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野良犬》营造的情感氛围过火了些,那《挎斗摩托车里的狗》就是始终维持浅淡的清凉感。
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易换角色形象的竹内结子之外(也不是特别出格,但已经远离了先前作品的单一形象),就是对片子一直是夏天的气息所着迷,如同记不大清楚的长大故事。
单是今年新片中,关于成长的片子都有太多,比如《屋顶上的童年时光》,那里头也有个离家出走的私奔老妈,小孩子却不能因此将成长停滞。
反过来,正是父亲/母亲的缺席,促使他们迎来了成长更为迅速的机会。
30岁的薫陷入人生低潮,必然地想起这段童年往事。
开始回忆,洋子的出现到消失,占去了片子大部分内容。
之后始终没有再出现被岁月蚕食的洋子,那也不大重要。
所以,熏在那个夏天遇见了会抽烟的洋子,她似乎还和老爸维持着某种关系。
只要不是幕后常见的狠毒妇人,谁是父亲背后的女人,一点都不重要。
故事的进展很平缓,洋子教她骑自行车,洋子带她去找百惠,洋子带她去伊豆海边,一直到最后,洋子离开了熏,就此远离不再出现。
她留给熏的似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东西,那年夏天那些事还有那个人。
熏对于洋子的欢喜悲伤失落也无法尽懂,这种称之为“心灵碰撞”的东西其实再寻常不过,一段相处的时光,夏天的太阳,鸟叫蝉鸣。
走出心情的低潮,结尾的乐观、希望和感动是可以预判的,因为《挎斗摩托车里的狗》有一个追忆的开头,它必然要首尾呼应。
不知该说编剧导演到位,还是原著小说厉害,这个成长故事简直是个标准的人生范本。
跟根岸吉太郎的《向雪祈愿》那种感悟生活、体验收获其实近乎一致,只不过讲述者成了一名女子和她10岁时的童年。
最后,回到狗的话题。
片名“挎斗摩托车里的狗”,在小女孩眼里,狗与人的相通,养跟被养,就是片中父亲骑车来接她们回家段落传达的含义。
套用个说法,或许这个片名让清淡的影片有了些调皮色彩,因为,片中确实有很多小幽默待你去留心意会。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841690/
看了一些日本电影.也看过一点日本的小说. 感觉日本真的是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日本文化对季节一向的敏感,象俳句. 他们对季节的敏感又和西方人见面寒暄那种不一样.总感觉是有一种绵长的愁绪,但想找个因由又找不到.日本的电影,很多都是讲一个平淡的近乎乏味的故事. 但他是关注人生,关注心灵的. 日本人的幽默感也很奇怪,他们好象总会有一些外星人一样的想象.日本的文艺作品好象多是关于生活,关于日常.反观我们国家,好象都是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 他们总想说点大问题,讲点大道理. 其实我自己在思考的时候往往也会不知不觉就往这上走. 大问题当然要有人提,大道理也有很多人在讲. 不过,我想现在我更需要的可能是这种接近人间烟火的,可以让我回忆过去,可以引起共鸣的东西. 这更是符合人性的人文关怀吧.简简单单讲个故事,简简单单的被触动. 就象夏天的风轻抚过风铃.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就是海边那一段。
“藤壶的同伴叫龟手,放在味兽汁里面很好吃。
”什么是龟手?
真的很想知道。
30岁的近藤薰收到弟弟的结婚请柬,获知离婚的父母也将出席婚礼,让她回忆起多年前母亲离家出走后,突然闯进生活中的女人洋子。
10岁的薰期末考试回家,母亲正在家里打扫卫生,不停地埋怨和唠叨,然后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
七月末骑自行车长卷发的洋子推门出现,薰一脸警觉地防备,直到洋子邀请薰去超市买食物。
原本应该是大吵大闹狗血的家庭伦理戏,但因为电影里出现的人物都恰如其分地化解。
严厉的母亲,随性的洋子,克制早熟的薰,混沌直接的弟弟。
和严厉压抑的母亲比起来,洋子是另一种女性的存在。
影片没有太多笔墨呈现洋子和薰父亲之间的感情线,更多呈现的是洋子和薰之间因遇见而相互改变的故事。
薰的愿望是坐在挎斗摩托车像狗一样快乐,但因薰过分懂事,她不会把自身的愿望表达出来,洋子的性格恰恰相反,肆意张扬,骑着自行车就像拥有全世界,不过她们内里都是不知变通和倔强的人,喜欢影片结尾洋子对薰说的那句,『很高兴认识你这个朋友』,有时候一个人突然出现,就是为了让你学会些什么然后消失。
无论时间过去很久,她们都不会忘记相互陪伴的夏天,或许是热风吹窗帘的聒噪蝉鸣,或许是自动售卖机里腻甜的可乐,或许是第一次骑自行车穿过的河道,或许是第一次学习扔棒球,或许是两个人突然决定去海边。
虽然大人和小孩各有各的心事和烦恼,实在分不清薰和洋子,到底谁更像大人谁更像小孩?
竹内结子的气场有种被偏爱的少女明朗感,她的片子只看过《金色梦乡》和《挎斗摩托车的狗》,两个故事都有点寻常生活的不按常理发展的色彩。
人的一生或寻常或黯淡的时光占99.9%,那0.01%的人事物就是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光遇瞬间,要练习珍惜也要学会告别,而我喜欢这部电影里不矫情不怨憎不哀矜的告别。
小时候的一些经历会改变人的一生,乖乖女即使陪洋子做了一点冒险出格的事情,跟着规矩的母亲生活,长大后也老实本分地作做着普通的工作,过着平静的生活,正如洋子对她小时候说的那样,“你长大以后也不会变的。
”那条坐在挎斗摩托车上的狗,好像它本来就坐在那里那么自如,后来小薰自己坐在那个位置,笑得很开心,后来她学着洋子用头撞父亲的肚子,叫了几声汪汪,可能在她的意识里,自己也是被圈养起来的小动物,被要求乖巧、温顺、听话,做什么都要考虑会不会被母亲骂,父亲什么都不管,带朋友来家里打麻将吸烟,只有洋子做自己,不被规矩束缚。
那个卷发造型只有竹内结子可以驾驭,太美了。
还有男主这个选角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贴近现实,可是那么吸引两个美女又很魔幻,要是换个小田切让之类的演员不知道效果如何。
后劲太大,这部电影过了几天还在我脑海里回放,洋子手里的《维庸之妻》到底是在影射男主,还是他老婆,甚至她自己?
这个疑惑还没得到答案。
这样的小女陔,她易受到惊吓,她敏感、沉默、羞怯,她有一点儿倔强,她内心有小小的自己的世界,希望被爱,亦不知怎样表达。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吧,看到小熏,怜惜的,心疼的,像捕捉到了自己幼年的影子。
可好的是她遇到了洋子。
突然地来到,突然地离开。
不过总是来了。
像一束光,率性、鲜艳、明亮,充满鲜灵灵生活的气息,盛放在熏拘谨的生活里。
小的时候我们不懂得怎样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爱。
-拘谨、内向,自己只和自己分享。
突然之间我厌倦了这样的晦暗和隐忍,我喜欢洋子的性格,无拘无束,似闪亮晴天。
对近藤薰姐弟来说,洋子似乎是个不一样的存在。
弟弟只是觉得有这个人,可是姐姐薰内心却感觉不一样。
在妈妈离家出走之次日,洋子突然来到家中,开始帮助做饭,收拾家务。
阿薰有些反感,又有些不知所措。
可是不久渐渐被这个大大咧咧的阿姨所吸引。
自己从一个闷闷孩子变得开朗起来。
不过夏天还没有过完,妈妈回来了,洋子阿姨走了。
只留下印象在薰心中直到永远。
如小品一样,温馨的小故事,薰与洋子生活中的一小段,可是影响的也许是一生。
隔壁奥运开幕式正热烈的播放着。
我给朋友发了几条短信,无意中点了这部很干净片子。
偶尔会会意的笑笑,随手点着了一根烟,在八月的夜晚。
其实一个人静静的看就好了,不需去揣测结局,很舒服。
真是好电影!
清浅却让人念念不忘!
心血来潮想着写写它,也因为我觉得这电影实在不错。
故事其实及其简单,蝉鸣的夏天、懵懂的童年、破裂的家庭、突然而来的友情、当然还有海边……夏天感觉呼之欲出,影片也把这充满回忆的夏天拍得温暖而安静。
我想说的是片中一大一小女主角。
小女孩出场的造型可爱极了,那发型大概可算是童年的经典标志之一。
女主角洋子出场踏着一辆绿色自行车缓缓而来也给人青春的咄咄逼人之感。
尔后,她们成了朋友。
小女孩也许也和我一样一开始一直在疑问这个莫名其妙来家做饭的姐姐到底是谁。
她是如此随性,在小女孩家中翘着腿、抽着烟、看着小说。
同时,她又轻而易举的应付着小女孩家中的一切。
她的表情总是真诚而明亮,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让小女孩虽好奇也不自觉成了朋友。
小女孩呢,想做摩托车上的那只狗。
呵,纯真如此,这也大概是她们彼此成为朋友的前提吧。
后来,洋子被伤害了。
当然,这样的女子,这样的感情,受伤是迟早的。
她轻描淡写的问着小女孩“可不可以陪我过暑假?
”。
她们一起去了海边,在海边她终究还是会发自肺腑的说道:“比起喜欢讨厌的东西,讨厌喜欢的东西会更难”。
再后来,分手后的洋子没了来小女孩家的理由,于是在她家的最后一天,她和小女孩对坐在桌子两边,看着桌上的柠檬她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
到底还是留了眼泪,再潇洒、明亮的女子在感情上也有着脆弱的一面。
影片拍出来却不显煽情,反而冲淡且温暖。
影片的好在于角色勾画的细致,与性格塑造的共鸣。
用评论《忽而今夏》里的话来说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凭着性情里的天真,硬是把原本颇有点尴尬的关系处理得天清气朗,风和日丽。
以至于小薰在二十年后回想起来,心中也全无怨怼,只余温柔牵动。
”真是入木三分!
夏天过去,友情也结束了。
可二十年后的小女孩再看到绿色自行车时还是忍不住驻足观望……这样的夏天美好且短暂,这样的夏天注定终身难忘。
竹内姐姐演主人公“我”爸爸的情妇,被爸爸抛弃后,用22万日币分手费带上“我”一起去海边过了一个暑假的故事,应该是结子在闪婚闪离人气大跌之后的作品,我觉得这部戏比<春雪>适合她多了,反正一直是看到纯爱,行定勋就绕道走的。
这次竹内能接到这个角色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能够情场失意赌场得意一把。
故事感觉不错,无奈的淡淡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感觉。
自行车就是她们共同代表独立坚强不向男性世界妥协的道具。
不过我还是十分好奇她们在海边凿的那个龟手是啥东西呀,google好像也搜不到的说,有人能告诉我不?
母亲离家的夏天,放肆喝可乐吃巧克力豆的夏天,做许多不可以做的夏天,学会骑自行车的夏天,乳牙松动的夏天……一切都来自那个突然到来的明媚姐姐。是做个让人听话的人,还是做个听话的人,又或者只是坐在挎斗里神气活现。大人们的世界一知半解,孩子只会亲近一颗真心,但暑假过去,牙齿脱落,她就和童年一样消失了。(结子姐姐,谢谢你的美,冥诞快乐)
散文一样的故事。在弟弟口中,洋子只是父亲的情人,但是对于熏来说,洋子就像是一个童年的闯入者,补足了父亲和母亲都无法给予的一些东西。那个短暂的夏天,她不仅仅收获了快乐和友情,也找到了忠于自我的契机。
小三的潇洒完胜!
日本电影惯有的清淡风格,起初觉得有些无聊,但越看越被小女孩和大女人之间那种温柔的向心力感动。她们年龄悬殊,没有血缘,却不由自主被对方吸引,建立起一种微妙的情谊。因为小女孩心里已早早成熟,大女人心中却始终住着一个小女孩。孤独的人大概会喜欢此片吧,遇到那种第一眼就信赖的人,真好。
莫名其妙看完了,没看懂,但是看完了。YUI声音一秒就听出来了
为片尾一闪而过绿色自行车的设定多给一星半。
最后正牌副牌碰面吓到我了..竹内美死了美死了
谁写的主演是伊势谷···明明就是个打酱油的。不能说不好,不过也不会有深刻的印象。
淡淡的女性情谊,美好的事情总发生在夏天。
1. 佩服日本人对待婚姻上的淡定、从容,从这个小女孩儿身上就能够看得出。可能父母虽然感情不在了,即便离婚分开生活,对孩子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没有过多负面影响,整个社会都是淡定、从容的吧。2. 夏天是个有故事的季节,但大家都是那么不急不缓的享受夏日。
清新,温暖
補標。交換記憶的鑰匙,貼近過往懸掛的巢。有風時搖搖晃晃,無風時像穀子一般穩定。
(豆瓣真空期补标9月末-12月)
哈哈 挺喜欢的 其实我看的听开心的 虽然搞不清大人的那些事 最后看到那副画了 哈哈
突然出现的怪婆婆树木希林是一个惊喜!戳穿别人的心思,还是那么毒舌哈哈哈哈不知道为啥我对爸爸颇有好感,跟高亚麟长得挺像,“希望大家之间都和睦相处”。被妈妈带走时,脑袋用力撞爸爸的啤酒肚,然后冲着爸爸“汪汪”,爸爸也“汪汪”,太感动了,熏就是挎斗摩托里的那只狗,右边是爸爸和洋子,挎斗摩托冲破空气,风吹过的感觉就是一家人。
所以我就說豆瓣人喜歡的我都不喜歡,評分還滿高誒~雖然不是說很難看,但始終是沒有看出味道,除了看出結子姐非常有味道!完全是爲了結子姐~大美人!而且全片看完意外的結束曲是YUI的歌,哇哈哈~加分!片名非常怪異,當時是看片名就覺得不會好看,不過,意外的還是很紅的樣子~
无可代替的夏天与童年。捷豹(Jaguar)英国豪华汽车品牌,英国皇室御用品牌。女人会通过照顾男人来支配他们。我也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我跟我爸过。我从小就不喜欢喝碳酸饮料,肚子会涨的像球一样。如果大家都和平相处,世界会变得很美好。
竹内结子真好看!日影真的是很治愈。日常的故事,典型的日本,夏日,自行车,海边度假,不是盛大的烟花。
又是一部不知道为什么要拍成电影的电影。剧情基本为0,全靠主演演技。看making里导演说看小说的时候觉得很有画面感,也和自己一直想拍的东西契合。大概他就是想让我们看看80年代的日本,海,和小孩眼中的大人模样吧。
小萝莉和御姐都戳中萌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