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大学毕业以后,时常感觉生活很无聊,枯燥,单调,日复一日。
挑一部丧尸片解压,再好不过。
偶尔会搭配一瓶啤酒,几包薯片。
这些年陆陆续续把欧美近30年的丧尸片都看完了。
《活死人的黎明》也看了几次,但里面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男主望着深爱的女主,在黎明破晓前将小船缓缓推动,一个人扣动扳机的画面;再一个,就是影片结尾,经历千难万险,最终,团灭。
导演还不忘安抚大家,顺便放了个福利——对,就是那个游艇自私男以前的录像福利。
字幕处理很有趣,通过摄像机讲述最终结局,断续的画面,无尽的紧张感,僵尸在镜头前的暴走特写,突然还闪入一张女女接吻照——导演还真是恶趣味。
另外,影片还有一处很浪漫的地方,黑人警察和狙击手隔空下棋,渐渐建立了友谊。
如果我是那个狙击手,弹药也很充足的情况下,反正横竖也是死,不如把所有弹药都用完,在楼顶俯射,能杀多少僵尸算多少,稳赚不赔。
一开始狂躁自私的CJ,反倒成为了人性之光,倒是有点出乎意料。
很经典的僵尸片,里面人物塑造、感情推进、故事走向都很合理。
群戏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非常明确,尸变母婴、神枪手安迪和黑人警察的屋顶对弈、CJ从胆怯到牺牲、卖电视小哥的自杀等等,记忆点特别多,结局那句看看落日也是充满悲情。
除了为救狗搭上好几条人命的涂鸦女有点拉仇恨之外,都很不错。
其实我一直执着于如果导演能在片尾反转一下就是五分神作,可惜没有。
可今天(4.4)晚上和爸妈一起看的时候发现真的有“彩蛋”。
几个闪现镜头瞬间满足了我的“邪念”,彻底满足了。
全五星好评。
丧尸片能解压是真的,以前不敢看,现在看了停不下来,古早恐怖电影确实比现在拍的好很多!
看了无删减版本,紧张刺激感不错,节奏也挺快的,几个主角戏份安排的也可以,虽然一个人开车出去救狗的姐姐有点蠢,但是出于保护动物的理念,没让她领饭盒也是尊重了!
反派有钱男最后这波领饭盒也是挺大快人心的,结尾给大家的设定也没有很俗套的he,一群人抵达荒岛后,还是有大批僵尸来袭,生死未卜!
就是这张经典的海报,以前就是被这张恐怖的海报给吸引,才看了这样一部丧尸佳作。
就是这张经典的海报。
这是完整的,感觉老吓人。
我看了几遍这部电影,无意中发现一个丧尸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就是海报上那个。
就是男主角他们出去救人的时候,一开门打死的那只。
小黑哥的表情好夸张呀。
我要吃了你
呀!
死啦
就是这只丧尸,连穿的衣服都一样。
《活死人黎明》可畏是丧尸片中的经典之作,本片打破丧尸片低成本的传统,投资2600万美元,打造出一个恐怖逼真的活死人末日场面。
其次活死人的化妆效果也有相当不错。
不同于传统丧尸电影一味追求血腥视觉刺激的丧尸形象,本片的“活死人”形象很真实。
为了打造出生动形象的吃人丧尸,剧组请来了曾因《肥佬教授》和《黑衣人》两次摘得奥斯卡奖的特效化妆师大卫·莱罗伊·安德森(David LeRoy Anderson)。
安德森用4周时间完成设计并组建了团队。
为了真实表现出死亡和腐烂的外观,安德森研究了大量的法医书籍、犯罪现场照片和传统僵尸传说,详细了解到人体在死亡之后的数天、数周、数月后的腐烂特征,将僵尸的腐烂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常苍白,有大量新鲜的血液;第二阶段是伤口潮湿,皮肤开始破溃,有很多瘀斑,大多是蓝色和绿色;第三阶段最严重,骨骼开始露出,伤口已经干涸,皮肤彻底剥脱并变成油黑色。
根据这三个阶段,血液也有相应区别,比如在第一阶段的血液具有标准的红色和流动性,而第二阶段的血液倾向于棕色,而且很粘稠,第三阶段则变成黑色油状。
《活死人黎明》凭借优秀化妆效果曾在2005年第31届土星奖获得最佳化妆提名。
丧尸的化妆真的很棒,特别是到电影后面,丧尸的脸都腐烂了,非常逼真!
虽说是老片了吧,但绝对是很有新意,看了感觉很兴奋1.不揭示原因。
一般的僵尸片恐怖片什么的,总要交代个故事背景,什么政府阴谋啊军方研究失败啊外星人基因入侵啊再不就是什么伊拉克俄罗斯伊朗朝鲜中国的恐怖分子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啊(这一条仅限美国人拍的片),看多了就俗了,这个就没有,从头到尾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么就是我傻,没看出来?
),挺好,没必要搞什么批判现实主义,僵尸需要理由吗?
2.结尾本以为是奔向希望奔向明天去了,本以为是结局了,没想到演职员名单都出来还继续有剧情进展,而且还不是向好的方向进展,到最后到了乐土,发现已经是地狱。
我当初看到他们的计划时就调侃会这样,没想到还真的了。
3.中间被围困在超市的时候,有一段高潮,大家伙分别自娱自乐,象棋、高尔夫、换装、激情,相当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可嘉!
4.居然还生了个小僵尸出来!
5.出现的若干人性光辉闪耀就不再赘言了,很感人很强大!
比较惊悚的:灾难开始的时候,看见女儿在门外;女主丈夫感染后女主躲在卫生间,爬窗户被他抓住脚;一对夫妇因为孕妇被感染,生了一个小丧尸,一个老奶奶本来是去关心的,发现之后和那个男生互相开枪,都死了;逃离商场的时候一个中老年人(好像是说教堂拉手风琴的)因为车不稳,没拿住电锯,把它甩到一个女生身上了,两个人都死了。
比较感人的:年轻保安女朋友的父亲因为被感染只能在变异之前被打死,告别;军人和神枪手在楼顶隔着丧尸群用白板下棋真的好浪漫;最后神枪手被感染,他们用传呼机交流,神枪手说,能听到你的声音真好,他死前都不知道自己被咬了会变成丧尸,没有告诉他。
后来是军人打死他的;最后男主没有上船,在码头看夕阳,然后自杀。
那个女生不管不顾去救小狗的时候好气,设定里不是说不会伤害小狗吗。
保安ck后面好有血性。
记得几个保安看电视的时候,有一个人把这场灾难归结到滥交、堕胎、同性恋身上。
那对夫妇里男生好像之前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很想要一个孩子给他好的童年。
那个中老年人对着当时关在里面的两个保安,说13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同性恋。
这部比较不错。
主要情节集中在超市里。
看着朋友、爱人即将变丧尸而无能为力,为了活着的人不得不举起枪对着他们。
其实对于被感染者也算是解脱吧,谁也不想死后还要变成丑陋的吃人魔。
整个场景还被《求生之路》收录为非官方地图,看过这个电影再玩那个地图还挺有意思的
2004年,扎克施耐德翻拍了經典喪尸片《活死人黎明》。
那也稱不上是好電影,但它卻是部講「道德」的作品,非常特別。
新故事剛展開不久,觀衆們會跟幾位主角一起逃到大商場避難,隨即結識蠻橫保安CJ與它的兩個手下。
CJ在和主角們短短十幾分鐘的互動中將自己的愚蠢、狹隘、自私展現得淋漓盡致,完美擊中我們對「中年男子+反派」的刻板印象。
在隨後的小轉折中,CJ被主角們設計軟禁在鐵柵欄後。
又是幾段故事,CJ終於被放出來——它變「好」了!
CJ自由後總盡力配合主角們,還在結尾犧牲自己引爆了油箱。
主創人員為這個角色的轉變設置了一個有趣的鋪墊。
在被繳械前,有一場戲特寫CJ躺著看新聞。
電視中,一位牧師樣的人正對攝像頭威脅:婚外戀、同性性行爲與婚姻、墮胎、早孕......是這些事導致了喪尸危機!
我們要懺悔,要重拾合作與信任......「信任......」鏡頭特寫了CJ癡癡呢喃。
不久後,「嘩變」發生,CJ在小牢房進入默默悔改,等待著展示自己的脫胎換骨。
Wiki在相關條目中引述了兩篇文章,評價CJ是有弧度及救贖色彩的角色("The character is noted as having been given anarcthat centers on redemption")。
這完全是亂講——CJ的關鍵詞為「救贖」尚可理解,但那一分鐘宗教新聞片段帶來的突兀啓迪與所謂轉變,怎麽能構成人物「弧度」呢?
如果大筆一揮,只要人物前後性格行爲不一致便算「有弧度」,那創作與褒獎也未免太簡單了些。
手藝活之事暫且不論。
在這粗莽的人物性格轉變中,我倒是能感受到主創人員的善良可愛。
尤其,在考慮到《活死人黎明》是一部喪尸片、一部從來以盈利爲目的的電影時,我不由自主地進一步誇大自己的感慨:這實在是世紀初,是還沒有發達互聯網,沒有智慧手機,沒有網飛的時代獨有的笨拙與單純。
大多數來自2021年的觀衆在影片中段看著CJ時,總會想著:它之後應該會逃走,甚至引喪尸來商場以復仇吧!
誠然,主創安排的彆扭軌道沒有給角色打轉彎的空間,使得觀衆根本無法感知並認同主創的構想;這份失誤背後原承載的厚望,卻是再難見的。
在《活死人黎明》中,喪尸并不單純是惡心而新奇的刺激生物。
儘管與那位牧師角色論述的不盡相同,但它們的確有教化功能。
它們(喪尸,與喪尸危機的爆發)的教化可以被闡釋為:催促幸存者/看者思考,我們在極端情況下該懷揣怎樣的品質生活,又能否將那些品質從幻想中投射入現實生活裏。
扎克施耐德版本的《活死人黎明》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甚至是推演過程——與之相對,當下絕大部分喪尸作品在最開始留只是把「道德」當成導火索,當成更多暴力的起興——儘管質量不佳且給得讓我們難以接受。
你可以更嚴厲地批評它的劇作有多麽大的問題,也可以質疑「道德」在電影中究竟有多大意義。
但無法否認,它畢竟擁有提問與催促思考的意識及實際安排——跟徒有虛表的、作秀的《釜山行》完全不同——而這是我們在最近的喪尸片中很難看到的。
它有,它在十七年前的喪尸片講「道德」!
CJ只是本片講「道德」的一個例子。
女主角的獨特性格設計(跟絕大多數同類電影女角色都不同)也是一樣特別且令人惋惜:你看得出主創的用心,但呈現得很差勁……在喪尸電影大同小異的今天,回顧這部十七年前的電影,你總能找到特別的地方。
它沒多好,但你去看,不算浪費時間。
“When there is no more room in the hell, the dead will walk the earth.”总结:特别特别多的意难平。
从头到尾都理智又冷静的真男人CJ,枪法高超却未能汇合的枪店老板Andy,善意救人却死于同伴之手的老太太,还有被咬后望着船只远去自尽的Michael…每一个角色的死都令人叹息。
他真,我哭有些情节过于生硬,比如Nicole为了压根没有危险的狗而私自开车出去,逃亡时车内急转弯还开电锯错杀队友,真是让人抓心挠肝🤨但也有很多棒呆了的部分,我很喜欢中间幸存者们悠闲度日的片段。
印象最深的屋顶隔空下棋依我看,最佳队伍配置大概是CJ、黑警官、枪店老板、男主、老太太和女主,四个战斗力担当兼强壮劳动力,男主兼任领导者与调节者(男主在电影中很多地方都组织了团队内讧),一个司机兼战斗力(老太太枪技了得)和一个奶妈(女主是护士),如果是这六个人一起苟在商场大概真能熬过去🥸但哪有那么多如果。
最后幸存的四人登上游艇,当淡水和食物告罄,游艇也耗尽了燃料,被迫上岛的数人终究是没能逃脱他们的命运——人类的黄昏,活死人的黎明。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鼠尾草电影(sagemovie)百家号:鼠尾草电影
这部2004年的《活死人黎明》实际上是导演罗梅罗“丧尸三部曲”中的一部翻拍作品(《活死人之夜》-1968、《活死人黎明》-1978、《丧尸出笼》-195)。
罗梅罗被誉为“丧尸之父”,他奠定了“丧尸电影”的基石,为后来的丧尸电影和电视剧确立了一系列准则和设定。
例如:丧尸往往是由于化学物质泄漏或核辐射导致病毒感染而变异的人类;丧尸通常智力低下,行动迟缓;丧尸渴望吃活人肉;被丧尸咬伤的人也会变成丧尸。
翻拍版的《活死人黎明》故事情节更为丰富,剧情更为紧凑——五分钟内进入主题,毫不拖沓,同时娱乐性更强。
整个故事紧凑严密,演员的妆容也异常逼真,不亚于现在的技术。
电影的配乐大胆采用摇滚风格,减轻了血腥画面所带来的不适感,也增加了一些黑色幽默元素。
这也是导演扎克施耐德的导演处女作。
扎克施耐德的作品包括:《斯巴达300勇士》、《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正义联盟》、《超人:钢铁之躯》、《美少女特工队》、《守望者》等。
即使在本片中,扎克施耐德尚未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但他已经展示出他喜欢使用慢镜头的特点(CCTV10甚至曾专门讨论过该片的慢镜头)。
在镜头运用和剧情安排方面,电影生动地展示了末日丧尸来袭的绝望场景,并添加了一些幽默元素来缓解紧张氛围,初露导演的才华。
影片开篇便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死者复活了——你的邻居、亲人、爱人、朋友一个接一个被感染,他们变得面目狰狞,嘴角滴着鲜血,目光空洞而凶恶,似乎你成了美味的晚餐。
随着黎明的来临,死亡如疾风般席卷整个大地。
女主是一名护士,她在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希望与丈夫渡过美好时光。
然而,嘴角带血的邻居女儿突然闯入,将丈夫咬死。
影片中的主角常常与新闻报道失之交臂,女主对丈夫已变异毫无所知,仍想施以援手。
在她逃脱后,她与后来的“武力代表”(黑人警察)、“领袖”(电视销售员)、“捣乱分子”(轻微违法的黑人及其孕妇妻子)相遇,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商场避难的旅程。
商场的设定非常巧妙,人们在生前最钟爱逛的地方竟成了他们的避难所。
商场同时满足了幸存者们对现代设施和食物的需求,但是否会吸引已故者凭记忆回归?
电影中的反派角色也是必不可少的。
早期的反派由商场里不愿离开的保安CJ扮演,他以老大哥的身份带着两个小助手,试图阻止主角一行人进入他们的安全领地。
在外面可是有丧尸的威胁啊,无处可去的主角们只能交出武器,并被关在上锁的住所里。
他们的命运会有所改变吗?
主角团队的“领袖”曾经是电视销售员,他充分发挥了口才与智慧,以一种“CJ,你肯定想到了……CJ,你也应该想到了……”的方式,让CJ接受并执行他提出的建议。
例如,绘制楼顶的SOS求救信号,检查各通道的出口并加强防护。
后来,CJ还协助其他成员解救了新来的成员。
在“丧尸电影”中,通常会有丰富的人物原型相搭配:有道德的人、自私者、猪队友、倒霉鬼。
这群性格迥异的人,都到达商场后,会引发一系列的戏剧冲突。
故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
很快,新成员中就有人发生了变异,主角们不得不宰杀被咬过的人。
其中,一位父亲不幸被咬,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女儿,因为女儿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他了,他一直保护着女儿,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而另一个被咬的是孕妇,她的丈夫得知妻子会变成丧尸后,为了保护妻儿,将妻子隔离并偷偷照顾,最终,孩子是否能够顺利诞生?
我尤其喜欢影片中的一段情节,那就是黑人警察与商场对面杂货铺楼顶老板之间的友情。
黑人警察不仅是武力担当,还是一个重情义的人。
他一直盼望与自己的队友会合,但当他得知队友基地已经失守时,他与对面商铺楼顶的老板成了一对隔空相望的好朋友。
这一段的场景非常轻松愉快,他们通过纸板、马克笔和望远镜进行“交流”,玩“隔空下棋”,甚至进行“丧尸练靶”。
这一切都由导演精彩地呈现,但最终他们是否能够顺利会面呢?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关于狗的,虽然导演似乎对“狗粉”不太友好,但在剧中,地下室的狗实际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幸运的是,丧尸们似乎对狗儿不感兴趣,所以它才能够幸存下来。
这只狗在剧情中扮演了桥梁的角色,连接了不同的情节。
导演罗梅罗曾表示他反感虚假的消费社会,因此将故事背景设定在商场内,而新导演扎克施耐德则完美地延续了这一思想。
商场里有人们曾经拥有的快乐时光:恋爱、下棋、打篮球、试衣、试鞋、看电视等,这些都是曾经的日常生活,当幸存者们在充满免费物品的商场中寻找乐趣时,他们仿佛仍然是在消费,而不是在寻找避难所,人类以这些精神粮食来维系彼此的情感和生存,而丧尸则以吃人肉为生。
这种日子能够持续多久呢?
最后,我想提到游戏《求生之路》受到了这部电影的许多启发,《僵尸围城》也受到了电影中商场保卫战的影响。
尽管时势造英雄,但每个角色都因其独特的人性而显得出色。
特别是结局,颠覆了人们的印象,既可以说是一个完结,也可以说是一个开始,千万不要错过结尾的花絮。
在2004年,能够如此平衡血腥暴力和人性的电影实在难得,它既带来观众亲身体验的紧张感,又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对于喜欢“丧尸题材”的观众来说,《活死人黎明》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鼠尾草电影(sagemovie)百家号:鼠尾草电影
真激情
中规中矩的片子,总体还可以。
安迪哥就这样被他们活生生害死了。。。
难得的比较经典的丧尸片 喜欢导演处理细节的方法和一些慢动作的运用 最后那段让人想起rec 片子里穿插的黑色幽默的成分也非常给力 配乐不错 就是我以为最开始特写女主洗手和警察磕破胳膊那段是为了后面变丧尸啊 白等了1个半小时
绝望了
黎明演的好好啊,我都没有认出来他。
导演的厌女情结能再明显点吗?男人是弃暗投明、舍生取义、点子王、神枪手,女人则是救狗圣母、倒霉蛋、临时居所的不稳定因素。无法否认在末日逃生这种极限场合男人优势明显,全男战队比全女战队更可能通关,但也正因如此,某种轻慢与歧视也被塞进情势的罅隙中,被悄然掩饰了过去。
僵尸的电影都烂 应该归类为喜剧片 郁闷
无聊...
沒看過原版,但翻拍版不賴,是看過的最好的僵尸電影。從前幾分鐘開始就與眾不同,直奔主題,主角們沒有一絲猶豫、拖沓,迅速進入狀態,并找到了最適合生存的商場。側重不在逃亡戲,而在倖存者的狀態,其中不乏寓意。但地獄罪滿為患,把人間懲罰原因指向亂搞顯然沒切中要點。結尾很犀利。
人像刻画的不足和残缺,是最失败的。
僵尸设定和人性揭示都算是行尸走肉的前辈级了,相比行尸走肉没那么虐却爽得多!扎导全部电影补完,这部处女作能看出其个人风格还没完全形成,属于叙事四平八稳的爽片类型
女主真的是低血压治愈者
开头就是医院那部
这种低级僵尸片居然有打五星四星的。。。。真是佩服
过瘾的枪战、绝望的故事,还有几处闲情与幽默。超市丧尸片最过瘾,一边紧张,一边又有恃无恐。
丧尸片吧就那么几个情节几个镜头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的丧尸片
诚意十足。僵尸的速度比《僵尸肖恩》里快了几十倍~
结局果然不出所料,片尾出乎预料是disturbed,down with the sick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