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Months》(写一点影评,纯属粉丝观点,非喜勿喷)一个夏天,三个月,从June到August。
球鞋从最初的涂鸦到最后的白色,心境从最初的糟糕到最后的,平静的怅然,学业从最初的“摆烂”到最后的努力。
三个月里,失去了什么?
获得了什么?
谁从生命中悄然离去?
又有谁还一直在身边默默陪伴?
感谢戳爷@Troye_Sivan ,在电影里杰出的演技和颜值,让我从不后悔在初三时的疯狂;(当然现在也爱着)感谢电影里出现的,所有的音乐,在这部画面如此精美细腻的影片中,更多了一份美的享受;感谢所有演员的表演,在这种大背景下还能够欣赏如此自然的演技,属实是一种感动。
印象最深的是电影刚开始的,Dara和Caleb在聊天,坐在离大众很远的地方,吃着零食拍着照,撒欢。
在电影的最后一帧,他们俩骑着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计划着自己的人生,逐渐成熟。
Estha的存在仿佛像CMBYN的Oliver,出现在某一个夏天,惊艳了岁月,晕染了痴情,使男主为之神魂颠倒,在这个夏天里,爱恋,放纵,思念,释怀。
无论是Elio在壁炉旁无声的流泪,还是Caleb在自行车上的咽泪装欢,一切的一切,都在描绘着过去,过去的小心和暗恋,过去的热烈和撒野。
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失去了那个夏天里的缪斯?
得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怀念?
亦是其他?
最后,希望所有的LGBT人群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所有的HIV患者都能够乐观的面对生活;所有的一切,都能走上正轨;所有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向前看。
你曾失去过什么人吗Have you ever lost anyone?没有No.好吧冒味地说Okay, well, with all due respect,你无法想象那是什么感觉you have no idea what it's like.死亡并不是从悲伤中解脱出来的自由Death is not, like, some freedom from sadness也不是一种对父母和艾滋的解脱or your parents or AIDS.而是不再能骑车没有电影之夜It's no more bike rides, it's no more movie nights,没有棋盘游戏it's no more board games. It's...什么也没有了It's just nothing.
我的全片highlight之最
.三个月
三个月 (2022)7.22022 / 美国 / 剧情 喜剧 同性 / 杰瑞德·弗里德 / 特洛耶·希文 维威克·卡拉这又是一部满怀遗憾的夏日终曲,因为之前算是戳爷的粉丝,我也是一lgbt群体的一员,一开始也是在油管上刷到了戳爷出柜的视频,真的为之振奋。
我第一次了解到戳爷还是在高中,一转眼又是过去好多年了,那时候第一次听youth,真的一瞬间被戳爷的声线迷住了,当时觉得戳爷的声音有一股青春荷尔蒙的气息,才渐渐关注起来戳爷,那年高中听遍了戳爷的所有歌曲,后来知道戳爷是gay,开始渐渐了解lgbt,一点点走过来才有今天的自己。
盛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剧里两个男主之间的crush,让我觉得既惊艳又欢快,从剧中,能看到在这段青春期懵懂的感情里,两个人都不是大胆的进攻,而是小心的试探,在这部电影里,three months 的含义不单单指Caleb等待确定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时间段,也指在青春荷尔蒙散发的夏天短暂而又灿烂的爱情。
整体这部剧我觉得色彩上让我真的喜欢,淡淡的色调,仿佛置身于佛罗里达一般,Caleb在同性恋互助小组里认识了Estha,两个人都是处在等待期,对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都还不清楚,Caleb首先关注到了Estha,起初Caleb应该只是因为在小组发言中了解到他的阶段和自己一样,才主动结交同病相连的朋友,后来两个人之间暗生情愫,在来回试探中都遵循了内心,青春也许就是遵循内心的行动和不计后果的自由吧,两个人只是相互吸引到了一起,并没有为未来去思考,也许就是这样突如其来的火花,擦拭出的只有转瞬即逝的光芒。
在我看来Estha只把这当作一夜情,虽然是真切的喜欢和炙热的吸引,但是Estha并没有爱上Caleb。
在两个人make love的时候,到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Estha还是理智的告诉Caleb我们现在不可以,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感染。
但是Caleb似乎不一样,Caleb很珍视Estha,他一开始主动送Estha回家,第一次Caleb的双人脚踏车有另一个人和他一起骑,后来Estha带他去休息时间的游乐场,整个游乐场就他们两个人,Caleb应该是这次被Estha感动了吧,Caleb可能觉得Estha对他是爱,可是并不是这样,Estha不敢让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己是gay,当两个人没有捅破窗户纸的时候,Estha还是没有顾虑的,但是当他们俩真正面对两个人的喜欢时,Estha选择了逃避,我觉得一部分原因是Estha没有向父亲坦白的勇气,另一部分原因也是Estha没有真正的做好准备接纳自己的感情,也可能Estha并没有多看重Caleb和他之间的感情,只当作是一段艳遇吧。
当Caleb跑到Estha家质问他的时候,Estha说出了他的原因,学业迫使自己不能在这段时间去思考这些感情上的事,Estha又对Caleb说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夏天。
Caleb生气的离开了,Caleb在这段感情里是主动的,一开始也是他先招惹的Estha,爱情里没有对错,错过了只是缘分未到罢了。
后来Caleb在朋友和家里人的安慰中除了出来,在最后一个月要去检查自己的最终结果之时,Caleb把自己的一双白色帆布鞋和他亲自拍的Estha的照片邮寄给了Estha。
电影的最后是Caleb和朋友两个人骑着双人自行车走远,Caleb那个女同闺蜜Dara的感情线也贯穿在电影里,她被便利店老板娘欺骗了感情,也是在这之后,Caleb和Dara相互鼓励,两个人都走出了之前感情的泥潭。
但是电影的最后Dara第二天陪Caleb查结果,那天晚上在Caleb家住的,第二天早上起来。
Dara搂着Caleb的腰,在往后一个镜头给到了两个人的腿彼此交缠在一块,随后Caleb起床去桌子那看一会要寄出去的Estha的照片和一个牛皮纸信封,这个时候Dara醒了,她下床来到了Caleb身后蹭了蹭,随后把头靠在了Caleb的肩膀上。
电影里这一套动作让我怀疑两个人啪过,但又觉得既然是认识了这么久的闺蜜,两个人之间也许没有了彼此的性别,在两个人的眼里都没有了对方的性别,只有对方这个人。
电影最后一幕是两个人骑着双人车,也有一种可能是Caleb和Dara两个人被爱情伤透的人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这部分镜头只是一点点,暂且就当作双方眼里没有了对方的性别。
总而言之这部剧有很多镜头上的前后呼应,我觉得可看性不错,再加上戳爷的颜值真的让人看这部电影是一种享受。
对于我们来说爱情是青春里让人内心隐隐作痛的东西,然而对于爱情来说每一个稍纵即逝的夏天都是一场绝美的盛宴。
9.5/10,★★★★★本着随便的心情半盲猜了个,一开头的自行车就让我很吃惊了,小小调整一下预期,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
主线虽是在怀疑反复的沉重中推进的,但它整体的结构,轻松加愉快的氛围感,格外撩人。
上一次这么轻松看完的还是无可救药S1了,它也许犹有遗憾,也许令人扼腕,但人生更多的不就是一团糟吗?
“shit”片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细节是那样的坦诚,叫人不自觉代入一个kind of crazy的夏日,一段热烈燃烧的青春。
这样微妙的化学反应是不可多得的,包括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用心打磨 恰到好处的节奏,诚意满满的细节(配乐拉满!
鲍爷排面!!!),反复cue到无辜躺枪的霉霉(好姐妹就是要处处黑,另外我真的觉得戳比霉会扭)......three months真正从一个平等,或者说平常的角度,去探究这些也许难以开口的问题,是一种倔强,单纯的凝视。
“ground control to Major Tom”😢😢😢😢😢😢😢😢😢
Dara 和 Caleb 的友谊真的实名羡慕了
xsl最打动我的细节之一,是毫不掩饰的个性与pride色彩细节,尤其是Caleb的鞋了,讲真开始硬是花到没认出来是匡威,到后面衣柜的镜头才敢相信———同时是这样一个精巧的让人拍案的设计。
巧妙
细节满满,很戳人
🥲🥲🥲真的会拍用两个词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受,我会选“真诚”和“灼人”,它当然有丧气满满的时候,但我更多感受到了希望,包括最后比较开放式的结局,像是一句拽拽的C'est la vie(That's life)甩在你脸上,纯看个人理解。
构图太舒服,这个镜头把易碎和脆弱拍出来了,看得揪心
我个人来说,就尤其喜欢这种清新含蓄,鲜少露骨,不张牙舞爪扯着zzzq大旗的小制作文艺片,透着少年人残存的浪漫风骨。
它不是激烈的把生活的残酷一股脑丢给你,而是优雅地将它们一点,一点慢慢呈现在你的面前,慢到头都要抬不起来了,还只是温和的一句:“别急啊,这才哪跟哪呢?
”
fireworks这段忽然日系,气氛真的不错
爆米花也是很重要的意象,选的可爱又心疼
两位化学反应很有趣
grandma好霸气当然,正如前所说,即使低头,也是举着拳头的,在懦弱与不甘中挣扎抗争,一如你我,也可能不如。
戳爷的新电影《三个月》真的好好看,马卡龙色调看起来太舒服了!
戳在在电影里饰演的凯莱布·科恩是南佛罗里达的一名高三学生,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的高三,不幸发现自己感染了hiv,但同时,他也遇见了新的美好,这段时间的他是躁动不安,恐惧无措但又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憧憬的,每一个人的相遇都是美好有意义的。
其实整个电影故事感不算很强,但切入点很小众,最主要的是电影画面真的很好看,戳爷的美貌也值得一看,马卡龙的青春酸甜青涩,整部电影仿佛吹着海盐的味道,清新浪漫。
这部电影是可以说是一部讲述关于公益的同志电影。
男主Caleb高中毕业前夕与陌生人发生关系,却发现安全套破了,性伴侣是艾滋病阳性。
为了确定感染情况,他需要进行3个月的抗体测试,这使他度过了一个痛苦而又不确定的夏天。
在此期间,他的情绪和亲情、友情、爱情发生了转变。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生活,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父亲早逝,母亲再嫁,Caleb被奶奶养大。
但当他告诉家人可能被传染时,奶奶的心疼让他内疚,母亲的驱赶让他彻底伤心,所以他才会失控咆哮,幸亏还有奶奶的心疼,让他最终走出黑暗。
在医院等待结果时,他认识了印度裔男孩Estha,同病相怜的两人坠入了爱河。
Estha与Caleb不同,一直是“邻居家的孩子”般的存在,但他也有自己的焦虑,怕被家人看不起,怕变成家庭的耻辱。
两人宁愿自己得的是癌症也不想要是艾滋,这样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最终,Estha得知自己是阴性后选择了回归那个优秀的他,与Caleb分开而选择了出国学习。
突然想到多年前去医院检查时,在走廊里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哭泣,声音悲痛欲绝。
她因为被男友传染了一种疾病而感到绝望,但我当时只是认为她害怕疼痛。
现在想来,她的哭泣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疾病本身,也可能是因为她害怕别人的评判和耻辱。
我们不应该将疾病和羞耻联系起来,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理解。
整部剧如同加了马卡龙滤镜的照片,甜美而清新,炫彩而有活力,就像代表青春一样。
然而青春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就像这部剧一样,有许多错误和挫折。
但请勇敢面对并解决它,这样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就像剧中出最终结果的那天,Caleb穿上了一双纯白的帆布鞋(他会自己涂鸦自己的鞋)去等待最终结果,这也预示主角决定将要开启一个新的开始。
——关爱艾滋患者,不论他们是通过何种途径得到的,都请不要去伤害他们。
The plotting in "Three Months" throws every tear-jerking idea possible at the wall just to see what sticks. Perhaps because the movie is limited on something new to say, it stays busy with its many broad themes related to his coming-of-angst, concerning identity, family, community, friendship, loyalty, pride, etc. But sadly, the film is filled with too many stereotypes and clichés. This takes away from the movie’s potential emotional sweetness, when it already relies on so many cliches and expected situations.And somewhat perfunctorily, Frieder wraps up every plot thread with a scant sense of urgency, hastily reconciling a falling-out that only occurred offscreen, and depicting the final legs of Caleb’s three-month journey in a montage of photos over the closing credits.
Caleb的最后一个暑假从惶恐中开始。
意外得知自己可能有HIV的风险的他决定去找医生检查,在等待结果的这三个月他见证了打工的杂货铺的老板和自己的闺蜜的感情;参与到互助会遇到了和自己类似情况的Estha,朦朦胧胧的要产生一段新感情;焦虑之下被家人发现,和家人的坦诚和包容…夏天的结束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这个故事的画面就和海报一样,马卡龙色的夏天,又卡通又可爱,粉嫩嫩的青春颜色中还带有一丝未成熟的鲁莽和酸涩,简直好看得不行。
特别是配合戳爷的脸,就是氛围感拉满。
我好爱电影的美术哦,颇有布达佩斯的感觉,一些装置感经过设计的略显不真实的场景反而可爱加分!
电影的配乐和节奏也特别好,福罗里达度假感,极其适合初夏观看,不会汗津津反而是清清爽爽的,冰淇淋般的电影,极其少女心!
好爱这个医院啊
这个杂货铺也超爱中间有两段戏简直太可爱了,一个是男主和闺蜜在他们打工的杂货铺狂欢,另一个是两个少年利用游乐场的清扫空档去独享游乐场。
太青春片了!
镜头和画面简直都把氛围感拉满了啊,我觉得是摄影超棒的参考。
他的鞋子也超级可爱,它用于记录自己每个阶段的成长和喜欢的事物,而故事的最后,他拿起了一双新的白色的鞋子,也是走向下一段新的生活。
其实是个挺爆米花的电影,但因为美术和摄影的设计,让电影的画面特别美好。
在故事的结尾,奶奶说的话让我觉得影片是有升华的,在这个毕业的转角和成年的关口,奶奶终于有机会去讲述家长的视角下的生活,去温暖这个十字路口上的少年。
青春片就是很多疯癫,迷茫,和解和成长,在这些独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名词中,我们看到很多快乐和温暖,这些就值得保存和观赏。
讲述戳爷扮演的凯莱布是南佛罗里达的一名高三学生,在他即将开始人生的新篇章时遇到了HIV感染的风险,与此同时,他也经历了一场新的爱情之旅。
经历了恐惧的洗礼,才懂得友情、爱情与亲情的珍贵,真正的恐惧不是疾病或者痛苦本身,而是痛苦时孤生一人,正因为有彼此陪伴才能让人敢于直面恐惧。
却拥有更广阔的聚焦和收获了更为可爱的落点。
这个故事还适合被Hulu或是哪个流媒体的YA部拾起做成一部短剧
刚刚开始看就惊叹 这个色调完全是审美狙击 于是接下来开始各种截屏。
特别是Caleb举起胶片机的一些镜头,好喜欢他的颜而且Caleb家里客厅的装潢,看病去的诊所,打工的小超市,色调和装饰风格都很一致,再配上他各色的T恤 让人觉得佛罗里达简直充满了童话色彩:D 可能因为故事本身只发生在一个暑假,没有那么多沉重或者悲观的元素,更多的是让人体会Caleb敏感丰富的内心和他陷入爱情的过程(感觉两个男生的演技都好好5555 开始感觉cp感没有很强 但看着看着Estha觉得完全没有出戏)
这个抬眼 和接下来的对视
在游乐场的爆米花摊
分开后在一起去过的海边
这个笑又甜又狡黠
诊所都充满了马卡龙色调hhh
太甜了太甜了 就是那种涌动暧昧的微妙神情
Estha真的好可爱
就是对这种美式清新百看不厌,夏日,海边,烟火…
戳爷太可爱了,剧情比《被抹去的男孩》顺畅!但是lesbian的情节很明显是缺乏调查的非lesbian写的,哪个拉拉会吐槽对象阴道松啊,说得好像手指被夹紧一点会仙乐飘飘一样。(除非是我自己缺乏调查)
看了一半 烦了
霉霉风评被害警告两次
轻浮得很
2022.56 呜呜我好喜欢 好喜欢这种电影 能feel到谈恋爱的感觉 🇮🇳小哥哥好可爱喔 戳爷好甜甜 剧情就一般 但看脸看配色还是不错的 妥妥文青
第一次date他挑半天衣服最后选了一件上面写了「氣」的短袖 就因为对方是亚洲人… 怎么会有这么白人的行径…
为什么不给Caleb在Karaoke安排一首戳爷的歌😜
虽然剧情烂俗又无聊,但是画面真的很美,配乐也很不错。爱情果然很无聊,相比电影的爱情线,更喜欢亲情线和友情线。同样是一起骑自行车,和朋友一起的画面更美好。好玩的是,大部分电影的结局都是要到另一个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这部电影也同样落入俗套。
青春的躁动混杂着感染的焦虑,令三个月的夏日无比漫长,经历了恐惧的洗礼,才懂得友情、爱情与亲情的珍贵,真正的恐惧不是疾病或者痛苦本身,而是痛苦时孤生一人,正因为有彼此陪伴才能让人敢于直面恐惧。本片或许可以叫《陪戳爷度过漫长夏日》,Troye Sivan真的太适合这个婊婊的毒舌甜心。
1500。知道了生活的残酷真相就成长了。一开始就觉得两个受是不可能在一起,果然。
整部片子的调子我还蛮喜欢的,不羁、轻松、有趣。Troye Sivan演起戏来好灵。
明明有104分钟长却感觉像是看了一部二十分钟的短片,好水的剧情…
(三星半)边缘人群“小熊软糖”和《爱你西蒙》一个路数,LGBT+、亚裔、印度裔、犹太人、一些些亚洲元素等等吧。一点点韦斯安德森,这种糖果色以及超市狂想让我想到去年《前途似锦的女孩》。不过我很喜欢双人单车的设定,等待真爱的后座,而有人坐在上面就像一个充满爱的拥抱。
青春的痛无处诉说,爱情的苦无人能懂,三个月的漫长时光,恍若隔着银河般的遥远距离,让他感到无可奈何,但那颗炽热的心依旧在用力的跳动着,等待着爱情降临的那一天,为他绽放。
认可戳爷的表演,但不认同这剧情。也许这是某位电影人在讲述他自己的故事,但是很难让人找到共鸣。主线的爱情故事不过是两个人相互支持度过等待结果的难熬过程,那位印度大哥拿到结果都不通知戳爷,显然没把他放在心上;第二条线的拉拉爱情故事也有点抓马;奶奶对戳爷的感情波动太大,或是奶奶的表演太夸张;妈妈的神经兮兮有点可怕;戳爷对自己死党透漏着一种重色轻友的冷漠,好在最后才扭转过来。当然,音乐还不错。
三星半。喜欢配乐。骑着双人单车的戳爷,Florida海边的fourth of July,去了纽约就是要疯到喝倒在路边的college life。
就这种糖水小片儿都拍不好,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赞美的段落,就很无聊的片子。戳爷或成唯一亮点,但也不够亮。
糖水片,剧情稀烂,就看看戳爷……