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抱任何期待走进影院,没想到电影结束后却迟迟不愿散场,听音乐响起,看字幕滚动,我内心汹涌着一股热流,这是电影所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贺岁档三部大片一部不落的看了,说实话,部部都抱着期待,却没有一部有这样的感觉!
下午闲了就想在网上了解一下大家对这部影片的看法,随意一搜,竟都是吹毛求疵此起彼伏的批评声!
真是奇了怪了?
难道是我的感官出了什么问题?
最后我发现,这些人就是混这口饭吃的!
当然,也许这就是你的职业,但这样的职业很没意思,也很没水准!
如果观影的过程中总是抱着一种挑刺的态度,你那坐在影院里哪里是享受,分明就是受罪!
那些可怜的愚记现在一天到晚扮演着跳梁小丑的角色上蹿下跳!
生活真得快把他们遇疯了!
不成疯便成魔!
但国民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眼力,谁也混淆不了!
谁也别想凭着自己会耍两下笔杆子就在那颠倒黑白!
愚人其实愚已!
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是最真实真直观的,都不知道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到底想做什么?!
我愿意让这样的片子来赚国民的钱,至少它令我感动!
我们的民族缺少精神,而一部好的作品就应该承载一定的使命!
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出现!
至少我坐在影院看完这部电影吹嘘不已民,这是一部令我感动令我深思的片子,在洋人和金钱的唆使下同胞自相残杀!
在罪孽深重妻离子散的境遇下对自我的救赎!
以及少林寺普渡众生慈悲为怀的精神。。。
都是这部片子的亮点所在!
这个社会需要一点精神需要一些正面的力量!
看着洋鬼子炸少林寺,可是里面的同胞却还在厮杀!
这是这部片子最炫烂的亮点!
照亮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
也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良知!
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不能干那些为了钱为了利出卖同胞,自相残害的傻事!
这部片子有正文、有惮意!
有喜有悲有悟!
有恢谐的幽默,有对生活的大彻大悟!
有一代又一代传承不息少林僧人的精神。。。
如果这些都不能打动你!
那么你的那颗心也该翻出来晒晒太阳了!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观影者,这是第一部让我有强列表达愿望的影片!
我讨厌那些以为自己说两句所谓影评就想左右普通百姓普通观影者的感受!
别把自己太当盘菜!
拍电影是一个说故事的过程,纵使拍摄手法本身有千般不是,说好一个故事,基本上电影就过了合格线了。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的香港电影,说故事的水平是在逐年下降的,即使在最擅长的动作片和功夫片领域,退步也是明眼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
一向是香港动作片领军人物的陈木胜,自从去年贡献出了那部《全城戒备》之后,也不幸步入了退步导演之列,而众星云集又翻拍经典的《新少林寺》显然是他的野心之作,可在我看来,本片中故事的质量,正和其野心程度成了反比。
动作片的最大卖点无疑是动作,而要铺陈出激烈的动作,必须有势均力敌的双方角力,连环的恶斗才能催生观众的兴趣和情致。
《新少林寺》之所以给不出力,最大原因就在于片中互相角力的双方,实力悬殊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先看看军阀一方,枪炮齐备,人数占优,训练有素,又财力雄厚,还有外国势力做后援,占尽了物质上的优势。
而少林寺和尚虽然武艺不凡,但在火器高度发达和普及的时代,只靠冷兵器无疑是吃了大亏,何况军阀手下也有身手不凡的武功高手,况且区区一个少林寺的人数,比起民国初年势力雄厚的一方军阀的军队人数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少林寺不但在硬件上处于极端劣势,在“软件”上也丝毫占不到便宜——片中反派军阀是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典型恶霸,少林僧人却必须恪守“我佛慈悲”的训诫,非到万不得已不能开杀戒,还兼要保护劳苦大众——说来说去,少林寺简直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处境。
但就是这么一个强弱对比无比明显的局面,却要讲出一个超过两个小时的故事,这是摆在陈木胜面前的一道难题。
处理的好了,可以呈现出一首悲壮的英雄史诗,处理的不好,必然会导致牵强附会漏洞百出催人欲睡的后果。
不妨先看看陈木胜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是以大量的悲情催泪戏来引导观众的情绪。
诸位看官如果稍有留意就会发现,片中几乎主要角色都有不止一场的潸然泪下的催情戏,一般有稍微重要的人物死去,陈木胜必然会安排哭戏,务必将当时或悲哀或惨烈的场面从各个可能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渲染。
死者临死必然有感人的言行或举动,旁者无不呼天抢地泪如泉涌,泪腺发达的观众,估计要在影院里掏出不止一次的纸巾。
但陈木胜似乎不懂得边际效用递减的道理,每次哭戏,都将情绪铺陈的满满的,沉甸甸的,就像老国产战争片结尾主角壮烈牺牲一样,不给观众留下丝毫的感情空间,第一次这样,观众泪眼湿润哭的稀里哗啦,第二次,大家就有点欲哭无泪,第三次,第四次……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已经坐不住,想等他们赶紧哭完继续开打了。
然后是以大量血腥残忍来制造场面上势均力敌的假象,淡化双方实力悬殊的本质。
无论是一开始刘德华遭暗算的追杀过程,中间谢霆锋屠杀大众、虐待范冰冰,还是后半段吴京惨死,方丈受辱,少林寺终极决战,陈木胜都极尽残酷暴力之能事,把场面设计的十分挑战人承受能力。
这个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十分聪明,因为观众是对主角和正义方的少林寺产生移情的,越渲染反派的残暴行为,越能激起观众对他们的怨恨,从而增加主角和正义方的“不败光环”,为他们不断以弱胜强创造了一种戏剧上“中止怀疑”的情境。
但在我看来,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因为一方面,这是很偷懒的行为,一部题材相对现实的动作电影,不应该寄情于“坏人太坏,好人忍无可忍小宇宙爆发把他灭了”这种省力的编剧手段来侮辱大众智商,另一方面,片中的镜头实在有些过火,我是一个钟情西方血腥肢解类恐怖片和邪典暴力B级片的影迷,但在看到《新少林寺》中那些残忍的虐待和厮杀场面时,我还是觉得稍许无法忍受,不知道同样坐在影院里那些十来岁的小朋友们,会有何感受。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绝对不推荐家长带自己的孩子去看本片。
当上面两个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还不足以弥补电影本身的逻辑漏洞时,陈木胜只好诉诸于最后一招——导演是上帝。
所以,那些看完电影质疑“为什么军阀一开始能堂而皇之步入少林,后面却打得如此艰难”“为什么少林寺劫了人军阀没有立刻追杀,还让他们有时间撤离”“为什么救方丈时就看成龙打了几个拿刀的,几十个持枪的军人全被几个小和尚灭了”等等问题的观众,你们稍一认真就完全输了。
大家想一想,假如不用这样看起来近乎无厘头的剧情设计来把故事组合起来,那么陈木胜的这部电影难免要陷入彻底崩分离析、片不成片的境地,更别提还能在电影院看到它了。
总而言之,要看陈木胜展现他引以为豪的格斗、爆破、追车等动作场面,和他(看起来在本片中)更引以为豪的情感刻画和佛理说教,大家不忍受这种剧情上的错漏百出,是完全不行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华语大片一个通病,在华丽非凡的外表之下,掩盖不住的是电影人对于讲好一个故事彻底缺乏最基本的诚意的事实。
看这电影时一直有几个疑问,有学历史的来传个道解个惑吧。
话说河南多山,电影里一直是骑兵来骑兵去的,我还挺不理解的。
查了查资料,当年是河南是冯玉祥势力范围,他手下是有骑兵的,而且打开封时也用了骑兵的,但是在嵩山那个地方,骑兵用得起来吗?
那个偷国宝的洋人不知道是哪国的,虽然讲的是带美国腔的英文。
查了查资料,当时吴佩孚的直系军阀的确从美国人手里买军械,但是他是从美商手里买的而不是美军。
而且美军穿那军装吗?
当时来卖枪械的洋人可能穿军装吗?
当时的装备力量不知道是怎样的?
火烧少林寺应该是发生在1928年,而且是煤油烧的,不是火炮轰的。
当时的火炮有电影里那威力吗?
看上去跟TNT似的。
军阀混战时期的少林寺的确比较破败。
不过为什么除了方丈之外没有一个和尚头上有戒疤呢?
连大师兄也没有呢。
至于成龙讲的一口方言杂烩,我只听出少许河南口音+山东口音+港式普通话。
据说成份比这个要多得多。
配乐是Nicolas Erréra,还不赖。
其实我很纠结,特别是作为一个河南人来说。
本来河南值得夸耀的东西就不多,少林寺算一个吧。
特别最近还组织少林武僧团到欧洲各国孔子学院去一路巡演胸口碎大石了。
我在这里唧唧歪歪说三道四,貌似很不和谐。
但我踌躇再三,还是要说,毕竟河南人很大一部分值得骄傲的地方都在历史上,如果这历史也被糟蹋了,那就真成了一个专门出皮包公司和卖假药的地方了。
而这块地方,毕竟也曾代代出过忠臣孝子,侠义豪杰的。
大家看了这么部电影,然后推演出河南人的群像,未免失真,也会怡笑于大方之家的,那我们河南人的脸不是就掉地下了?
几十年前的那部《少林寺》先不要提,当时的那个电影今天我们看来类似武术教学片,故事情节简单到几乎白开水,人物情感也就差用字幕标注出“愤怒”“非常愤怒”,“惊讶”,“猥琐”,……但是因为它早,大家也就奉为经典。
而且不管剧本多差,好歹里边有个“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千古传奇,还有个“家破——学艺——报仇”的经典桥段再加上李连杰的真功夫表演。
这些现在近乎幼稚的东西,构成了一种后来大批武侠片的核心元素,直到今天未曾过时,仅仅是大家不停的旧瓶新酒的倒腾罢了。
反观这部“新”少林寺,明星是晃人到眼花,但是怎么也看不出什么滋味儿来。
少林寺历史悠久,最早建寺自北魏年间,至今千余年,这悠长之岁月,选取哪朝哪代不好?
偏偏选民国。
也罢,民国未必不好,如果真的细挖内涵,将国粹的武术与西方科技之间的对抗做一个类似老舍《断魂枪》类似的解读或者延伸,体现古老传统的遗失与落寞,倒也不错;又或者跟随《精武门》《叶问》的脚步去挑战外国大力士什么的,拍的精彩好看,也倒可以娱乐大众,增加谈资,我辈河南土著将来行走江湖,起码对那些宵小之辈可以增加威慑。
未尝不是件好事。
但是陈木胜偏不,他要拍个有“内涵”的东西。
我不晓得这部电影出动这么多明星,少林寺花了多少钱,河南省宣传委员会花了多少钱。
也不晓得陈木胜是如何跟这些人打的保票。
也不晓得这些人给了陈木胜多少喜悦和烦恼。
反正就成品来说,是完全的失败是的,完全的失败。
民国初年的河南是个什么样子的?
不谈“盗匪猖獗,恶霸横行”的套话。
作为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发家的地方和老家,这个省份是绝对的直系军阀的地盘。
南军北上伊始,就是袁世凯的军事根据地,后来历次战争,包括北伐战争,都没有完全脱离直系军阀的完全控制。
至于后来的中原大战,那也不是小军阀之间的混战,都是大佬们做的推手。
总之河南这个地方,离北京南京都太近,不容许太多山大王的存在,大家也可以看到在民国各种革命起义中河南人大多缺席。
倒不是河南人天生安分老实,而是这地方太过重要,一有不对的苗头立马掐灭。
怎容你从容造反作乱?
所以河南当年确实盗匪林立,但是演化到军阀程度的小军阀占据城池的混战,未为有也。
好吧,你也可以说导演想咋拍就咋怕,反正不是拍历史剧,这本身就是个传奇。
好比我们说盘古开天地,谁会在意盘古的斧子是哪家铁匠铺出品的?
但是依然看的很不舒服,一场关于河南人生生死死的电影,大家都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只有成龙大哥操着烂到了极点的河南话在哪里装傻。
庙门口搭了一长片床单和草席的棚子,这种东西在河南过冬,不冻死才怪呢。
好歹砍些树枝抹点泥巴什么的成本不会比床单高多少。
给难民发的馒头白的一塌糊涂,不说当年还没有现代化的磨粉机器,没有富强面粉,单单搞到这么多高品质的小麦少林寺也算是通天之能了。
吴京说粮食不够吃,我建议——私下建议,把磨面时候的麸子收集一下做窝窝头,足够过冬,也许还有富余。
如果成龙大厨厨艺高超,没准还能做出全麦面包什么的。
接下来又是熊欣欣一帮子人去偷米。
河南人基本不吃米,他们和陕西山西一样,都是面食动物。
主要是河南干旱,水稻种植困难,到现在也不过用来熬米粥喝而已。
陈导演天纵奇才,但犯不着擅自更改我们河南人的食性吧?
赈济灾民的时候发粥和窝窝头即可。
大费周章从南方进口大米和开办现代化的面粉厂满足大家对富强粉馒头的需求,实非少林寺所长……说说故事情节吧,刘德华是个军阀,带小弟谢霆锋打下登封城,对前军阀赶尽杀绝。
然后与兄弟内讧,谢霆锋造反,德华哥家破人亡,隐匿少林寺。
谢变态遂勾结洋人借修筑铁路之名盗挖国宝&……然后少林寺众人护宝救人,军阀洋人火烧少林寺云云……反正挺扯淡的,起承转合也欠佳,成龙也就真是个做饭的;刘德华貌似就是运气不好而已;谢霆锋很有饰演变态的潜质,他一旦动手打起女人来就很入戏,他殴打虐待范冰冰的镜头,比《无极》里对张柏芝的笼中戏弄进步多了。
吴京莫名奇妙就死于群殴,真该死不瞑目。
几个谢霆锋的爪牙也出现的毫无征兆,斧子兵貌似很帅,但是我不晓得这群人在机枪和榴弹面前还有多大战斗力,也许只好解释为这是为少林寺众人量身定做的拳靶子……刘德华的女儿萌到极点,但是一会像是三四岁,一会像是十三四岁,可塑性极强。
刘德华和他大哥火并,谢霆锋反水,各人的武装都没有出来厮杀,一开始就是追杀刘德华,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还非常不理解洋人修铁路偷国宝的计划是如何能加进来的。
虽说河南地下文物众多。
但是犯不着如此兴师动众,我不知道陈导演做了哪些功课,但是我但愿他没有去读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传记,虽说这厮也是河南人。
但是谢霆锋身上明显就有这种偷坟掘墓的混蛋劲头。
再说说铁路,陇海铁路是河南省贯穿东西的大动脉,到现在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一环。
但是这个铁路从1901年久开始修建了,就是说,几乎是戊戌变法之后就开始修建的。
最早修理的是洛阳至开封段。
1909年修通,最早这段是商办,没有外国人什么事情。
到了民国,才跟比利时人签约修造开封到徐州,洛阳到观音寺段的铁路,其后各段修建的断断续续,一直修筑到新中国建立,又修理了几年才修好。
纵观这条铁路历史,似乎没有太多国外势力入侵的痕迹。
不晓得这帮子不明来历的外国佬从哪里冒出来对少林寺指手画脚的。
何况登封未必有那么多国宝去挖,大头都在安阳和洛阳。
最后洋人炮轰少林寺的桥段也很无聊,且不说少林寺屡次被火烧,基本上没有被炮轰,单单洋大人能在中原腹地如此迅速的调集炮兵部队,已经让人匪夷所思了。
若是如此,安能有各路军阀安身之地?
大家早就做亡国奴了。
还有少林寺那个倒霉的方丈,每次少林寺危机,倒霉的方丈就像犹太人的约柜一样,只要拿来架在火上做人肉烧烤,事情肯定有转机。
但是不幸的是,这次由于科技的进步,导演与时俱进的改其为枪毙,遂不灵,白白牺牲了……纵观此片,最让本人满意的是成龙大哥的河南话,就凭他说的那几个“中”少林寺给他多少钱也值了……
老刘所饰的侯杰是位生性多疑又心狠手辣的军阀。
整个故事核心定位于该军阀的心灵救赎。
可惜是段扭曲的救赎。
国产大片每当想讲一个救赎的故事,主人公必是叱诧一方之人物,必遭家破人亡之惨剧,然后痛定思痛幡然醒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前有喷气李的《霍元甲》,现有老刘的《新少林寺》。
这些救赎故事,除了别扭还是别扭。
1,和老外买机枪时,老刘当众喝斥副官曹蛮(谢霆锋),甚至激动到动手。
其一可见这位侯司令毫无城府,比这个叫曹蛮的手下更草莽。
其二可见他并不是很信任此人,所以后来被其暗算就非常不合理。
2,侯司令那位大哥宋司令,可怜兮兮的被编导安排成一个傻逼角色。
先是公然挑衅侯,让所有观众认定此人必是奸恶之徒,结果被杀之时该哥们又一腔无辜。
死了个莫名其妙。
和刘天王一样英俊帅气的侯司令啊,就算你料不到被手下出卖,难道你不会提防宋司令那边也有埋伏?
坦然带着老婆女儿赴宴,真就没想到可能有危险?
3,侯某把女儿抱到少林寺救治,老方丈对大师兄轻轻摇头,观众都以为侯的女儿已经身亡。
结果小女孩又开口说话。
MD,方丈你摇头原来是示意不准徒弟再施救啊!
就你这慈悲心肠,还谈救赎呢!
当侯某和众僧动起手来,此时此刻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情绪失控的父亲,武僧们却大大方方祭出豪华的棍棒阵,将此人一顿好打。
之前他闯入少林,当着众僧之面杀人,棍僧们怯于其人多势众,不敢言怒,更没人敢挡。
现在终于找到报复的机会了。
更牛逼的是方丈大人首次展现武功居然是和一位悲痛不已的父亲动手。
果然高人也。
4,侯杰被设定为一个坏人,一个需要被惩罚的坏人。
当坏人成了落水狗,也成全了人人喊打的大好时机。
当成龙大哥没心没肺的问侯杰你女儿是要埋还是烧,埋了烧了其实都一样,烧了更方便的时候,我认定这个伙夫和尚心肠一定比侯司令还要狠毒。
一个没有悲悯之心的人,你能期望他是个有道德底线的人?
5,女人死后,这个以前只管把别人搞得家破人亡的司令体会了家破人亡的感觉,心死了一次,在少林寺呆下来,每日也练武来也读经,也给灾民们发发馒头。
武僧们只见练功不见耕地,粮食储备倒是充足。
也很给面子的将那些被施主依然称作施主。
6,谢霆锋每次演坏人总是铆足劲在自己身上写上“坏人”两个字。
当他像个瘪三样的穿着不合身的龙袍出现,原来每个军阀心里都有一个复辟的梦想。
7,打酱油的老外们,建铁路的买卖本来比挖古董更有前途,十几年前刚被你们八国联军抢过一次,这个时候,还是专心建铁路吧,结果又折回去挖古董。
懂挖古董的人,在没把少林寺翻遍的情况下,就要把这座古寺轰平,这古董贩子太不专业了,你到底哪头的啊?
8,在隆隆炮火中,一幅末世景象,决斗中的两位新旧军阀,侯杰纵身推开快被砸到的曹蛮,从而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屁”,县长夫人忍不住说。
这一纵身,就是玛蒂达推开快被莱昂炸死的坏警察;这一纵身,就是马大三推开要被砍头的杀死全村人的日本兵;这一纵身,就是哈利波特推开快要被杀死的伏地魔;这一纵身,就是娜蒂莉推开地球兵的上校; 这一纵身,就是辛巴推开刀疤;这一纵身,就是蝙蝠侠推开小丑……如果救赎的目标就是善恶不分,那我不要这份救赎。
恶心,呸,太恶心了!
印象不是很深了,是来昆明看的第一部电影,在百盛看的。
宝里宝气的成龙的土话一次次逗乐电影院的女生们。
刘德华也不是多坏,那时硬是不跟洋人做生意,让死洋鬼子收刮不到中国人民的钱财,那一刻,挺佩服他的。
谢霆锋怪不得是那么多青春少女的偶像,这人你妈确实是帅得毫无天理,我看也的确没几个人能长成那般了。
总的来说,钱看回来了,值。
过几天再去百盛看《关云长》,看甄子丹。
观影之个人收获排行1 一切无住2 侯杰在悬崖救女儿,很很感动3 不要怕,怕是没用的4 佛性很吸引人
电影里的侯杰(刘德华饰)虽说很残酷,但是从他的一言一行里可以看出他的爱国之心,电影中有个片段,是这样的:曹蛮(谢霆锋饰,侯杰的属下)正在试洋人提供的机枪,他认为不错,挺好使,就像与洋人交易,在他们的登封城后面建铁路,曹蛮劝侯杰交易,可侯杰把曹蛮打了一顿,并且不与洋人交易,侯杰知道洋人这是用另一种说法来讨要他们的地盘,所以看得出来他很爱国。
侯杰因为要刺杀他的兄弟,而遭到曹蛮的背叛,他虽然尽力救他的女儿,但是他女儿仍然死了,因此,他遭到了亲人的排斥,妻子离他而去,所以,他到了少林寺,少林寺的僧人很容易原谅人,所以他们不管以前侯杰对少林寺怎样了,仍然接受了他,我认为少林寺比较宽宏大量。
侯杰受少林寺的熏陶,自从进了少林寺,就不像原先那样残忍,残酷了。
在最后的大战中,曹蛮还是不懂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仍然要攻击少林寺,要把侯杰杀掉,侯杰那时已经不愿意打仗了,可是曹蛮逼着他打,侯杰起初没有丝毫攻击的举动,全部都是防御,找到曹蛮把他逼得忍无可忍,他一棍子把曹蛮打倒在地,并且把他踩着,洋人在外面趁人之危用大炮轰少林寺,把一块大石柱打了下来……
在动作影院频道里看了,因为一直不想花七块钱买D5。
总结不了太多,感想嘛,也“不外如是”:1、“阿”弥陀佛在搜狗拼音中念e,但搜狗是不对的。
南怀瑾老师早就解释过了,“阿”就是a,释方丈起码普及了一个知识,这是这位监制对本片唯一的贡献。
2、据说谢霆锋的左手无名指在拍男儿本色时受伤了,拍少林寺时又加重了,所以一直戴不了戒指。
今天看起来,这是个伟大的铺垫。
3、成龙的那口足以让天津人抓狂的夹杂着陕北普通话的山东话,唐山人听着很亲切,但他说,那其实是河南话。
4、当年段祺瑞大战张勋的时候,几万人打了一整天,放了几十万发子弹,不过打死了几个人,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武器和准头。
但华仔的部队居然拥有一梭40发的全自动步枪,他为什么没能统一中华,侵略日本?
5、全国武术冠军吴京,少林第32代弟子释行宇,文武小生出身的余少群,几十年武行熊欣欣,正宗螳螂拳宗师于海,统统被人活活打死。
唯独不会武功的霆锋,坚挺地活了下来。
6、在经历了侯高俊杰、林妙可、阿尔法等童星的失败尝试后,终于找了个日本小女孩——你们就是再骂也不失国体。
香港影人的政治觉悟令人肃然起敬。
7、“爸爸爱打架”的画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清新脱俗的日漫风,而且我敢保证,其原料是获得了国际NON-TOXIC无毒认证,通过了欧洲EN71标准的进口水溶性蜡笔。
8、演员表里白冰、梁镜珂等一众美女,谁见到了?
9、范爷的整容确实成功,很漂亮。
10、少林奉行慧能法师的禅宗一门,讲究见性成佛,众生平等。
怎么到了释永信这一辈,竟成了“少林寺,不可辱”?
那你告诉我,可辱的是海南岛呢,还是吐鲁番?
刘应成是个神奇的人。
他是人大代表,是青联会委员,是佛教协会副会长,是河南大学荣誉教授,是登封市先进代表。
释小龙是他的徒弟,普京是他的访客。
有MBA学位,管理40多家公司。
他每天早上起来,喜欢上上少林寺的网站,兴致好了兴许会玩玩少林的网游。
天气好的时候,会溜溜他那台政府奖励的跑车。
忘了说,他还是个和尚,法名叫做释永信,是少林寺的大boss。
这一次,再一次,他的名字出现在一部电影的总监制栏上。
1982年,一部《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
武术冠军李连杰小盆友锋芒毕露,自此星途一片大好。
28年后,掰掰手指头,陈木胜把他能找来的所有中年大腕汇集在一起,与洋人合力翻拍出这部“扶寺灭洋”的动作大片。
甚至,他花了2000万重新盖了座少林寺,最后又点一把大火烧个精光。
将一定闭塞空间内的剧情设置在大动荡年代一直是导演们讨巧的地方。
这一次也不例外。
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军阀割据,天下混战,影片便在这样的情境下, 营造了一方人间净土。
军阀来闹事?
不要紧方丈饶恕你。
百姓没饭吃?
不要紧和尚救济你。
军阀窝里斗?
不要紧方丈收留你。
洋人打砸抢?
不要紧和尚灭了你。
陈木胜当过杜琪峰的助理,后来又受到徐克的提拔,自己也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热爱武打,满怀一腔热情。
无奈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即使摸到最佳导演的边儿也只是个提名。
近年来则饱受诟病,《全城戒备》成为他不愿提及的历史,目前但求新作翻身。
他思量再三,选取了翻拍经典+明星阵容+巨额投资的方式,开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可惜他忘了,28年前人们认为《少林寺》很纯,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很纯;现在换成军阀混战,人心更变得繁复与张惶。
刘德华为演好一个和尚,真到少林寺修习了三个月。
自行剃度一场剪的可是真头发。
老戏骨终究是撑得起戏,面条囫囵下肚,再待拿开瓷碗,一张脸已是泪眼潸然。
就像成龙即使颠勺也不忘耍两手三脚猫功夫,刘德华即使当了和尚也可以唱唱主题曲。
自己作的词,想来历经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再浮躁的人身上也会生出点禅。
最近几年烂戏接了太多,影帝你也该“醒醒”了。
这部片子姑且可以算是次回归吧。
老婆们坐完了月子,男人们也纷纷重新跑出来演戏了(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李亚鹏)。
谢霆锋从当初那个小混混成长为大魔头,吃了自己的旧主子。
不得不说小谢同学担当此角也是当之无愧,那斜斜的小眼神儿,嘴边抽动的肌肉以及簌簌垂下的两绺毛着实一看就不像好人。
小谢本来是靠脸和嗓子吃饭的,自《新警察故事》和《龙虎门》起就被迫到处舞刀弄枪。
他曾问过林超贤自己为什么总得打,林说人家拿了那么多钱给你,当然想找一个能演能看又拼命的呀。
于是这次孩子他爸就真的亲身上阵了,对马过敏还得时时吞些药片,实属不易。
范冰冰其实挺美,挺美一大花瓶。
据说司令夫人这一角色也考虑过孔老夫子爱慕的周迅(有类女演员就是这种‘老大的女人’的命),但又考虑到她还得有点邪气(在影院里我旁边两位女士一直在说‘死了吗’‘没死哎’‘这回死了吧’‘还真的没死哎’……),不但能与一群和尚和谐地生活在一起,还得百斧不入,百水不溺,百枪不死。
成龙大哥老了,不但身子骨变得迟缓,脸也没他兄弟华仔保养得那么好了。
于是他不再是英雄,而是逃难的老兵,是婴儿的奶爸,是小孩的师傅,是疯癫的游侠。
这次他干脆废了功夫,专心在少林寺里捕着野猪(和尚要肉干什么呢),和着面团。
但正如林超贤说的那样,人家请你来了也不好不露两手就走,功夫熊猫一般的厨师功夫也总是有的。
一口奇异莫名的方言,引得满场观众会心开怀。
吴京是个面瘫的演员,一脸正气又一脸笑意。
可那两只小眼儿还着实惹年轻女性观众的怜爱,死的时候胸插三把大刀,好在唯有他是站着死的。
白冰本名叫陈东,曾于若干年前闯入过梦想中国十强。
那时我就记得那张酷似金喜善的脸,只是不知为何后来改了名目,甚至再也不提唱歌这档子事儿,而是转而改行演戏了。
她的大动作是新版红楼,凭借私下里与成龙大哥良好的个人关系,在许多电影里演着被人忘记的角色。
除大师兄外几个小师兄也各有性格可圈可点,与厨子一起构成影片较为轻松的一面。
每个成功的军阀背后一定有个厉害的打手,我心喜地看到了小时候爱慕的鬼脚七。
这部电影还说明一个问题,当地政府要和宗教团体搞好关系,否则秃驴可不是好惹的。
还有件事儿就是,貌似历史上是少林寺勾搭军阀被老百姓烧了,而在电影里少林寺为保护老百姓被军阀给烧了。
除个别剪辑凌乱处以外影片前半段还是比较成功的。
后半段则开始施展起少林寺宣传片的功能,昔日军阀头子百般劝阻后生小辈不要重蹈覆辙,和尚们急了眼,抡起麻绳棍棒飞身而起跟洋鬼子拼了。
最后的结局不出意外是好坏人都死,坏的留一个忏悔,好的去寻找希望。
其实这片子还不错了。
既要引导积极向上,又不能太刻意,会被人说说教味儿太浓。
人家也不容易。
耗时四个月建成的大寺青山环绕禅意氤氲还挺漂亮的。
只是记住:“不外如是”的字迹可以自己抹去,洗脱真正的罪孽却须天降甘霖。
还行呀
耍帅+揉面才是王道
劇情欠條理 臺詞太裝逼 還是較感人 三星很中肯
《新少林寺》实在是太好看了!!典雅圣洁的范冰冰,潇洒不猥琐的谢霆锋,一点不显老态的刘德华和说的一口地道河南话的才成龙,这是一部弘扬少林奥义的经典言情动作片!!
我知道了,原来上网也是在参禅,阿弥陀佛
好看啊~!
喜欢谢霆锋的演技...
虽然没有期待的那么好看,但还是可以看一看的!范冰冰一个美丽大大花瓶~
中国武侠在退步吗?动作花拳绣腿,竟然还玩什么慢动作,我靠,这都21世纪了还玩这一套,至于少林寺是什么东西,谁还不知道啊?越是装扮反倒越显得恶心。至于刘德华,你丫除了装B还能干什么?
和翟妞看还是适合武林外传~~~~~~~~~~~
释永信自己怎么不演啊
我只能说,谢霆锋在里面很帅
生硬之极!他不死,我睡不着。那只好给你取法号净觉(jiao)。还有那个有四川味,山东味,天津味,河南味,香港味的怪异成龙腔调。
现在都是搞超级豪华阵容的么
不好看
一块金子和一块烂泥,哪个有用?? 如果给你一个种子呢? / 不过看到后面结局杯具啊。。。
看商业片不能认真,认真你就输了...
完全为了支持国产 不过这部实在太差…台词恶心的让我想吐 余少群的声音恶心的让我想吐 少林寺 却几乎没有什么功夫 几个主角的演技都没什么提高 浪费钱啊……
理论上导演应该想传达一种叫 悲剧 的东西...但我怎么阅出笑点无数呢=_______,=唉唉~顺便编剧是谁?...台词太烂了真的
怎么就觉得成龙不错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