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电视剧是随着高峰美智子在监狱中采访上原藤子展开的,所以故事线比较交错复杂,第一遍看其实有些昏昏欲睡,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部作品的优秀。
目前购买的原版书还没有到手,所以按照电视剧中的故事线将上原藤子在入狱之间的故事线整理了一遍。
把宗教背景板拿开,单纯去看上原藤子的“堕落史”,电视剧对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非常成功的,完美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深度剖析了上原藤子为何从一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杀人女魔头这件事情。
下面是故事线:报社的记者高峰美智子受到了一份传记的原稿,里面记述的是杀人鬼藤子在入狱前的个人经历,作者是藤子的女儿早季子。
原来早季子出于种种原因,对母亲的经历十分感兴趣,所以从庭审材料和实地考察中搜集了很多母亲的真实经历。
上原藤子出生在一个并不和谐的四口之家,母亲总是无法控制地家暴她和妹妹。
由于父亲失去了工作,家里入不敷出,甚至连上学的伙食费都交不起,藤子因此还在校园里遭受到了数不清的校园霸凌。
1977年,上原藤子十岁。
这一年的某天,上原藤子的母亲、父亲、妹妹惨遭分尸杀害,意外赶到家中的上原藤子遇到了杀人凶手,但不知为何,杀人凶手只刺破了她的脖子,她侥幸生存。
遭到这样的变故后,藤子的小姨下田茂子收留了她,并把她带到了富士山脚下自己的家中抚养。
小姨一直在暗示藤子,你的妈妈是个是个只会虐待自己孩子,没办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杀人魔头。
藤子内心一直讨厌自己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所以每当小姨这样暗示的时候情绪都会失控。
在新的学校,为了能够融入集体,藤子一直在讨好班级里的同学,给她们买杂志,给她们买唱片,甚至自告奋勇要将讨人厌的金丝雀杀掉。
班级上一直被孤立的小阪秋子注意到了藤子内心的恐慌和空虚,想要和她成为朋友。
有一天金丝雀意外死亡,为了避免别人产生怀疑,藤子将金丝雀分尸以后扔在了垃圾堆里,这一切被关注着她的秋子发现。
秋子提议和藤子一起找老师承认错误,藤子害怕自己再次成为被人孤立的同学,于是用围巾勒死了秋子。
藤子成功地利用了大人对小孩子的信任,让这桩杀人案成为了悬案。
中学时代,藤子成绩优秀,还获得了免去学费就读高中的资格。
十六岁那年她爱上了音像店的店员并怀上了他的孩子。
本以为放下心防就可以享受真挚爱情和友情的藤子将自己的闺蜜安娜介绍给了男友,没想到两人却在背地里搞在了一起。
找到证据的藤子伤心欲绝,却仍然想要挽回爱情和友情。
她警告安娜,只要远离自己的男友,事情就当做没有发生。
没想到自己的男友却爱上了安娜,和安娜求婚被拒绝之后失手杀死了安娜。
藤子为了永远地占有自己的男友,帮忙将安娜分尸,然后和男友结婚。
婚后两人没有收入,只能靠藤子辛苦地买保险赚钱,丈夫游手好闲,居然把自己生活的不幸全部归结在了藤子身上,“如果不是因为你,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律师,妻子是漂亮的安娜。
”他还把自己和藤子的女儿关在壁橱里,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女儿很丑,“和她的妈妈一样丑。
”藤子在撞到丈夫和别的女人偷情之后,用丝袜勒死的自己的丈夫,女儿也被自己关在壁橱里饿死。
她将两人碎尸后装在黑色塑料袋里抛掉。
杀人案变成了失踪事件。
从此以后,一直信奉着“幸福就是嫁给自己深爱的人,生一个小孩,认认真真地相夫教子”的藤子变了,变成了一个信奉着“幸福就是要比别人过得好,要在别人眼中过得很幸福。
”的人。
为此她背地里从事皮肉生意,用赚来的钱给自己整容,变成了一个大美女,继续在更高档的银座从事皮肉生意,成功钓到了一个富豪并嫁给了他,生下了早季子和久美子两个女儿。
婚后没多久,第二任丈夫破产,一家人只得住到一间破公寓里。
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藤子觉得自己无法得到幸福,开始控制不住地家暴自己的女儿。
但是如果丈夫出手殴打女儿的话,她还是会单上前制止。
最终,家里的经济全面崩溃,女儿的伙食费也交不起了。
看着忍饥挨饿的女儿,藤子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在夜晚出门,来到以前工作过的风俗店,希望能够再次陪客赚钱,但这里的妈妈桑却嫌弃她已经变得又老又丑。
她愤怒地来到整形医院,那里的医生看到她一身穷酸的样子,话里话外冷嘲热讽,说即便有钱整形,也变不成多么好看了。
藤子勒死了他,精神开始失控,在回家的路上又杀死了理发店的店员和一直嘲笑她的邻居。
她把从这些人身上抢来的钱交给了早季子。
早季子上学后,藤子一个人在家里思考,到底是因为什么,自己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她的精神再次失控,用剪刀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意外回家的早季子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被母亲分尸的一幕。
藤子认为,杀人魔的女儿终究也会变成杀人魔,还不如现在就把早季子杀死,以免早季子也变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杀人魔,于是用匕首捅破了早季子的脖子。
以上就是上原藤子在入狱之前的故事线。
电视剧中其实是把藤子变成杀人魔的原因归结在了宗教上,对于“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这个方面的描写其实不多。
但是电视剧并没有对这个邪教进行过多的描述,这就造成在看完电视剧后总觉得故事有些头重脚轻,很多地方还没有讲明白。
真梨幸子在2012年出版了本作的续作《杀人鬼藤子的真实》,据说会在这部作品里将小姨和初代背后的天水教补足。
待我看完续作之后,再将电视剧中高峰美智子和天水教的故事线补齐!
碎碎念:今天从hulu上一口气看完全集,结果同一时间字幕组资源也出来了……所以我干嘛不等字幕组而去hulu专门注册了一个号??
😂最震惊莫过于小野花梨17岁时的演技。
恋爱时的娇憨痴情少女,发现被最好朋友劈腿时的疯癫,果断绞杀尚存一息的前闺蜜,耐心地指导恋人握刀分尸,血泊里引导恋人向自己求婚,神经质地将自己幼女封进壁橱……还有明明看似亲切和善的姨母向自己表示关心,想要伸出取暖的手时,却总因对方一句和生母的比较,愤而放下那只手--她从未被人温柔接纳,与男人交往也总是遇人不淑,相比她未被揭露一桩又一桩犯罪事实的幸运,日常生活除却初中的一帆风顺(可能小说这方面体现得更加细致?
)和以及婚后七年的阔太太生活,剩下的应该全是大玻璃碴子吧。
这个小女孩的一颦一笑,都诠释得太生动了,因此藤子这一段经历,令人不寒而栗得扎心。
这样的人或许也最容易被操控,心里要么缺了一大块,要么空荡荡,这些由无数细密小伤口组成的空白,和无法排解的寂寞忧愁愤懑,即使是虚假的温柔和善意,也足以填补出一层薄薄的遮挡物,勉强使其不受风。
藤子如此,小坂初代亦如是,两者其实都不会因其家庭影响存在社交障碍,一个整个容做陪酒女到银座头牌,另一个推销化妆品手腕非凡,仿佛她们已经摆脱从前不堪的经历,通过这些事实证明自己当下生活如鱼得水,但是这些也改变不了真正的事实:她们既逃脱不了所谓原生家庭的连锁反应,也毫无知觉就被下田茂子牢牢掌握在手心。
如果按照早季子传达的双重结局来看,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的原生家庭的诅咒,如果不是茂子无时不刻的暗示,自己的记忆完全可以美化一些事实,而不是进行消极地篡改,并且还令其成为桎梏自己一生的枷锁。
茂子太懂人性的弱点了,虽然她看似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朴素的温顺的女人,但这样的人也许往往野心庞大;虽然旁人看来这种野心其实和称王称霸扯不上关系,也算不得伟大,但足以让她得心应手操纵两个残忍的杀人狂魔。
相对地,初代和藤子貌似心狠手辣杀戮果决,但根本算不上反社会,相反她们相当渴望感情令其融化,爱足够多,恨没可能一直存在。
茂子的作用就是让她们中和这两种感情,一旦爱的浓度超过限制范围,就要及时镇压,提醒她们始终恨要更压一头,对自己的嫌恶也添上一分。
每一次灰头土脸的失败都可以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重生”,试图让自己接近完美,并以此相信自己能够距离幸福更进一步的时候,茂子便从天使变成恶魔,低语唤起她们埋藏在心底沾着血的玻璃碎片。
她们是她手上两个可爱幼稚的小玩偶。
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酷爱看这种暗黑系的电影,像是《杀人鬼藤子》、《绝叫》等等,而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通点,主角的家庭都不太幸福,特别是都未能拥有正常的母女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如仇人一般的,畸形的关系。
电影中发生的几次杀戮场面令人震撼,这也不由得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碍于法律,我无法杀掉自己厌恶的人,包括我的母亲,但是我的心里早就把那些人屠戮了成千上百遍,心中早已血流成河。
其实当我看到那些血腥的场面和藤子一步步迈入更深的地狱时,我的内心是惶恐不安和担忧忐忑的,因为害怕自己也会和藤子走向同样的道路,不,准确的说应该是“绝路”,因为我和她实在太像太像了,拥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从小缺乏爱和温暖,不被母亲所认可,常常被打击和否定。
但是即使经历了诸多不幸,还是想努力地摆脱过去的阴霾,努力成为更好的人,可是一直努力寻求幸福,试图让人生获得“重启”的藤子,却变得越来越不幸,我害怕自己也会那样。
人可以自救吗?
追求幸福有没有错?
答案都是肯定的,为了更了解自己,我会有意识地去了解相关的心理知识,知道受伤的时候如何抚慰自己,看这些与原生家庭以及亲子冲突有关的电影,也是为了从旁人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关系和困境,虽然我现在仍被原生家庭所困,但是我想我变得更勇敢,更勇于直面自己的内心了,不管是脆弱、无助、别扭、倔强,还是想寻求幸福的那颗心也好,那都是我,我自己必须接受的我。
昨天,勾勾无意间翻出了一部电视剧,看起来极其合口味。
《杀人鬼藤子》
乍一看以为是恐怖片吧?
不!
其实是带着恐怖元素的现实主义的电视剧,而杀人鬼其实也就是杀人犯,藤子就是电视剧的主人公
一开始藤子就被警察抓走了,全国都知道藤子杀了无数人,最初家门口贴着的犯人画像就是藤子,不过那时候的她已经通过整容而逃脱追捕。
一家杂志突然有一天收到了藤子大女儿早季子的快递,里面包含了早季子所写母亲藤子经历的手稿和其他材料。
而她在三天之前就自杀身亡了。
主编把内容交给记者美智子,让她完成这次采访写稿的工作,美智子只好跑去监狱见藤子,采访以及核对早季子手稿里面的内容。
手稿的开始就是一对姐妹生活的很艰苦,姐姐要早起收衣服用剩饭做菜,一件运动服都要两个人换着穿,而家长都在床上睡觉,姐妹俩连学校的伙食费都没要上就去上学了。
姐妹俩就被藤子和父亲欺负,身上全是伤痕,在学校是被同学欺负,有时候连午饭也吃不上,没钱没衣服就差没学上了。
而这些都是大女儿早季子小时候的经历。
藤子却以为是自己小时候的发生的事.
手稿中唯一提到母亲小时候的就是藤子10岁的时候全家惨遭杀害,父母妹妹被分尸,只有藤子脖子上有一道刀伤存活了下来。
接着美智子的采访,叙述很快的就到了藤子被抓起来的那次杀人案。
按照早季子的手稿所写,在学校被欺负的她在跑回家躲避坏男生的路上,看见了藤子满身都是血的站在阳台上冲她招手,而身后被卡住的坏男生马上就被火车撞死了。
但其实这都是假的。
真实发生的情况是,早季子并没有看到阳台上的藤子而是一路跑回家看见了杀死父亲的母亲。
藤子走到早季子面前,说着跟母亲之前杀她一样的话,把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又重新让自己女儿发生了一遍,在早季子的脖子上划了一刀。
为什么早季子没有写真实的情况呢?
一方面是因为她相信母亲不是真的想杀她的,另一方面如果成为书,也想让社会多了解了解身为母亲的藤子而不是杀人犯藤子。
美智子还告诉了她她的女儿几天前自杀去世了,希望听到这些话的藤子会有一些悔悟依旧歉意,看着捂脸感觉在哭的藤子的时候,多期待她说出一句对不起。
给藤子分析她女儿写这些的用意,来剖析藤子在这次杀人事件背后的原因,给她说尽了好话,找足了原因
然而藤子像是疯了一样,前一秒还发狂的说自己没想杀女儿!
下一秒就打开捂脸的手,露出笑的极其开心的脸,才说出了真心话。
然而讽刺的是,其实美智子是换了名字的早季子的妹妹,也就是藤子的小女儿。
所以一开始很为难的接受了采访自己的母亲,可是藤子都没有认出来她.
恐怖片最恐怖的不是鬼,而是人。
这句话被藤子一人所承包,可是造就藤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并不是她自己,而是周围所有的人。
没有人可以把她领上正道,所以她只能在歪路上越走越远,成为到后来的杀人犯。
整个电视剧画面暗沉,基本不调亮就看不清的状态,基调也是颓废和灰暗抑郁,没有一处能表现的积极向上、希望的场景。
跟随着手稿知道了藤子当年被母亲划伤,说着她们会变成一样的话。
所以藤子最想摆脱的就是跟母亲一样,但是却走上了相同的道路,所以在伤害自己女儿的时候,说要从哪里重新开始呢?
怕不是要从他母亲伤害她的时候就要重新开始了。
第一集看完,勾勾不得不说日本人脑洞和想法总是在极端徘徊,而我们却乐此不疲的追随。
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从藤子身上就能看到了。
能猜测到藤子小时候与早季子过得是一样的生活,家暴、欺辱、没钱…从没在父母那里得到过爱,自然也不会给自己的孩子爱。
就像施暴者给予被施暴者的伤害,总是由被施暴者成为施暴者来发泄。
小小年纪就要被母亲杀死,心理越来越变态和不健康;而早季子在经历相同的事之后,一直被影响,心理承受不了便一次一次的自杀。
这都是家庭造成的。
原本以为是这个新出的电视剧,结果一查原来它早就在2015年的时候就出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字幕组去翻译所以知道的人甚少。
现在终于有人翻译了,大家可以自行上网观看,毕竟血腥暴力程度还是相当重口的。
让我们一起品味这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悲剧,到底还会发生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PS:这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如果等不了的小伙伴可以先去看书哦~*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公众号:爱吃的拉面J 看更多的安利哦
七月我追的第一部剧,看了两集,真的很坚强的我没忍不住,在凌晨两点半的寝室里,捂着嘴,失声哽咽起来。
事实证明,除了男人,女人也很需要在床上放纸,不然你只能把鼻涕眼泪擦在毯子上…哎呀,这不重要!
😂😂😂这部剧,停更了五年了,一共六集,于2015年已完结,但由于它暴力血腥🙀,拷问人性🙀,题材敏感🙀等多种原因吧,汉化字幕组只翻译了一半,就放弃了,不会是跟我一样,哭到脱水了吧,呜呜呜呜,太费纸了这剧…🙃🙃🙃最近有新的字幕组让它重见天日,这部沉默多年的剧再次引发热议👌👏该剧由畅销小说《杀人鬼藤子的冲动》改编而来,作家真梨幸子用这样残忍又宿命般无法逃脱的文字戳破了原生家庭之恶。
😐😶😖
我看的日剧很少,不多,大概是1+1=2或者3吧,我想这部剧我会怀着很沉重的心情把它看完。
她是杀人犯藤子,她也是杀人犯的女儿藤子,她又是家暴的受害者藤子,她还是校园暴力受害者藤子。
藤子把杀戮当作逃避现实的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好像这个人被分尸了,就可以抹去她对自己的伤害,藤子以为这样她又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她的人生信条是:“不要落单,只要杀掉阻碍自己的人或事,一切就可以重来”。
可是现实肯定不要遂她的意…让我感触更深的不是剧本身,是剧下面的评论,我好不容易憋住的眼泪,又像七月的暴风雨,噼里啪啦的打在枕头上。
😖这里引用一段我颇有共鸣的评论,我时不时会有暴力的冲动,直到我去了远方读大学,远离了家庭,人才慢慢变温和了,但我一回到家里,那种暴力的冲动又会涌起…₍₍ (̨̡ ‾᷄ᗣ‾᷅ )̧̢ ₎₎
我想起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朋友问我想去哪个大学,我说无所谓,只要离家远远的就好了,我实在不愿意相信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在原生家庭都经历了谩骂,诋毁,棒棍相交。
我们虽然长大了,也发誓不能像父母一样,但又害怕又惶恐,心底的暴力冲动时不时涌起,心疼我们这样的小孩,忍了那么多,那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遇见天使。
( •̥́ ˍ •̀ू )很推荐这部剧,给受过伤的你,给未来要做父母的你,给身为旁观者的你。
👧👩🧓🧔🧑👵👴👩
半夜睡不着来更新一下观后感,6/14号看完前四集写了一篇观后感;之后端午小长假看完第五集更新了剧评,这周看完最后一集可以好好的谈一谈自己的观后感了;Jul 16 By Shanghai看到尾野真千子的那个恐怖的封面时以为是恐怖片,一直不敢点开,今天实在没有剧看,或许是因为正在学习日语的原因,越发的喜欢看日剧。
算起来喜欢看日剧算比较晚了,大概在2015年左右,也就五年左右。
最先开始追的是深夜食堂。
后面变成只要不是太难的日剧,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也算是奇葩一枚。
在这其中就看了很多尾野真千子的剧,对这位姐姐的印象,绝对的实力派,演技过硬,今天百度了,竟然与高桥一生谈过恋爱,吃一惊,虽然不是属于卡哇伊的长相,却很有魅力,是位很个人魅力的女性,难怪高桥喜欢。
回归到正题,杀人鬼藤子已经看完,感慨一下更新的真叫慢啊,最后一集差不多快一个月才更新,具体为何要这么久我也不去想了;Anyway总之现在看完了。
藤子故事的开端名叫高峰的女记者收到一位女孩寄来的一箱资料,女孩写的是其母亲的自传;她希望高峰能将她的手稿发表出来让世人了解她的母亲;女孩的母亲不是别人正是震惊世人的杀人魔鬼藤子;为何称之为杀人魔鬼,因为藤子亲手杀死自己的丈夫,邻居,小学同学等一共犯案达到15起;拥有什么样人格的藤子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
大家应该都很好奇,万事万物都是有因果关系。
导演在开头就介绍了她的成长背景,原来藤子在十岁时全家遭人杀害,只有她一个侥幸活了下来,场面极其残忍和血腥,父母的尸体全部分解,客厅到处是血,藤子抱着死去母亲的头等到了警察营救,当时的藤子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等待别人,不得而知,经历过这些的藤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藤子被小姨茂子收养,藤子在幼年时期就形成一个观念不要变得和妈妈一样,而她妈妈又是怎么样的一名女性呢?
而这名叫高峰的记者是竟然藤子的第三个女儿,藤子在高峰还是孩提时就被逮捕了,之后被人收养。
所以对于成人后的小女儿,藤子已经不认识了。
高峰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采访已经不认识自己的杀人魔鬼的妈妈呢?
而藤子之后的人生又经历了什么?
她又为何杀那么多人?
又是谁杀了藤子的一家?
是十岁的藤子还是其他人?
藤子与高峰最后相认了没有?
这一切一切的还等待你自己去发掘…
成年的小女儿作为记者来采访杀人魔鬼👹的母亲👩
母女时隔多年后的第一次见面藤子已经不认识👧了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饰演主人公的尾野真千子在2010出演了日剧#Mother#里面的一位坏妈妈,虐待自己的孩子,孩子有没有衣服穿,有没有吃饱饭,有没有钱缴纳午餐费,她都不管。
她所有的心思都在自己身上,自己怎么样可以变的更美,即使丈夫的公司已经破产了,她还要买昂贵的化妆品。
她一直坚信靠美貌可以改变一切。
遇到稍微不顺心的事情,她就拿孩子出气,孩子成为了她的发泄物并非她的孩子。
所以孩子潜意识里也是害怕她的,因为不知道说了哪句话或者做了什么事情,就会被妈妈打。
为什么藤子会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作为旁观者的你肯定会很气愤的说,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的母亲?
这样的恶魔有什么资格做别人的父母。
原因其实很简单的,那是因为恶魔有个恶魔的母亲,藤子从小在妈妈虐待中长大的,对于妈妈的话只有听从,不听从是不会被原谅;这样的错误愚昧的三观在她还是孩提时就被植入了,没有办法改变。
一直想成为与母亲不一样的藤子,最终还是成为变成了和母亲一样的母亲,让人可悲却不意外,万事都有因果 。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藤子在幼年时期接受到了母爱,那么她还会被变成这么?
或者我们换个说法,如果藤子的童年是快乐的,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下成长,那么她还会变成杀人魔鬼么?
答案肯定是成为杀人魔的几率会非常小;因为从小没有得到关爱并被家庭各种暴力,幼小的藤子认为只要听父母的话就可以了,以至导致后面生成没有自己人格的人,伪装成一个漂亮的木偶;这样的想法也导致了下一代的悲剧,藤子的大女儿早季子也换上这样的病#假象人格#变成讨好大家的人,自己是谁,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也不重要;但是最后的最后藤子对家庭的还是向往,看见自己的孙子,想到一家人再拍全家福的情景;由此可见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重大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
藤子幻想一家再拍全家福👪
大女儿早季子的女儿
藤子想触摸孩子的手我们心里的魔鬼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藤子的小姨一直强调不要和你妈妈一样,这样的话在她抚养藤子的五年,甚至去看望成年后的藤子,她也在重复着同样的 话。
为什么会一直在重复和强调。
我有个很大胆的猜测,藤子的小姨非常讨厌藤子的妈妈。
原因可能很简单,或许是在他们孩童时期父母更喜欢藤子的妈妈,又或许她喜欢的男生喜欢藤子。
总之原因很简单,然后仇恨就在一刻悄悄蔓延和生长。
我们心中的仇恨和恶意随时会被你身边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去激发和唤醒,一旦被激发并且不去制止的话,魔鬼就此滋生了。
这个事情可能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可是对你来讲,人生却从此不 一样了,因为往后的人生都是充满了魔鬼的人生。
对于有的人他们的恶意和心中的魔鬼或许会一直沉睡。
但是结局并非我上面的猜测,茂子收养藤子是为了钱,原来每当藤子周围有人遇害,茂子就会得到天水教的表彰;所有遇害的保险收益人都是茂子,这也是为什么茂子这么一个普通家庭主妇也可以做天水教的管事。
你对教会有功劳就会升级。
藤子给她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小板初代只是一个傀儡,茂子才是后面的大BOSS,所谓人心真的是深不可测。
而早季子写的那份手稿也暴露了真正的凶手是茂子,富士山🗻代表了茂子;小板初代最后也被其杀死;对于这个结局感觉交代的有点草率了,茂子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位所以指示小板初代杀死那么多人,这个有理由并不是很让人信服啊,或许因为我心理不够扭曲所以不能理解,总感觉最后一集有点草草收尾没有前面精彩以及逻辑性不够强。
但是所谓的真相往往是不被大众所能接受或者是大众所能想到的,那个点可能很小,不是你我正常人能理解和想象的。
小板初代牵着早季子的手走向富士山🗻剧中几个疑点1)小坂初代不是很能明白为何小板初代会一直听从茂子的话去杀人,一直监视藤子一家,教会的力量就那么大么?
导致人们都丧失了理性思考只会盲目服从么?
真是太可怕了。
2)藤子小姨-茂子大BOSS茂子为何要这么做?
根据剧情我们知道藤子的妈妈性格也是缺失的,她不知道怎么爱小孩,由次可以推断出藤子的外婆也是不会爱人的,所以藤子的妈妈与茂子才会拥有这般扭曲的性格;只是一个表现出来,茂子是隐藏其邪恶的一面,实则更加恐怖,心思真的细思极恐,让人发怵,没有得到关爱的人往往更想被人认可,所以她才会做出那些事,在天水教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真是一个可怜的人啊。
3)天水教
二女儿早季子整成了妈妈藤子模样二女儿早季子加入了一个邪教,更为巧合的是她藤子的小姨,之前收养了藤子,后面收养了藤子的二女儿早季节子却不收养小女儿令人有点费解。
早季子会什么会参加天水教,为什么会整容成妈妈的样子,很显然她的思想被人操作,别人掌握了她的弱点控制了她,她的死成为了谜团。
这个邪教想要蛊惑什么样的人?
能加入这个邪教的人,都是没有找到自我的人,对自己没有清新的认知的人,或者说受过伤还没有愈合的人,这样的人内心更为脆弱,没有防御更容易被人侵入……最后谈一下为何会被这部剧吸引呢?
源于日剧对人性深入的探讨日剧真的是对人性中黑暗那一面挖掘的很深入很彻底,什么校园欺凌,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出轨这些都被会拍成电视剧或者电影,而这部剧是围绕父母虐待儿童展开的故事,很多人评论儿童成长的环境会影响人的一生,所谓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福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我们女主人公藤子就是成长在父母的冷漠,虐待和被同学欺凌之下长大。
可以试想一下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拥有什么样的人格,会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他们不知道。
没有安全感,不知道说什么就会被父母打骂,父母是可以决定孩子的命运的人,不被原谅就会被杀死,所以必须要服从父母。
而父母为什么又会拥有这样的性格呢?
这个问题将是一个循环,要追寻到父母是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下成长的了。
所谓童年真的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将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跟我们的童年有很大的关联,直白的讲是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如果在一个缺爱暴力的环境下成长,那么长大之后也难有一个健全的身心,严重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他人的爱,不值得被爱;父母并不是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资格被称为父母,父母这两个词代表着责任,很多时候你孩子的一生将由你来决定,人们并不是生来就会做父母,成为什么样的父母,他的父母则是最好的榜样,那样的潜移默化已经在深深的植入脑海中。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的性格,很早就已经注定了。
这样或许有些果断,可是此刻的我却坚信这一点。
今年的第一次熬夜,献给了冷门日剧《杀人鬼藤子》,这部据说是15年于日本首播的悬疑惊悚剧,在今年,由伟大的字幕组翻译给观众,与大热国产神剧《隐秘的角落》一样聚焦于孩子的内心冲突,只不过更为血腥直接,现在已更新至第五集,在豆瓣获得了8.7的高分。
人们常说:人性复杂。
既没有纯粹的恶也没有纯粹的善,藤子究竟是如何从孩子变成魔鬼?
01.言语,对孩子有多大的伤害?
剧中的主角藤子,幼年时遭受虐待,目睹全家被父亲的情妇所杀后被阿姨收养。
看似一切的噩梦已经过去,她终于可以从地狱走向正常人的生活。
然而情妇与阿姨的话像是某种恶毒的诅咒,长久的盘旋在她的脑海。
抹着鲜艳口红的情妇拿着刀在杀死藤子全家后面露凶恶的抵住她的脖子:“孩子反正也只能活成父母的样子,这是逃离不掉的命运。
”尖刀偏了一寸,藤子侥幸活下来,可是看似体贴的阿姨总是时不时的告诫她:“千万不要越来越像你妈妈。
”每当这时,藤子总是会竖起全身的尖刺,拼命反驳。
言语给她播下了恶魔的种子。
她癫狂的用一生去反驳这句话,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所以,语言对一个人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心理学家库利曾经这样定义自我:“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我。
”他人的评价决定了自我的感知。
她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因为意外怀孕随便嫁给了一个男人,生下孩子却不断虐待她,甚至在案件未破时,她的母亲被人认为是残忍杀害全家的凶手。
她们在不经意间通过自己的语言,强加给她一种负面的自我定义。
所以每当藤子做错了事,这种负面的自我定义就会成为一种思维反刍式的喋喋不休。
“你最终还是会变成和母亲一样的人。
”她的自卑感不断加重,为了受欢迎而努力讨好别人,为了被爱而改变容貌,终于一步步毁灭自己。
伤害,很多时候是在言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02.受害者如何一步步走向加害者?
杀人鬼藤子,在剧中一共杀了多少人呢?
小学为了做过的坏事不被发现而遭受排挤,藤子杀了朋友。
高中男友劈腿,与劈腿女吵架时误把她掐晕,藤子补刀并肢解了小三。
荒郊野岭,尸块成堆,二人身上都沾染了粘腻的鲜血,抓住男友把柄的藤子没有丝毫恐惧和悔意,她笑着对男友提出要求。
她依然不是一个好母亲,她依然虐待自己的女儿。
明明藤子一开始都处于受害者的位置,她曾经是班级里被排挤的同学,是被劈腿的女朋友,被出轨的妻子。
是什么促使她举起刀来,变成一个加害者?
决定一个人是谁,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的潜意识。
当处于受害者的位置时,人的内心总是非常的恐惧,无助。
为了摆脱这种情绪,逃离这种感觉,潜意识会告诉自己:只有手中握住刀,变成攻击者,才能掌握住力量。
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至于太过难受。
藤子的同学欺凌她,男朋友从来都没有尊重过她,她的名字往往被用“喂”/“诶”替代,这些痛苦和委屈的的负面情绪,促使她在心里刻画出一个强大的自己,在心里想象反击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再外化成过激的行为。
这种类似的情景一旦多次发生,甚至能够轻易的形成条件反射。
藤子最终从一个目睹杀人过程的少女,成为了手握尖刀刺进家人的杀人鬼。
而她的女儿,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她曾经经历的一切。
《杀人鬼藤子》用藤子大女儿的文稿,揭开藤子悲哀又扭曲的一生。
三代母女的命运相互交织,又相互映照,日式摇滚配合血腥的镜头,塑造出荒诞惊悚的氛围。
最可怕的是,剖析完藤子的一生,竟发现原来普通人与看似毫不相关的杀人魔,往往也只是一线之隔而已,不得不令人感叹日剧对人性的深入探讨。
希望这个夏日,藤子也能为你带来一丝凉意。
本文由公众号 剧荒不惧 原创,禁止转载。
看得出来主创拍得很认真,摄影调色配乐一如其余同类型剧的致郁调性。
但是成片的毛病也一样,表达主题的方式匠气快要溢出屏幕,而主题本身毫无新意。
从杀人到面容到“不要变得和你母亲一样”的话语,剧中似乎处处都在通过可以利用的角落提醒观众,原生家庭的代际传承,以视觉化和实体化剧集主题—母亲的影响。
这些巧思单独拆开都颇有让人赏玩的兴味,但是全部集中堆砌在一共也不过六集的剧情中,就明显有“为点题而点题”的观感。
同时,这样的操作在本剧中不止代际传承这一处,第五集藤子在牢房中与孩子的剪辑便是一例。
而最致命的是,上文列举的种种多余之处,并非洪水般的隐喻之于姜文,那根本不是“淤出来的聪明”,而只是机械地重复主题。
俗话说过犹不及,不留白而过于使用技法点题的导演,让本剧充满设计的人工色素。
再说回到主题本身,不过是已经被探讨过无数次的原生家庭与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
当然,对于这类经典母题,只要导演自身的解读出色,丝毫不会影响剧集的精彩程度。
然而,本剧导演似乎对于这个话题并没有自身的深刻沉淀,给出了标准正确但是毫无价值的探讨角度。
甚至相比wowow出品的“无罪之日”,都要逊色不少。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拍得用心的平庸之作,杀人凶手的推理作为为数不多的亮点,也难以挽救表达方式的匠气与表达主题的老套。
这部剧就像班里无比努力但是成绩却总是中等的同学,熟练地背下所有标准答案,但是最好的考试表现一定不是拼凑出的标准答案,就像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文章并不会是一篇结构和潜在逻辑过于清晰的议论文一样。
一部好的作品,一定不是人工色彩浓重的主题+技法的粘合,而是一篇浑然天成,“天然去雕饰”的留白散文,让人沉浸其中,才能况味十足。
当然对于一部电视剧,由于完成时间与时长的比例与电影完全不能够相提并论,这样的要求有些苛刻。
但是即使抛开那些已然做到了“天然去雕饰”的电视剧不提,看到这部剧8.7的评分实在是心有“戚戚焉”,希望它早日回归到适合它的评分吧
“我是一个蜡人偶,木屑做的蜡人偶。
”“我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歌唱人偶。
”这是《杀人鬼藤子》(フジコ)里贯穿始终的一首歌,不过,藤子唱的是“歌唱人偶”,而女儿早季子唱的是“蜡人偶”,她俩都说是对方唱错了,其实,她俩都没唱错,因为这首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法语原版,另一个是日语翻唱版,藤子唱的是日语版,而早季子唱的是法语版。
法语原版歌名叫Poupée de cire, poupée de son,意为《蜡人偶,发声人偶》,第一句歌词是Je suis une poupée de cire, une poupée de son,意为“我是一个蜡人偶,一个发声人偶”,咦,后半句歌词跟早季子唱的并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查了下,英文版歌词里把poupée de son翻译成rag doll(塞满稻草的布娃娃),或是sawdust doll(塞满木屑的木屑人偶),所以早季子唱的歌词很可能翻译自英文版。
法语版原唱是弗朗斯·加尔(France Gall),出生于1947年,曾是法国流行音乐巨星,1965年,年仅十八岁的她代表卢森堡参加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20届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凭借法语乐坛教父赛日·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创作的这首Poupée de cire,poupée de son摘得桂冠。
这首歌是六十年代法国音乐Yéyé时代的经典代表作。
Yéyé是指当时用法语演唱美国流行歌曲的法国歌星,当时美国摇滚乐风靡欧洲,尤其是法国,对法国年轻歌手产生极大影响。
这首歌歌词包含双关,有暗示加尔是受甘斯布控制的歌唱人偶。
这首不朽名曲曾对日本流行音乐产生巨大影响,是纯洁邪恶少女音乐的始祖。
日语翻唱版歌名叫 夢見るシャンソン人形,意为《心怀梦想的歌唱人偶》,第一句歌词是 私は夢見るシャンソン人形,意为“我是一个心怀梦想的歌唱人偶”,即藤子所唱版本。
歌词由日本著名词作家岩谷時子所作,歌词与剧情人物息息相关,暗示藤子内心憧憬玫瑰色的幸福人生,却沦为被他人控制的人偶,追寻他人眼中的幸福,从未真正找到自我,无论多少次重启人生,在鲜血中重生,从绝望里复活,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有趣的是,剧中小坂初代的饰演者浅田美代子就曾在少女时期演唱过这首歌。
其实,比起《杀人鬼藤子》,更喜欢尾野真千子后来拍的同类型《绝叫》,却因为中字是后者先出反而先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人生真的可以重新开始么?
这部剧最令我恐怖的是宿命感,是无法摆脱,无可奈何。
无论是藤子和藤子女儿,藤子和藤子妈妈,藤子妈妈和藤子奶奶,息息相关,一条母系链的悲哀仿佛被诅咒般令人窒息的现实。
而这被定性为多人作案,凶手是父权社会里对女性的微弱的呐喊熟视无睹,是千千万万人,是她自己的选择……最近刚在拜读日本作家东京大学教授上野千鹤子的《厌女》在日本这个绝大多数人把把女人全然视为另一个人种,并非以同等高度的视线与她们交往。
我都不敢想象女人地位有多低!
还好,今时不同往日,书中写道:但今天的女人,已经不想再干那种蠢事了,她们已经开始退出男人的脚本了。
如今,男人从现实世界里的女人那里逃离,转去向虚拟空间里的女人“萌情”。
今昔无异也。
2023年的紫薇星是千千万万觉醒的女性
可能看剧的那几天都没睡好,数次看到打瞌睡。认真看真需要耐心
中规中矩的照着的小说拍,改编的并不细腻,看不见主题提炼的痕迹。“藤子”的本质还是反映阶级固化:底层人民的上升通道极端闭塞,却被教化追求“幸福”,现实和理想产生严重落差。女儿那么反感被人说“你像你妈”,最终还是兜兜转转被迫活成母亲的样子,也从旁解释了邪教存在的原因:至少能带给穷人精神上的满足感(幸福)。
其实挺不错,但不知道为啥看了两集就看不下去了,可能节奏上有点不合拍。
只有三集课看但是实在想知道结局看了网上的剧透 这故事开了一个变态的好头 但是后来感觉是为了变态而变态了 没有太大意义…
這部劇⋯總感覺內容不是很全,很多原因和過程都沒有講,準備去看小說原作了。今天完全get到了尾野真千子的美,演技收放自由,疼是真的疼,假笑也能看出是假笑。本劇跟《絕叫》拍的氛圍基調與內容很類似,表演者的詮釋方向亦是,但音樂沒能像絕叫一樣為影片加分。太瘋狂了,血肉模糊的那種瘋狂,毫無被疼愛過後的那種瘋狂,完全不存在什麼家族遺傳的自相殘殺,兩個變態老太婆像毒藥一般慢慢摧毀著所有人,包括讓本就矛盾體屬性的藤子直接跳進深淵。
还是有点可怜
配乐优秀,奇情杀戮版被嫌弃藤子的一生。尾野真千子演技太赞了,衬托得和她对手戏的记者小女儿像个弱鸡。
9点左右出门,去夜店卖春被拒,去医院整容被拒,去找朋友要钱被拒,于是气冲冲的接连杀害了整容医生、理发店员和那个朋友。最后攥着抢来的几千日元回到家,把抢来的钱甩给女儿当餐费,到卧室用剪刀划开了丈夫的脖子,接着又把刀架在女儿脖子上,迎来了朝阳。——记上原藤子的一夜
剪小鸟比较怕
受过伤害不是作恶的借口,更不是能够被原谅的理由。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归责的第一原则;什么错都归结于与家庭和社会,很便利,但对于个人的人生而言并没有太大意义。不会反思自己的人才永远重复同一错误,不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没有被救赎的缘由。
不好看
bug丛生啊,看在仍然喷涌而出的绝望感的份上,3星
尾野真千子的演技实在是赞的。藤子这个角色,真是让人恨。
女性代代绵延的悲剧人生是挣扎不出的泥潭
尾野真千子真厉害啊,演技太纯熟了
很动人,但总觉得剧情有硬伤,无法共情,以及虎头蛇尾
成功男士的标志:回家先揪老婆头发再揪老婆鼻子,被老婆反踹裆部发现打不过老婆于是转头去打孩子。这是我我也想把所有人都宰了。
看完有种窒息感,太致郁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的恶性循环,没有人得到救赎。做坏事的不一定十恶不赦,操纵人心的更加恐怖,自己干干净净办圣人,旁人沾满鲜血下地狱。藤子的一生,真的是生而为人对不起。最后为女主演技打call
真相大白地有点潦草啊
这剧过了5年终于有人做字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