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五月天的歌迷,但是我很客观的说,这部电影不值得一看,没有任何主旨和中心思想。
简直搞不懂在拍摄什么。。。。
高中时听到五月天的歌,很奇怪我乱听来乱听去很多人的歌,却始终没有对五月天真正来电.我不能说清楚为什么,就像不能说清楚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吃了饭绕到影院,鉴于排的片子都实在不想看,买了已经晚半小时的《追梦》.有的人是一见钟情,有的人天天见,忽然一个契机才仿佛发现,呦,这还一个异性呢. 我似乎可以解释我为什么一直不去听五月天了,高中时的我竟还难得的保有少年的天真幻想,还以为自己的人生总有些冥冥注定的命运,以为自己总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不去听五月天,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是倔强,什么是为梦想坚持的伟大的痛苦. 我没恋爱,所以我不知道什么是不打扰的温柔.因为没痛苦过所以不理解你的痛苦,因为没坚持过所以不理解你的坚持.我所能听的只是"不识愁滋味"式的听爱来恨去的歌.直到现在,当初的没来由的自信已慢慢磨去,当时的无知的天真已被自己证明真的只是天真.曾经的梦想,我只能忍着些许忧伤当笑话似的跟人提起,好像自己已经不在乎,好像自己从没当真过.然后,已准备按部就班的走向所谓生活,直到死亡中止我悲哀的平凡.因为还记着什么人,所以怕听《知足》》,因为还记着也曾有过梦想,所以怕听《倔强》. 怕再次无法控制的想起,然后又深深的发现自己的无力."人群中哭着,你再也不会梦或痛或心动了"直到有一天,我再听歌都没反应了.我只能在歌里唱唱罢了,没有什么就喜欢什么,就像没有性生活就只好阅片无数,不举总爱夸口自己的性能力.我不是真正快乐,我害怕知道自己不快乐. 我嫉妒追寻梦想的人,嫉妒到怕听见他的歌. 因为我不能跟着他们唱"难道就真的抱着遗憾到老了"我怕,我不配.(另外,这片明显是3D演唱会,只不过用几个小故事穿插一下.任何以电影剧情片要求本片的人,显然是认识错位了.意思就是你可以说"我不喜欢这场演唱会"而不能说"我不喜欢这部电影".)2011.10.2
“五月天为全国粉丝做了一件大好事!
”葛炮教育我们,在豆瓣想要吸引眼球,最好打一分,最好打满分。
所以我认为取其中值必然更上一层楼。
言归正传,我不是五月天的粉丝,他们的歌也没听过许多,但片中音乐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爱摇滚——虽然很多讨厌的人肯定要说他们是伪摇,但我还是觉得挺不错的。
先说电影,三分即是总体感觉,也是有点可圈。
影片开头第一场演唱会的画面,是我看过所有真人3D电影中最有3D效果的,真人电影之于3D是有极大先天不足的,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三维空间,所以对于真人来说,要是不通过拿根棍子戳你眼睛之类的炫技,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在看3D电影,但是第一段演唱会的3D效果非常好,临场感很强,坐前几排估计真能有现场演唱会的感觉。
反之后面几段的3D效果则相对较弱,而且每个片段中那些浮着的石头,飘着的羽毛,散落的星星,实在是太违和了,只是飘着飘着,缺乏新意,而且3D效果的光照也做得很不好——演唱会的舞台灯光瞬息万变,如果这些后加3D效果也能随灯光产生光影变化,就不会有那种违和感了。
第二颗星不是给剧情——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实在是很弱,不过比起许多挑战观众智商的烂片来说,还是功课做得比较细致的,虽然结局都能猜到,但是前期铺垫做得并不斧凿,使得整体三个故事和最后的汇流还比较完整——但是这颗星我是给刘若英和那个悲剧男的——那一段砸牌子的实在是太搞了。
最后一颗星是给这部电影能给人(或许只是给我吧)带来思考的,这个容后再表。
在那之前,我想吐槽一下电影的植入广告——五月天你们老早靠广告回收成本了吧啊喂!
从一开始的雪花啤酒巴拉巴拉到那么多的全家便利店再到最后的明目张胆的佳吉快运——甚至还另外特写了申通的车子!
两家快递公司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要快递演唱会门票么?
一个送货员穿那种不好运动的紧身牛仔裤和NIKE卫衣我都不想吐槽了。。。
制作公司你们很缺钱吗?
最后说正经的。
有个帖子里有位豆友说了一句话“五月天在豆瓣从来都不需要刷分”。
这话确实是实话——正如凤凰传奇在普罗大众从来都不需要刷分——豆瓣的品味,无论你是否赞同,就是如此。
但是更重要的是,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那些别人的粉丝来刷,你们就骂的不可开交,自己刷就不能说不能问的人反思一下,你们有何立场来骂那些《无极限》《大武生》……的粉丝?
然后有人会说:五月天这电影是真的好!
我们凭着良心打分,没有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怎么知道那些韩庚的、吴尊的、XXX的粉丝们不是真心的觉得那些电影好呢?
这部电影的高分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苏打绿、陈绮贞之类的出了个电影,估计分数也不会低——但是目前来看他们尚达不到五月天的高度——五月天的主要粉丝团体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初,正是消费的主力军,而今也正是卖情怀的好时机,所以他们才那么有把握的出了这部电影。
但同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己及人,试着对其他粉丝宽容一些,对其他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更为包容一些?
在那些用着山寨机大声播放凤凰传奇的人的生活中,这就是他们的快乐,他们的潮流;那些疯狂的迷恋着帅哥美女才子佳人的所谓九零后,身上也有你们当初追逐着五月天时的那种狂热和梦想;为什么一定要走到互相攻击恶语相向这一步,然后发誓以后见一个骂一个?
他们也只是希望推高电影的评分,好让更多人去看到他们的偶像,只不过他们不是豆瓣的活跃用户而已。
《CARS》里面轮胎店的老板,那辆黄色的LUIGI在见到它“车生”中的第一辆舒马赫法拉利的时候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梦想没有大小,快乐不分贵贱。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为善尔心舒畅。
90分钟的电影散场,伴着最后一首在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看官们纷纷起身离开,我想固执的听完最后一首歌。
旁边两个小女生好像在等我起来离开,因为我挡住了她们出去的路,三个人的尴尬,一个时代的结束!
抛开电影剧本剪辑3D特效,我是单纯来看五月天的。
最后一次。
08年,高三转学,一个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想念亲爱的人,开始听五月天。
那是 他们出了新专辑---后青春的诗。
我虚心承认我很是动容。
那年二十岁,奔三。
今年大三,离家甚远了,没有了亲爱的人。
基本上几经把五月天了解了个透彻,偶尔还看他们演唱会,却是真心不再喜欢他们,不喜欢的理由只能借我的长沙老乡消失宾妮的一个理论来解释:你喜欢过的任何歌手、明星、写手,总有一天会不喜欢的。
不喜欢不是因为他们不好了,而是因为你成长了。
不再听五月天了。
之前一直纠结要不要去看这部电影,毕竟我曾经花了198刀买了也许是这辈子唯一一张演唱会VIP的票,应该也够得上NC粉了可是让我自己花90块钱人民币去看一场他们的电影,我却又舍不得了...特此向掏钱请我看这部电影的小姨致以深深的敬意,外加歉意...2:10开始的电影,虽然我们迟到了10分钟,幸好这不是一部真的电影,只是三段情节有点长的MV外加穿插演唱会片段,所以没有所谓影响剧情的事情发生。
MV之咖喱鱼蛋篇我只看到了一个非常不懂事的小姑娘,用死去的娘亲威胁每天养她的老爸,非要去上海看五月天的演唱会。
而咖喱鱼蛋制作的秘密,也就值300+的一张五月天演唱会门票。
所以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用恋爱ing这首歌...MV之台北失恋篇我只看到了两个被劈腿的伤心人四处偷取公共广告牌,然后跑到顶楼无人停车场又肆意毁坏广告牌,骂的不给力也就罢了,还非得剩下一个广告牌来个拥抱。
最后那些垃圾不知道他们管不管收拾...唯一的笑点大概就是“小乃”和“小齐”了吧刘同学演这种被劈腿姑娘真是专业户一般的神似。
我深深地觉得,为了和《温柔》这首歌扯上边才搞一个拥抱广告牌...MV之上海快递篇满足去世妹妹的心愿攒钱去看演唱会什么的,尽管从那两句“哥回来咯”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我确实没什么可吐槽的(但我还是阴暗地以为闭门不出的妹妹其实是严重烧伤患者来着...)。
可是这哥哥都已经住到工厂里了,每天只赚几十块钱,还要从里面掏出五块五块的攒演唱会的钱,而且一买还买300+的门票而不是100+的门票,我就觉得这妹妹太任性,都死了,还不让你哥好好用这三百多块钱买张床...歌配《倔强》,真是生生让这歌变了味道。
然后到了演唱会那一天,三个MV的主演在上海“汇集”。
令我惊讶的是,鱼蛋小哥居然带了三个小姑娘来看演唱会——深深为三个小姑娘的家长默哀...咖喱鱼蛋的不懂事小姑娘还把门票弄丢了,快递哥哥与小齐配合抓到了小偷,而快递哥哥追完小偷还完包不立即存车去看演唱会,而是累得花了眼,不小心把鱼蛋姑娘看成自己的妹妹,一动情,把自己攒了那么久的票送给那倒霉孩子,钱也不要,就走了...那孩子也真大方,就一句谢谢,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然后,电影就结束了。
上海演唱会场面一点没有,小奶也没露面。
追梦追在哪儿,我实在没看出来。
只看到自己还没赚钱的小姑娘,不管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剥削着身边的大人,只为看一场五月天的演唱会...3D效果远不及阿凡达,穿插的演唱会效果远不及看现场,三个MV故事内容和催泪效果远不及青年文摘和读者文摘,唯一一首新歌还搞得总让我想起“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的旋律。
这就不是一部电影,根本就是五月天骗NC迷妹的一部四不像!
我估计还得再吃好多好多包NC片,才能打5星。
包子陈以及其他四位,咱能踏踏实实先写新歌做音乐么即使这么说,他们下一场演唱会,我还是很想攒钱去,只是下一次,打死也不买VIP门票就是了
看完电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说看这部电影仿似去和前男友约会,他陪你度过青春,跟你一起放肆,同你倔强下去,但是当你再见到他的时候,你发现,你已经长大了,但是他还是依然如旧。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从不避讳的事情就是,我是五月天的脑残粉,脑残粉是什么意思大家应该能明白,所以以下的言论也仅仅能代表一个脑残粉的立场与观点。
当然,我没有忘了我是在写影评的,简而言之,喜欢五月天的人都应该去看,没有看过他们现场的朋友,恭喜你,你可以看到立体效果极棒的堪比演唱会688元座位票的视觉享受;看过现场的朋友们,如果你懂得那种全场契合的美妙感觉,你一定不应该错过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定位其实有三个关键字:3D、演唱会、电影。
五月天绝对是特别花心思的乐队,也很聪明,他们这样的制作事实上满足了很多不能去看演唱会的粉丝,再加上三个穿插的小故事,温馨又可爱,毫无疑问可以获得大好的票房。
关于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基本上是两个极端,说好,就是五星满分,说不好,就是一星最差。
看电影前就想好了要给五分,看电影后也照着做了,没有半点后悔。
3D的效果很好,几乎每个画面都精雕细琢,当你看到五月天在舞台上HI起来的时候,当你看到阿信在舞台唯一的一束光里站着的时候,当你看到全场观众的“蓝海”的时候,当这些画面在你眼前近距离,无限近距离地靠近的时候,是多么的惊喜。
具体效果可以到影院体会,绝对比坑爹的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要给力得多。
关于五月天,有太多的话要说,当我再也不力挺周杰伦,再也不是九州拥趸的时候,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着五月天,尽管他们已经颇有年纪,尽管他们还在唱着青春,但是很奇怪的再变化中,这个爱好一直保留了下来。
每一次听《温柔》,心里都无尽的感动,光束孤独地投向阿信,偌大的舞台,他沉默地握着话筒,音乐停住,全场几万的观众都默不作声,他轻轻地呼吸,开口:我要给你全部全部全部全部全部的自由。
去年看他们演唱会的时候,因为没钱,买了很远的位置,几乎都看不到他们,可是这首歌唱起,我看到在蓝色海洋里的他,眼泪几乎都要掉下来。
在我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生命有一种绝对,我就是这么的倔强,这就是我给你的温柔。
有空,我也听听五月天偶然听说五月天拍了部电影,还是3D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看看,看看他们为什么这么红。
老人家如我不喜欢摇滚太正常了,所以五月天尽管红,我没一首歌是会唱的。
到是当年的信乐园还有点熟,只是后来那个信跟乐园不告而别,诧异之下可惜乐园的路到头了,信的路同样也断了,什么人会喜欢背叛呢?
一个组合历经十多年,没有散伙的迹象,到是越来越有凝聚力,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
说实话,听听主唱的唱功,算不上出类拔萃,再看看这五个人,肯定不是秀色可餐型的,鱼丸店里让人轰出着实可信。
打着3D旗号开场自是要抓眼球,却变成科幻大片仿佛。
那些金属几何形状,深深浅浅的起伏,变幻着在眼前伸缩,看明白原来是在搭建舞台。
冷峻的色调切换,一片忽闪的蓝,璀璨晶莹,果然有气势。
想起小黄鱼们为周杰伦演唱会营造的粉海,总不能彻底,电影跟现场还是有区别吧。
开场的歌既然不知道,就看看别的吧。
恩,不是大场子,摇滚区连上看台,挥舞蓝色荧光棒的歌迷都很high,阿信唱的陶醉,吉他手摇的漂亮,那个长发的家伙是谁?
脸上一付欠揍的表情,傻呵呵的笑,分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模样,游离在气氛之外。
鱼丸店的父女,父亲蠢笨的身躯里藏着无限柔情,变着花样的讨好女儿。
女儿有这样的父亲爱着,自是刁钻精灵。
然后是小齐的出租车司机和奶茶的失恋女,骑单车送快递的小哥与过世的妹妹,应该是想用歌迷的生活来串起一条温暖的线,只是有限的镜头无法表达深刻的内容,有艺术短片的味道,却是过于苍白了些。
还是在舞台上的他们更动人吧,我本以为观众会跟着银幕一起哼唱,我想看的也是摇滚的热血,五月天的激情。
坑爹的影院音响,声音干、硬,且音量也不够,3D效果让人有身在现场的感觉,听觉却完全脱节。
我觉得电影的发行方完全有必要跟院线沟通,要求最完美的音响效果,这应该是五月天原本的初衷。
其实还是有人在悄悄跟唱,我边上一对情侣,女孩应该是歌迷,时不时用最轻的声音跟着唱,如果把影片声音放到演唱会一样,跟唱的应该会不少,那样就能做成影院里的演唱会了。
尾声时的飞行器,呼应了片头的科幻,确实是3D。
中间那些经典唱起时,那些飘来飘去的羽毛、石块还有梦幻到不知是水滴还是萤火虫的唯美画面,应该让歌迷感动,大呼过瘾。
不过我还是直观地口水了一把结尾时的帅气,整部电影五月天的演出服都很简单,T恤衬衫而已。
当飞行器的舱门打开,眼前一亮,阿信帅到爆啊。
只是忽然就结束了,观众都是一片惊讶声:怎么就没了?
一个摇滚乐团,没有负面新闻,也不到处插手,不写口水歌,本着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唱自己喜欢的歌,也不隐瞒有家有子的生活,他们的成功应该是乐团和歌迷共同的成长结果。
做真实的人,做感动的音乐,这就够了。
有空,我也听听五月天!
去地下铁搭载追梦的班车,长长的通道入口,全家的广告已撤掉,2011夏天的开始都是你俏皮的模样;周五的夜有点微凉,情侣依偎着取暖,孩子只顾及玩耍的时光;播着I Love You无望的mp3,眼前又浮现我们混在每一个光年的过往。。。
嗨!
好久不见!
追梦的少年们,正在路上。
灯光的耀眼让夜的城披上一种迷幻的色彩,那七彩的光芒中,有没有你最中意的颜色?
“红”的热情?
“绿”的葱郁?
“橙”的活力?
“紫”的神秘?
“白”的绚烂?
还是,还是,那一望无际的蓝色星光呢?
曾经,你说:好久没有看星星了,我们来看星星。
有带手机吗?
拿出来打给你喜欢的人。
熟悉的旋律响起,坐在5排5座的我,开始怀念。。。
一首“温柔”唱到所有在场人的心里,又何止一首“温柔”,教会我们在爱的路上好好珍惜。
在早安巴黎买了吐司,梦想的厚度会不会比一块吐司来的大点?
在7-11点了思乐冰,夏天会不会长久的留下?
没有兑换的那张票,会好好留着作为纪念。
原来,你还教会了我们一道选择题: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如果说,成长的路上免不了后悔,有个睿智的你陪伴着我们,加满勇气;记忆的存储卡里有伤痕,有个温暖的你鼓励着我们,擦拭泪痕;这应该,就是你的专属温柔。
夜之黑,让眼泪代替,洗刷干涸的心;城之空,让星星陪伴;点亮梦的入口;那么你呢?
你,那个很立体的梦,放大到3D的效果,有没有追上你的脚步?
答案,其实一直写在我们彼此的心里。
无关乎票房,无关乎影评,无关乎商业价值,无关乎很多很多所谓的外在因素。
我们的票根,值回青葱岁月;对你的最好回应,就是告诉自己:这些年,我们还是有梦。
或许还不是很成熟、很立体,很3D的梦,只要脚步不停下,有那么一天,跟上你的节奏,踏着相同的步伐,一起震动地球!
蓝色的海洋给无处安放的思念,一个寄托的入口;溺爱在回忆中的甜蜜,一路相随走去下下个盛夏光年。
如果有梦努力实现;如果有期待放大心中所愿。
沉醉在一首名为“五月天”的歌里,这样的温柔,是真的真的不想离开。。。
如果搭上时光机,只想回去19岁的夏天,看看梦的入口,记忆中的翩翩少年。。。
谢谢你
到电影院不知道看什么好,上豆瓣瞅瞅吧,近期的几部电影里这一部评分最高了,之前也听过这部电影的原声,还蛮好听的。
电影开始了,3d的特效后就是五月天演唱会,一首歌,两首歌,三首歌...我快崩溃了,这是电影吗?
正当我就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一个小故事开始了,然后又是一首歌,两首歌,第二个小故事开始了,然后一首歌两首歌,第三个小故事开始了,最后唱了几首歌,没了。
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采用3d的效果,反正我是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采用3d,当你看惯了让人头晕目眩的3d以后,除了几颗飞起来的石头和一层层不同的人群以外,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看电影之前我是喜欢五月天的歌的,没事下班一边骑自行车还一边哼唱几句,可是那种五月天就好像是“你爱与不爱,我都在那里”,可是这部电影里,我却没有了这种感受。
五月天的追梦历程一定也是个很好的故事吧,可惜,影片拍出来让我感觉,歌迷去看他们现场的live就是歌迷的梦想。
歌迷就是追逐这样的梦。
此外,每个去电影院的人也许等待的都是一个故事吧,我记得有首歌快要结束,最后一句之前是长长的空白,电影院里一个大妈级的人打了个哈欠...我也忍不住笑了。
但是我相信,对于真正的歌迷也许看了都会很感动的吧,很不幸的是我不是歌迷,所以我强烈建议电影院推出前十五分钟不满意退票制度,这样我等闲散人等就能早点离场,除了省点银子外还能留给歌迷一个舒适的,没有人打哈欠的电影院。
到目前为止看了两遍3DNA。
第一场是首映+见面会。
第二场是普通厅非包场。
第一场演唱会part全场蓝色海洋+大合唱,大爷们客串的身影一出现就一阵尖叫然后大家自己又忍不住呵呵傻笑。
看到陈信宏拿着小本子一数说有36辆空计程车不载,顿时心里充满了吐槽的欢乐。
虽然第一场影院的3D效果差强人意,但是气氛足到会让你觉得回到了DNA的现场。
我觉得这种阿信的手指就要戳到你的头,怪兽就在你眼前solo的scene只有看过大爷团现场的人,才能切实地感受到鸡皮疙瘩排山倒海的fu。
第二场因为人少所以找了个绝佳的位置,3D和音效都比第一场好因此代入感更强。
反倒是第二场在演唱会的part找到了泪点,全场一共6个人都异常默契地坚持在亮灯的情况下看到最后的5。
之前有朋友问3DNA到底演什么,简单描述后对方说看来这是给五月天歌迷看的。
虽然话是这么讲,并且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很“委婉”地说都是你们这些“学生”来看,但是我觉得这除了是一次大爷团的创新实践,更是一部华丽丽的五月天形象宣传片。
必须得承认片中的三个穿插故事生拼硬凑感很强,不过每个部分倒还是有一两个笑点。
第一场看的时候在第三个故事那儿被触到泪点,第二场看那个画面反而觉得有点做作得好笑。
这三个故事充分地表述了一个事实就是五月天的票和火车票一样难买,变相地告诉了非歌迷观众群体这一团的演唱会票真的超火爆的,他们不是坑爹是真红。
这电影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像他们说的,五月天一天只能在一个地方开演唱会但是电影可以同时在那么多地方上映。
尤其是对于许多二级城市或者偏远省市地区的孩子们而言,能看到一场这样的“演唱会”绝对是件梦寐以求的事儿。
看着胶片框里一年年演唱会的场景回顾,仿佛就看到了Final Home时在家乡上高中的自己,补习班上课前看着手表感叹着远方的演唱会开始了,而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参与其中。
五月天这些年来最成功的就是演唱会文化,到现在相信音乐也逐渐往演唱会制作单位转型,可以说在演唱会方面相信音乐的实力确实有目共睹。
这次的3D电影也是个不错的尝试,在华人音乐界开了个先河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歌手follow这种模式。
最后补一句同事看完电影的感受:演唱会的部分非常棒,剧情有点弱,咖喱鱼蛋很好吃(喂),以及我要说这部电影的配乐实力很强!
对人倒是没有多大感觉,五月天戳中我的,是那么几句歌词。
演唱会的3d版。剧情有点二,可以无视。星星给的是mayday的歌
感觉在听演唱会...
这个时刻,听五月天给了我很多温暖。
只要一开场所有的疑虑就全部都被驱散了 剧情就只想吐糟一下那个HK的小女孩不管是情节还是演技 温柔的雪花只要不是正对大舞台别的机位效果都超赞啊 知足的满天都是小星星好梦幻 假快乐那满场的小石头有点囧 配乐超赞可惜原声带好多没收录 等明天杭州的包场=w=
此片就是为我们这些脑残粉准备的= =。在电影片还大声跟着唱阿我擦,形象在哪。
打1星和打5星都有道理,但是我在世纪大上海影城花40看3D演唱会我觉得太值了,五月天的歌值得听
我不是为了五月天才去看的演唱会,我绝不是为了片中的小短片。
歌很好聽,不過我以為會說五月天的故事,沒想到是另外編劇情啊
剧情部分渣到要死
3颗星全给音乐
你全家都去看五月天上海演唱会,挣钱也不能太简单了。
明明是同一首歌,非要装成摇滚大佬
原来看3D得坐前三排啊,很有在现场看演唱会的感觉耶~~~就是歌听多了,就不断在想,怎么故事还不出来~~
音乐四分,舞美灯光四分,剧情一分,任贤齐刘若英三分。
旁边的姐不仅每首都跟唱 还边看边哭
我可以为五月天的所有专辑打五星,却也不能为这部所谓的“电影”多打一星。
3d满分,不错的演唱会
整個就是一演唱會,囧,不過我對陳信宏還是有愛,不應該放到電影里,應該放音樂里,電影院花了120元大洋看得還真是不值,快睡著了。
影迷角度:演唱會3D效果尚好,穿插的“咖喱魚蛋”、“祝你幸福”、“城市遊俠”三個小故事,其一糟爛,其三狗血,唯其二在劉若英、任賢齊表演下有看頭。五月天最主要粉絲群是80後,一三倆故事卻拿90後、00後做主角。五迷角度:雖然沒《擁抱》和《雌雄同體》,但,五月天萬歲!搖滾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