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搞不懂面子,体面,形式,家丑不可外扬有什么用,明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所有人都在装糊涂,不务实,没用还显得虚荣。
也许话里有话是成年人的幽默,那可真是又冷又热的。
请人办事就说赏脸,办成了说这人很有面子;对上了面上要过得去,最后要互相给个台阶下;树先生想让别人给个面子,可没人给他面子啊。
总之确实就是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撕破脸。
它不像尊严,虽然我也不是很懂尊严,往往提尊重的时候是没有尊重的时候。
等等,赏脸不会是只是客套话,只是低俗的人当真了吧?
给台阶只是和气生财,僵住不好交流了吧?
题记:三代人在纽约社区的轻喜剧里我们你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差异――――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202.108.15.241/boardfile/movie/20061/20060101020946.jpg[/img]小薇的妈妈是陈冲演的,我们年代的美人竟然已是半百的妇人,岁月是奇怪的东西,在深处,青春不老!
《面子》是讲述在美国华裔的故事,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作选择轻喜剧是明智的,文化的冲突和代沟往往是戏剧最好的矛盾点。
我依旧记得《北京故事A Great Wall》(1986版,导演: 王正方 )里的台词,现在真的应验了这句话,不是美国都是同性恋,而是海外华裔都是同性恋,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描写海外中国人的电影总是和同性恋有关,这是一个似乎有些老套的故事,亚裔社区的隔阂,中国父辈 “卫道者”的形象,太极拳、京戏和算命成为他们一代的标志。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他们思维模式的变化,导演给了观众一个理解别人的方式,最后三代在怪异的组合里大团圆时,我们感动于他们彼此的宽容和尊重。
这部电影有趣的场景是怀孕的小薇妈妈高太太和小薇去诊所别人误会的场景陈冲演的很到位,不露声色的微笑里有着一丝尴尬,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面子的场景。
同性题材,特别是华裔的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然而,有些性招摇的镜头不用其实也无妨,华人社会的抑制对于欧洲人而言就是注视点,就像《蝴蝶君》里的抑制和李安在此道的熟练运用,肉不能吸引西方,吸引他们的永远是东方人迷一样的含蓄。
导演在处理她们慢跑的戏就比较含蓄,或许是我想得邪门,她们此热狗的场景有着某种的暗示吧,爱情,是两个人事情,在日将宽松的环境里我们明白它和缘分有关和性别无关。
高妈妈相亲充满了喜剧的效果,在婚姻问题上中国人是最图谋实际的,婚姻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是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息息相关的,这点上恩格斯早就说过。
导演不知何处觅来一般有趣的男人,演得个个出彩。
导演伍思薇化了5年筹备这样的本子也借鉴了不少电影,高妈妈找郎君的整个段落是台湾电影《征婚启事》的翻版,高妈妈婚礼被女儿喊停是对《简·爱》的致敬,而成为落跑新娘的段落也有着《毕业生》的影子,虽然借鉴的地方很多,不过导演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有几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守寡的高妈妈可谓年老心态不老,对于女儿是同志的事实从惊愕到接受并鼓励女儿去追求真实反映着中国母亲对于独生女的宠爱。
不过,维微安和小薇在机场通道里的戏有些戏剧化,为了面子主题的高潮导演故意让她们分别了三个月,在如旧的社区舞会上,两个女孩终于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小薇和维微安在高妈妈家吃饭的戏导演处理得很好,高妈妈旁敲侧击对维微安的话和小薇的紧张,陈冲演出了一个母亲的敏感和心情的矛盾,华人毕竟是很难接受自己子女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而且,华人社会的中年妇女是喜欢家长里短的,而这些人性特征都被导演敏锐捕捉到了。
特别是高妈妈怀孕之后社区妇女的闲言碎语,这些为小薇在同性情感面前的犹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至于,那封揭示高妈妈秘密的来信有些突兀,逃婚和高老爷子最终的接受是导演的安排,不过作为喜剧电影合理的夸张还是可以理解的。
电影真实叙说着三代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心快乐,前后呼应的两场舞会表明着社区的渐变过程,舞会浓缩着一个社区的人际关系,在美国上两代华人的圈子就是相对封闭,只有小薇的一代她们才真正融进美国社会。
我非常欣赏演主角小薇的演员杨雅慧(Michelle Krusiec),这个出生台湾,从小美国长大的女孩,有着中国女孩含蓄、收敛的气质,她将欲言又止的窘迫和压抑自己情感的焦虑演得非常到位。
导演自己的表白索这是一部体现人性的电影,她属于整个世界。
作为中国观众,从纽约一个华裔家庭三代人的故事里我们能得到许多启示,比如教育方式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影片真正起到了寓教寓乐的作用。
【附录:影片资料】《面子Saving Face》2005年美国导演:伍思薇Alice Wu主演:陈冲、杨雅慧(Michelle Krusiec)片长:91分钟奖项: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个人评价:艺术性4,欣赏性6(让人开心的电影)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上午02时15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约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面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浓浓的家庭味儿,首尾呼应的剧情和台词,女儿同性恋和母亲忘年恋一明一暗两条线的设置。
看过很多遍,越看越有意思。
最近观影让我颇为印象深刻的是Vivian。
同志占总人口的5%,女同对半分也就2.5%,在这个绝大多数都是异性恋的地球,异性恋找到真爱的几率都寥寥无几,更别提2.5%遇到2.5%并且还是真爱的概率有多大。
对于那些仍心怀真爱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爱情的蕾丝边们,Vivian这样的姑娘大概就是梦想情人了吧。
在性生活中,Vivian是受,是被动的一方,但在这段关系中,Vivian一直都是主动争取的那一方。
Will和Vivian在华人聚会上对上眼,是Vivian在Will购物时用呻吟声给出暗示,是Vivian用信封和零钱留下信息要Will去看她的演出,也是Vivian在演出结束后聊天时说出那句“Then I kissed you on the nose”,对于爱情,Vivian的示意足够明显吧。
接下来的发展,是Vivian教Will不受伤摔倒时打算亲热Will,并且Will刚去Vivian家时那幅画着两个姑娘的画也很有意思。
Vivian生日,她们关系陷入僵局,Will通宵过夜的经历看似Will争取实际是Vivian主动给的。
以及Vivian后来要出国发展,都是Vivian主动争取Will的挽留。
但Vivian也是个聪明的姑娘,就像那句俗到骨子里的“如果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一百步,我会先走九十九步,然后等你走那最后一步”一样,机场Will欠Vivian的吻,也必须等到Will在聚会时的主动奉上才肯复合。
所以,妹子们,遇到Vivian这样的梦想情人就嫁了吧。
华裔导演Alice Wu的开山之作--浪漫轻喜剧《Saving Face》,像是一颗裹着白巧克力的榛子。
白巧克力香浓柔滑乖巧,大幅提高了愣头愣脑的榛子的受欢迎程度;榛子朴实坚硬倔强,也使人见人爱的白巧克力不流于轻浮。
这部既娱乐感官又温暖人心影片将于今天(5月27日)在纽约和洛杉矶公映,我乐观其成。
不折不扣的三个女人一台戏:Wil(Michelle Krusiec饰--纽约城里的外科医生 / 年轻的华裔女同性恋),爱上了她老板的女儿Vivian (Lynn Chen饰-- 纽约市芭蕾舞团的希望之星 / 又一个年轻的华裔女同性恋)。
正当爱情的小苗开始发芽的时候,Wil的妈妈(陈冲饰--守寡多年 / 出没于法拉盛发廊和音像店 / 闲暇时练某功的华裔中年妇女)神秘怀孕,被外公逐出法拉盛,流落到Wil公寓门口的台阶上。
一场猫与老鼠的探戈就这样开始了。
没有男主角的电影怎么可能浪漫得了?
Well,你看了就知道。
这是一部非常“观众友好”的电影。
从视觉上来讲,摄影奇佳,剪辑流畅。
就人物塑造而言,两位年轻女士塑造的角色形象饱满,让人耳目一新。
Michelle Krusiec的表演举重若轻,让观众忍俊不禁。
歌剧演员出身的Lynn Chen甫一出场就卓尔不群,倾倒众生。
观众熟悉的陈冲虽然搞笑的时候稍显僵硬,但展现徐娘半老犹存风韵还是游刃有余的,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给点儿镜头就发光。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出色,从蔡琴老歌到Bossa Nova,星罗棋布,摇曳生姿。
对白土洋结合,但承转自然,豪不生硬。
纽约地区的华裔观众还能在影片中看到很多生活中的场景。
笑料也很多。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赏心悦目到了一个再加多一丝甜就能变成一部chick flick的地步。
幸而还有二女春光旖旎的缠绵戏慰籍男观众们的心灵。
《Saving Face》的情节容易让人想起两部电影:《喜宴》和《My Big Fat Greek Wedding》。
但《Saving Face》在许多层面上都超越了这两部电影。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就是一个大肥希腊chick flick,不足道哉。
《喜宴》的毛病在于它充斥着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第一代台湾移民对于华人传统文化的讽刺挖苦。
《Saving Face》里面也有一些关于华裔的陈词滥调的老笑话。
可是来自加州的第二代移民Alice Wu是在一种温情的自嘲的敝帚自珍的气氛里讲述这些笑话的。
这些陈词滥调的目的不是为了引起文化冲突或者文化批判,而是想展示:华人社区中一些所谓的陋习在温情的注视下也是可笑又可爱的。
就像导演自己说的:“我对这个社群是很有感情的。
” 《Saving Face》里的冲突并非什么文化碰撞,实乃超越种族的共同的人性所致。
榛子是什么?
榛子是同性恋和母女情。
我看过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里,《Saving Face》是最“见得光”的一部。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一般有三招:一是苦大仇深的控诉会,二是万般委屈搏同情,三是同性性行为大科普。
对于建立宽容同性恋的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这三招都没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Saving Face》创建了第四招:糖衣炮弹借尸还魂。
它借用了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电影形式--浪漫轻喜剧,表达了一个美国人民讳莫如深的主题--华裔女同性恋。
让一个“见不得光”的主题顿时变得阳光灿烂,温情脉脉,老少皆宜。
值得发扬。
《Saving Face》里的母女情表达得很贴切。
看电影的时候不觉得,看完也没什么感觉,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突然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女儿小的时候,母亲盼着她长大成人独立自主。
有一天女儿真的长大成人独立自主,便一把抓起母亲,将之藏到古董钟表的报时器背后。
从此母亲就开始按照时针飞快行走,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在女儿召见的时候忠实出现,时间一过就自行退场。
女儿希望母亲严格遵守时间表,决不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
女儿不再需要母亲的关心,而母亲却依然需要付出关心。
母亲总像个孩子般管不住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在所有方面以错误的方式给予女儿多余的关心。
直到有一天,女儿泪流满面的时候,回身看到母亲,才发现自己依然需要关心。
我是一个多月前在NYU的电影101欣赏课上看的这部电影。
观众的反应相当热烈。
我们的老师是个?嗦的老头儿 ,他把Alice Wu请到了现场,激动地说:“老朽行走江湖多年,阅人无数,像你这样第一次拍电影就如此成功的,生平罕见啊!
我预见你的电影事业将光辉灿烂!
” Alice Wu长的朴素大方,像个爱吃榛子的小松鼠,目光诚恳,说话单刀直入。
她从小生长在旧金山一带的华人社区,斯坦福电脑硕士毕业后到西雅图一家小公司当软件工程师。
工余抑制不住文学创作的欲望,遂写小说,写着写着变成了剧本。
于是工余到华大进修剧本写作,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对她说:“如果你真想拍这个电影,我愿意当你的监制。
但如果我是你,我会辞掉现在的工作,搬家到洛杉矶或者纽约,花五六年的时间系统学习如何拍电影。
”于是1999年,Alice Wu来到了纽约,在布鲁克林住下,开始在NYU学电影,课余抓住一切机会给导演们打杂,从摄影、照明到剪辑、配音。
5年之后诞生了这部电影。
十年前就看过的一部片子,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又拿出来看,而且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基本把豆瓣的影评也都看得差不多了,无论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还是从压抑个体保存面子,还是从一代代地开放,都让这部影片不仅仅如标签一样只是一部拉片,更是一部家庭伦理,社会文化融合的影片。
不想再就这个深刻值得社会学者去探究的方面去说,而就简单地从两个人的分分合合的小细节说吧,我喜欢那些不经意的小细节,有那种被两个人爱的磁场包裹的感觉,心底也不乏泛起涟漪。
从舞会的回眸,Vivian 独有的外貌与身条引起了wil的注意,但她没想到的是Vivian和她的对视里包含的不仅是回敬,也有19年前的回忆和那个时候感激而单纯的吻,就此Vivian 制造偶遇,一次次诱惑喜欢自己却不敢表白的wil ,在她家宽大的阳台教wil 如何摔倒不疼时慢慢地走进,慢慢地打开wil抱紧的双臂,直到几近贴上脸,如果没有前面Vivian的演示,但从这里断章取义地看,顺势地应该就是缓缓地,试探性地kiss啊,然而戏剧性地就是腼腆的wil没有让应该的事情发生而是顺势倒下了,wil在vivian勇敢热情地表达下显得那么无力而让人揪心(恨不得想踹她两脚啊),当两个人同时倒在地毯上时,vivian的攻势依旧没有减,两个人含情脉脉地对视在温暖的灯光下让人有些迷醉,vivian的手轻轻抚摸wil的唇,看着都有些情不自禁(后面她俩在公园里吃热狗,vivian给wil擦净嘴时,那个眼神和动作所营造的氛围连旁边的小朋友都不禁问,你俩要kiss么?
那种在俩人看来正常的举动,在别人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爱!
),继而又抓着wil的手抚摸自己的脸,恰到好处的小细节,让这个吻那么自然而又让看者回味无穷。。。
在公园的栅栏旁,两人隔着,手扒在铁丝网上,wil抠着vivian的手指,当Vivian索吻时,wil拿开了自己的手,显得无所适从,当Vivian骂该死的铁丝网时化解了小尴尬,又让wil放下了心又开始手指扭捏地盘着Vivian的手指,就是这个细小的动作把wil胆小,不敢大白天下而又喜欢享受一切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和后来Vivian说她们像外遇见不得光,见不得朋友的话也遥相呼应,这个手指的动作虽然很不起眼,但却让我有一种纠结地满足感(不知道这么说是不是被人理解),我喜欢那种比较拧巴的感情,而这部片子处处皆是,这也是这片子让我百看不厌的原因吧。
激情的部分不想说了,因为Vivian妈妈的电话让这个场景从唯美的画面变成了幽默元素,毕竟不是三级片,所以这种处理让做爱不会只让人想到性,也包含了直面,理解与支持!
机场的部分,特别是wil挽留Vivian的那段话,感觉特别鸡肋,特别不爱听那句“不要为了惩罚我而葬送了自己的理想(大概意思是这样)”,Vivian的离去是失望,也有逃避,她只能选择去满足自己父亲的愿望,而且之前她也说过去巴黎跳舞说明得到了专业上的认可,她自己也是有期待的,对她来说也并不是葬送了理想,只是选择了一个不是自己最爱但也还不错的方向,这里真的说不上惩罚和葬送吧,反正觉得这句话特别牵强。
最后在舞场复合,和开头相见遥相呼应,但是少了隐忍,少了含蓄,wil变被动为主动,一句“fuck them”,发泄了所有的过往的不悦,那一吻那么自然,让人不禁悸动,也被环绕在她们的爱里!
喜欢她们俩从眼神到微小的动作流露出的爱,感觉绵延不断而又热烈,喜欢场景柔和的灯光,让画面变得唯美而切合,至于对白感觉逊色了不少,自我认为精彩对白都是妈妈口下的,陈冲老师的表演特别到位,话语间流露出的敏感,自欺欺人,好面子等等都自然而不做作。
整部电影看了很多遍,然后拖着只看wil和Vivian很多很多遍,太喜欢她们俩之间那种纠结,拧巴,感觉有很多自己的影子,特别是wil,爱不敢爱,考虑的比谁都多,却伤害了最不该伤害的人;Vivian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爱人,勇敢而热情,一步步引导爱人让wil接受她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情感。
低成本小制作的影片败在知名导演和演员手下也还值得,但是让我投票我会投给saving face 寓意深刻又不乏幽默,形式简单却不落俗套。
👍
2006年,网友“懦弱矜持”在天涯右岸发表了一篇《写下些回忆》的帖子,记录了作者景明留学英国期间和英国华裔女子沈芳的一段同性情谊,这个故事满足了很多人对御姐、红色权贵、浪漫爱情的好奇和想象,文笔情节俱佳,成为右岸第一高楼,后来有人扒出沈芳的原型是荣毅仁的孙女荣明方,种种传闻让作者不堪其扰,于2011年从网络蒸发。
记得帖子里的景明和沈芳都喜欢一部电影——《面子》,这部电影2005年在台湾上映,由华裔女导演伍思薇执导,杨雅慧、陈冲、陈凌主演,讲述了一个守寡多年突然怀孕的妈妈和同性恋女儿之间的情感转变。
27岁的小薇是个颇有前途的外科医生,每日穿梭在公寓和医院之间,不爱打扮,不爱社交,小薇的妈妈则着急为女儿物色结婚对象,强拉着她参加定期举行的华人聚会。
这次小薇被介绍给一位股市新秀,两人跳了几分钟舞后一拍即散。
就在外公发表聚会感言的时候,小薇转头发现有个女孩正饶有兴致地瞅着自己微笑,她尴尬地咧了咧嘴。
过了几天,小薇在医院又遇到了那个女孩,她叫薇薇安,在市立芭蕾舞团当领舞,是小薇上司的女儿,两人简单交谈了几句。
回到家后,小薇惊讶地发现妈妈从外公家搬到自己家来了,妈妈看起来既慌乱又神叨,坐在床上听些奇怪的音乐。
小薇跟外婆一通电话才知道妈妈竟然怀孕了,而且打死也不说孩子的爸爸是谁。
妈妈就在小薇的公寓常住下来,她成了圈子里中年妇女的八卦对象,大家都在猜测孩子是谁的,妈妈索性辞去了超市工作,整日在家一边看言情剧养胎,一边吃医生老余开的安胎药。
与此同时,小薇和薇薇安的恋情进展顺利,只是相比舒展自信的薇薇安,小薇一直谨慎犹豫。
在外公的勒令下,妈妈决定为肚子里的孩子找个父亲,她不停地相亲,最终选定了暗恋了自己十五年的周先生。
另一边,薇薇安收到了去巴黎跳舞的邀请,她希望和小薇的感情能有个结果,但小薇没有挽留的勇气。
妈妈和周先生的婚礼开场之前,小薇无意中看见了妈妈安胎药里藏着的一封情书,以为孩子的父亲正是老余,于是跑到婚礼现场说出了真相,众人愕然,老余更是连声否认。
这时,老余的儿子小余站起来承认自己才是孩子的父亲。
现场哗然一片,外公颜面无光到说不出话来,小薇拉着妈妈的手逃了出来,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畅快。
她们坐上公车,得知薇薇安今天要去巴黎,妈妈鼓励小薇赶紧去追……
《面子》是豆瓣评分最高(8.7)的华语女同电影,它经常被和《喜宴》拿来比较,两部电影都是爱情喜剧类型的家庭片,家庭关系一直是同性题材电影的重点,《喜宴》里探讨gay的父子关系,《面子》则是les的母女关系。
小薇和妈妈之间是传统中国家庭常见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母女关系,前期妈妈以爱之名让女儿满足自己对婚姻的美满期望,女儿则在独立和孝顺之间徘徊挣扎,双方都过得不痛快。
好在陈冲饰演的妈妈不是那么“正确”,她自从丈夫去世后寄住在小薇外公家,没有婆婆妯娌勾心斗角的历练,也不用为生计操劳,所以身上留存着少女气和孩子气,看她吃饭说话的样子,背着女儿看小黄片的举动,都显示出一颗骚动的心,给了妈妈接受小薇性取向的裂缝。
妈妈怀孕这件事是破局的最大裂缝,谁能想到她48岁了未婚先孕,孩子父亲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这样她没有底气站在道德完美的立场上指责女儿搞同性恋,二十多年前妈妈迫于小薇外公的压力嫁给一个不爱的人,现在又是为了顾全他的面子要嫁给同样不爱的周先生,她已经认命了,也下意识地将这种宿命感灌输给女儿。
然而,小薇大闹婚礼的举动帮妈妈打破了命运的枷锁,她像个追爱的小女孩一样,和女儿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后的理解更深入。
除了母女关系,《面子》也涉及到父女关系。
小薇的爸爸很早之前去世,由外公托养,薇薇安也被离异的爸爸寄予厚望,对她们而言,父辈的亲情里含有高高在上的权威。
作为德高望重的教授和大家长,外公对妈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但是相比母女的终生幸福,他的一点点面子实在不足挂齿,妈妈和小薇在父权下的逃亡充满讽刺喜剧色彩。
《面子》结构精巧,节奏轻快,人物生动,对白机智,导演擅长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性别偏见的角度发掘矛盾,随处可见令人错愕或者会心的幽默,它能带给观众感官、情感和智性的三重愉悦,这是很多此类电影达不到的高度。
陈冲真是媚,饰演的48岁未婚先孕的女人,没有丝毫老气只有成熟的诱惑和丝丝憨的无知感,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年轻的男孩,天生就是需要保护的。
而同性恋女儿的扮演者直爽利落,爱的对象性感,三人女人是不可多得的到位。
结尾很理想,妈妈和年轻丈夫迎接即将出生的孩子,女儿和爱人也不在意圈子内的眼光而公开在一起。
尤其老套的祖父,居然看着女儿和外孙女的“异类”,声明:孩子出生我要时刻监督,和你们俩在一起孙子得长成什么!
但是其也默许了这一切。
描写关于居美华人及后代生活、情感状况的轻喜剧佳作。
影片的许多段落有《喜宴》、《饮食男妇》、《喜福会》等同类题材作品的即视感,同性恋、忘年恋、家长制、中国大妈等元素搭配得巧妙又生动,几位主要演员的表现相得益彰,台词洗练直白又不乏幽默,故事走向完美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羞耻观在新的环境下的尴尬、离解与转化。
这电影我看了很多遍,多年前看的时候,是奔着限制级镜头看的,看完后就丢了。
这电影我原以为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七点几,看到是8.6,我很欣慰,大众的眼睛(起码豆瓣儿的眼睛在这部上还是雪亮的,不瞎)这电影呢是有一次我深夜郁闷难解,随便搜了一部看的,没想到,捡到宝了。
片头的音乐俏皮又不大众,我好喜欢,做了一段时间的手机铃声,直到我听到了更喜欢的才换了它。
影片的格局挺小的,就是讲了爱情,只不过这爱情跟大众爱情不太一样而已。
一个是医生wil与舞蹈演员vivian之间的爱情。
哎呀呀,谁不想要个vivian呢。
wil在联谊会上瞎瞄,瞄到了vivian,vivian发现了回以微笑,wil怂到战斗值立马变为负值,并且嘴硬,跟前一个相亲对象说:我 绝 对 不 会 喜 欢 上 她【后来啪啪啪打脸,我好喜欢看:)】wil顶头上司就是vivivan老爸,vivian更是借此机会去看wil,在售货机面前挑逗wil,wil一脸呆萌,小情绪慢慢涌上心间。
vivian邀请wil去看她表演,wil去了,一起聊了天,散了步,散至对方家里。
双方愉快的喝茶聊天一起上了床,wil毕竟是顾家的人,大半夜的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和妈妈一起吃泡面,享受愉快的亲子时间。
【这一段实在是太好笑了,一个在看不可描述的东西,一个刚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哈哈哈,不愧是母女】第二天,vivian买了热狗等着wil的赴约,哎哎哎,两人的爱意从眼睛里都要溢出来啦【反正演vivian的演员说她在拍摄的时候确实爱上了wil,吼吼吼】风平浪静的过了段日子,vivian生日到了,wil说一定赴约,结果手术多到骂fuck的程度,到vivian家时,就剩主人一人了。
vivian生气自不用说,wil也很受伤啊,又不是自己的错,嘤嘤嘤,准备回家禁欲惩罚自己。
vivian一脸懵逼,哈?
就这样走了,不亲亲抱抱了吗?
主动给了个台阶,wil勇敢了一次,于是愉快的过了一夜,真是愉快。
时间长了,vivian想见wil妈妈,wil有些犹豫,奈何美人计太诱人,就答应了。
席间妈妈清楚的明白了女儿与vivian的关系,尽管三人都没有明说,但都是老司机哦。
vivian收到巴黎的邀请,vivian很犹豫,wil知道后,很怂,喜欢对方吧又自己单方面不想拖累她,加上vivian的父亲跟她的谈话,她自己更加明确我不应该成为vivian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自导自演】。
vivian多次约她都约不成,最后一次约她,从白天等到晚上,医生wil到了并且又伤了一次vivian。
vivian选择去巴黎。
后来因为一些事,wil选择勇敢,去机场堵vivian,vivian说:kiss me。
wil又一次在怂与勇敢中选择了前者。
最后呢,在两边母亲的帮助下,两人又一次见面啦。
wil终于不怂啦,两人相拥热吻,皆大欢喜。
我很喜欢这个电影,跟这个结尾有很大关系,如果vivian自此失去消息,wil继续相亲下去,那真是无聊至极。
有人不喜欢这个结尾,因为美好的让人嫉妒,哈哈哈哈哈,在那些人眼中残缺就是美,所以我希望你身上出现这种残缺美。
残缺,不完美出现在别人身上才是美的,断臂维纳斯,大家觉得美,但你自己断个臂试试呢,你是否还持有同样的观点呢?
【我完全不反感觉得维纳斯美的人,我只是很反感那些觉得只有残缺才是美的傻逼】另一个是妈妈与小余的爱情,这个爱情告诉我们要勇敢,我不详述了。
我上面的描述我自己看了下觉得好轻松愉快啊,这是一部爱情喜剧吗?
是的,但又不完全是。
两位女主的爱情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没有vivian的勇敢,这个爱情根本不成立。
家庭的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外公的好面子,华人街上那帮好嚼舌根的人,给女主的压力太大太大了,还好有vivian,还好wil有一个好工作,经济上起码独立了。
是啊,经济独立,两人相爱,怎么还不能在一起呢?
因为面子,因为要面子。
wil说:妈,我爱你,我也是gay。
妈妈说:你怎么能一边说爱我一边又伤我的心呢?
我没做过坏事,我的孩子不可能是gay。
gay怎么了,gay伤天害理了?
gay不给社会做贡献了?
gay阻碍了社会进步了?
没有啊,完全没有啊。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你与众不同,仅此而已。
抛开面子,做真实的自己,钱不少赚,饭不少吃,身边还多了一个爱人,多好【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美国这个可以有,在中国,你稍微换个方法哟】最后,谈谈vivian,还是那句话,谁不想有个vivian,又美丽,又温柔,又性感,又能干,又勇敢,又爱你。
医生wil也能干,也算美丽吧(看着挺舒服的),又忠心,还挺好养活但是足够怂啊!!!!
因为怂差点断了这段情。
最最后,不得不说,要想有个好的爱人,自己请先充实自己。
最最最后,感谢伍思薇导演,简直是天才,第一部电影居然拍的这么细腻,这么抓人心,希望以后多多出作品。
感谢wil的扮演者杨雅慧,感谢vivian的扮演者陈凌,感谢两位女主的精彩演出,你们赋予了角色灵魂。
感谢妈妈的扮演者陈冲,哈哈哈哈,就是一个妈妈呀,真棒!
其实我挺喜欢小薇这个演员她跟她的女友应该是我梦想中的lesbian同样的长发,一样凹凸有致的曲线,美丽的脸庞。
当她们一起在舞池中牵手,踏出步伐的时候,我只得拍案叫绝。
陈冲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敢爱却又保守的纠结女人。
她不顾丢了老父的面子爱上了一个年轻小伙却在小薇对自己说妈妈,我爱你。
还有,我是gay的时候难以承受。
小薇啊,你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两件事放在一起。
电影的最后仍是大欢喜收场陈冲甚至慢悠悠对着小薇说,现在就看你什么时候给我添个孙子了。
小薇一口酒噎住,所有人笑颜舒展。
我一直对小薇念念不忘尤其是她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调调真是让我欢喜至极总记得她在妇产科双腿劈开,手抱胸,还有那个尴尬的笑容怎么能有这么女人的气质T当从一场场啼笑皆非的相亲中穿着婚纱逃出的母亲和女儿跳上公车相视大笑的时候母亲终于鼓励小薇去追自己的女友我感动的泪眼迷离也许真的只是电影罢现实中的长辈,正如电影名字一样。
面子,永远是第一位。
刚刚再次看完saving face,最动容的果然是"mom,I love you and I'm gay." Wil 噙着眼泪说出来,我的心中竟也亮了一片。
Vivian在医院里公然引诱Wil,现在想来真是张力十足。
所有的演技溶解进Wil迟钝,尴尬的神情里,让人忍俊不禁。
时常怀疑,是不是真的只是舞会里的回眸一瞬,Vivian就抓住了胆小,善良的Wil,然后伺机邀约呢?
Wil何其有幸,crush on 一位美丽且“主动”的舞者。
不过,她呆呆的形象迅速被其床上的表现瓦解,爆发力,技巧,坦率讲,我无可挑剔,几乎无法相信羞涩的Wil会如此老练。
难道真的是本性使然,无需练习?
我甚至饶有兴趣地猜测Wil是一个压抑的摩羯女,在专业领域天赋极高,在感情方面胆小被动。
当Vivian在机场要求Wil当众吻她时,Wil的理智让她只能痛苦地看着爱人离开,飞往巴黎。
她失落地走出机场,在母亲怀里痛哭,或许她真的已经迈出了一步,只是这一步,在Vivian眼中还是太小了。
Vivian的爸爸让Wil放Vivian走,理由不是“同性爱的不可接受”而是“充分发挥Vivian的舞蹈天才”Wil便不接Vivian的电话,用沉默逼Vivian离开自己。
惠兰说Wil一出生就是小大人,可见这个木讷的家伙有多隐忍善良,为他人着想。
Vivian怨的就是Wil这点,一句话不说,就把自己往外面推。
如果说Vivian的巴黎梦想和Wil的无奈放手让这场爱恋走向无尽的遗憾和惆怅,我定会不甘心的,怪伍女士绑架了一场美梦。
三个月后,竟是双方的母亲暗中安排了她们的重逢,依旧是那个舞会。
彼时的惠兰已经坦然面对了自己的真爱(小余),而Vivian的妈妈也老早就同意了这两个别扭鬼的感情。
Wil的目光,就这样直直地穿过舞池的人群,满是氤氲的情愫,降落在那久违的双眸上。
刚从巴黎赶来的Vivian显然被这目光盯得局促,不安地看着Wil缓缓走近。
W:Vivian Shing,I'm asking you to dance with me.V:I can'tW:(Silence)V:There's no music.(smile)我看着她们眉眼的笑,发自内心地为她们祝福。
PS.在海外第三代或者第四代香蕉人追求自我实现的时候,国内芸芸众生还在为各种证,各种试,各种工作,各种房,各种车拼命抵押自己的青春,还真是不同次元的挣扎呢。
最喜欢的一部姬片了,也不止是一部姬片。吃顿好的,人生观都能改变。
“你怎么可以一边说爱我一边伤我的心”,天呐,这片子刻画母女关系比主角的les身份更可爱更深刻,太喜欢公交车上那段戏了,女儿带着怀孕的妈妈逃婚,鲜明的色调,晃眼的阳光,母女俩像同龄的闺蜜一样交换心声,没有什么比爱更能摆脱束缚,消融一切了!太美好了~
本片随机吓死一堆中国父母
“妈,我爱你。还有……我也是gay.”
有点想早期李安的作品,轻松的华人小品,但是结果太过和谐了,太刻意了。中国人的生活其实想半身不遂的病人,拧巴着但觉不想让人看出来。
天啊。传说中的喜剧喂。
这类中外文化冲突电影我真的不想看,一辈子不想看,永永远远不想看,不管什么地方看着都是做作,
颜值太重要了
和稀泥
强悍的女儿,更强悍的母亲
第一感觉是编剧很老派,不看出品时间会以为是1994年。总的说来除了情节连贯性有些差之外,戏剧冲击力算是平缓而有力的,喜欢里面充满了暗喻的感觉 PS:T君有别样的帅气韵味
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分,想法是好的,但没拍对味道,不是很娴熟,尤其这对蕾丝演员好像永远不在状况。话说这片子我还真不敢给我长辈看,虽然很想推荐= =
我為什麼才看 那個年代簡簡單單的妝容真美
还挺迷的……我以为九几年的片子。没想到04年……没啥大剧情……有点莫名其妙
制造矛盾的方式过于刻意,而和解的手段又比较想当然,对待文化冲突的展现上还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偶有佳句但缺乏佳章。
表面是同性题材,里子就是爱情喜剧的类型片,戏剧冲突很频繁的缺点就好接受了,能把华语电影里少有的女同戏拍得这么好看就挺不容易的,也得益于两位有魅力的华裔女演员大胆细腻的演出。虽说有《喜宴》的影子,但女导演把自己的经历融合到对海外华人社区的传统礼教风气、种族性别年龄等辛辣幽默的展现得精彩到位。电视里台词配合剧情的运用就很精妙还有好多迷影梗,影音店里扫过《末代皇帝》后却租了色情片,出嫁前父女很小津的一幕,女儿与母亲逃婚后登上大巴的《毕业生》,《曼哈顿》的剪影。最主要是陈冲真太绝了,谁还会不爱上这样的她。法国文化爱酷电影周完整版。
每次听中文台词都很尬。糟糕的节奏,糟糕的语气。感情戏也很不流畅,难有代入感。老外眼里的中国人形象总是那么刻板,里面的服装造型太一般了。
差点以为这是李安的片子。
原来十年前看的了,今天重看,挺好的,相比女主这一对,妈妈身上的故事才更精彩啊。48岁了还逃不出父权掌控,中国式父权真是,哎。结尾母女俩都放开了面子,跟真爱在一起,不管旁人眼光,真好。
那个打酱油的小黑很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