报似乎更能挑明剧中男主人公的真实心理,以一种相当高明而隐秘的艺术化手段(当然这里没有任何讽刺恋足癖人士的意思)。
这张海报让我毫不犹豫就联想到《克莱尔之膝》。
我不晓得洪尚秀是否有意向法国新浪潮导演侯麦致敬,但我敢肯定的是:首次在韩国以外的地方拍摄影片,选择在法国这个浪漫的国度,的确是别有一番心思。
法国的浪漫艺术气息跟洪尚秀电影里的情爱哲理简直契合得天衣无缝。
一方面用日记体的叙事方式记录下在巴黎将近2个月内的生活点滴,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手段一步步揭开男性白日梦的真相,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男人对性的渴望和追求。
换用导演自己的说法,女人便是男人的未来,只不过这回的男主人公在强壮自大的身躯下其实隐藏着一颗自卑龌龊的心。
这似乎也是洪尚秀电影中男性的常态,而内心深处的灵欲冲突,再加上客观外在环境的格格不入,令人物的自嘲和反讽意味愈加强烈。
作为当今韩国首屈一指的作者导演,洪尚秀在电影中的标签同样引人注目。
不光是人物絮絮叨叨的人物对白打上“洪式”烙印,更厉害之处是导演在异国他乡依旧保持着一贯的摄影构图水准,那些zoom in/out的镜头愈发成熟,在某些关键场景精准地捕捉到角色的微妙心态转变。
两场梦境的段落可圈可点,皆为男主角内心世界的写真。
剧末的那段尤为值得称赞:澡堂哭泣的女人、拍打窗的猪头、破碎的花瓶,充满着梦幻的诗意。
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有性有爱还有梦,涵盖各种关系
2009.02.11@sponge house
pernety站口的咖啡,杜乐丽的长椅,街沿儿上冲不掉的狗屎,少女的脚趾,雾中的圣母院,库尔贝,牡蛎和阿尔萨斯的雷司令,是流亡画家的黄粱一梦,也是洪导日与夜并苦与甜的巴黎日记。
“一个猥琐渣男的日记”。片中有一个粪便被水冲进下水道的镜头,这大概就是对整部影片的隐喻吧,洪导从自身经验中捕捉到了这种丑恶,在空虚状态下对欲望的全盘妥协,他试图诚实地面对它,并以形同记录的方式将它如实地呈现出来。
又是洪尚秀,日记体话痨,沮丧颓废的男女,模糊边界的夜与日。
拍得很准确,但我为什么要花两个半小时看丑男啊……
两星全给画面
散成这样很难买单。
蓝天白云下,男人=猪
熟悉的场景,可是故事不喜欢……
内容好多,如果要为洪镜头下的渣男们开脱,父权的潜移默化和孤独感是不变的理由。每次总要惊讶一下“这招我也用过”
这好像是洪常秀在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讲一个蓬头垢面的萎缩大叔在巴黎如何骗炮,它告诉我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羞耻、卑劣、虚伪、没有尊严都抵抗不了孤独、无聊。那个手里一直拿着的塑料袋时刻提醒着男主的狼狈形象和卑劣人品。还有一点有意思的是,当男人发现女人的污点后,他的行动开始变得自信大胆
这是不是洪尚秀最长的一部,是有点不习惯啊。而且内容的确很多,几乎够拍成两部,男主简直集洪氏渣男之大成于一身。洪导亲手拍出一部电影告诉大家“日有所思”和“夜有所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5。以前只会为过多的剪辑而感到疲惫,头一次因为不剪辑感到疲惫是因为洪常秀。伸缩镜头和极简的推拉移本无可非议,大量使用还用得如此呆板老土就让我难以接受了,人物关系明明是充满流动性与可能性的,人物空间却没有运动、沉闷到底(年少不懂正反打的好哇),呈现出了毫无美感的长镜头。辅以艺术议题和超现实,多少留下一些解读空间,但视觉的疲劳和剧本的枯燥实在让人有心无力了。
一堆冗长乏味的镜头
35岁左右,夫妻生活平淡,对外遇想入非非的人最适合看洪师傅的片。
一本正经地揭穿知识分子的另一面:自尊自怜自大自卑眼高手低,看得极为舒畅。某种意义上说,电影是洪尚秀版的《围城》,他与钱钟书一样,把知识分子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
活泼的固定机位长镜头
洪大师把妹三大招:说我爱你;说你真漂亮;请吃饭。洪大师配乐大招: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节;洪大师专注男女关系二十年,始终不变。
这种百无聊赖的巴黎日常简直接地气,没有铁塔没有法国人,一个韩国人还是可以在异乡过着韩国生活,变的只是心理和精神状态。琐碎的日记体捕捉到了孤独生活中那些具有电影感的瞬间,这是最大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