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以为电影会说“自己的路”到底是怎样的路,有多独立又或者多自由,然而却是一个75岁老太太不断回顾自己人生的普通故事。
年轻时候逃开了包办婚姻,但还是在结婚生子做家庭主妇的主旋律中过了大半辈子,如今老伴儿死了,生活好像只剩看病和图书馆,除此之外只能跟想象中的三个精神小伙絮絮叨叨,平淡里有高光,朴素中有辉煌,好像无子女在身旁的日子很凄凉,又好像孤独里又有点自在的欣然滋味。
说不上是好还是坏。
又回想到自己的预期,大概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路”的认识吧,必须得做点什么,得追求点什么,全身心地抗拒着主流,可事实上自己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最近醒悟到的是,人的思想究其根本是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被影响着,所以不存在完全自由,没有外界激发就会出现的东西应该只有吃喝拉撒睡。
被刺激出的欲望,发自本心的愿望,实际可以达成的事,一天只有24小时,三分之一睡觉,超过三分一工作和吃喝拉撒,剩下的时间再分一些给家人、应酬、运动、读书、刷网络、学习,真的剩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做的事情真的很少。
所以也许,人生意义真的不在于做成事情上面(这个着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只需要考虑自己实际情况就好了。
其他什么什么的,就管不着啦
现阶段的我,觉着片中老去的自己过的就是理想的自由生活。
早上可以吃着吐司看晨间新闻,有时偶尔打出一个双黄蛋就会惊喜不已、去图书馆借喜欢的书、爱幻想、回忆、与自己对话、爬山……我享受孤独带给我的自由,也希望有朝一日老去也能如片中奶奶如此洒脱。
人生总是会有遗憾后悔,桃子一直追求新时代的女性思想却还是陷入相夫教子的传统模式中,但也正是基于这些回忆才能支撑她在老年再去追求自己原本的路。
老年后的桃子孤独吗?
我觉得是孤独的。
她快乐吗?
我觉得也是快乐的。
因为她坚持了自己的思想,享受着一个人的自由。
人本身就是孤独的,跟身边有没有人陪伴无关,即便相爱的人一起,个体是独立的,就会伴随孤独。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孤独的情绪找不到自我,享受不到自由的快乐。
恰逢张楚参加“闪亮的乐队”综艺,耳畔回想那句“ 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 空气里都是情侣的味道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一直觉得张楚与朴树是一类人,单纯,可爱。
65岁的田中裕子演了75岁的独居老人。
每天醒来,起床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每天都一样,医院,图书馆,或者呆在家中。
医生谈着身体上的老年病状,永远需要观察,待定。
但腰疼是越来越厉害,无法修剪花园里的树枝,无法铲雪,需要贴膏药才能爬山。
导演最后把医生用原始人来代替,说着生死。
认真过着这一生了吧。
少女时代,躲藏在暖炉上被烧伤,映射了成年后,为逃避包办婚姻而逃到大城市,最终与丈夫偕老。
可惜丈夫的突然去世,让原本以为独特的一生,发现依然循着固有逻辑生活。
面对丈夫的离世,甚至有一些窃喜,可能自己独自一人,才是过上自己的日子。
儿女双全,女儿也离得很近。
亲情,有的是女儿难的来一次,只是为了借钱。
时常接到各种向老人推销的电话,来卖车的销售都想做干儿子,得到好处。
这个年纪已经不在意金钱,但也看透了炎凉。
冒着风险,独自走到老公的坟前,与老公和解,虽然没有彼此陪伴走完,但毕竟是爱了一辈子的人。
与奶奶和解,幼时的自己无法理解老的状态,当自己的皮肤也像奶奶一样松弛,才明白了当时奶奶的心态。
三年级外孙女独自到访,是女主与世界和解的契机。
是的,人,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平淡而辉煌。
孤独的人并不可耻,认真过了自己的人生,最终都将孤独,与世界微笑告别。
冲田修一导演的影片都有着温暖的内核,从《横道世之介》的都市无名街头, 到《南极料理人》的考察船,再到 《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里的一方宅院,仿佛世界上每个角落里都上演着有趣的人生。
2020年冲田导演的新作《我啊,走自己的路》改编自女作家若竹千佐子的同名小说,聚焦一位74岁的独居女性的人生。
开怀大笑的桃子(田中裕子饰)1)你会害怕衰老吗?
皮肤褶皱,身体逐渐变得迟钝和僵硬,去医院成为日常。
年轻时代的热烈早已冷却,过去犯下的错误和失败成为如今的梦魇,孤独和死亡则是今后的陪伴。
这就是今天的主人公,74岁的桃子的日常。
1964年,离经叛道的日本年轻一代纷纷抛弃家乡来到大都市。
24岁的桃子逃离家乡,只身来到东京。
一个偶然,她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
婚后成为全职主妇的桃子在家养育孩子,操持家庭。
多年后,丈夫突然去世,留下自己孤身一人。
如今74岁的她,一个人住在堆满岁月痕迹的家里,每天吃同样的早饭,去医院,去图书馆借书,做地球古代生物史的笔记……爱人早逝,儿女关系疏远。
在悲伤,孤独,衰老,病痛,困顿的面前,桃子毅然选择:「光是等死的人生我才不要」。
她会选择过怎样的人生?
老年桃子独歌一曲2)两大日本影后,跨越时空的共演74岁的桃子和年轻时代的桃子分别由演员田中裕子和苍井优饰演。
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两人收放自如的演绎将桃子饱经沉淀的老年岁月和天真质朴的青春时代谱写成一曲自由奔放的爵士乐。
老年时代与青年时代的桃子 田中裕子(左)苍井优(右)
老年桃子(田中裕子饰)和寂寞三男田中裕子1955年出生于大阪的田中裕子,年轻时代在电视剧《阿信》中饰演女主角阿信,一举成为国民女星。
1983年主演剧情片《天城峡疑案》获得第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年日本蓝丝带最佳女演员奖和电影旬报最佳女演员奖。
2006年,她因电影《何时是读书天》获得第1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观众最喜爱的外国女演员奖。
从出道至今,田中出演了新藤兼人、今村昌平、铃木清顺、吉田喜重、青山真治等日本影坛众多知名导演的作品。
苍井优
年轻时的桃子(苍井优饰)与丈夫(东出昌大饰)1985年出生于福冈的苍井优凭借着岩井俊二导演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初现影坛便一鸣惊人。
2006年凭借《扶桑花女孩》一扫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新人奖等主要奖项。
同时藉此片和《蜂蜜与四叶草》,摘得2007年度的蓝丝带年度最佳女演员奖。
苍井优近年来活跃于电影和戏剧,出演《她不知道名字的那些鸟儿》(2017)《恋爱回旋》(2017)《从宫本到你》(2019)《间谍之妻》(2020)等。
3)“文艺赏”和“芥川奖”双奖作品首次搬上银幕本片的同名原作《我啊,走自己的路》是作家若竹千佐子在晚年写成的首部长篇小说。
出版后在文坛和社会收获了广泛赞誉,63岁的若竹千佐子凭借此书同时获得日本文坛重要奖项「文艺赏」和「芥川奖」,开创了与「青春小说」并立的「玄冬小说」类型。
若竹千佐子的「玄冬小说」《我啊,走自己的路》关于玄冬小说:「玄」是黑色之意,「玄冬」指的是有如冬天般深沉平静的迟暮之年;而「玄冬小说」则是与「青春小说」相对的全新文类,描写经历人生风浪后的坦然与爽利,让人觉得「即使上了年纪也不坏」。
经历了日本经济腾飞时代的青春,贤妻良母的家庭主妇生活,丈夫早逝的伤痛,在苦痛和矛盾中探索何为「自由」和「自立」的桃子,是日本战后女性的缩影,也是今天女性的缩影,更是一首献给每一位努力生活的人的赞歌。
作者:阿花原文地址抄送:https://mp.weixin.qq.com/s/O9ted6wLsoLqIW8x5WTSvw影片播客抄送「和观选片会」:https://mp.weixin.qq.com/s/_l1qWx4oa8VnNBYBjjvEPQ日语「ora」约等于东北话「俺」,所以片名其实是「俺走自己的路」的意思。
「衰老逐渐逼近,但光是等死的人生我才不要。
谁说年岁大了就不能乱来?
我还能战斗、还能冒险,而且无所畏惧。
」每日照片简讯,每周视频通话,偶尔惊喜快递,北漂青年维系与年迈的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比起死亡,我更害怕衰老,害怕人生的失控感。
等我们老了,要是有老年学校帮助我们跨越未来的技术鸿沟,该有多好!
这部影片所宣扬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吗?
还是为了符合“正确”,把独居老年人状态合理化而冠名的“自由”?
主人公真的更喜欢丈夫去世后独居的状态吗?
还是如片尾与青年时期的自己对话时所说,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信念?
为了逃避父母安排的“爱”,终于来到大城市,却仍然陷进自选的“爱”的牢笼,爱和自由能两全吗?
不过看得出主人公内心是很强大的,也许这是自由与爱的前提吧,有一定启发...嗐,不知道自己在说啥,感觉越来越痴呆了,见谅啦。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ibey玛格与海(来自豆瓣)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09386247/老年小清新,也清新。
轻描淡写的剧情,苍井优是亮点,她一出现,就有了光。
来生,是多么美好的愿望。
而谁知道有没有呢?
所以,确定的是,今生只有一次。
这唯一一次的人生,彷佛怎么选择都是错的。
人生充满的所谓遗憾,又何尝不是最动人的部分?
一直知道婚姻是围城。
她早早丧夫的痛苦,得到的回报是长时间的自由。
她说他老公早死,是成全她向往的独身生活。
多么深沉的爱啊。
幻想出来的三个人,是一个老公,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么?
还是一个父亲,一个弟弟,一个老公?
管它呢,都行。
我们就是你啊。
在那个年代,违背父母安排的婚姻,自己偷跑出去,打工养活自己,且没有堕落,算的上当时的新女性了。
日剧的特写是,你好像看的很忙,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只是为了引起共鸣。
在豆瓣能得到7分,也是说明大家的喜欢。
当她背上水壶,出门的时候,我竟然发现,好萌。
原来,萌这个字,还可以用到老年人身上,一点不违和,多美好。
这样的老去,这样的死去,也不让人那么害怕了吧?
这是一部我觉得很好看的日本电影。
是田中裕子主演的。
主角是一个独居的老太太。
她虽然独居,但是却不无聊。
虽然只有一个人,也没有朋友,但她想象力很丰富。
她走过熟悉的风景,和想象中的人物对话。
她踏上一个人的旅途。
遇见了年幼的自己,年轻的自己,年轻时的丈夫,她的奶奶,还有三个说着她家乡方言的、她幻想出来的年轻人,以及她的懒惰的化身。
过去经历的一切,成就了现在的她。
而现在的她,回顾过去一点也不后悔。
也许我老了之后,也会像她一样吧。
曾经独居的我,也常常幻想自己有三个人格。
我们会吵架,我们会玩耍,有时我会哭泣,有时会攻击自己,有时也会一个人欢笑。
无论是什么阶段的我,都是最好的我。
就像四季一样,没有哪个季节最好,有没有哪个季节最坏,一切都是周而复始的。
日日都是好日。
小时候的我,依附父母,我是没有自由,但是我不必自己谋生;成人的我刚进入社会,自己一个人租房,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我很自由,业余时间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都以我的意思为准;结婚以后,虽然不像以前那么自由自在,但大体上还是挺自由的,而且多了更多欢笑。
现在的我,做着一份自己不那么喜欢的工作。
这份工作,我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就在做了。
现在已经干了七八年了。
我早就厌倦了,我每年都想离职,我天天都想离职。
但是我也不知道离职之后再干些什么,我还能干什么?
我怎么样能挣到钱?
我获得真正的自由之前,只能先努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
让我自己意识到,日日是好日。
只有每天心情好了,我才有动力好好生活下去。
才能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才能找到更好的路。
孤独,是主旋律。
一个75岁寡居老妇人生活状态的描写,精神世界的描写。
首先,这样的片子能看的下去,那只能是主角是我喜欢的了。
田中裕子饰演的日高桃子,我们能看到一个老年人的优雅、从容、孤独,她的笑很美,美到我觉得她没有75岁。
桃子的丈夫死了好几年,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没有活力,去医院接受检查&去图书馆借书成了她唯一的安排,其他时候,就在家待着。
每天,脑子里有非常多的小鬼同她说话,陪她回顾一生。
每天早早醒来,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不要起床,就睡着吧,反正又没事干。
最开始出现的在房子里的是奶奶,小女孩时候的桃子和奶奶,一转眼奶奶还是奶奶,桃子也到了奶奶的年纪。
小时候桃子笑着揪起奶奶手上的皱皮,转眼她的皮肤也皱的可以轻松揪起了。
年轻时候,桃子为了躲避家庭安排的婚姻,在订婚之后结婚之前逃出了家,她想成为一个新女性,一个独立的女性,可没想到在远离家乡的东京定居还是走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只是,嫁的是自己爱的人。
影片有一大段在探讨,她到底有没有后悔。
她确实感受过爱情,但是爱情以及家庭让她失去了自由、自立,桃子在假想的75周年晚会上告诉自己告诉别人,如果可以,千万不要选择爱情,一定要选择自由。
桃子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画画,喜欢古生物,所以,影片一开始,让人错以为是一部科幻片。
这样的一个老太太,在丈夫活着的时候一定非常幸福非常有趣吧。
只是,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再做这些事,就变成深入骨髓的孤独的了吧。
老头子死的早,孩子们也变得疏远了,就当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样会好受一点,没想到这个秋天会这样寂寞。
桃子在秋天选择出去玩,去了丈夫坟前祭拜。
去上坟的路,是她一生走过的路,她一一回忆,一一道别。
遇到了儿子带她去玩伴们的秘密大本营,她想念儿子了。
遇到了小时候的自己,看到了爸爸妈妈奶奶(不得不说,这一段,有点诡异),她回忆起了腿上的伤疤。
继续走,遇到了年轻时候的丈夫,她问他自己一生的高光时刻是什么时候,她说应该是他死后的这些年。
她还遇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同自己对话。
在丈夫坟前,一切才算有始有终。
她最终接受了自己,接受了孤独,接受了脑中的那些小鬼们,毕竟他们才是真实的自己,他们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她可以同他们和谐相处,甚至享受。
图书馆的那个借书员,总是在桃子还书的时候给她推荐各种活动,告诉她很好玩,我觉得她应该是看得出来桃子太孤独了,也可能是喜欢桃子?
总之在每一次被拒绝后她都有点失落吧?
最后一次,桃子接受了她的建议,让她有点欣喜若狂吧?
出乎意料。
虽然影片评分不算高,3星4星的居多,但是,静静的看,它还是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我们,指年轻人,遇到的老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老人的。
可是我们却似乎总是忘记这一点。
就像《小王子》里说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忘记这一点。
如果说我现在对很多人很多事感兴趣,是因为我还年轻,想知道我这一生该怎样度过。
那么当我年老时,我的生命已经所剩无几时,我不知道自己何时就会死去时,我还会对外界产生兴趣吗?
如果不会,那该多么无聊啊。
如果会,那在一生几乎已经快要度过的那个当下又有什么意义呢?
想起上次去姥姥家,我突然对那些在过去每次都会讨论的家长里短感到些许厌烦,我不想再和姥姥谈别人,我想和姥姥谈彼此。
而我本以为这个会有些突兀的转折会使谈话的氛围变得尴尬,但是是我多虑了,其实完全没有。
在我问起姥姥的过去时,她显得很高兴。
在这场时间不长的聊天中,她找回了自己的出生日期,回忆起了二十年前自己的面容。
尽管内容不多,但我感觉她身上的磁场变化了,变得更柔和了一些。
于是我决定下次见面要聊关于她更多的事情,希望能尽量避开那些她的伤痛时刻,虽然很难,因为那些时刻太多了。
因为原著和电影都看了,无意比较哪个版本更好,两部作为独立的作品,都有看点。
更想说的反而是在男性制作者拥有绝对话语权时,一份原本是女性叙事,甚至是女性将一直以来藏在心里的心事切切私语般的表达出来的文本经过男性创作者的解读转码再创作后与原本的作品能够相差几何。
首先,桃子脑内的不断回响的声音,在看书的过程中始终带入的是女性声音,根本掺杂不进去男声的,不说绝对值,就相对而言大多数女性在跟自己对话时都不可能是在脑子里窜来窜去的是男的声音来来回回吧。
而在电影中田中裕子桃子本人前期几乎不开口的,她脑内的声音由扮演她年轻时代的苍井优发出,但是其他来来回回的声音确实三个男人。
我想这个便是导演兼编剧冲田修一在转码时带来的变化,一来当然是男性视角下的观察与创作,二来我觉得很可能是长久以来的男性创作主导的环境带来的很自然的女性周边由男性的占据的习惯。
而且这一点在影片中其实并不违和甚至还挺贴,除了导演和演员的努力外,观众在长久以来接受影视作品都是这种创作理念指导之下的产物,如果不多想肯定不会觉得奇怪。
第二点,明显让我感受到男性女性创作者差异的便是在原著临近尾声作者岩竹千佐子写的那段:“有很多很多桃子在。
有很多很多桃子往前迈。
桃子拥着桃子的肩,桃子拉着桃子的手,桃子推着桃子的背,前呼后拥,一路欢声笑语。
”我非常喜欢这一段,读来激荡豪迈,又百转千回,像是一腔孤勇,又像是有众多伙伴并肩同行,而且我就是我最忠实的伙伴,然后在不远的前方就看到了那抹鲜艳的红。
桃子知道了“俺不是一个等待命运判决的人。
俺对热烈的红色有共鸣,俺还能战斗!
俺还有未来,还有从今往后,涌上的笑意就是涌上的动力,俺还没完蛋呢。
”因为,桃子最终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故乡,那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故乡,凭恃自己,独自前行。
这一次的桃子更加坚定,明白了所谓自由后的坚定。
但是,电影中没有这段,因为桃子的脑内角色变成了三位男性,同样的,电影中所以这段的变成了这三位加上奶奶、孙子等等人跟在桃子后面一同前行,虽然通过镜头、音乐等手段多重渲染,最后以三个年龄段的桃子同框收尾,但始终没有给到我原作中几句话的感动和澎湃。
因为那是桃子顿悟的时刻,因为那是桃子释然的时刻,因为那是桃子开始想相信自己变得坚定的时刻。
只是同框,显然不够,各种层面上。
不过电影中加入的两个桥段我很喜欢,第一个是图书管理员对桃子的三次询问以及时最后雪地的猛犸象一同前行。
我太喜欢冲田修一导演了,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对人生苦乐深刻体察而仍然童心未泯的人,才可以像他那样拍电影
我们就是你啊。
别被标题迷惑了,如果女性自己的路是哀叹自己不被关心的童年,不如意的青年,不被儿女照拂的晚年,永远在缅怀青春爱情与不被实现的自我,,永远在寄希望于家里的男人死后自己能拥有其实根本就不存在的自由与独立,这样的路,叫什么“自己的路”啊?
一部电影两天看完,硬被我拆成上下集,即便如此,两天的观影也谈不上享受,每每都是哈欠连天。故事本就是平淡,再加上节奏拖沓、篇幅冗长,没有任何抓人的地方,看起来实在无趣。
《横道世之介》的导演冲田修一、《何时是读书天》的主演田中裕子、拥有治愈笑容的优酱,我爱的这些人,组合了一部非常符合我心境的电影,只能是五星。必须说,日本的影视剧,是独立于全世界其他影视剧的物种。
独居老人的自由
救命,开头是谁学动画三年的朋友做的一毛五分钱的特效XD 我现在就这样,实在是太孤独了....但是好像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拯救的,整个人类的存在其实都没有意义啦,与宇宙相提并论就更显得可悲。卡司挺好的,苍井优很像田中裕子【已经连着第二天看到东出吃猪排饭了,窝想吃炸物的心情到达了巅峰
图书馆管理员那个老太太的老年生活也太丰富了。就是为什么心里的声音是三个男的呀
元素多到塞满剧情,甚至剧情就是这些想象的元素。人生来就要处理与自己与孤独向内对话的关系,只不过有些人早接触,有些人被生活琐事塞满到晚年才觉悟,本片老人属于后者,这根本不叫“走自己的路”,这叫年过七旬才发现与自己相处的必要性。
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
冲田修一好像创作起来没有瓶颈一样!但确实结构松散很多,以至于后半部分很多地方都会让我觉得随时结束都OK的状态。想要成为新女性的桃子却还是一脚踏入爱情然后走向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生活。所以不要向爱情屈服啊!要自由!要自立!
无病呻吟。
太难看了,2个多小时简直是受刑,要是自己在电脑看可能早就关掉了吧~~~一星给快到墓地时的华彩段落;可是类似的场面我去再看一遍《梦》不好吗(哭)
人生,真寂寞。
辛丑。影片的译名跟原名不是完全一致的,《我啊一个人走》,和《我啊走自己的路》还是不一样的,又因为涉及了影片的主旨,误导性比较强。其实女主20岁逃婚后,中规中矩的度过了35年婚姻生活,并没有什么“走自己的路”,影片说的是她亡夫后,慢慢思索和醒悟的事,“一个人走也很快乐”,“也想一个人走”,“不要因为爱情,放弃了自己的路”。回忆和思索的尾梢,竟然也回归到了人的起源,大概究极终极奥义,总会把人指向哲学吧。
就是结婚 生孩子 你还是没办法避免一人走 又不是皇帝 死了还能找殉葬 孤独是必然 那就少给自己找麻烦
开头宇宙爆炸地球起源让大家以为放错片。半夜看完打车回来,路上跟记者同行聊天,说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将来的晚年生活了,越想越凄凉T T故事节奏比较慢,就像对老人一样需要耐心,女主奶奶有三个喜剧丑角式的“分身”,但内里的感情流淌却很细腻动人、哀婉忧伤。人老了真就只剩回忆与病痛,简单的烹饪,大把的药片,医院排队的时间,远古生物的儿童图书,见不到的子女,强迫自己跟自己说话预防老年痴呆,提不起兴趣的新爱好,干不动的家务活,现实、回忆、幻想不断交织...冲田修一完全克制了煽情,但还是有点泪目。小屋内冷暖光下的现实与幻想场面有点舞台剧的感觉了
关于年老的叙事,一种是年老,一种是对年老的观摩与想象。《我啊》属于后者。我相信原著绝对不是这个调性。元素太满太杂了,没有适度的取舍,其实直接拍成动画片或许更好。人生中的独处时刻是无论如何逃脱不掉的,或早或晚,它总要来。这部影片里没有什么意气风发的“走自己的路”,有的是垂暮之年才开始蹒跚着学习“走自己的路”。
仿佛在照镜子,只是我不和自己说话。
与爱情相比,自由自立更重要。这句话可能也是说给唐田的吧。 这就是我的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