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n Speak》,中文翻译为“我能说”,影片中特别翻译为“我能作证”。
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历史剧+喜剧的特殊组合类型的韩国电影,于2017年9月21日在韩国上映,引起了极好的反响,豆瓣八万多人打分,评分8.8。
本片由韩国国民奶奶罗文姬,《信号》男主角李帝勋担任领衔主演角色,一众韩剧的熟悉面孔演员出演,演员班底过硬,十分推荐食用。
★鬼怪奶奶与政府新人的交锋和和解★罗玉粉奶奶,一位爱多管闲事的老人家,区政府信访办的常客,熬过了五任区长。
在片中初期,她的主要特征就是带着一打信访材料出现在窗口前,让工作人员们避之不及。
朴民载,一位区政府的新员工,一个独自扶养弟弟的哥哥,坚持规则办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结果碰到了鬼怪奶奶这根钉子。
二人在信访办的互相过招十分有趣好笑,比如奶奶厚厚的号码牌、厚厚的信访材料和同事们对朴民载可怜巴巴的请求。
奶奶有个弟弟远在美国,想要学习英语来和弟弟沟通。
求助学习机构无果后发现了朴民载的高水平英语。
因为奶奶经常为朴民载弟弟准备丰盛的晚饭,朴民载答应了奶奶的授课请求,带着奶奶去酒吧和外国人聊天,和奶奶用弹棋游戏来练习英语。
但为了不让奶奶知道弟弟不愿沟通的事实,朴民载故意对奶奶说了狠话,停止了教课。
结果,奶奶的朋友正心病倒了。
为了正心的愿望,也为了自己,曝光了自己慰安妇的身份。
在朴民载等人的帮助下,她站上了美国众议院听证会的讲台,向世界控诉日军的罪行。
★精心的制作,感人的主题★本片整体上算是一部质量较好的电影,虽然有些台词和剧情有些许的怪异(比如误会的解除靠台词强行解释),但是瑕不掩瑜。
首先,本片最大的创新在于将喜剧元素融入了历史片。
本片的核心在于慰安妇,而通常讲述这类非常沉重而悲痛的内容采取的形式都是以严肃为主要基调,或者拍成纪录片,比如国内的同题材影片《二十二》,而《I Can speak》则是以喜剧商业片的形式来呈现,仅在片中后部才开始产生悲情。
有人会说,前半部分搞笑后半部分煽情的电影很多。
不过,将这种形式放置于历史题材上仍属于大胆的尝试。
其次,演员的极佳的演技也是本片的优点。
从主演到配角,演技都没有拖后腿,尤其是罗玉粉奶奶和珍珠屋主这两个角色。
在罗玉粉和珍珠屋主的对手戏中,真正地演出了慰安妇的艰难岁月和作为普通人的懊恼和后悔。
当奶奶的身份被曝光后,珍珠屋主突然不愿意面对奶奶。
奶奶生气的冲过去质问,珍珠屋主回答:“因为伤心。
”此时如果是普通的小演员,很有可能会用大吼和大哭来处理这里的情感流露。
但是这里演员的处理是循序渐进的。
“因为伤心”时比较平静,只是含着眼泪。
“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时展现了一些不理解和担心,“这么漫长的日子怎么熬过来的”时则开始带着哭腔。
最后“这狠心的人啊”就释放出来。
有层次感,层层深入,真实又动人。
而奶奶的表现也非常出色从一开始的生气。
到“不告诉我”时的难受,紧张和抱歉。
最后拥抱时,一开始还没有哭出声,只是皱着眉头,过了一小会儿,才大声哭出来,这里也是感情的层层深入。
两位经验丰富的演员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是抽丝剥茧般的“真情实感,感同身受”。
然后,场景和人物细节的处理相当仔细。
比如朴民载不教奶奶英语故意为难她被奶奶发现时,奶奶可爱的表情;奶奶喂弟弟吃烫东西时“哎哟哎哟”的生活化口语;朴民载对奶奶的撒娇;国会演讲中议员们听演讲时从思考状姿势变为祈祷姿势;挪威奶奶不需要翻译就可以听懂罗玉粉的演讲(个人理解:即使语言不通,我也明白你的苦楚)等等。
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让人们感觉到真实,感受到人物们的情感变化,捕捉到影片冲破荧幕的动人。
最后,影片的立意也是加分项。
本片的主旨是介绍慰安妇的艰难岁月,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呼吁人们更多的关心慰安妇群体。
这一立意是不仅是韩国民众都认可的,更是我国民众高度认可的,从我国《二十二》的纪录片中高票房和《I Can Speak》的高分评价可以看出。
具有高度认可度和教育普及意义的电影自然值得一看。
★个人观后感★历史的沉重和喜剧的轻松有机结合让我们看电影不会太过于压抑,能达到娱乐自己又增长见解的效果,而且,全程观感极佳,没什么尿点,我是十分愿意去看这类电影的。
我认为,这部剧里最能打动我的就在于罗玉粉和珍珠屋主的对手戏和国会听证的部分。
演技和细节的处理真的是让我看一次流泪一次,这俩片段好好品品真的会有很多感受和思考,也会让我们深深地同情这些可怜又勇敢的人们。
不过,我认为我们仍要把握好历史和娱乐的某种平衡关系,避免历史过于娱乐化致使历史的庄重性受损。
因为这段历史是沉痛的,当我们用娱乐化的手段展现后,需要以敬畏的心去正式全面地了解历史。
不同的国家,同样的伤痕。
韩国的她们也好,中国的她们也好,只愿能好好地幸福地生活,下辈子不要再有伤痛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观影空间),头条号(观影空间)和QQ看点(观影空间)
看这部电影起先就是因为罗文姬女士,老奶奶可太可爱了。
电影开始前稍微了解到这部电影是讲日本侵略军所残害的韩国慰安妇的故事,但没想到电影本身如此让人百感交集。
我国在二战中也被小日ben侵略过,作为中国人无疑不对这段历史感到气愤,恨的牙痒痒,我国也有《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片,至今我都不敢看。
然而无比讽刺的是,日本至今没有认罪,就像电影中的台词:“说一句对不起,就这么难吗?
”所以面对日本这个国家,作为个人而言,是反感的。
甚至他们的教材,还企图篡改侵略的真相,真的太无耻了。
回归电影本身,罗文姬女士的演绎让这个电影稍微减轻了点故事本身的沉重感,我们能看到一位13岁备受日军蹂躏的少女走到现在,是以一个什么态度面对自己的过去。
她充满坚定,对自己的过去不再逃避,以至于在自己母亲坟前大声哭泣说:“这段过去就真的这么不堪吗,妈妈,或许你是为了弟弟的前途,这次我要为了自己,为了正心(同曾为慰安妇的朋友)”
看电影的时候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被罗文姬演绎的角色罗玉粉所打动,特别是的在美国听证会后,日本代表还用钱来羞辱她,罗玉粉反过来用日语进行反击,既让人感到爽,也让人无比难受,这几句日语刻在了一个被说这个语言的野兽残害的脑海里,一辈子都无法忘记这段地狱般的日子。
在电影最后,罗玉粉努力锻炼身体说,我才不能死呢,我要活到200岁,让他们看看。
在中国也是一样,她们等不到道歉,国人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会成长起来,终有一天要让侵略者道歉。
最初以为会轻松惬意的看完这部归类于韩国喜剧类的电影,在下半程却止不住疯狂流泪。
想过孤老问题,想过社会阶层,想过政府不为,却没想过会与慰安妇有关。
巧合的是最近在读《向前一步》这本女性视角的书,深感女性在社会处境的不易,允诺平等并不等于真正的平等,允诺尊重也往往有可能只存在于表象,但即使这样,我们这一代女性已经足够幸运,能够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直面问题,表达观点。
讨论或许很难,但会有更多积极的结果。
当电影的片尾滚动字幕从我眼前划过的时候,我忽而恍了神。
蕴于这份恍惚之中的,是对这部电影所展现的那段朴民载与罗玉粉之间的忘年交际,那段厚重的苦难,那份苦难过后坚定维护我能说的权利的意志,无一不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感怀与动容。
影片在欢笑间开始。
“鬼怪奶奶”罗玉粉多年来专注于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频率之高足以让明珍区政府的每一工作人员闻风丧胆。
但当重原则的“冷面公务员”朴民载来到此处,剧情便被改写。
犹如火星撞地球的二人很自然地开始了冤家的旅途。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朴民载却又成了渴望学习英语的罗奶奶的英文老师,二人的关系便也由冤家转化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影片在真相的揭露中上升。
鬼怪奶奶罗玉粉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出席慰安妇的听证会,将日军残暴行径公证于众。
原本历经挫折的忘年之交渐渐在更深的理解中回温。
罗奶奶在社区也获得了相应的真诚的支持。
影片中人们的距离变得更加靠近,联系得更加紧密。
影片在罗奶奶的过往与演讲中达到高潮。
在那苦难年代中,罗奶奶与闺蜜间的生死之交,那份深沉的心心相依,带来了那份对于我能说权利的坚定捍卫。
演讲时露出的伤口,慰安妇们那声泪俱下的指控,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情谊的坚固,那段历史的苦楚,是让如罗奶奶一般的慰安妇们为了捍卫那迟到的尊严,不堪回首却又坚持回首那段苦楚的信念来源。
历史在如罗奶奶一般的人身上留下太过残忍的印记,这是至死也挥不去的梦魇。
更让我们感怀的,抵抗奴性的回击,对于我能说权利的捍卫,也同样会在历史上留下确凿的事实依据。
Calling for peace and love for all time.
很好奇,,现在的日本人看到这些自己国家的先人曾经干下的事情所导致的惨剧,会作何感想?
不止慰安妇,还有走到哪儿奸杀到哪儿,残杀俘虏平民万人坑,造成的悲惨世界,看一次,痛一次,想一次,恨一次很多见识长远,开阔大度的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任何偏见,也可能是非己亲历甚至较亲日,,他们觉得曾经的是历史,现在已经是和平时代,我们应该放下成见重新认识很抱歉,我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记仇的人。
我只是为曾经遭受了侵虐战争中泯灭人性的屠杀、奸淫的先辈不忍,,,对为了保卫国家付出一切,以血肉之躯将这群毫无人性的牲畜从国土赶走的先辈感到心痛,实在万分感激且自豪,没有他们必然没有今天的我们,,我不能享受着如今美好的生活时,忘记他们吃的苦受的伤,淡淡的说都过去了,日本是很好的日本,日本人也是很好的日本人,抱歉我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国人的怒火至今尚未平息在这件事上我尤其偏激,我国如有亲日之人,除国籍吧,千千万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一身血肉赶走侵略者的先辈们,我怕他们气的从地里跳出来是的,战争是大势所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我们谴责痛恨的是泯灭人性的侵虐行为,,而不是战争本身,甚至不是侵虐行为,,而是,惨无人道的行为!!
这种行为反射出一种极为可怕的思想——除我族人,皆为异端!
否则怎么解释在战争中,不把他国人命当一回事的行为???
有一种心理疾病,是由于在战争中杀敌而形成的,哪怕是敌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同类,鲜活的生命。
可日本人,对于他们而言,其他国家的人就像是鸡鸭猪,像畜生,所以他们以前不会有不忍,而今不会有内疚等人性化行为,这说明他们不是人吗?
不是的,这说明我们对于日本人而言,不是人
又一部韩国慰安妇题材的电影,观影过程笑中带泪,看过之后如鲠在喉。
影片采用层层推进的叙事方式,没有受沉重题材的影响,刻意去煽情,而是把一个曾经遭遇过不幸的孤独老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通过与政府信访办公务员小哥的忘年交,先讽刺了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继而烘托出热心大妈的善良品格,从而引出主角玉粉奶奶的悲惨过去,最后与电影主题关联起来,去控诉,去平权,跟片名相呼应,我能说,这个说字用得太妙了,是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是温暖公务员小哥的心灵,是为民请愿的决心,更是坚强活下去的信心。
强烈推荐
历史没有句号,只要后人愿意,历史将被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地留存。
热血奶奶罗玉粉致力于为社区中的各种违规现象进行举报揭发,社区居民视她为“鬼怪”。
罗奶奶和新来的基层公务员朴民载打打闹闹,越相处越融洽。
罗奶奶对于学习英语一直有着极大的热情,她有个梦想,就是亲自去美国,为了自己和所有像自己一样被践踏过的女人们,向全世界人民讲述自己曾经做慰安妇的经历。
从电影本身的拍摄来看,以笑点开始,以细节勾勒主要人物,剧情按照时间线层层剥开,循序渐进。
这部电影并不完美,比如,前半部分铺垫的时间太长,将过多的套路技巧用来表现罗奶奶的孤独生活和政府机关的不作为,这些和主题相关性不强,稍微有些冗杂;再比如,罗奶奶和朴民载兄弟两人的相处是感人桥段的惯用套路,但是演员的情感投入和演绎风格依旧十分动人弥补了这些缺陷。
从欢喜冤家到忘年之交,再到慰安妇主题,带观众认识了罗奶奶:一个有理由唾弃这个世界、却选择无条件拥抱这个世界的老人。
罗奶奶几十年如一日地举报社区违法事件,经有她举报的事件,居然有8000多起。
除了放假,20多年来每天都得举报一起。
看似只顾着博取人们关注的市井老太太,心里却装着身边的人,想着办法默默帮助邻居们。
“我有一个弟弟,小时候分开之后 他去了美国,但是他一句韩语都不会讲。
想通个电话,但是无法沟通啊。
不知道过得好不好,不知道老没老。
身体是否健康,子女们过得如何?
想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想学英语。
”她一心想学习英语,因为想念弟弟,也是因为想亲口向全世界揭发日本人践踏人伦的畜生行径。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情节是,朴民载用英文向罗奶奶讲述自己的过往经历。
他说:“我急忙赶回来举行了葬礼,再次离开的时候,根本不了解家里的情况。
因为怕我担心,父亲一直瞒着我。
一年之后,父亲去世了我才知道。
本来,我的梦想是成为建筑家,梦想着又一天由我亲自来设计雄伟的建筑。
但现在,您应该也知道,现在只是一个处理有关建筑方面信访的公务员。
”罗奶奶并不懂英文,但是听完感叹说:“原来是有过如此悲伤的故事啊。
”朴民载惊讶反问:“怎么?
您都听懂了吗?
”罗奶奶说:“没有,只是听着你的声音也能了解。
”这是感受他人情绪变化的神奇能力,而我一直认为,这是至善的人才有的能力。
试想所有坏人都能体会他人的感受,他们又怎么会杀人抢劫呢?
这也是罗奶奶和朴民载真挚的情感交流,不需要语言,只需要静静感受就能达成的共情。
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坦白说,以喜剧为载体承载“慰安妇”这样的话题,让我带着非常复杂的心情看到了影片结束。
从社区奶奶的喜剧生活切入到宏大历史事件的处理方法也许会让部分感到别扭,但是利用一部明星加盟的商业喜剧电影传播历史,以相对轻松的口味讲述沉重故事,不失为一次好的尝试。
“我们要求的不过分,只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行。
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一句I'm sorry就那么难吗?
不要把沉重的包袱留给后代,尽早承认错误道歉吧。
请在座的各位,请记住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还要记住,这悲伤的历史不能再重演!
”“之后10年,日本依然没有谢罪……”所有人都在大声呼喊“道歉”,除了应该道歉的那部分人,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
我国是日军二战的主战场,关于慰安妇,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些记录:“11军一共有2000多名官佐,这里面的将官有56名,每一名将官都要长期配备一名慰安妇,那么就需要56名慰安妇。
少佐以上级别的军官总共有800名,每两名少佐要有一名慰安妇服务,这就需要400名慰安妇,尉官总共是有1200名,五名尉官要有一名慰安妇,需要250名慰安妇。
士兵总共有31万,一百位士兵配备一名慰安妇,需要3100名慰安妇,11军总共需要3800名慰安妇。
”除了数量,日军还对慰安妇的工作时间做了安排。
“大尉级别的军官,每周安排两次,每次可以有两个小时,少尉级别的军官,每周安排两次每次一个小时。
在慰安所中的慰安妇,每天白天要和六个人在一起,等到了晚上八点以后,大尉可以单独和慰安妇在一起,慰安所中的每一名慰安妇每个月至少要工作24天。
”要知道,这些需要承担高强度“工作负荷”的人当中,还有很多是年仅十几岁的少女,是甚至对“性”还一无所知的无知孩子。
更为痛心的是在,这些慰安妇回到正常生活后,余生都在愤怒、自卑、绝望和羞耻的状态下度过,甚至被自己的国人所嫌弃和看不起。
慰安妇所剩无几,但是历史没有句号,只要后人愿意,历史将一笔一画清清楚楚地留存。
重溯历史,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自强。
忘记历史,不是时间犯的罪,是国人对国家的背离。
最后,回到生活,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尊重老年人的梦想。
纵览我们的生活,很多人都有执念,但是绝对不能看不起或者忽视一个老人的执念。
因为人老了,是到了放下执念的时候。
如果一个老人到老了还心存执念,ta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赛跑,在和死神抢夺时间。
以上文字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感谢阅读。
我能说 (2017)8.82017 / 韩国 / 剧情 喜剧 / 金炫锡 / 罗文姬 李帝勋《I can speak》国内直译为《我能说》,我觉得按片中的剧情和片段翻译成《我愿意作证》或者《我作证》更贴切一点!
这也是唯一一部由喜剧片上升到政治高度能让我不反感并且很赞同和支持的电影,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小日本在亚洲地区犯下的诸多罪行其中的一个惨无人道的罪行——慰安妇!
片中有一封信,内容是“日军所犯的罪行,违反人道,慰安妇问题是历史事实,纵然日本政府如何狡辩,它都不会从历史上消失!
如今我们之所以重溯历史,是因为不论是于我自己,还是对其他慰安妇来说,在过去的60年里,甚至至今脑中仍挥之不去那段曾经亲身经历的现实!
在日本承认这段历史并向我们道歉之前,这绝不会就此结束!
我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你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这也是你们的机会!
在我们中还有人活着的时候,有机会请求我们的原谅!
”还有女主最后在法庭的证词里说的“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行,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
在我们(片中女主,一名在世的慰安妇幸存者)还活着的时候,说一句道歉,真那么难吗?
不要把沉重的包袱丢给后人,尽早承认错误道歉吧!
”我觉得这段话说的很朴实,也很震撼!
是啊,当这些慰安妇还有人存活的时候,还有人能接受你们的道歉!
当这些人都已经离世了,这些载入史册的罪行,得不到本人的宽恕,怕是有一天得血债血偿了吧!
单电影来说,本片从一部喜剧片出发,最终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让观众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愤慨!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总体是部好电影,也是主旋律正能量影片,值得推荐!
推荐指数⭐️⭐️⭐️⭐️
慰安妇是二战遗留下来的敏感问题。
对此,日本对于他们过去的行为,一直避而不谈。
去年的时候,以慰安妇为题材的国产记录片《二十二》,得到了各大媒体的鼎力相助,成了暑期档的大黑马
这部冷门题材的电影,最终收获了1.7亿的票房成绩。
那些我们无法触及的痛,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历史不该被遗忘,正义也不该迟到!
就在去年,又一部韩国慰安妇题材的电影上映,观影过程笑中带泪,看过之后如鲠在喉:
《我能说》丨2017影片采用层层推进的叙事方式,没有受沉重题材的影响,刻意去煽情,而是把一个曾经遭遇过不幸的孤独老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通过与政府信访办公务员小哥的忘年交,先讽刺了政府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继而烘托出热心大妈的善良品格,从而引出主角玉粉奶奶的悲惨过去。
罗玉粉,是一位正义但又非常难缠的老奶奶。
每天喜欢拿着相机到处去拍,看见不公平的事,就用相机记录,然后去信访部门投诉。
就这样,罗玉粉老奶奶成了有名的信访达人。
20多年来,她举报的事件,高达8000多起。
这天罗奶奶又来到信访部门投诉,而接待她的是第一天来上班的菜鸟公务员朴民载。
第一次接触,朴民载就感受到这个老奶奶相当让人头疼。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罗奶奶来了没人接待。
同事都装作有事要做,故意让朴民载这个新人来接待这个钉子户。
一回生二回熟,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罗奶奶的日常生活,第一是举报,第二是学英语。
这天她发现朴民载的英语说得很好,就缠着朴民载教她说英语。
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朴民载,他当然不能拒绝罗奶奶的要求。
毕竟如果他不答应,罗奶奶第二天就会带着大包信访资料过来,让你加班到深夜。
中间两人闹出了不少笑话,朴民载想让罗奶奶早点放弃学英语这件事,就故意使歪招,这样就会省事很多。
果不其然,罗奶奶第一次英语考试没有及格。
不过有一天,朴民载意外发现自己的弟弟也来到了罗奶奶家。
原来罗奶奶看到弟弟没饭吃,就让弟弟来家里,亲自做饭给他吃。
在饭桌上,朴民载彻底打开了心扉,同时他也了解到了罗奶奶的过去。
罗奶奶原来是二战时期的慰安妇。
因为这段悲惨的遭遇,导致她至今未婚。
唯一的弟弟也远走美国,她学英语只是为了能和弟弟打一通电话聊聊天。
然而罗奶奶弟弟的回答却是:“请转告她,我已经不记得她了!
”
罗奶奶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她想不通为什么家人要抛弃她,难道过去的遭遇是我自己选择的吗?
难道需要我把这件事隐瞒到底,这样我才能挺起胸膛做人?
罗奶奶在这个世上唯一的朋友,就是有着同样遭遇的慰安妇的闺蜜。
罗奶奶和她曾经一起去过日本告状,由于吃了不懂英语的大亏,而翻译故意歪曲了事实,最终败诉。
这刺激了罗奶奶,也成为她一直努力学英语的原因。
后来好朋友得了绝症留下了一封信,让罗奶奶一定要找机会让全世界知道真正的事实。
朴民载被罗奶奶的过去之后,被深深感动。
他开始认真教老奶奶英语,特别是在美国听证会上可能用到的专业词汇。
刚好,罗奶奶接到了美国HR121联盟的邀请,请她出席听证会,指证当年日军的罪行。
就这样,罗奶奶站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刚开始她很紧张。
但听到有人说她伪造事实,身份存疑时,罗奶奶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当法官问罗奶奶是否可以说话时,她坚定地说:I can speak。
不是罗奶奶不敢说,也不是她说不出来。
而是当着全世界人的面,说出这样的事实,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
因为这段悲惨的过往,就是对当事人巨大的二次伤害。
在镜头下,慰安妇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不想说了,不想提了,都过去了。
这背后有太多悲惨的历史真相!
面对现场不怀好意的质问,罗奶奶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是证据”。
她拉开了衣服,腹部满是触目惊心的伤疤,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狡辩的事实。
电影《我能说》用充满了欢乐的方式,让更多人走进慰安妇的世界,让人在欢笑中思考,在感动中沉思。
关注慰安妇这一个严肃的话题,而日本至今都没有道歉。
简简单单的一句道歉,真的就有那么难吗?
她每天都会去信访部门举报,是为了帮助周边的街坊邻居。
她努力学英语是,是为了要站在全世界的面前,亲口叙述日军当年的罪行。
她一直没有站出来承认慰安妇的身份,是为了数十年前对母亲许下的承诺。
老人们的每一个执着,背后都有故事。
苦难过后,坚定维护我能说的权利!
—观《我能说》有感 当电影的片尾滚动字幕从我眼前划过的时候,我忽而恍了神。
蕴于这份恍惚之中的,是对这部电影所展现的那段朴民载与罗玉粉之间的忘年交际,那段关乎慰安妇的厚重的苦难,那份苦难过后坚定维护我能说的权利的意志,无一不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感怀与动容。
影片在欢笑间开始。
“鬼怪奶奶”罗玉粉多年来专注于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频率之高足以让明珍区政府的每一工作人员闻风丧胆。
但当重原则的“冷面公务员”朴民载来到此处,剧情便被改写。
犹如火星撞地球的二人很自然地开始了冤家的旅途。
但在机缘巧合之下,朴民载却又成了渴望学习英语的罗奶奶的英文老师,二人的关系便也由冤家转化为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
影片在真相的揭露中上升。
鬼怪奶奶罗玉粉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出席关于慰安妇的听证会,将日军残暴行径公证于众。
原本历经挫折的忘年之交渐渐在更深的理解中回温。
罗奶奶在社区也获得了相应的真诚的支持。
影片中人们的距离变得更加靠近,联系得更加紧密。
影片在罗奶奶的过往与演讲中达到高潮。
在那苦难年代中,罗奶奶与闺蜜间的生死之交,那份深沉的心心相依,带来了那份对于我能说权利的坚定捍卫。
演讲时露出的伤口,慰安妇们那声泪俱下的指控,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情谊的坚固,那段历史的苦楚,是让如罗奶奶一般的慰安妇们为了捍卫那迟到的尊严,不堪回首却又坚持回首那段苦楚的信念来源。
那段历史在如罗奶奶一般的人身上留下太过残忍的印记,这是至死也挥不去的梦魇。
又感动又温暖,看之前准备好卫生纸,从影片后半部开始眼泪就刷刷刷忍不住了。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很有力量,也很细腻。2017年到现在除了出租车司机之外第二推的片子了,值得一看。李帝勋和罗文姬奶奶演技配合的非常好,看起来很舒心。这是韩国第几次把慰安妇问题拍进主流影视作品中了,唉一片感慨。
很可贵的题材
還好
整个结构太过于套路了,慰安妇事件不多做评价。
题材很感人,但是电影本身过于煽情,除了奶奶,其他角色的演技太浮夸。叙事节奏也不太对,感觉不太流畅,在某些镜头掐着点让你哭。有些失望,不副盛名。
他们都想等我赶紧死,我就要好好的活着,活到两百岁!
学好英语,走遍天下!
前半段强行无厘头,后半段强行主旋律,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为了立意给个3.5吧。韩国人在怼日本方面确实一直坚持不懈,比某些认贼作父的岛民好多了。得亏这是疫情前,男主搜的就飞到华盛顿了,要是放在今天的..,还不得核酸先做个几轮,然后天价机票回不了家嘛。
韓國類似的社政題材電影已經形成套路,特別是法庭鏡頭。發心是好的,但作為電影只能算是平庸之作。
男主是低配版金秀贤
罗文姬女士
“明明做过的事情,我们只需要道歉就可以了,为什么不承认呢?”用不一样的视角展现惨痛的历史。★★★☆
情感····备注
“以后有什么痛苦的事情,我们就用这个擦掉,然后再加油吧” 罗玉粉充满生命力的样子是这个系列里最棒的,㊗️你活到200岁!
落后就要挨打,虽然不希望战争,但豺狼来了有猎枪!fuck them all!
还行,很轻松就看完了,慰安妇的电影就怕压抑。
lame。煽情过度。BGM使用过度。
视点处理的很有新意呀,法庭戏拍的有点拉跨。感觉how are you下一句机械的跳出一句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是全世界英语教育的灾难。
4從一開始愛管閒事說起,一轉念就是慰安婦,跳躍過程有點大。先不爭論歷史背景,承認沒承認,至少導演這麼左的拍,還是挺解恨的。羅文姬奶奶演技一流,這麼大歲數長篇大論地說英語,難得!李帝勛英語發音很標準,一點都不「尬」。幾場戲看哭了,絕不是因為感同身受,而是真的被打動了。
奶奶真蒂!自始至终都毫不畏惧的在学习在勇敢抗争,男配的形象单薄且难以自洽。不喜欢结尾姐弟part,但我永远赞扬奶奶,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历史探寻正义,商业满分立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