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绪,它让你脱离生活轨迹的时间长,给你带来巨大愉悦感的时间短,最后倒是可能给你留下空落落的感觉,这种情绪就是仇恨。
很多作品喜欢把仇恨给予浪漫主义的表现,比如忍辱负重十年后,终于看到仇人落难,那种快感令观者也随之扬眉吐气。
但是,大家却忘了这快感也就那么短短的事儿,代价是比之时间长的多的心灵和肉体的历炼,而如果这种恨本身就有些牵强,那么这样的代价就更值得斟酌了。
《未竟一生》就是这样一部关于恨与宽恕的电影,世上的深仇大恨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很多时候,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影片的开场显得有些让人费解,琼躲避暴力男友,带着女儿找到老牛仔艾纳•吉尔克森,两人见面对话就十分尴尬,似有一段昔日的往来,但是又显得彼此有着些纠葛。
慢慢的,这段历史开始浮现,琼本是艾纳的儿媳,但是其爱子因为一次琼的驾驶失误导致的车祸丧生,对儿子的深爱最终变成对儿媳的恨,而当时怀有身孕的琼也在惶恐中离家出走,艾纳也就从来没有见过他已经11岁的孙女格瑞芙。
故事的脉络其实很清晰,就是一个心结的故事,很多时候,在一场令人错愕的意外中,人会感到痛苦、内疚、迷茫,陷入这种情绪下,难免心理上会有“移恨”作用,“恨”常常来的简单直接,正如艾纳对琼的怨恨,让他可以从对爱子更复杂立体而深切的思念中表面性的挣脱,化解他的痛苦,他的内疚,因为一旦责任被潜移默化的指向琼,他也有了更明晰的情绪发泄出口。
实际上,艾纳忘了,琼虽然也有她的责任,但是这是无心之过,她其实有着和他一样的痛苦与内疚,而“恨”的另一层力量就是,它令人丧失感知能力,艾纳因为恨,无法感知到一个失去丈夫的妻子同意深切的对丈夫的怀念,感知不到一个怀着孩子的准母亲突然面临无依无靠境地的无助感。
于是,一种“恨循环”出现了,艾纳需要给自己编织恨的理由,给他以“恨”的力量,而这种情绪自然令琼无法承受,最终只能离家而去,而这又反馈给艾纳感到“恨”的合理性,一个害死了自己儿子的女人,又怀着他孙女离去,这还不该恨吗?!
这种自我营造的“恨”的悲剧正在这里,它制造情感的双输,令人唏嘘。
本片的另一条线索也揭示了另一段“恨”,同时又有着对主线的反衬作用,艾纳生活中照顾着黑人老牛仔米特•布莱德利,米特不幸被灰熊严重咬伤,生活已经很难自理,而那只咬伤他的熊也被捕获关在笼子里。
这条线索有两个寓意,首先,它表现了艾纳本质的善良,这个起初看上去脾气古怪,处处刁难琼的男人却也会一人照顾自己的老友,同时,他在儿子墓前神情的倾诉也令人动容。
其次,它让一些“恨”的逻辑更加脆弱,熊本是凶猛的动物,而一旦被激怒,本能的会做出攻击行为,所以,你很难说这只熊真“坏”,米特甚至也没有直接的对熊的怨言,因为我们明白,这是这些动物的本能,我们只是因为一种受创后的心态发泄着不满,然而,反倒是对我们的同类,我们更会生出缺乏宽容的“恨”来。
这部影片并没有让这种“恨”越陷越深,而是给出了宽恕的可能,一方面,琼的女儿格瑞芙成了她与艾纳的缓冲带,在这个女孩身上,琼可以看到丈夫,而艾纳可以看到儿子,而最终,对她的爱让他们意识到,两人爱的实际上是一个人,是这个女孩,也是她的父亲。
孩子越纯真,常常也就让成人的争斗和世故显得越愚蠢,冰冻的感情就这样在纯真的温暖下渐渐融化。
而琼的暴力男友赶来试图强行将琼带回时,艾纳挺身而出,包围了琼,这一刻,我们看到了,艾纳在保护他的家人,既然已经失去了儿子,也何必在失去另一个亲人?
他们终于又是一家人了。
而米特也真正宽恕了那只让他余生都可能在痛苦中度过的熊,他放走了这只熊,那一幕总是让我想起赫尔佐格那部纪录片《灰熊人》,片中的崔德威尔一生爱着灰熊,常年在森林中与灰熊为伴,最终也命丧灰熊之口,然而看过那部纪录片的人都会知道,他不会怪罪那只熊。
像崔德威尔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然而从米特放生那只熊的时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想通的情感,一种令人感动的温情。
生活中那种迁怒于人的“恨”常常更是一种负担,它本质是一种谎言,你需要编造恨一个人的理由,并不断编织新的谎言去圆谎,最终一个人的情绪被自己编织的谎言网住,无法挣脱,只能在痛苦与愤恨中度日。
艾纳曾经被自己编织的网紧紧束缚,他从中得到的只有失去爱子后加倍的自我伤害,而同时也不断对琼释放着压力,让琼也被内疚深深的包裹。
而一旦他们卸下这份负担,向前走出生活的一步,一切其实本没那么沉重,失去的让我们永远怀念,同时更要珍惜现在的亲人与朋友,看到影片最后,琼与当地警官开始了新的感情,而艾纳和米特两位老友并肩仰在椅子上,那份舒适与温暖,令人会心一笑,也放松了下来。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4eb8053373dad9f61b4cffe1.html
没想到美国的故事片能如此吸引人。
没有宏大的场面,没有过多的角色,很朴实地叙述了了一个平凡又感人的故事。
刚点开导演的介绍,才发现竟然是 忠犬八公的导演。
看这部片子很随机,或是,有缘。
在一堆免费视频里艰难地寻找好片,小皮突然过来,用爪子帮我选好了,点开来的就是这部 An unfinished life.当时我看着小皮,努力回想她的前世,an unfinished life?好像被戳中什么,小皮一直喜欢坐在桌子上,陪我看书,或者把脑袋枕在书上,或是毕恭毕敬地坐在一本32开的书上。
标准小书童。
这部片子想要告诉我什么呢?
关于小皮前世的秘密?
我想多了。。。
看到演员阵容,就惊觉小皮定不是一只普通的猫,此片个个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尤其是片子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的Josh。
还有年轻时分外英俊老年时依然帅炸的罗伯特雷德福,当然更有黑人老戏骨。
还有个不错的小女孩,还有一只略有象征意义的大熊。
美国西部牧场的背景,还有马,有猫。
对的,有猫散养,陪小姑娘玩耍,本来没有名字,后来小姑娘给起了几个。
一个温情且充满了互助,保护的片子。
我喜欢。
学会把故事讲清楚本来就不容易。
把一个复杂的故事说明白就更难。
这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个十分复杂关系的故事。
翻看了之前的评论非常感动于各位高手都心爱这部电影。
这也许是豆瓣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国内不缺编剧和导演,经济好了文化自然繁荣。
但怎么就出产这么多的垃圾影视剧和莫名其妙的综艺呢?
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啊!
看看这部教学片,也不枉自己是个电影人吧?
人们总是这样,奋斗的路上并不觉得疲惫,一旦将要到达顶峰或者舒适的平坦地的时候,忧心忡忡,这个目标达到了,那下一个又会是什么呢。
思考让人不知所措。
又容不得懈怠。
电影里,两个老人过这习以为常的农场的生活,只所以独自一个人,必定经历过沉重的痛苦。
老人的儿子车祸去世,老伴不能忍受他喝酒度日,无法走出悲痛的样子。
也离开了。
直到有一天,她的孙女和儿媳妇出现,四个人的故事开始展开。
开始对孙女的冷漠,到后来为了儿媳妇大打出手打了她的暴力男友,教孙女开车,并决定放走伤害了他老朋友的一只熊。
我本身就喜欢看老人与孩子的戏码,一个是饱经沧桑的经历者,一个是天真活泼,涉世未深的girl or boy。
他们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相互传授叠加,经历。
告诉着观影者以及他们自己的内心的互补与满足。
人慢慢长大,从孩子时候同伙伴们一起玩游戏,一起上学,那时候没有什么心情。
到了大学,有了闺蜜,会把自己的情窦初开的小心思,与对方分享。
那些都是未长成的果实。
这些情愫又时候随着时间变得不值得一提,记得大学时候我一直牵挂的那个人,现在我们几年里也并没有通过一个电话,只能从朋友圈里,看见对方的状态。
大学的时候我们好的如同一个人一样。
当时的我以为,我的未来里,一定会与她相伴一生。
成年了工作了,我们同龄人渐渐疏远,因为我们学会攀比,学会询问对方的近况,我们为了自己的生活忙碌,烦恼,与对方交换了彼此的信息后,也并不会同情对方,或者给与安慰。
除了生老病死这种事,我们才会感叹悲伤一会,然后随上一个红包。
了无音讯。
因为对待痛苦的人,我们羞于表达,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只有老人与小孩,才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老人也许在社会上是个失败者,没有金钱和地方,但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用,有5块钱吃个冰淇淋,他们都高兴半天,他们脑海里没有社会,没有危险,没有等级,也不会评价你说的话是好是坏。
他们的纯真自然会让老人感到欣慰,教他们开车,带他们去收饲料,挤牛奶,他们都会觉得有趣。
干了几十年同样的事情,老人都厌倦了这些重复的工作,直到孩子出现,他们也同孩子一样重拾兴奋。
而说起原谅,究竟是生死的距离远,还是彼此活着却天各一方。
相信所有的人都有痛苦,都对痛苦又一定的感知力。
而我认为善良的人,和对方接触起来,第一就是先感知你的痛苦,再分享你的快乐。
因为她第一保证的是不要因为一些举措刺痛你。
因我家庭变故的事情,我从来不会为别人,你父母好吗这种话,过年也不会去人家过年,如果对方说好,自己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如果对方问你你的父母,你该如果作答呢。
最近经历了一些情感的变动,起初还纠结与和好还是认错还是继续生气这些,而现在,我已经原谅这一些,原谅后第一个考虑的还是如何做一个有趣的自己。
过去的一切并不是喝多了的蠢事,实在发生过。
重新再来,并没有改变一切的能力。
因为是同龄人,因为思考方式,谈话模式一切都没变。
所以只能从自己开始改变。
我的一生里,应该有这样一个孩子。
因为仿佛只有在孩子面前,我能卸下一切防备,一切疲惫,变得强大起来。
对于他们我们是他们登山的一小段台阶,即便一小段,我也希望自己是最稳固的一段,承载他们前行。
说伟大有点过了,但却是最有勇气承担的责任。
《an unfinished life》(《未竟一生》)老实说,刚开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觉得有点沉闷,而且也不懂它在讲什么,只是抱着既然已经看了就全部看完了的心理而在继续着,但是,越往下看下去越被它所要表达的东西给吸引住。
原谅。
那头袭击过米奇的熊又一次出现在农场里。
被男友虐待的简带着女儿格里芙逃出魔窟,在无可奈何之下回到了格里芙的祖父的农场。
原谅与被原谅的故事在这里展开。
所有的心结都要解开,所有的迷茫也都要被打破。
儿子的死去令恩那尔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面对生活,而且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了简的身上,甚至是自己的孙女的身上。
这无论是对简,对格里芙,对恩那尔自己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意外事故的发生不是简所希望的也不是她有意的,意外就在于你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你的孙女还活着,你也还活着,你有没有想过,一天她会想起你。
”米奇的话,唤醒了恩那尔心中对孙女的爱,那份爱中包含了对儿子的怀念。
虽然米奇一直生活在被熊袭击后了的那样痛苦的状态中,但是他并没有责怪那天酒醉的恩那尔,毕竟谁也不知道会有那样的事会发生。
他也还是亲切的称呼那头袭击自己的熊为“my bear”,即使还有一点残留的怨和恨,他甚至还一直关心着那头熊在被抓之后关在动物园中的生活。
在当他看着那头熊在笼子里惊恐无奈的样子的时候,一点点的怨恨也都化为了灰烬。
他请求恩那尔将它放走。
米奇和那头熊的最后一次相逢,当熊吼叫着冲向米奇的时候,我的心不由得纠了起来。
它会再次袭击米奇吗?
可是它停了下来,最后面对平静的米奇离开了。
我在想:是不是它感应到了什么?
认识到眼前的这位老者是自己以前袭击过的人?
因为他的原谅,因为他的宽容,它才被重新赋予了自由?
影片的最后,是恩那尔和米奇的一段对话恩那尔:“你认为那些死人会关心我们的生活吗?
”米奇:“我想会的。
我想他们会原谅我们的过错。
我甚至觉得这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恩那尔:“格里芙说你做了一个有关飞行的梦。
”米奇:“是的。
我飞的那么高,恩那尔。
我可以看到青色的山变成更深的颜色。
从这里你可以看到所有东西,而且我现在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事情了。
原谅,让自己放下怨恨,不再让怨恨控制着生活,掌握着心情。
电脑以及u盘里始终有个名为“关你屁事”的文件夹,你没理解错就是与你无关的鸡毛蒜皮,所以请别动它,动了你也看不懂。
所以“我的怨恨关你屁事”这部电影有人不止一次向我推荐,我想推荐人应该是自己喜欢而并非觉得我会喜欢。
至于为什么喜欢也不得而知,而我只看懂了能看懂的部分。
并不觉得一定要宽容如佛或主或其他什么,大义凛冽一边血流成河一边说“要宽恕自己,原谅别人。
”,如果逼着自己这么做,到最后可能不仅伤未癒合人已分裂。
所以呢?
一直耿耿于怀吗?
哦,同学别闹了,当然不是。
让该流的血流完然后面对现实吧,面对现实才是理解的第一步。
不论这个结局是美好的还是伤感的还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面对它。
一件事只要是结局就是当下最适合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数值同样也没有绝对的好坏。
)活到现在这个年纪,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一些说起来好笑,经历时伤悲的事。
事到如今再回首亦无感,并不是谅解了对方而是原谅了自己;自己放了自己一马而已,和别人没啥大关系,别自觉伟大了。
面对丧子之痛的父亲以及被熊所伤的米特,还有被鸡毛蒜皮所‘伤’的我们,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对所有耿耿于怀都释然的时候,你会知道那种“开阔”就是拉屎都顺畅的感觉。
通常我们的怨气都是来自外在别人行为的影响,如果真的想要好好活下去,就要学会原谅与宽恕,原谅不是遗忘,也不是将事件合理化,而是诚实去面对事实的真相,看的很清楚于是明白,于是了解,于是原谅,只靠时间的流逝,是于事无补的。
原谅自己比原谅别人重要,只有在喜爱自己的时候才会去喜爱别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察觉自己的弱点,承认的刹那就是解脱的开始,才能随时随地开始新的一天。
最后,祝我快乐也祝你快乐。
人总是在命运之中操纵,而作为宿命论的我,向来都是信奉着命中注定。
然后注定都只是个结果,而过程仍需我们去承受或者享受。
面对不同的命运,每个人不知是都在享受命运的幸运,同时也要承担命运的困难。
命途多桀这部影片的另一译称有点过活。
电影只是安然的处理着期间的矛盾,个体与个体间的相互理解和化解。
矛盾存在时因为双方各执矛或盾,只要一方放下,矛盾的化解就显得轻而易举。
我们在面对死亡等困苦的时候,我们要承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悲伤和消极,但也需要去享受命运的注定。
过程里我们承受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注定里我们只有去享受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注定。
生活永远是无法finished,我们只是命途中的蚂蚁,消失与否是多莫的微不足道。
电影有多少多命途多桀的阐述无法可知,对于生活的阐释又如何更是无法评价,只是在矛盾的化解中给我们一个场景一个表情一个心态,自己去领悟该如何面对曾经。
那只袭击过摩根的熊,再次回归到村镇的时候,被抓并被圈养在笼中,这头熊应该承受铁笼对它的封闭和紧迫还是享受圈养的轻松闲适,谁去猜测,这只是生活的两种态度?
熊也许就是电影里浓缩点。
生活到底该区承受还是享受,完全是依据个人心态。
至于我本人,一直认为生活只有去承受才能享受最终的注定,死前的那一闭目是否能不留片刻缝隙?
这是一部美丽的西部片,白云、高山、草原、牧场,还有2个老人艾纳、米特和一头熊。
2个女人的到来改变了沉湎于痛苦中的艾纳。
播影时,我不断地思索熊代表了什么,最后,我方才领会熊就是艾纳本人。
影片开始的时候,艾纳嘟囔着“该结束它了”,举着枪瞄准了熊,这一幕喻意着他想要自杀。
影片中段米特告诉艾纳的孙女格瑞芙,他被熊攻击时艾纳喝醉了,这隐喻是艾纳的酗酒导致米特受伤残废,所以他才戒酒,并把偶尔找到的一瓶威士忌交给米特保存。
影片最后,艾纳和孙女格瑞芙一起从牢笼中救出了熊,显然这一幕意味着格瑞芙的到来,改变了艾纳,他解放了自己。
电影结尾,艾纳举着望远镜观察在山林中自由自在的熊,同时他也放下了痛苦的记忆,让自己的灵魂救赎了。
安安静静的看完了整部片子,画面也是安安静静的生活,午饭的时候想着,每个人都有失误的地方,但有的人始终走不出来,始终拿网束缚着自己。
当真正放开心扉的飞翔的时候,原来农场上那么美。
想着什么时候在哪里能找到一片自己的农场,不要束缚自己,坦然看任何东西呢?
也想着等下次把片尾曲down了好好听听
最近的口味实在是。。。家庭
粗犷的老美能拍出这种温情电影 始料未及。
原谅和宽容
絮絮叨叨2个小时就为了讲两个字--原谅
每个人都要学习如何原谅。
感觉一般,大腕云集,看得都是明星的演技。故事一般,就是爱与恨
看了一半,睡了一半。。。过失,内疚,责任,原谅。。。
平淡,温情
那只熊是真的么
苦情剧~
琐碎与平凡 消耗的商法课 我也没能和世界和解
这么好的一部片子 我竟然才看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永不止息。——《圣经·哥林多前书》
剧情偏松沓。衔接不是很好。虽然想表现的东西令人感动。
故事很简单,甚至有点闲碎枯燥,但这就是生活。
风景不错
平静的小镇,缓缓悠扬的音乐,一只熊几个人,关于爱与包容。
觉得RR跟Freeman是农场基老伴🙂
原谅他人亦解脱自己;两个有爱的老头,我偶像总是饰演那些给人以启发的角色。
关于如何面对失败过去的故事。白白搞来两大男星,就演了这么个三流剧本,最后那只熊出来的时候,我都生气鸟。。。骗人啊。。。不能老拿励志、明星当幌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