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影片的最后一刻:男主角在要退隐的时候,刚刚走出门就被人用枪给撂倒了。
这让我想到了《上海滩》,也是最后,也是要退出,也是刚刚走出那个门,许文强被打死了。
刚看完《the lord of war》,顺着豆瓣的评论于是看到《千层膏》,看完了最后才知道这片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男主角的名字。
只是,大概真的也不是人人都那么聪明吧。
不知道那软弱的一枪要了他的命没。
英式英语听起来虽然很gentle,不过大概真不适合我这种嫩头青,我是说我还要在这部片子中努力的分辨各种不同的英语口音,很累。
长的非常棱角分明的男一号很合我的口味,尽管大家都说他很俄罗斯,不过俄罗斯也谬啥不好,男人就该长成这样。
老实说,第一次看还是感觉很混乱的剧情,从头到尾都非常紧张,但过于庞杂的分支让人很累,我想我得抽个时间再看一遍。
最后十分钟大营救什么的很美式,突然在一片和谐声中被毙了很港式有木有?
嫩版的汤姆哈迪这酱油打的巨到位,可惜男一号丹尼尔大叔放眼腐国演艺圈里真算是无演技,万年冰山面瘫的一个表情。
只有在冰柜旁边被打的吐血爬起来又倒下去的时候居然中我笑点了。
反观小本塑造的农村风二货少爷倒是更活灵活现嘛。
再就是遗留问题,男猪脚啊你都平安无事了,干嘛找人再去截比你段位高的多的人的货,还泡人家女儿,这不明显没事儿找死型么。
至于小本同学为什么要杀他,好吧。
难道是受闺中密友被男人拐走而受打击了然后被他爹出钱买凶杀人?
小本你就是key man.握拳
导演和低俗小说的那个估计是一路的,镜头切换的超级利落精巧,叹为观止。
可是我总是觉得这部电影技巧过于臻于完美(镜头确实是漂亮的厉害的噢),电影本身要传达给观众的东西却相对显得薄弱,查同学说 it seems that 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but the reality is always beyond you。
我知道导演也是要体现生命的无序性和宿命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不如旺角黑夜,低俗小说,这个杀手有点冷,或者神秘河来得那么深刻,引人思考。
是不是男主脚太酷太不近人间烟火让人无法感同身受?
是不是女孩子看电影还是比较重视人性和相对人情流露的部分?
不知道了,总之这些东西让我觉得作为电影背后的思想内涵,可能蝴蝶给我的震撼更加多更加深入一些。
诶,电影看刁了的人就是这个样子的里面伦敦的场景,部分演员的newcastle口音还是让我觉得亲切万分。
到最后才想起来这部片子我看过了,不过上次看觉得很boring,这次看却觉得很好看。
内心独白方面有盖里奇的影子,但是镜头没那么炫,天气很好,色调很阳光,剧情却很沉重,都是利益和政治,堂堂黑帮片,竟然么有兄弟情可以萌。
不过我认为海报上这个女人可以做攻,丹尼尔克雷格想向她打探消息竟然要靠色诱她。
难道导演早就看中他这点,演007的时候才把原本邦女郎应该贡献的戏份也给了他?
毒品改变了一切。
总有一天毒品生意会合法。
永远别太贪婪。
只有傻瓜才以为警察是群傻瓜。
如果你想要和平,就得做好战争的准备。
以前劫匪们想尽办法从银行里取出钱,现在却是想尽办法把黑钱存进去。
别跟我提细节,就告诉我已经完成了。
——丘吉尔“你能快点给我找几个人吗?
”“要多快?
”“像两万磅那么快。
”你来处理,或者我处理你。
如果你曾经杀过某个人,永远不要让活着的人知道。
楚博先生可以在10分钟之内找到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人。
好的经商策略是做一个好的中间人。
相对于西方世界的黑帮电影,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则更偏好于英伦的黑帮片,倒并不是说美国的黑帮片不够好。
毕竟美国的《教父》、《美国往事》这样的作品属于黑帮片的经典之作,美国黑帮片在风格上总体偏重于写实,当然也有象昆汀塔兰蒂诺这样的另类。
但就近几年来看,美国的黑帮片没什么出彩的作品,倒是英伦的黑帮片另树一帜大放异彩,尤以新锐导演盖里奇为代表拍出了《两杆老烟枪》、《掠夺》这样漂亮的作品。
但盖里奇自从和麦当娜结婚后,拍了部喜剧题材的影片《踩过界》却引来骂声一片,于是歇了一阵后开始重操旧刀,最新黑帮片《左轮手枪》却迟迟未能面世。
在黑帮片漫长的真空期里,影片《夹心蛋糕》却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夹心蛋糕》的导演马修•沃恩也是和盖里奇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他们两人一起合作成立了斯卡电影公司,共同制作了影片《两杆老烟枪》和《掠夺》。
这一次他从制片人转而亲自执导了这部黑帮电影。
基于他曾经作为盖里奇作品的制片人,因此在他的黑帮影片《夹心蛋糕》中仍不可避免有着盖里奇作品的影子,但这并不是问题。
如果说他从盖里奇处学到了不少好的技巧,但同样也在自己的电影中避免了盖里奇那种MTV式过分花哨的画面剪切。
应该说马修在这部自己的作品中溶入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使影片有了自己的标签,而非单一的盖里奇式的。
回过头来谈谈这部电影,就个人以为这也是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黑帮电影中的佳作。
影片中的出现的主人公是个规矩人,当然不是指正常社会中的,而是指黑社会当中。
他在黑社会中安安份份地做他的毒品中转生意,其次绝不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混混打交道避免惹上麻烦,只等有一天能够安然地退休享受生活。
说实话在这样的黑帮片里你挑不出一个好人,在盖里奇的电影中早就领教过了,不过在一大帮混蛋当中主人公还算是个说得过去的家伙。
影片并没有告诉我们主人公的名字,事实上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他其实代表了大部分毒贩的思维方式,把毒品交易当成一门生意来做,从中获取超额利润。
主人公甚至幻想毒品交易的合法化,如陈列于超市的商品。
西方的黑帮片与东方典型的香港黑帮片不一样的就是,他们很少讲义气之类的情感东西,利益才是驱动一切的至高动力。
就象马克思说的那样,为了百分之几百的利润人们愿意铤而走险。
所以在这部电影中围绕着斗争的还是那些利益。
其实相对于黑帮电影的暴力场面,我欣赏英伦黑帮电影的是它并不非常血腥却很有趣,加之一些冷幽默,让影片看起来非常轻松。
而并不仅止于此,更加关键的是它那些独特巧妙的局情设置和不同条线的交汇产生出的结果。
相对于盖里奇过分的散乱众多的人物线索,马修在《夹心蛋糕》中的主线和主人公还是相当清楚的,虽然也有一些复线围绕在左右,总体来说让观众在观赏中还是容易领会的。
在《夹心蛋糕》中的主人公办事小心,在江湖中尽量避免惹上麻烦。
但俗话说的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同样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麻烦。
因为老板给他的任务,他随之而来陷入到两个大麻烦当中,有可能连命都搭上。
其实到这里我渐渐明白了影片的片名“夹心蛋糕”的含义,一个小人物事实上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当影片中主人公面临这一大堆麻烦时他最终受到来自两方面的危机,而他正好被夹在当中。
这其实也是英伦黑帮片熟悉的套路,镜头常常对准那些黑帮小人物,有趣之处就在于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黑社会之中,小鱼如何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大鱼的捕食,甚至利用环境和复杂的帮派关系来反戈一击。
当我们的主人公明白自己的危难处境后,于是开动脑部机器寻找使自己安全脱身同时又得利的办法。
看到这个阶段时我们基本知道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同时也知道这个影片有可能的结果。
果然他骗过了大部分人,但只是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影片巧妙的设置,还是让我们领教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小人物还只是大人物手中的棋子,弱肉强食,动物世界的基本原则。
虽说与盖里奇以往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导演马修有节制的对影片进行了控制,并没有让《夹心蛋糕》玩得跟盖里奇的电影那样张场,画面剪切得象MTV式眼花缭乱。
不过他在场景的转换上保持着漂亮的手法,衔接得天衣无缝,还是有着奇妙的技巧活,不过并不显得张场。
对于影片中的诸多出场的黑帮人物,在人物的刻画上依然非常的鲜明和夸张化,使每个人物看起来都特征明显得代表着自己在黑帮中的地位。
但是与盖里奇那种极度幽默和夸张的表现手法相比,马修在这方面是相当内敛的。
虽说象《夹心蛋糕》这样的黑帮电影基本上是属于娱乐片范畴的,但是马修并没有如盖里奇那样让整部影片充满了娱乐元素,从而看起来有趣精彩但在是非观念上概念模糊。
我个人觉得马修最后让影片出现的这个出意料的结尾多少接受了东方黑帮电影的一些理念。
仿佛在说着一入江湖深似海的无奈,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由不得你的,并非想离开就能离得开的。
道出了当你朝自己的人生方向迈出关键一步时,就已经决定了你的归宿,连回头都变得困难。
虽说象这样带着批判性的说教并不多也并不刻意,但仍然对影片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使影片的层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文:眉间尺
从头至尾一直被剧情拽着走。
只到最后那一枪结束。。。。。。
整个片子没有因果,没有逻辑。
却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令人回味不尽。
相信最后男主人公叫什么谁都不会知道了。。。。。。。
挺诙谐的。
也挺讽的。
感觉没有什么感觉,却又存在一丝感觉。
因为涉及的内容太多,新老两代黑帮的恩怨纠葛(不能用情仇,正如上面老兄说的,老外的黑帮中只有利益,没有义气),主人公接的两件事本身联系也不是太紧密,所以看了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特别是药丸最终怎么回到主人公手里,交待不清。
出来混得想全身而退,从此以后和美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很难,让主角死去,大家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的死法让我觉得有些滑稽,出乎意料。
无聊。
其实能把一部含有黑帮、犯罪、悬疑、毒品等元素的作品拍得如此无聊温吞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整部影片就如同最后一枪一样,想要给观众一种惊讶、出其不意、与众不同的感觉,但其实是挺蠢的安排。
衝著Daniel Craig ,Ben Whishaw,Tom Hardy,Burn Gorman這麼多大牌給四星 結局那一下也太超展開
三观好正的毒贩片,汤接这片怕不是为了吓自己吧。话说回来,这片跟传奇如出一辙的扮相和雪茄pose,十年后整个脱胎换骨,果然吸毒害人……
对着丹叔的金发碧眼宽肩窄臀犯花痴100min截图180张,这痴汉的节奏最呀么最摇摆+剧情什么的基本没有关注我会说吗,别的演员在我眼里黯然失色我会说吗,小本戏份太少了每次出场都在嘤嘤嘤+结局太搞笑了好嘛!猫咪哆嗦着对丹叔说叫你背着我找女人!去死吧呜呜呜!
三星半,依稀有两杆大烟枪的影子。
2012.2.3 DVD bad,bad, bad movie
人物关系太复杂
我说这电影好盖里奇的味道,看导演的简历才知道,他是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的制片人。也是盖·里奇与麦当娜婚礼上的伴郎。。。
就英音听着好听 故事讲的好烂。。。
我不喜欢这个男猪脚,对他的007更是无爱...看不下去啊,没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快进了
同学推荐,因为他说头上一直:where is my fucking prisoner。
风格跑题了的感觉。
人在江湖,无法退休。
黑帮题材确实不是我的菜,两杆大烟枪try了好几次还是只看了个头,这部纯属是为了看本猫并为007打个底,还饶了个清秀时期的汤老湿,结尾是个亮点,差点冲动多给一星
对盖里奇非常拙劣的模仿,想要做到环环紧扣首尾相接因果报应,拼命往里塞了一大堆任务好几条故事线几轮因果,结果能力实在有限,写明白了的人物不超过五个,太多线头没有处理,看到后面叫人又厌倦又迷惑,105分钟的电影给人看出了一种205分钟的疲惫感,真有你的马修沃恩。
额有点难为情,我能说我没大看懂么,相当混乱。最后为什么Dragon拿了人头就不追那批货了,还有最后是从埃迪手中把货又抢回来了么?男猪脚又成一把手了?我擦埃迪这么容易就完蛋了?还有一直帮男猪脚到最后的那几个家伙,就是之前的买主,到底是什么关系啊?我好混乱啊。。。给跪,没看懂的片只能3星
英国黑帮片,跟盖里奇早起的电影很像,但是视觉表现力差很多,看到中间都快睡着了。剧情的反转也都是陈词滥调了,都能猜到
不好说是否成功。但很喜欢X先生专注的眼神,的样子
趁着最近狂看Daniel Craig的片子的劲头把这个也翻出来重温,然后再次确认了我爱死英国黑帮片这个事实。愈发觉得Daniel Craig跑去演007是件很可惜的事情,他更适合这种类型的角色啊!P.S.:为啥这人的眼睛能蓝成这样啊跟假的似的 T T... P.P.S:看到了颇粉嫩的老湿,当年看的时候完全不认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