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公主日记》以后觉得不错就开始关注迪斯尼的电影,然而这部电影却让我失望,从情节到细节的有趣都无法与《公》相比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认识主角。
活力四射又貌似有点笨笨的姑娘还是我所爱。
以欣赏童话的心情看看就好。
没想过为找点深沉看电影。
如果麦奎尔本来唱歌就很好的话,保罗为什么要选她去让伊莎贝拉出糗呢?
如果麦奎尔唱歌不好的话,那她怎么在演唱的时候出现的天皇巨星的感觉?
迪斯尼太想让故事出现麻雀变凤凰的奇遇了,连逻辑都顾不得了……
If Gordon leaves,what could Lizzie do? Will their friendship keep forever? 这段话曾是我的一篇日志,看得懂的朋友都有留言,很高兴他们明白。
我只想知道,我们的友谊会不会变?
i'm not Lizz,but i have some friends like Gordon.i hope we are always together,not ourselves,but our heart.no matter what i've done,no matter who i've met,you'll always support me.
片子还是迪斯尼的老套路,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这样的做法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对于一部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来说,不这样拍倒成了问题,很大的问题。
liqi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在面对话筒的时候声音都要颤抖,毕业的典礼被她弄砸了,她磕磕绊绊的说不成话,还因为紧张而摔倒。
然后她要去旅行,到罗马,遇到一个很帅的小伙,这小伙是罗马的名星小生,同长得跟liqi很像的女明星是搭档,他邀请liqi代替那个女明星参加自己的演唱会,因为那个明星出了事来不了了。
当然,liqi不需要在舞台上发声,只需要对口型就可以了。
于是王子向灰姑娘跑出了橄榄枝,恍然间liqi享受到大明星的待遇。
但谁说王子都是白马,这位男明星其实一直在舞台上假唱,他这次希望利用liqi让那个女明星难堪,让人们以为她不会唱歌。
在朋友的帮助下,liqi他们揭穿了阴谋,让黑马王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她也真正的在舞台上放声歌唱,恍若星光。
虽然故事简单到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局,虽然总是丑女变美女,帅哥尽向争得安排,但是这种轻松的青春爱情故事人人都爱看,因为人人都向往这样的爱情,实现不了就让电影来表达吧,这也是韩剧成功的法宝。
看这样一部电影真的可以很放松。
青少年,纯情,异域风,商业味。
这是部完美的消遣小菜。
而且,HILARY的笑容真的很阳光,每天都能有这样的笑容,生活一定很快乐,生活也许就是应该这样快乐简单。
梦总有会想醒来的一天。。。
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种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电影剧情都是非常虚假,有着“给全世界的少女们传递着“每个女孩都是公主”的讯息,却又完全把happy ending归结为运气,忽略了所有成为成功女性所必须克服的的辛苦、孤独、自我怀疑的日子”的罪行,但这样的美国电影还在拍,人们还是照样看,为什么呢?
但凡是人都有追逐感官愉悦的倾向,这样的电影就能让我们笑,也有让我们有即使知道结局如何也要追下看的欲望,具备“90分钟里,身心是可以完完全全的从成堆的学术论文中解放的 ”功能,是它存在的理由。
谁也知这是梦,总有会想醒来的一天,但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即证明世界还不是差得无可救药。
fujii所说到的“如果王子突然发现这个美丽的灰姑娘只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草包,他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拥有一些天赋的女孩某日突然意识到少了之前十几年的训练自己永远只是半路出家的料,她该怎么办。
如果所有这些所谓的“被命运女神垂青”的女孩们有一天突然被脾气怪异女神一脚踹走、但她们却因为相信运气而忘记了怎样努力,她们又该怎么办。
”激发了我想象,历来都是侧重从女主角那边来叙述故事,男主角便成了个衬托作用的花瓶(帅,有钱,高高在上但又寂寞,能在百万玫瑰中对月季一见钟情),可以说,男主角的人物个性是比较单薄的,为什么不从男主角这边进行描写呢?
很期待这样的电影啊
hilary duff's voice is beautiful...I mean compared with other movies the plot seemed a bit simple but it was nice to see Lizzie finally finding herself and her confidence...way more exciting than the usual episodes so it was surprising ,refreshing and touching in a way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明星,自信+一点运气=fairytale!
似乎一直在断续的追随迪士尼这种青春少女片的踪迹。
女主角总是从灰头土脸变成万人瞩目的美女。
男主角总是自始至终英俊动人在危难时期很绅士的英雄救美。
电影色调永远明媚清新。
故事结局永远美好。
还有比这更不用大脑的电影了么。
所以即使每每看到海报就知道结局如何,却还是忍不住从头到尾的看下来。
毕竟在那90分钟里,身心是可以完完全全的从成堆的学术论文中解放的。
可看完这部Lizzie McGuire,我意识到迪士尼犯下了一个多么不可饶恕的罪孽:它给全世界的少女们传递着“每个女孩都是公主”的讯息,却又完全把happy ending归结为运气,忽略了所有成为成功女性所必须克服的的辛苦、孤独、自我怀疑的日子。
也许会有人说这小题大作。
自然,你我都已过了“相信生活也如童话般美丽”的年龄,看这样的电影只是追求它所带来的不用大脑的时间。
但迪士尼的市场目标并非我们这些开始变得愤世嫉俗的家伙,而是那些刚刚开始学校生活、房间的基调还全部是粉红色的十几岁的女孩。
你若不停的向她们灌输同一种信息--并且还是她们一开始就必定百分之百愿意接受的信息--谁能担保她们成人后不会继续走“等待王子降临的灰姑娘”的老路。
诚然,让自己日日保持美丽高贵、蜻蜓点水般的读些风花雪月的诗歌、人前努力做小鸟依人状是可以让平凡的女孩受到王子--年轻有钱的王老五,在这个年代的话--的青睐,并且有可能真的结婚生子继承遗产,得到她们所谓的飞上枝头之后的凤凰的生活。
可这真的就是女人最好的一生所应该得到的全部了么。
或许是。
或许这的确是做为一条肋骨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一生了。
灰姑娘的故事诚然美丽,可写书的人也知道适可而止的说上一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便草草的结了尾。
Lizzie McGuire、被丹麦王子求婚的美国大学女生(The Prince And Me)、在冰场上转几圈就获得冠军的高中女生(The Ice Princess)、被施了魔咒却意外获得王子垂青的乡下女孩(Ella Enchanted)、莫名便吸引了国会议员的大饭店女佣(Maid in Manhattan)、摇身一变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名媛的高中女生(What A Girl Wants)、当然还有最著名的突然被欧洲某小国认领为公主的戴粗边框眼镜的邋遢女孩(The Princess Diary I, II),所有的这些故事的编剧们都不约而同却又极其聪明的在恰当的时候让灰姑娘谢幕,只给观众留下一串长长的演职人员名单。
可是生活不会就此结束。
如果王子突然发现这个美丽的灰姑娘只是个有点小聪明的草包,他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拥有一些天赋的女孩某日突然意识到少了之前十几年的训练自己永远只是半路出家的料,她该怎么办。
如果所有这些所谓的“被命运女神垂青”的女孩们有一天突然被脾气怪异女神一脚踹走、但她们却因为相信运气而忘记了怎样努力,她们又该怎么办。
不幸的人们各有各的不幸。
灰姑娘可能会得到富裕却空虚的生活甚至有可能因为第三者而与王子闹离婚。
坚强的女权主义者也可能因为忙碌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错过了她们生命中的真爱。
可既然每一种生活都有弊端,何不把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的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像个真正的人--而不仅仅是别人的一条肋骨、或祈求幸运的朝圣者--那样享受每一天呢。
否则再这样下去,就连灰姑娘自己也会被这么多千篇一律怨天尤人的女人们厌烦得只得罢工去了。
看完的唯一感想:达芙小姐发育得真不赖~波真大....................= =
美女加美景,但为什莫不能找个正常点的意大利男孩演男主呢?
少女电影。。
丽兹和戈多最后一吻真是甜甜甜啊~完全弥补了新成长的烦恼里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遗憾。羡慕这样青梅竹马的经历。
亚当兰伯格这种风格超级戳我 大概是卷毛瘦小犹太nerd这种刻板形象……
女演员大柿饼脸,肿眼泡。五官大得蠢萌。身材壮硕让我觉得像记忆里的乌克兰大妈,
希拉里达芙的成名作——「平民天后」,一部电视剧改编的青春爱情片。依然记得里头男女对唱的那首What Dreams Are Made Of ,旋律还不错。
因为有一定年代了,所以没有那么强的观赏性了,但还是好看
意大利比较美
肉肉的Hilary最好看~
故事情节。。。。 但是音乐真的很棒
打发时间看看
boring cliche
轻松的片子,啊哈,片尾的歌很好听,被我拿来做闹铃。
还用说什么呀?
意大利男人最帅了
The Tide is High...好听...开场还有个小动漫人物...太可爱了
不是一般的难看
谁让我坐飞机没别的东西看。。。。。活该。。。。。
HILARY DUFF很有明星范儿,她的歌唱得也真是不错。很喜欢那个小男生,那么好的朋友,愿意为她承担,真好。希望有一天我也会有那样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