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骨头

蓝色骨头,Blue Sky Bones,The Blue Bone

主演:赵有亮,倪虹洁,尹昉,黄轩,黄幻,果靖霖,雷汉,陶冶,毛阿敏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蓝色骨头》剧照

蓝色骨头 剧照 NO.1蓝色骨头 剧照 NO.2蓝色骨头 剧照 NO.3蓝色骨头 剧照 NO.4蓝色骨头 剧照 NO.5蓝色骨头 剧照 NO.6蓝色骨头 剧照 NO.13蓝色骨头 剧照 NO.14蓝色骨头 剧照 NO.15蓝色骨头 剧照 NO.16蓝色骨头 剧照 NO.17蓝色骨头 剧照 NO.18蓝色骨头 剧照 NO.19蓝色骨头 剧照 NO.20

《蓝色骨头》剧情介绍

蓝色骨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网络写手钟华(尹昉 饰)是一个边缘人物,他是地下摇滚歌手,也是专业黑客。他帮音乐公司的老板徐天(果静林 饰)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一次意外他勾搭上了一个没名气的小歌手萌萌(黄幻 饰),而不幸的是,她居然是老板的情人……正当钟华迷茫之时,他接到了多年没有音讯的父亲钟振清(赵 有亮 饰)发来的邮包,其中竟然藏着一段在文革岁月中的凄婉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施堰萍(倪虹洁 饰)的女文青,她有着一段与众不同的岁月,与同学陈东(黄轩 饰)写了一首改变她一生的歌曲,而她竟然与钟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钟华看着上一辈人的故事,逐渐了解了他们,他与父亲、母亲最终在一首歌曲中破镜重圆,而他也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憨豆先生的圣诞节叛逆性百万亚瑟王沙雕兄弟打丧尸乔纳斯梅根失踪神盾局特工第四季热血杨家将电影虫王战队超王者:冒险天堂牙狼:魔戒战记真相在耳中江姐迷失内华达2:密涅瓦皇家棕榈第一季水姑娘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向阳素描·甜蜜蜂窝一呼一吸奔跑吧爱人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爱与青春的福利回屌丝男士第二季浴水重生幸福在一起夜班医生第四季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二季三叠纪小队历劫惊涛刀客外传火星异种神偷奶爸3隔山有眼

《蓝色骨头》长篇影评

 1 ) 《蓝色骨头》:灵光乍现,足够耀眼

《蓝色骨头》最让人好奇的,当然是首当导演的崔健,在这样的人生阶段,究竟想讲讲哪些,以及,当然,讲得怎么样。

影片中有两段比较重的演出,印象很深。

一个,是影片真正震撼到我的一个段落,施堰萍开始演唱《迷失的季节》,陶冶在一个淋浴头下,悲绝地独自起舞,在这里,镜头配合舞蹈,直接彻底阐明陶冶的同性之爱,随后的意象镜头,把那种撕心裂肺诠释得酣畅淋漓,这一段的才华,让人拍案叫绝。

另一个,是钟华那段《蓝色骨头》联网演唱。

这两段的摄影和剪辑堪称震撼!

杜可风的镜头真是无比强大。

影片讲故事的方式没有走平铺直叙,时间线是错乱的(但是故事本身并不乱,现代部分的故事的缺点下文再表),破碎的片段逐渐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宣泄。

并且以舞台、剪辑台或电影来呈现电影本身的方式,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在舞台、银幕与现实之间无断点相互滑入,这些都很有灵光。

过去与当下两个时空,在这些方式下,不是单纯的平行推进,而是相互影响,并形成互文。

在我心里,单独《迷失的季节》那一场表演的呈现,就不虚这一场观影了。

不过影片这种值得品味的段落还有很多。

绝望后的释怀,让钟华的父亲,踏上了那段自己为自己安排的水葬之旅,当纤夫们抬起他的棺材,那种仪式感,是似曾相识的。

在山水间,钟华的父亲扔掉那把抢,也终于扔掉了过去,解开了下身,让仅有的那一颗面向阳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施堰萍一点一点把自己眼睛砸破,流出的眼泪混着鲜血而成血泪,让绝望有了一种象征性。

这里也提一下,倪虹洁在影片中的表演很不错,这个血泪,自然又惊人。

《迷失的季节》演出后,遭到领导狠批,三个主演都得到了处分,陶冶在走时,说自己不想再跳舞了,这是怎样一种失落。

是啊,《迷失的季节》那种撕裂,好似可以耗掉他整个的灵魂,悲痛至极后的麻木,原来的表达载体,终究成了不敢也不愿再运用的武器。

当做完爱的钟华躺在萌萌身上泣不成声,当萌萌被音乐和钟华逼着跳起了舞……等等,会有很多一下刻进脑子里,激起一股股味道。

几乎是不出所料,崔健的电影采用了大量独白,这是把一肚子的话讲出来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当然,一定是讲不尽的,也当然,这种独白的方式和内容一定会让一些人讨厌,就像影片本身一样,会有人对它深恶痛绝吧。

独白很有崔健的味道,那种孤傲的味道,那种八九十年代冲动、迷茫、热烈的气息。

基本独白一出,那个时代的画面就又走进了脑子里。

上世纪后三十年,中国青年的挣扎与悲哀,刻骨铭心。

从内容来看,崔健最能准确抓住的还是过去,或者说是他个人所属于的青春狂野的年代,但是对于当下(21世纪以后)的判断,多少有些陈旧与失真。

病毒和红包乐评人此类的引入,多少跟影片大的气质上不太搭调。

网络病毒这种元素还是不要轻易触碰的好,容易弄巧成拙。

影片最后老年施堰萍演唱英文版《迷失的季节》时,是全片最后的高潮,过去与现实完成了一次流畅的对话,悲欢离合,都变成了蓝色的冷静,刻入骨头。

不过,这一部分,倪虹洁的老年妆容,比较让人出戏,一特写就穿帮,已经赶上了《绣春刀》里的王千源的胡子,也让我想到了《归来》里巩俐那不尽如人意的老年妆。

比较遗憾。

崔健曾在《蓝色骨头》中唱到:“多年的政治运动使人们厌倦了红色”,影片中尾声那一个淡入的全屏红色,比较刺眼。

这部电影,无疑,是有一定的解读空间的,这可以算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功能,创造意象,供观者各取所需。

对它的解读与趣味性无关,而是提供了一个回溯国家历史、个人命运的线索。

这是这部电影非常宝贵的一点。

它并不是完美的,实际上我作为局外人都替它可惜,但是影片的光芒,且可以遮住它存在的问题,使它足够耀眼。

 2 ) 叼着骨头的,不一定是狗。

这是部充满崔健符号的影片,观影时我脑中交织着《江上的母亲》和《1984》的情境,像这样从扭曲时代的狭缝间悲放的恶之花,何止万千?

悲剧二字只是浮浅的描绘,歌与泣又何能触及那万千鲜活的血与肉?

更为可怖的是,它们不是已经绝迹的故事,它们是我们身边的正在蔓延的现实,今日数百位维权律师的遭遇即是明证。

电影本身有不少不足,但题材属于中国电影鲜有,相对于著书立言,电影这种表现形式更难触及敏感的题材,这也是中国难以对黑。

暗的文革时代进行彻底反思的一个现实状况。

与此对比的电影《归来》则完全避重就轻,消费苦难,活脱脱一部智斗失忆症的温馨动人正能量家庭伦理剧,这样的桥段放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皆可,不过是老油条式的世故圆滑。

其不知所云与时代脱节的隔空感更是暗含粉饰,仿佛文革过后就此万物和谐天下太平。

现实中大导演张艺谋俯首帖耳地呈上超生罚款,与其在电影中颂扬的盛世形成了绝妙的呼应,正是这个时代精彩的注脚。

 3 ) 1

太可惜,也太可气,你是一个春天的花朵,却长在秋天里。

旧式军装洗的干干净净,能闻到香皂味儿。

漂亮女孩和两个小伙子相遇,注定要有些故事要发生,顶针那样错位式的喜欢是那般耳熟能详。

然而时代的大手把第三个男人推到女孩身旁。

前两个男人在不错的环境下更像是男孩,因为他们站得高,可以追求。

而钟华的父亲,这个给领导开车的小伙子只是默默的在女孩身后看着,有时也会称赞她漂亮,也只是不能让人记在心上的闲谈。

两个人凑在一起就像飞鸟和鱼,本就矛盾重重,男主角钟华,就是这样矛盾结合下的孩子。

他有着母亲的才华,父亲的刚毅,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里面的小蜜角色哭着跳舞时,我好喜欢她,一个脑袋空空如也的漂亮女孩执着起来,更加令人想要摸摸头呵护。

故事里闪过些令人尴尬的小矫情片段,正义凛然的小伙子总是使人不屑,比如男二,也许那年代真是遍地这种外貌与内心都正义的家伙存在,我也以己度人的觉得扯淡。

故事能让人提起精神的地方不是细致的年代描写和感情走向,而是“本以为,然而”这么弄几次后我才打起精神觉得“诶?

这可还行”最行的就是音乐了,蓝色骨头小号一响,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小蜜怎么扭都好看了。

有那么一会儿,骨头变蓝了。

 4 ) 我们做爱吧!然后背叛,伤害,别离。

《蓝色骨头》上映第六天,全国票房累计348万。

从上映第一天12%的排片率,下降到了今天的1.87%。

电影院很现实,他们要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他们发现《银河护卫队》的上座率比《蓝色骨头》高多了。

所以,排片越来越少。

观众也很现实,好不容易约会和放松,当然选择3D大片,看着爆炸和打斗的大场面,不用费脑子的剧情,看完开开心心吃饭或者开房。

崔健的歌里,好多的金句。

这部电影里,好多的台词也完全不输韩寒的《后会无期》。

但是电影还是受到了一些指责和质疑。

缺少文艺片应该有的踏实叙事,多线条讲故事,搞的混乱不堪。

如果单独把施堰萍、陈东以及孙洪三个人文革时期文工团的三角恋展现出来,再完整的去讲钟华和萌萌的故事,会舒服很多。

结果被剪辑得乱七八糟,观看的时候,就好比在做爱:前戏、进入、加速,马上就要来高潮,突然身子底下的人把你推开,喊了声“我去上厕所,我让我妹妹过来,你们继续啊,不过我一会儿随时还回来,看我蹲厕所要蹲多长时间,到时候,再把我妹妹踹开,不过我今天拉肚子,要是还要去厕所,我妹妹再过来”。

任何人都会被折磨得阳痿。

无论你有多爱崔健。

但是我依然爱这部电影。

依然钟情于施堰萍、陈东以及孙洪三个人的三角恋。

作为一个腐女,我认为没有比同性恋再美好的相爱了。

有一场戏,孙洪叫陈东起床,他坐在床边,陈东坐起来,俩人打闹了两下,如果我是他们,一定幸福得都化掉了。

后来,施堰萍爱陈东,她问陈东:他爱的是你,你爱的是谁?

之后两个人做爱,第二天因为那首《迷失的季节》三个人受到审查。

孙洪被送上火车,施堰萍被送回老家,唯有陈东下落不明,电影里没有做任何的交代。

后来我在想,陈东应该是留在了文工团。

他出卖了她,他也出卖了他,在前途面前,爱着自己的男人,自己爱着的女人,屁都不是。

崔健的歌曲《蓝色骨头》里的几句词我特别喜欢:哥儿们之间谈论爱情认真也是假的只有在姑娘面前动感情才叫算是真的当你真的爱的时候理论都是虚的只有分手的时候疼痛才是实的崔健的歌以及电影里,展现了太多的真实,我们能从这种真实中映照出自己的虚伪。

我想,在上映之前,一定有和我一样现实的人,劝他线性叙事,劝他把电影改个名字。

如果电影叫《他爱他,他爱她》或者叫《摇滚不死,快感不息》,哪怕叫《鱼鸟之恋》或者《迷失的季节》,都应该能有更好的票房。

但是崔健不像我们这种俗人,向生活妥协,向钱低头。

所以,人家好几十年了,一直是摇滚教父。

 5 ) 蓝色骨头 | 部分台词摘录

● 网线和电脑接触的那个点,就像是信息世界的屁眼。

只要你能经得起肮脏,你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吃了什么和缺少什么。

音乐就像这个世界的裤衩。

它能遮羞,它又性感,而且时尚。

● 因为选择她的人是首长的儿子。

只有在爱情上我妈是主动的,她总是拒绝让她感到被动的男人。

首长的儿子也不在话下。

● 孙洪身上有缠绵而刚毅的气质是在任何军营里见不到的。

这恰恰给了我妈一个可以主动的机会。

● 我妈默默地在感谢首长的儿子。

因为他似乎比我妈更了解我妈——她应该属于一个舞台,而不是一个战场。

● 但是真正玩枪的人是不用碰枪的。

他们玩的是玩枪的人。

● “不够。

” (..... 我淦 太够了这句)● 谈论历史是要有角度的。

有了角度就有了责任。

网络是没有角度的。

在网络上看那段历史,如同一个漂浮的时空。

不可思议的是我是那个时空出生的。

我都能闻到那儿的气息,却不能谈论它。

(指文革)● 每次跟邹阿姨通话后都会有一种伤感,因为她是我在真实世界里虚拟的母亲。

● 浪漫都是虚拟的,孤独才是真实的。

庆幸的是,只有孤独才是穿越时空的途径,而浪漫只是穿越时空的目的。

 6 ) 骨头很硬心很软

曾在 B站看过片段,就是三个人合作的那段舞蹈和歌曲,太惊艳了,看得起鸡皮疙瘩。

陶冶的舞蹈好有张力,似乎每一块肌肉都在跃动,那首歌的穿插也恰到好处,除了舞蹈本身的内涵还有三个人的情感纠缠,既暧昧又荷尔蒙爆棚。

文工团这段很有岁月感(芳华相比就感觉人物造型太范式了),黄轩的样貌特别符合那个年代部队文工团的形象,青春文气。

倪虹洁美得不可言状,但旁白说了在美貌和聪明间她会选择聪明,后来当她自毁容貌重新开始,大概才真正进入到自己追求的精神世界,再回到最初的地方,是否一切释然,与青春的遗憾和解。

父亲这个角色更有戏剧性,赵有亮演起来还蛮豁得出去的,得知癌症晚期干脆出走,在山水间疗愈自己。

尹昉演的儿子很有摇滚味儿,没想到他完全不靠自己的舞蹈优势演了一些令人难忘的角色,比如近期的温柔壳,真是勇于走出舒适圈的狠人。

最后那场演唱会太棒了,蓝色骨头音乐和词都那么崔健,女孩的舞蹈虽然没有陶冶专业竟然很让人感动。

崔健把不同时代的故事用亲情关系串起来,三个人又有不同经历,似乎一辈子不能互相理解和接受。

这就是现实,春天的花开在春天里,却没有遇到真正爱花懂花的人。

杜可风的摄影绝妙,不同的时代感呼之欲出,整部电影看似杂乱却逻辑自洽。

 7 ) 蓝色骨头

因为我是先听过这首歌,再看的这部电影……并不可惜 也并不可气我经过基本的努力接受了基本的教育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我爸爸当初告诉我要想有出息就得好好学习拿出好成绩可是我曾经不太相信这个我现在还是不太相信这个我说人活着要痛快加独立才算是有意义所以我学校还没毕业就开始找了个工作我要干我最喜欢干的不管挣钱多少所以我的工作就是一个写字的一开始我就是想用笔发发牢骚可是谁知道这一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俗话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只要我有笔谁都拦不住我这就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兴趣还能有什么工作比这更来兴趣呢钱虽然不多所以并不太忙正好剩下了时间让我琢磨活着的意义三角架有三条腿才稳定少了任何一条都要不停的运动我的生活也要有三大要素才幸福就是为了得到幸福人们才忙活着第一 就是事业象我上面说的能高高兴兴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有话就说 有话就写而且要彻底因为每次彻底之后才会出现美妙的空虚第二 就是身体一定要健康因为我身体要是不舒服那么什么都是白给所以我一周三次跑步加上一次游泳在运动中想事儿越想越起劲儿第三 当然就是一个爱情了其实姑娘们不知道小伙子心中的虚弱没有爱情的日子自然哥儿们多就象男人越是闲着越是人缘儿好哥儿们之间谈论爱情认真也是假的只有在姑娘面前动感情才叫算是真的当你真的爱的时候理论都是虚的只有分手的时候疼痛才是实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没有人告诉我有人在追求我是不是我的工作太多了感情也变坏了还是身体一独立欲望就变野了反正这三条腿儿的原则听起来有点简单可是现实中得到两个就不容易如今金钱美女都需要好的身体谁能告诉我爱情到底要我使出多大的力气红色 黄色和蓝色分别代表人的心身体和智慧如今这三个颜色统统被泥土盖了起来就象眼前这个社会的大酱缸多年的政治运动使人们厌倦了红色周围黄色的肉体已经把灵魂埋没只有扭曲一下我自己抬头看看上面原来是少有的一片蓝蓝的天空红色已经把鲜血污染了真不知血和心到底哪个是热的阳光和灯光同时照着我的身体要么我选择孤独要么我选择堕落蓝色的天空给了我无限的理性看起来却象是忍受只有无限的感觉才能给我无穷的力量爸爸 我就是一个春天的花朵正好长在一个春天里因为我的骨头也是蓝的——崔健《蓝色骨头》歌词

 8 ) 崔健人生轨迹的自我自反与谶语

崔健的这部作品不能说多么出众,但是绝对文艺,非常自我,首先让我讶异的是,从票房来看,可以得知当下的所谓的文艺青年是多么的伪文艺,或许这个群体的实质数量是很稀缺的,所谓的文艺青年更多的是小清新一把,咔嚓咔嚓拍照发朋友圈即可……回到这部电影,文艺的彻头彻尾,因为故事主人公也很文艺,也都是文艺工作者,有的影评称这是崔健的处女作,然后训斥一番,其实,要搞清的是,这不是崔健第一次不务正业,这并没有什么,只是,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又属性是摇滚乐,那么其实他的一切都应该是摇滚的,这部影片也是摇滚的,只是形式上的摇滚无法弥补内容上摇滚的残缺……影片是三个故事组成,二元的呼应,三个故事分别是儿子的当代故事,爸爸妈妈的文革故事,以及妈妈和两位军队青年的解放后故事,依次而言,后两个故事是远胜于前者的,特别是最后那个故事,那段音乐配着小战士舞蹈的戏,想想那段三人间,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杂糅,OMG这真有点大师的味道了,然后中间那段故事就开始平庸,接着第一段故事完全成了无病呻吟式的呢喃,一下子电影水准low到低。

如果说曾经的故事有回忆和自传色彩,现在的故事显示出的只是作者和这个时代的脱节,他根本不了解这个时代现实主义应该如何表达,屌丝和草根如何生活,于是,崔健继而采用的对应的二元,曾经的政治和现在的金钱来映衬,这是多么简单划分偷工减料投机取巧的模式啊,一下子故事单薄到成了吹弹可破的薄纸……当然影片的作为音乐电影,作为一部音乐人的电影,音乐编曲是非常悦耳的,影片讲述故事的不断闪回,不断交叉叙事,蒙太奇的使用应链接了过去和现在的关系,割裂不断被弥合,特别要说的是,影片的画面处理得很有水平,这要感激杜可风,特别是后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实在弱爆了,影像无法弥补内容的空白……回顾体味这部电影,不由得五味杂陈,这部电影也是摇滚的,摇滚有着其特有的追求,追求自由,追求一种批判,追求一种革命,但是追求中所透露出对现实的迷茫和无法驾驭,正是崔健本人真实写照,是崔健人生轨迹的谶语,崔健有他的历史地位,但是他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对他来说是如此的虚无……正所谓瑕不掩瑜,观赏度虽然一般,但是文艺度还是值得一看的……

 9 ) 要么我选择孤独 要么我选择堕落

《蓝色骨头》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无论放在中国还是世界论域,这部电影都可圈可点,是部诚意之作。

他的不足之处在于表现形式太过『文艺』,表现形式选择本来不是问题,但在华语电影中的文艺腔被王家卫专权后,其它如此运镜和叙事的电影。

文艺就成了原罪。

崔健大可避开这种形式,把故事讲的更丰满一点,人物也不要那么脸谱。

或者他可以像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全部使用意像表达故事。

但也没有,他安排了一把奇特的枪,可以发射子弹,可以拍照片(过去的权力,子弹。

和现在的权力,艳照)于是夹在现实和抽象之间,使得这部电影令很多人产生了障碍,表示看不太明白。

理解的人,到最后可能会哭。

领会到导演的诚意以及努力的埋伏。

话说回来,崔健哪有不诚意的作品呢?

我看不到。

听不到,中国的明星里,崔健的才华影响力都是最大的,却也最低调。

这一点,他和另一个惺惺相惜的大院子弟王朔很像。

二人都是那个时代风头无两的人物,又都自愿选择消失在这个众生喧哗的网络时代。

崔健和王朔,也是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两个人。

王朔在《无知者无畏》里有一篇谈中国现代文艺的文章,说崔健横空出世,『哑着嗓子一吼,就像天上下刀子,刀刀砍中人麻筋儿』。

时隔十几年,我又重新听崔健,还是这种感觉,热血沸腾,脑子发热,享受的起鸡皮疙瘩。

这部电影整体给人种MV的感觉。

还是个摇滚MV。

他把曾经在歌词里出现的几个故事,意像,融合到这一部电影里。

(《蓝色骨头》《迷失的季节》《超越那一天》《城市船夫》等)它讲述了一个跨越几十年的,两代人的故事。

文革时期的父亲母亲的故事,以及『红旗下的蛋』---儿子的故事。

但此处有个硬伤,就是这个儿子年纪太轻。

另外,崔健在《锵锵三人行》上公开辟了一次谣:他其实不是和林立果住一个大院儿的。

年纪也对不上。

据说最早出自他的经纪人酒后戏言,后来越传越真,说崔健小时候和林立果住一个大院儿的,林穿军装抱吉它,听Beatles,完成了崔健对西方音乐的启蒙。

这是不确的传言,崔健是61年生人,林立果45年生人,71年就死了,林立果死时,崔健才10岁。

但林立果喜欢摇滚乐是确有其事,我在《Mao, the Unknown story》里看到,林立果不仅喜欢摇滚乐,还团结了一批当时同类的军二代,组织过好几次秘密暗杀毛的活动,这些有为青年大多因为事败而亡,张戎根据访谈和其它佐证材料生动得写出这批人一起听西方音乐看西方电影,举事前饮酒宣誓的场面,当时看的挺感动的。

---我们都在感谢蛋炒饭,其实如果林立果成功了。

中国可能又是一番景象。

这是题外话,虽然是误传。

但崔健表示他小时候的确在大院里见过军装抱吉它听摇滚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在空政文工团见过同性恋。

其实没有时代背景不影响欣赏,那个时代是什么呢?

就是强调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禁欲,禁美。

一切美好的,个人的,都是罪大恶极。

这部电影里用《蓝色骨头》作为反抗,显得更加个人,只是为童年的委屈,洗脱童年的阴影。

其实在表现这个主题上,崔健有一部更宏大的《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给我点儿肉给我点儿雪换掉我的志如钢意如铁。。。

给我点儿刺激大夫老爷给我点儿爱护士姐姐快让我哭快让我笑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儿野。

这简直是一代人的心声。

其实崔健这半生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在表达着一个主题:脱赤。

抹掉红色的记忆。

用种种方法。

崔健在访谈中说起军队大院的生活,其实比大家的想象自由的多,摇滚乐,西方毒草书籍,内部参考影片,王朔也是一样,王朔曾说起那个时代偷听邓丽君,感觉太不同了,心慢慢融化。

在一个不自由的年代里少有的可以享有部分自由的特权阶级。

他们,还有姜文,都觉得童年少年生活挺幸福的。

我们可以想象到那种真正的外部世界和一个疯狂中国之间的文化冲击。

这种冲击下,有了崔健的摇滚乐,王朔的『痞子文学』。

在我们看来,压制越激烈,反抗就越有力。

而直到今天我才忽然意识到,比之普通人的懵然无知,其实对他们而言,是没有压制的。

他们表达的力量,来自对自身的困境,来自『天生骄傲』之后的失落与困惑。

来自对那个时代的『呕吐』--因为早早醒觉却又无力反抗。

崔健说他一直在战胜自己(这一点我们在他作品里看得出),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崔健对网络的认识不像某些影评人说的那样低级。

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而已。

在访谈里他也重申,网络是什么?

就是屁眼。

Asshole,只要你受得了肮脏,你就知道这世界吃了什么和缺少什么。

你不得不佩服崔健的理解力和概括力。

其实崔健的歌很多都是写给某一类人的励志歌曲--追求智慧和美的人。

《蓝色骨头》里他把父亲安排成一个智慧的人,特工,发明间谍手枪,监控高手。

把母亲安排成追求美的理想主义者。

而在儿子的挣扎与妥协中,集成了母亲的艺术天分以及父亲的智慧(发明病毒)。

《蓝色骨头》这首歌阐明了生活的三大要义:事业,健康,爱情。

之后又申明了蓝色代表未来、理性和智慧,我觉得崔健是少有的认识到这一点的艺术家。

大多艺术家太强调自己的天才和抑郁症了。

崔健在很年轻就成名,但他一直都很清醒的分得清艺术成就和商业成就。

这种尊重艺术和智慧的人才会老而弥坚。

抑郁症们随着时代的流水逝去不见踪影了,留下来的是沙滩上这些坚硬、形状独特的石头。

 10 ) 蓝色骨头: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

(原载于猫眼电影)有“中国摇滚教父”之称的崔健,首部执导的电影长片,选择了音乐题材,这是情理之中。

而原本还持有几分音乐会喧宾夺主致使电影成为加长MV的担忧,却发现音乐很好地扮演了配角,最出彩的部分实则是舞蹈,这则是意料之外;然而在这些年的几部话题处女作普遍质量堪忧的背景下,《蓝色骨头》虽然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崔健在展示个人化经历的同时,并没有丢失电影这一媒介的本真,甚至还在剪辑和意象的刻画上制造了不少的惊喜,交出了一份有态度有技法也有风格的水准之上的处女作,而这又是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音乐人兼网络黑客钟华一面拼凑父母的故事,一面与现实在困惑中抗争。

从文革的纯情恋爱和时代悲剧,到现代的商业利益和网络宅文化,借由剪辑不断地插叙和倒叙,虽然偶有拖沓之感,但还是完成了两个故事的圆融。

其中,母亲、孙宏和陈东的三角关系处理得最妙,从浴室独舞到三人排练再到领导审查,三个转场惊艳至极,呈现出一种蓬勃的诗意,三人的情感和命运也随着音乐和舞蹈推进,成为全片完成度最高的一场戏。

除此之外,车破荧幕、隧道晃镜和山涧纤夫的镜头以及红蓝鱼鸟的意象也都可圈可点。

相较之下,现代部分的叙事则狠狠拖了后腿,略显幼稚甚至可笑的网络病毒,演出时《蓝色骨头》的鸡汤歌词,以及将摇滚精神简单地处理为与商业的割裂,过于稚嫩和直白的处理让影片陷入一种尴尬的落差中。

作为一部处女作,崔健也没能避免“创作的故事无法完成导演的诉求欲望”的毛病,但是毫无疑问,《蓝》的成片质量并不令人失望,至少足够把那几部长版MV和段子集锦的所谓“电影”的脸面打得通红了。

个人评分【7/10】

《蓝色骨头》短评

非职业的导演玩结构花样,作品很容易累坏观众,挑观众,文革戏份很有感觉,现代戏部分则太勉强

7分钟前
  • zhang 2nd
  • 还行

少有的在表达思想的电影。它在通过影像表达,而不是无病呻吟

11分钟前
  • 陈细柳
  • 力荐

“太可惜也太可氣,我剛剛見到你。你是春天裡的花朵,長在了秋天裡。”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它的「不合時宜」,喜歡它的「孤獨」,也喜歡它最後的「釋懷」,尋找到自己的方向。

16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文革那段真的很喜欢,如果一直是保持这段的水准,真是才华横溢之作。可惜,现代部分的病毒啊红包啊都实在有些low,躁得慌。崔健很努力想去解开历史的结,结果我看到了想看的历史,但打的结还在那,并没有真正释怀

17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虽然不完美,但是很有灵气儿。时空穿梭、想象力、浪漫、生动、诗意。迷失的季节与蓝色骨头间,歌词的变化。枪与玫瑰。蓝风筝。摇滚人拍的文革就是不一样。反省完正向前进,找到自己的武器,带劲儿!

22分钟前
  • 桃子
  • 推荐

挺有情怀的,就是最终没捏成一完整电影的感觉

2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2022年4月15日,一场线上演唱会激起了全国中年人的狂欢,他们跟随着崔健的歌声回首自己的青春和过去,一句「老子根本没变」是多少人想要的状态和初衷。狂欢过后静下心来看了这部崔健自编自导的《蓝色骨头》,里面有太多那个年代的缩影和影射,直白脱俗、毫不拖泥带水,再加上自己的音乐,影像和音乐的双重输出我感受到了鱼和鸟儿终究不能相恋的痛。那个年代和这个时候的崔健从骨子里透出的硬气是相同的,他依旧为时代发声,依旧替「人」呐喊。

27分钟前
  • As you like it
  • 推荐

花一块钱看的,白瞎一块钱

31分钟前
  • NeoTDX
  • 很差

公映

32分钟前
  • pipboy
  • 推荐

寻回老爹失去的蓝色睾丸

34分钟前
  • chan
  • 较差

与摇滚乐一样混乱,思想、追求、迷乱生活、法律边界…有一些精彩,无大的惊喜。

35分钟前
  • 最爱百年孤独
  • 还行

剪辑很大程度上救了这部电影也注入了很多眼前一亮得东西,观影时多次想到李阳的短片。大量的闪回与强烈的诉求欲望又令整体过于拖沓,而且作为音乐电影歌这么难听真的是不能忍。

36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太多色情镜头让人恶心,但倪虹洁是真美。

40分钟前
  • ccjd
  • 较差

崔健自己也说我没有导演的专业知识,我只能按我的方式来。这个电影在电影界在主流文化里可能都激不起什么波澜,但老崔按他说的做到了“有话就说,有话就写,并且要彻底。” 这就是一个摇滚乐手自己编剧、导演并且亲自剪辑的还不赖的电影。粉感动!

44分钟前
  • 猫不然.exe
  • 推荐

电影语言用得不够好,一贯性差了些。但是想法很好啊,至少性感。

45分钟前
  • uma y
  • 推荐

崔健像是一直活在八十年代,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当时的新潮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风吹雨打,终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土。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想给两星半,有点强说愁的意思,好好讲故事别唱歌的话还有可能是个好电影,强加的音乐和艺术隐喻根本就不搭调,文革戏和拉纤戏单独拎出来看是可以的,但非得加个摇滚混剪在一起实在太跳脱了

49分钟前
  • Mo
  • 还行

郭敬明那样让人安全平安度过一个半小时的“业余导演”才是业界良心。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20230204

51分钟前
  • RealNoémi
  • 较差

不要抱什么希望,崔大爷玩自恋,没劲!

53分钟前
  • 天使爱被窝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