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总是会有扯不完的话题,都自认为自己才是对家庭贡献的那个。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这夫妻关系可就岌岌可危了。
女神也有这样的烦恼。
一个被家庭折磨的妻子,一个被生活折磨的丈夫,这个日子过不下去了。
女神自然有女神的解决办法,不是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么,不是都觉得对方啥也不是么,那好,大家换一换不就得了。
话说,身份互换这个噱头,其实也没什么了,看到现在,连身体互换的都有。
不过,人家是女神,咱就得乖乖买账不是。
可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儿,和你这“警察”有啥关系啊,一天到晚搞不清楚状况的乱入,这个也不用担心,到最后自有安排。
对于这个计划,女神满满的憧憬。
这下,终于可以睡到床的另一边,享受一下“权力”的滋味。
而另一边的丈夫,心里头有点不屑,也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失落,虽然抛开了公司里头那些烦心事儿,可是家里头地位不保,也是个大问题。
拜托,有女神陪你疯,要什么自行车啊。
根据常规套路,丈夫在一开始对付两只神兽总是会状况百出的。
而在事业上,当然会如同妻子的闺蜜所说,连个色号都分不清楚的货色,指望他来推销,简直是白日做梦。
然而,丈夫的骨子里,天生就有“娘”的天赋,很快丈夫就在“新生活”中如鱼得水,“妇女之友”这个名头,绝对不是盖的。
看这事儿整的,闺蜜得当场打脸。
不过,打脸还是算了。
欢快的滚个床单,不是蛮好吗。
防火防盗防闺蜜,这血淋淋的教训,女神难道就不知道么。
不过,女神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接手老公的“挖掘机”公司,想要掌控全局,必须要耍点手段的。
其中自然包括,如何驯服胯下,不对,是旗下的金牌销售。
金牌销售的战斗力,为女神打开了新思路,最终把老公的“挖掘机”打造成了“战斗鸡”。
你看,两个人互换了一下身份,奇迹般的把原来一团糟的生活过的顺风顺水。
这个提醒我们,偶尔换个思路考虑一下问题,其实问题也不是问题。
只是,想通过一个喜剧,来收获心灵鸡汤,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顺风顺水的日子,女神并不喜欢。
你看,女神都委屈成啥样了。
家庭生活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我们也不可能搞女神这一出,当然,即便是搞了这一出,也不一定像故事里头那么顺风顺水。
但是换位思考应该是可以的吧,为对方想一想,少一些抱怨,或许会好很多。
《床的另一边》是苏菲玛索息影之后复出的一部电影,阿丽亚娜(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饰)和丈夫雨果(丹尼·伯恩 Dany Boon 饰)已经结婚十年,当初的热情虽犹在,之间的抱怨和摩擦也日渐加剧,眼看自相水火,阿丽亚娜决定挽救这段婚姻,她想出一个看似荒唐的办法——两人互换身份,体验彼此生活一年,阿丽亚娜变身公司高管,丈夫雨果则开始围着孩子和珠宝团团转。
当男人进入女人的角色,女人变成汉子的时候:男人穿着粉色的短裤带着孩子在法国美丽的南方海滩享受着阳光雨露天伦之乐,女人穿着黑色的职业装决定着公司这样那样的事情,孩子都快认不到她。
男人送孩子去学校死板的找不到停车位,等找到了,被老师怒骂以为学校是夜店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男人洗完成堆的衣服晾晒完告诉女人家,他把全家的衣服洗完了,女人家嗯了一声说,你是不是没去健身房,你的臀部看上去有点松弛。
男人马上有了心理阴影。
恨不得说,是裤子没对。
男人家问我的眉毛是不是这样修下是不是温和些,在看公司商业报告的女人鄙视的看了一眼男人的眉毛,嗯了一声。
男人家做完家务又去销售原来女人家兼职的销售珠宝,上门销售的业务说得女顾客不想让他走,女人家在公司大胆的改革业务由于过分体贴女性顾客心理,结果被女性顾客投诉说涉嫌色情操作。
因为她经营花园叉车业务,她怕女性不会使用机械设备,搭配了男性员工操作机器。
想得不周到和过分周到,两人都经历了男人家女人家的不容易。。。
男女平等是来自心灵深处对对方的付出和每一份心意的尊重。
人生远远不是表面上看见的那么回事,即使夫妻如此相近,就在床的另一边,我们怎知对方的心意,我们怎可以知道人家的不易,雾里看花而轻易评说。
最近突然很喜欢看这种法国小电影,色彩斑斓的大房子,田园花朵,男人女人,一群的孩子和一只大狗这就是我想象中的法国人的生活,热闹,浪漫,悠闲又忙碌。
三次去法国,每次去之前,都会有朋友说,法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的啊,那些都是书上写的啊,真正的法国又脏又乱治安很差的。
但每次去,都让我感觉到,我在法国多待一秒,我就会多爱上它一分。
法国确实是一个大杂烩,什么人都有什么东西都有什么事情都会遇到。
在法国的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城市中,你是很难找到法国人的。
这很矛盾也很有意思,这些城市代表着法国,但法国人却并不居住在这些城市。
真正的法国人居住在城市旁的小乡村里,就像电影中一样。
看这部电影,就像在看法国人的生活一样,纵然有美化的成分,有夸张的戏码,但毫无疑问的,它反映了法国的生活。
我很喜欢法国电影的这种小调调,色彩温暖,景色浪漫主人公的生活琐事,家庭,爱情,事业,孩子,这些的确是生活的全部,但生活并不应该只有这些。
我们过生活,本质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要吃饭工作照顾孩子,但有时候,看看别人的生活,也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启发。
电影就应该把我们平时想了却不敢做的事情做出来。
每个人都过的不容易,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过的更不容易,每个人都要求对方来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是生活中每对夫妇都在想的,而电影把它做了出来。
夫妇角色互换,男人当煮夫,女人来挣钱,一开始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谁都做不好。
慢慢的,每个人适应起来,生活开始有新鲜有起色,最后,两人在对对方的角色体验中真正理解了对方。
生活,继续,更加美好。
PS:1。
苏菲玛索没话说,看到她,你就不会想到她是别的国家的女人。
也就是说,她是标准的法国女人啊!!!!
2。
这法国人的热情与激情以及JQ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男女主角分别出轨,但人家淡定啊!
男女都出轨的还能在一起有没有
你结婚多久?
42年。
保持的秘诀是什么?
她不羞于坦白她对我的需要。
我同样如此。
--嗯哼,这大概就是婚姻中需要重视的一点坦诚无论是意见,还是需求。
都需要良性的与对方沟通。
用理想化的方式对待婚姻中出现的问题,普遍存在的矛盾,很多人想但是没能实施的尝试解决方案,影片中过于理想化的处理和与现实的背离则刚好体现出婚姻中男性与女性中由于其各自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导致的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才是我们对于婚姻真正意义上的探讨。
因为这种互换的不现实,而使得婚姻中存在着各种的缺乏理解和沟通成为了现实中难以解决的小事情。
影片用法式幽默揭示婚姻,信任,爱情和伦理的和谐局面,也是对于当今社会的男女地位的一种诘问。
一个类似于交换生活的故事,苏菲·玛索和丹尼·伯恩饰演的夫妻俩本来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某一天在一次争吵之后,就决定开始交换身份,其实故事老套一点都无所谓,很多爱情电影也是一种故事讲来讲去,只要你讲得好,讲得有水平,有新意,观众照样会捧场。
可是《床的另一边》这个故事讲得完全是太牵强!
夫妻两的身份能够说换就换?
苏菲·玛索衣服一换就能够到她老公的公司去上班,而且还是坐他老公的位置,那个公司又不是她老公开的。
还有那个离婚律师,完全不清楚他在夫妻俩的关系中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定位太模糊。
类似的牵强部分实在太多,完全是把人看得一头雾水。。。
法国人真够开放的:丹尼·伯恩和苏菲·玛索的朋友都搞出了艳照门,苏菲·玛索则直接把她的帅哥同事在办公室就地正法了,结果,他们夫妻还是来了个大团圆结局。。。
苏菲·玛索有几身打扮还是蛮有女人味的,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脸也长长了点似的。。。
本影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婚姻双方都觉得自身担任的工作和任务更加辛苦,使婚姻的激情慢慢消磨,抱怨、猜忌、愤恨在其中出现。
男女主角经历了一年的互换角色,初期如预期男女的性格使得两者在原来对方领域一团糟,然而通过努力,适应了各自新的角色并做得比对方更好。
这时,女猪脚发现日常的工作和任务使夫妻两的性格受到影响,自己变得男性刚强化而丈夫女性娘化,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最终女猪脚通过努力重新一切回到”正确“(女猪脚更愿意接受的)方向。
连续看了两部法国电影,另一个是六楼的女人,两部影片都把出轨描述得那么让人想出轨哈哈,不容易。
法国人的浪漫小情调也在影片完全的展现,平淡如水的爱情需要这种小调调啊。
是吕克贝松拍的吗,oh no不是!!
那这部片肯定就是乱七八糟的法国片,毫无头绪,毫无主张,一切都是不合情理的自怨自艾,苏菲玛索很美,老公也很幽默,但是就是演不出喜剧的感觉,婚姻出了问题居然这么做作的解决,没看完这部片,根本不值得看
做男人有做男人的累,做女人有做女人的累。
互相不理解,不包容?
那好,互换一下角色,体验一番,可能就有所体会。
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同时具有男性人格和女性人格的,这样不仅受男人们欢迎,还会受女人们欢迎——人际关系的处理,对这种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再说爱情和婚姻。
无论处于恋爱还是已婚,维系关系最重要的一点是表达。
表达什么?
表达对对方的爱,对对方的依赖和要求。
男人和女人其实都一样,渴望被爱,被依赖,被珍惜,被倾听以及被理解。
如果说,另一半给自己的是打击、嘲笑或蔑视,那在一起毫无快乐可言,不过是遵循世理和某个人结了婚而已。
人都不喜欢孤独,也都忍受不了寂寞。
因此,才希望找一个懂自己的人相伴终老。
而这种“懂”是需要表达的。
最近看片就忘 这个也是
原来她就是苏菲玛索
很有趣~
一星,苏菲玛索加一星
比想象的好看多了!看的是国语配音。我真的需要你………
很有意思的话题,但延伸的比较没劲
不费脑子
床的另一边
根据小说改编,作者应该是个女人。
有点俗
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搬上了银幕,爱情、亲情、工作与家庭、子女,夫妻双方对于现状都不满意,都觉得对方没有事情做而自己又太累。久而久之婚姻就有了危机。而电影则调侃了一把,把现实中不大可能发生的互换角色作为解决之道。然后,发生一系列事情,到最后发现家庭的可贵。唉,对苏菲越来越不感冒了
如果不是苏菲玛索,而是奥黛丽塔图演,我一定会喜欢此片的。还有Dany Boon跟Sophie Marceau气质根本完全不配…
法国人呀,法国人……也就是法国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浪漫的浪荡的法国人……
美女怎样都好看
好草率的一部电影
嗯她还是没怎么老呀……
角度很新 两个主演很可爱 无比放松的喜剧
其实这是个很好的电影,用夸张荒诞的剧情解释了男女相处之道。男主女主表演十分搞笑!~
为啥法国的片子都带着股神神叨叨的色彩
法国人儿吧 就是又浪漫又清醒~~~有思考不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