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好多年的电影,如愿上映,可惜时间不长,场次也不多,而且没过多少日子,网络上就已经有了。
在单位中午时间看的,原本是想打发时间,随后去去午睡的,却被这不紧不慢的电影情节吸引,短短30分钟,故事在湿润古老的菁桐小镇慢慢铺展开来。
明媚阳光的青年骑着单车,自由穿梭在崎岖宁静的小镇,与一个手提行李箱失意落寞的女孩差身而过。
女孩看着飞奔而去白衬衫随风飘起的青年背影,露出一丝微笑。
一个人的故意的失踪就是为了让别人来找。
女孩是新人歌手,她被一起工作的音乐制作人的才华吸引,但是却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同时她的嗓子又出了问题,失意落寞的她,把房子退租,手机关机,一个人离开,来到菁桐小镇。
“我失踪了,你在乎么”,当所有人都在好奇女孩的突然失踪,苦苦寻找的时候,女孩满心记挂的那个人,却完全不知道她离开的原因是她喜欢他。
青年是个热情善良的男孩,因为年幼时候失去父母,受到小镇长辈们的多方关照,所以他竭尽所能地帮助周围的人。
对女孩的付出也是全心全意。
找旅馆,找房子,修水管,还找老中医治疗嗓子。
随后的故事。。。
是在有点冗余拖沓,女主还不如不开口说话呢。
人生或许此处失意,别处得意。
莫名其妙的火灾,消防泡沫飘成的雪,世外桃源般的台湾小镇。
要不是陈伯霖和金士杰那老头,要不是哥两天坐两次飞机,唉,不谈了,碰到大烂片还硬看,无非因为些可有可无的因素,不过多数时候,还是人欠。。
被电影名吸引去,带着很大的期望。
原以为影片的主调是怎样唯美地讲述男女主角在台北的爱情故事,看下来太过平淡零散,并不打动人。
最满意的是从头到尾的采用的陈绮贞的歌曲以及许久没听到的孟庭苇的歌声,还有那位敬业的周刊记者。
抱着对那位与陈绮贞神貌相似的女主角的好奇,百度百科了下。
忽然有了另一种对电影主题的理解。
也许重点真不在男女主角的情感。
也许想告诉我:一个人的失踪离开,是为了让别人来找,回来或是不回来,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否则,不如直接去死。
May逃离到台北,与小莫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在古镇的老街上找到了快乐和安慰,但是心依旧在阿雷身上,依旧想唱歌。
所以May最终回到原来的地方,更好地过。
所以May不属于小莫。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只是曾经有段过往留下记忆。
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要更幸福。
最有深意的情节,不知有否同感:马爷爷的屋子着火了,消防员喷灭火器,洒在屋子上下下来真似下雪般,远远地,小莫朦胧地看到了出走的妈妈沿着铁轨向自己走来。
“——台北会下雪么?
——不会的。
但我深信,如果雪飘下来,梦想会成真。
”小莫终于离开了古镇,去找妈妈,找不到妈妈,也好过他这么个善良勤恳的年轻人留在闭塞的小镇里过一辈子。
没有如果,一切理由都是借口,追逐梦想只是还没有说服自己,还差一个动力。
看电影么,享受也好,耗时间也罢。
一部电影一句话,总是好的。
你会迷恋一个人的才华还是一个人的简单?
May从阿雷那里逃到了这个小镇,遇到了朴实仁义的小莫。
当你一头栽进一个人的才华光环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你会不会有天醒悟过来然后逃走。
简单的人才是最迷人的。
他的生活,他的重心,只有你,没有其他复杂的成分在里面。
可你是否甘愿同他一起度过平凡而简单的小镇生活。
还是你向往的依旧是繁华奢靡的大都市以及一个生活多彩而繁复到几乎忽略你存在的人。
喜欢这部片子里的古镇箐桐,错落老旧的街,友好的邻里街坊,橙色栏杆的小石桥,弥漫着暖黄色调的小店,狭窄却有致的阁楼建筑,色彩缤纷的天灯,以及简单而美好的小镇生活。
很多人质疑没有雪。
其实,片子讲的就是没有雪,雨和雪都是意象。
小莫的妈妈走了,说下雪就回来,结果,她没回来。
然后,小莫和May约定,下雪,相会。
可惜,全片的台北都弥漫着悲伤的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情何以堪,混不似蔡惠羽<台北下着雨>那轻快自如。
想起了痞子蔡的爱尔兰咖啡,台北的雨,是否含着泪水片子有点小众文艺片的气息了,可能是导演没平衡好商业元素。
但片子整体很唯美。
文艺片该有文艺片的情怀,商业片该有商业片的跌宕爆点,不能要求太多。
我在想,如果没有“天然无公害”的陈柏霖担当主演,这部电影还能剩下多少票房呢?
在拍摄完成之后,制片方选择了雪藏两年才让这部电影供应,面上自然有各种冠冕堂皇的解释,但看过此片后,我越来越相信这是影片本身的质量问题,否则投资方在决定投资一部电影之后,是绝不会任由影片搁置而丝毫不想着尽快收回投资的。
《台北飘雪》改编自日本青春小说,有日本的电影公司介入,又选择了颇有日本风情的菁桐古镇作为外景地,走日式抒情小清新路线的倾向一览无遗。
选择霍建起来执导,我猜测大概也是因为《那人那山那狗》和《暖》这两部电影在日本的电影节上获得了广泛认同的关系,起码日方会认为霍建起即符合日式美学,又带有中国式典雅的电影风格,应该是非常适合《台北飘雪》这部电影的。
但霍建起还是失败了,他的失败和他的成功同样属于这枚名叫“霍建起”的硬币的两面——《那人那山那狗》和《暖》的根基是中国乡村,这个基础霍建起是熟悉的,他只需给熟悉的东西渲染上一层日式的隽永即可;但《台北飘雪》正好相反,它需要在日式的缓慢小清新风格里混搭进中国因素,这显然让霍建起手足无措了。
有些人在看完《台北飘雪》之后,非常嫌弃影片的慢,认为是一种无高潮的沉闷,让人忍无可忍。
无高潮这件事确实是该片的一大败笔,但事实上,一部无高潮的电影仍然可以拍得很好看,正因为电影改编自日本青春小说,而“慢”这件事又恰恰是日本文化的一大特点。
我们看日本电影,无论是早期的小津安二郎,还是后来岩井俊二的作品,都能感觉到电影的缓慢,这些导演在影片中大量使用长镜头,这在许多被美国大片的快节奏喂大的观影者眼里,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但这些导演的作品仍然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从影片的整体来看,这些长镜头为影片最终能散发出那种舒缓、隽永的味道起了非常好的服务作用。
在这类影片当中,手持摄影和频繁的镜头切换都是绝对的禁忌。
在《那人那山那狗》和《暖》中,霍建起还是一个沉得住气的导演,他毫不吝啬长镜头的运用,而这些固定机位的长镜头也给了他回报,成就了两部质量颇高的影片,尽管在国内的票房不理想,但起码获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到了《台北飘雪》,霍建起大概是觉得一部青春题材的商业影片不应该是那么缓慢的,因此几乎抛弃了长镜头,图寻求一种轻快,频繁的镜头切换和晃动的拍摄手法,一旦遭遇波澜不惊、几无高潮的剧情,根本就是一场灾难。
讲述爱情的文艺类影片本来是非常适合情侣观看的,但看到一半能让人烦躁起来的影片,或许会成为情侣吵架的导火索吧。
霍建起是美术设计出身,他对电影的美学风格有非常高的要求,但在《台北飘雪》中,他的要求显得过分刻意,有观众已经找到了很多破绽,比如在绿树环绕的桥上撒上黄色的枫叶,而水里却一片叶子都没有等等。
作为一个1958年出生的导演,在处理这部显然属于80后的电影时,处处显露出对年轻一代文化的陌生感。
影片中有一段是May、阿雷和莉莎三个人在台北街头游玩的画面,霍建起用了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作为配乐,这个音乐和镜头以及演员的服装搭配结合起来,让我恍若有一种看二流婚纱影楼拍摄程式化的新人外景MV的感觉。
让May对口型唱陈绮贞的歌也是一大败笔,文艺青年们对陈绮贞的歌实在是太熟太熟,童瑶的脸配上陈绮贞的歌,是不会给May的歌手身份加分的——怎么看都像是在假唱。
台湾综艺节目这个东西在霍建起的生活里大约是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所以,一个模仿艺人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会觉得如此新鲜,以至于浪费了将近十分钟的镜头来让这个不知名艺人模仿吴宗宪和周杰伦,殊不知80后90后们早在《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大量的台湾综艺节目里看惯了模仿秀,质量几乎都比这个高。
霍建起向青春靠齐的努力,在这些观众面前完全成了一个笑话。
在这部电影中,小莫和May之间的感情发生,并不是干柴烈火的那种,同样是舒缓的,需要氛围去衬托,但整部电影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人爱得莫名其妙,这其中除了导演的失败之外,童瑶生硬的表演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在May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她对小莫的爱意。
大概因为不是主线故事的关系,霍建起处理杰克和文文(纪培慧 饰)之间的感情发展,反而轻松许多,也更站得住脚。
当然全片并不是一丝亮点都没有,杰克与小莫在咖啡店里的那段对话还是很感人的,大意是说如果失踪的人没有人去找寻,那么失踪还有什么意义,讲得颇动情。
而老戏骨金士杰再一次不负众望,举手投足之间,一个外省人的辛酸故事呼之欲出,在May面前对小莫点到为止的赞美,更是表演的典范,这功力够童瑶好好学上几年十几年的。
由霍建起担任导演,陈柏霖、童瑶、杨佑宁、莫子仪、蔡淑臻等主演,根据日本著名爱情小说而改编的电影《台北飘雪》,于2012年4月1日上映。
其实,早在2009年,《台北飘雪》就已经拍摄完毕,并在台湾进行放映,口碑颇佳,反响热烈,并成功入围2009年东京电影节(堪称亚洲最高水平的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而《台北飘雪》选择今年在大陆上映,也许是看到了《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同题材电影的的“清新效应”,雪藏三年,期待厚积薄发。
在台湾的一个风景如画的老镇上,有这样一个小伙子,帅气、幽默,为人仗义、热心,常帮四邻排忧解难,大家都很喜欢他,都觉得他是个好孩子、上进的青年,他就是小莫。
一天晚上,小莫送完报纸准备回家,经营咖啡馆的文文叫住了他,说她那里有一位喝得烂醉的女生,戴着墨镜,好奇怪,希望小莫带她找个旅馆,安顿一下。
出于好心,小莫答应了文文,陪着这位戴墨镜的女生去旅馆,在途中一个意外的举动,让小莫知道她的嗓子坏了;二人来到旅馆登记时,小莫因此知道她叫MAY,五月,一个奇怪却又很有爱的名字。
可是小莫不知道,五月是一位从大陆来到台湾发展的女歌手,而她此次独自一人来到老镇,除了已经不能唱歌的嗓子,还有孤独、痛苦和惆怅的心灵......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台北飘雪》的演员中最熟悉的,莫过于陈柏霖,因在电视剧《我可能不会爱你》中扮演李大仁而走红,近年来也参与很多著名电影的拍摄,如《大灌篮》、《恋爱前规则》、《观音山》等。
不过,我之所以选择看这样一部电影,倒不是因为陈柏霖,而是因为对台湾如诗如画的景色而痴醉,还有就是这部电影,是童瑶为数不多的大银幕作品之一。
五月通过电视新人赛获得了第二名,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家喻户晓。
可是,成名后的五月,并没有感到快乐。
她喜欢音乐人阿雷老师,喜欢他在音乐上的才华,甚至渐渐地爱上了他。
然而,阿雷似乎丝毫没有看出到五月的心思,反而一心沉浸在音乐创作中,依然苛刻地要求五月实现他心目中的音乐完美。
就这样,五月在误解、失落和压力中心力交瘁,身体也出现了异常——有一天,她失声了。
于是,五月关掉了手机,退掉了房屋,选择了逃离,玩起了失踪。
来到老镇上的五月,举目无亲。
走到一条街上,却差点与骑自行车送啤酒的小莫相撞,虽没有因此而相识,但是她在街上注目许久。
被小莫送到旅馆的第二天,五月来到了老镇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品位这里纯朴的民风。
拐角处,看见小莫站在梯子上为邻居刷油漆。
小莫也看见了她,看见了她手中转动的风车,看见了她的微笑。
可是小莫不知道,五月已经好久没这样笑了。
她此时此刻的心结,不是突然坏掉的嗓子,而是希望她失踪后,有人牵挂她、寻找她,带她回家——“我失踪了,你介意吗?
”可是五月来这里,似乎并不适应:不能唱歌,五月只好应聘饭店的服务员,却被老板发现了真实身份,还将五月当成宣传的工具招徕顾客;有客人知道她就是五月后,点菜时故意刁难,五月只能有苦说不出。
然而,五月发现,小莫,是她在老镇上,甚至在人生中最值得信赖的、最好的朋友——当小莫看到五月被客人欺负后,以一个“不是故意的”的举动弄得那个客人全是水,为五月出了口气,“只有我在这里就没有人欺负她了”;当五月对自己的嗓子恢复情况失去信心时,小莫主动提出要带五月去马老爷子的中医诊所治疗,每天都亲自为五月熬药;房东奶奶让小莫帮忙清理一下屋顶,可是小莫借此机会“铺张”,大开水龙头喷射,在奶奶的抱怨声中,为五月营造了一幅雨的画面,排解五月内心的愁绪;在桥上,五月收到了一个小莫送来的木管(是当地一个寄托愿望和祝福的东西吧),写着小莫的鼓励和祝福“祝五月:黄莺出谷”......就这样,五月的嗓子治好了,她与小莫之间也产生了微妙的情愫——新年到来的时刻,五月思念着家乡的雪,也希望把对家乡的祝福同样送给小莫,便亲手做了一件礼物,送给了“小猪(小莫的绰号)”;在大街上,小莫骑着单车,载着五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穿梭在人山人海......他们感受到,彼此的生命已经与对方连在一起;而小莫的好和爱,正是五月过去的日子从来没有的和渴望的,也是在这次“失踪”的旅行中所得到的真正的收获。
然而,城市里有人来找她了。
可这人不是阿雷,而是一位叫杰克的娱乐记者,一直默默关注五月的成长与进展,对五月的突然失踪尤为关注。
值得一提的,就是杰克说服小莫的话:“你说人为什么要失踪呢?
如果没有人找的话,你丢了就丢了,大家转眼就把你忘了,把你的位置取代了,那失踪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段话击中了小莫的痛处,原来他幼年时,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音信全无,这一去就从没回来过。
一想起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去,他又想起了五月。
他知道,五月总会要离开的,但是他也很清楚,他不想让五月走,因为他不想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果然,杰克告诉了阿雷五月在哪里,并带着阿雷他们来到了老镇。
一贯自以为是的阿雷,看着老镇新年联欢会舞台上犹如天使一般的五月唱着《旅行的意义》,看到了过去没有看到的五月身上的闪光点,不得不低下高昂的头。
既然阿雷都来了,五月与小莫的分别已不可避免。
在小树林与五月不舍离别后,强作乐观的小莫终于忍不住,与杰克打了一架。
杰克也很后悔,他知道五月很爱小莫,但是现在的情况,五月肯定会选择阿雷,因为阿雷可以给她更多。
不过,杰克只说对了一半,甚至连一半都没有说对。
五月只是回去录制了她最想唱的歌《太多》,便又回到了老镇,因为五月要做真正的自己,去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小莫,在诊所发生火灾、消防队灭火时,他看到了雪的模样,想起了阿婆的话“当下雪的时候,母亲就会归来”,朦胧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于是,小莫决定启程去寻找母亲,因为他在飘雪中看到了美好,从内心深处懂得了失踪的意义。
说说演员的表演。
陈柏霖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将小莫天真、热心和可爱的“小男生”形象演绎得恰到好处,感情掌握得也很到位;至于童瑶扮演的五月,我能够体会得到,其实她就是在扮演自己。
很多人还记得当年震惊全国的“张默打人事件”,这是童瑶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也成为了她实现大红大紫的瓶颈。
但是她和五月一样,曾经在打击和痛苦中不能自拔,却在困境中养成了细腻和平静的性格,学会了淡然和感恩进而此走出了阴影,绽放出她更加自信、温暖和坚毅的光芒。
但是她和五月,并没有因为看清人生而放弃对爱的追求,而是在经历过暴风骤雨、大起大落之后,学会坚强地生活,勇敢地相信爱、寻找爱、追求爱,用生命去演绎爱带给我们的力量。
感谢《台北飘雪》,让我们为童瑶的完美转变而见证,为她而喝彩。
《台北飘雪》吸引我的,不仅在于台北老镇美丽的景色和淳朴的民风,不仅在于动听的孟庭苇和陈绮贞的歌声,更在于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背景下,为我们演绎出了一段温暖、纯洁无瑕、没有一粒尘埃的爱情——没有凄美的生离死别,没有复杂的爱恨交织,没有煽情的催人泪下,甚至连个接吻镜头都没有,故事平淡得就像白开水,很多地方也只是点到为止。
但是,真正的爱情并不是那些外在的东西所能体现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关心、呵护和信任,发现并珍惜彼此的好,就算现实有多么残酷,就算总有一天要面对分离,也不会有任何力量能够击败爱情,这就是爱情的本来面目,就是爱情的追求,就是爱情的真谛。
而剧中的两个关键词“下雪”和“失踪”,则告诉我们——只要有爱,就会有奇迹;当爱因为痛苦而逃离时,我们愿意为了爱去旅行,去倾尽拥有的一切,把爱找回来。
《台北飘雪》确实是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那样强有力的宣传。
可是,难道仅因为这样的原因,就必须让位于《诸神之怒》、《异星战场》、《泰坦尼克号3D》这样的外国大片吗?
虽然我不能说《台北飘雪》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但是相比于《诸神之怒》的“空中楼阁”,《台北飘雪》从视觉上的美的感觉,到展现普通年轻人真挚的情感和精气神,要比那些“气势磅礴”背后的“言之无物”要好得多。
然而,我们宁愿走进电影院去看《诸神之怒》这样的看过之后还是不太懂的影片,也不愿意静下心来看一部震撼心灵的国产爱情电影。
这,或许是中国电影永远赶不上外国电影的重要原因吧。
台北会下雪吗?
不要觉得这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只要有爱,一切梦想都会实现;如果没有爱,那么我们愿意失踪,去发现爱、寻找爱、温暖爱。
离开你,便是旅行的意义。
简简单单的爱情。
那一刻的四目相对,让两个人都了解了彼此的心意。
但是当阿雷再次出现的时候,简单纯粹的美好却无法再延续下去,因为May的心还是在阿雷身上。
当一颗受伤的心似乎给了你承诺的时候,千万不要相信,因为那并不代表正常的她所做的决定。
May和小莫终究不是两个世界的人,分别也就无可避免了。
在这场爱情里,他们一个处于强势一个处于弱势,最后受伤最深的还是小莫。
如果我是May,我知道自己给不了的幸福,我不会试着去给。
自己始终是要离开的人,就不该给了别人梦想,然后赤裸裸地刺杀别人的梦想。
可是,爱情这个东西,本来就无法理智。
想起你的时候,心里空空的。
这片完全是用来吐槽的!
夜漫漫!
哪知用无聊打发无聊导演啊!
这挨青岛啥事啊,女主张嘴青岛看雪,闭嘴青岛看雪的!
你当啤酒呢!
你都提青岛了,咱就不找背景是101大厦的地拍女主乱走吗?
咱大陆有过那样座位的火车吗?
这片彻底没气,没有地气,没有活力,感觉完全架空,节奏死慢,却叙事不清,插叙乱七八糟,剧情处处不舍,爱情里想插亲情,导演表达上太贪婪。
童瑶全然丟魂,怎么看都像半成品的章子怡。
插播数段Mv,并且俗套无意义,假唱陈绮贞的歌时恶心到极点。
全片平淡无高潮,结局处处邋遢。
But…那个镜子写字记录日程的法子不错。
这个老街上的人生活的真幸福。
从片名上来看,大家都会以为总得有场雪吧。
看到快结尾的时候狗血的"泡沫雪"下了起来!
莫名其妙的剧情,女猪脚用眼药水滴下来的那么几滴眼泪。
影片结束,我基本上是拿起包就走,完全不想回味。
导演以前拍MV的吧,画面倒是还可以。
可是谁要花钱看这么长的一部MV啊!!!!
影片从始至终的一首背景音乐当然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已经无力吐槽了,女猪脚插着小翅膀唱起陈绮贞的歌时,我看着台下一群人痴呆捏傻的表情。
真的是无力了!!!!
大烂片!!!!!!!
浪费钱!!!!!!
不负责任!!!
没有诚意!!!!!
桥上知道撒落叶,河里就不知道么?
没事儿在那乱摆什么pose啊!!!
周围都是绿树,撒什么黄色枫叶啊!!
造型师是不是就知道用围脖啊,除了男猪脚,无一幸免,全都是各种围脖加身啊!!
太烂了。
最后的结尾应该是想像吧。。。安静的看了一个半小时,配的音乐完全是孟庭玮的怀旧和陈绮贞的专场昂。。。ps:女主确实超像国际章,我记得她应该是那个给张默戴了绿帽子并被其暴cei的前女友。。。
----你会迷恋一个人的才华还是一个人的简单---两个相爱的人中不存在伤害---人如果失踪,没有人找,还有什么意义
还好没看完
一开场就是陈绮贞的歌,整部影片中一共出现三首陈老师的歌曲,加上片子都在小古镇拍摄,有些文艺过头了。但是美丽的景色,配上陈柏霖和童瑶,无条件给五颗星
啊!真心不明白呀...从头到尾一路的狗血满洒。女主角像在演话剧,长得还相当不上镜。大仁哥也太不淡定了,随便一个路过的观光客,送了几步路就爱上了...还有后面马爷爷家着火晕倒,完全只为了那个灭火器泡沫制造的飘雪场景啊!!马爷爷太悲催了啊!马爷爷躺着也中枪啊!还有剧情各种说不过去啊!
陈柏霖还是回去拍电视剧吧。
小镇风景还不错 几首本来还挺不错的插曲用来搭配狗血剧情显得太做作了。。。陈柏霖啊。。。你最近几部爱情电影都不咋滴啊。
太文艺了,为陈柏霖加一星
berlin果然爛片王啊。。。大仁哥的名氣都無法拯救這部電影了。。。女主還是失聲比較好。。。
决定这类片子是小清新还是烂片的关键是男女主角,女主太挫了- -
陈柏霖加一星。。好帅^^^^^^
找个冬天去台北看雨。爱是付出,不是索取。在宝马里哭,还是在自行车背后笑呢?贪婪的人们造成了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拥有了还想要拥有更多,拥有得越多却反而觉得越不幸福...
如果没有人找你,失踪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莫子仪又是打酱油的TVT
星星都是给莫子仪的。杨佑宁已经让我幻灭了,陈柏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陈柏霖加1星。
好喜欢这种类型化的陈柏霖,nice、有亲和力,大男孩阳光、灿烂的感觉。不过这样的人为什么不是passer by 就是last choice呢。
故事阐明的道理还不错
提提分 深藏功与名
陈柏霖加陈绮贞,台湾文艺小清新的标配。女主简直是章子怡和江一燕的翻版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