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

Haute tension,血色月亮,颤栗,极异之情,爱定你 杀定你,High Tension,Switchblade Romance

主演:塞西尔·德·弗朗斯,麦温,菲利普·纳翁,弗兰克·卡方,安德烈·芬蒂,瓦娜·佩利亚,Marco Claudiu Pascu,Jean-Claude de Goros,Bogdan Uritescu,加布里埃尔·斯巴修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罗马尼亚语言: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年份:2003

《高压电》剧照

高压电 剧照 NO.1高压电 剧照 NO.2高压电 剧照 NO.3高压电 剧照 NO.4高压电 剧照 NO.5高压电 剧照 NO.6高压电 剧照 NO.13高压电 剧照 NO.14高压电 剧照 NO.15高压电 剧照 NO.16高压电 剧照 NO.17高压电 剧照 NO.18高压电 剧照 NO.19高压电 剧照 NO.20

《高压电》剧情介绍

高压电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青春少女玛丽(Cécile De France 饰)和爱莉西娅(Maïwenn Le Besco 饰)是同在法国巴黎一所大学就读的好朋友。某个周末,两人驱车前往爱莉西娅家位于乡下的农场度假。适值深夜,万籁俱寂,玛丽寂寞难耐正在自我宣泄之时,一个不速之客突然闯入。他残忍杀害了爱莉西娅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并将其掳去。为了营救好友,玛丽悄悄钻进凶手的卡车。途经一个加油站,她换上同样惨遭杀害的店员的车继续跟踪,却被狡猾的凶手发现行迹。一场近乎迷幻的猫鼠杀戮游戏旋即进入高潮…… 本片荣获2003年Sitges – Catalonian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Cécile De France)、最佳导演、最佳化装和欧洲奇幻电影大奖银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福星高照朱小八我们从烟硝开始惊夷少女心恐怖网络难以置信亲爱的莱蒙·利玛雪花女神龙恋人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女神酒店端脑天使的尾巴2亲爱的厨神大人流浪圣人传警魂第三季宅饮开棺国民死刑投票冲撞乐队的沉浮末日深眠石头剪刀布黄金时段照片中的谋杀案百里挑一跷家大作战绝对少年潘神的迷宫不可思议的晴朗绿巨人大战谁的孩子

《高压电》长篇影评

 1 ) 跟高压电有半毛钱关系吗

那个女孩从此得了什么奖?

不是吧,这演技是基本的,外国人就要演这种惊恐的表情,因为恐怖片太多了,居然有人说这女孩是亮点,开玩笑,变态是个男的来演,当然好演啦,她自己演自己的

 2 ) 三星太少,四星太多

这本来是一部可以打四星甚至更高的作品:女主角出色的演出,导演残忍又干净俐落的剪辑和执导手法,都让人眼前一亮。

除了杀人前的宁静有些冗长,但这都是为了替后面的暴起做铺垫的,之后的过程几乎是一气呵成。

最后的反转可以说是最大的亮点,也可以说是最大的败点。

女主角的双重人格的转换,一开始让我们吓了一跳(因为压根就猜不到是这样子,还以为是普通的变态杀人片子),但随后来的是不解,这一点豆瓣中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如果导演能够在影片后面圆一下前面的梗,我想这部片子会再上一个阶梯。

这样拍得好像导演到后面没什么要说的 :勇敢的女主角杀死了残忍的杀人犯,救出了好朋友。

于是到后面就硬是套了个结局,但是前面那么多伏笔又说不通了。

喜欢开头和结尾那句”再也没有任何人夹在我们中间“,女主角的病态的占有欲表漏无疑。

试想,如果对你说这句话的个年轻英俊的男人,这不是现在言情小说里流行的男主”狂霸拽“吗?

具体形象可以看某某篇小说中的总裁、王爷、皇帝。。。

这句台词用的是跟《致命ID》一样的梗,《致命ID》中也是用一首小诗首尾照应,同时点亮整部片子的线索。

总之,这部片虽然经不起推敲,但适合那种喜欢刺激又不喜欢动脑思考看电影的人群,要不然看完还要思考其中有多少BUG还不吐血身亡。

PS:女主角外在条件很好,偏偏喜欢一个身材样貌都不及她的女二,还为了她精神分裂杀人全家。

当然,这不排除女主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3 ) 爱与恨的血腥分裂

  相比《隔山有眼》,导演力图求新的想法可见一斑。

除开血腥和惊悚,那么还有一段因爱生恨,爱恨交织的同性爱。

  1、两个女主角是挚友,但玛丽对爱丽丝的情愫如“草蛇灰线,伏沿千里”,一直未表白。

但二人开车时已有暗示,玛丽观察到爱丽丝的脸上还有“残妆”,可见她的爱已经细致入微。

  2、玛丽到达爱丽丝家,一直表现出正常的人格,但当她知道爱丽丝“心有所属”时,人格开始分裂。

进而在床上幻想,恨由心生,人格彻底转换,“杀人狂”诞生;  3、玛丽的杀人狂人格,支配她杀死爱丽丝全家,进而绑架爱丽丝,在路上又杀死加油站收银员。

而其正常人格,则以第三人身份伴随始终。

  4、在温室中,玛丽的两个人格矛盾激化,上演一场自我搏杀,最后正常人格占上风。

然而当她被爱丽丝划伤脸部时,人格又一次转换,并杀死司机。

因爱而生的恨过于强大,以至于爱丽丝的占有欲极端化,遂逼迫玛丽表白对自己的爱。

听到“我爱你”之后,玛丽被爱软化,人格复原,接着被玛丽刺穿背部。

  5、镜头回到精神病院。

从影片一开始玛丽背部缝针的伤口可以得知,影片是倒叙。

整个事件真实发生,而非臆想。

  6、杀手人格和正常人格,分别代表恨与爱。

 4 ) Haute Tension

最大的亮点是那个女孩。

不是流血 不是电锯 不是les 不是变态就是那个女孩 有严重的人格分裂却拥有清澈眼神和短发。

她在床底下捂住自己不让自己出声的战栗。

她从壁橱里看见女孩的母亲的绝望的眼神,跪在她身边听见她问为什么。

她看那女孩惊恐的眼神说我会来救你。

她在地下厕所聆听脚步声的绝望。

她打电话时的声嘶力竭。

她在森林里与杀人狂周旋的虚脱。

她在监控录像里的抽搐。

她最后的我爱你。

监控录像出现的时候你不会震撼,你只是奇怪当那个杀人狂复活的时候你才会突然明白她才是一切恐怖的根源。

之前视觉的冲击褪去。

恐惧来自于她不断地与自己周旋然后又惊异于自己的残忍。

我看到细节。

一开始的梦境。

杀人狂手上的尾戒。

被绑架女孩从头到尾不可置信的眼神。

有人会说有很多不合逻辑然而一切看成是她的幻想就很简单。

她就是把人杀了想带着那个女孩走当她是杀人狂的时候他就力大无比嗜血 丑陋 找一个50多岁的老头来演其实要比从头到尾不正面描写高明得多。

尤其是最后镜头快速在这两人之间切换的时候。

杀人狂还是以被她杀死时的姿态。

觉得特别好。

不过要是最后吻女孩的是那老头就太恶心了= =要是只是一对男女恋人的话会大打折扣她觉得女孩的家人是阻碍她一直觉得性别也是夹在她们之间的阻碍之一她一直说“没有什么在我们之间了我猜想当她是杀人狂的时候 一直有意识到另一个自己的存在他在便利店说过一句话”Tom 你在看什么最后的设计也很喜欢那种只能从外面看见里面里面看不见外面的墙 本来就很有意思。

她脸上的疤也很好看。

我随便说说。

 5 ) 有些牵强!

从头看到尾幻想的太过真实,最初的女人头没法解释。

精神分裂没问题,问题是可以分裂成一边拿刀杀人一边用手自慰吗?

女主角怎么受的伤,小轿车飞出去?

如果是小轿车弄的那当时被绑架的女人在哪?

小货车是真实存在的吗?

如果存在女主角是怎么同时开两部车的,如果不存在绑架的的女人放哪?

还有女主角两个人格的大战,太精彩了,精彩到怎么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人的斗争!

总的来说还算可以,但是剧情经不起推敲,有些牵强!

最后,难道没人吐槽那部看似DIY小货车尽然是雪铁龙的!

没人感觉女主角的身材真是一级劲爆吗?

 6 ) 吓死爹了

亚历山大wcnm啊啊啊啊呜呜呜 我全程像那个张大嘴的熊猫头一样看完了(而且我试了试我的嘴里塞不下拳头)。

看完这个之后,感觉戛纳cult片真的是一脉相承啊。

而且这部片子有一个好的地方,每往下看都能看出一些新东西,像是能看透导演但导演又总是稍微地比你高了一步。

比如开场玛丽看到艾莉西亚裸体后自慰那一段,一开始以为是导演恶趣味的给电影增加黄暴元素,看到后面玛丽始终想拯救艾莉西亚的时候“发现”是导演设置桥段暗示是因为玛丽对她的爱才坚持下来,然后再看下去就知道这是个多病态的爱了。

玛丽在最后以本体人格出现的时候,跟艾莉西亚说“je suis ton ami”,法语是分阴阳性的,这里的ami(朋友)是阳性,也就是说她对自己的性别认同其实是男性,但是本体人格是一个声音甜美身材又还不错的女的,所以在她分裂想象的人格里雄性的因素都加强了,壮硕的身材、粗重的声音、粗暴的kou交、雄性凝视等等。

西方近现代文艺作品中对于变态人物的构建几乎无一不是依附于精神分析的那些东西,这里也差不多,对于本体的自卑心与认同排拒、病态依恋还有最简单的人格分裂。

再说说为啥说戛纳cult片一脉相承,不胜枚举。

比如,除了前面涉及到的一些点之外,我个人觉得《钛》中对于金属材质的注视与强调、如同机油一样的血液、女主男化形象,灵感来源很可能与本片高度相关。

另外,古今中外,苞米地都是个瘆人的故事背景地点,但是能把苞米地拍得这么有艺术感和审美感的却是不多。

单单几场的用光还有配乐,就让我感觉咱们guo家要能拍出这么有审美积淀的可是还要很长时间。

其实我觉得咱们现在的创作者除了那波文化素质不高的就还有一波拧巴的,比较愤青那种,其实他们是能分得出好坏的,有可能做出好的来,但是他们对于向市场提供什么仍存在困惑,并且大部分比较边缘。

 7 ) 好看

电影很不错啊 哪画面不错 过程也不错 怎么只有7.1 这部电影很经典的 完全值得一看 就不剧透了 也没啥好透的 过程很好

 8 ) 精神分裂不应该只是噱头,也不是区别俗套的符号,更应该是缜密的逻辑和层层铺垫

就从惊悚恐怖片的角度来看,这是部很棒的法国电影,恐怖的气氛营造出色,情节也很紧凑,演员表演也很到位。

从描写精神分裂电影角度来看,就有些遗憾了。

精神分裂的片子看过不少,都会有很多合理的铺垫,最后一刻揭晓答案,那些铺垫融合成一条线,直指真相,但是这部电影真的最难自圆其说,好像是刻意让观众想象不到结尾。

比如Marie和Alexa同时在卡车上,那开车的人是谁?

再比如杀人狂进入加油站的商店,与店员对话,明显是常客了,都知道店员的名字,和老板认识,虽说影片没有交代Marie是不是第一次到Alexa的家乡,但即使不是第一次去,至少不应该和当地人这么熟络,而且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超市有监控,在监控下杀人太不明智了。

还有几处这样的硬伤无法解释,只从精神分裂这个题材来说,比起经典的《致命ID》相差甚远,《致命ID》揭晓答案的时候,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而不像本片,给人一种疑惑重重,突兀的感觉。

精神分裂不应该只是噱头,也不是区别俗套的符号,更应该是缜密的逻辑和层层铺垫,最后自然而然的揭晓答案,让观众不由心说出,原来如此。

如果本片不是精神分裂的那么刻意,应该是4星推荐的,现在只能给3星了,但还是不失为一部很不错的恐怕惊悚片。

 9 ) 论惊悚类影片女性地位的提高兼论野外逃生技巧

当身材瘦削的女主拿着斧头眼神凌厉杀气腾腾,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像一只为狼崽报仇的母狼,将生死逃亡演变成一场华丽的表演,我是一定会热血沸腾的。

在追杀片往往善于颠覆小鸟依人的弱女子形象,验证达尔文主义进化论。

貌不惊人的女主往往可以凭借惊人的毅力、持久的体力、稳定的智力令四肢发达的男主角汗颜,这就是追杀类惊悚片中男女迥然不同的地位。

女权主义者藉此可以获得极大满足。

此片中女主的逃生手法令我心生倾慕,此片不妨看作虎口脱险的教科书式电教片,当面对冷静型嗜血歹徒闯入家中,见人就切时,板寸头MM却能全身而退。

我欣赏她处变不惊的冷静与智慧,更欣赏她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

但女主伟大的身躯最终还是倒下了,她不是倒在了变态杀手的斧头之下,而是倒在了导演佛洛依德式的狂想里。

自希区柯克时代就屡试不爽的精神病患者招数,此时再度拿观众开涮,画虎不成反类犬。

下面分析技巧:1、心思缜密,百密无疏计策:消灭犯罪客体的存在性对策可行性分析:女主做客其女友家中,属于临时入住,家中照片中无女主身影。

由于信息不对称,变态进门后不知道这一偶然性新增人口,无从杀起。

措施要点:细节决定成败。

春闺寂寞的女主一边听歌一边自摸,HIGH完之后,窗前释放澎湃热情,俯视苍茫大地,悲从中来,还未及点一支香烟,就见楼下杀手不请自来。

片刻惊慌后,就迅速冷静下来,有条不紊的消灭自己的入住痕迹:收拾行李,铺床叠被,擦干卫生间水池的水及头发,收拢浴帘,蜷缩身体躲在床下。

而犯人的心思缜密也不甘示弱,他检查暖气片温度、床单褶皱、水龙头注水状况。

若不是女主道高一丈,早已一命呜呼。

2、随机应变,义薄云天计策:随身携带管制刀具,采用灵活游记战术对策可行性分析:敌强我弱,力量、体型上处于下风,不能力敌,只能智取。

措施要点:相亲相爱的好朋友被彪形大汉掳走,女主趁不备钻入其货车后车厢,此种以身犯险的义气就令无数爷们汗颜。

她善使小型器械,熟悉撬锁技能,并能抓住时机,在加油站下车,不停寻找掩体,从密封货车车厢转移到有电话的加油站。

并充分运用敌进我退,敌逃我追的游击战,始终牢牢占据持敌明我暗的优势,根据情况,升级武器提高杀伤力。

驴友温馨提示1、不要去无信号覆盖区,时刻携带手机2、不要搭理陌生人,秉持除我之外皆是奸党的信念3、不要和人起争执,哪怕对方看上去毫无威胁4、被追杀时,首先镇定,不要看大势已去就放弃希望5、逃命途中不要大呼小叫,保持安静,实在不行用手捂住嘴巴6、遇到敌人要心狠手辣,对敌人仁慈即是对自己残忍7、各个击破,尽量偷袭8、懂得藏身,如茫茫河水即是完美掩体,故游泳技巧不可少9、随身携带水果刀之类的利器,以备不时之需10、掌握外伤急救技能,动手能力强11、有方向感,善于利用地形特点作掩护12、注意力时刻保持高度警惕13、裸奔不要紧,只要不留痕,脚印、血迹等尤其注意清理,反过来也可借用此迷惑敌人14、警局才是最安全的,普通人家是靠不住的

 10 ) 有些可惜

手法有些老套。

很多要素让人联想到经典恐怖路数,虽然没有出什么新意,但是它忠于经典的保守风格也有一种古典的舒服。

在这种处理上没有做作的痕迹也是一个成功。

我觉得从一开始到真相大白之前,无论情节镜头和节奏,都非常的好,在艾里克斯家中的杀人场面,即干脆又自然,情节也交待得一干二净。

我觉得恐怖片在一开头开诚布公的要比卖关子来的高明的多。

它没有什么秘密,它直接告诉你,两个女孩,一家人,一个入侵的杀人狂。

没有别的可深究的了,攻击,或者逃跑吧。

杀人的方式也非常自然,古典的割手掌、割喉、斩首,用的工具是普通的菜刀、家里的橱柜……以至于电影接近尾声突然出现把电锯时,我失望的一下子泄了气。

让人泄气的不止是那把电锯,还有突如其来的真相大白,啊,原来玛丽是精神分裂者,杀人狂是她的幻觉,原来她爱着艾利克斯,为了得到她而杀死一切造成阻碍的人。

原来电影开始时的坦白不过是障眼术,其实是一部委婉的有蹊跷的片子。

它沿着古典的明亮的道路走着走着,突然拐向心理悬疑的幽境,使自己披上了流行的外衣,这么做的结果使得片子断成两截,到最后的吻简直有日韩恐怖片的影子了,温暖的,纠缠后的女人的占有欲。

我不是反对心理悬疑片,只是为一部眼看着要成为圆满的、经典的恐怖片自己搅了自己的前程而感到可惜。

我是多么希望在一片心理学衍生物的恐怖之海里有一朵唯美的、纯洁的经典恐怖片的浪花。

再转一个我觉得不错的影评吧:《高压电》:“持续六十分钟性高潮”的恐怖片近两年还没有哪部欧洲恐怖电影是像《高压电》(Haute tension,又名《爱定你杀定你》)这样,在比美国所有的类型恐怖片还要血腥和暴力的同时,影片本身还弥漫了一种独特的欧洲风味。

影片刺激的不仅是观众的视听感官,还更通过一种最极致和残酷的方式来表达了影片创作者对人性与性爱两者关系的看法。

这部制作于2003年的法国电影,200多万欧元的制作成本谈不上大制作,故事并不复杂,表面上看甚至可以说是单线索的。

两个大学女生,玛丽和艾里克斯一起开车到乡下艾里克斯父母家度假,深夜一个神秘杀手开卡车出现在艾里克斯家门口,用最残忍的方式残沙了艾里克斯的父亲、母亲、儿子,甚至家里的宠物犬,艾里克斯却被单独捆绑和囚禁起来。

而被惊醒的玛丽在目睹了一桩桩的惨剧之后,在狭小的空间内一直试图躲避着杀手,并试图营救被杀手开车带走的好友艾里克斯。

玛丽能救出她的好友吗?

还是这一切并不是观众想象的那样?

影片剧烈的血腥镜头和暴力场面让这部影片在今年六月北美上映的时候被MPAA评为NC-17级,影片中的确不乏断头、割喉、电锯将人切得粉碎的镜头。

但其实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其实并不只是这些。

《高压电》其实是借用了《德州链锯杀人狂》《万圣节》这样的经典恐怖杀手电影的风格元素,同时又使用了类似《第六感》《小岛惊魂》的“沙马基兰式”(因这位印度裔的美国导演拍摄了一系列如《第六感》《天兆》《灵异村》这样类似叙事模式的惊险电影而得此名)叙事方式,即在影片最后十分钟给观众一个完全颠覆性的故事转折,彻底让观众巴不得把刚才过去的一个多小时画面用最快速度在内心闪回一遍,获得视听和内心的双重快感。

《高压电》的故事中玛丽这一人物的设置,其实和美国《致命ID》《搏击俱乐部》有惊人类似之处,都是人物的多重人格成为全片最大的叙事转折。

《高压电》在影片最后十分钟,就像《搏击俱乐部》一样,让观众通过监视录像机看到,其实杀手和玛丽是同一个人。

而诱发出玛丽另一暴力人格其实就是玛丽对艾里克斯的迷恋,在影片前二十五分钟异常平静的叙事里,导演就铺垫的种种玛丽迷恋艾里克斯的细节。

正是这种想得,又很难得到的同性之爱,最终让玛丽最终人格分裂,并亲手毁灭掉了她自己认为的一切阻碍。

而且玛丽自身的两种分裂的人格之间相互争斗,并且玛丽希望自己能在最危难的时候解救艾里克斯,而彻底满足自己对对方的占有欲。

本文前面看似夸大的标题,其实看完全片发现其实并不为过。

影片中,当晚入夜,玛丽在偷看艾里克斯洗澡后,寂寞一人回到房间,痴痴想念自己心中的爱人,忍不住开始自慰,在自我陶醉即将高潮的时候,却突然被闯入的杀手打断。

所以,由此的确可以说,此后整夜杀戮的血腥梦魇其实就是玛丽沉湎于自己性爱幻想不停歇的高潮阶段,只是将生殖的快感化成人性最原始的暴力。

正是创作者这种具有创意性的寓意转换,让这样一部像美国经典恐怖片致敬的欧洲电影不落俗套,出人意表。

所以称其为“持续六十分钟性高潮”的恐怖电影,其实贴切得很。

这样一部具有成为经典潜在可能性的欧洲恐怖电影,过去两年中轻松发行了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

而恐怖惊悚片,特别是以年轻人为主人公的此类题材电影,不仅在欧洲,在北美好莱坞都是市场上份额很大的一部分。

特别是最近两年,以好莱坞为例,惊险恐怖片屡屡成为票房收益大户,或许有的单看票房直接数字并不见得过亿的“重磅炸弹”电影,但从投入产出收益比来说,此类电影却是排在最前面的。

单看今年好莱坞,从一月份至今,在所有北美地区每周末票房排行首位的电影中,此类恐怖片就大致在十部左右,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而且这部《高压电》今年六月终于在美国全线上映时,首映周末竟然争取到了1300多块银幕,这对于一部NC-17级别的电影来说,已经是可以称得上是令人吃惊的发行规模了。

好莱坞或者是全世界的片商为什么对恐怖片如此热衷?

当然,基本上所有人都有被惊吓或被刺激的内心潜在欲望,恐怖电影是一个最好的心情情感释放和放松的渠道。

但说到根本,主流电影这玩意儿终究还是一本商业经,片商的选择永远把利益摆放在第一位。

比如《高压电》这样的恐怖暴力电影,首先是作为电影消费主体的年轻人最趋之若骛的商业电影类型之一,它温情浪漫电影一样,都是年轻人谈恋爱、消磨周末时光最好的选择;其次,这样充满暴力画面的恐怖电影是很难像其他电影一样直接在电视网上播出,即使播出也会被删减的风味全无,所以这也促使了更多观众只能进影院去享受真正的恐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过去几年里,全世界DVD音像市场急剧扩张,很多电影都是DVD收入超过的影片票房收入,恐怖片就是首当其冲,加上前面两点原因,恐怖类型影片的DVD也是音像市场上最热销的品种。

所以,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对《高压电》这样的恐怖片的消费热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而且,不管这恐怖是来自欧洲的,还是来自美国的,人们对受惊吓的渴求本质上都没有什么区别。

《高压电》短评

挺不错的。喜欢精神错乱的电影

4分钟前
  • DK小眼镜儿
  • 还行

没看之前一直以为海报上是个男人。电影在最后十多分钟翻盘之前都是挺好的。

6分钟前
  • Kaito
  • 推荐

想拍B级片就直接大胆一点,非要安排点没必要的剧情。

9分钟前
  • 火央草木
  • 很差

看到一半的时候失去耐心,但是一想,是03片子,也就勉强看下去了。不过真没那么精彩,精神分裂的片子太多了,这个绝对算不上什么佳作!

14分钟前
  • 晚风云意
  • 还行

竟然是人格分裂?你妹,幸亏我拖着快进看的。

17分钟前
  • Vol de nuit
  • 较差

22分钟前
  • Des Esseintes
  • 还行

真的挺一般的。

27分钟前
  • 晓东
  • 较差

青春期综合症害死人……

31分钟前
  • 仅存的小天使
  • 力荐

竟然双重人格、女同。什么都来了。。看了这么多,算是有新意、诚意的片、有够变态的吧

32分钟前
  • 大魔王
  • 推荐

所以又是致命ID...我很想知道是不是人格分裂的人力气都特别大特别大。

35分钟前
  • 每天洗手四十次
  • 还行

想给三星半,故事的不错,处理的不行,漏洞处理的太差

39分钟前
  • Reminiscent
  • 推荐

愛的力量

40分钟前
  • neo(pain)
  • 推荐

差~

41分钟前
  • Dominic
  • 还行

揭秘的时候不够用力啊。。。

46分钟前
  • killuahxh
  • 还行

记得有个影评家说,有的导演自命不凡,总要显示自己高人一等,拍完电影一看,结尾太简单了,这怎么行,观众都能看明白无法体现我的水平,于是给升华一下,让观众难以理解。这部电影比较典型,完全可以砍掉最后的反转

4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难得看恐怖片还会心惊胆颤。以后看不到这样的恐怖片,怎么办?

52分钟前
  • 干小部
  • 力荐

Super Boring. 根本不应该归在”法国新极端主义“里。

55分钟前
  • Lies of Lies
  • 很差

还好没被剧透 还好没看短评 即使没有反转结局 前面紧凑的过程和塑造的黑暗氛围已经让这部片可以值得一看

56分钟前
  • 多田
  • 推荐

逗你玩呢

59分钟前
  • 肉肉熊吃肉肉
  • 较差

很无聊的精分片

1小时前
  • null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