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与骗子?认真了,被骗了,用你所关注的事物换取你所拥有的,是值还是不值?自己欺骗了自己,何处诉说这个苦!整部影片都在说如何谋划布局,如何让你进入圈套,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腥,只有无处不在的权谋。
究竟是你的圈套,还是别人的局中局?怎能一一道来!归结于一句:你总是被自己欺骗,而不是骗子。
犯罪爱情喜剧《焦点》并没有完美到无懈可击,影片中也有多次可以被pause的地方。
史密斯扮演一名以诈骗为业的中年男子,他与一名年轻的女小偷协同作案,并传授后者一些扒手技术,却因为两人感情将的火花而不得不中断关系,直到三年后,“情人路窄”!
捡到真情的人,只好退出江湖。
影片故事并无太多创新,犯罪爱情+大叔萝莉,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其对故事的呈现能力,这可能来自于编剧的精巧安排,也可能来自于导演的娴熟技巧,更有可能来自于剪辑的鬼斧神工。
每一次在我可能跳戏的时候,多半会安排一个“反转”,让我感觉到平常无奇的剧情下暗藏玄机,接下来,便看得更加专注,如此循环。
个人认为两处情节亮点,一是大战谢利源的那场戏,相信很多观众掉进了史密斯嗜赌的陷阱里,跟着一阵阵紧张,甚至从谢利源一出场变为史密斯做出了大赌伤身的预判。
结果却是一场完整的戏,只留下女一号和观众扮演无知者,此时,无知者“有”畏,戏就足了。
二是车祸那场戏,眼看还有半小时才要结束的电影中,男女主角就这么逃之夭夭了,总觉得哪里不对,这样一来后面怎么演?
于是在big guy闲逛超市的时候我又跳戏了,直到他开始带牙套的那一刻,DUANG!
我明白了。
“嘭”的一声,作为观众,是无法拒绝兴奋的。
基本上我都喜歡看 Will Smith 的電影,還加配個拍上幾套我最近都有過看的《The Wolf of Wall Street》的 Margot Robbie 當女角,忽然又覺多加半點親近感。
騙中騙的故事來得沒有我心裡默默期待的那種大反差,也只能說明明想要當個女大騙子的女主 Margot Robbie 怎麼最終都只不過沒有大志成就不到大器只偷一枚手錶啊。
可愛又好看的花瓶的作用竟就只得如此,實在有點浪費天生的姿色和大雪之下教 focus 的功夫吧!
輕喜劇的愛線和騙局線是這樣的:大騙子一來就踫上金髮小美女,看得最透的 focus 最到位的騙子怎不會看透小美女的想法,結果小美女就如線上的魚,一直被勾到他們的大偷騙集團裡去。
又騙又偷之下,一個星期整個集團每人賺得買萬美金,還嫌不夠?
不緊要,騙子就拉著美女去球賽包廂來場大龍鳳騙個大土豪,一來就把銀碼 double,就來個 Derren Brown 最常說的植入潛意識 wuwuwuwuwu(好啦我笑了,我承認這裡的 wu 對亞洲人看來都覺得有點太 over)。
騙子就是要連小美女你也騙了才更顯戲,美女你是小道具。
結果,每人大派八萬;騙子要跟美女你說再見啦,因為我們每個都是短暫合作的集團啊,我知道你以為我們是團隊的核心,不過 sorry, no way。
騙子無情,我不是跟你說過我爸一早就開鎗把他爸親手殺了麼;你還是別要想念我啦(而事實這種道別的方式不就是要你特別想念我麼)。
三年後兩人再遇,原來緣份就是這回事。
騙子要你再度 fall in love 實屬 easy job,三兩下手勢你就自投羅網;你還一樣是我的騙人道具。
我騙得一車都是錢,將人家的心血賣到全世界;而原來小美女你不是人家的女朋友,害我以為自己完謊了卻成了你們的笑話!
結果我爸真是個殺人狂開鎗不眨眼(老爸來房巡巡看看到底兒子跟那個誰翻雲覆雨的一幕後來回想也覺有趣),錢他最後拿走了,但我至少贏得美人歸。
也就是你以為他整個片子都在騙錢嗎,結果還不就是騙個美人回家美滿人生吧;你一如以往還是我道具但我最愛你(就是說騙來騙去什麼都不緊要最緊要就是珍惜眼前人才是最好的心靈雞湯)。
2015年《焦点》,其实我就是为看威尔史密斯去的,一直感觉豆瓣评分还是很好的,这次也许是评价的人少吧,分数不高,反而我觉得这个电影很好啊!
至少中间很多次都给我蒙了。。
虽然有点地方看的不明白,就是中间他们得手以后给了女主8W就走了。。
不明白为啥就这么走了。。
别的剧情没有硬伤,还很吸引人,焦点嘛,中间也不少嘴炮,搞笑什么的,非常好看,意外的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另外突然觉得外国的小偷比中国猖狂啊 哈!
个人推荐!
大爱威尔史密斯!
男女主角两星,华人赌博一星,然后呢?
这么多bug还好意思说是烧脑反转?
且不说那枪打上去真能那么准不死,我日的,那么大一个老板看到手下杀人就慌了?
跑路连钱都不要了?
至于吗?
另一个手下干啥吃的?
那么专业都没把两个人装死,至少受点伤吧。
那么多铺垫,三年了,就为了最后挨一枪?
再赌一个人家不要钱就跑?
还有前面为什么三年前扔下女主?
就是为了让她再当一次小白鼠?
那为什么把胖子拿来的项链摘了呢?
那个项链不是说能通过声音判断出来密码么?
对,那是说辞,是骗老板的,但没这个项链你已经通过老爹拿到u盘了,还演那么多干嘛?
把那姑娘也搭进来?
还装的很像让老爹查房。
为了复杂而复杂,不好这要是国产片早被喷爆了。
看来抖音是懂剪辑的,只留了华人赌博那段。
两场天衣无缝的惊天骗局,在爱情与利益之间痛苦徘徊,扣人心弦的情节铺陈,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让人无法离开。
只是在最后的高潮部分,再次相遇的男女主角,以为各自暗藏心思,相互博弈,结果却依然是男主角的完美布局而已,略觉遗憾。
若换作女主角利用爱之魔力完美复仇一定更妙啊!
哈哈[得意][微笑]焦点
剧情一般.女主角漂亮 ,男主角胸大。
对男人的腹肌没啥兴趣好像,于是总结是,我喜欢女主角。
尤其喜欢最后一段:Lafeier: 她根本没去过我的房间,每次说要她去,她都跟我说头疼,来例假,特么世界上最长的例假么?
Jessie:我根本不是她女朋友,你看见的东西都是我想让你看见的。
Niki 问,你整那么多东西就是为了让我吃醋么。
Jessie:算是吧。
Niki:你一开始究竟是为了什么要靠近她。
Jessie:为了偷她的手表啊,我已经埋伏了几个月,她手表20万!
Niki:oh my baby ,你偷个手表真是大材小用了知道么Jessie:我就爱手表啊.他中了一枪,她以为他要死了,怎么永远都被他骗呢,哭得撕心裂肺,说你不能再扔下我了啊..完全忘记三年前被突然扔下,这回只懂得说,I LOVE YOU ,PLEASE DON'T LEAVE ME ... I love you.我喜欢这种小女人。
而在男人的大世界里是否不懂得理解这种女人的小心思。
最后他的钱被捞走了,他说这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说,相信我没事的。
为什么呢 ,因为她刚刚偷了个表。
= =吸引别人注意力,心理暗示等等东西也有点趣.但我是个小女人,更触动我的也就是那些点爱情。
前期铺垫,共输:5000+10000+50000+100000+1000000=116.5万请这么多群众演员,然后场景布置,门票,路费。
加上55号球员和女主的分红。
最后还要在拿200万来进行一次赌博(有概率会输,如果对方根本没有看到55号球员,或者女主根本没有看到55号球员的情况发生怎么办?
),预计最后个人到手利润不会超过30万,而且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加上前期规划-执行等等,最终收益率不到10%这个生意,你干吗?
唉哟不错哦,很久没看这么轻松愉快的爆米花电影了。
好莱坞高智商诈骗和高科技犯罪类型片没落以后,也很久没看这么精巧紧凑的“见招拆招”了(好吧,这部确实也是十年前的了)。
后半段方程式盗窃和脱身之策确实比较扯,但人家一开始就这么设计,好好做了伏笔,重点又不在此,也就觉得不必苛求了。
立意方面,通过骗术讲爱情,虽没到《史密斯夫妇》和《真实的谎言》那般浑然厚美,却也清新可喜。
不是贼公贼婆上半场我骗你,下半场你骗回我,一比一扯平,而是一对相爱的男女,一方为获得所爱不择手段,一方为重建信任拼尽演技,一个只想欺骗对方,一个只求为其所骗。
较量与攻心无处不在,假意与真情错落交织,怎么不算天造地设?
可惜没多做一层落回现实,毕竟飘风不终朝,谎言不恒久嘛。
想想也合理,毕竟那两个讲述的是婚姻,本作讲述的是爱情。
缺一点意外性,杰茜机关算尽,却没有一点儿能脱离“计划”的部分,没有两性关系里最美味的旗鼓相当感就很可惜。
威尔•史密斯的作品不算多,但20年前《绝地战警》一鸣惊人以来,几乎每一部都能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由此支撑起他的巨星地位。
他的很多作品,总用一个通俗的外壳,包裹起截然不同的核心,颇有特色。
譬如,《我是传奇》表面上是僵尸动作片,其实描画人在极度的孤独中何以自处;《黑衣人》系列打着科幻幌子,内里是好莱坞拿手的搭档警匪喜剧;《重返地球》用满目末世灾难,包装了一段再朴实不过的父子情;《拳王阿里》借着体育运动题材,探索了一个男人的质地;《全民情敌》貌似要拍情圣纵横情场,末了却呈上一段真爱归属。
而这部和全民情敌基调非常相仿的《焦点》,就像布鲁斯南的《天罗地网》一样,骨子里是纯正又纯真的爱情片——你偷来我骗去,不争权不逐利,赌的是一碗醋、一口气,只为证明我爱你,所以骗局穿帮不要紧,钱丢了也无所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搀着你去医院挂号,多美好多治愈。
包装和实货有出入,此类电影比比皆是。
但史皇作品之特殊在于,你冲着前者而去,目睹了后者,却不会觉得失望,反而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欣喜。
不得不说,史皇屹立影坛20年,靠的就是这一双甄选剧本的慧眼。
他懂得好莱坞流水线的局限,要想脱颖而出,光满足观众的娱乐期待还不够,必须偏离、超出他们的预期。
他所选的剧本,就像他在《焦点》中演示的偷窃原理一样,先用肤浅的娱乐噱头转移注意力,把我们诱入影院,然后在其中洞现崭新的天地。
作为观众,我们喜欢被骗,需要被骗,甚至享受被骗,这也是史皇和所有骗术电影长盛不衰的原因。
说来很巧,这个月我连看了三部偷盗题材的商业片。
一部日本的《鲁邦三世》,一部韩国的《高手们》,还有这部好莱坞出品的《焦点》。
它们无一例外,都不在高科技上做文章,不约而同回归了上世纪中后期的传统作风。
本片的偷骗团伙人数众多,分工细密,主营业务包括街头扒窃、赌场出千、身份盗用和门目繁多的短线骗局,酷似小作坊,与《十一罗汉》、《惊天魔盗团》那样借助高科技、瞄准大企业、赌注为巨额财富的超级布局,正好相反。
史密斯所饰的角色甚至说“大买卖只是传说”。
最后几十号人辛辛苦苦、日夜赶工,统共只赚到120万,虽好过许多写字楼白领,距离我们想象中活得贵族般的传奇大盗,差去甚远。
街头扒手团队的配合,与几十年前布列松的《扒手》、詹姆斯•柯本的《妙手空空大行动》,并没有太多差别,百分百传统手艺,大有技术含量,却没什么科技含量。
那爵士乐缭绕的新奥尔良风情里,我仿佛看见戴着礼帽的桌球赌棍们在横行。
如果你读过《大骗局》,就知道本片搬演了多少贫民窟里发展出来的古典伎俩,包括最老套的捉奸在床。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100多年后的繁华大都会里,这些老把戏照样如鱼得水,叫无数人中套。
人性的弱点,真是千百年不改。
再有,史密斯40颇有余,搭配的是90后玛格特•罗比,差了几乎一辈。
“老夫少妻”的组合,也是昔日好莱坞的标准。
那年代里,满眼是四五十岁的男星,配上20出头的少女,体现一种古典倾向的审美:女人脸孔光滑无暇才是靓丽,而男人有几道皱纹更性感,与如今小鲜肉+御姐的消费潮,背道而驰。
情爱挂帅,风格古典,又走草根路线,但《焦点》并没有失去类型片的智力硬度。
犯罪毕竟是一种高度理性的游戏,片中描写了两场大型骗局,很对逻辑控的胃口。
前一段赌球游戏,事先毫无声张,随着游戏进展,究竟是主角故意下套,是赌瘾冲昏头,还是与对方合伙考验新人,三种理论竟然都能找到对应铺垫。
这一段潜移默化揭示出,如果你无法将一掷千金视作习以为常,就没有可能在赢得或输掉一切后保持云淡风轻,做一个偷盗老江湖,心态是比智力更重要的筹码。
影片的后半篇幅全用来描写一场大布局,线索密杂,绝非三言两语可以泄底,而且归根到底,谜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说服我们,即使最奸猾、诡计多端、心防严密的顶级骗子,也会被爱的神经洪流冲到六神无主、摇摇欲坠,我们这些动辄死去活来的凡夫俗子,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爱情。
(文/方聿南)
差一口气。最后手表还是偷到了!
这个文本没到让我目不转焦的地步 全是套路没有新意
精彩。
为了威尔史密斯也打个四星,大骗子想让小骗子相信自己没骗人,然后就一团糟了,还得老骗子出来收拾残局,结果老骗子还把钱全都卷走了~多和谐的一家人啊~~
剧情也完整,有笑点有反转,也不知道为啥豆瓣这么低
就爱偷东西!就爱骗中骗!
What a shame, this is a lovely story.
芭比真好看
No.2733 还以为女主后面出现时,会和男主抢生意,所以才打乱了他的计划。结果女主还只是偷偷手表而已,最后仍然是被男主摆布了。额,这就没啥意思了。
看过
不是犯罪片,是爱情片。情节的连贯性是一场灾难
有钱人太好耍了吧
总之好看
拙劣!👎
儿子都那么大了
计中计,精彩
反转得还挺有意思。虽然这个故事没有任何打动人心的力量乃至企图,看完便可抛掷脑后,但起码提供给观众的娱乐性还是足量管饱的。而且开场戏里,明明是个小偷团伙,却还有分红、庆功宴、领导发言、口头的绩效考评以及同在卡司里的 Margot Robbie,顿时让我产生了一种在看《华尔街之狼2》的错觉。这个事情也是特别地滑稽了。
我在找一部叫什么点的片子,然而找不到了找到了这个。
3.5/5
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